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救生浮球用的球叫什么

马媒:距离马来西亚波德申10海里处发现救生筏(图)-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马媒:距离马来西亚波德申10海里处发现救生筏(图)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 19:50:13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带有&Boarding&字样的救生筏
A点处为马来西亚波德申
原标题:马媒:距离马来西亚波德申10海里处发现救生筏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消息,有渔民称当地时间3月11日中午在距离马来西亚波德申10海里处发现了带有&Boarding&字样的救生筏。
名叫阿兹曼&穆罕默德(40岁)的渔夫说,他们发现已被严重损坏的救生筏,并立即通知位于Kuala Linggi的马来西亚海事执法机构(MMEA),以便帮他们拖运,因为这个东西很重。
他说:&我们设法把它绑在我们的船上,因为我们担心它会下沉,再次造成损害。&
当船到达马来西亚海事执法机构,渔民将救生筏交给了他们。
然而,马来西亚海事执法机构发言人说,当他们试图把它拉上船的时候,这个救生筏沉入到了海里。
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3.1.2救生艇首缆与海锚的运用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3.1.2救生艇首缆与海锚的运用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88|
上传日期: 23:52:2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3.1.2救生艇首缆与海锚的运用
官方公共微信船舶救生设备SOLAS公约与《海船法定检验技术标准》国际海事界著名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即SOLAS公约于1912年“泰坦尼克”号重大海难事故后日在英国伦敦制定,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商船的航行安全,水密及防火舱壁的规定,以及客船的救生和消防设备等。其后关于救生设备做的修正案包括1960年:引进救生筏的条款,1967年:对油船的消防/救生设备,VHF无线电话的规定1969:船上消防员设备、救生圈、救生衣的具体规定1971年:无线电报电话的改进等规定。而我国在安全公约的条件下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制定了《海船法定检验技术标准》,其中增加了对渔船救生设备的规定。
船舶在航行中发生触礁,碰撞火灾等严重事故而必须弃船时,可利用救生设备保障船上人命安全。因搁浅、人员落水、他船遇难等情况,亦可以利用设备进行救助。船舶救生设备是为救助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离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一般海难救生系统应包括:准备登乘生存信号与通信搜寻营救等六方面的内容。从船舶必要的装备而言,施救的措施有两方面1通过电信设备进行呼救2在船上设置救生设备。第四章救生设备 船舶设备/周宏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
船舶概论/张德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
2组成按ccs规定,它包括以下符合(救生设备规范)规定的设备1.救生载具(系指救生艇、救生筏、救助艇及救生浮具等);2.个人救生设备(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服、抗暴露服及保温用具等);3. 视觉信号(火箭降落伞信号、手持火焰信号及漂浮烟雾信号等);4.存放、登乘、降落与回收设备(各类降落设备(包括吊艇架与艇绞车)、救生筏架、登乘梯及海上撤离装置等;5.抛绳设备(抛绳器和抛绳枪等);6. 通用应急报警系统与有线广播系统;7. 无线救生设备(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设备、雷达应答器以及救生筏艇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等)船舶设备/周宏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
3一般要求( 网:www.sanwen.net )
1.紧急时即刻可用,停泊、航行时,设备为可用状态;
2.在-30℃到65℃空气温度范围存放而不致损坏;
3.浸没在海水中,在-1℃到30℃海水温度范围内可用;
4.能防腐烂、耐腐蚀,并不受海水、原油和霉菌侵袭的过度影响;
5.暴露在阳光下,应能抗老化变质;
6.有助于探测的部位具有鲜明易见的颜色;
7.按IMOA.658(16)决议案在有利于探测的位置张贴逆向反光材料;
8.清晰地标记批准的资料,包括批准的主管机关及任何操作限制;
9.主管机关应确定容易老化变质的救生设备的使用期限。这类救生设备应标明确定其年限或更换日期。
4救生设备的配置
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
对从事非短程国际航行的客船、鱼类加工船等应配备:在每舷的总容量应为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的50%的救生艇,主管机关可准许以相等总容量的救生筏来代替救生艇,但每舷应配备足够容纳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37.5%的救生艇;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应在每舷至少配备1艘救助艇。
对货船:除以上要求外,每船应至少配备1艘救助艇。若救生艇符合救助艇要求,允许将此艇作为救助艇。对长度85米以下的货船,每舷配备的救生筏,其总容量为船上人员总数的100%。如果这类救生筏不能迅速地转移到任何一舷降落下水,则应配备附加救生筏,使每舷可用的总容量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150%。
救生衣的配备数量:船上人员每人配备一件,并应配备供值班人员使用和在远置的救生艇筏存放处使用的足够数量的救生衣,航行于近海或沿海的客船至少应配备等于乘客数5%的适合穿着的救生衣,或为每位儿童配备一件救生衣。建议近海航区的船舶每艘救助艇和救生艇配备3件浸水保温救生衣及2件保温用具。
救生圈的配备:是按船舶种类及船体长度配置——不能说按船舶结构配备。
救生浮具的配备:主要在I类航区航行的客船上配置,按船员和旅客总数的3%配置。
根据1974年国际公约83年修正案的新规定,在远洋船舶所配备的救生筏(即甲型筏),其红降落伞火箭应增加为4支,并另增配橙黄烟雾2支。
所有海船均应备有供救生艇、筏用的手提无线电台,平时保存于驾驶室或电台内,在弃船救生时,按部署表规定由专人携带进艇、筏内。
国际航行的客船,如船上总人数超过199人但不足1500人,至少要有一艘机动救生艇设置无线电台,该电台装于艇内的专门舱室内,备有专用电池电源,而且艇的发动机应有供电池再充电的发电机。
救生艇手提电台:是一种手摇供电的小型无线电台,装于玻璃纤维制的容器内,外壳涂以橙黄色,能自15m高处投入水中不致损坏且能浮于水面,总重量不超过23公斤。
船用抛绳设备每船应具有抛射火箭及抛射药筒各4支。
国际航行船舶救生设备的配备规定
短程航行:指在航行中,船舶距离能安全安置乘客和船员的港口或地点
超过200海里,且航程不超过600海里
非短程航行
救生艇筏的配备
每舷配备总容量能容纳不少于船上总人数50%的部分封闭或全封闭救生艇。经主管当局同意也可以用相等总容量的救生筏代替救生艇,但是船舶毎舷仍应配备足够容纳不少于船上总人数37.5%的救生艇,这些救生筏应该有平均地分布在两舷的降落装置。
另外应配置总容量能容纳不少于船上总人数25%的救生筏,这些救生筏应在毎舷至少有一台降落装置,该装置可以是按a要求装设的装置。
一切救生筏,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30min内,载足全部额定乘员及属具后降落水中。
作为代替a、b的要求,500总吨以下的客船,凡船上总人数少于200人者,可遵守以下规定:毎舷配备总容量能容纳船上总人数的救生筏;若这些救生筏不能容易地转移到任何一舷,则应加附加救生筏,使毎舷的总容量为船上总人数的150%。要求设置的救助艇亦符合救生艇要求时,则可计入总容量,但毎舷的总容量至少是船上总人数的150%;任何一只救生艇掉失或不能使用时,每舷可供使用的救生艇筏应能容纳船上的所有人员。
救助艇的配备
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毎舷应至少配备一艘救助艇;
500总吨以下的客船至少配备一艘一只救助艇。
救生筏的集结
客船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救生艇和救助艇,每只救生艇或救助艇需要集结的救生筏不多于6只。
个人救生设备的配备
注:在所配备的救生圈中至少有一半应设有自亮灯(小于60m的应配备不少于6个设有自亮灯的救生圈);另有不少于两个的救生圈应设有自发烟雾信号;此外毎舷至少有一个救生圈应装有可浮救生索。
救生衣和浸水保温服
船上每人配备一件救生衣。除此之外还应当配备船上人数10%的适合儿童穿着的救生衣,以及值班人员使用的足够的救生衣;在甲板上或集合站的显眼处还应当设置不少于船上总人数50%的救生衣。每件救生衣应当设有一盏符合要求的救生衣灯。
每个救助艇艇员应配备一件符合要求的浸水保温服。
救生艇筏的配备
配备全封闭式救生艇,毎舷容纳量应能容纳船上所有人。除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外,凡在有利气候条件下和适宜航区内营运的货船,可配备自动扶正部分封闭式救生艇。
另外应配备在任何一舷降落下水的救生筏,总容量能容纳船上总人数。若救生筏不能容易移到任意一舷,则毎舷应当配备总容量能容纳船上总人数。
可以按以下要求代替a、b,配备能在船尾自由降落下水的全封闭救生艇,其总容量能容纳船上总人数;另外毎舷配备总容量能容纳总人数的救生筏,其中至少一舷的救生筏应使用救生装置。
除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外,长度85米以下的货船,可按以下要求代替a、b、c,毎舷配备总容量为船上总人数的救生筏,这些救生筏能很容易的移到另一舷,否则应当使毎舷总容量为总人数的150%;如果救助艇符合救生艇的要求,也可以计入总容量。任何一艘救生艇筏掉落或不能使用,毎舷可供使用的救生艇应能容纳船上所有人。
凡救生艇筏存放处距船首或船尾超过100m,还应配备一只救生筏布置尽量靠前或靠后。
运载有毒蒸气或毒气的货物的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配备的救生艇应当有自供气系统。
油船、化学品液化船和气体运输船,装载闪点不超过60℃(闭杯实验)的货物时,配置的应为耐火救生艇。
救助艇的配备
货船至少配备一艘救助艇,可以用符合要求的救生艇代替。
个人救生设备
注:救生圈所配备的自亮灯、自发烟雾信号及可浮救生索的要求与客船相同。
b)救生衣和浸水保温服
货船上每人应配备一件救生衣,另应配备供值班人员使用的救生衣。每件救生衣应当设一盏救生衣灯。
每艘救生艇至少应配备3件浸水保温服。
国内航行船舶救生设备的配备规定
根据航区的不同对配备做了区分
油船、化学品液货船、气体运输船
渔船及其它船舶
救生艇、筏及浮具的配备
国内航行船舶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开敞式救生艇,但应该设置认可的顶棚,使乘员免受暴露引起的伤害。按规定要采用的救助艇、耐火救生艇及全封闭式救生艇则应符合SOLAS公约。救助艇符合救生艇要求时,可替代救生艇。
按规定配备的气胀式救生筏应均匀分布左右舷,抛投式救生筏应能迅速从一舷移到另一舷,否则适当增加附加救生筏数量。对于救生筏存放地点距船首或船尾大于100m的货船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应额外配备1只可抛投式救生筏,存放在尽可能靠近船首或船尾的地方。
航行于Ⅱ类航区的客船,毎舷至少配备一艘机动救生艇,同时全船机动救生艇、救助艇总数与救生筏比例不小于1:12 ;航行于Ⅲ类航区船长大于等于60m的客船,毎舷至少应配备1艘机动救生艇,船长大于等于40m而小于60m客船全船至少配备一艘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Ⅰ
①毎舷至少配备一艘机动救生艇
载货驳船配备的救生筏总容量:航行于近海航区至少容纳总人数的110%;航行于沿海航区和遮蔽航区至少容纳船上总人数。
油船、化学品液货船、气体运输船
航行于近海航区,船长等于大于85m的油船、化学品液货船、气体运输船(闪点不超过60℃——闭杯实验),毎舷配备能容纳船上总人数的耐火救生艇。此外还应配备能容纳船上总人数50%的抛投式气胀救生筏。
航行于近海航区,船长等于小于85m以及航行于沿海航区和遮蔽航区的此类船,艇和筏的配备定额与上诉要求一样,但是救生艇可采用有刚性顶棚的开敞式机动救生艇。
运输散发有毒蒸气或毒气货物的化学品液货船和气体运输船,艇和筏的配备定额与上述要求一样,但其中救生艇应具有自供气系统。
个人救生设备的配备
一种穿着能在水中提供浮力的浮件,按结构不同分为泡沫塑芯材救生衣、保温救生衣和充气救生衣。按用途分为旅客救生衣和救生衣。
船上人员每人配备一件,并应配备供值班人员使用和在远置的救生艇筏存放处使用的足够数量的救生衣,航行于近海或沿海的客船至少应配备等于乘客数5%的适合儿童穿着的救生衣,或为每位儿童配备一件救生衣。
(2)救生圈
供落水人员暂时借以漂浮救援的环状浮体,以整体的泡沫塑料、软木快或其他等效材料制成。
在船舶遇难弃船时供乘员撤离时乘坐的具有特殊要求的小艇,是船舶主要救生载具。一般艇长不小于7.3米,特殊情况下不小于4.9m,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的质量不大于20.9t,搭载的人数不超过150人。备有如下设备1.有救生衣2.信号类;有口哨(一般和救生衣连在一起,短距离联络)、防水手电、信号灯、火剪弹(大海上可以升到很高的空中很亮、靠降落伞悬浮较长,引起注意,求救)3.有水手刀、钩鱼工具、防水火柴、(荒岛自卫、加工野味)4.淡水、压缩饼干、罐头(海上漂泊时食用)5.救生药包等。
作用①用于救助遇险人员②集结救生艇筏
通常为开敞式方尾机动艇,设有拖带装置以及桨等必要的属具。
救生抛绳器
是指手提式抛绳器或救生抛绳枪,应能在风速不大于0.4m/s时,将直径不小于4mm的绳索抛射至不小于230m处,且横向偏离目标不得大于射程的10%。手提式救生抛绳器包括抛射绳,推进火箭,激发引燃器,本体及发射导向管。救生抛绳枪包括击发枪1只,弹药5发,抛射绳及火箭4具。抛射绳应浮于水面且为橙黄色,破断应力不小于2kN。救生抛绳器在-30℃——65℃的气温环境存放可随时使用,有效期为一年。
船上用以起卸救生艇或工作艇的专用设备。一般位于船甲板的两边,平时在船舷内,用时伸出舷外将艇吊起或放下。
要求有:①能迅速将艇转到舷外位置。
②全部构件和属具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③必须使救生艇载足全部额定乘员和救生艇属具后,船舶在规范规定的横倾和纵倾范围内,将艇安全可靠的降落到水面。
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转出式吊艇架和摇倒式吊艇架属于手动作业,速度慢,效率低,只适合小船和内河船。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吊艇架能使救生艇通过滑道自动滑落到水中,也可通过绞车将其吊入水中或者从水中吊起回收。
旋转式吊艇架
由两根顶端弯曲的钢铁吊柱,安装在船舶舷侧,并能绕着垂直于甲板的轴线旋转,借助于人力将艇移出舷侧,松放吊艇索将艇放置于水面的一种老式吊艇架。它结构简单耐用,但操作费力。一般在转出质量小于1200kg时采用。
摇倒式吊艇架
是通过人力操作机械装置将艇推出舷外,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弧齿式和推杆式两种,一般在转出质量大于1200kg不超过2300kg时选用。
重力式吊艇架属于机动型,最大优点是放艇迅速,被海船广泛使用。它由斜坡式的底座架和弯曲形的吊艇滑架组成,利用艇的自重通过艇架结构将艇迅速而安全的送到舷外。内河船舶上有以下单臂倒放式和滑轨式两种重力式吊艇架。
参考文献:
⑴船艺/陈永洪主编.——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5.11
⑵船舶概论/张德孝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
⑶船舶设备/周宏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
⑷船舶设备/赵虹编.——江苏:江苏科技大学
⑸船舶与海洋工程法规/裘泳铭 顾敏童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首发散文网:本文作者的其他文章12-2612-2612-2612-2612-2512-2512-2512-2412-2412-24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
sanwen.net海上救生人
  在他们这一行,人命永远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他们始终以此为自豪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令人惧怕的事情,在他们眼中&都不算事儿&。   这些年,潘伟出动三百余次,救了五百多人,每次都有不同的险情。   这个从空军转业而来的海上救生人说,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海上救捞人的选择是颇有讲究的。   只剩十分钟的油量   日,潘伟第一次出任务救人。他至今记得,那一天刮着12级狂风,他们接到三起报警,最严重的那一起是,一个小舢板在狂风恶浪中被抛起了两层楼高,无边夜色中,借着直升机的灯光,可以看到渔民们不断忙着向船外泼水。   刚刚出任务的潘伟还没有经验,有人让渔民跳水,潘伟说不行,渔民没救生衣,跳水后一个大浪就打没了。   按照救助程序,他们放下了救生员,但在狂风中,救生员不住地晃,飞机上的潘伟也很紧张,他用反光镜看到&船在跳,救生员也在跳。&   带着钢索的救生员在靠船的一瞬间,一个前滚翻上了船,如此一来,直升机也被带得乱晃,一不小心,可能就机毁人亡,负责放钢索的绞车手不断大喊&切钢索!切钢索!&   切钢索的目的是牺牲救生员,保障机组,这也是搜救教程里的规定动作。   潘伟灵机一动,命令迅速放钢索,减弱钢索对飞机的作用力,这一招管用了。   那天回来后,潘伟想,如果切了钢索,自己以后就再也不做这一行了,&救生员刚刚结婚啊!&   而在另一次救助中,他们要从烟台飞到威海加油再起飞,同时,他们通知遇险船只开进救护航程。但船长没有按计划行动,而行动的飞机备份油却快耗尽了,只剩十分钟的油量。   他记得,那一天云很低,海面上涛声咆哮,恶浪滔天,始终无法确定遇险船只的具体位置。紧急中,潘伟想到,让船上找出一个脸盆,装满汽油,听到飞机螺旋桨声就点火示意。   当时机组极度紧张,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任务,机组有可能也折进去。   眼睛都直了   2014年初,在一场油轮失火的事故中,救助队一名刚刚入职不久的大学生看见了烧得不成样子的人,&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直至现在,他还在因抑郁症服药。   曾经,潘伟带一个新招收的大学生出勤,第一次见到大风浪的凶险,新人吓坏了,&脸发白&,落地后眼睛都直了。   而在大风浪里被吓呆的学员,根本就听不见机长的指令,潘伟让他调数据,他&没了反应&。
  即便是一个军人出身的救助员,在临出舱时,也会说&算了吧&,于是负责控制飞机的潘伟还要向他解释,没事,大胆地下去。   潘伟们大多会从退役军人中选择新同事,至少,在接触死人的时候,他们不会因血腥而影响救助进程。   没人愿意看见死尸,就像潘伟的同事、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副局长张建新所说,这些年他们最高兴的那一刻莫过于救助行动结束后,自己接到前方电话:&告诉大家,人全活着!&   他舞起了双手,分外激动。   潘伟依稀记得,渤海湾曾同时发生5起事故,救助队分身乏力,必须有先后顺序。在研究放弃哪一起救援时,他们分析,有人离海岸稍近,&游也能游回来&。   紧张中,潘伟一再说,要慎重啊,我们让谁活,谁就活。   第二天一问,被放弃的那三个人&全没了&。   很多年后,潘伟的痛悔仍然没变,他总是想如果当时多一架飞机多好&&&出事的那几个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啊!&   在他们这一行,人命永远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他们始终以此为自豪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令人惧怕的事情,在他们眼中&都不算事儿&。   飞行救助时,很多近距离救助是十米级的,一旦撞上,机毁人亡。   通常结束救助后,潘伟的内衣都是湿透的。   但这些事情家里人不知道,潘伟不建议弟兄们将工作情况告诉家里,不过家里人似乎也形成了一个规律,至少就像他在部队时一样,夜航飞机几点停飞,家属就在几点睡觉。   飞在天上的潘伟们,有一个始终坚持的信条&&一定要有希望,没有了希望&死得快&。有一年,某地有人落水,其中几个用绳子将自己绑在一起的人最终获救了,但单独漂浮在海上的人,尽管有救生圈,还是没能活下来,因为没有了希望。   时刻待命   在如同珍珠链式的海上值班待命点,长期游弋着中国救助船只,他们要坚持全天候的值班待命。各港海岸电台和救捞局所有在海上或港外待命的主要救助船舶,均昼夜收听海上呼救信号,并将信号以最快速度通知救捞局。   救助船舶待命期间须全员在位,船舶技术状态良好,视频及燃料储备能维持15天。   此外,救捞局在接到中国搜救中心或交通部其他方面获得船舶遇险需援救的指令信息后,要立即出动救助船舶,过往船舶也需赶赴出事现场。   全天候大功率专业救助船在接到救助指令后30分钟出动,快速救生船20分钟出动。飞行队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机组在接到救助飞行指令或救助信息后45分钟内起飞,备份机组在接到救助飞行指令或救助信息后60分钟内做好准备。   日,特大台风&珍珠&导致大批越南中部地区渔船在中国东沙海域遭遇袭击,越南政府请求中国政府予以救助。
  接报后,交通部迅速启动了《国家海上救援应急预案》,派专业救助船及救助直升机前往救助。   按照预案,南海救助局、东海救助局进入临战状态,海上49艘专业救助船、5架专业救助直升机全部进入紧急待命状态。5月15日,刚刚投入使用的&南海救111&轮急行400海里到达台风路经区。   在调遣航行途中,一些回港船只看见&南海救111&轮追着台风中心行驶,颇为疑惑地提醒:&你轮航向错误,前方是台风中心&。救助船船长回答称:&我轮航向没有错,正奉命前往台风中心附近海域执行救助任务。&   赶到台风中心的救助船迅速抵近渔船,组织渔船排队,向渔民逐一提供食品、药品、淡水和救援工具。对于受伤渔民,救助船组织随船医生予以包扎救助。   台风中心的人们要克服持续晕船与体力透支的挑战,还要持续面对惨不忍睹的事故现场。有时候,在救助船队抵达沉船现场时,只能看见露出水面不到半米的船头,以及周围环绕的鲨鱼群。   中国救助船队及直升机编队在南海东沙大救援中前后历时17天,航行6000余海里,搜寻面积近15万余平方公里,300多名越南渔民因而获救。   当年5月22日,时任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致电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越方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给予越南人民的深情厚谊和高尚义举深为感动,这生动体现了越中两国人民同志加兄弟和患难与共的密切关系&。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齐岳峰/北京报道……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瞭望东方周刊 15年第48期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用救生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