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哑铃买多少公斤的合适上面写着10公斤,可是称了一下没有十公斤不够秤,是不是分 实重 净重的

其实你测得是秤星上地球受到的重力
其实你测得是秤星上地球受到的重力
其实题主你称的是体重秤底盘的重量。&br&根据题主的描述,翻过来还能称重的秤应该是称重力的电子秤而非称质量的天平。然而大部分电子秤都是按北纬45°海平面的g = 9.80665 m/s? (N/kg)标定的,由于各地的实际g值并不都等于9.80665,其实我们用的电子秤都是不准的……(好像重点搞错了)&br&电子秤的结构很简单,一个支脚能调平的底盘,一个或几个压力传感器,一个托盘,传感器连着一个数字显示屏。称重时把题主放在托盘上,托盘把题主的重力传递给压力传感器,然后通过显示屏读出数字。&br&那托盘的重力呢?&br&置零呗,如果你把托盘从秤上拆下来,显示屏会显示负数的,这个数字就是托盘的重力,也就是说,电子秤只不过是把有托盘压着的状态规定为不受力的零点,好比摄氏温标是把水结冰的温度定为零点一样,不代表没有更冷的温度。&br&于是现在题主把电子秤扣过来了,然而对于压力传感器来说,只要两端受压,就会输出它所承受的重力值,至于这个力从哪个方向来,传感器无法分辨,因为牛三定律嘛。而这时压在传感器上(下?)面的,就是秤的底盘了。当然,严格来说,这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是底盘的重量减去托盘的重量,因为零点是标定为有托盘压着的状态。&br&如果题主非要觉得称重的东西必须放在托盘上,因此扣过来的秤称的就是地球,那好吧,其实你确实是在称地球的重量,而且确实是1.3 kg,如果你把包括你在内的整个地球都放在体重秤的底盘上的话。&br&以体重秤底盘的引力之小,整个地球也就只能有1.3 kg重了。&br&&br&-----------------------------------看到评论觉得有必要让答案更严谨的分割线-----------------------------------&br&&br&重量不是个严谨的概念,其实就是重力,也就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分量(复习一下,重力是地球引力减去绕地球自转轴向心力的矢量差,只有南北两极由于向心力为零重力才等于引力)。所以体重秤上显示的1.3 kg并不是质量,而是所谓的重量,也就是压在秤上的物体施加的力,那么无论这个物体是什么,只要他/她/它施加的力相当于1.3 kg质量物体受到的重力,秤上就显示1.3 kg,换句话说这个1.3 kg其实应该是1.3 kgf——千克力,1千克力定义为等于9.80665牛顿,那么秤扣过来显示1.3 kg其实也就是秤的底盘对整个地球的引力只有1.3 kgf约等于12.75 N而已。这并不是说地球的质量只有1.3 kg,这显然不可能。实际上地球的质量是&img src=&///equation?tex=5.977%5Ctimes10%5E%7B24%7Dkg& alt=&5.977\times10^{24}kg& eeimg=&1&&,这么大的质量是没办法直接用秤来称的,有答主说再弄个地球来,然后找个结实的秤,呃……,问题在于地球本身不够结实,任何材料的强度都无法抵抗地球这么大的质量自己变成个球,何况是两个地球。地球的质量是间接算出来的,根据牛X哄哄的万有引力定律&img src=&///equation?tex=F%3DG%5Cfrac%7BMm%7D%7Br%5E%7B2%7D%7D& alt=&F=G\frac{Mm}{r^{2}}& eeimg=&1&&,已知&img src=&///equation?tex=G%3D6.67%5Ctimes+10%5E%7B-11%7D+N+m%5E%7B2%7D+kg%5E%7B2%7D+& alt=&G=6.67\times 10^{-11} N m^{2} kg^{2} & eeimg=&1&&,为了计算简便取m = 1 kg,因此F = 9.8 N(什么重力不等于引力?这里不重要,以向心力之小,算出来的数量级不会错的),地球半径r取平均值&img src=&///equation?tex=6371km%3D6.371%5Ctimes+10%5E%7B6%7D+m& alt=&6371km=6.371\times 10^{6} m& eeimg=&1&&,算出来M就是&img src=&///equation?tex=5.96%5Ctimes+10%5E%7B24%7D+kg& alt=&5.96\times 10^{24} kg& eeimg=&1&&。我取的数值都是很粗略的,算出来和实际值相差也只有不到2%。
其实题主你称的是体重秤底盘的重量。根据题主的描述,翻过来还能称重的秤应该是称重力的电子秤而非称质量的天平。然而大部分电子秤都是按北纬45°海平面的g = 9.80665 m/s? (N/kg)标定的,由于各地的实际g值并不都等于9.80665,其实我们用的电子秤都是不…
来自子话题:
这个问题看似神奇,其实原因很简单,推理过程估计可以上央视《走近科学》频道。&br&&br&几个大众可能不太知道的知识:&br&1. 体重秤本身有自重,小米体重秤的重量大概是不到2千克,以斤为单位的时候就是不到4斤。&br&2. 体重秤的传感器在底部,所以称的时候传感器得到的是人的重量+秤的自重。&br&3. 为了得到人的重量,就要把秤的自重去掉,业界称之为校准。&br&4. 校准的方法就是空载的时候称一下自身的重量&br&5. 校准必须在地面上才行,在空中校准会导致称不到自身的重量。&br&6. 小米体重秤是自动校准的,时机是每次称完体重,读数消失、进入休眠、并做一次校准。&br&&br&咱们从这个视频来推理。&br&&br&第一次称体重,读数是77.4千克,也就是154.8斤。&br&然后体重秤进入休眠,自动校准。&br&&br&&b&&i&[重点部分,但是被视频作者处理掉了,视频有删节。后面走近科学会开始调查,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i&&/b&&br&&br&第二次称体重的的时候重量变成了158.3斤,比上一次多了3.5斤,好像正好多了一个体重秤重量。&br&然后体重秤进入休眠,自动校准。&br&第三次称体重,由于上次校准了,重量就是这个人真实的重量,读数是155.0斤。&br&&br&所以,问题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称重之间。我初步怀疑是为了把读数从千克换成斤,视频作者称完体重把秤拿起来,翻过来,拨动了切换重量单位的滑块。这个时候体重秤正好在做校准,空中校准导致体重秤认为自己的重量比实际重量轻了3.5斤。&br&&br&通过第一次称重和第三次称重对比,喝了水之后,重量多了0.2斤,还是能测出来喝水的重量的。第二次称重是个烟雾弹,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精度的问题,而是使用方式导致的,平时只要不把秤拿起来,就不会发生。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用户对于这个原理完全没有认知,而且不会理解,甚至会以为体重秤坏了。&br&&br&视频作者也在微博上有提到,其实测了三次,是为了效果才选择了误差最大的,但另外两次是否准确作者没说,截屏如下。&br&&img src=&/9c0aeb632ac50_b.jpg& data-rawwidth=&886& data-rawheight=&3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6& data-original=&/9c0aeb632ac50_r.jpg&&&br&&br&走近科学的最终结论是秤没有问题,水也没有问题,喝水不能瞬间减肥,只是一场虚惊。但是小米公司需要在用户体验上想想如何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神奇,其实原因很简单,推理过程估计可以上央视《走近科学》频道。几个大众可能不太知道的知识:1. 体重秤本身有自重,小米体重秤的重量大概是不到2千克,以斤为单位的时候就是不到4斤。2. 体重秤的传感器在底部,所以称的时候传感器得到的是人…
来自子话题:
开始设计的时候是有体脂的,但是有几个原因放弃了:&br&1. 目前的体脂秤,无论镀膜还是触点,都影响了秤的美观&br&2. 用过体脂称的应该有体会,体脂的测量精度不高,误差很大,其它的N种指标其实都是推算出来,更不可信了,和体重的精度相比差了太多,不准的数据会让用户困扰&br&3. 测量方式决定了穿着袜子没法测体脂,所以数据时有时无,导致了用户的更多困扰&br&&br&[新增] 很多人说将来小米出体脂秤后,截屏留着将来打脸。这边先声明一下,上面的三个问题不解决,小米一定不会出体脂秤。请把这一段也截屏保留。&br&&br&最后简单说一下小米体重秤的设计初衷,作为摆在家里的一个家具,体重秤要好用更要好看。在北上广几万一平米的房子里面,体重秤占据了十分之一平米的空间,为了方便站到秤上,附近也要留出空间,总共影响到的空间将近半个平米,那可是至少一万块钱的地方。这样一想,买一个好看的体重秤还是有必要的。
开始设计的时候是有体脂的,但是有几个原因放弃了:1. 目前的体脂秤,无论镀膜还是触点,都影响了秤的美观2. 用过体脂称的应该有体会,体脂的测量精度不高,误差很大,其它的N种指标其实都是推算出来,更不可信了,和体重的精度相比差了太多,不准的数据会…
--&br&首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比找个秤更难。&br&&br&其次,如果没有秤更容易测得体重,那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还要发明秤?&br&&br&再次,这么懒的孩子,基本上也就告别秤了...&br&&br&最后,伟大的 &a data-hash=&48ddfaada296462afb5d564b& href=&///people/48ddfaada296462afb5d564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梁边妖& data-tip=&p$b$48ddfaada296462afb5d564b&&@梁边妖&/a&曾教导我们: &br&&br&&blockquote&&b&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跳脱的想象力配合超凡的行动力来解决&/b&&/blockquote&&br&所以我觉得这事儿这可以分三步&br&&br&1.留一头长发,记住,要飘逸。&br&&img src=&/9df079ff4be468a7a7a8db_b.jpg& data-rawwidth=&376& data-rawheight=&5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br&2.测量每一根头发所能承受的重量。(竟然有人不知道怎样测量,再说一遍,&b&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跳脱的想象力配合超凡的行动力来解决&/b&)&br&&br&&img src=&/f0ac5fa0efeb21e2043e3_b.jpg& data-rawwidth=&991& data-rawheight=&7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1& data-original=&/f0ac5fa0efeb21e2043e3_r.jpg&&&br&3.找个地方把自己挂起来,只看减到多少根会断。&br&&img src=&/ce10446ed0ceeba8e0c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e10446ed0ceeba8e0cb_r.jpg&&&br&&br&我这是不是太闲了点??&br&--
--首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比找个秤更难。其次,如果没有秤更容易测得体重,那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还要发明秤?再次,这么懒的孩子,基本上也就告别秤了...最后,伟大的 曾教导我们: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跳脱的想象力配合超凡的行动力…
来自子话题:
如果你真的用过两款以上市面上现有的所谓“体脂秤”,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会打引号了。以目前的测量方法和算法,体脂秤真的不靠谱。&br&所谓体脂秤,原理很简单,在测量的时候要求光脚踩在秤上,电流通过身体,由于身体脂肪含量不同,生物电阻不同,电流读数就不同,最后通过算法分析得出体脂含量。但是,你真的相信就靠这一点电流的数据,就能测出你的体脂量?&br&且不说目前的算法还比较初级,人体含水量,皮肤的湿度,空气湿度,刚脱了鞋,刚洗过澡,对电流会有影响。所以说体脂秤基本是不靠谱的。&br&&br&而小米体重秤的卖点其实很明确:准,好看。精度(分度、误差值、工作状态下挪动后的误差值)几乎不输于市面上任何一款已知的体重秤,不服跑个分;颜值也还行吧,至少问过的姑娘们都能接受。&br&&br&一个体重秤,把这两点做到极致不就行了吗?没必要画蛇添足,加个不靠谱的体脂功能让人找槽点。&br&&br&至于价格就说一句,体重秤是华米科技的第二个产品,他的第一个产品是小米手环。你猜这钱花的值不值呢?&br&&br&利益相关,华米员工。
如果你真的用过两款以上市面上现有的所谓“体脂秤”,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会打引号了。以目前的测量方法和算法,体脂秤真的不靠谱。所谓体脂秤,原理很简单,在测量的时候要求光脚踩在秤上,电流通过身体,由于身体脂肪含量不同,生物电阻不同,电流读数就不同…
来自子话题:
已经入手的人来谈一下感受。&br&&img src=&/823a33a7cf31bc7aa028d230e3dd67e8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823a33a7cf31bc7aa028d230e3dd67e8_r.jpg&&&br&&br&首先是为什么选择 Activité。&br&&br&我认为 Activité 本质上是能显示时间的 activity tracker。它与手机的交互能力非常有限(仅限于同步步数、睡眠数据和闹钟),又不能独立运行应用,实在算不上什么智能手表我觉得……就目前智能手表的发展来看,暂时还没戳到我的 G 点,所以不考虑什么 Apple Watch、Moto 360 了。&br&&br&在此之前,我用过 Jawbone UP2,UP24 以及 Fitbit Charge。最初选择 Jawbone 家是看重其监测精准以及智能闹钟。后来发现我并不需要精确数据于是换了 Fitbit,智能闹钟&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靠手机应用实现&/a&。&br&&br&抛弃 Fitbit Charge 买 Activité,是因为……它漂亮,还拥有 Charge 的所有功能,续航时间还长,看时间还更方便(Charge 需要按按钮点亮屏幕)。&br&&br&说到今年比较火的心率监测功能……在健身房的时候由于要带手套,手腕上不会戴任何东西,胸前绑条心率带比什么都好。而静息心率,普通人并不需要频繁测量,用手机应用即可满足。&br&&br&官方承诺今年 3 月的固件更新之后可以自动检测游泳,挺有趣的功能,但不是我入手的原因。&br&&br&&br&&br&&br&Activité 从激活开始就让我惊喜。由于没有表冠,指针的校准都是通过应用完成的。你在手机上拨弄如下图这样的虚拟表盘,指针便会伴随着咔嗒咔嗒的机械声移动。&br&&img src=&/4017f2ace156b622a5e368b_b.jpg& data-rawwidth=&359& data-rawheight=&62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9&&&br&没有表冠,激活和重置都是通过下面这个按钮实现的。需要一个类似 iPhone 取卡针的东西戳下去。&br&&img src=&/04fa645b87d719bae5bb_b.jpg& data-rawwidth=&595& data-rawheight=&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5& data-original=&/04fa645b87d719bae5bb_r.jpg&&&br&值得一提的是,官方给出的图片都回避了 Activité 的厚度,你以为这个角度能估计出它的厚度吗?&br&&img src=&/17bfd59e2fed_b.jpg& data-rawwidth=&497&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7& data-original=&/17bfd59e2fed_r.jpg&&&br&Naive,其侧面实际上是这样的:&br&&img src=&/1e56d068cc0bcfef4dc4e704fd24189e_b.jpg& data-rawwidth=&509&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9& data-original=&/1e56d068cc0bcfef4dc4e704fd24189e_r.jpg&&&br&目测 11 mm 左右,虽然略失望,但其实这厚度跟传统机械表差不多,可以接受。应该比 Apple Watch 薄一点。&br&&br&总体来看,Activité 是一款令我满意的手表。我不用担心电量,跑步的时候不需要像 Fitbit 那样按一个恶心的小按钮去看时间/步数,还这么漂亮,适合所有场合,算是现阶段市面上最适合我的手表了。Swiss Made、蓝宝石玻璃、真皮表带,都让我觉得 Withings 至少是真心想做一款精致的手表的,而不是像手机那样一年价格跌一半的电子产品。不足的是,不能和手机在后台自动同步,官方承诺后期会升级固件实现,不过可能会影响续航时间吧?&br&&br&现在没事我就喜欢敲两下表盘,看着指针咔嗒咔嗒地来回走动,还蛮好玩的。
已经入手的人来谈一下感受。首先是为什么选择 Activité。我认为 Activité 本质上是能显示时间的 activity tracker。它与手机的交互能力非常有限(仅限于同步步数、睡眠数据和闹钟),又不能独立运行应用,实在算不上什么智能手表我觉得……就目前智能手表…
一直想要一款不操心的智能手表,不能有硕大的表盘,也不能看个时间还要点亮LED屏幕,更不能忍受电池续航短。作为一只智能手表,仅仅拥有智能是不够的,必须要尽到手表的本分。&br&&br&这种感受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直到我在智能手表中多看了 Withings Activité 一眼,从此再也无法忘记他容颜,果断要买买买。&br&&br&&b&外貌篇&/b&&br&&br&Activité 手表的整体包装风格简约雅致,采用抽拉式的打开方式。盒子材质触感好,配有两个表带,一个备用电池,以及一个撬开表盖和复位手表的两用小铁片。&br&&br&&img src=&/ee9cccfa6783a_b.jpg& data-rawwidth=&806&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6& data-original=&/ee9cccfa6783a_r.jpg&&&br&这是由法国一家硬件公司 Withings 推出,一款兼具传统腕表外观,以及可追踪运动数据的智能手表。手表有黑白两个表盘款式,分别配有黑色和棕色的真皮表带。不管选择哪个款式,都是日常百搭。&br&&br&&img src=&/19ca54270f_b.jpg&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19ca54270f_r.jpg&&&br&&br&作为法国制造、瑞士生产的高逼格优雅简约大气范的手表,第一眼就让人觉得十分惊艳。女生戴着也不觉得突兀,尽显婉约优雅的气质。另外,男生戴白盘棕带特显绅士风度,休闲感十足;戴黑盘黑带则是科技范,商务风立显。&br&&br&总之,一个字,颜值爆表。&br&&br&&img src=&/4e818ac60fc_b.jpg&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4e818ac60fc_r.jpg&&&br&&br&表身采用常用的316L不锈钢制造,坚固耐磨。表面采用蓝宝石玻璃,透光率高。法国小牛皮表带,柔软舒适,透气性强,出汗也不怕。Activité 还可以防水50米,戴表下水游泳的同时,还能监测你的运动数据,不过要记得换条表带。&br&&br&&img src=&/b8f03efa500a7_b.jpg& data-rawwidth=&831&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1& data-original=&/b8f03efa500a7_r.jpg&&&br&&br&Withings Activité 表盘足够大,没有秒钟在不停的转动。清晰可见的时针和分针,可以保证一抬手就知道现在是几点。表盘分为两个:大表盘和小表盘。大表盘显示时间,右下角的小表盘显示的每天的运动量。小表盘共有两个刻度,50和100,代表着当日完成运动量的百分比。想减肥的童鞋,朝着刻度100进发吧。&br&&br&&img src=&/fae0be789a874c_b.jpg& data-rawwidth=&734&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4& data-original=&/fae0be789a874c_r.jpg&&&br&&br&手表的续航问题一直是用户的痛点。Activité 智能手表使用的是常见的CR2025电池,据官方声称可以续航一年。当你把标配的两个纽扣电池用完之后,还可以自己购买电池并拆开后盖更换,和普通石英手表一样方便。&br&&br&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贴心小设计,表带是可快速更换的弹簧杆设计。Withings Activité 除了标配的法国小牛皮表带,还为每一只手表配备了灰色硅胶腕带,游泳或其他运动时能快速地更换表带。&br&&br&&img src=&/27afeba09decc2f849feee2_b.jpg&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27afeba09decc2f849feee2_r.jpg&&&br&&br&&b&内才篇&/b&&br&&br&在这个看脸的世界,Withings Activité 已经有了足够的颜值让你过目不忘,现在一起来看看与其外貌相匹配的内才吧。&br&&br&&img src=&/a4ff9eac35664_b.jpg& data-rawwidth=&28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80& data-original=&/a4ff9eac35664_r.jpg&&&br&&br&戴上手表美美的欣赏一番后,要开始发挥手表的运动追踪作用了。先在苹果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上,下载相应的 Health Mate 应用,然后打开手机蓝牙,用小铁片戳表盘背面的复位按钮,等到手机振动后,开始配对连接。&br&&br&首次配对会需要升级固件,等待几分钟手机上会出现一个表盘校准器。拨动手机表盘时,手表上的指针也会相应移动,初始化时间设置为12:00。过程还挺有趣,但手指头大的童鞋想不差毫分的校准还真不容易。&br&&br&&img src=&/9f808c02e8bf9d5c355cd08c074eed18_b.jpg& data-rawwidth=&14063& data-rawheight=&8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63& data-original=&/9f808c02e8bf9d5c355cd08c074eed18_r.jpg&&&br&&br&时间设置好后,就开始设置基本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性别、身高和体重等。有且只能设置一个闹钟,采取上下拖拽改变时间点的独特方式对耐心是一个重大考验。&br&&br&美好的一天从闹铃开始,到点时手表会振动11下,不可按停,振动的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轻触手表的玻璃表面,可显示闹钟时间点,5s 后恢复显示当前时间。不过,一个闹钟会不会太少了点。&br&&br&&img src=&/db955e484dad9e20dc31acfd934613ab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11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db955e484dad9e20dc31acfd934613ab_r.jpg&&&br&&br&手表只能提醒一次,手机却可以提醒十次以上。在 Health Mate 中有一个『提醒』选项,可以设置不同的时间点,提醒自己称体重、吃早餐、跑步、饭后散步等。可选的提示内容目前共有19项,能自定义时间,却不能自定义提醒的内容,只能期待后续版本了。&br&&br&&img src=&/1dfecb2c2f3f4fbbd7b4a5_b.jpg& data-rawwidth=&9375& data-rawheight=&8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75& data-original=&/1dfecb2c2f3f4fbbd7b4a5_r.jpg&&&br&&br&Health Mate 中两大核心数据面板是『时间线』和『仪表板』。『时间线』显示的内容是每个时间段所收集的数据,点开后显示当前数据的详细过程;『仪表板』则是每一类活动、睡眠、心率等数据的整合,显示当前最新的数据,点开则是一周的数据分布直方图。&br&&br&&img src=&/be7e27e742_b.jpg& data-rawwidth=&14063& data-rawheight=&8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63& data-original=&/be7e27e742_r.jpg&&&br&Activité 可以记录你的每一步,类似于计步器。每天走的运动步数还会换算成路程和卡路里,让你能随时查看运动量。有些手环需要手动切换睡眠模式,Activité 手表却能做到自动进入睡眠模式,第二天同步数据后,便可了解睡了多久,各个时间点的睡眠状况,以及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的时间。&br&&br&每天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目标时,Health Mate 会授予你一个小勋章,鼓励你再接再励。目前 Withings 的合作伙伴有 Nike+ 、 BodyMedia 、 RunKeeper 等应用程序,Health Mate 作为一个数据收集和展示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br&&br&&img src=&/28ecb44581b75ecd25cc8d97b4796f99_b.jpg& data-rawwidth=&14063& data-rawheight=&8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63& data-original=&/28ecb44581b75ecd25cc8d97b4796f99_r.jpg&&&br&&br&什么,还可以测心率?是的,可以测心率的是手机,不是手表。需要把手指放在摄像头上,通过闪光灯照射手指,使得手指的毛细血管显现出来,再用摄像头捕捉图像,最后由算法转换成心率。&br&&br&Withings Activité 外观和传统的机械腕表没有差别,却能够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收集每天的运动量和睡眠等数据,不知不觉中把科技融入生活。虽然功能不多,却是大多数想尝试智能硬件,却不追求极客体验者的最好选择。&br&&br&或许在部分人看来,Withings Activité 甚至算不上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不能打电话,也不能发短信,更没有什么可以向朋友炫耀的黑科技。但至少除开这些所谓的智能化功能,他还是能安安静静的做一块高逼格优雅简约大气范的腕表,这就够了。
一直想要一款不操心的智能手表,不能有硕大的表盘,也不能看个时间还要点亮LED屏幕,更不能忍受电池续航短。作为一只智能手表,仅仅拥有智能是不够的,必须要尽到手表的本分。这种感受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直到我在智能手表中多看了 Withings Activité 一…
来自子话题:
老张的老婆问禅师:大师,为什么小米体重秤那么贵,老张还要买,小米收割米粉也太过分了吧!&br&&br&禅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夜23点,老王正出差住在酒店,突然手机上小米智能家庭中提示“一个新的iPhone设备接入家里的无线路由”,过了半小时,又显示“您今天体重75kg,减肥加油”……老王家里只有老王老婆一人,老王媳妇才45kg,老王半宿没睡……第二天早上醒来,又显示“您家卧室智能插座两个iPhone设备已充电完成。&br&&br&老张的老婆:大师,我懂了,您说的是生态?&br&&br&大师摇摇头,......(后面的没想好,请大家在评论里帮我脑补)。
老张的老婆问禅师:大师,为什么小米体重秤那么贵,老张还要买,小米收割米粉也太过分了吧!禅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夜23点,老王正出差住在酒店,突然手机上小米智能家庭中提示“一个新的iPhone设备接入家里的无线路由”,过了半小时,又显示“您今天体重75…
&p&我来专业地回答好了,事实上,这是一种毋庸置疑的技术手段。&/p&&p&体脂检测仪表面有ITO导电膜,无损伤微弱生物电在体内循环,通过BIA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基本原理是:由于体内脂肪几乎不导电,而肌肉和水分等身体成分则容易导电,所以体脂检测仪可以通过测量人体生物电阻抗来计算体内脂肪、水分以及其他组织成分的比率。&/p&
我来专业地回答好了,事实上,这是一种毋庸置疑的技术手段。体脂检测仪表面有ITO导电膜,无损伤微弱生物电在体内循环,通过BIA生物电阻抗方法测量。基本原理是:由于体内脂肪几乎不导电,而肌肉和水分等身体成分则容易导电,所以体脂检测仪可以通过测量人体…
来自子话题: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小学数学问题。&br&我来简化一下视频流程:&br&前面的各种介绍就不说了&br&视频作者第一次上秤:77.4公斤 合 154.8斤&br&视频作者第二次上秤:合79.15公斤 158.3斤,&br&视频作者第三次上秤:合77.5公斤
155斤&br&158.3-155=3.3斤&br&天啊个噜(#°Д°) ,喝水轻了3斤啊 (╯‵□′)╯︵┻━┻&br&小米黑心商,说好的喝水都能测出来的呢
(╬ ̄皿 ̄)凸
&br&&br&等等 那第二次和第一次的差距是怎么回事 158.3-154.8=3.5斤&br&( ̄ε(# ̄)☆╰╮o( ̄▽ ̄///) &br&&br&这个问题说明了三个问题:&br&1.标题党的力量是无穷的。&br&2.上知乎的部分人群小学数学不过关,深深为我国基础教育感到忧虑。&br&2.其实有没有问题都无所谓,米黑只需要一个话题来黑就好了。&br&4.原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也可以引来这么多人的义愤填膺的分析。&br&&br&当然我也有别的一点意见&br&1.这视频作者可能就是想钓鱼,没看见别人穿着米兔的衣服么naive&br&2.很明显秤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秤之间被人调了设置,没看见从公斤换成了斤么。(小米电子秤有调单位的功能,在秤的反面,自己看视频)&br&3.拍摄时只拍到了下半身,别人上半身拿着什么你们可是一点都不知道哦。我先拿个哑铃再来秤,然后把哑铃放下,我跟你说我不是吹,我喝水可以轻十斤。&br&&br&另外我拿手边的电子秤做过实验,在拿起翻转后,立即进行测量,确实会有1-2斤的区别。&br& 实践出真知。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小学数学问题。我来简化一下视频流程:前面的各种介绍就不说了视频作者第一次上秤:77.4公斤 合 154.8斤视频作者第二次上秤:合79.15公斤 158.3斤,视频作者第三次上秤:合77.5公斤 155斤158.3-155=3.3斤天啊个噜(#°Д°) ,喝水轻了3斤…
这个问题我来回复您吧。&br&&br&同采用BIA生物电阻抗,精度大致相同。&br&唯一不同的是创始人的思维模式。
这个问题我来回复您吧。同采用BIA生物电阻抗,精度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创始人的思维模式。
light sensor,小米体重秤可以根据环境光来调整显示的亮度,所以需要一个光线传感器。&br&&img src=&/8cfbabe04aa7_b.jpg& data-rawheight=&1087& data-rawwidth=&18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89& data-original=&/8cfbabe04aa7_r.jpg&&
light sensor,小米体重秤可以根据环境光来调整显示的亮度,所以需要一个光线传感器。
来自子话题:
虽然是diao丝,但是作为IT潮男,追逐各种新鲜智能产品乃是本人一大爱好啊!&br&首先简述一下今天入“云麦好轻color”的经过:&br&先前“大(xiao)米”官网发布了99元大体重秤,觉着挺好玩,想买一个奈何没抢到!(感谢“大米”的产能,要不然买了估计又要后悔了……);我妈喊着要减肥,我表示要在硬件上给予支持。&br&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然后发现“某(MEI)族”官网上有一款199元的RyFit智能体脂分析仪(本人算是一个“魅粉”,给我妈买的手机就是MX3),奈何一直显示缺货……&br&去RyFit(时云)官网上一看,被价格吓尿了,再次陷入纠结……&br&之后去“某族”论坛上发帖询问啥时候有货,神评论诞生了“&img src=&/8d8d707f907f1c656c810_b.jpg& data-rawwidth=&248& data-rawheight=&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8&&”……&br&然后推荐我买“云麦”?&br&&img src=&/bf9b71a1a7afc_b.jp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然后一问出来了:云麦到底怎么样?&br&&img src=&/eb9eddc6dd3b9_b.jpg& data-rawwidth=&603& data-rawheight=&1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3& data-original=&/eb9eddc6dd3b9_r.jpg&&然后去“时云”和“云麦”官网详细查看两款商品的细节部分;去某东和某宝上看用户评论。最后鉴于“云麦”性价比的确不错,果断某东上下单。&br&等待中……&br&今天下午5点左右货到了,迫不及待开始体验了一把,感觉的确不错。以下是用户体验部分:&br&———————————————————————————————————————————&br&产品图片:&br&&img src=&/bd502d4f0ffe7af31f12_b.jpg& data-rawwidth=&787&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7& data-original=&/bd502d4f0ffe7af31f12_r.jpg&&请无视宿舍的脏地板吧……想说的是地砖规格大约是60cm*60cm。&br&&br&接着上传三张小伙伴(包括自己)的分析结果截图:&br&&img src=&/4770febc0add_b.jpg& data-rawwidth=&370& data-rawheight=&66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0&&&br&&br&&img src=&/7d0edce238ce1a9c388debda17718b71_b.jpg& data-rawwidth=&374& data-rawheight=&6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4&&&br&&img src=&/a2ee0b3a9bf8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6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br&总结我们三人的用户体验:&br&1.产品外观设计简介大方;&br&2.操作简单:放入四节7号电池,然后站上去称就行了(注意要用双脚覆盖四个银色的电极);&br&3.手机客户端(iphone)与产品通过蓝牙连接,反应灵敏,连接稳定,测量数据马上能显示;&br&4.称重能检测到的变化范围?特意做了一个小实验:增加一台iPhone6的重量检测不出来,但是如果端着一杯水(约500g-800g),能检测出来;&br&5.这些指标是怎么检测出来的?这我就真的不知道了,据说是生物电流这种“高(搞)大(不)尚(懂)”的东西,而且这两款产品貌似原理上都是基于生物电流的……&br&6.这些指标的测量精度到底如何?这个真没法说,目前只有云麦,没法横向比较。&br&7.app支持一个家庭的成员的数据记录,只要把家人基本身体参数(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添加进去;也有访客模式,能记录临时的称重,而且会被刷新覆盖。&br&7.值不值这个价?我觉得:值!关键是看你怎么用,最近一直在游泳/健身,其实就是希望有一款这样的设备能记录自己的变化和成长。而且,哄老妈开心, 怎么滴都算是值了!&br&———————————————————————————————————————————&br&最后声明:&br&绝非抢手-广告帖!!!!!!!&br&知乎上大牛太多,平时不敢轻易发言,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原创帖了。&br&大牛请勿喷,不喜请勿喷,恶意攻击请绕道吧……(知乎上都是有范儿的人,应该不会有这些吧?忐忑中……)&br&&br&日补充:&br&鉴于云麦这几天的体验感觉还不错,今天下午的时候又从某东上买了一台,明天送到。这个是给女朋友用的,哄女朋友开心啦……&br&&img src=&/bd042a2a5dfef5d1f6dd3_b.jpg& data-rawwidth=&817& data-rawheight=&1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7& data-original=&/bd042a2a5dfef5d1f6dd3_r.jpg&&&br&另外再附上两张宿舍哥们的体检图以供参考。&br&&img src=&/60eba0c833cc268b480a04d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5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img src=&/f4b451caaf1c96fabf198f2b_b.jp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7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
虽然是diao丝,但是作为IT潮男,追逐各种新鲜智能产品乃是本人一大爱好啊!首先简述一下今天入“云麦好轻color”的经过:先前“大(xiao)米”官网发布了99元大体重秤,觉着挺好玩,想买一个奈何没抢到!(感谢“大米”的产能,要不然买了估计又要后悔了……
用了四个月,从消费者角度,我认为不值得购买,就是个噱头,一阵新鲜劲过去后,其实关注的就只剩下体重了,而且测量得出的数据,可以信任的也只有体重。&br&所以我觉得需要判断的是一个三、四十元的体重秤,和一个300元(某东好几次卖过249元这个价位)左右的蓝牙秤,到底上哪个呢?不差钱,上后者也无妨,但其实和前者差距真的不大,只是用科技这个噱头包装了下,就赚到了高利润。而且还不知道质量如何,三四十的体重秤不容易坏,这个要是坏了。。。呵呵。&br&主要说使用中体会到的缺点:&br&1、这个所谓的智能秤,能分析十几样数据,但是每日早晚的差距特别大,当你看到自己的肌肉、骨量、蛋白质等成分都会波动特别大,你对这个秤还有多少信心?特别好笑的是,在骨量这个数据APP中还专门注明了“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变化”,但就连这项数据都是早晚波动的啊,所以我很怀疑,该秤所测量得出的数据到底有多少科学性,还是通过算法,使这些数据看上去合理罢了?&br&2、只有在平板、手机等客户端上才能查询自己的数据,目前还没有网页版,一点也不方便数据管理查看,整个网页版对官方就那么难吗?我看不是,主要是不重视消费者的感受,钱赚到就行了。&br&3、官方一直号称要上线的“饮食与营养”,都已经大半年过去了,仍旧是“即将上市”,也可见这家公司的态度了,我对这个产品,以及这家公司都不看好。
用了四个月,从消费者角度,我认为不值得购买,就是个噱头,一阵新鲜劲过去后,其实关注的就只剩下体重了,而且测量得出的数据,可以信任的也只有体重。所以我觉得需要判断的是一个三、四十元的体重秤,和一个300元(某东好几次卖过249元这个价位)左右的蓝…
先说结论,我觉得不错,很适合我。&br&不知道老婆什么时候买的这个秤,我是去年开始减肥的时候开始用。刚开始测的时候,基本指标都不合格吧,综合得分才50多分,然后经过几个月的健身慢慢各项指标开始好转,还是能看出变化趋势的。排名第一的匿名用户说的不准,我的经验是一天之内早上晚上指标都会有变化,这个不要太在意,如果时间放大到1个月或者几个月,如果你坚持健身或锻炼,变化的趋势还是能看出来的。所以真的不要在意一天之内体重变化1、2斤,脂肪率变化个1%,以周为单位就可以。&br&今天是第一次得到100分,这也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动力。&br&&img src=&/612efa6b4aed67cd6efa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12efa6b4aed67cd6efa1_r.jpg&&
先说结论,我觉得不错,很适合我。不知道老婆什么时候买的这个秤,我是去年开始减肥的时候开始用。刚开始测的时候,基本指标都不合格吧,综合得分才50多分,然后经过几个月的健身慢慢各项指标开始好转,还是能看出变化趋势的。排名第一的匿名用户说的不准,…
来自子话题:
我也买了。用了半年,感觉非常值得拥有!首先,半年前我是个85kg的胖纸,被latin给出22分的超low健康分,8项参考值全都不合格。虽然不知道那些数值的准确性,可至少自己心里有数,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参考每日latin的数值、查看阶段数值变化再继续改进生活方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半年后的现在我已经成功减肥20kg,其中17.6kg为脂肪,健康数值也到了88,身体素质都变好了。我觉得latin就是能通过每日数值检测来帮助用户注意调整自身的生活方式以保持健康,但数值可能并不一定具有医学意义,当然体重还是很准的。哈哈哈哈。匿了。&br&&br&&br&&br&-----------------&br&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枪手。。。连匿名都取消了。。。当个自觉的图书馆员容易么。。讲话那么文诌诌的容易么。。。&br&&br&&br&重要的不是这个称,是自己对健康的态度。称给的数据是参考,对自己负责才能多活几年好么!!&br&&br&&br&现在好啦。,都知道我是图书馆里的胖纸啦,满意啦,我恨你们。就是讨厌被愿望而已,有自尊的胖纸。&br&&br&&br&短期努力控制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拍婚纱照。看官们别太苛刻了。&br&至少这个称入手以来到现在我都觉得很值得。&br&&br&目前已减23kg,健康分值也达93了。&br&&br&&br&&br&到7月底,健康分值已达100。目前已减30kg,完美完成预期目标!大家加油~&br&&br&&br&&br&目前依旧保持~&br&picooc的app已经跟ios8的健康功能互相结合,能够同时统计每天走多少步,自然就开始能看出运动和身体健康情况的关系啦!会每天督促自己走够步数。开始备孕啦,希望不要胖太快。&br&
我也买了。用了半年,感觉非常值得拥有!首先,半年前我是个85kg的胖纸,被latin给出22分的超low健康分,8项参考值全都不合格。虽然不知道那些数值的准确性,可至少自己心里有数,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参考每日latin的数值、查看阶段数值变化再继续改进生活方…
&p&喝水能长胖这事就是假设的。不要给胖找借口,胖都是吃出来的,也就是说跟你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p&&p&先说怎么吃都不胖的人,第一不见得他现在吃以后不会胖,二不见得你看到的一顿饭是他平时的表现,三不见得能吃的人胃口就好,吸收能力就好,四你只看见人家吃了你看不见时人家还动来着而且人家的消耗可能比摄入还要多呢,别告诉我这都是你刻意忽略的。&/p&&p&再说喝凉水都长肉的人,水里没有卡路里放心喝。第一你现在开始在意体重了不乱吃不乱喝了只能代表你能维持现有的体重不变,二随着你年龄增长代谢降低你不作为就会继续胖下去,三你要是选择节食的话脂肪细胞还会狠狠的坑你一把就是让你反复反弹。四你刚刚选择开始运动就想迅速瘦下去达不到心理需求你就吵着放弃,不知到运动减脂肪同时在增加肌肉么,弄不好体重不减反增呢。不懂就要学习。&/p&&p&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同。但是你会发现,但凡瘦的人如果他身体各项指标正常的前提下,他的消耗一定大于他的摄入。但凡胖的人,不用说,记录你一周的摄入量,肯定已经超标到下个月了。&/p&&p&如果他瘦,健康的情况下选择力量训练会增加相关部位的肌肉,这样看上去会更匀称。如果你胖,老老实实的少油少盐少糖,坚持有氧及力量训练,一个月瘦5斤的速度是减脂肪的标准速度,不要图快图省事那会害了你。但是瘦也好胖也罢,都要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这是一成不变的。&/p&&p&千万别再提喝凉水都长肉了,显得既没常识又不努力。&/p&&p&嘿嘿,加油!&/p&
喝水能长胖这事就是假设的。不要给胖找借口,胖都是吃出来的,也就是说跟你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先说怎么吃都不胖的人,第一不见得他现在吃以后不会胖,二不见得你看到的一顿饭是他平时的表现,三不见得能吃的人胃口就好,吸收能力就好,四你只看见人家吃了…
来自子话题:
以一个做过开箱测评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a href=&/things/fitbit-aria/reviews/51e3bbebb10be5b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newone-增肥减肥最佳伴侣(“Fitbit电子秤”详尽测评)Fitbit Aria&i class=&icon-external&&&/i&&/a& 这里面讲到过分辨用户的算法,现在单独写出来。&br&&br&我们公司(&a href=&/topic/& class=&internal&&knewone &/a&)一共6个人在一个健康秤上,其中,两名女性,一个很瘦的,一个很高的,两个很壮的,但用户的数据相差很多,我罗列:&br&&ol&&li&女,中等体重,经常运动,脂肪含量低;&/li&&li&女,中等体重(略比1女重一点点),不怎么运动,身材丰满,脂肪含量平均;&/li&&li&男,和1女体重差不多,瘦,吃什么都不长肉,脂肪含量低;&/li&&li&男,体重大,爱吃甜品,脂肪含量高;&/li&&li&男,体重很大,身体结实,脂肪含量低,肌肉多;&/li&&li&男,身高很高,体重很大,脂肪含量正常,经常和5男混淆;&/li&&/ol&这里所谓的混淆,你就可以看出来,身高的话,体重秤是分辨不出来的,他能分辨的就是体重和体脂含量,当这两个数值靠近的时候,就会出现混淆,体重秤的电子屏幕显示(名字+?)的形式,如果是你,就不用操作,自动同步;如果不是你,用脚点一下电子秤表面,表示否定,就会显示下一个类似数值的用户名称,直到你的出现。&br&&br&所以,综上所述,8磅内的体重是相似,体脂含量也在一定区间内会被识别。&br&算法其实超简单,只是没有人这么做到机子里。&a href=&/topic/& class=&internal&&FitBit Aria&/a& 做到了,那就神作了呗。
以一个做过开箱测评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里面讲到过分辨用户的算法,现在单独写出来。我们公司()一共6个人在一个健康秤上,其中,两名女性,一个很瘦的,一个很高的,两个很…
&img src=&/70292d02fcaa8af9ccc74ef2a33c9a53_b.jpg& data-rawwidth=&693&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3& data-original=&/70292d02fcaa8af9ccc74ef2a33c9a53_r.jpg&&百度知道一个网友回答。&br&&br&很多东西必须要亲自使用后才知道。&br&&br&关于不同,同为体脂秤,在功能方面没有差异。那要找不同,就直剩下颜值以及软件和服务了。&br&&br&哪个秤更好看,哪个秤让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使用更方便。&br&&br&APP哪个更好用,服务哪家更好。哪家对待用户的态度好?&br&&br&所以看看哪家的口碑更好一点,题主就该知道买那个了。
百度知道一个网友回答。很多东西必须要亲自使用后才知道。关于不同,同为体脂秤,在功能方面没有差异。那要找不同,就直剩下颜值以及软件和服务了。哪个秤更好看,哪个秤让你和你的家人朋友使用更方便。APP哪个更好用,服务哪家更好。哪家对待用户的态度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哑铃一般买多少公斤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