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钢轨焊缝探伤仪探伤技师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超声探伤技术对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超声探伤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通过介绍超声探伤技术的基本原理,采用分
&&&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NDT)是指不破坏和损伤受检物体,对其性能、质量、有无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无损检测设备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手段,特别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结构零件向高参量、大容量方向发展,不仅
要提高缺陷检测的准确率和可靠性,而且要把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无损检测的数字化、图像化、实时化、智能化。
&&& 工业上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五种:超声检测(UT)、射线无损探伤(RT)、渗透探查(PT)、磁粉检测(MT)和涡流检测(ET)。其中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的透射和反射进行检测的。超声波可以穿透无线电波、光波无法穿过的物体,同时又能在两种特性阻抗不同的物质交界面上反射,当物体内部存在不均匀性时,会使超声波衰减改变,从而可区分物体内部的缺陷。因此,在超声检测中,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的目的是超声波在物体遇到缺陷时,一部分声波会产生反射,发射和接收器可对反射波进行分析,精确地测出缺陷来,并显示出内部缺陷的位置和大小,测定材料厚度等。
&&& 超声检测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具有穿透能力强、设备简单、使用条件和安全性好、检测范围广等根本性的优点外,而且其输出信号是以波形的方式体现。使得当前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能被方便地应用于检测过程,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 超声波无损探伤(NDI)是超声无损检测的一种发展与应用,其设备有:超声探伤仪、探头、藕合剂及标准试块等。其用途是检测铸件缩孔、气泡、焊接裂纹、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及厚度测定。
&&& 超声无损检测在最近几十年中得到了较大的进展,它已成为材料或结构的无损检测中常用的手段。由于超声检测可以在线进行、超声波对人体无害又不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在材料或结构的无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超声探伤原理
&&& 超声探伤是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能非破坏性地探测材料性质及内部和表面缺陷(如裂纹、气泡、夹渣等)的大小、形成和分布情况,具有灵敏度高、穿透力强、检测速度快和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一系列特点。
1.1 基本原理
&&& 超声波探伤具有反射和透射两种方法。其中反射方法精确度较高。图1是脉冲回波探伤仪原理图。脉冲发射器通过探头将超声波短脉冲送入试件,当回波从试件的缺陷或边界返回时,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在示波器上加以显示,并将其幅度和传播时间显示出来。如果已知试件中的声速,则根据示波器上的读数所获得的脉冲间的传输时间即可获得缺陷的深度。
1.2 探伤分类
&&& 超声探伤方法很多,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现将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介绍如下。
&&& (1)按原理分类
&&& 按探伤原理分类可分为脉冲反射法、穿透法和共振法。脉冲反射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探头发射脉冲到被检测试块内,根据反射波的情况来检测试件缺陷的方法。脉冲反射法又包括缺陷回波法、底波高度法和多次底波法等。
&&& (2)按耦合方式分类
&&& 按耦合方式分类如图2所示。
&&& (3)按探伤显示方法分类
&&& 按探伤显示方法分类可分为A型显示,B型显示与C型显示。其中A型显示只显示缺陷的深度;B型显示探伤仪,可显示工件内部缺陷的横断面形状,此时示波器横坐标代表探头在工件面上的位置,纵坐标代表缺陷的深度。探头沿工件移动与示波管扫描线的水平移动是同步的,为使图象保留在荧光屏上,应选用长余辉示波管,且探头移动速度不能太快;C型显示探伤仪,可以显示工件内部缺陷的平面图形。
&&& (4)按智能方式分类
&&& 上述探伤方法如由人工操作,则为人工探伤。如使试样或探头移动,在它的移动中利用超声波自动地检测缺陷并予以显示或指示(喷色)的方式,称为超声自动探伤。自动探伤要有探伤仪(带闸门装置),显示装置,探头及其夹持机构。根据探头设置方式的不同还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探伤方式:直接接触方式,此方式只用在探伤速度不高且表面光滑的场合,如轨道、无缝钢管和轴等;局部水浸方式是超声探伤中最适用的方式,还可细分为其他方式,但原理是同样的;全水浸方式用于工件的某部分(如粘结层)或管类的精密探伤,当水槽机构设计成可以进行自动探伤的情况下,除去工件的装卸以外,探伤可以全部自动化,如果工件加工精度高,而且水槽内架设的探头夹持机构、移动架的精度也高,则探伤的精度也高。
2 超声探伤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2.1 机车检测方面的应用
2.1.1 在高速钢轨检测中的应用
&&& 我国铁路运营线路近七万公里,而且铁路正在向高速、重载的方向发展。超期服役的钢轨数量很大,线路上的钢轨在承担繁重的运输任务过程中,不免要产生各种肉眼能看见及看不见的损伤如侧磨、轨头压溃、剥离掉块、锈蚀、核伤、水平裂纹、垂直裂纹、周边裂纹等。
&&& 如图3所示,当被检钢轨内部有一个裂纹缺陷(或其他缺陷),将超声波探头放在被检钢轨的某一表面部位(该面称作探伤面、检测面),探头向被检钢轨发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穿过界面进入被检钢轨内部,在遇到缺陷和两介质的界面时都会有反射,反射信号被探头接收后,通过探伤仪内部的电路转换,就可以把缺陷信号和底波信号形象地显示出来,如图4所示。根据超声波的声程推算,就可以轻易地将缺陷信号和底波信号区分开,然后通过超声波试块进行定标,就可以实现对钢轨缺陷的定位和定量。
2.1.2 在车轮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 轮对是车辆走行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对轨道车辆轮对的检测并准确地判断其缺陷位置一直是铁道运输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该系统采用电磁超声探伤技术,实现轮对踏面的缺陷检测,包括:踏面剥离及剥离前期检测;踏面表面及近表面裂纹检测。
&&& 电磁超声探伤系统利用超声表面波的脉冲反射原理进行缺陷检测。当轮对沿钢轨运行到探头位置,轮对踏面接触探头的瞬间,EMAT(电磁超声探伤技术)在车轮踏面表面及近表面激发出电磁超声表面波脉冲,超声表面波将沿踏面表面及近表面圆周以很小的损耗传播。如图5所示,超声表面波在踏面双向传播(顺时针和逆时针),沿车轮表面及近表面传播1周后回到探头位置,EMAT探头检测到返回的超声表面波后形成第1次周期回波(图5中RT波);未衰减的超声波继续沿踏面传播,依次形成第2次、第3次周期回波,……,直到能量衰减到设备无法检测为止。
&&& 当车轮踏面表面及近表面有裂纹或剥离等缺陷存在时,超声波在缺陷端面处一部分能量被反射,沿原传播路径返回并被探头检测到,形成缺陷回波(图6中E波);另一部分能量绕过缺陷端面继续传播,形成周期性回波(图6中RT波)。通过正常的周期回波(RT)与缺陷回波(E)的对比分析,可以定性分析当前轮对的踏面缺陷状况。
2.1.3 在轮辋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 随着我国铁路行车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动车组的开行给行车安全提出新的考验,转向架关键部件如轮辋、车轴、轴承等局部位置承受更大的应力,要求检测过程速度加快、检测时间间隔变小、检测范围扩大,给铁路无损检测领域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 根据轮辋缺陷裂纹的走向特点,将轮辋缺陷分为三类。
&&& (1)周向缺陷:沿车轮踏面圆周方向并与踏面圆周方向平行;
&&& (2)径向缺陷:方向垂直踏面,与车轮直径方向平行;
&&& (3)轴向缺陷:轮辋内部与车轴方向平行。
&&& 在探伤实验中,通过在样板轮上打平底孔、刻槽的方式形成人工缺陷模拟轮辋的实际缺陷,平底孔的直径或刻槽的宽度与实际裂纹尺寸成当量关系,相控阵探头分别置于踏面(I)和轮缘内侧(II)进行扫查,样板轮工缺陷如图7所示,缺陷①为距轮缘顶端40 mm且垂直轮辋侧面φ3 mm深30 mm的平底孔;缺陷②为距踏面10 mm垂直轮辋侧面φ3 mm深30 mm的平底孔;缺陷③为距踏面50 mm垂直轮辋侧面φ3 mm深90 mm的平底孔;缺陷④为轮辋与轮辐交接区域,朝踏面方向φ3 mm、孔底距踏面40 mm的平底孔;缺陷⑤为轮缘根部靠踏面侧2 mm深周向刻槽,槽宽小于等于2 mm。根据超声检测脉冲回波反射的特点,周向缺陷采用纵波相控阵直探头从踏面进行扫查;径向缺陷采用纵波相控阵直探头在轮缘内侧面进行扫查;轴向缺陷采用纵波相控阵直探头、横波相控阵斜探头均能扫查到。
2.2 建筑和土木方面的应用
2.2.1 超声在测定混凝土结构强度及厚度的应用
&&& (1)强度检测技术
&&& 超声波检测是利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参数(声速)之间的相关性来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越大,强度越高,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快。经试验,这种相关关系可以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来拟合,即通过实验建立混凝土强度和声速的关系曲线。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应该选择浇筑混凝土的模板侧面为测试面,一般以200 mm×200 mm的面积为一测区。每一试件上相邻测区间距不大于2 m。测试面应清洁平整,干燥无缺陷和无饰面层。每个测区内应在相对测试面上对应的辐射和接收换能器应在同一轴线上,测试时必须保持换能器与被测混凝土表面有良好的耦合,并利用黄油或凡士林等耦合剂,以减少声能的反射损失。按拟定的回归方程计算或查表取得对应测区的混凝土强度值。
&&& (2)声波反射法测量厚度
&&& 如图8所示,超声波从一种固体介质入射到另一种固体介质时,在两种不同固体的分界面上会产生波的反射和折射。声阻抗率相差越大,则反射系数也越大,反射信号就越强。所以只要能从直达波和反射波混杂的接收波中识别出反射波的叠加起始点,并测出反射波到时,就可以由式(1)计算混凝土的厚度:
&&& 式中:H为混凝土厚度;C为混凝土中声速;T为反射波走时;L为两换能器间距。由(1)式知,要准确得到厚度,关键是如何设法测得较准确的混凝土声速C和混凝土结构底面波反射声时T。当换能器固定时,L是一个常数。
2.2.2 超声在桥梁混泥土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 桥梁结构的使用性能及耐久年限,主要由设计、施工和所用材料的质量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由于设计、施工和材料可能存在某些缺陷,这些缺陷会使桥梁结构先天存在着某些薄弱之处;此外,桥梁在营运使用中又会受到不可避免的人为损伤及各种大自然侵蚀,带来后天病害。
&&& 如图9所示,先在与裂缝相邻的无缺陷混凝土利用评测法计算出超声波在测距为2a的混凝土中的声时to;再将超声换能器置于裂缝两侧各为a的距离,计算出跨缝测试超声波的声时tc,计算裂缝深度dc公式为:
2.3 焊接方面的应用
&&& 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及B扫描实时成像技术,通过足够数量的探头排列和触发时间控制,并选用不同频率范围,可以实现嵌入式电阻丝电熔连接接头的检测。通过对比超声图像与接头实剖图,发现该方法能可靠地检出物体中的缺陷,并能较精确地确定缺陷位置和大小。在聚乙烯管道安装工程中的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
&&& 检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超声相控阵检测结合B扫描技术可以判断检测截面上电阻丝的位置,从而可以判断由于管材和套筒配合过紧造成的电阻丝垂直方向的错位情况,从实剖图上得到验证如图11所示,比较超声成像图和实剖图可以看出,相控阵超声方法对金属丝有较好的分辨效果,连很微小的位移也能分辨出来,定位精度达O.5 mm。
&&& 超声相控阵技术及B扫描实时成像方法对聚乙烯管电熔接头各类缺陷有较好的检出能力。对大量含缺陷电熔接头进行检测和试验研究,对比超声成像图和实剖图,发现该方法对于聚乙烯电熔接头的各类缺陷均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检出精度。通过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检测实践,验证该技术能实现嵌入式电阻丝电熔连接接头的检测。
&&& 现代意义的无损检测技术是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超声检测作为无损检测的一种重要方法和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制适应性强、灵敏度高的探头;为判断缺陷性质而对各种缺陷数学模型的建立;缺陷的检出和信号分析技术;无损评价的量化研究以及拓展超声检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它的优点是对平面型缺陷十分敏感,一经探伤便知结果,易于携带,多数超声探伤仪不必外接电源,穿透力强。局限性是藕合传感器要求被检表面光滑,难于探出细小裂缝,要有参考标准,为解释信号要求检验人员素质高。
&&& 超声检测技术未来将会向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 (1)向高精度、高分辨率方向发展。
&&& (2)高温条件下的测量明显增多,在线检测、动态检测增多。
&&& (3)在若干领域向超声无损评价发展,使得超声检测内容有了新的内涵。如超声检测技术与断裂力学相结合,对重要构件进行剩余寿命评价;超声检测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对材料进行物理评价。
&&& (4)在无损检测方面向定量化、图像化方向发展,超声检测系统将进一步数字化、图像化、自动化、智能化。
&&& (5)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如数值分析法、神经网络技术、模糊技术、遗传算法、虚拟仪器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
&&&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在超声检测及探伤中的不断深入应用,相信超声检测作为许多领域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提高。
本文地址:本文地址:
/apply/d_1nrutga2l2el4_1.html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技术文章
热门专业论文
热门技术文章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图像处理技术在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和分类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在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和分类中的应用
摘 要: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机器视觉等理论,对现役钢轨缺陷进行检测和分类。完成自动提取缺陷图像和最小化缺陷图像,以减少处理量并降低存储空间需求,自动判断缺陷类别。文章对采集到的缺陷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证
【题 名】图像处理技术在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和分类中的应用
【作 者】官鑫 赵智雅 高晓蓉
【机 构】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610031
【刊 名】《铁路计算机应用》2009年 第6期 27-30页 共4页
【关键词】铁路安全 缺陷检测 特征提取 模式识别
【文 摘】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机器视觉等理论,对现役钢轨缺陷进行检测和分类。完成自动提取缺陷图像和最小化缺陷图像,以减少处理量并降低存储空间需求,自动判断缺陷类别。文章对采集到的缺陷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实现检测轨道表面缺陷检测,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此方法可以克服人工检测方法的许多弊端,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铁路安全,缺陷检测,特征提取,模式识别
上一篇:暂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师练习题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钢轨探伤工高级技师练习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3:22: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钢轨探伤工高级技师练习题
官方公共微信铁路线路维修检测中钢轨探伤技术的应用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铁路线路维修检测中钢轨探伤技术的应用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数字化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研究与开发--《东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数字化钢轨超声波探伤仪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超声波探伤技术是无损检测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超声波检测诊断技术和检测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更为普及。而传统的模拟式超声波检测诊断仪器功能比较简单,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器的开发应用就变得至关重要。
本课题是基于东北大学与某钢铁集团公司合作的“模拟超声钢轨探伤仪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在对超声波探伤技术、模拟式超声探伤仪、研华PCI-1714数据采集卡驱动程序进行研究、试验,以及对数字式的钢轨超声探伤仪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确定了使用模拟超声波探伤仪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送、接收及处理;使用台湾研华公司的PCI-1714高速模拟输入数据采集卡进行回波数据的采集以及数字化;利用总线主控DMA传输方式通过PCI总线将信号采集进入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实验系统。并在此实验系统上使用编程软件完成数字化后数据的存储、波形的显示,回波数据的回放以及缺陷数据的分析。
在深入的研究了研华PCI-1714数据采集卡的主要特征和工作原理,以及它的驱动程序和控件应用的基础上,确定了以VC++6.0为编程工具,ACCESS数据库为存储工具,MATLAB为分析工具,并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下,完成了超声波探伤系统软件编程以及软件测试工作。
然后将所存储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波形回放,观察超声波信号在时域中的特征并找出缺陷数据;同时对缺陷数据利用小波去噪技术进行消噪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得到了超声波缺陷波形在时域以及频域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了缺陷识别,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另外,在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TH878.2【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1第1章 绪论11-17 1.1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背景11-12
1.1.1 课题来源11
1.1.2 研究背景11-12 1.2 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发展和在钢轨探伤中的应用12-15
1.2.1 超声探伤技术的历史和发展现状12-13
1.2.2 超声探伤的数字化研究现状13-14
1.2.3 超声探伤技术在钢轨探伤中的应用14-15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15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15-17第2章 超声波探伤技术17-30 2.1 超声波探伤机理17-23
2.1.1 描述超声场的物理量18-20
2.1.2 超声波探伤方法20-22
2.1.3 超声探伤仪22-23 2.2 超声探伤信号的分析23-26
2.2.1 影响缺陷回波幅度的因素23-25
2.2.2 缺陷的定位25-26 2.3 新技术、新方法对传统超声波探伤系统的挑战26-27 2.4 超声波探伤的通用技术问题27-30
2.4.1 频率的选择27
2.4.2 探头的选择27-28
2.4.3 耦合28
2.4.4 宽脉冲与窄脉冲28-30第3章 超声波探伤系统硬件组成30-39 3.1 超声探头30-32
3.1.1 压电换能器超声探头的组成30-31
3.1.2 压电换能器超声探头的主要种类31-32 3.2 模拟超声波探伤仪32-33
3.2.1 ST-518型超声波探伤仪简介32-33 3.3 数据采集卡及计算机33-35
3.3.1 PCI-1714数据采集卡33-35
3.3.2 工业控制计算机35 3.4 系统硬件的安装与调试35-39
3.4.1 安装流程35-36
3.4.2 系统硬件的测试36-39第4章 系统软件构建39-53 4.1 相关技术介绍39-44
4.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39
4.1.2 MFC运行机制39-40
4.1.3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40-41
4.1.4 数据库技术41-42
4.1.5 编程环境介绍42-44 4.2 系统的分层设计44-49
4.2.1 系统分层设计的原因44
4.2.2 系统功能模块44-49 4.3 主要程序流程49-53
4.3.1 程序流程图49-53第5章 系统信号分析处理53-70 5.1 分析方法的选择53-54 5.2 小波变换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54-59
5.2.1 小波函数54-56
5.2.2 小波函数的多分辨率分析56-57
5.2.3 信号的分解和重建57-59
5.2.4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59 5.3 系统信号分析及缺陷识别59-70
5.3.1 利用小波变换实现对探伤信号的噪声抑制59-63
5.3.2 利用小波变换实现对探伤信号的分析与缺陷识别63-64
5.3.3 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对探伤信号的分析与缺陷识别64-70第6章 研究总结和建议70-72参考文献72-76致谢7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军建;[D];浙江大学;2012年
李文超;[D];中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崇春,裘正定,杜锡钰;[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傅星;王勇;赵胤波;李梦超;李艳宁;;[J];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3期
周柳光;[J];钢铁;2003年06期
孙军华,董明利,祝连庆;[J];工具技术;2002年12期
朱瑞;[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年07期
王云昌,江波;[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4年06期
杨平,施克仁;[J];测控技术;2004年09期
邓宗全,钱征英,毕贞法;[J];机电一体化;2002年06期
郑党儿,郭敬泓,林新如,洪松;[J];计量与测试技术;1997年01期
王铁楠,刘杰;[J];机械传动;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圣贤;[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建民;[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周军伟;[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王开云;[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宋明霞;[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王勇;[D];天津大学;2005年
毕远敏;[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毕超;江波;;[J];工程塑料应用;2007年12期
陈学锋;瞿金平;;[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3期
陈文元;李雪梅;迟晓梅;;[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谢晓娣;[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杨凡;李祥;涂军;;[J];安防科技;2008年01期
陈知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李素云;张德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李多田;张伟林;;[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张兵;;[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钟赛意,汤国辉,王善荣;[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正平;徐超;陈军宁;吴瑞生;;[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杨辰龙;;[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王重阳;彭圆;张风珍;牟林;;[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李娜;师芳芳;李伯权;宫俊杰;张碧星;;[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谢永金;樊建春;张宏;张来斌;张继信;张永学;李世玉;;[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陈丽容;姜湘岗;;[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李莲;闫志洋;;[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张霖;赵祚喜;张智刚;俞龙;黄健;;[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喻镜;;[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年
何正嘉;訾艳阳;陈雪峰;王晓冬;;[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冀辉;[D];河北大学;2009年
姜毅;[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邹玮;[D];苏州大学;2010年
柴本银;[D];山东大学;2010年
张峰;[D];山东大学;2010年
徐慧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李文强;[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赵鹏;[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刘劲;[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李鹏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静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刘义付;[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刘力博;[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姜丽红;[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张倩;[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杨焱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高鹏;[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林营;[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赵奇;[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吴国曾;[D];郑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聂林涛;张恺;;[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12期
黄泽贵;童创明;王积勤;常广才;;[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况雪军;;[J];钢管;2007年05期
孙军华,董明利,祝连庆;[J];工具技术;2002年12期
曾琼;肖江文;袁建辉;;[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6年12期
刘蕴辉;刘铁;王权良;罗四维;;[J];计算机工程;2007年11期
杨克己;乔华伟;;[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张旭辉,马宏伟;[J];机械制造;2002年07期
卢杉;[J];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常俊杰;林成新;孙德平;;[J];润滑与密封;200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琦;[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进;[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吴鑫;[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李功燕;[D];浙江大学;2004年
王开云;[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王勇;[D];天津大学;2005年
李高龙;[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毕远敏;[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杜晶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乔华伟;[D];浙江大学;2008年
刘李明;[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程程;[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武晓冬;戴波;;[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姜宏洲,李含善,王建国;[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李业丽,陆利坤,林致计;[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黄明举,苏海涛,王素莲,张宏旭,梁仙霞;[J];标准化报道;1999年06期
黄晶,阙沛文;[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3期
徐西刚,施克仁,陈以方,彭雪莲;[J];传感器技术;2003年10期
邹晓红;[J];传感器技术;2005年07期
韩丰田,高钟毓,王永梁;[J];电测与仪表;2000年11期
潘伟峰,江渝,刘和平,魏宇平;[J];电测与仪表;2003年06期
肖慧娟,余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斌;[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芮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贾丽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李健;[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焦标强;[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周丽军;[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国平;李洪刚;刘菊光;;[J];无损检测;2007年09期
王传福;;[J];机械工程师;1989年06期
;[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9年06期
;[J];哈尔滨铁道科技;1975年08期
姚启均;;[J];砖瓦世界;1991年20期
文沛溪;伍新春;郭显文;李兴超;刘元章;;[J];铁道标准设计;1972年07期
;[J];压力容器;1985年03期
张国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张达球,马利生;[J];铁道车辆;1985年07期
郭维庆;;[J];机械制造;199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华;刘明刚;胡述超;;[A];2006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6年
麻湘琴;;[A];西南地区第七次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陈秉忠;朱立春;;[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韩克文;;[A];陕西省第九届无损检测年会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论文集[C];2004年
李湘海;;[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张葵;凌志浩;;[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陈先富;;[A];2007四川省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周绍全;;[A];昆明铁路局安全基础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栾延飞;;[A];陕西省第十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钟莉莉;郭晓波;徐向阳;杨小林;;[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舒郁 仁龙杰;[N];中国建设报;2011年
黄宁;[N];广西日报;2009年
李纪澜;[N];经理日报;2003年
叶建平;[N];中国船舶报;2002年
马均松;[N];中国船舶报;2005年
程云鹤;[N];鞍山日报 ;2009年
杨文兴;[N];汕头日报;2008年
达文;[N];中国质量报;2004年
张海瑞;[N];太原日报;2010年
记者范增军;[N];中国汽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圣贤;[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芳;[D];东北大学;2008年
刘洋;[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曹微微;[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李文静;[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赵新超;[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宋静;[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李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郭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王晶淼;[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冯贵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轨焊缝探伤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