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卡里姆亲王阿迦汗汗今年什么时候来怕米尔高原?

伊斯兰教与阿迦汗渊源
伊斯兰教与阿迦汗渊源
阿迦汗(Agha
Khan)又译阿戛汗,是近代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尼扎尔支派宗教领袖的世袭称号,至今共传4代。阿迦汗为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伊斯玛仪派承认为教主,在该派信徒中影响较大,中国的塔吉克族穆斯林,属伊斯玛仪派系,有阿迦汗的信徒。
①哈里发问题——“谁为先知的合法继任者”与伊斯兰教早期的分化
“哈里发(Khalifah)”,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代理人”或“继位人”。伊斯兰教前期该词指称穆罕默德逝世后继任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领袖的人,即“真主使者的继承人”。661年,阿里被杀,哈里发为继承者的意义和职务范围就引起争议了,从此,伊斯兰教开始的分裂。后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一些伊斯兰割据王朝的统治者也用此称号,自称“哈里发”。现今“哈里发”是指伊斯兰教教职的称谓。中国伊斯兰教对在清真寺习经者及当代经学院学生变用此称号,俗称“海里凡”意为“接班人”。中国有些地区穆斯林把门宦创始人的继任者也称为“哈里发”,意为“高足弟子”或“替位人”,亦被尊称为“老人家”。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由于对自己的继任者未作任何选择,因此,他逝世后,“迁士”(来自麦加的穆斯林)和“辅士”(麦地那的穆斯林)们在穆圣遗体还未下葬的时候,背着阿里和穆圣家族在一个帐篷里匆匆推举出艾布·伯克尔为穆圣的继承人——哈里发,此事被称为“赛基法事件”。
至此,围绕着“谁为先知的合法继任者”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阿拉伯语“乌马”的意译,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阿拉伯国家的原初形态)根据资历、威望选举产生。因而认为穆罕默德的门徒、由穆斯林公社推选的哈里发(政教合一的领袖,共四人)是合法继承人。拥护这个主张的穆斯林即后来的“逊尼派”。
另一部分人,主张世袭原则,认为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全名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做为合法继承人符合世袭原则。支持这一主张的穆斯林后来被称为什叶派。
后经协商和出于对长者的尊敬,先后推选艾卜·伯克尔(又译阿布·伯克尔)出任第一任“哈里发”(继承人),其后奥马尔·伊本·哈塔卜(又译欧麦尔)、奥斯曼·伊本·阿凡先后成为第二、第三任哈里发。阿里顾全大局,闭门研读尚未编撰成册的《古兰经》。
公元656年奥斯曼被刺后,阿里当选为第四任哈里发,但以穆阿维叶为首的一部分人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这导致伊斯兰内部的分化加剧,支持阿里担任哈里发的穆斯林被称为阿里党人,反对阿里担任哈里发并主张为奥斯曼报仇的穆斯林被称为奥斯曼党人。
从此先后爆发三次内战。656年10月,祖拜尔、泰勒哈联合穆圣遗孀阿伊莎在巴士拉附近举兵发动了反对阿里的骆驼之战,被其击败。原麦加的统治者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在皈依伊斯兰前是反对伊斯兰教的)拒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于657年起兵反抗,双方爆发隋芬之战。阿里在军事上占优势的情况下,中了对方的诡计,被迫接受穆阿维叶以《古兰经》裁决的停战和谈建议,招致政治上的失利,又引起什叶派内部的不满,认为阿里不够公义,背弃了「古兰经」教义,一部分人脱离阿里阵营,从而出现了既反对穆阿维叶又反对阿里的派别,称为哈瓦利吉派
(Kharajites)意为「退出者」。此派是伊斯兰教的第一个政治派别,他们多由阿拉伯穆斯林军人组成,因提倡政治和经济平等的思想,故又称"军事民主派"。其基本主张是:哈里发应由穆斯林民主推选,平均分配战利品。该派在反对哈里发国家统治者的长期斗争中,因遭当局的迫害镇压,被迫分成小股在各地进行活动,其内部在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方面经常产生分歧和矛盾,在阿巴斯王朝时而渐趋消亡。
于是,围绕谁是“哈里发”(穆圣继承人)问题形成了以“哈里发的职位属于古莱氏族”的逊尼派和“阿里是穆罕默德的惟一合法继承人”的什叶派,以及主张“以选举产生哈里发”的哈瓦利吉派等派别。当时,这些派别并不是因教义分歧为内容的宗教派别,而是以“争夺先知合法继任人”为内容的政治派别。后来,在长期论争和斗争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教义、哲学思想和教法学体系,从而使初期的政治派别,转而成为宗教的派别。
660年哈瓦利吉派举兵反对阿里与穆阿维叶议和,发生了纳赫拉万之战。哈瓦利吉派虽被阿里击败,但穆阿维叶乘此机会出兵占领埃及和希贾兹,使阿里的力量遭到很大削弱。
公元661年,阿里被哈瓦利吉派的支持者刺杀,结束了他四年零五个月的统治期,同时也结束了伊斯兰历史上正统的“四大哈里发”时代。尽管人们对阿里的看法各有不同,但阿里在对伊斯兰教正统性继承方面(无论是政治权力还是伊斯兰教的要义)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并为后来什叶派教法家、普通信徒和苏菲派提供了不断努力的坐标原点。
阿里去世后,阿里与法蒂玛的长子哈桑在伊拉克的库法继任哈里发,哈桑时年37岁,669年46岁时卒于麦地那(死因成迷,相传毒死)。但在穆阿维叶率军向库法进逼的情况下,由于长期战乱,人心涣散,再加上穆阿维叶的阴谋诡计,使得哈桑觉得没有必要作无谓的流血,因而同意放弃哈里发的位子。哈桑让出了哈里发的职位给政敌穆阿维叶。穆阿维叶创立世袭制的倭马亚王朝(又译伍麦叶王朝,《唐书》中称之为白衣大食),定都大马士革。从此,穆阿维叶的后代世袭为哈里发,一直延续到750年。伊斯兰教的中心也从阿拉伯半岛移到了叙利亚,大马士革成为阿拉伯帝国的首都。
穆阿维叶继位哈里发之后,便从东西两线扩张,在东线,阿拉伯帝国的大军从波斯继续东进,攻陷了喀布尔,征服了今阿富汗一带,然后挺进中亚大草原。在东南,部分阿拉伯军队已进入印度河流域。在西线,
662年攻入小亚细亚,669年和674年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面对这座世界史上最难攻克的城市,两次均无功而返,在678年签订了体面的和约而退军。倭马亚王朝伊斯兰的信徒随着阿拉伯的大军向世界各个方向扩展,直至710年开始沿北非跨过直布罗陀海峡,714年,穆斯林已经把伊比利亚半岛大部份的土地已经落入阿拉伯帝国的手中。
680年穆阿维叶去世,他的儿子叶齐德继任哈里发。据说穆阿维叶和哈桑有个约定,就是当穆阿维叶死后,哈里发的位子由哈桑来继承。哈桑死后,其弟侯赛因(阿里与法蒂玛的次子)继位为阿里家族领袖,既然他们两人均已过世,那么按理侯赛因是最有资格继任哈里发的人。但穆阿维叶利用政治手腕把哈里发的职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亚齐德。原先住在麦地那的,时年54岁的侯赛因,因不愿向亚齐德宣誓效忠而逃到麦加。在伊拉克库法的亲穆圣家族的一再恳求下,侯赛因决定到库法就任哈里发。
侯赛因带着家人和少数支持者于公元680年向库法进发。因为前后被亚齐德的军队围追堵截,他只能沿着幼发拉底河前进。当双方在卡尔巴拉对峙九天以后,他率领追随他的六十多人与数千名亚齐德的骑兵进行了殊死的战斗,直到战死,这就是伊斯兰史上有名的“卡尔巴拉惨案”。从此,“卡尔巴拉”惨案的祭日成为什叶派最重要的纪念日。侯赛因的尸体连同后来被归还的头颅一起被安葬在卡尔巴拉,那里从此成为什叶派信徒朝拜的圣地,侯赛因殉难后,什叶派穆斯林一致追认为第三位伊玛目。
&“卡尔巴拉”惨案和侯赛因殉难也标志了伊斯兰内部出现宗教感情上的分离。因此,这种冲突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也是宗教性的。什叶派也因此从宗教上正式开始从伊斯兰大众中逐渐分离出来,渐由政治集团演变成宗教派别,什叶派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侯赛因殉难和卡尔巴拉大屠杀加快了什叶派的传播,渐由政治集团演变成宗教派别,特别是在波斯人中传播得最快,因为在早先的一次东征活动中,侯赛因娶了崇尚拜火教的萨珊王朝末代国王叶兹底格德三世的小女儿,侥幸活下来的侯赛因的唯一的儿子阿里·伊本·侯赛因(685-687年,又称栽因·阿比丁)是侯赛因·本·阿里与波斯萨珊王朝末代皇帝叶兹德吉尔德三世的女儿的后裔,他不仅具有先知家族的高贵血统,还具有波斯王族的血统。一直为本民族“先伊斯兰”文明自豪的波斯人从侯赛因的后裔身上看到了他们先王的血统,因而在接受伊斯兰教义时,更愿意信奉什叶派,借此也表达他们反对阿拉伯帝国征服的心声。
从这时起,阿里派才真正开始有了什叶派运动的自身历史,而在这一艰难曲折的运动过程中又形成了很多不同教义的宗派。
②伊玛目问题——“真主安拉的使者”与伊斯兰教派的形成
伊玛目(Imam)一词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站在前列的人,即引路人和导师。什叶派又引申为真主安拉的使者。
在伊斯兰教兴起时,最早担任此职的为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以后是他的主要门第子,是伊斯兰教集体礼拜时在众人前面率众礼拜者,也是政教合一的最高领袖,故当时亦称哈里发为伊玛目。早期什叶派虽承认哈里发与伊玛目是一个同义词,但十分强调这一职位的宗教性,在什叶派中,伊玛目代表教长,即人和真主之间的中介,有特别神圣的意义,对某些没有宗教造诣、不讲宗教操守的哈里发,而失去了神圣性,一般不称其为伊玛目,什叶派因此不用哈里发而改称伊玛目或最高伊玛目。当时,什叶派及其各支派用以专指当时他们的精神领袖和教权代表,形成伊玛目派别。
现在,伊玛目在宗教上一般用来指清真寺领拜人或伊斯兰教大学者,基本与中国清真寺的阿訇相同。
按什叶派教义,伊玛目只能来自穆罕默德的家属后代,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作为基本信条之一,逊尼派对此不予承认。阿里、哈桑、侯赛因是全体什叶派共同信奉的最早三位伊玛目,之后,围绕侯赛因之子栽因·阿比丁有多少伊玛目各宗有不同意见。由于在伊马目的数目和人选上存在分歧,什叶派又分为不同支派,其中主流为十二伊马目派,此外还有伊斯马仪派、宰德派等非主流派。
在“卡尔巴拉”惨案唯一侥幸活下来的侯赛因与法蒂玛的儿子阿里·伊本·侯赛因(659年-712年)年),常被称为栽因·阿比丁(意为最佳礼拜者)继任了第四任什叶派伊玛目(伊斯玛仪派认为他是第三任)的职位,栽因·阿比丁由于亲眼目睹了父亲被残酷杀害的场面,在政治上,他在各种冲突中一直保持中立,一直潜心于宗教研究,在他周围一直聚集了一些宗教学问渊博的精英,成为了圣训和伊斯兰教法的权威。《穆罕默德家族诗篇》是以他为来源,该著作在什叶派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和《辞章之道》。
在栽因·阿比丁(阿里·伊本·侯赛因)时的685-687年,在现伊拉克的库法地区爆发反对伍麦叶王朝统治穆赫塔尔起义,起义领袖穆赫塔尔·赛格菲自称为阿里与哈奈菲部落的郝莱之子伊本·哈乃菲叶的使者,(栽因·阿比丁的叔叔,哈桑和侯赛因是圣先知穆罕默德的两个外孙,他们的后裔,都被尊为圣后,在穆斯林中具有特殊的头衔,哈桑的子孙叫“舍利夫,
sharīf,贵人”,侯赛因的子孙叫“赛义德sayyid,主子”,他们都有戴绿头巾的权利。麦加的统治者都是舍利夫,从前伊拉克的国王和摩洛哥的国王,都是他们的子孙,都代表法蒂玛的长子的世系。)号召人们拥护伊本·哈奈菲叶为什叶派的伊玛目,反抗伍麦叶王朝对阿里党人的镇压,为侯赛因复仇,但阿里第三子伊本·哈乃菲叶不是法蒂玛所生,与先知穆罕默德无血统关系。因此,穆赫塔尔·赛格菲提出一系列社会、政治主张,要求给非阿拉伯穆斯林(麦瓦利)同阿拉伯穆斯林以平等的地位,从而得到了中、下层穆斯林群众尤其是波斯人的广泛支持。687年4月穆赫塔尔阵亡,起义遂告失败。穆赫塔尔·赛格菲追随者,不承认前三任哈里发的合法性,并创立了隐遁伊玛目和马赫迪(救世主)复临人间,恢复正义的学说,认为阿里的第三子伊本&哈乃菲叶是“隐遁伊玛目”和“得正道者”(马赫迪),时称“凯萨尼党人”,这些主张的后来什叶派宗教学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内容。此后,围绕着侯赛因之子栽因&阿比丁形成了什叶派伊玛目派,对栽因·阿比丁伊玛目的继承权提出挑战,到了12世纪前后,凯萨尼党人在组织上才已经完全消失,但其学说依然流传于某些伊斯兰教什叶派,为一部分穆斯林所尊崇。
栽因&阿比丁的长子穆罕默德·巴基尔(启示者)是第五任伊玛目,其本名穆罕默德·本·阿里·本·侯赛因(676~732),和父亲一样,巴基尔也远离政治,到巴基尔时期,在他周围开始出现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学者如穆罕默德·本·穆斯里姆·本·里亚赫。他是第一个把伊斯兰神学和实际法律仲裁结合起来的人。另外,当时在穆圣直系家族内部对伊玛目前后继承合法性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分歧。而穆罕默德·巴基尔时期则是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宰德·伊本·阿里对他继任伊玛目的合法性进行挑战。巴基尔称他父亲给了他装有密函的盒子和先知的武器。不管是否可信,至少说明伊玛目的传承问题已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巴基尔首先提出了关于“任命”的主张。
在他的时代,发生了以其同父异母的兄弟宰德栽德·本·阿里(713年 -
740年)为首的起义,巴基尔不仅没有参与,而且在某些问题上还对宰德表示不满。739年,穆罕默德·巴基尔的同父异母兄弟被伊拉克什叶派人请到库法,拥戴为领袖。经过一年的秘密策划和组织,于740年以伊玛目的名义领导了反对伍麦叶王朝的武装起义,他率军同伊拉克总督军队在库法巷战中中箭阵亡,起义失败,当时,其追随者尚未形成统一的组织,宗教思想上亦多分歧;直到阿里的后裔在这些追随者中取得了精神领袖──伊玛目的地位之后,他被尊为什叶派第五任伊玛目,才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派别“栽德派”,亦称五伊玛目派。栽德派是什叶派中的温和派,其教义最接近逊尼派的观点,与其他什叶派派别有很大差别。关于哈里发问题除确认其曾祖阿里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外,也承认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三任哈里发的合法性。主张哈里发应由品学兼优、德高望重的圣裔担任,并经过选举产生,反对世袭制。在伊玛目问题上,他认为伊玛目的继承没有经、训明文规定,也没有默示的指定。主张伊玛目必须是圣裔,是学者、修行者、勇士,阿里的直系后裔均有权出任伊玛目。他的后裔中较有作为的:一是哈希姆·本·依布拉欣·本·塔巴·拉西(公元860年),为建立该派的国家奠定了教义和法制基础,其孙哈迪·伊拉·哈克·叶海雅·本·侯赛因于公元897年在也门建立了国家,时断时续地延续了几个世纪,直到1962年巴德尔伊玛目王朝被推翻,建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二是哈桑·本·栽德约于公元864年在里海南部的泰伯里斯坦(今伊朗北部地区)建立的神权国家,曾延续达260多年之久。这两个政权促进并扩大了栽德派的学说在上述地区的进一步传播。目前,栽德派(五伊玛目派)主要分布在也门和伊朗。在阿拉伯也门共和国,该派人数约占全国人口56%。在伊朗的信徒为数不多,被称为努克塔维派。
阿里族人作为先知惟一合法的后裔,是最高政权的主要追求者,所以在“还权于先知家族”的斗争中,跟随阿里派的人很多,但其成员也很复杂,特别是阿拔斯族人穆罕默德·本·阿里在哈希姆族族长艾卜哈细姆临终时(公元717年)获得“黄色手卷”和享有伊玛目权利,并进一步将宣传、组织推翻伍麦叶王朝的实际领导权抓到手后,就开始进行削弱阿里势力的活动。同时,许多什叶派的穆斯林和阿里的后裔,为了躲避伍麦叶王朝的迫害,先是逃到呼罗珊定居,随着宣传中心从库法转移到东方的呼罗珊,遂给阿拔斯人以逼离伍麦叶军队密集的中心,进行反伍麦叶王朝的宣传提供了重要机会。750年,阿拔斯人利用呼罗珊什叶派艾布·穆斯林领导的起义,推翻伍麦叶王朝,夺取哈里发职位,建立阿拔斯王朝。阿拔斯人因慑于什叶派影响的扩大,杀害开国元勋阿布·穆斯利姆,并采取各种措施残酷地迫害阿里后裔,镇压各地什叶派所发动的起义。
年代以后,阿拉伯翻倭马亚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内讧不止。750年,在推翻倭马亚统治的斗争中,先知穆圣哈希姆家族叔父阿拔斯后艾卜勒·阿拔斯(750—754年在位),打着“还权于穆圣家族”这个笼统的口号,巧妙地与什叶派的拥护者协作一致,借助和利用呼罗珊什叶派艾布·穆斯林(又译阿布·穆斯利姆)领导的起义,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利用这个历史机遇成为哈里发,建立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定都库法。新王朝的真正奠基者是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曼苏尔原名艾卜·哲尔法尔·阿拔斯,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的五世孙。他在政治上排除异己,消灭窥伺哈里发之位的叔父阿布杜拉;因慑于什叶派影响的扩大,与正统的逊尼派结盟,杀害波斯什叶派开国元勋艾布·穆斯林(又译阿布·穆斯利姆),并采取各种措施残酷地迫害阿里后裔,镇压各地什叶派所发动的起义;762年,为摆脱呼罗珊人民的忿恨,把政治中心从什叶派的发源地迁移出去,他在底格里斯河畔建立新都巴格达,巩固了王朝统治。直到1258
年西进的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哈里发和全部皇室成员被处死,阿巴斯哈里发制度彻底覆灭。不过,由于逊尼派到 13
世纪中叶已在伊斯兰教大部分地区占据统治地位,作为官方信仰的教义也已教条化。因而,使得伊斯兰教在蒙古人征服和统治时期得以延续下去。这就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黑衣大食”。
尽管阿拔斯王朝努力剿杀倭马亚王朝的每一个家庭成员,但是阿卜杜勒·拉赫曼还是通过伪装于公元755年逃到了西班牙,并与756年以科尔多瓦为中心统治伊比利亚半岛广大地区,由于政权的建立者是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后裔,该王朝也被称为后倭马亚王朝。后倭马亚王朝建立,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伊斯兰教政权,由此开始了中世纪伊斯兰教政权对西班牙的长期统治。
阿巴斯王朝建立后,派系之间的分歧一直没有停止过,即使对于细微的差别,比如在行动和哲学上,也总是会到一种激烈冲突的程度,这让非伊斯兰教徒既感到陌生,又觉得费解。比如,在为祈祷作准备时,必须进行身体净化仪式。什叶派认为用浸湿的双手擦洗脚就足够了,而逊尼派认为必须进行全身的清洁。祈祷时站立的姿势也有差别,什叶派认为双手必须完全垂下,逊尼派(马历吉斯派除外)坚持说双手必须是交叉的。这不是很小的问题吗?对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可并非如此。这些问题以及几十个其它的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引起争议,在一千年前的伊斯兰教世界,这些差别引发了强烈的敌对情绪,通常的解决方式就是激战到死,其影响却一直延续到当今时代。我们必须理解这个事实,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弄明白伊斯兰教派间你死我活的斗争。
阿里家族特别是那些伊玛目们,永远是阿拔斯哈里发们的心病。阿拔斯家族也讲究“正统”,
什叶派认为哈希姆家族主要是阿里的子孙,但是,阿拔斯人认为他们自己也是古莱氏族哈希姆家族的成员,因此,他们跟先知的血缘关系反而比伍麦叶人更亲密些,并重新对“正统”作了定义,正统派教法创制的标准,强调依照阿拉伯蒙昧时期就存在的传统,即叔父相当于父亲,具有优先继承权;穆圣后裔当然继续强调的是“任命”和“神智”。
因慑于什叶派影响的扩大,始终力图控制阿里家族伊玛目,对其采取了各种压制、瓦解措施,引起内部进一步分化,以免有朝一日伊玛目积聚足够的势力与他们抗衡。什叶派有一个自我隐瞒身份的“塔基亚”教义原则,就是出于这一受迫害历史。“塔基亚”指(什叶派倡导信徒在有危险的时候允许隐讳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这只是表面上否认之,内心还必须坚持信仰)
为此,在对待伊玛目的问题上,哈里发们一贯是恩威并用。这样,既向世人表现出穆圣所属的哈希姆家族的和谐,又可以压制伊玛目的势力。哈里发把伊玛目从麦地那召到阿拔斯王朝的宫廷,表面上是出自哈里发对伊玛目的关心,实则欲将伊玛目置于自己的视线内,便于掌控。哈里发们还希望通过与伊玛目们的婚配使得两者的血统合二为一,以此加强阿拔斯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哈里发麦蒙将一个女儿许配给了第八任伊玛目阿里·里达。当阿里·里达死后,麦蒙又把另一个女儿许配给了第九任伊玛目穆罕默德·塔基。当时,麦蒙对第九任伊玛目穆罕默德·塔基说:“我想当先知和阿里家族成员的外祖父。”表明他想使他们的后裔合二为一,以便牢固确立其统治的合法性。
总之,由于阿拔斯哈里发采取各种措施来压制伊玛目,使得伊玛目们几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于是先知穆罕默德家族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氏族中的阿里派人与阿拔斯派人两支系间的关系严重恶化,终于走向彻底分裂的道路。但阿里的后裔始终没有取得哈里发地位,只是建立了一些局部的政权,如9-12世纪,什叶派曾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建立过卡尔马特国、布韦希王朝、法蒂玛王朝、伊德里斯王朝等。现在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也门、黎巴嫩、巴基斯坦、印度等地,占全世界穆斯林15-20%。
在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不仅自称是先知的代理人而且也是安拉真主在人世间的代表,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采取种种措施反对什叶派,迫使什叶派内部持温和主张的学者研究教义学说,申明本派的观点。
第五任伊玛目穆罕默德·巴基尔(676~732)主张伊玛目是信众与真主之间联系的“中介”,认为信众离开伊玛目,必走向迷途,进一步阐明阿里是安拉的化身。他曾主持麦地那伊斯兰学院的教育工作多年,培养了不少宗教学者和教师,对传播什叶派的教义和学说起了很大作用,但不被宰派承认。
与父亲穆罕默德·巴基尔伊玛目相比,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约699~765)力图以宗教理论来证明什叶派的正统性。贾法尔·萨迪格提出的伊玛目的理论首先是“任命”(Nass,意为“神旨”)。其确切含义为,“伊玛目是由真主挑选并赋予其特权的人。他是来自先知的家庭,在他临死前在真主的指引下明确地把伊玛目之职传递到另一个人。”另一个论点是有关“神智”(Elm,原意是知识,这里是指由真主赋予的特殊的宗教知识),即“一个伊玛目拥有被神灌输的一整套特殊的宗教知识,它是由前任伊玛目在临死时传递到下一任身上。所以每个时代的伊玛目就成为那个时代宗教知识的绝对源泉。没有他的指引,任何人都不能够一直保持正确的道路”。他的有关伊玛目的教义的确立使得什叶派最终从伊斯兰各教派中分离出来。
贾法尔&萨迪格认为伊玛目主要作为穆斯林社团的宗教领袖和精神指导而不是世俗权力而存在。他提出,可将伊玛目和哈里发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机体,直到安拉使伊玛目获胜时,再使两者合二为一,他甚至提出,在认可伊玛目是穆斯林社团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的基础上,强调伊玛目的宗教领袖和精神领袖地位,甚至主张在不利条件下,将世俗政治权力从伊玛目的领袖权力中分离出去,或者主张伊玛目的宗教领袖权力高于其他任何权力,包括政治领袖权力。
除了有关他的伊玛目的理论,后世所编撰的他的语录均成为什叶派教义、教法的基本依据。贾法尔·萨迪格提出理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伊玛目的正统领导权控制在侯赛因直系家族之内。贾法尔·萨迪格的寿命在几位伊玛目当中算是较长的。丰富的人生阅历,祖辈的积累和周围文化精英的熏陶,客观上有利于其在理论上达到很高的造诣。相比而言,后面几任伊玛目大多由于英年早逝和哈里发的严格限制,在成就上就远不及他。
伊玛目的教义从神学角度把伊斯兰宗教和社会的领导权严格控制在穆圣的直系血亲内,从而确立了穆圣直系血亲的正统地位。这在理论上领先于伊斯兰教内部的其他派别,由此促进了其他派别的理论发展,特别是阿拔斯王朝的立国理论。另一方面,这种伊玛目传承思想的确立使本来保持低调的穆圣后裔对统治者的威胁日益显现出来。到阿拔斯时代,当其他各种起义包括什叶派其他支派的起义被镇压之后,阿拔斯的统治者发现伊玛目教义对他们统治合法性的挑战才是最可怕的。它给予了任何时代、任何群体起来反抗的可能性。因为除了伊玛目的权威,任何权威都不是真主赋予的,因而都是非法的。所以,自贾法尔·萨迪格之后,伊玛目们受到的监视和迫害日益严重,直到第十二任伊玛目“隐遁”。
伊玛目教义的出现,在宗教教义上使什叶派与伊斯兰大众最终分离。至此,什叶派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宗教上从伊斯兰教大众当中彻底、完全地分离出来了,也标志着什叶派的最终形成。
尽管后来什叶派各支派对谁是隐遁伊玛目和将来的救世主意见不同,但他们一致认为让人间一刻没有精神领袖——伊玛目。所以,最后的一位伊玛目没有死,只是隐藏在人所不知的地方,将有一天重现人间,铲除暴政与邪恶,使人间充满正义。
他们还认为在伊玛目隐遁期间,要有经过专门培养的教法学家,根据经、训原则和伊玛目的教训,管理穆斯林的政教事宜。
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奠定了该支派的教法学基础,对什叶派思想理论所作的贡献,故亦有人称其为贾法里学派,根据什叶派文献,贾法尔&萨迪格对政治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只埋头宗教功修和钻研学问,并往返于麦地那和库法讲学,培养教育学生。阿拔斯王朝时,潜心从事学术研究,威望日高,他没有觊觎王位的举止,但哈里发曼苏尔怀疑他对朝廷不满,曾数度将他解往库法,并监禁起来。什叶派史学家甚至认定他是被哈里发曼苏尔毒死的。
据阿拉伯文献载,8世纪中叶,穆罕默德&巴基尔的儿子什叶派第六代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约699~765)最初指定其长子伊斯玛仪(?~760)为继任伊玛目,后因伊斯玛仪有酗酒恶习被废除其继位权,改立次子穆萨&卡兹姆(约745~799)为伊玛目继承人。什叶派的多数人承认这个变更,少数人则主张,即使伊斯玛仪酗酒,也无损于他继承伊玛目职位的权利,因为伊玛目是安拉任命的,遂引起什叶派内部分歧。760年,伊斯玛仪逝世后,其父曾邀集麦地那各方面的著名人物,在清真寺公证伊斯玛仪确已亡故,然后下葬。但少数伊斯玛仪追随者拒不承认穆萨&卡兹姆是合法的第七代伊玛目,认为伊斯玛仪并没有死,是真正的伊玛目,他将作为“隐遁伊玛目”(即马赫迪)重临世上,一部分人接受他去世的事实,认为伊玛目位已通过伊斯玛仪传给他的儿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
765年,贾法尔·萨迪格去世后,什叶派分裂,多数人拥护其次子穆萨·卡孜姆为伊玛目,后形成十二伊玛目派,十二伊玛目派认定从阿里开始,尊奉阿里及其直系后裔中的12人为伊玛目(阿拉伯语意为指导者),强调真正安拉的旨意必体现在某个人身上,特别强调这一特殊人物具有无比权威,而这位独特领袖就是救世救人的伊玛目。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就属于这派;少数人则拥护其长子伊斯玛仪之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为伊玛目,认定也从阿里开始,以阿里的第六代后裔伊斯玛仪为隐遁的伊玛目,共7人,形成伊斯玛仪派,亦称七伊玛目派。
穆萨&卡兹姆继任十二伊玛目派伊玛目职位后,成为当时哈希姆家族的头面人物之一和什叶派的著名学者,在宗教上声望极高,政治上影响颇大,深得什叶派多数穆斯林的拥戴。从此什叶派力量逐渐发展,引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不安。795年,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朝觐途经麦地那时,秘令将穆萨·卡兹姆捕获,押解巴士拉监禁,次年又解往巴格达继续加以监禁,799年殁于狱中(一说被毒死)。此后激起了各地什叶派穆斯林的不断反抗。1502年,波斯萨法维王朝的统治者将十二伊玛目派奉为国教,并自称是穆萨&卡兹姆的后裔,以行政手段推行其教义,建立宗教院校、清真寺,鼓励宗教研究,使该派在波斯发展历久不衰,并延续至今,成为什叶派中的主流派。
十二伊玛目派伊玛目世系的确立和教义学说体系的形成于10世纪。该派的伊玛目传系在早期并未确定,是由后来该派学者上溯而成的。该派所信奉的自阿里始至第十二位伊玛目大多死于非命。878年,第十二伊玛目穆罕默德&蒙泰扎尔在萨马拉清真寺山洞神秘的失踪,此事在什叶派穆斯林中引起强烈反响。因年仅5岁,尚未婚配,未有子嗣,伊玛目传系中断,故对其后是否还有继任伊玛目,在什叶派人中曾产生过分歧和激烈的论争。后经其父的特别代理人奥斯曼·阿慕里(?~约837)提出关于他为躲避阿拔斯人的迫害而隐遁的说法后,论争始平息。十二伊玛目派尊其为“隐遁伊玛目”、“马赫迪”,
根据十二伊玛目派教义,他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且依然在世,也是现任伊玛目和被期待的马赫迪(救世主),世界末日临近时他会与尓撒(伊斯兰教中的耶稣)一同复临人间,重建伊斯兰教合法的统治,让公正与和平充满大地“马赫迪”,随后该派学者遂正式确立了十二伊玛目世系。
伊斯玛仪派聚集了激进的反阿巴斯王朝的力量,发展和宣传“内学”思想,广泛进行鼓动宣传,而十二伊玛目派和栽德派则对什叶派信众阿拔斯王朝持温和态度。
伊斯玛仪派以阿里的第六代后裔伊斯玛仪为宗,从先知算起,为第七代,故有七伊玛目派之称。该派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建立了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支派也很多。伊斯玛仪派的核心成员多为波斯和伊拉克籍的什叶派学者和传教师,政治上反对阿拔斯王朝的统治和逊尼派的教义主张。由于阿拔斯王朝对什叶派的镇压和迫害,该派初以伊拉克的库法为基地,分散各地进行秘密布道活动。9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地方封建主称雄割据,各地人民起义此起彼伏。伊斯玛仪派的布道活动便趁机发展,由达伊(即传道师)组成秘密布道组织,逐渐走向公开活动。
③马赫迪问题——“谁是救世主”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再分化
“马赫迪”(Mahdi)一词为阿拉伯语音译,又译:麦海迪,意为“被引上正道的人”,用来称呼末世复临人间的救世主。伊斯兰教早期,该词也用来尊称一些政治、宗教领袖人物。
伊斯兰教早期穆圣去世后,当时马赫迪思想在整个伊斯兰教各派中广泛流传,对于马赫迪的态度,各个教派均有不同。逊尼派虽没有接受的公认马赫迪教义,但一般承认马赫迪是末世来临前出现的一个有救世主性质的人物,他“降临”世间,不像什叶派主张的“转回世间的隐遁伊玛目”。而什叶派认为“马赫迪”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什叶派认为隐遁的伊玛目就是必将再降世的“马赫迪”
,把“马赫迪”思想更作为伊玛目教义的一部分。这是因为什叶派主张伊斯兰教的伊玛目应当由先知家族成员阿里的后裔来担任,但这一愿望从未实现过。什叶派在斗争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其伊玛目都成了殉道者,或被杀害,或被毒死,最多传到十二代,伊玛目便后继无人了。什叶派只好认为最后一位伊玛目没有死,只是暂时隐遁起来;“隐遁的伊玛目”将作为救世主(马赫迪)重返于世,为世人伸张正义,恢复真正的伊斯兰教。因此,许多宗教家都曾借用这个概念,自称为“马赫迪”。
从法蒂玛王朝时期,争权夺势,内讧不已,关于“马赫迪”问题又发生了混乱,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建立了复杂的宗教哲学体系,伊斯玛仪派不断分裂,又产生了许多支派。其主要分支有:叙利亚、黎巴嫩的德鲁兹派;埃及的穆斯塔里派;波斯、叙利亚的尼扎尔派;也门、印度和中亚的波豪拉派及霍加派;土耳其、叙利亚的努赛尔派(又称阿拉维派);伊拉克、巴林、阿曼的卡尔马特派等。而坚持早期伊斯玛仪派传说的是波豪拉派,13世纪以后,有些支派逐渐消失。
关于去世的宗教领袖会“重返人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改信伊斯兰教的也门犹太人赛伯伊(‘Abdullah ibn
saba’),他曾宣传穆罕默德将来仍要转回世间,说阿里被刺杀后没有死。关于阿里之子伊本·哈奈菲叶是马赫迪的主张系由凯桑尼派提出,他们说699年去世的伊本·哈奈菲叶没有死,而是隐藏在麦地那以西的利德瓦山中,他将重现于世,给世界带来正义。该派称他为“被期待的马赫迪”。伍麦叶王朝末期,马赫迪思想已广为流传。阿拔斯人的黑旗就是一种马赫迪降临的标志。当时,伊玛目隐遁并将重返人间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支派第六任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之子伊斯玛仪死后,尽管有一批伊斯兰长老作证他确已死亡并葬入麦地那的坟地,但仍有人宣布伊斯玛仪只是隐遁起来,他或他的儿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玛仪是“马赫迪”,世界末日来临前,他会重返人世,消除邪恶与不义。伊斯玛仪派的分支卡尔马特派曾宣布过一个“马赫迪”降临,新纪元开始。伊斯玛仪派的法蒂玛王朝创始人也自称为“马赫迪”。
与阿巴斯王朝同期的王朝——法蒂玛王朝(公元909-1175年)法蒂玛王朝是伊斯兰史上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唯一较大的什叶派王朝,由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后裔在突尼斯的拉卡达(今凯鲁万城)建立,以先知穆罕默德之女、阿里的妻子法蒂玛的名字命名。法蒂玛王朝因其旗帜、服饰尚绿,故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建立后,什叶派屡遭统治者的镇压和迫害,一部分人集体迁往北非,在北非柏柏尔部落中传播什叶派教义。约893年,也门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宣教师艾布·阿卜杜拉·侯赛因,在基塔麦部落中传播伊斯玛仪派教义,宣称“马赫迪”即将复临人间,号召穆斯林起来摧毁现存秩序,建立公平正义的伊斯兰社会。他在宣教过程中赢得众多信徒拥戴,遂趁机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成为当地政教领袖。不久,伊斯玛仪派伊玛目赛义德·伊本·侯赛因为逃避哈里发镇压,乔装商人,从叙利亚北部赛莱木叶伊斯玛仪派总部赴突尼斯,同艾布·阿卜杜拉会合,908
年,信奉伊斯兰教伊斯马仪派教义的柏柏尔人在阿布·阿卜杜拉·侯赛因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占领伊斯兰教哈瓦利吉派政权鲁斯塔姆王朝首都塔赫尔特。909年3月,进军突尼斯的伊斯兰教逊尼派政权阿格拉布王朝,攻占首都拉卡达(凯鲁万城),推翻突尼斯艾格莱卜王朝。伊玛目赛义德·伊本·侯赛因被拥戴为“哈里发”,
赛义德自称是先知穆罕默德女儿法蒂玛的子孙,什叶派第七代伊玛目伊斯玛仪的后裔,号称伊玛目欧拜杜拉·马赫迪,故立国名为法蒂玛朝(公元909-1175年)。他东征西战,对内镇压了艾布·阿卜杜拉反叛,对外将版图扩张至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及西西里岛,920年,迁都新建的马赫迪亚城(凯鲁万东南海岸),为法蒂玛王朝奠定了基础。
赛义德·伊本·侯赛因(即哈里发)位后,在政治上与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相抗衡。在宗教上,奉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为国教,在聚礼日祈祷词中为阿里和哈里发祝福,成为伊斯玛仪派的宗教领袖。
934年赛义德殁后,其继任者仍奉行向外扩张政策。973年迁都于开罗,王朝统治中心遂转到埃及。
法蒂玛王朝在第五代哈里发阿齐兹(975~996)统治时期,国势极盛,成为版图横跨亚非两大洲的强大伊斯兰国家,同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和西班牙后伍麦叶王朝形成鼎足之势。(996~1021在位)
996年,阿齐兹去世,其子艾卜·阿里·曼苏尔·哈基姆(996—1021年在位)以十一岁继位法蒂玛朝哈里发。他在位期间杀大臣,毁圣陵教堂等基督教堂,歧视基督徒和犹太人,实行宗教迫害政策,颁布一系列法令干予人们的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1017
年,传道师哈扎姆·伊本·阿里和突厥传教士德拉齐迎合哈基姆自我神化的需要,受到哈基姆的恩宠。年,德拉齐在开罗清真寺公开宣传哈基姆具有超凡的神性,是最高宇宙灵魂的化身,是安拉在现世的代理人,是穆斯林的“活主”,引起开罗伊斯玛仪派官方传道会长老的反对和信徒的骚动。德拉齐遂被迫转移到叙利亚―黎巴嫩山区德鲁兹人中传教,以后逐渐形成以其名字命名的德鲁兹派。1019年,德拉齐卒后,哈基姆秘令哈姆扎为总传教师,继续宣传神化哈基姆的教义,并派出传教师到各地传教。1021年,一次哈基姆夜间出游失踪,哈扎姆和其信徒被开罗正统伊斯玛仪教派驱逐出埃及,逃到叙利亚——黎巴嫩山区的德鲁兹人中,继续神化哈基姆,追随者日增。哈姆扎完善了该派的教义,建立了组织,并自称其追随者为“穆瓦希敦”(Muwahidun,意为“认主独一者”),称自己是哈基姆授命的代言人和伊玛目。他从而使德鲁兹派定型,形成了一个新的伊斯玛仪派支派——德鲁兹派。该派宣称哈基姆是真主最后的最完善的化身,他没有死,是“隐遁伊玛目”。德鲁兹派不履行伊斯兰教法所规定的五项宗教功课,主张免去礼拜、朝觐、天课、圣战等义务,不设清真寺,简化宗教礼仪,被被逊尼派视为异端,也不被什叶派主流所认同。因受到正统派镇压和迫害,采用秘密封闭方式传教和“塔基亚”
策略(什叶派倡导信徒在有危险的时候允许隐讳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这只是表面上否认之,内心还必须坚持信仰)。该派的教义长期以来鲜为人知,19世纪,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从叙利亚德鲁兹派的宗教活动场所缴获许多手抄本经书后,其信条才逐渐为世人所知。此派尚行于黎巴嫩,人口约100多万。
第八位法蒂玛朝哈里发穆斯塔西尔(
在位)去世前后,大权落于亚美尼亚军人白德尔·哲马利手中。长子尼查尔的继任权被首相白德尔之子麦列克·艾弗德勒所废,其弟阿赫默德登位,称号“穆斯塔里”,从此,埃及伊斯玛仪派统治集团发生分裂,长子尼查尔被废后,逃往亚历山大举兵反抗,战败被俘后毒死狱中,这是伊斯玛仪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分裂,严重的削弱了法蒂玛王朝的实力。
这时,著名的宣教师哈桑·本·萨巴赫(Hasan-i
Sabbah)的领导下,伊斯玛仪派在波斯北部的山区地带已经逐步壮大,占据着突厥塞尔柱帝国辖下的波斯加兹温(Qazvin)附近阿拉穆特(Alamut)山地区的城堡要塞。哈桑·萨巴赫以此为根据地,击退了当时统治伊朗的塞尔柱王朝的多次围剿,又在波斯以东山区立足,夺得里海南一带险要山地,仍尊尼扎尔为“隐遁伊玛目”,
效忠尼扎尔及其后裔,宣布与开罗的法蒂玛王朝完全断绝关系,成为尼扎尔追随者的实际领袖,这就形成了独立的尼扎尔派(Nizaris,又译尼查尔派)。尼扎尔派的教义基本上与伊斯玛仪派相同,主要遵奉隐遁伊玛目教义和《古兰经》隐义说。该派由“霍加”、总传道师、传道师、菲达因首领组成领导集团,其宗教上层称为“知秘者”、一般信徒对“霍加”要无条件地绝对服从。该派注重宜教活动,其传道师多为受过专门教育的宗教学者。
随后,王朝混乱,波斯、叙利亚和中亚边远山区的伊斯玛仪派断绝与法蒂玛王朝联系,各自发展。1171年,法蒂玛王朝大臣萨拉丁在近卫军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法蒂玛王朝的第14代哈里发阿迪德(年)﹐自立为素丹,灭法蒂玛王朝,建立阿尤布王朝,从此在埃及恢复了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地位,部分不愿该宗的伊斯玛仪派也大量逃到波斯、叙利亚和伊拉克的边远山区。&&
哈桑·本·萨巴赫以秘密抚养尼扎尔的幼子为旗号,自称“霍加”(即导师),称自己是伊玛目与众人之间的纽带、达瓦(宣教)的宣传领袖,是“隐遁伊玛目”意志的代表和执行者。
“霍加”(huja,也转写为Hoca,来自波斯语“خواجه”,)
最初用来称呼市民中的显贵富有者,后来用以称呼官宦,是一个波斯语尊称,该词进入阿拉伯语后,形式为Khuwaja,意为主人或为先生等,是伊斯兰教对有威望人物的尊称。传入河中及其以东突厥语地区,最初专指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的后裔及阿里除法蒂玛以外其他妻子所生的子孙。后来在中亚和新疆的伊斯兰教用语中,不知怎么变成伊斯兰教的“圣人后裔”的专称,成了与阿拉伯语中的“赛义德”(Sayyid)为同义语,也就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代,产生过许多真假难分、大大小小的“霍加”,在印度则演化伊斯兰教的一个教派,称霍加派。
哈桑·本·萨巴赫占据的阿拉穆特山地区在今伊朗北部,靠近里海的吉兰和马赞德兰等省份,由厄尔布尔士山脉与伊朗其他地区隔开,阿拉穆特堡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脉腹地的一片高耸的山崖上,此地海拔高,四周峡谷环绕,只有一条狭窄陡峭的蜿蜒小道可通山顶,因其险峻,也被称作“鹰堡”。
距伊朗首都德黑兰距此也只有一百公里远,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很偏僻的地区。当地居民一直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许多年以来,逃离逊尼派迫害的什叶派都会到阿拉穆特山地区寻求避难,是什叶派活动的中心之一。
1092年,哈桑又派人前往库希斯坦(Khuzistan)传教(库希斯坦,古地名,在阿富汗赫拉特-伊朗内沙布尔-伊朗伊斯法罕-伊朗亚兹德四城之间的广大荒漠地区,今天的卡维尔盐漠和加恩山脉地区),故伊斯玛仪派教徒在此也据险设堡——两地都成了半独立的王国,中文史书译“木剌夷”
哈桑·本·萨巴赫主要时间里都在房中阅读书籍,撰写宣教词。伊斯玛仪派的教义非常强调权威的作用。对信徒来说,最高的指引源泉就是伊玛目,最直接的指引人就是伊玛目委派的代表。人没有选择伊玛目的权力,也没有对教义和律法的真实性作出判决的权力。真主指定的伊玛目才是真正的伊玛目,其他号称伊玛目的都是篡权者,其追随者是罪人。在萨巴赫的努力下,这种强调忠诚和服从的教义,逐渐成为一个秘密的、具有强大的精神武器的教派。但其力量既无法与塞尔柱人的军队相抗衡,也无法与各地方分裂势力相对抗,扩展自己容身之地的努力困难重重。不过,当时各伊斯兰分裂政权都是高度集权的个人独裁统治,一旦消灭其威权人物,往往会对这一政权造成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伊斯玛仪派开始组织一小部分训练有素、富有献身精神的成员,组成敢死队(Fidayi,费达伊),通过暗杀对手的显要人物,来打击和威慑敌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种强大的精神武器就是以伊斯玛仪派的前例为基础,发展了一种不可知论,修行最高阶段是:一切皆虚幻,万事都许可,所有宗教和哲学都具有欺诈性。得到的教诲是,根本就没有信仰一回事,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行动,对领袖发布的指示做出直接反应所采取的行动,只有领袖本人才拥有执行这些命令的理由。
其目的是把教徒从教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且启发他,教义教规都是多余的,奖励他什么也不信仰,什么事都敢干,把他培养成一个无法无天的人,只问目的,不择手段,滥用匕首,把暗杀变成一种艺术。
现在看来,伊斯玛仪派尼扎尔支派在一千年以前就领会了宗教和哲学的精髓,和现代政治哲学也有同工异曲之妙,同样,反观现世西藏喇嘛教的所为不难得出结论。
1092年10月,哈桑的手下乔装成一名苏非修炼者,接近塞尔柱王朝首相尼扎姆·穆尔克,偏偏此时塞尔柱王朝内乱,无暇顾及,伊斯玛仪派势力日见座大。塞尔柱王朝诸王公大臣也与哈桑勾结,剿除异己,遗祸江东。于是波斯国内到处都有刺客的身影,人人自危,告密日盛,无人不受猜疑。此后,该派陆续刺杀了一些反伊斯玛仪派的王公贵族和达官政要,还有一些公开谴责该派教义信条的宗教人士。此后塞尔柱帝国四分五裂,尼查尔派在分裂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发展,在伊朗北部站稳脚跟之后,因为毗邻的伊拉克地区平坦少山,不利于隐蔽和出击,开始把叙利亚地区作为传播其教义的最佳地点,并把势力扩展到同样多山的叙利亚北部地区,把塞尔柱克王国驻阿勒颇的王子列德旺·伊本·突突什(于1113年卒)都变成为皈依者,伊斯玛仪派活跃于东至阿富汗至西至叙利亚的广大山区。
世纪初的叙利亚地区,存在着阿拉伯军阀与突厥军阀,穆斯林与当地的基督徒,本地的叙利亚人与阿拉伯人、库尔德人,逊尼派与什叶派,什叶派中的尼扎里派、法蒂玛王朝的伊斯玛仪派还有德鲁兹派的复杂斗争,各种势力都试图在这里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叙利亚地区尼扎里派的发展在阿拉穆特堡派遣来的导师赖世德丁·息南领导时期达到鼎盛。希南不仅精通伊斯玛仪派教义,还是个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在面临十字军、突厥人主宰的赞吉王朝和萨拉丁创立的阿尤布王朝三大势力的情况下,他一方面沿用尼扎里派的传统手段,培训了一支勇猛的敢死队(fidā’ī),一方面采取连纵策略,促使叙利亚尼扎里派影响不断扩大,一度脱离了阿拉穆特堡的领导。
因为叙利亚一带阿伊斯玛仪派信徒把其导师赖世德丁·息南(1192年卒)称为“谢赫”,
正是由于希南抗击十字军,与十字军的频繁接触,他成为最早被西方文献记载的“山中老人”,并有很多故事传世。西方称之为“山中老人”最初是指他。谢赫阿拉伯语音译,意译为“长老”。穆斯林对教内有名望的长者、教师、学者或有地位者的尊称,后又成为伊斯兰教职的称谓。在伊斯兰教之前,阿拉伯氏族部落首领也被称为“谢赫”。因此,“谢赫”一词阿拉伯语中,谢赫既指生理年龄较长之人,同时也有长老、领导人的含义,与其打交道的十字军在记述中将谢赫理解为第一种含义,所谓山中老人的称呼也就由此而来。只是波斯尼扎里派从未用谢赫称呼自己的首领。把阿拉穆特堡的主人称呼为山中老人,这一谬误来自于马克·波罗,他的记述使后人认为所谓“山中老人”才是尼扎里派真正的领袖,并演绎出各种传说。又因受遣外出的“菲达因”在从事暗杀前,均要服用“哈希什”(Hashish,即大麻烟),故欧洲讹称之为阿萨辛派(Hashishi)或称为暗杀派,其实阿萨辛是伊斯玛仪派中的异端。英文“assassin(暗杀)”的字源就是由此而来。穆斯林书籍中没有所谓阿萨辛派,仍称呼其为伊斯玛仪派或尼扎里派。
当时伊斯兰教已经产生了数个世纪,但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世界及其各个支派仍缺乏系统和详细的了解。这一知识上的局限让十字军只知道所谓阿萨辛派是叙利亚地区的一个派别,但是并不了解它在伊斯兰教里所处的位置,以及它同其他穆斯林统治地区的关联。与穆斯林对抗中的失利也使相关各种记载不免夸大了尼扎里派的影响与作用。
世纪,著名的东方学家伯纳德·刘易斯考证,阿萨辛这一称呼来源于法蒂玛王朝和逊尼派对尼扎里派的蔑称“hashīshī”。这一蔑称寓意为“粗俗的下等人”、“被社会抛弃的无信仰者”,并不具体地指代吸食大麻。因此,这一名称显示了当时穆斯林主流对伊斯玛仪派普遍的敌意,也是欧洲对于东方的某种神秘幻想所致。对伊斯玛仪派深恶痛绝的逊尼派史学家志费尼曾详细描写尼扎里派的各种“罪状”,但是他的书中从来没有提到吸食大麻、或是尼扎里派首领以大麻为诱惑来鼓励暗杀者,因此,大麻传说可能有误。
实际上,尼扎里派信徒大多是山区和附近村庄的居民,或是城镇地区的小手工业者。对有些追随者来说,尼扎里派的学说和行动是粉碎了令人憎恨的权威,重建旧秩序或者建立新秩序的手段,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它不过是在大地上接近真主的唯一途径;而统治者则用它来维持地方性政权的独立。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对于逊尼派穆斯林还是基督徒,尼扎里派都被视为对现存政治、社会和宗教秩序的巨大威胁,而此后关于它种种神秘而邪恶的传说,也正是这一威胁的直接后果。
1124年,“山中老人”哈桑·萨巴赫死,哈桑无后,将国事由旧友齐亚·布左尔克·乌米德(Kia Buzurk
Umid)继承,其第四代哈桑·本·穆罕默德()是乌米德的孙子,于1164年8月提出“精神复生论”,
宣布隐遁的伊玛目已经传递信息给他,伊玛目会带领所有人走向复活,并派人把复活的好消息传递到各地。哈桑要求改变宗教习惯,命信徒们停止封斋,并在阿拉木特堡举行大复生节,这一事件被称为大复生。在其他派别的穆斯林看来,这是极为离经叛道之举,遂为正统穆斯林所不齿,称阿萨辛派为木剌夷人“Molahidas,阿拉伯语,迷路的人”。1171年又自称是逃难而来的尼查尔子孙的后代,遂开始自称为从安拉那里得到无限权力的“伊玛目”,他是真理的代表,甚至宣称世界末日已经到来,他奉安拉之命行使末日审判权,不料,哈桑不久被其内弟所杀,1171年,第四代哈桑·本·穆罕默德之子穆罕默德()嗣位,由于埃及伊斯玛仪派的法蒂玛王朝灭亡,埃及重新改信逊尼派正教,镇压伊斯玛仪派,伊斯玛仪派教徒也大量逃到波斯和叙利亚山区,穆罕默德就成为一切伊斯玛仪派人之教主。
蒙古帝国势吞中亚,很多被蒙古人占领地区的伊斯兰学者逃往尼扎里派的领地寻求庇护,其中就包括什叶派著名学者图西。图西曾在阿拉穆特和其他几个尼扎里派要塞居住,他把自己关于伦理学的两本著作都题献给自己的庇护者。阿萨辛人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严重侵犯,
1256年,第七代教主鲁克赖丁·库沙居然派遣四百名乔装改扮的刺客前往哈拉和林行刺蒙古大汗,被蒙古军队截获,蒙哥汗闻之大怒,哪会容得别人来撩他的虎须?蒙哥汗指示前线指挥旭烈兀铲除“刺客”王国——尼扎里派诸城堡。
旭烈兀西征蒙古大军将末代“山中老人”鲁克赖丁&库沙的阿拉穆特城堡团团包围,旭烈兀对其发出最后通牒,鲁克赖丁&库沙见大势已去,1256年11月自缚出降。旭烈兀命令他去朝见蒙哥汗。但鲁克赖丁是谋刺大汗的大罪人,蒙古人岂会放过他,行到中途,负责押送的蒙古兵就把鲁克赖丁&库沙杀了,鲁克赖丁&库沙家人被斩于加兹温。阿拉穆特城堡其他投降的阿萨辛人,无论老幼,也都被旭烈兀尽数屠灭。蒙古大军又花了近两年时间,把阿萨辛人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外高加索等地的一百多座“鹰巢”全部攻陷捣毁。驻呼罗珊蒙古大将绰儿马罕又花了近两年时间,将库希斯坦(Khuzistan)的据点全部攻陷捣毁,阿萨辛教派其它的据点闻风而逃。
作为逊尼派穆斯林的著名历史学家志费尼对伊斯玛仪派这样的异端邪说深恶痛绝,他作为旭烈兀的随员,见证了阿拉穆特的毁灭。在他的记述中,阿拉丁及其儿子留下的并没有什么两山之间优美的峡谷和花园。相反,被旭烈兀的大军扫荡过后,山间的城堡被毁,“没有留下一块彼此相依的基石”,“幽冥中的神匠用残暴之笔在每所住宅的门廊上写下诗句;‘这些,他们的屋舍,是一片废墟。’”按志费尼所说,鲁坤丁及其族人此后被尽杀,“没有留下他和他家族的形迹,他和他的族人仅变成人们嘴上的笑谈、世上的一个传说”。志费尼还极力讴歌蒙古人的这一胜利:“明眼人不要说明,目击者无需耳闻——真主密旨的真相随成吉思汗的兴起而变得清楚,君权帝位转给世界皇帝蒙哥可汗所产生的恩惠也显而易见。因这次著名大捷,开启世界诸国的钥匙被置于[蒙古人]强大掌握中以备使用,残余天下的郡邑,它们因命运的作弄仍然徘徊歧路,其门闩现已拔除。好人称它是诸捷之关键,恶人称它是晨饮的明灯。和风随这些喜报开始吹动,天空的鸟儿开始飞翔。圣哲向先知的灵魂道贺,生者向死者致敬。‘一个天堂之门为之开放、大地为之披上新彩衣的胜利’”
年间,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贝巴尔斯,扫荡叙利亚,灭掉了十字军的安条克公国,连带着把叙利亚阿萨辛教派据点的残余势力扫荡干净,嚣张了两百多年的“阿萨辛”之名遂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不过暗杀派的残余势力仍然存在于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但他们不过是好战的什叶派的分支教派。
阿拉穆特陷落之后,阿萨辛派的政治影响不复存在,但是其信徒散落在波斯、阿曼、桑给巴尔、中亚和印度一带,在各个政权的缝隙里生存和发展。其中以在印度的人口特别多,和印度北部旁遮普的伽色尼王朝(962—1186年)原有的穆斯林演化称“霍加
(Khoja)或称“毛拉”(Mawla)
派”,约计十五万人。在印度,霍加派的大多数信奉者来自原印度教教徒。霍加原为印度北部信德地区一商业种姓名称意为“主人”,霍加派教义约于14世纪由苏非长老沙德尔·丁(Sadr
al-Din,生卒年不详)传入信德。他自称获一部“真经”,名达斯阿维塔(Dasavatar),被改奉伊斯玛仪派教义的印度教霍加种姓信徒奉为经典,由此形成伊斯兰教与印度教混合教义:相信业报轮回,视阿月为湿婆,穆罕默德为婆罗门,阿里为毗湿奴,尤崇奉阿里,仍以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教义为主,延续至今。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就是霍加派教徒。除这些人外,印度古吉拉特邦还有伊斯玛仪派信徒十万以上,他们也是伊斯玛仪派,但不是霍加派的教徒。
④阿迦汗世系与伊斯玛仪派传承
阿迦汗一世
真名为:哈桑·阿里-沙阿,1800年~1881年。
公元1257年蒙古征服者旭列兀攻破阿拉穆特城堡,
将伊玛目鲁克丁·库尔沙处死为止。传说鲁克丁·库尔沙之子穆罕默德·舍姆斯丁(一说为库尔沙之孙)流亡到阿塞拜疆,舍姆斯丁之后,
伊玛目的世系又发生了一次分裂一支由卡西姆·沙阿下传, 另一支由穆罕默德·沙阿下传。
穆罕默德·沙阿系的一支则与德莱木的尼查里派有着密切联系, 该世系中最著名的伊玛目沙·达希尔候赛尼·
达卡尼被沙法维国王放逐离开波斯, 来到德肯的艾哈迈德达加尔, 他于1549年去世。该分支伊玛目职位传至艾米尔·
穆罕默德·巴基尔(死于1796年后), 其世系失传。
卡西姆·沙阿的这一支先曾隐居于伊朗马哈拉附近的安左丹村和沙赫里·巴巴克等地。18世纪,伊朗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据之中,该系开始一改过去的隐居生活而步入政治舞台,
其伊玛目阿希·哈桑·沙阿,
从公元年一直担任伊朗阿夫沙尔王朝克尔曼的总督,其孙哈桑·阿里·沙阿·马哈拉提(公元1800年-1881年)是该系第46代伊玛目,1818年,伊朗恺加王朝(伊朗北部卡扎尔部落《现代属于土库曼人》首领阿迦?穆罕默德?汗建立的王朝,又称卡扎尔王朝,1794年~1925年)法赫特·阿里国王赐予哈桑·阿里·沙阿·马哈拉提为“阿迦汗”的头衔,
而且此头衔由其子孙世袭承传。从此,尼扎尔派(又译尼查里派)教主便有了“伊玛目”与“阿迦汗”两个称号。随着时间的推移,“阿迦汗”的名称更为普遍。“阿迦汗”(Aga
Khan)这一封号仅次于穆罕默德·沙阿,“沙阿”
是波斯君主头衔,即伊朗国王本人,然而,他认为这一封号贬低了他的家族的荣耀,他声称是阿里(穆罕默德的女婿)和法蒂玛(穆罕默德的女儿)的直系后代,是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的继承人。于是在1838年,哈桑·阿里·沙阿发动了起义,企图推翻当政的恺加王朝(又称卡扎尔王朝,1794年~1925年),在克尔曼建立独立统治权,
但没有成功,起义失败后,便于公元1840年迁往巴基斯坦和印度, 起初在卡拉奇和卡里库特居住,
以后定居于孟买的浦那。在第一次英阿战争()中,阿迦汗一世曾运用自己的宗教影响,在阿富汗和信德地区,帮助英国人打败了阿富汗国王,并在随后英国人征服信德地区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得到了丰厚的奖赏,为伊斯玛仪派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孟买成为伊斯玛仪派重要基地之一。
伊斯玛仪派首领经常得到自己的追随者的金钱和各种各样的礼品,波斯、印度和中亚的伊斯玛仪派信徒把向阿迦汗缴纳贡品看得像天课一样神圣。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在战争期间,聚集的
贡品不能运送到阿迦汗住处,那么,应缴的钱财和礼品就会被抛洒到海水中。
阿迦汗移居到印度后,收取贡礼的传统没有改变。这位伊斯玛仪派首领得到的往往是现金,数额大概只有阿迦汗本人清楚。根据俄罗斯学者的估计,阿迦汗一年可以收到100万卢比的钱财。
在孟买定居以后,一部分伊斯玛仪信徒表示了对他的不信任,认为他精神领袖的地位令人怀疑,并对他完全控制伊斯玛仪教信徒的财产一事向法院提起诉讼。孟买伊斯玛仪派社团(即霍加派)的一些显赫家族于1866
年向孟买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限制阿迦汗干预霍加派社团的财产管理和相关管理。在经历了长达25
天的聆讯之后,法庭宣布孟买的霍加派社团是印度霍加派社团的一部分,属于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他们对伊斯玛仪派伊玛目具有天然的精神忠诚。1866年,阿迦汗一世赢得了这场官司。他逝世后阿迦汗由其长子继位,为阿迦汗二世。
阿迦汗二世
真名为:阿里-沙阿,1831年~1885年,哈桑·阿里·沙阿(阿迦汗一世)之子。
阿迦汗二世生于印度信德省的一个来自伊朗的家庭,其父阿迦汗一世为亚非各地伊斯玛仪派公认的首领。他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伊斯玛仪派的首领,并担任这一职务直至去世。他与英国殖民当局保持密切关系。阿迦汗二世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其财产很多系来自信徒的馈赠。
阿迦汗三世
(真名为苏丹·穆罕默德—沙阿,日-日)
阿迦汗二世的独子,日生于印度卡拉奇(今巴基斯坦卡拉奇),1885年继位。原名穆罕默德·沙阿。他从小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熏陶而且还长期留学英国。从他开始,阿迦汗的影响大增,成为各地伊斯玛仪派信徒的精神领袖,被尊为“活主”。
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所有的宗教仪式和最高祭司工作,他是不得已才完成的,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负担。然而,他对政治却情有独钟,他是一位著名的穆斯林社会活动家。由于克尔绍勋爵的推荐,他于1902~1904年间
出任印度总督议会的成员;作为全印度性质的穆斯林政党——穆斯林联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参加了印度代表团出席的1930~1932年伦敦圆桌会议和1934~1937年间的民族联盟会议。阿迦汗对自己的追随者——伊斯玛仪派信徒有着无限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他对印度的其他穆斯林也有一定
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印度教徒和帕西人(祆教徒)。在1897年的动荡时期,孟买因卫生防疫问题引发争议,阿迦汗让参与防疫工作的哈夫克拉博士住在自己的寓所,并在孟买居民面前宣传接痘防疫的好处,还率先示范,使防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阿迦汗还致力于启蒙和教育工作,他计划在印度创建一所英国模式的穆斯林大学,将其作为穆斯林团结和革新的思想库。这个想法得到了统治印度的英国人的赞许。英国人认为,如果这样,自己统治下的印度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之一,许多穆斯林的思想家就会成为英国的臣民。在英国人看来,英语实际上是理解西方思想的钥匙,通过这样的大学,大英帝国就能够对整个伊斯兰世界发生影响。阿迦汗还给阿里卡尔赫大学、拉合尔大学和其他穆斯林大学及初等学校拨款,他还为穆斯林女童创办了一所初级学校,阿迦汗一直与英国殖民当局保持着密切联系。
英王曾授予爵位。除了勤勉的治理本教派的事务,他还在全印度穆斯林中获得了领导地位。英国人认为,与阿迦汗保持友好关系,对于巩固在印度西北部和阿富汗边界地区的一些部落的殖民统治很有价值。当英国入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时,经过阿迦汗的斡旋,争执双方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言归于好。1906年,代表着36位印度伊斯兰教领导人的阿迦汗三世创建了全印穆斯林联盟,以保卫穆斯林的利益,对抗印度国民大会党这个印度教控制下的民族主义机构。
组建于1895年的印度国民大会党,一开始是谋求扩大印度本地人在英国殖民政府事务中的参与程度;至于独立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确立的目标。在阿迦汗三世看来,国民大会所确立的“本地人参政”看起来像印度教徒的参政,而伊斯兰教徒则会被置于永久的萎靡不振的地位。他组建穆斯林联盟就是要为“公共代表权”游说,在这种体制下,印度每一个宗教或种族团体都得到一定数量的政治职位(这个规定是
1909年所谓明托-莫利系列改革之一) 。
为了保护穆斯林的利益,1906年他率领穆斯林代表团同英印总督明托爵士进行谈判,促成了1909年莫利-明托改革方案的实施,即给与穆斯林社团独立的选举权。1908年他当选为全印伊斯兰联盟主席。一战爆发后,阿迦汗三世支持协约国一方,但是在随后的和平谈判中,他强烈主张对土耳其的政策应该更加温和,而不是将其肢解。在关于印度宪法改革的圆桌会议()上,他扮演了重要角色,1932年,他作为印度的代表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的成立大会,并且在1934年至1937年担任印度驻国联代表。1937年任国际联盟主席一职。在二战期间他一直生活在瑞士,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日在瑞士去世。
到阿迦汗三世现已发展为世界各地尼扎里耶派穆斯林的精神领袖,被尊为“活主”,在亚洲、非洲拥有众多的虔诚信徒。叙利亚、印度、巴基斯坦、阿曼和坦桑尼亚等地区的信徒每年都要向其奉献财物,其财富之多惊人。阿迦汗三世设立了“阿迦汗基金会”,在世界各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并配合开展宣教事业。他指定其孙卡里姆在其死后继位,是为阿迦汗四世。印、巴分治后,其活动中心移往巴基斯坦。
阿迦汗四世
拉丁语阿戛汗四世(Agā Khān IV);真名为卡里姆·侯赛因,日-),1936
年出生在日内瓦,先后就读于瑞士著名的Le Rosey 私立学校和哈佛大学,1957年继任伊斯玛仪派第49
任伊玛目,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的现任最高精神领袖。卡里姆是全球穆斯林的精神领袖,作为一名精神领袖,四世虽然没有国土,但是他在亚洲和非洲有着大量投资,他创造的阿迦汗发展网络公司致力于推展在亚洲和非洲的投资。
  卡里姆对养马情有独钟,在爱尔兰和法国农场中有800多匹良驹,而且拥有英国最大马拍卖行Goffs、法国马拍卖行Arqana的股权。另外,他在爱尔兰和法国持有大量房产,甚至还持有英国房屋拍卖公司的股权,这些都是他庞大收入来源。
今天在全世界共计有2 500多万伊斯玛仪派的信徒,他们大都承认阿迦汗四世为自己的精神领袖。阿迦汗的追随者不仅分布在伊朗和印度,而且遍及整个中亚,
如莫夫、布哈拉、撒马尔罕、科坎德(浩罕)、喀什噶尔、莎车(叶尔羌),以及帕米尔的舒格兰、辽沙罗和瓦罕、吉德拉尔、吉尔吉特和巴达克山与卡费利斯坦之间的谷地,波斯湾的所有港口城市,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马斯喀特以及东非等地也是伊斯玛仪派的传统势力范围。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伊斯玛仪派所扮演的角色经历过重大的变化:它作为什叶派的一个支派出现,到10世纪转变为一个宗教哲学流派,而后又作为政治派别在西亚、北非、伊朗等地建立国家政权,1257年蒙古人消灭伊朗土地上的伊斯玛仪派的国家政权之后,它又重新转换为一个宗教哲学流派,一直存在到今天。
当年被描述为卑劣邪恶的阿萨辛派,今天分布在中亚、南亚、非洲、中东、欧洲、美洲的20
多个国家里。而他们的领袖、曾令西方人感到恐惧的山中老人的继承人是今天在西方世界非常活跃的穆斯林社团领袖阿迦汗四世。他不仅着力促进西方社会对伊斯兰教多样化的理解和沟通,还热衷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在他领导下,阿萨辛派发展网络项目,每年以超过
亿美元的投入,致力于解决非洲、中亚、南亚和中东地区贫困社区的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文化和经济发展。其下属的阿迦汗基金会在英国、瑞士、印度、美国等地尤其活跃,并在全球范围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阿拉穆特诸伊玛目后裔的阿迦汗四世因为对国际社会的贡献,获得了无数的勋章和奖项,活跃在西方的伊斯玛仪派社团也成为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最佳典范。
⑤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穆斯林与阿迦汗
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就是全民族信仰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的族群。塔吉克族最早信仰萨满教,其先民在古代的宗教信仰主要有祆教、基督教、佛教及原始宗教。早在8世纪初,阿拉伯人就将伊斯兰教传人了塔吉克人的领地。9世纪末期伊斯兰教已经在塔吉克人中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1世纪,著名的伊斯玛仪派哲学家和诗人纳赛尔·霍斯鲁(年)为避难来到偏僻的帕米尔高原巴达克山的尤姆岗村居住和写作,
直至去世,在此著书,并继续宣扬玛仪派穆斯塔里派学说。中亚塔吉克地区出现了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运动,也直接影响到赛尔库依(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
对伊斯兰教在新疆塔吉克族中的传播产生了重要作用,新疆塔吉克族便开始成为伊斯兰教中伊斯玛仪派的追随者。他的著作被当地的塔吉克人奉为“圣书”。正因为如此,我国塔吉克人至今尊其为“辟尔”(导师、圣贤之父)。
纳赛尔·霍斯鲁作为法蒂玛朝哈里发伊玛目任命的传教代表,
还在帕米尔地区进行了二十余年宣教活动。他不仅从广义上成为巴达克山伊斯玛仪派组织的创始人和护佑圣人,
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 对伊斯兰教在新疆塔吉克族中的传播产生了重要作用。
随着历史的变迁,
帕米尔地区的伊斯玛仪派组织以后又沿着尼查里派—穆罕默德·沙系—卡西姆·沙系—阿迦汗系这样一条线索演变发展。
乌浒水(阿姆河)上游流域的伊斯玛仪派大约在阿拉穆特时代以前就接受了尼查里派的领导,
并创立了由长老(辟尔和米尔)统治的舒格南的山邦(位于今在今塔吉克斯坦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锡克南区)。公元1507年,穆罕默德·沙系的沙·拉迪亚丁来到巴达克山,
统治了大部分地区。17世纪穆罕默德·沙系的另一位伊玛目库代巴赫施在巴达克山定居,于公元1664年去世。伊斯玛仪派的教务继续由当地长老领导,
到19世纪巴达克山的伊斯玛仪派大多已转而追随卡西姆·沙世系, 普遍接受了阿迦汗的系谱,
这种变化大概与穆罕默德·沙系伊玛目失传和阿迎汗一世东迁印度, 扩大了卡西姆·沙系的影响有关。
新疆塔吉克族中伊斯玛仪派的变迁与上述巴达克山地区情况趋于一致。据社会历史调查和民间传说,16世纪末、17世纪初,大概在中国的明末清初,一位叫赛义德·苏热的依禅,从伊朗来帕米尔高原地区传播伊斯玛仪教派时,
举兵70个人,杀了塔什库尔干原来的统治者两个封建贵族江罕格尔和艾兰木格尔,自立为“赛义德·沙利汗(又译色以提·沙利)”,
将伊斯玛仪派的波豪拉支派传到这个地区,从此,这个地区的塔吉克人全部遵信了这一支派。此人很可能是尼查里派穆罕默德·沙系的传教者。19世纪末阿迦汗二世阿迦·阿里·沙(卡西姆·沙系第47代伊玛目)曾亲自来塔什库尔干探视其信徒,
塔吉克族穆斯林齐集到拜勒迪尔达阪迎接, 该地遂被命名为“阿迦坎旦木尕依”,
成为塔吉克穆斯林对这位伊玛目的纪念地。当人们途经该地时都得下马诵经祈祷, 贡奉食物祭祀。
尽管自纳赛尔·霍斯罗乌之后帕米尔地区塔吉克人的伊斯玛仪派组织发生过一系列演变, 但是尼查里派及其各支系的传播并未否定纳赛尔·
霍斯罗乌的思想地位并在塔吉克族中推行新的教派,大力传播伊斯玛仪派尼扎尔派(又译尼查里派)教义,经历代统治者的支持,遂使这个教派在塔吉克族中兴盛了起来,从此,塔吉克族普遍信仰伊斯马依仪教派。另外关于伊斯玛仪派在塔吉克族中的传播过程,还有两种说法:是说伊朗人夏·塔力甫汗传入的,另一说是伊朗人阿布都·万里传人的。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与伊朗人的作用密切相联系。
塔吉克族的伊斯玛仪派,在宗教信仰、教义、组织等方面,受印度伊斯玛仪派中霍加派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自现代以来,他们崇奉的宗教首领,是印度和加派的现代著名领袖苏丹·穆罕默德·沙赫·阿迦汗(),认为他是真主的化身,是“活主”,是自阿里以来的第48位伊玛目。他们的教派首领伊禅,要直接经阿戛汗委任。经过这位“活主”委任的伊禅被尊称为“穆克衣”,在塔吉克穆斯林中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是有文凭可据的世袭伊禅。如塔什库尔干的阿斯甫江伊禅、宝黑特里汗伊禅、泽普县的阿不都赛义无反顾德伊禅、叶城和莎车县的毛拉巴赫西、牙合甫夏等,都是经阿迦汗委任的。自1885年至1951年,阿迦汗与中国新疆地区为数不多的伊斯玛仪派穆斯林有一定联系,并从国外派“热依斯”(阿迦汗的代理人)指导他们的宗教生活,还定期派人到塔什库尔干等地区收取信徒的宗教奉献“赛尔卡尔”,
“赛尔卡尔”,原意为“事情的开端”,其特定的含义是将第一胎幼畜和第一批收获的农产品撮1/10,作为宗教信仰的奉献,献给阿迦汗,这被认为是一种功德和义务。每隔二三年时间,也会有伊禅去印度孟买朝觐阿迦汗奉献“赛尔卡尔”,得到阿迦汗接见,以书信为收据,并向朝觐者赐衣物,这些书信和衣物会被教徒视为神圣之物,妥善保存,被认为是终生荣幸,可获得与到麦加朝觐者一样的“哈吉”称号,1949年以后,这种关系逐渐断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里姆亲王阿迦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