轮滑场地s弯道宽度最小宽度

   新闻资讯
  Tel : 0(16线)
  Fax : 1
  Mail:
  2015年吉林省“劲道杯”速度轮滑锦标赛
2015年吉林省“劲道杯”速度轮滑锦标赛
发布时间:
由劲道体育用品公司赞助的2015年吉林省&劲道杯&速度轮滑锦标赛将于9月3-5日在吉林省东丰县西城区轮滑场举行。场地是平面沥青200米标准场地。直道50米,弯道半径15.615米,滑道宽度10米。地面平,脚感好,速度快。是目前全国最好的平面沥青200米场地,交通食宿方便,住宿条件好,价格便宜。
时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休假日,用这样一种健康的方式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别有一番意义。希望滑友勇于参与,用这种别有的方式来一个我们轮滑人特有的庆祝方式。
2015年吉林省&劲道杯&速度轮滑锦标赛暨北方地区中老年速度轮滑公开赛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及地点
日&5日在东丰县西城区轮滑场举行。
二、主办单位
吉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吉林省轮滑协会
三、承办单位
东丰县速滑轮滑运动协会
四、支持单位
中国轮滑协会 东莞劲道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五、 参加单位
   各地、市、州体育局、体育总会、轮滑协会;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轮滑俱乐部。
六、竞赛组别、项目
学龄前组 (日以后出生);
小学乙组(日&日出生);
小学甲组(日&日出生);
中学组 (日&日出生);
大学组 (日&日出生);
青年组 ([日&日出生)
中年甲组:59-55周岁(日至日间出生者);
中年乙组:54-50周岁(日至日间出生者)。
中年丙组:49-45周岁(日至日间出生者)。
老年甲组:65周岁以上(日以前出生.);
老年乙组:64-60周岁(日至日间出生者.);
学龄前、小学乙组:
男子 200 m 400 m
女子 200 m 400 m
小学甲组、中学组、大学组:
男子 300m 500m 1000m
女子300m 500m 1000m
青年组、中年组、老年乙组
男子 500m m
女子 500m m
老年甲组:
七、参赛办法
各单位参赛队限报领队、教练各1名,运动员男女各4名,每队每项限报2人,每人限报2项。学生组报名时需盖单位公章,所有参赛人员需带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原件。
八、竞赛办法
(一)采用2013年版《速度轮滑竞赛规则和裁判通则》及国际规则最新条款。
各参赛队(员)须身着统一服装。轮滑鞋、护具等器材须适合轮滑竞赛的特点和需要,
(二)保证安全,运动员参赛必须佩带安全头盔。
(三)各参赛队必须参加开、闭幕式及颁奖仪式,否则取消成绩,由名次列后的运动员递补。
九、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各项目录取前六名,前三名授予奖品及证书,四-六名授予证书。
(二)设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具体办法按组委会的统一要求制定。
(三)不足6人(队)参加的项目,按参加数减一录取,不足3人(队)参加的项目,取消该项目。
十、报名和报到
参加单位填写报名表一份。加盖公章后于8月25日前寄至吉林体育学院(邮政编码:130022;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2476号;电话:5、、;联系人:杨斌、于立强;
电子版发到邮箱:
注:报名表到中国轮滑协会官方网站()下载。
(二)参赛人员于9月2日可报到练习,裁判人员提前2天报到进行学习和实习,并于9月3日上午9点30分在东丰县轮滑场报到学习,9月3日下午14点在东丰县盛京大酒店召开领队、教练、裁判长联席会。。
报到地点:东丰县盛京大酒店 酒店电话:
地址:东丰县西城区东风路锦绣街交汇处(轮滑场斜对面)
联系人:苑晓光;联系电话:
有需要组委会安排住宿的,提前通知承办单位。
十一、裁判员、仲裁
仲裁、裁判长及裁判人员由吉林省轮滑协会选派。
十二、经费
(一)各参赛队差旅、食宿费自理。
(二)报名费每人60元,由省轮滑协会收取。
(三)裁判员及工作人员的差旅、食宿费由承办单位负责。
(四)各参赛队自行办理比赛期间伤病意外事故保险,不办理者后果自负。
长春/李朔()
2015年吉林省&劲道杯&速度轮滑锦标赛通知 - 劲道轮滑官方网站:
届时劲道官方网站会及时公布比赛成绩及名单,请收藏劲道官网
2015年吉林省&劲道杯&速度轮滑锦标赛通知文档和报名表以及参赛保证书下载
上一篇:没有了
2015年吉林省“劲道杯”速度轮滑锦标赛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by
All Rights Reserved.跑道的宽度应是多少?_百度作业帮
跑道的宽度应是多少?
跑道的宽度应是多少?
《国际田联手册》规定标准半圆式田径场跑道全长为400米,由两个直道和两个弯道组成.目前国际国内田径比赛通常使用以下规格的田径场.(一)内突沿半径为36米的田径场 一分道计算半径为36.30米,一分道一个弯道计算线长114.04米,两个弯道计算线长为228.08米.一个直段长为85.96米,两个直段长为171.92米,一分道一圈计算线长度为400米.如北京工人体育场、辽宁鞍山市体育场、上海沪南体育场等.(二)内突沿设计半径为37.898米的田径场 一分道计算半径为38.198米,一分道一个弯道计算线长为120米,两个弯道计算线长240米.一个直段为80米,两个直段长为160米,一分道一圈计算线长度为400米.如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沈阳市体育中心田径场、24届奥运会韩国汉城田径场等.(三)内突沿设计半径为36.50米的田径场 一分道计算半径为36.80米,一分道一个弯道计算线长为115.61米,两个弯道计算线长231.22米.一个直段为84.39米,两个直段长为168.78米,一分道一圈计算线长度为400米.如大连市体育场、广州奥林匹克田径场、长沙市贺龙体育场、23届奥运会美国洛杉机田径场等.(四)径赛跑道的宽度 径赛跑道宽9.76米至10.00米(八条分道)或7.32米至7.50米(六条分道),每条分道宽1.22~1.25米(包括右侧分道线),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内侧应用合适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厘米,最小宽度5厘米;如能排水,突沿最高可达6.5厘米,但不得超过;如无突沿,则需画5厘米宽的标志线.(五)创纪录的跑道 规则规定,创纪录的跑道,其外道的半径不得超过50米.除非该场地曲段的两个半径中的大半径所构成的弧,在180°的弯道不超过60°(六)跑道的倾斜度 跑道的右左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百分之一(1:100),向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一(1:1000),新建跑道的侧向倾斜应向里倾斜(里低外高).(七)障碍赛跑道 障碍跑水池段在跑道内突沿内侧(半径36米、36.50米)或跑道外突沿外侧(半径37.898米、36.50米)均可,最好设在跑道外突沿外侧,但占地面积较大.(八)田径场的纵轴线 田径场的纵轴线(即中线)应为南北方向,并避开主导风向,与子午线夹角不应大于5~10度,终点向前应有一定的缓冲区域.二、田径运动场地的基本结构 一个标准的田径场一般由外场、中场及内场三部分组成.外场:径赛跑道外侧余地所占有的空间.一个大型田径运动场地在此部分要建筑看台或其它有关设施,它的大小是根据空地面积与设计要求来决定的.如一个仅供教学和训练的田径场外场仅占几米,而标准田径场四周要留有几十米的空间.中场:径赛跑道所占有的空间.一个标准田径场一般要设8~10条值溃?刻醴值揽?.22米~1.25米.内场:供田赛或球类比赛使用的部分.一个标准的田径场内场,可修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标准半圆式400米田径场的跑道是有两个180°的半圆(弯道)和两个直段组成.现将半圆式田径场地有关名词说明如下:(一)总轴线 此线也称中线,它把场地等分为东西两部分,在绘图和修建场地时必须以这条线为基线.(二)圆心 圆心在纵轴线上.南北两端的弯道各有一个圆心,它是弯道内、外突沿和各条分道的圆心.(三)内突沿,外突沿 内突沿与外突沿是跑道的内边与外边.田径规则规定内、外突沿的宽度均为5厘米,它们的宽度都不计入跑道的宽度之内.(四)直、曲段分界线 直、曲段分界线把跑道的直段与曲段(弯道)分开,这两条线与场地的纵轴线垂直,相交于圆心.通常把终点线处的直、曲段分界线叫第一直曲段分界线,或称第一分界线;其余的直、曲段分界线,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依次为第二、第三和第四直曲段分界线.这四条分界线作为测量跑道的基准线,应在跑道上用明显的标记标出它们的位置.通常把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面的弯道叫做第一弯道,第三直曲段分界线前面的弯道叫第二弯道.(五)直段、直道 直段是第一、第二弯道之间的跑道,直道是直段和直段两端延长部分的总称.(六)跑道宽、分道宽 跑道宽是指内突沿与外突沿之间的宽度,也称跑道总宽.分道宽是指各条分道的宽度.(七)分道线 分道线宽5厘米,分别把跑道分为各条分道.分道线计算在内侧跑道的宽度之内,例如第一、二道的分道线包括在第一分道宽度内.(八)计算线 计算线只供计算跑道周长之用故称计算线.画场地时不需画出计算线.田径竞赛规则规定,第一条分道的计算线距跑道内突沿的外沿0.30米,第二至第八道的计算线距内侧分道线外沿0.20米.由于赛跑时运动员一般在这条未画出的线上跑,所以计算线也称实跑线.卡丁车场建设规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轮滑大赛策划方案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大赛策划方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11|
上传日期: 00:29:5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轮滑大赛策划方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轮滑弯道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