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帆风顺的意思体操

视频: (镜面)小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希望风帆
分享给好友
(镜面)小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希望风帆
下载至电脑
用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镜面)小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希望风帆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中国体操男团  重登世界之巅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孟向东&李悦)昨天中午,在国家体育馆,随着中国队邹凯从单杠上做完动作稳稳站住,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他们知道,中国队将稳获冠军,4年前丢失的男子团体冠军又回到了中国队手中,那支驰骋世界体操界的无敌雄师又回来了。  中国队的阵容中有征战多年的老将杨威、黄旭、李小鹏,也有新秀邹凯、陈一冰和中生代的肖钦,整体实力强而且各有绝招。他们的主要对手是日本队和美国队,但昨天中国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除了第一项自由体操输给了日本队0.05分外,第二项就开始反超。此后一项比一项比得好,16分以上的高分一个接一个,在最后一个项目单杠开始前,中国队已经领先日本队7分多。为保险起见,中国队采用了难度相对较低的动作并顺利完成,尽管如此,他们的总分仍然达到了286.125分,领先日本队7.25分。如此巨大的冠亚军之间的得分差距也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一个神话。  今天上午,将进行女子团体决赛,老将程菲将率领5名新秀,挑战美国等强队,向从来没有获得过的团体冠军宝座发起冲击。⑨2  李小鹏冠军总数超李宁  本报北京专电  (记者孟向东&李悦)中国队时隔8年重获体操男团冠军后,最激动的除了事先声明“拿不了冠军就跳楼”的总教练黄玉斌外,就是老将李小鹏了。这不仅是他经历凤凰涅槃后拿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且使他的世界冠军总数超过了李宁,成为中国获得体操世界冠军最多的选手。  李宁是中国乃至世界体操界的传奇,曾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独得6枚金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他又获得3枚金牌,并在退役前把自己的世界冠军总数增加到14个。按理这本是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纪录,但1981年出生的李小鹏也是个体操天才,在16岁那年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从而开始了自己追赶前辈的脚步。  此时的李小鹏少年得志,一帆风顺,世界冠军的数量也噌噌地往上长,2000年悉尼奥运会他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获得了团体和双杠两枚金牌。2003年的世锦赛后,李小鹏的冠军比李宁只差一个,就等在雅典实现超越了。但雅典奥运会成为李小鹏也成了中国体操的滑铁卢,从团体、全能到个人全线失利,铩羽而归,李小鹏的宏愿未能实现。此后的数年,李小鹏好像生活在噩梦中,连续不断的伤病使他几乎退役,但对体操的挚爱又使他坚持下来,并逐渐恢复了自己的水平。2006年底,他获得了世界杯总决赛双杠冠军,追平了李宁的冠军数,并最终战胜了众多对手,入选了中国队奥运会阵容。  随着漂亮的金镶玉挂在胸前,李小鹏终于实现了期待已久的超越。但他并不满足,他还希望在8月19日的双杠决赛中能给自己的体操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留任何遗憾地开始新生活。⑨2  体操女团决赛阵容确定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奥运专电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决赛各队出场阵容12日确定。13日上午,中国队将在决赛中由程菲领衔向2007年世锦赛冠军美国队发起冲击。  程菲将出战跳马、自由体操和平衡木,其中前两项是程菲的强项,而出战平衡木则是看重程菲稳定军心的能力。江钰源资格赛中虽出现跳马失误,但决赛仍被委以重任,参加跳马、高低杠和自由体操的比赛。另外,由于单项实力出色,何可欣和杨伊琳将在高低杠、李珊珊将在平衡木、邓琳琳将在自由体操中为中国队挣分。  美国队基本是以肖恩·约翰逊和柳金这两名全能型选手为主。2007年世锦赛团体、个人全能和自由体操三项金牌得主约翰逊将在全部四个项目亮相。柳金则在她的强项高低杠、平衡木和自由体操中出场。资格赛中掉杠的梅美尔仍在高低杠的出场名单中。  近年来女子体操均是中美对决。2006年世锦赛团体决赛中国队赢了美国队0.85分,2007年美国队赢了中国队0.95分。10日的资格赛中,中国队领先美国队。13日中国队如能战胜美国队,将改写中国女子体操从未在奥运会上夺取团体冠军的历史。  夺金感言各不同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奥运专电&&中国体操男队12日在夺回了4年前在雅典失去的团体奥运金牌后,从教练到队员个个兴奋不已,几乎每个人在谈起感受时都妙语连珠。    “第一,感谢你们不让我跳楼;第二,我有信心,不可能跳楼;第三,头发白了没关系,只要金牌挂在队员们的脖子上就好。”  ——中国体操队夺冠后,记者们再次问及总教练黄玉斌赛前的“跳楼”说,以及四年间他头发由黑转白的显著变化。    “是要看升国旗,看队员们站在最高处,听奏响我们的国歌。”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赛后半天没从观众席上下来,一直站着看到队员们领完奖。    “拿到这一枚团体金牌后,我觉得全身轻松了很大一块。”  ——杨威觉得团体金牌比他个人拿金牌更重要,也让他更有信心进行后面的比赛。    “当时太吵了,我听不见妈妈说什么,她也听不见我说什么,就挂了。”  ——李小鹏赛后马上在现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但全场观众都在高喊“小鹏我爱你”的巨大声浪,让两个人啥也听不清。    “没见过奥运金牌,觉得挺好玩的,想尝尝金牌的味道。”  ——首次参加奥运会的陈一冰在领奖台上拿着金牌认真研究,最后还用牙咬了半天。    “我一下子想到了四年前雅典的情景,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中国队的最后得分一出来,“鞍马王”肖钦一下子流出了眼泪。上届奥运会肖钦经历了双重打击,团体金牌丢了,而他在几乎稳拿金牌的鞍马项目上出现重大失误,连决赛都没有进。    “感谢大哥哥们之前的优秀表现,让我在最后一个出场时已经没有任何压力,完成动作就行了。”  ——为中国队最后一个出场的小将邹凯说自己当时已无所谓“压轴”了,因为中国队的巨大优势,让他只要得分超过8.725分就能为中国队拿下金牌。  顶尖六虎  史上最强  中国男子体操队在时隔八年以后,再一次拿到了奥运会男子团体的金牌,他们的优势较八年前更为明显,六名队员人人有强项、个人有绝活,堪称中国体操史上一支实力最强的队伍。  “全能王”杨威——为了追寻八年前那个永不褪色的梦,曾被叫做“千年老二”的他坚持了下来,坚守在那些枯燥而魔鬼的训练中,坚守在甜美婚姻的门槛外,坚守在追寻梦想的路上!  “双杠王”李小鹏——曾被誉为体操“李家军”又一代领军人的他,成名甚早的他一度风光无限,经历过悉尼的狂喜,也承受了雅典的狂悲,更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伤痛折磨,病榻上的他,用意志力守护着北京的梦想!虽然重归队伍后,体操男队的领军人物已经不是曾经“一哥”的自己,但能重新和队友们站在最高的那级领奖台上,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老兵”黄旭——在中国体操男队中,黄旭并不是个总处在聚光灯下的人,但他同样是辉煌悉尼与惨痛雅典的见证,不算显山露水的他训练最刻苦,状态保持最平稳,他用自己八年如一日的坚持、用自己老大哥一样的稳定成为了男队的定海针!在北京,这位老兵,上演着传奇的“新传”。  “吊环王”陈一冰——三年前才开始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的陈一冰,是中国男子体操新生代中的佼佼者,管他叫“吊环王”似乎容易让人想起悲情的前辈董震,然而,陈一冰比前辈更“生逢其时”,年连续作为团体冠军的主力成员让陈一冰站稳了自己的位置,笑起来有点憨憨的他,俨然已是奥运冠军的风范。  “鞍马王”肖钦——似乎是天生为鞍马而生,肖钦从出道的那一天开始,就仿佛是注定要被教科书铭记的“标准例子”,年少有为的他仿佛一帆风顺。然而,雅典那次拖累了全队的离奇失误却让他一下子品尝到了生活的凄风苦雨,一度怀疑、一度彷徨,但为了北京的梦想,终于还是收拾心情,重新出发,却又在多哈遭遇了“翻版雅典”。但这一次,没有任何犹豫,肖钦不会让梦想从身边溜走,北京不是雅典,“鞍马王”长嘶跃踢正当时。  “新人王”邹凯——在人才济济的中国男子体操队,邹凯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字辈,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双杠、吊环历来是传统强项的中国队里,邹凯的优势刚好是中国队不强的项目——自由操和单杠,“剑走偏锋”的邹凯用自己的扬眉剑诠释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与成功。⑨2        (王文)  真金是“练”出来的  ——中国男团翻身仗的秘诀  “为什么对日本队优势这么大,除了练还是练!”中国体操男队12日在国家体育馆一雪前耻,勇夺男团冠军后,“鞍马王”肖钦认真地说,“只有训练做到高质量,比赛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的确,这枚8年后中国体操重新夺得的男团金牌真的是“练”出来的。  “4年前雅典的那个夜晚,我一夜未睡,在奥运村房间内的窗台上,坐了整整一宿。”肖钦说,“想想4年来吃过的苦,这次夺冠感觉真的不一样。”  男团决赛中的难度高、成功率又高,中国队最终高出雅典男团冠军日本队7分之多。肖钦表示,去年世锦赛上,全队的难度和成功率就很高,战胜了日本。全队在冬训时候,就特别加大了难度的练习,加上李小鹏的回归,又增加了全队的难度,最终在代表难度的A分上累积了相当大的优势。只要自己没有失误,金牌肯定跑不了。  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赛后回忆说,雅典奥运会失利后,杨威一度打算退役,李小鹏状态不佳,黄旭也练不下去了。他们当时对伤病的反应特别大,不能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练一次就要歇半天。但是,最终大家坚持下来了。  咬牙坚持下来的杨威愈挫愈勇,一直刻苦训练。他曾坦言自己“活得很累,精神非常压抑”,但也认为这是必须经历的阵痛。终于,他在2006年阿胡斯世锦赛上,拿到自己第一个世锦赛全能冠军,甩掉了“千年老二”的戏称。2007年,斯图加特世锦赛上,杨威在个人全能上又卫冕成功,大大增添了北京奥运会夺金的信心。  杨威说:“从雅典回来后,我们一直在准备,每一天我们都在问自己,为了奥运会我做了什么?为了奥运会我做得还够不够?每一天都会这样过,教练每天也都这样要求我们。今天为什么优势明显?因为我们付出得多。”  夺冠后的李小鹏被关心地问起胳膊上的擦伤。小鹏轻松地说:“每次练,它都破,没办法。应该不会影响比赛,都习惯了。”饱受伤病困扰的李小鹏曾两年没有参加国际大赛,潜心练习的他不仅要战胜伤痛,还要与孤独作战。从2003年开始的脚伤一直到现在还影响着他。三天前奥运会资格赛后,小鹏面对媒体只说了一句话:“我太累了,脚又痛,先走了。”  体操团体决赛换用633赛制之后,比赛偶然性增大,一旦失误,都将无可挽回。雅典奥运会团体赛中,中国队大致属于这种情况。整体心理脆弱的问题一度困扰着中国体操男队前进的步伐。  “这次主场作战有压力,为什么我们能够战胜它?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技术成熟,除此外,没有什么更好缓解压力的办法。”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国外媒体的疑问,黄玉斌讲出了成功的秘诀。  日本队主教练具志坚幸司也表示,中国队的表现太出色了,哪怕是在(弱项)单杠上。他们比世锦赛时难度更高。“我们想努力,但我们追不上。”  对于这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枚团体金牌,黄玉斌说:“艺高人胆大!技术成熟了,在任何压力下,都可以顶得住。北京奥运会前,我们在技术上做了极为细致和最为充分的准备,为中国军团在体操上开了个好头。”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奥运专电)  李小鹏&&强项是双杠、跳马和单杠,他曾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双杠金牌,此外还多次获得世锦赛双杠和跳马冠军。  杨威&&全能型选手,强项是吊环、双杠和跳马,连续获得两届世锦赛全能冠军,6个项目都具备了很强的实力。  黄旭  强项是双杠和鞍马,尤其双杠属世界顶尖水平,同时他的吊环也可以作为中国队的三号选手使用。他的动作稳定性高,可以说是团体比赛最稳定的选手。  陈一冰  全能型选手,他的强项是吊环和跳马,他曾获2006和2007世锦赛的吊环冠军,他的动作难度是世界最高的难度,同时他的动作质量也是最好的。  肖钦  强项是鞍马,他自2001年以来一直是鞍马项目的世界顶尖选手,获得了2006和2007世锦赛的冠军。  邹凯  强项是自由体操和单杠,这两项是中国队的弱点,因而他的横空出世是弥足珍贵的,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队的绝对主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新华社发)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四川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范晔(体操运动员)_百度百科
?体操运动员
(体操运动员)
漂亮、聪明,说到河北体操队的世界冠军范晔,总离不开这样的字眼,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走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经过了刻苦的训练、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她的智慧肯定也是过人的,体操界现在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越是那些曾经不被看好的队员,越是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比如范晔的同门大师姐莫慧兰,比如大红大紫的刘璇,范晔也曾经受到冷遇。如果不是遇到慧眼识珠的河北体操队教练刘桂成这样一个伯乐,或许范晔早就离开了体操事业。
2002年全国体操冠军赛高低杠第四名
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团体第七名
200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冠军,全能亚军,高低杠季军
2005年全能冠军,亚军,团体第八名
2005年团体、平衡木冠军,全能亚军
2005年体操世界杯站高低杠冠军、平衡木季军
2005年团体冠军、个人全能冠军、高低杠季军、平衡木亚军、自由体操亚军
2005年全国体操冠军赛总决赛平衡木、自由体操冠军
2006年世界杯平衡木第八名、自由操第八名
2007年世界杯站平衡木第四名
2007年世界杯巴黎站平衡木第八名、自由体操第八名
2007年世界杯科特布斯站高低杠第七名、平衡木冠军
一袭白衣,如同仙女。
范晔走上体操之路纯属偶然,小时候调皮的小范晔身体不太好,身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就把她送到了体操幼儿园,当时他们对体操并没有多少了解,也没有把女儿培养成体操冠军的目标,就是希望运动能让宝贝女儿的身体好一些,甚至在范晔已被选入省体操队的时候,一家人还没有下定范晔练体操的决心。1999年前后,范晔进步缓慢,母亲心疼女儿,父亲也想放弃,范晔差一点儿就要离开体操。
范晔是带着伤来到国家队,膝关节有伤,左脚的大拇指骨折,再加上素质较差,基本技术比较差,根本就做不了几个难度高的动作,所以当时国家队里没有一个教练能看上她,最后刘桂成教练看到这个小孩儿身材比较好,有几个动作的感觉还不错,将范晔留到了自己的组里。不过刚进国家队,整整一年的时间范晔都在养病。2002年范晔开始走向正规,首先开始恢复训练,到2002年底冬训的时候就开始上难度,搞编排,练习成套的动作。到了2003年春天范晔就从众多的小队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和她一起进国家队中惟一一位留下来的队员。最终成为我国杰出的女子体操运动员。
中国体操好像有一个误区,就是过于注重难度,好多中国体操运动员的动作难度都非常大,但缺乏美感。而范晔恰恰在这一方面与众不同。范晔最大的特点就是漂亮,不仅长相漂亮,而且动作舒展大方、漂亮。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舞蹈性最强的自由操项目上,范晔的动作非常有味道,那种美的感染力总能博得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世界体操锦标赛前,河北体操队总教练只对范晔提出一个要求:“范晔,这次世界体操锦标赛,黄教练不向你要求别的,只要你能把自己的美表现出来,赢得个东方美人的称号就可以了,拿不拿冠军都无所谓。”
一身轻松的范晔在美国体操世锦赛上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预赛拿到一个第一、一个第三,并最终在平衡木项目上拿到金牌。所有在场的观众都非常喜欢这个身材修长、清秀漂亮的中国小妞,尤其是那甜甜的笑容,更是征服了许多观众的心。
范晔是个个性鲜明的孩子,如果她不理解、不能接受的东西,她绝对不练,无论是在河北队还是在国家队,范晔都出现过撂挑子的现象。但是范晔也非常诚实,世界体操锦标赛夺冠后,省体育局的领导前去看望她,因为当时赞扬的声音太多,担心范晔忘乎所以起来,就问范晔:“你现在还有什么不足吗?”
小姑娘老老实实地回答:“我的训练作风比较差,太懒,能力也还不行。”这一回答让关心她的人放心了。但面对记者的采访,小姑娘却不肯承认自己有惰性了:“我的能力比较差,有时候有些动作一下子做不出来,但这并不是说我的训练作风不好,我也很努力。”
河北体操名将范晔被誉为中国的“”。她是现役国家体操队中第一个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她也是中国体操冲击的中坚力量。美丽范晔,汗水与智慧相融,换回的是一枚枚奖牌;欢笑和眼泪交织,书写着自己绚丽多姿的无悔青春。[1]
世界冠军没拿过全国冠军,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范晔的世界冠军就是在没有任何头衔的情况下拿到的,没有拿过亚洲冠军、没有拿过全国冠军,甚至连青少年级别的冠军都没有拿过。
在出征世锦赛前两个多月的时候,范晔刚刚被调整到一队。刚合组的时候,范晔情绪相当低落,组里的队员除了她之外没有一个“白丁”,、不用说,陈淼洁、也都曾拿过亚洲冠军、全国冠军。同她们比起来,范晔感觉自己简直一无是处。关键时候,来自母队的支持给了她自信。
黄健说:“当时范晔打电话来,情绪特别不对头。我就直截了当地问她,是不是觉得比不过她们?范晔点头说是,我告诉她,你到底好不好咱就一项一项的来说,你看高低杠怎么样,你的一套动作起评分高,还有别人都没有的创新动作连接,教练是不是经常夸你做得漂亮?法国外教自由操编一支舞每人500美金,惟独就送你一套,不收费,还不是因为你的动作优美漂亮与众不同?有了这个优点,起码你可以和她们拼一拼了,再加上平衡木,虽然没有什么成绩,但也不弱,是不是?”
黄健的反问解开了范晔心里的大疙瘩,范晔再也不感到“矮人一头了”。有了自信心,范晔开始了质的飞跃。这个“白丁”最后加冕了体操世锦赛平衡木的皇后。
小时候的范晔又胆大又淘气,在家里她把沙发靠背当“独木桥”来来回回地走,一个偶然的机会,范晔走进了体操房,那是1992年5月。
范晔从小体质弱,力量小,练体操她付出了比孩子大的多的努力。范晔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河北地区的幼儿体操大赛在举行。范晔在赛前训练中学习新动作的“踺子小翻后空翻”,教练保护她做了几遍,然后让她自己练习做分解动作。范晔性急,上来就是全套。跟头翻到空中,她害怕,想收收不回来,动作变形,落地后肘部着地造成轻微骨裂。那是她第一次因为练体操受伤,妈妈吓坏了,一度不想让范晔练体操了。但已经痴迷的范晔不肯放弃,她也因此受了更多的苦。
2001年2月,范晔兴冲冲到国家队报到,没想到迈进国家队的第一件事是养伤。进国家队,范晔左脚脚趾骨折,刘桂成告诉范晔:“有伤也要来,做不了整套,先练力量。”
5月,范晔准备,刘桂成给她的平衡木上难度,发现她左膝关节经常卡住不能动,到医院检查:“关节鼠”掉了,在北医三院做了“关节鼠”摘除手术;此后厄运不断,2001年12月,范晔又因为右腿同样的毛病,在医院做了切除手术。
在国家队,范晔一年两次手术,大半年在养伤,每次伤好刚学会的一点动作,又因为伤病,被“放”得干干净净。2002年1月底,范晔伤好出院。这时候她已经比同来的小队员们相比已经差了很多,生性倔强的范晔当然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尽管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小范晔暗下决心:从自己最差的力量练起,要做最棒的体操运动员。范晔爆发力和耐力相对也比较差,提高起来比较困难,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练得比别人苦,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刘桂成和教练商量:范晔的能力、素质都差,由何花专门负责范晔的素质训练。
范晔最怕素质训练,每个星期的两大素质课,对范晔来说都是相当难熬。然而为了能赶上别的队员,范晔付出了比其他队员多得多的努力:为了增强腿部力量,教练何花趴在范晔背上,蹲下起立;为增强胳膊力量,范晔天天都要推倒立……
练得很累时,范晔也曾想偷懒,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爬绳子可以增加腹部力量。一次,站在绳子下,范晔突然说:“何导,我老了,爬不上去。”“十几岁的小毛孩,会说老了。”何花听后,哭笑不得:“用腿夹也得给我夹上去。”
力量训练是枯燥的,没有惊人的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聪明的范晔自己立下个很实用的座右铭:“再坚持一下”。“在最累的时候,或者是跑步跑不动时,我会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前面都已经跑了那么多了嘛。再坚持一下,肯定就过去了。在高低杠训练时也是这样,实在不行再跳下来,只要你还能扒住一点点,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一下,5秒钟过去了,再坚持一下,10秒钟过去了……”
练体操的队员们都要控制体重,吃得太胖了翻不动跟头不行,吃得太少了,没劲儿也不行。然而大运动量的训练,让范晔有时候累得什么都不想吃,什么都吃不下,但她知道自己力量小的弱点,就硬逼着自己吃。
,2003年出征世锦赛前两个多月的时候,范晔从二队被调整到一队,成为国家队里的重点队员。刚合组的时候,范晔不仅没有半点儿的高兴, 甚至还相当低落,因为组里的队员除了她之外没有一个“白丁”,张楠、康欣九运会、上已经成名不用说,、李娅也都曾拿过亚洲冠军、全国冠军。同她们比起来,范晔感觉自己简直一无是处。然而,范晔憋足了劲儿要赶上师姐们,练得比以往任何时间都自觉,都刻苦。正是有了这段时间苦练的铺垫,才有了后来,范晔初出茅庐就夺取世界冠军的惊喜。
2003年11月,只参加过一次全国成人比赛,最好成绩都没有进入前三名的范晔来到了美国的。 预赛小范晔就让国际体操界大吃一惊,她以高低杠第一名和平衡木第二名的身份进军决赛,成为夺冠的大热门。成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范晔信心实足地踏上决赛场,谁知道高低杠决赛,预赛排名第一的她出现掉杠的意外失误,与金牌擦肩而过,伤心的范晔哭得一塌糊涂。然而平衡木的决赛第二天就要进行,一个初次参加比赛的小姑娘能够经受起这样的打击吗?几乎所有的人心中都有个问号。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范晔以一套教科书般的木上表现,赢得了全场的最高分,登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多家国外媒体甚至评论说她获得的九点八一二的罕见高分是今后的选手难以逾越的。范晔凭借这一战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国家体操队里惟一的一名世界冠军。
有人说范晔是幸运的,但是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范晔能拿冠军,在中国体操队新一批的女选手中,她不但动作难度大,规格高人一筹,完成的质量也很高,看起来舒展又享受。
年少成名,很多人担心范晔会不会背上骄傲的包袱,然而对于自己的世锦赛冠军,范晔一直没看得很重,她说:“世锦赛的冠军只是证明我不比别人差了,以后我比赛起来可能会更自信一些,别的没有什么。”
关于范晔有这样一个故事。世锦赛回来后,河北省体育局的局长王国强到北京看望范晔,一片好意地说范晔送给你一部手机吧,这样联系也方便一些。那知道范晔摇摇头:“我不要,有手机找我的人太多了,会影响我训练的,我会定时给你们打电话汇报我的情况!”范晔的一席话惹得在场的大人们都开心的笑了。笑这个小姑娘的爽直,笑这个新科世界冠军的单纯和理智,就这样一件小事,让大家看到了范晔更光明的未来。搞了多年体育的专家异口同声地赞道:这孩子绝对没问题,只要是她认准了的事儿,就一定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不会轻易受别人的影响。
世锦赛后,范晔明显添了自信:“我要练全能!每个项目我都要去争,多几个项目,我就没有那么紧张了。都押在一个项目上太紧张。”
回国后,范晔像变了一个人,主动要求练素质、练全能项目。第一次,范晔就以“空翻720度”让刘桂成、何花大吃一惊。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范晔信心十足:我要练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我要做体坛长青树。
雅典奥运会上范晔的表现让很多人感到可惜,2003年她在阿纳海姆的世锦赛上比得非常好,而仅仅过了不到十个月,又有谁知道范晔所受的巨大的压力呢。
作为这支体操女队里唯一的一个世界冠军,她被队内列为夺金的关键人物,心中自然也非常渴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或许这样反而影响了她的发挥。在自己的强项平衡木上甚至没有进入决赛。可是又有谁知道,就在雅典奥运会之前的1个月,她曾在平衡木训练中,不幸失手,结果在脑门、下巴上摔出了一个大口子,严重受伤,缝了十多针。尽管积极恢复、坚持训练,最终走上奥运会的赛场,但那次失误,还是她的心中留下了小小的阴影,这也最终也导致了范晔的发挥失常。
范晔还行吗?范晔是不是从此就要一落千丈了。很多圈里的人都在猜测。
正当人们以为范晔就此会犹如昙花一现般离开人们的视野之时,那个自信美丽的精灵又回来了!
进入2005年,范晔爆发出力量。一般的运动员奥运会后成绩都有所下滑,但2005年对于范晔来说是丰收的一年。这一年中,她不仅打破了自己“世界冠军与国内冠军无缘”的宿命,而且一下子就成了冠军专业户。对于范晔来说是成功的一年,这一年她拿了大大小小14个冠军。
8月16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团体和全能冠军;8月24日全国体操冠军赛总决赛平衡木和自由操冠军;10月14日全能冠军;11月2日东亚运动会女子团体和平衡木冠军……每一块金牌都是沉甸甸的。
南京一战,范晔一人独得一金一银,她以完美的表现,毫无争议地夺取了国内体操比赛分量最重的全能金牌。10月14日,那一晚的体操馆是属于体操名将范晔的。这位“东方美人”身着宝石蓝色比赛服,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股。第一轮高低杠比赛,范晔的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落地时虽然有一小跳,仍得到了9.7分,开了个好头。第二轮的平衡木是范晔的强项,出场时她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在平衡木上那套流畅而连贯的动作,让她倾倒了观众,体操馆内掌声如潮。到下法了,范晔稳稳地“钉”在了地上。“哗”,掌声、欢呼声再度响起,观众给了她支持,她也征服了观众。9.784分,范晔获得了当晚的全场最高分! 范晔最终以38.352的总分夺得十运会体操女子全能的金牌,这是河北体操在全运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全能金牌。她为河北体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系列荣誉接踵而来: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河北省十佳运动员、河北省新长征突击手。
漂亮的范晔以霍尔金娜为偶像,她说:“霍尔金娜那么高,还能练得这么好,肯定也吃了不少苦,她挺瘦弱的,肯定也像我每天要练力量,但她一直都坚持下来了,能持续那么长时间拿冠军,我要向她学习。”
尽管前进的路上布满荆棘,但她相信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与范晔握一握手向她表示祝贺时,发现娇嫩的小姑娘有一双坚硬的手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茧子,手心里写满了范晔付出的辛勤,也写着这个河北小丫儿的未来。
Floor Music
原音乐/作者
Was Here "
by David Stewart
" Guittara del Fuego "
by Johannes Linstead
.新浪.&#91;引用日期&#93;
名人微博模块:
在这里快速了解偶像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帆风顺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