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翻译,谢了

《隆中对》复习资料
一、背景:
《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
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
(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
(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二、人物:
1、诸葛亮:…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 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
E 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
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A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 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三、各段精析:
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1.为什么交待这个?——与《陈涉世家》联系:  
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
②为下文作铺垫。
2.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
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1.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3)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
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  
1.“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  
隆中的对策才是要点,这样安排详略得当。  
(1.小说比史籍的故事性更强;从很多细节上进行文学加工,如写诸葛亮卧睡草堂让刘备一行人在雪中一再等候的细节,这样使二人的见面更有戏剧性了。2.小说详细写了三顾茅庐时关羽和张飞的表现,以衬托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3.小说还刻画了诸葛亮的个性,他在刘备的请求面前一再推辞,表现出一副隐士风范。)
第四段:写隆中对策。  
军事优势——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
地位巩固——已历三世&
地理优势——国险& 政治优势——民附,贤能为之用
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论荆益 (荆州) 地理优势——用武之国 交通便利(易攻难守)
&&&&&&&&&&&&&&&&&
——其主不能守(既不会用兵,又不会用人)&&
&&&&&&&&&&&&&&&&&
结论——可争,但作为根据地不保险。
(益州)地势险要——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政治形势——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结论——可图,作为根据地。
第五段:侧写羽、飞,体现对其器重与信任。
四、思考题:
1、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蓝图:“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
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对诸葛亮的这番话,刘备是什么态度?从这番话看,应怎样评价诸葛亮?
刘备是持肯定、赞同的观点。诸葛亮是个有卓越政治才能的人。
3、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4、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  
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
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
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1.通假字:①欲伸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②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2、词类活用:
①名作动: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
壶,用壶盛。
信义著于四海:信,讲信用。
②名作状。: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西和诸戎:西,向西。
3、一词多义:
①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②因:因屏人曰——于是&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因此&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
③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
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竟然
④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
⑤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
⑥谓:谓为信然——认为&&
谓先主曰——对……说
⑦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
⑧用:&
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
4、句&式:
⑴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⑵省略句:君与俱来。
⑶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⑷被动句:贤能为之用。
5、古今异义
古义,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照顾。
古义,总共。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立。
古义,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危险。(百战不殆)
古义,一天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今义,太阳或日子
6、出自本文的成语。  
度德量力&&&&
箪食壶浆&&&&
挟天子而令诸侯
7、用法迁移。  
将下列字组成语并要求用法一样:
①躬:亲自。(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情都一定要亲自去做。)
②身:身临其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身经百战
③度:审时度势、以己度人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3)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
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一、文学常识
1、《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潮史学家。所箸《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这部史书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
2、《隆中对》是人物传说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篇才华横溢的对策——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因为对策的地点在诸葛宙的隐居地隆中,所以后人称它为“隆中对”。人们常说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就是指这篇对策而言。
二、基础知识
陇(lǒng)亩&&&&&&&&&
颍(yǐng)川&&&&&&&&&&&&&
倾颓(tu&)&&&&&&&&&
屏(bǐng)人
猖蹶(chāng
ju&)&&&&&&&&
沔(miǎn)&&&&&&&&&&&&&&&&&
存恤(x&)
挟(xi&)天子&&&&&&&&&&&&&&
戎(r&ng)&&&&&&&&&&&&&&&&&
吴会(ku&i)&&&&&&&
(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表示特定时间的界线
(3)亮躬耕陇亩&&&&&&&&&&&&&&&
“陇”通“垄”田地。
3、词类活用
(1)贤能为之用。贤能,& 形容词用作名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2)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东、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向西面。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用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4)利尽南海。&&&&&&&&&&&&&&&
尽:形容词作动词,全部取得。
(5)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外、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对外;对内。
4、古今异义
(1)遂用猖蹶&
古义:因此, 今义:使用
(2)遂用猖蹶&
古义:失败;今义:凶猛而放肆
(3)抑亦人谋也&&&&&&&&
古义:而且;今义:压抑。
(4)将军宜柱驾顾之。古义:拜访;今义:照顾。
(5)君谓计将安出&&&
古义:怎样;今义:安全
(6)此诚不可与争锋& 古义:的确;今义:诚实。
(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所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8)凡三往&&&&&&&&&&&&&&&&&&&&&&
古义:总共;今义:凡是。
(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大概,今义:危险。
5、一词多义
A、谓为信然(说)&&&&&&&&&
B、谓先主曰(对……说)
A.好为《梁父吟》(唱)&&&&&&&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结为)
C.谓为信然(是)&&&&&&&&&&&&&&&&
D.以弱为强(变为)
E.贤能为之用。(表被动,“被”)
A、然志犹未已(停止)&&&&&&&
B、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已经)
C、自董卓已来(通“以”,表特定时间的界线)
A、由是先主遂诣亮(就)&&&&
B、然操遂能克绍(终于)
A、利尽南海(物资)&&&&&&&&&&&
B、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A、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B、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A、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将领)&&&&&&&&&&&
B、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率领)
A、因屏人曰(于是)&&&&&&&&&&&&&&&&&&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三、整体把握
1、《隆中对》这篇课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说明诸葛亮能对天下形势进行深刻观察和科学分析,为刘备兴复汉室大业规划了一条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表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
全文(可分四部分)依隆中对前,隆中对时,隆中对后可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介绍诸葛亮远大抱负及徐庶的推荐过程;第二部分(3、4自然段)记叙隆中对话的内容。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卓越才能;第三部分(5、6自然段)写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亲密起来。
2、全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处处呼应。文章一开始写“亮躬耕陇亩”,先言其身世平凡接着写他的身形和不同凡响的自比,在平凡中显出不平凡。后又以“时人莫之许也”和崔州平、徐庶“谓为信然”,介绍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给读者造成悬念。随后又通过徐庶称诸葛亮为“卧龙”并将其推荐给刘备,对诸葛亮作进一步颂扬。对答部分则集中笔墨来表现诸葛亮的才干。最后又通过刘备的“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赞语,进一步衬托诸葛亮的才能。
3、本文选材精要,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略去了前两次不说;而对策的密诀性质则仅用“屏人”一语就指明了。
4、本文语言精练,直得玩味。
“躬耕陇亩”并不是简单地写他亲自耕作而是着重写他隐居于田野。
“好为《梁父吟》”表达了诸葛亮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好”字说明并非偶尔一吟,可见其感慨之深。
“卧龙”一语对诸葛亮作了崇高而又形象的评价。一个“卧”字说明他虽有卓越的才能,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自比于”说明他和管仲、乐毅一样胸怀大志,决非庸人一流。“时人莫之许”不是说明他才能低下,平生无大志,恰恰说明他深沉的性格特点,说明他不是那种夸夸其谈、锋芒毕露的人,而是一个声闻不彰、谨慎从事的人。
“凡三往,乃见”,可见刘备的求贤下士是出自真心诚意,同时也是对诸葛亮自许甚高,决不轻易结交出土的揭示。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个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出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隆中对和榻上策,哪一个更有战略眼光呢?
按投票排序
首先题主似乎应该注明自己怀疑【隆中对】真实性的原因。手上只有《三国志》的1959年中华书局版,在【九一二】到【九二二】页,刘备与诸葛亮初见的对话及前后短暂经过被用大字标出,原文如下:如果说《三国志》本身记载不实的话,隆中策即使存在,也当不是这个样子。如果说《三国志》本身记载不实的话,隆中策即使存在,也当不是这个样子。然而《三国志》毕竟是三国历史的最权威来源,所以我只能认为:“隆中策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细节均与《三国志》所载一致。”题主所指榻上策(而不是所谓“塌下策”)应为200年时鲁肃与孙权之间的一场对话,属于另一个版本(孙吴版本)的“天下三分之计”,与后来周瑜gg的“天下二分之计”不是一回事。以下试从三方面对比隆中策与榻上策的优劣:一、先见之明:榻上策提出时间为公元200年,鲁肃时年27-28岁;隆中策提出时间为207年,诸葛亮时年27岁;就思想成熟程度来说,二策打平(虽然鲁肃出道很早,经验应更高,也因此更受主君信任);榻上策提出更早,在大体战略上(当然难以预见到刘备集团的异军突起)更有先见之明。二、实行情况:隆中策的四步走目标——联孙抗曹站稳脚跟、壮大实力占据荆州、分兵入蜀建立霸业、两相夹击颠覆曹氏完成了两步半——这么说是因为占据荆州这一步在入蜀前后多次受到冲击,也未能保全已占据的荆南全土(被孙权后来分走一半);最终第四步因关羽兵败身死而胎死腹中。榻上策就比较凄苦了,首先“进剿黄祖占有荆楚”的目标就一直未能全部达成,终鲁肃一生他也未能见到孙吴占领荆南全土的一天;之后的步骤(按照原文看 也从来就没有说清楚过)更是无从谈起——既在图纸上缺乏设计,也在实践中没有跟进。三、最终影响:隆中策:一句话,最终还是救活了刘备集团。算得上是未竟全功但不失进取。榻上策:因为更加详细天时更好的隆中策搅局(其实搅局更厉害的是南征动作迅速得不像话的曹操),几乎没能得以遂行。鲁肃本人也在后期转向务实的联刘抗曹策略,等同于放弃了已丧失土壤的榻上策。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榻上策毕竟太早太早了,当事人(鲁肃、孙权)的精力也在隆中策出现之前这7年时光中被投入到了具体的实践中去(伐黄祖,试图蚕食刘表,还有就是永远的应付后院失火——山越等等)。7年啊!拿这样一个7年前提出的、未在理论层面进行过的大体战略框架去和7年后被一个战略长才(战术就呵呵了)考虑、组织、润色了不知多久的详细指导方略比较...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不计较这一切条件的不同,单论“战略眼光”高下的话,隆中策完胜。
因为资政通鉴中有记载,所以真实性是很高的,但隆中对最重要的不是眼光,而是信心和气魄。要知道隆中对是在什么条件下做出的,当时的刘备新败,已经丢掉了徐州,寄居在刘表之下,一无地盘,二无军队。本钱已经输得一干二净,在当时的争霸舞台上已经沦为打酱油的角色。而诸葛亮当时只有27岁,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也就是说一个小屌丝跟一个老屌丝在一起,居然要三分天下居其一,这是什么样的气魄。一个敢言,一个敢信,还把事做成了,只能用奇迹来形容。比如在今天,苹果已经势大,你去诺基亚说,我有一策可挽回颓势,人家只会把你当疯子赶出去。
相比之下,塌下策提出的是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从战略上这根本行不通,他们同属黄河流域的势力,无论在地理、经济、政治哪方面来讲双方都必然进行决战,不会进入相持阶段。而隆中对则是提出的三分天下,本质上是黄河平原、江南水网、西南山区三大地理板块天然制造的三个相对独立地区,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相持对抗。
后来丢失了荆州才使得整个计划无法进行,从而彻底失去战略空间,但丢荆州本质上也不是用人不当,根本就是无人可用,这也是起点太低所致。
是否存在就跟三顾茅庐一样是个迷,但个人以为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塌下策与隆中对的对比,基本战略一样,但历史证明隆中对的可实现性较高,而塌下策居然指望和刘表三分天下,明显在看人这方面有问题
榻上策的结构:基地:江东。目标:荆州,益州。拓展:北伐。隆中对的结构:基地:无。目标:荆州,益州。拓展:北伐。榻上策没有考虑江东,因为江东在自己手里。隆中对也没有考虑江东,因为“不可猝图”。说白了,就是“从长计议”。翻译成人话,就是“现在还没想好。”榻上策没有细讲手段,只是粗略地说:北伐。隆中对则有比较细的手段:荆益两路北伐。但是就是在这里,冒出来一个大问题:考虑对象。按照榻上策,先打黄祖后打刘表然后考虑打到长江头。对于益州没怎么说,毕竟隔得远,黄祖刘表还没吃掉,谈益州早了点,可以理解。这个计划是近详远略,整体考虑很周密,思维风格很一致。从思维风格看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隆中对问题就大了。按照隆中对,打荆州打益州,三分天下好像也很宏观,两路北伐好像也很详细。但是,这样一个三方设计、两个敌人的对策,却漏掉了孙吴。对孙吴,说了一句“不可猝图”就扔那不管了。在讨论中原时还说了两路北伐,可是对江东完全就是漏掉了。我们都看了隆中对,知道这里面说过怎么解决东吴吗?一个实际上一共只设计了三方、只有两个对手的计划,居然漏掉了一方、忘记了一半的对手,这个思路有点不合节拍,总觉得文风不大对劲。因为隆中对存在这么一个大漏洞,所以我觉得还是榻上策好一点。至于说执行得好不好,说起来这两个设计没有一个成功的,而且都只做了一小半。鲁肃这个,两个目标,在白衣渡江之后也只拿了不完整的荆州。诸葛亮那个,也只有一个穷困的益州。所以都只执行了一半。不过就效果说,孙吴毕竟还有江东基地,所以国力要强一些。蜀汉就憋屈一些。不过这跟计划没有关系。双方的计划完成度其实都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鲁肃实际上一开始是打算向孙策献计的,可惜孙策没来得及听就死了,把鲁肃弄过来的周瑜则死在执行过程中,鲁肃也是死在了执行过程中。孙权的能力和孙策比起来毕竟还是差一些。不过这不能证明二者计划的优劣,因为诸葛亮自己后来干脆放弃了自己的计划。最后的结局:榻上策:蜀汉灭亡时,孙吴曾尝试进入蜀中,未能成功,全面转入防御。隆中对: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自己就放弃了荆州,于是隆中对计划取消。所以要对比的话,从设计上,榻上策更加完善,毕竟没有像诸葛亮一样一共就三个国居然漏掉了一国。从最后的结局看,诸葛亮作为计划提出者就自己放弃了计划本身。而东吴在周瑜、鲁肃死后还一直孜孜不倦地尝试榻上策的计划直到蜀汉灭亡。
是真的,易中天曾经在品三国里面分析过。隆中对和塌下策说的不是一个事么--三分而治。只不过时移势迁,三分的对象不同了而已隆中对之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片段,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的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隆中对之侧面描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隆中对开头写徐庶推荐和结尾写关,张二人“不悦”有什么作用_百度知道
隆中对开头写徐庶推荐和结尾写关,张二人“不悦”有什么作用
隆中对开头写徐庶推荐和结尾写关,张二人“不悦”有什么作用
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隆中对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你看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的程昱说就是为了烘托诸葛的牛啊。就好像网络yy小说里某主角开始被人贬废材后来牛x一个效果:这诸葛不会是徒有虚名吧,徐庶是用来正面烘托诸葛:徐庶是我的十倍。然后徐庶又说诸葛的才智自己远不及,关张反面烘托,然后再加上关张的不悦心想!(不带上赵云是因为赵云老师不傲慢)。就想着这个诸葛到底有多厉害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隆中对表现了诸葛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