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一号火箭队一号怎么画

发射“天宫一号”的运载火箭使用了什么燃料?
日,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已经从神舟系列飞船那样单纯的飞行试验逐步开始转向太空环境科研和探索活动,航天事业也将真正开始为生产生活造福。
&&&&这次“天宫一号”发射,究竟用的什么燃料呢?
要知道燃料,其实从发射的画面中我们已经可以推断出一二了。
“天宫一号”发射
&&&&这次火箭发射的时候是在夜间,可惜没能看清楚点火之前喷出的烟雾。不过考虑到新浪网上一条新闻中提到:此次任务使用的运载火箭型号为CZ-2F的改进型,它的技术主要继承自发射CZ-2F系列运载火箭。在原来的基础上可以增加70---80吨的同类燃料和氧化剂。并且改进了控制系统,加长了火箭头部的空间,以便容纳体积更大的“天宫一号”天空实验室。
这就好办了,我们可以看看CZ-2F发射的场面,办法嘛,只要找一个白天发射火箭的画面就可以了。
“神舟五号”发射
从这张“神舟”飞船发射升空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发射现场出现了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这些气体的来历并不是点火产生,而是加注燃料完毕后,在起飞之前为了确保安全,将加注阀开启后释放的管道内残余燃料或者氧化剂。而释放出来是红棕色气体的火箭燃料/氧化剂只可能有一种:四氧化二氮。再结合常用的几种火箭燃料组合,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获知:这次发射使用的燃料应该和以往几次发射任务完全一样,采用了偏二甲肼(燃料)+四氧化二氮(氧化剂)的推进剂组合。
这两种燃料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这些红色的气体之所以会出现在发射场,其实是因为管道中残余的四氧化二氮被释放到空气中后遇到常温立刻转变成了四价氮氧化物的另外一种更稳定的形式: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中学化学应该都学过这个反应的。给那些还在学初中化学的小兄弟们点儿方便,把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在这里(C2H8N2 + 4NO2=3N2 + 2CO2
+4H2O)。四价氮素的氧化性极强,可以很容易的和偏二甲肼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比冲非常高,很适合作为火箭燃料使用。&&&&
偏二甲肼又称偏二甲基联氨,英文缩写UDMH,是联氨的一侧两个氢原子被甲基替换的产物。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通过使用二甲胺和氯胺(有时也用二甲胺和亚硝酸)进行化学反应制造成功的一种火箭燃料。研制成功后由于其比冲大,价格低的优势,很快取代了自40年代就被纳粹德国的V-2火箭作为燃料的液氧+酒精组合和50年代的双氧水+酒精组合,成为国际上主流的火箭燃料而被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航天大国广泛使用。当时,这种新型燃料也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于是中国的化学工业界很快开始对这种燃料进行研发。1968年2月,中国科学家李俊贤改进了国外的气相氯胺法生产偏二甲肼的方法,使用液相法成功生产出了偏二甲肼并探索出了将其工业化大量生产的具体工艺。从此这种燃料被中国航天广泛采用。(后续的新闻报道已证实,此次发射的燃料确系偏二甲肼,由安徽省淮南市的某化工企业生产)
2000年左右的一次发射,型号为长征四号,熟悉的红棕色烟雾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这次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的组合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长征三号火箭的第一级就是以液态氢和液态氧为燃料的,发动机为YF-75。发射时很明显的没有红色烟雾,而且尾焰的颜色也比较淡。这是1994年的一次发射,型号为长征三号。
1984年国庆阅兵展示的东-5洲际导弹。这是我国第一种洲际导弹,它的燃料就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的组合。采用YF-20发动机。
从60---90年代,世界上的主要航天大国都把偏二甲肼作为运载火箭燃料,一些型号的液体燃料洲际导弹也使用偏二甲肼
比起液氢液氧燃料来说,偏二甲肼燃料的优势非常明显:价格非常低廉。而且比起液氢来,偏二甲肼的储存条件可以很低,因为这种燃料常温下呈液态,所以常温保存即可。所以,中国航天工业陆续研发了多种型号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燃料的火箭推进器,其中,执行了发射“神舟”飞船和“天宫”系列的长征二号火箭都采用了相同的一种发动机:YF-20型75吨大推力发动机。这是60年代中国科研人员为远程导弹研制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火箭发动机。经过不断的改进,YF-20系列发动机的改进型仍在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用于发射“神舟”飞船,被赞誉为“神箭”的长征-2F运载火箭的第一级发动机是DaFY6-2,四级并联使用作为芯一级火箭的动力装置来达到更大推力,第二级发动机是DaFY20,这两种发动机都是YF-20的改进型。“长征”系列中只有少数几个型号的一级火箭发动机使用了液氧液氢燃料,如长征三号一级的YF-73推进器。还有就是还处于研发阶段的长征-5大推力运载火箭也将采用液氧液氢燃料。
和航天领域30多年来突飞猛进的成绩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火箭发动机的技术一直以来并没有特别大的技术突破。YF-100和YF-77两种大型液氧液氢燃料发动机一直没有进入实用阶段,这也是为什么老迈的YF-20系列发动机仍在坚守岗位的重要原因。使用这样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YF-20,可以极大的简化火箭的设计工作,也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有利于更加容易的完成发射任务。
火箭发射前,正在操纵燃料泵为火箭加注偏二甲肼的操作人员,可以看到他的全身都被极其严密的防护起来,以避免这种有毒有害的燃料对身体造成伤害。
然而,偏二甲肼燃料的弱点也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毒性非常大。偏二甲肼很容易被皮肤吸收,有强烈的致癌性,可能对接触者的肝脏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所以加注燃料之前,加注者都必须做好全身防护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此外,偏二甲肼的生产和使用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国际上尚未有解决这种污染的良好方案。
于是,80年代之后,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开始淘汰落后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组合的火箭推进剂技术。一大批新型的航天发动机,如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氧液氢发动机,金属燃料发动机等纷纷投入使用,其中取得成就最大的就是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两种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以燃料比冲大,技术先进,环保而著称。预计在新型火箭上,仍然打算采用这种发动机。而早期几种使用偏二甲肼推进剂的火箭,如欧洲早期的阿丽亚娜-1/2等已经被淘汰了。
目前,国际上航天发射中,运载火箭燃料的主流的发展趋势是更大的比冲,更低廉的价格和更环保的特性。现在的新型火箭已经都采用了新的燃料,偏二甲肼基本淘汰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还在使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燃料组合作为运载火箭的燃料进行航天发射的国家
应该说,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欢庆时刻,说这种话的确有点泄气,毕竟中国的民众谁都不愿意看到寄托了我们自豪感的运载火箭是靠燃烧着有剧毒且污染环境的燃料上天的。那样和让科技服务人类的理念是相悖的。我们的运载火箭长期使用落后,有毒和不环保的燃料,也充分暴露了我们国家的科研存在着基础科学投入不足的弱点。为了保证成功率而一再的使用旧的发动机,也可以看出航天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思想很严重。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航天发射是一项需要国家长期的资金和科研投入的巨大工程项目(别去相信美国的猎鹰-9这样的神话,以为SpaceX的科研能力比整个中国的航天系统都强大。他们只是硅谷一个设计火箭的小公司而已,美国真正的航天发射系统还是NASA在拿着国家的巨额资金在搞,投入比中国大多了)。在保证稳定的同时,也真的需要不断的在各个环节做好文章,通过航天产业开发出大批的新的燃料,新的材料,新的软件,新的基础元件和新的控制系统,真真切切的把科研水平带动起来,造福整个工业体系乃至国民经济,而不是简单的发射几个火箭丰富电视机前的收视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美媒:尤伊哈登无法太默契 火箭别太高期望_篮球-NBA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美媒:尤伊哈登无法太默契 火箭别太高期望
他不是火箭答案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6月22日,西班牙控卫塞尔吉奥-尤伊下赛季有望加盟休斯顿火箭。《I-Sports Web》的布莱恩-李撰文,探讨了尤伊是否火箭一号位的答案。结论是:尤伊不错,但球迷不可期望过高。
  火箭希望能做出些改变,以求更好地围绕魔登打造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在2014-15赛季的季后赛中,火箭暴露出的一大短板就是一号位缺乏深度。帕特里克-贝弗利能贡献令人称羡的防守,他还能投三分球,但也不过如此了。但即使这样,他对于火箭的攻防仍很重要,这点在他赛季报销后更是暴露无遗。巴勃罗-普里吉奥尼和杰森-特里想顶上空缺,结果却屡屡被对方打爆。
  由此,火箭追求尤伊也就顺理成章了,他能增强火箭的深度。近期关于达里尔-莫雷和凯文-麦克海尔是多么想在下赛季将他带到NBA有过诸多报道,貌似火箭高层对他适应NBA充满信心,但对球迷来说他还是个谜一样的人物。有人预测他会成为火箭重要一环,有人则认为他会失败。
  尤伊是在2009年被掘金在总第34顺位选中的,随后火箭得到了他的签约权,但他始终没离开西班牙。27岁的他获得无数赞誉,然而数据并不亮眼。本季在皇马(包括欧冠和ACB联赛),他场均得到10.7分4.3次助攻。身高1.92米的他更像一名双能卫,和当今NBA最好的双能卫之一詹姆斯-哈登有些重叠。
  因此,尤伊和哈登可能无法有十足的默契,火箭此前在林书豪和哈登身上也做过类似试验,结果在林书豪借由挡拆发动进攻时,哈登只能成为一名定点投手。尤伊也以挡拆进攻闻名,火箭一哥可能会在进攻端陷入同样困境。
  尤伊能给火箭带来些能量,但貌似还不足和最强者对抗。他的助攻失误比很突出,三分线以内的进攻也很高效,但除此之外其他技术统计只是中等,这可能会成为火箭考量的一点,毕竟火箭已品尝过欧洲球员发展不如预期的苦楚。
  2014年火箭签下了科斯塔斯-帕帕尼科拉乌,赛季初他有着稳定的出场时间。在欧洲他投出49.5%的命中率和42.5%的三分球命中率,但转战火箭后,这2项统计分别下滑到35%和29.2%,最终沦为在垃圾时间才出场的球员。尽管仅凭数据和菜鸟赛季表现就给一名球员下定论稍嫌武断,但NBA本就是一个球员起起落落的联盟,帕帕沦为边缘人的先例会加深人们对尤伊的怀疑。
  尤伊或许是与众不同的,但他是否值得火箭像媒体报道的那样,花费如此多的金钱和时间呢?尤伊是否能胜过现役NBA的一号位球员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在火箭签下尤伊,且他下赛季出场后才能揭晓。目前看来,尤伊来火箭可能性不小,但想要购买他球衣的球迷们还是先等等吧。(魑魅)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当前位置: &
莫雷:火箭一号位近8季最具深度 劳森状态很棒
08:15:39 &网易体育 & &
&&&&网易体育9月12日报道:&&&&近日,火箭总经理参加了电台节目接受了采访,对于今夏通过交易换来劳森成功升级火箭一号位,莫雷显得非常得意,他表示一号位有劳森和贝弗利坐镇,这将是他担任火箭总经理时代打造过最具深度的一号位。&&&&当前位置: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长征..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 ——“长征三号”火箭进入国际空间技术商务领域
  本报西昌4月7日22时电(记者张何平)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于北京时间今晚2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21分钟后,卫星准确进入转移轨道。我国首次承揽国外商用卫星发射服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国际空间技术商务领域。  “亚洲一号”卫星于北京时间今晚21时30分由竖立在巨型塔架上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电子计算机和发射场指挥员下达“点火”指令后,“长征三号”喷着绚丽耀目的烈焰,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声中拔地而起,直冲云天。发射升空后,一、二级火箭先后脱落成功,三级火箭相继两次点火,载着“亚洲一号”卫星在太空飞行。三级火箭工作16分钟以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近地点距地球200公里、远地点距地球36000多公里的大椭圆轨道。从火箭点火起飞到实现星箭分离,为时21分22秒。  “亚洲一号”卫星的制造厂商美国休斯公司和亚洲卫星公司的专家,与中国航天专家一道进行了这次发射合作。成千上万的汉、彝、藏等各族人民,以及来自17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00多位嘉宾,聚集在发射现场,目睹了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外国卫星的壮观景象。这是“长征三号”火箭连续成功进行的第六次发射。自日以来,“长征三号”火箭已成功地将我国自行研制的五颗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承揽的这次发射“亚洲一号”卫星服务的合同,是日在北京签订的。从签订合同到发射为时仅14个月。 1.上文是一则消息。消息通常所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请将该则消息的导语部分写出来,用“(&&&& )”将主体部分标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新闻应“用事实说话”,但这则消息第2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却用了描写,这样写是否与“用事实说话”的原则相违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则消息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北京时间今晚21时30分”“21分钟后”……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导语:“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于北京时间今晚2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21分钟后,卫星准确进入转移轨道。我国首次承揽国外商用卫星发射服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国际空间技术商务领域。”主体:从“亚洲一号”卫星于北京时间今晚21时30分由竖立在巨型塔架上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到最后。 2.既是描写也是写实,是对火箭发射情况的逼真描写,它能更好地体现主标题中的“成功发射”四个字,因而它并不违背“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原则。 3.作者在文中运用时间词语有两个作用,一是体现火箭发射这种科技含量极高的高科技行为在时间要求上的精确性,二是体现我国火箭发射技术的成熟。(主观题意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长征..”主要考查你对&&现代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⑥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从描写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⑦表达方式: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⑧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二、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2、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3、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4、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5、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6、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7、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8、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9、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解题方法:
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
3.检索范围准确摘取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4.综合分析全面考察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5.认清手法明确作用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2).拟人搜索(3).反衬(4).对比(5).反复(6).排比(7).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长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889828322027283325974725717516046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