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火车站山地种植专业合作社高家湾有什么用

帖子主题:山西贫困临县8700万提黄灌溉惠民工程成摆设背后
共&288&个阅读者&
军号:3521581 工分:26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山西贫困临县8700万提黄灌溉惠民工程成摆设背后
文章提交者:贪官见愁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原标题《提黄灌溉工程缘何成了摆设》山西临县一项由省政府主要投资的提黄灌溉惠民工程,建成两年多却不能运转。当法治周末记者实地调查原因时,却听到未批先建、擅自超概算、假招标、官员亲戚分包工程等诸多负面反映法治周末记者 刘立民发自山西临县、太原“你看,根本就没有水。”山西省临县高家里村村民郭全小(音)反复扳动水管阀门,演示给法治周末记者看,结果一滴水也没有流出来。而他脚下的大片耕地和枣林却极其干旱,脚踩下去浮土便会没过脚面,种植的油葵只有半尺来高,干黄纤细,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脑袋”,其他豆类或玉米等农作物苗都没有出齐,留下一片片白地。一条宽约50厘米的黑色输水管道,从黄河岸边引水,穿过堤岸马路,或隐或现,向东蜿蜒伸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在主管道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建有一个蓄水池以及埋入地下的分支管道和露在地面的浇灌管口。正常情况下,打开阀门就可以给树木或庄稼浇水。这是山西临县于4年前开建的提黄灌溉惠民工程。临县地处晋西北,与陕西佳县、吴堡隔黄河相望,属黄土丘陵沟壑区。这里气候干旱少雨。据相关资料,多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年内极大值月份甚至超过降水量的6倍以上。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当地人虽然紧靠黄河却用不上黄河水,只能靠天吃饭。因此,临县也是老牌的国家级贫困县。2009年8月,临县政府根据省、市有关降低提灌电价和加大财政补贴发展提黄灌溉的精神,拟投资4.7亿元,建33处提黄灌溉工程,建成后预计可浇灌土地29万亩,年增产值1亿多元。两年后,临县马家湾、高家湾两处提黄灌溉工程率先建成试水,据临县纪委、监察局主办的“阳光农廉网(水利)”公开资料显示,这两项工程总投资超过8700万元。又是两年多时间过去,当法治周末记者在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受益”村庄采访时,却听到村民这样的回应:“从来没用这玩意儿浇过地……还是试机的时候浇了一下,拍拍照,上了电视,此后再没有用过,打开阀门也出不来水。”当地农民认为这项工程只是个“牌位”、摆设,“官员得到了政绩,承建商得到了利益,老百姓能不能用就没人管了。”他们向法治周末记者这样说。灌溉工程无水可用6月骄阳似火,炙烤着晋西北这块黄土高原,法治周末记者在6月上半月两赴临县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区域,走访了高家湾、马家湾、小洼焉等多个山村,对这项惠民工程展开调查。高家湾、马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因泵房靠近克虎镇高家湾村和八堡乡马家湾村而得名,两处泵房相距约4公里,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克虎镇6个村的1.01万亩和八堡乡8个村的1.27万亩。马家湾提黄灌溉管理站门前影壁墙上的工程简介这样介绍:该工程于2010年5月动工,2011年10月竣工。而高家湾泵站旁没有项目介绍,临县水利水保局农水站站长薛向阳告诉记者,两处工程开、竣工时间“前后脚,不超过两个月”。登录临县水利水保局网站,还能看到日上传到网站的照片:“马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郝枝峰局长在泵站机房了解运行情况”以及“黄河水上山、枣农笑开花”的农民手持软管浇地场面。“照片确实在我们村拍的,只有少数村民试了一下,至今再没有出过水。”背着喷雾器在枣林间劳作的马家湾高姓村民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他们家几十亩地,从来没浇上一滴水。小洼焉村村民高国平(音)的家建在山坡上,他的房子后面便有蓄水池和分灌口,记者看到池内只有少量水,而分灌阀门上堆满了柴草。高国平全家共有40余亩,从院落和房屋建筑上来看家境不错,但他说那都是靠参加鼓乐队挣来的钱,种枣树或庄稼基本没什么收入,有的年景还亏本,主要是干旱和虫灾,如果能浇上水产量肯定增加,但从来没人通知浇地。“那就是个‘牌位子’。”马家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对记者说,国家的惠民政策是好的,但一到下边便走了样,没给老百姓带来福音,埋管道的时候还破坏了路基,加上雨水冲刷,造成多处山间路面损毁塌陷。带着疑问,法治周末记者又走访了多个村的村干部,针对“既然提黄灌溉设施到了村,为什么不向县里申请送水”的问题,他们大多回应:能浇自然就通知了,不通知肯定有不能浇的原因,不便催问,但县里至少应当有一个浇地及收费的管理办法出台。“浇什么浇?刚试水不久,变压器就丢了。”高家湾一位村官快人快语,“有一天水利局的人打电话,问我变压器哪里去了,经过查问,才知道高家湾泵站的变压器被几个办厂的村民弄走了。”记者来到现场,果然看到高家湾泵站墙内的变压器台上空空如也,尽管农水站站长薛向阳解释说“泵房用的都是高压电机,那台普通变压器用不着,我们早就承诺给当地村民使用了”,但泵站有专人看守,诺大的变压器“丢了”都不知道,管理状况可见一斑。惠民工程如何成了摆设“‘牌位子’就是指人死后,把名字写在纸叠的或木质的牌子上,放在那里让人看。”薛向阳毫不避讳提黄灌溉工程成摆设的现状,他坦言老百姓说的是对的,无论多难听都不过分,“亲自参与的水利工程,就像自己的孩子,两年多不能运转,我也很痛心。”日,在临县水利水保局,记者本欲采访提黄灌溉项目负责人、局长郝枝峰,但被告知郝枝峰开会去了,办公室主任把记者介绍给农水站站长薛向阳,让他和记者“唠扯唠扯”。薛向阳是临县提黄灌溉项目部派到工地的管理人员,他把工程不能运转归结为“省水利厅尚未调整概算,也没有把电价列入优惠名单,两处工程都没有验收”,所以不能送水。“提黄灌溉工程本来就是试验工程,没有成功的先例,地质状况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多次翻工,增加了很多费用,超出了概算,至今尚欠两千多万元工程款。”薛向阳说,还有,电价列入优惠名单后,供电部门按每度电0.07元收费,而现在的电价每度电接近0.8元,差10倍还多,仅试运行就花了五六十万元,地方实在负担不起。“工程质量没问题,只要解决了调整概算和优惠电价两个问题,马上就可送水、正常运转。”薛向阳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向市、省主管部门催问申请两年多了,迟迟没有结果,不知道还会等多长时间。“临县提黄灌溉工程的主要问题是超出概算,先超后报。”山西省水利厅西山提黄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史法苗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这种擅自超概的做法,厅里不可能批准调整,倒是应该审计一下,查查超出部分是否合理。据史法苗出示的文件,提黄灌溉惠民工程所需资金由省财政承担75%,市、县两级负担25%。他强调,水利厅只把握政策和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2010年6月,省厅曾下发文件,若发生超概,一律由市、县负责解决。关于临县提黄工程,省财政应承担资金已经全额划拨到位,未能验收责任不在省厅,优惠电价须验收合格后才能向省物价管理部门申请。记者注意到,山西省水利厅2010年8月曾发文件,核定临县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的设计概算总额为5027万元,若投资达8700万元,将超过概算73%。然而,薛向阳并不认可史法苗的说法:“他来提黄办当主任才多长时间?每一项超概我们都按规定上报了,我也从来没看到超概由地方解决的文件。”招标未完成工程已开工据了解,日,临县政府成立了提黄灌溉工程建设领导组,时任县长张建国为组长,副县长王润奎任常务副组长,水利水保局局长郝枝峰任副组长兼领导组办公室主任,成员由20余位相关局、乡镇主要负责人兼任。领导组决定由水利水保局负责组建提黄灌溉工程项目部,以项目部作为法人,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监管,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记者通过网络搜索看到,从临县水利水保局到县政府,无论局长还是县长,都把马家湾、高家湾两工程视为政绩工程,在工作报告或汇报中多次提到“建成马、高提黄灌溉工程”,“最成功的工程”等字眼,大谈其可能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当地媒体也多有宣传报道,但记者在临县采访期间,却听到了关于提黄灌溉工程诸多的质疑声,如“未批先建”、“假招标”等。更有老百姓说:“不花超才怪?承包工程的都是官员亲戚,施工队有无资质不清楚,还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根据马家湾提黄灌溉工程施工评标结果公示,中标候选单位有山西水利建筑工程局等三家企业,公示期为日至11月4日。也就是说,在日前,尚未确定承建中标单位,但马家湾提黄站工程简介上明确写着开工时间为2010年5月。在临县政府网站上,记者看到一篇关于“马家湾提黄灌溉田面工程整治”报道,日,临县副县长王润奎在八堡乡召开大会,动员“受益区”农民整治田面、挖鱼鳞坑(鱼鳞状树坑,适合坡地浇树),并提出“今年田面整治工程要冬灌一次的要求”,会上提黄灌溉项目部负责人郝枝峰宣读了具体实施意见,并着重宣讲了每立方水只收成本价0.25元的惠民政策。如果不是主体已经完工,身兼“提黄灌溉工程建设领导组”常务副组长的王润奎不可能召开这样的会议,但此时项目招标工作依然没有完成。“最终中标单位是山西水利建筑工程局(以下简称山西水工局),他们是省水利厅直属单位,具有一流资质。”薛向阳介绍说,招标前半年的工程建设属于“试开工”,也是山西水工局负责施工,后来恰巧他们又中标了。薛向阳对王润奎召开田面整治动员会表示质疑,2010年11月工程进度只有三分之一,管道都没有装好,怎么能进行冬灌?“这样的会晚一年召开还差不多,我没有参加这个会,具体情况不清楚。”记者在临县政府网上看到这篇报道上网时间为日,当地村民也有多人证实“被动员挖坑”。针对“未批先建”的问题,记者在山西水利厅等了两个半天,欲看到批准临县马、高二工程开工的文件,虽经厅办人员多方联系,又被相关处室“踢”了回来:“你找临县水利局要吧,他们肯定有。”“省水利厅批准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的开工时间是2010年9月。”薛向阳这样回复。而法治周末记者看到的一份转包协议,早在2010年6月,当地人段姓承包商便将1000余平方米的机房建设工程转包他人。一名机房建筑参与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机房约在2010年11月完工,根本不存在“试开工”一说。工程中的亲戚关系“水工局只是挑个名,有关领导把工程运作给了亲戚,他们的亲戚又转包给他人。”知情人士向记者反映,最主要的有两个人,段姓承包商是临县水利水保局一前任局长的妹夫,还有个张姓承包商,承包了高家湾部分工程,是现任局长郝枝峰的姨表弟。临县水利水保局一名干部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段姓承包商与临县水利水保局前任局长确为亲戚关系,薛向阳也认可段、张二人参与了工程建设,但称那是山西水工局的选择,有无资质不清楚。“我们的施工队也没有这方面资质,谁出的价格低谁就能从上家得到工程,在施工期间从来没见到省水工局的人,倒是经常见到县水利局的薛向阳和一名姓刘的技术员。”上述机房建筑参与者这样对记者说。就张姓承包商与郝枝峰的关系,记者打电话向郝枝峰核实,当问到张姓承包商是不是其表弟时,郝枝峰的情绪立即发生变化:“你问这是啥意思嘛?他承包工程是水工局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记者坚持问他和张姓承包商是不是亲戚关系,郝枝峰说“无可奉告”。关于“假投标”,关于工程转包问题,以及段、张二人如何拿到的工程,一切都推到了山西水工局。为此,法治周末记者曾在6月中下旬三次前往山西水工局了解情况。第一次,“我们局长出远差了,副局长糖尿病住院了,做这项工程的项目部经理调走了,副经理家中有事,也请假了。”山西水工局接待室李主任出去了好一会儿,回来告诉记者,都不方便,只能再约时间了。6月23日,记者第二次来到山西水工局接待室,工作人员告知领导都在开会,让等等。当天下午,法治周末记者第三次来到山西水工局,接待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领导说了,不接受采访,有什么疑问可到其他相关单位了解。”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山西贫困临县8700万提黄灌溉惠民工程成摆设背后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山西贫困临县8700万提黄灌溉惠民工程成摆设背后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工程开建4年不运转 官员称亲戚分包未必腐败_新浪城市_新浪网
工程开建4年不运转 官员称亲戚分包未必腐败
一位农民扳动灌溉口阀门,却流不出一滴水。 刘立民 摄
  临县主管副县长称,官员亲戚分包工程未必有问题
  发自山西吕梁、太原
  “我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没想到会成为这个样子。”
  日,《法治周末》以《提黄灌溉工程缘何成了摆设》为题,对山西临县提黄灌溉工程开建4年不能运转的状况进行了报道,同时也披露了超概算、官员亲戚分包工程及招投标等方面的问题。7月7日,记者再次赴山西追踪采访,临县政府副县长王润奎这样说。
  王润奎分管农业,也是临县提黄灌溉工程建设领导组常务副组长。他向记者表示,临县提黄灌溉工程,属于山西大水网建设的一部分,临县历来干旱缺水,由于地势原因,虽然紧靠黄河却用不上黄河水,80万亩红枣种植都集中在沿黄区域,如果能浇上黄河水产量肯定大增。
  2009年,山西省出台了提黄灌溉的惠民政策,并在临县率先实行,批准建设马家湾、高家湾两处提黄灌溉工程。“我们当时热情很高,这是有利于广大枣农和临县发展的大好事,恨不得马上建成。”王润奎向记者介绍当时的心情。
  据了解,《提黄灌溉工程缘何成了摆设》一文发表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家网站转载,也作为“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出现在山西省主要领导的案头。王润奎向记者证实,7月1日,省、市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的调查组便介入调查。
  王润奎说,他代表临县县委、县政府,感谢《法治周末》对提黄灌溉工程的关注和报道,揭开问题有利于事情的解决,以便搁浅的工程早日运转,实现其惠民利民的功能,挽回不良的社会影响。
  仍然无法揭开的谜团
  在上篇稿件中,仍有很多谜团没有揭开。王润奎是县委书记张建国指定接待法治周末记者的县级主管领导,就相关问题,记者再次作出提问。
  山西临县马家湾提黄灌溉工程简介显示,“2010年5月开工,2011年10月竣工”。水利水保局农水站站长薛向阳表示,高家湾工程开竣工时间与马家湾工程前后不超过两个月,但只试了一次水,由于超概算和优惠电费问题没有解决,至今不能开机运转。
  据山西省水利厅文件,提黄灌溉惠民工程所需资金由省财政承担75%,市县两级负担25%,核定临县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的设计概算总额为5027万元。
  而关于两处工程的实际投资,记者在临县纪委监察局主办的阳光农廉网(水利)上看到,2013年9月添加的一份《临县关于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温总理调研精神和水利方面汇报材料》,其中写道:“完成了马家湾和高家湾两处提黄灌溉工程,共计总投资8703.64万元。”
  面对如此精确的数字,记者曾打电话向薛向阳核实,薛表示没有那么多,实际投资接近7000万元,他也不清楚8700万元的数字从何而来,王润奎对此也表示不清楚。
  针对马家湾、高家湾两处提黄灌溉工程“成摆设”的原因,薛向阳归结为“超概算”及优惠电价问题没有解决,尚欠工程款,运营成本过高所致。
  而水利厅西山提黄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史法苗答复记者,临县是擅自超概算,超概算一律由地方解决,工程还没有验收,所以不能报批每度电7分的优惠电价。
  对此,薛向阳回应称,“超概算”做到了及时上报,不存在擅自超概算,也没有看到超概算由地方负责的文件。
  临县水利水保局与省水利厅相互踢起了皮球,谁是谁非难以分辨,记者于是向王润奎再次问起提黄灌溉工程到底为何不能运转时,他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供电问题,原来准备建一座变电站,但未建成;其他的一言难尽,纪检部门正在调查,等调查结论吧。
  据临县政府网站新闻报道,日,王润奎在八堡乡召开提黄灌溉工程田面整治动员大会,动员工程受益区村民平整田地、挖鱼鳞坑,并提出准备冬灌一次的要求。
  记者在八堡乡采访时,听到很多村民反映当时“挖了坑”却等不来水,不得不填掉,直到第三年才试水,感觉政府官员像是在“闹着玩”。
  对此,王润奎经过回忆,表示确实有这么回事,当时看工程进度十分乐观,觉得建成投入运转指日可待,才召开这样一个会,现在看来是早了点,心急了点。
  就在王润奎觉得提黄工程可以冬灌一次的时候,关于工程施工评标结果公示还没有结束,也就是说尚未决定由哪家公司承建,但他说招标工作是正常进行的,有很多建筑企业参与竞标,最后确定省水利建筑工程局(以下简称水工局)中标。
  “官员亲戚分包工程没有问题”
  “工程不能运转是正常的,承包工程都是官员的亲戚,质量没有问题才怪?”记者最初在临县了解提黄工程时,听到这样的议论较多,普通民众并不清楚超概算及电价因素,明确告诉记者分包马家湾工程的有前任水利局长(现任县政协副主席)的妹夫――段姓承包商,以及现任水利水保局局长、项目负责人郝枝峰的表弟张姓承包商。
  临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姜与段的亲戚关系,在记者向郝枝峰求证时,郝并未否认,但声音陡变:“你问这啥意思嘛?你问这啥意思嘛?(他包工程)是水工局的事,与我没关系。”
  “水工局中标是2010年11月以后的事,段、张二人早在2010年五六月份就进入场地施工了。”一位参与提黄灌溉工程建筑的临县人对记者说,没有官员“哥哥”他们凭什么拿到工程?没有背景的工程队只能在他们手下接活,价格压得很低,几乎赚不到钱。
  近水楼台先得月,水工局是山西省水利厅直属单位,招标前半年便介入工程,而前、现任县水利局长的近亲更是在第一时间分得“一杯羹”,并将工程分转包,恰巧工程严重超概算又成了摆设,不能不令人产生诸多疑问。
  记者带着问题曾三赴山西水工局,接待人员由推诿变成“领导说了不接受采访”。
  “我认为官员亲戚分包工程不一定产生腐败。”王润奎告诉记者,他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副县长,这是早先根本想不到的,唯有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才能对得起组织和老百姓。“我是这样做的,郝枝峰局长我比较了解,相信他也是这么做的,听说还欠他们(段、张)很多工程款,垫了不少资金,其实也赚不到钱”。
  王王润奎说:“郝枝峰担任水利局长几年间,在吕梁市水利工作评比中从来没得过第二名,这次水利厅之所以把提黄灌溉的试点工程放在临县,是对郝局长的信任,当然了,干工作多了问题就多,招来的非议也多。”
  当记者问到临县提黄灌溉工程何时可以正常运转时,王润奎摆摆手:“这个我可不敢说,当然盼着越早越好。”
  “成摆设”的多是水利惠民工程
  输入“工程成摆设”百度搜索一下,记者发现见诸互联网的多为水利工程,这样的事情在全国屡见不鲜,往往都是由国家或上级财政投资,打着惠民的旗号,大张旗鼓开工,建成后不是不能用就是用不长,而成为摆设,任其烂掉。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河南安阳县某乡一项投资千万元的农田水利项目,投入使用不到三年便成了摆设,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大面积损坏,究其原因是,漏洞百出还通过验收,偷工减料成为豆腐渣工程。
  而据河北某媒体消息,沧州海兴县一处投资近亿元的引黄供水工程,仅仅使用几个月后就成为摆设,造成尴尬局面的原因是黄河水供价过高,供需双方难以达成一致。
  2014年6月,有媒体报道,广西某县一位女县委副书记为民心工程成摆设而痛哭道歉,原因是几年前当地投资2000万元建设一项节水灌溉工程,结果建成后发现用水成本反而提高了,无法投入使用,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这位副书记觉得自己也成了“摆设”,痛心不已。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工程失败原因不外乎决策失误、管理缺失,以及白给的钱不花白不花,缺少责任心,导致惠民工程变成民怨工程,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有评论说,“惠民工程”成摆设,追责机制不能成“摆设”,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亿元的投资打水漂儿,对责任人一定要追查到底,尤其不能放过工程中的腐败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或减少“摆设”工程的再出现。
  纪检部门已对临县提黄灌溉工程相关问题介入调查,“成摆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责任在谁?调查组对先施工后招标以及官员近亲分包工程怎么看?本报将继续关注。
  (原标题:惠民工程如何成了民怨工程)
更多关于 &的新闻  10:39:06
  11:36:20
  09:42:27
  09:17:00
  10:02:48
  10:22:07
  09:33:58
  09:59:49
  09:54:27
  09:51:25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纪实_山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6,316贴子:
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纪实收藏
提黄灌溉项目负责人水利局局长郝枝峰
山西临县一项由省政府主要投资的提黄灌溉惠民工程,建成两年多却不能运转。当法治周末记者实地调查原因时,却听到未批先建、擅自超概算、假招标、官员亲戚分包工程等诸多负面反映法治周末记者 刘立民发自山西临县、太原“你看,根本就没有水。”山西省临县高家里村村民郭全小(音)反复扳动水管阀门,演示给法治周末记者看,结果一滴水也没有流出来。而他脚下的大片耕地和枣林却极其干旱,脚踩下去浮土便会没过脚面,种植的油葵只有半尺来高,干黄纤细,无精打采地低垂着“脑袋”,其他豆类或玉米等农作物苗都没有出齐,留下一片片白地。一条宽约50厘米的黑色输水管道,从黄河岸边引水,穿过堤岸马路,或隐或现,向东蜿蜒伸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在主管道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建有一个蓄水池以及埋入地下的分支管道和露在地面的浇灌管口。正常情况下,打开阀门就可以给树木或庄稼浇水。这是山西临县于4年前水利局局长郝枝峰负责开建的提黄灌溉惠民工程。临县地处晋西北,与陕西佳县、吴堡隔黄河相望,属黄土丘陵沟壑区。这里气候干旱少雨。据相关资料,多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年内极大值月份甚至超过降水量的6倍以上。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当地人虽然紧靠黄河却用不上黄河水,只能靠天吃饭。因此,临县也是老牌的国家级贫困县。2009年8月,临县政府根据省、市有关降低提灌电价和加大财政补贴发展提黄灌溉的精神,拟投资4.7亿元,建33处提黄灌溉工程,建成后预计可浇灌土地29万亩,年增产值1亿多元。两年后,临县马家湾、高家湾两处提黄灌溉工程率先建成试水,据临县纪委、监察局主办的“阳光农廉网(水利)”公开资料显示,这两项工程总投资超过8700万元。又是两年多时间过去,当法治周末记者在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受益”村庄采访时,却听到村民这样的回应:“从来没用这玩意儿浇过地……还是试机的时候浇了一下,拍拍照,上了电视,此后再没有用过,打开阀门也出不来水。”当地农民认为这项工程只是个“牌位”、摆设,“官员得到了政绩,承建商得到了利益,老百姓能不能用就没人管了。”他们向法治周末记者这样说。 灌溉工程无水可用,6月骄阳似火,炙烤着晋西北这块黄土高原,法治周末记者在6月上半月两赴临县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区域,走访了高家湾、马家湾、小洼焉等多个山村,对这项惠民工程展开调查。高家湾、马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因泵房靠近克虎镇高家湾村和八堡乡马家湾村而得名,两处泵房相距约4公里,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克虎镇6个村的1.01万亩和八堡乡8个村的1.27万亩。马家湾提黄灌溉管理站门前影壁墙上的工程简介这样介绍:该工程于2010年5月动工,2011年10月竣工。而高家湾泵站旁没有项目介绍,临县水利水保局农水站站长薛向阳告诉记者,两处工程开、竣工时间“前后脚,不超过两个月”。登录临县水利水保局网站,还能看到日上传到网站的照片:“马家湾提黄灌溉工程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水利局局长郝枝峰在泵站机房了解运行情况”以及“黄河水上山、枣农笑开花”的农民手持软管浇地场面。“照片确实在我们村拍的,只有少数村民试了一下,至今再没有出过水。”背着喷雾器在枣林间劳作的马家湾高姓村民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他们家几十亩地,从来没浇上一滴水。小洼焉村村民高国平(音)的家建在山坡上,他的房子后面便有蓄水池和分灌口,记者看到池内只有少量水,而分灌阀门上堆满了柴草。高国平全家共有40余亩山地,从院落和房屋建筑上来看家境不错,但他说那都是靠参加鼓乐队挣来的钱,种枣树或庄稼基本没什么收入,有的年景还亏本,主要是干旱和虫灾,如果能浇上水产量肯定增加,但从来没人通知浇地。“那就是个‘牌位子’。”马家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对记者说,国家的惠民政策是好的,但一到下边便走了样,没给老百姓带来福音,埋管道的时候还破坏了路基,加上雨水冲刷,造成多处山间路面损毁塌陷。带着疑问,法治周末记者又走访了多个村的村干部,针对“既然提黄灌溉设施到了村,为什么不向县里申请送水”的问题,他们大多回应:能浇自然就通知了,不通知肯定有不能浇的原因,不便催问,但县里至少应当有一个浇地及收费的管理办法出台。“浇什么浇?刚试水不久,变压器就丢了。”高家湾一位村官快人快语,“有一天水利局的人打电话,问我变压器哪里去了,经过查问,才知道高家湾泵站的变压器被几个办厂的村民弄走了。”记者来到现场,果然看到高家湾泵站墙内的变压器台上空空如也,尽管农水站站长薛向阳解释说“泵房用的都是高压电机,那台普通变压器用不着,我们早就承诺给当地村民使用了”,但泵站有专人看守,诺大的变压器“丢了”都不知道,管理状况可见一斑。惠民工程如何成了摆设“‘牌位子’就是指人死后,把名字写在纸叠的或木质的牌子上,放在那里让人看。”薛向阳毫不避讳提黄灌溉工程成摆设的现状,他坦言老百姓说的是对的,无论多难听都不过分,“亲自参与的水利工程,就像自己的孩子,两年多不能运转,我也很痛心。”日,在临县水利水保局,记者本欲采访提黄灌溉项目负责人水利局局长郝枝峰,但被告知郝枝峰开会去了,办公室主任把记者介绍给农水站站长薛向阳,让他和记者“唠扯唠扯”。薛向阳是临县提黄灌溉项目部派到工地的管理人员,他把工程不能运转归结为“省水利厅尚未调整概算,也没有把电价列入优惠名单,两处工程都没有验收”,所以不能送水。“提黄灌溉工程本来就是试验工程,没有成功的先例,地质状况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多次翻工,增加了很多费用,超出了概算,至今尚欠两千多万元工程款。”薛向阳说,还有,电价列入优惠名单后,供电部门按每度电0.07元收费,而现在的电价每度电接近0.8元,差10倍还多,仅试运行就花了五六十万元,地方实在负担不起。“工程质量没问题,只要解决了调整概算和优惠电价两个问题,马上就可送水、正常运转。”薛向阳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向市、省主管部门催问申请两年多了,迟迟没有结果,不知道还会等多长时间。“临县提黄灌溉工程的主要问题是超出概算,先超后报。”山西省水利厅西山提黄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史法苗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这种擅自超概的做法,厅里不可能批准调整,倒是应该审计一下,查查超出部分是否合理。据史法苗出示的文件,提黄灌溉惠民工程所需资金由省财政承担75%,市、县两级负担25%。他强调,水利厅只把握政策和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组织实施、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2010年6月,省厅曾下发文件,若发生超概,一律由市、县负责解决。关于临县提黄工程,省财政应承担资金已经全额划拨到位,未能验收责任不在省厅,优惠电价须验收合格后才能向省物价管理部门申请。记者注意到,山西省水利厅2010年8月曾发文件,核定临县马家湾、高家湾提黄灌溉工程的设计概算总额为5027万元,若投资达8700万元,将超过概算73%。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县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