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骏是什么田径运动员激凸

参赛男女运动员比例1比1_新闻_电子报_惠州_惠州日报_东江时报_惠州报业传媒集团
参赛男女运动员比例1比1
北京奥运会弘扬男女平等
  北京奥运会首设性别鉴定实验中心,专门对运动员的性别进行甄别——— 北京奥运会参赛男、女运动员的比例已接近1比1。
如果时间倒流112年,所有人都将感到不可思议!112年前,第一届雅典奥运会时,女子不但不能参加比赛,甚至不能观看比赛。
翻开百余年奥运历史,女性从不能参加、观看奥运会比赛到参加有限奥运项目,再到参赛人员和参赛项目与男性日趋平等。奥林匹克这一世界大家庭,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了弘扬男女平等、闪烁人文光辉、折射社会进步的舞台。
女性参加奥运之路颇为曲折
如果说,没有男性的奥运会是虚弱的话;那么,没有女性的奥运会无疑是黯淡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因为有了“她们”的身影而更富姿彩。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微笑如花的辣妹子张山站在双向飞碟最高领奖台,分获二、三名的两位男子汉陪衬左右,那一刻已然记入了奥运史册——— 在这场男女同场竞技的奥运角逐中,柔媚的张山举起钢枪以200发子弹无一脱靶的出色表现缔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更“以柔克刚”将奥运会纪录推到了不可能再破的顶点。柔美和力量同时在奥林匹克运动场上绽放,注定将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奥运竞技场上,在力与美的角逐中,一向都是男子称雄,但有很多奥运瞬间却让人难以忘怀,她们的知性与爱心无不带给奥运会惊喜和感动。
当波兰女运动员奥蒂丽亚·杰德捷泽扎克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金牌时,她将这枚波兰游泳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拍卖,将其所得捐献出来用以救治白血病儿童,接受救助的孩子将亲手制作的纸金牌挂在她的脖子上———这一温馨场景无不让世人动容。
然而,女性参加现代奥运会之路颇为曲折。在古代奥运会的历史上,女性是不被允许参加比赛的,违者将被处以极刑。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对于女子参赛一事,曾表明态度“在体育方面,女人最大的贡献是鼓励她的儿子创出佳绩而不是自己去破纪录”。
当然,这一论调并未将女人沦为奥林匹克竞技场上永远的“看客”,时代前进的步伐并未停止。1900年,在组织混乱的第2届巴黎奥运会上,有22名女选手混水摸鱼,穿着重达18公斤的盛装,参加了网球、高尔夫和射箭比赛。来自英国的夏洛蒂·库珀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金牌的女选手,她拿到了网球女单和混双冠军。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极力支持妇女参赛。到了19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第23届全会通过决议,正式允许女子参加奥运会,并通过增设女子田径项目的决议。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女子100米、800米、跳高、铁饼和4×100米接力共5个单项成为女选手在奥运会上最初的角逐舞台。但女运动员在这次奥运会上也掀起了“巨浪”,最典型的是在女子800米跑中,一些大男子主义者认为让女人跑这么长的距离对于她们纤弱的身体来说会是“太大的压力”,甚至有人 “科学论断”——— 跑800米有损女性身心健康,从而出现了取消女子800米比赛长达32年的 “奇观”——— 一直到1960年,没有一个女子赛跑项目超过200米的。
在随后的30余年间,女子三大球亮相奥运会,女子集体项目由于东道主的推动在奥运会上迅速升温: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人把自己的王牌项目女子排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女子集体项目;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女子篮球登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足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奥运会,女子马拉松也终于出现在了奥运项目名单之中。此外,跆拳道等原被视为“男人专利”的项目也越来越受到女性的追捧……
“说到底,体育是一种载体,是社会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男女平等关系的催化剂。”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举例说,由整个奥运项目的历史发展脉络看,就是男子项目向女性开放,同时又不断挖掘女性项目,且女性项目进一步推动男子项目的开发这样一个过程。
“与其说这是体育发展的脉络,不如说是社会进步过程中尊重女性、发展女性的缩影。”顾骏说。
期待某些女子项目对男士解禁
若干年后,奥运会上也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画面:一群男人把头栽进泳池中,露出毛茸茸的腿在空中挥舞;或者男人们在场上旋转舞动,把玩着柔美的丝带,尽显飘逸之美……
当然,目前这些都处于假想阶段。和妇女艰难的奥运跋涉相类似,随着奥林匹克项目的变革发展,男士们也正在一小撮项目上面临“重女轻男”的境遇。
奥运会某些女子项目上,何时对男士解禁?四年前,男子花样游泳被列入奥运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这项被称为“水上芭蕾”的运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加拿大,此后传入美国。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变化后,花样游泳依旧保持着“中性”的名称,即项目前不加“女子”标识、也不设男子项目。
与女子花样游泳选手相比,男士在力量、肺活量方面强于女选手,在艺术表现力方面也可以展现出与女选手不同的阳刚之气,但男选手在柔韧性上则明显弱于女选手。
此前,国际泳联基本上同意让男运动员参加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花样游泳项目。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有男选手参加花样游泳比赛。目前除了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已经开始有男运动员参加花样游泳比赛外,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也已经开始培养男子花样游泳选手。
然而,北京奥运会依然没能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桦,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按照目前国际泳联的规定,男选手还不能进入花样游泳的国际舞台,因此即便我们看到过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一些花泳强国的国内比赛中出现男选手的身影,但是他们都还无法在奥运会、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国际大赛上“露脸”。
当然,除了花样游泳外,男子艺术体操也遭遇了类似待遇。
此外,对于一些项目,能否男女混合参赛,也引起了争议。
对于是否支持男子花样游泳、男子艺术体操等问题,网友们也提出了不同意见。有的网友认为,这些原属于女人的专利项目有了男士的加入,更能凸显体育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但持否定观点的网友则认为 “如果让男人参加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只会想到三个字:娘娘腔。”
“奥运会目前正在经历‘瘦身’,增加一个项目比较难。展现男人的刚健之美与女人的阴柔之美,已成了奥运会的‘保留节目’,如何在项目上花样翻新,也是奥运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体育学学者肖焕禹说。
且不知这些项目能否正式进入奥运会,但可以肯定的是,奥运花游和艺术体操赛场上有了男士们的身影,整个赛场将被欢笑与快乐笼罩。
本届女运动员比上届多128名
现代奥运会经历了112年的发展,北京奥运会无疑将“男女平等”这一主题推向了又一高潮。
本届奥运会上,女运动员人数比雅典奥运会时多出128名,达到4540名,参赛男、女运动员的比例接近1比1;女子项目比上届增加两项。
从1900年妇女首次登上奥运赛场至今,女运动员人数、女子参赛项目数、女体育管理者人数逐渐增加,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妇女体育在奥运会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意义已超出了竞技比赛的范畴。
甚至有专家研究指出,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在未来的数十年内,个别项目上可能出现女性成绩超过男性的情况。此外,国际奥委会的大门也越来越向女性敞开。1996年,国际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第一届世界妇女与体育大会上通过的决议中指出:“只有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获得平等,奥林匹克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如果说国际奥委会做了一件我为之骄傲的事情,那就是我们增添了女委员。妇女的重要地位不能只表现在体育方面,而且应当表现在各个领域。”萨马兰奇说。
从1980年到1990年,共有7位妇女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2005年前,妇女在国家或者地区的奥委会决策机构执委会比例达到了10%,而在2010年,这个比例要达到20%。
“奥林匹克的宗旨就是‘自由’和‘平等’,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也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平等’包括公平竞争和性别平等。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正在将奥林匹克文化精髓展示世人的同时,更将社会文明进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肖焕禹说,“奥运男女平等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完善。”
(据新华社电)
相关阅读:
已有条评论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云浮在线核心提示:7名运动员韩国失踪,运动员进行曲,世界上最小的运动员,英国人。英国人赫普顿斯托尔挑战的伦敦地铁区间。 赫普顿斯托尔跑出市长官邸站。 80秒后在坎农街站追上同一列车。视频截图 邓毅在杭州的试验地铁区间。 邓毅在武林广场站出站。 最终用时270秒,宣告失败。《好奇实验室》栏目截图 主打 人跑得快还是地铁跑得快?这个
[原标题: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英国人赫普顿斯托尔挑战的伦敦地铁区间。赫普顿斯托尔跑出市长官邸站。80秒后在坎农街站追上同一列车。截图邓毅在杭州的试验地铁区间。邓毅在武林广场站出站。最终用时270秒,宣告失败。《好奇实验室》栏目截图主打人跑得快还是地铁跑得快?这个看起来没有悬念的答案,日前遭到一名英国退役运动员的挑战。这名退役运动员跑赢了行驶中的伦敦地铁,在一站下车后,比这辆列车先到达下一站。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开后,引起全球网友的效仿。在杭州,也有一名运动员做了类似实验,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伦敦试验视频网上走红今年7月,英国人赫普顿斯托尔突发奇想,决定与伦敦地铁比一下速度。他今年30岁,是一名前短跑运动员。按照计划,他试图在地铁出站后,跑到下一个车站,再重新登上同一班车。赫普顿斯托尔的头戴式相机拍下的视频显示,当天他和朋友一起出发,在地铁列车抵达市长官邸站后,车门打开,赫普顿斯托尔迅速下车,然后开始狂奔出站。出站后,他全速跑向380米外的坎农街地铁站。到达坎农街地铁站后,赫普顿斯托尔拿出智能卡过闸,并跑到地铁站台,因速度太快,他甚至在下楼梯期间撞到墙壁。在地铁关门的最后一刻,赫普顿斯托尔竟然神奇地登上了同一班地铁,随后累得躺倒在地,周边乘客则向他鼓掌致敬。最终,他仅花80秒,便完成了这桩看起来不可能的挑战。8月12日,赫普顿斯托尔的视频被上传到知名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几天内,点击量就达到400万次,随后被英国各大媒体报道。“RuntheTube”也随即成为英国的网络热词。据南都记者了解,赫普顿斯托尔“跑赢地铁”的挑战,随后也迅速引起全球各地年轻网友的效仿。9月21日,在香港,一名网友选择以同样的方式挑战香港地铁,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从地铁旺角站下车,跑到400米外的太子站。视频显示,在他进入站台后,同一班地铁车门刚关。同样在9月,台北有两名年轻网友在捷运忠孝复兴站下车,并试图在行车时间的1分50秒内跑完700米和50个阶梯,然后在忠孝敦化站赶上同一班车,两人同样头戴摄影机,无奈也以失败收场。此外,在瑞典、澳大利亚等地也有网友试图挑战,结果仍难逃失败。有趣的是,两名香港女生最后降低难度获得成功,但她们的挑战对象不是地铁,而是公交。她们从香港的礼顿道电车站下车,1分33秒后,在400米外的乐活道电车站追上同一班车并重新上车。杭州网友跑完步改骑车两个月来,这些尝试者的视频在内地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对此,知乎网友“杜萌”吐槽,“至少在重庆,这事就发生不了”。还有网友戏言,“有安检,看你这么跑,估计当场就被按倒”。不过玩笑归玩笑,还真有内地网友开始琢磨,到底怎样能跑赢地铁。日前,杭州都市快报的《好奇实验室》栏目就请到一位田径运动员邓毅做实验。按计划,他需要从杭州地铁的武林广场站出站,再从西湖文化广场站进站。在挑战前,邓毅在杭州市中心先PK了一次公交,最终获得成功。随后与地铁的较量视频显示,邓毅首次挑战以失败结束,两站间地铁用时128秒,邓毅用时270秒。在该节目的视频中,邓毅失败的原因被总结为:“1.路上车子较多,过马路需要等待时间;2&.地铁站内人多,需要避让,上下楼梯时人比较多,影响速度;3.路线距离越长,地铁的相对优势越大。”不甘心的邓毅也是蛮拼的!后来,他将挑战地铁速度的方式改为骑自行车。这一次,连骑带跑,邓毅总计用时2分03秒,终于在关门之前的最后一刻,挑战成功,他赶上了地铁。当然,除了赫普顿斯托尔,各国网友也不是不努力,其中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地铁间距过长。在杭州邓毅的挑战中,两地铁站间距800米,全程要跑960米,还要翻越300个台阶。而据英国媒体报道,在赫普顿斯托尔的挑战中,两个地铁站之间相隔仅300米。此外,出入站只需穿越2台检票闸机和75级台阶。说起这点,有网友表示不服,并举出北京地铁一号线的例子,称据测算,南礼士路站至复兴门站仅相隔400米左右。但随即有其他北京网友吐槽,表示北京地铁太挤……另有网友提出,广州A&PM线的最小站间距为394米,为天河南站至体育中心南站区间,或许适合挑战,但似乎尚无广州网友打算一试。网络时代的地铁文化事实上,跑赢地铁只是国外地铁文化的缩影。最常见的是艺术家以地铁生活为题材,以地铁车厢和车站为表演场所,诞生了大量的说唱、舞蹈等作品,并经由网络广泛传播。此外,地铁也经常能见到涂鸦等活动。2007年,英国伦敦交通部门工人按上级指示,将伦敦“老街”地铁站墙上乱七八糟的涂鸦都粉刷成白色,结果其中一幅被涂掉的涂鸦作品是英国著名涂鸦艺术家本克西的作品,估价达50万美元。这幅涂鸦作品展示了美国导演昆廷?塔兰蒂诺著名电影《低俗小说》中一个场景。画面上,分别由塞缪尔?杰克逊和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警察和杀手手持香蕉,摆出拿枪的造型。5年前,本克西在地铁站内变电站的墙上喷涂了这幅作品。在中国的地铁中,也有快闪、涂鸦等活动,但多由官方组织。尽管如此,地铁还是屡屡成为网络事件的发酵池,并伴随着火爆的视频进入公共视野,只是内容经常或是让座纠纷,或是有咸猪手被发现并拍照。为什么中国地铁比国外“无趣”?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表示,地铁文化的主角是年轻人。而中国年轻人普遍生活压力大,“比国外年轻人要忙碌”。顾骏直言,“人类的很多发明,都是闲的时候创造的。”(原标题:英国佬“跑赢地铁”杭州网友模仿失败)
标签:7名运动员韩国失踪,运动员进行曲,世界上最小的运动员,英国人
云浮在线,详情请访问:/news/roll/.html
相关阅读:&&&新闻热线:021-
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原标题: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英国人赫普顿斯托尔挑战的伦敦地铁区间。
  赫普顿斯托尔跑出市长官邸站。
  80秒后在坎农街站追上同一列车。视频截图
  邓毅在杭州的试验地铁区间。
  邓毅在武林广场站出站。
  最终用时270秒,宣告失败。《好奇实验室》栏目截图
  人跑得快还是地铁跑得快?这个看起来没有悬念的答案,日前遭到一名英国退役运动员的挑战。
  这名退役运动员跑赢了行驶中的伦敦地铁,在一站下车后,比这辆列车先到达下一站。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开后,引起全球网友的效仿。在杭州,也有一名运动员做了类似实验,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
  伦敦试验视频网上走红
  今年7月,英国人赫普顿斯托尔突发奇想,决定与伦敦地铁比一下速度。他今年30岁,是一名前短跑运动员。按照计划,他试图在地铁出站后,跑到下一个车站,再重新登上同一班车。
  赫普顿斯托尔的头戴式相机拍下的视频显示,当天他和朋友一起出发,在地铁列车抵达市长官邸站后,车门打开,赫普顿斯托尔迅速下车,然后开始狂奔出站。出站后,他全速跑向380米外的坎农街地铁站。
  到达坎农街地铁站后,赫普顿斯托尔拿出智能卡过闸,并跑到地铁站台,因速度太快,他甚至在下楼梯期间撞到墙壁。在地铁关门的最后一刻,赫普顿斯托尔竟然神奇地登上了同一班地铁,随后累得躺倒在地,周边乘客则向他鼓掌致敬。最终,他仅花80秒,便完成了这桩看起来不可能的挑战。
  8月12日,赫普顿斯托尔的视频被上传到知名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几天内,点击量就达到400万次,随后被英国各大媒体报道。“RuntheTube”也随即成为英国的网络热词。
  据南都记者了解,赫普顿斯托尔“跑赢地铁”的挑战,随后也迅速引起全球各地年轻网友的效仿。9月21日,在香港,一名网友选择以同样的方式挑战香港地铁,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从地铁旺角站下车,跑到400米外的太子站。视频显示,在他进入站台后,同一班地铁车门刚关。
  同样在9月,台北有两名年轻网友在捷运忠孝复兴站下车,并试图在行车时间的1分50秒内跑完700米和50个阶梯,然后在忠孝敦化站赶上同一班车,两人同样头戴摄影机,无奈也以失败收场。
  此外,在瑞典、澳大利亚等地也有网友试图挑战,结果仍难逃失败。
  有趣的是,两名香港女生最后降低难度获得成功,但她们的挑战对象不是地铁,而是公交。她们从香港的礼顿道电车站下车,1分33秒后,在400米外的乐活道电车站追上同一班车并重新上车。
  杭州网友跑完步改骑车
  两个月来,这些尝试者的视频在内地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对此,知乎网友“杜萌”吐槽,“至少在重庆,这事就发生不了”。还有网友戏言,“有安检,看你这么跑,估计当场就被按倒”。
  不过玩笑归玩笑,还真有内地网友开始琢磨,到底怎样能跑赢地铁。日前,杭州都市快报的《好奇实验室》栏目就请到一位田径运动员邓毅做实验。按计划,他需要从杭州地铁的武林广场站出站,再从西湖文化广场站进站。在挑战前,邓毅在杭州市中心先PK了一次公交,最终获得成功。
  随后与地铁的较量视频显示,邓毅首次挑战以失败结束,两站间地铁用时128秒,邓毅用时270秒。
  在该节目的视频中,邓毅失败的原因被总结为:“1.路上车子较多,过马路需要等待时间;2 .地铁站内人多,需要避让,上下楼梯时人比较多,影响速度;3.路线距离越长,地铁的相对优势越大。”
  不甘心的邓毅也是蛮拼的!后来,他将挑战地铁速度的方式改为骑自行车。这一次,连骑带跑,邓毅总计用时2分03秒,终于在关门之前的最后一刻,挑战成功,他赶上了地铁。
  当然,除了赫普顿斯托尔,各国网友也不是不努力,其中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地铁间距过长。在杭州邓毅的挑战中,两地铁站间距800米,全程要跑960米,还要翻越300个台阶。而据英国媒体报道,在赫普顿斯托尔的挑战中,两个地铁站之间相隔仅300米。此外,出入站只需穿越2台检票闸机和75级台阶。
  说起这点,有网友表示不服,并举出北京地铁一号线的例子,称据测算,南礼士路站至复兴门站仅相隔400米左右。但随即有其他北京网友吐槽,表示北京地铁太挤……
  另有网友提出,广州A PM线的最小站间距为394米,为天河南站至体育中心南站区间,或许适合挑战,但似乎尚无广州网友打算一试。
  网络时代的地铁文化
  事实上,跑赢地铁只是国外地铁文化的缩影。最常见的是艺术家以地铁生活为题材,以地铁车厢和车站为表演场所,诞生了大量的说唱、舞蹈等作品,并经由网络广泛传播。此外,地铁也经常能见到涂鸦等活动。
  2007年,英国伦敦交通部门工人按上级指示,将伦敦“老街”地铁站墙上乱七八糟的涂鸦都粉刷成白色,结果其中一幅被涂掉的涂鸦作品是英国著名涂鸦艺术家本克西的作品,估价达50万美元。这幅涂鸦作品展示了美国导演昆廷?塔兰蒂诺著名电影《低俗小说》中一个场景。画面上,分别由塞缪尔?杰克逊和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警察和杀手手持香蕉,摆出拿枪的造型。5年前,本克西在地铁站内变电站的墙上喷涂了这幅作品。
  在中国的地铁中,也有快闪、涂鸦等活动,但多由官方组织。尽管如此,地铁还是屡屡成为网络事件的发酵池,并伴随着火爆的视频进入公共视野,只是内容经常或是让座纠纷,或是有咸猪手被发现并拍照。
  为什么中国地铁比国外“无趣”?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表示,地铁文化的主角是年轻人。而中国年轻人普遍生活压力大,“比国外年轻人要忙碌”。顾骏直言,“人类的很多发明,都是闲的时候创造的。”
  原标题: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日 06:15 来源:中国青年网
原标题: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英国人赫普顿斯托尔挑战的伦敦地铁区间。
  赫普顿斯托尔跑出市长官邸站。
  80秒后在坎农街站追上同一列车。视频截图
  邓毅在杭州的试验地铁区间。
  邓毅在武林广场站出站。
  最终用时270秒,宣告失败。《好奇实验室》栏目截图
  人跑得快还是地铁跑得快?这个看起来没有悬念的答案,日前遭到一名英国退役运动员的挑战。
  这名退役运动员跑赢了行驶中的伦敦地铁,在一站下车后,比这辆列车先到达下一站。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开后,引起全球网友的效仿。在杭州,也有一名运动员做了类似实验,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
  伦敦试验视频网上走红
  今年7月,英国人赫普顿斯托尔突发奇想,决定与伦敦地铁比一下速度。他今年30岁,是一名前短跑运动员。按照计划,他试图在地铁出站后,跑到下一个车站,再重新登上同一班车。
  赫普顿斯托尔的头戴式相机拍下的视频显示,当天他和朋友一起出发,在地铁列车抵达市长官邸站后,车门打开,赫普顿斯托尔迅速下车,然后开始狂奔出站。出站后,他全速跑向380米外的坎农街地铁站。
  到达坎农街地铁站后,赫普顿斯托尔拿出智能卡过闸,并跑到地铁站台,因速度太快,他甚至在下楼梯期间撞到墙壁。在地铁关门的最后一刻,赫普顿斯托尔竟然神奇地登上了同一班地铁,随后累得躺倒在地,周边乘客则向他鼓掌致敬。最终,他仅花80秒,便完成了这桩看起来不可能的挑战。
  8月12日,赫普顿斯托尔的视频被上传到知名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几天内,点击量就达到400万次,随后被英国各大媒体报道。“RuntheTube”也随即成为英国的网络热词。
  据南都记者了解,赫普顿斯托尔“跑赢地铁”的挑战,随后也迅速引起全球各地年轻网友的效仿。9月21日,在香港,一名网友选择以同样的方式挑战香港地铁,最终以失败告终。他从地铁旺角站下车,跑到400米外的太子站。视频显示,在他进入站台后,同一班地铁车门刚关。
  同样在9月,台北有两名年轻网友在捷运忠孝复兴站下车,并试图在行车时间的1分50秒内跑完700米和50个阶梯,然后在忠孝敦化站赶上同一班车,两人同样头戴摄影机,无奈也以失败收场。
  此外,在瑞典、澳大利亚等地也有网友试图挑战,结果仍难逃失败。
  有趣的是,两名香港女生最后降低难度获得成功,但她们的挑战对象不是地铁,而是公交。她们从香港的礼顿道电车站下车,1分33秒后,在400米外的乐活道电车站追上同一班车并重新上车。
  杭州网友跑完步改骑车
  两个月来,这些尝试者的视频在内地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对此,知乎网友“杜萌”吐槽,“至少在重庆,这事就发生不了”。还有网友戏言,“有安检,看你这么跑,估计当场就被按倒”。
  不过玩笑归玩笑,还真有内地网友开始琢磨,到底怎样能跑赢地铁。日前,杭州都市快报的《好奇实验室》栏目就请到一位田径运动员邓毅做实验。按计划,他需要从杭州地铁的武林广场站出站,再从西湖文化广场站进站。在挑战前,邓毅在杭州市中心先PK了一次公交,最终获得成功。
  随后与地铁的较量视频显示,邓毅首次挑战以失败结束,两站间地铁用时128秒,邓毅用时270秒。
  在该节目的视频中,邓毅失败的原因被总结为:“1.路上车子较多,过马路需要等待时间;2 .地铁站内人多,需要避让,上下楼梯时人比较多,影响速度;3.路线距离越长,地铁的相对优势越大。”
  不甘心的邓毅也是蛮拼的!后来,他将挑战地铁速度的方式改为骑自行车。这一次,连骑带跑,邓毅总计用时2分03秒,终于在关门之前的最后一刻,挑战成功,他赶上了地铁。
  当然,除了赫普顿斯托尔,各国网友也不是不努力,其中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地铁间距过长。在杭州邓毅的挑战中,两地铁站间距800米,全程要跑960米,还要翻越300个台阶。而据英国媒体报道,在赫普顿斯托尔的挑战中,两个地铁站之间相隔仅300米。此外,出入站只需穿越2台检票闸机和75级台阶。
  说起这点,有网友表示不服,并举出北京地铁一号线的例子,称据测算,南礼士路站至复兴门站仅相隔400米左右。但随即有其他北京网友吐槽,表示北京地铁太挤……
  另有网友提出,广州A PM线的最小站间距为394米,为天河南站至体育中心南站区间,或许适合挑战,但似乎尚无广州网友打算一试。
  网络时代的地铁文化
  事实上,跑赢地铁只是国外地铁文化的缩影。最常见的是艺术家以地铁生活为题材,以地铁车厢和车站为表演场所,诞生了大量的说唱、舞蹈等作品,并经由网络广泛传播。此外,地铁也经常能见到涂鸦等活动。
  2007年,英国伦敦交通部门工人按上级指示,将伦敦“老街”地铁站墙上乱七八糟的涂鸦都粉刷成白色,结果其中一幅被涂掉的涂鸦作品是英国著名涂鸦艺术家本克西的作品,估价达50万美元。这幅涂鸦作品展示了美国导演昆廷?塔兰蒂诺著名电影《低俗小说》中一个场景。画面上,分别由塞缪尔?杰克逊和约翰?特拉沃尔塔扮演的警察和杀手手持香蕉,摆出拿枪的造型。5年前,本克西在地铁站内变电站的墙上喷涂了这幅作品。
  在中国的地铁中,也有快闪、涂鸦等活动,但多由官方组织。尽管如此,地铁还是屡屡成为网络事件的发酵池,并伴随着火爆的视频进入公共视野,只是内容经常或是让座纠纷,或是有咸猪手被发现并拍照。
  为什么中国地铁比国外“无趣”?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表示,地铁文化的主角是年轻人。而中国年轻人普遍生活压力大,“比国外年轻人要忙碌”。顾骏直言,“人类的很多发明,都是闲的时候创造的。”
  原标题:杭州运动员欲模仿英国人“跑赢地铁”失败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伟大的田径运动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