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传给我柴静 穹顶之下视频的视频吗,非常感谢

《穹顶之下》:柴静的“举证”责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财新网“竞争与垄断”专栏作家,著名跨国企业亚太合规总监,中国及美国纽约州律师,全国律师协会反垄断委员会委员,著有《商业贿赂风险管理》一书。微信号:henrychenlitong
陈立彤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立彤)受到了很大的赞誉,但也受到了很多的责难和批评。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责难和批评是柴静“举证”不当——柴静不能举证她孩子的肿瘤与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贸然”把这两样东西关联在一起是不科学、不专业,甚至是煽情的。换言之,这些责难和批评要求柴静拿出非常详尽的科学分析来证明雾霾与肿瘤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就是不科学、不专业。当然,也有人指出柴静本人抽烟,这也可能是导致孩子肿瘤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柴静尽到了她的“举证”责任(如果她起诉的话)——虽然中国法对此尚无明确的可操作性规定。
  在环境污染这类案件中,作为原告(如果柴静是原告的话),她只要证明两样东西:第一,损害结果(如她的女儿患有肿瘤、其他患者患有肿瘤);第二,导致损害结果的可能事由(比如雾霾)。应该说,原告(特别是个人原告)的举证责任就应当到此结束。当然不排除柴静提出补强证据来加强她的举证——事实上柴静也提供了一些补强证据,比如烧散煤与肿瘤高发的官方统计。接下来就应当是被告(如果有被告的话)来举反证:雾霾与肿瘤没有关系、特别是雾霾与新生儿肿瘤没有关系、柴静的吸烟(如果她吸烟的话)与孩子的肿瘤有更大的关联性。为了更好地阐述上述柴静的“举证”责任,我们再举另外一个“河北村庄数十人因饮用水污染患癌症去世”例子。
  河北饮用水污染案
  据新华网日《河北村庄数十人因饮用水污染患癌症去世》一文报道,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二里半村冯军状告金铭精细冷轧板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铭公司)因排污不当,从而污染其一家生活饮用水源(一口水井),致使其大女儿冯亚楠、小女儿冯晓楠患白血病,大女儿因此死亡。
  根据报道,原被告都对井水通过专门机构进行过检测,而结果迥异。原告的检测结果是总砷超标2.95倍,总锰超标3.8倍。而被告和大厂环保局的检测结果是排污不超标。因此原告在各级法院的起诉、上诉及申诉全部败诉。法院认为,被告排放的污水与原告自打井水中砷、锰超标不存在因果关系,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饮用含砷、锰超标的水能够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原告诉请属证据不足。2011年4月底,冯军到最高法院申诉,但因为材料不全,其被要求重新整理相关材料。
  对此,冯军认为,案件关键一点在于举证责任问题,他说,自己一个个地举证金铭公司排污与女儿的患病存在因果关系是不可能的。多年来一直为冯军免费辩护的当地公益律师李建坦言,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污染案件,个体举证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连公司大门都进不去,更不可能寻找到其排污的证据。
  冯军及其律师所提到的这种情况不是冯军一案的问题,在其他很多环保案件的民事诉讼中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虽然《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规定(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七条也专门对水污染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规定(因水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排污方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但是这些笼统的规定在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
  本人无意对冯军一案或其他类似案件的实体部分(即原被告的对错)进行评论,因为本人对案件的实体情况的了解仅来自新闻报道。但是,我认为我们应当对环境污染等侵权案件的举证制度进行改革。
  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
  在环境污染民事案件及其他的一般类似民事侵权(如食物中毒等)案件中,原告往往只能证明两件事:第一,损害结果(如冯军一案中大女儿得白血病死亡,小女儿也得了白血病);第二,导致损害结果的可能事由(在冯军案中,家里人的饮用水受到污染、而饮用水的水源与被告的排污口非常接近。因此,损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来自被告的排污。)应该说,原告(特别是个人原告)的举证责任就应当到此结束(当然不排除其提出补强证据)。
  接下来的所有举证责任应当由被告承担。被告的举证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其生产流程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废水(和其他废弃物);第二,其处理这些废水、废物的技术手段、过程、设施及其具体负责人员;第三,其所排出的废水的检验报告;第四,其排出的污水或没有污染的废水不可能影响地下水等等。
  举证责任重新分配的合理性
  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是对我们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补充,其合理性在于以下两个个方面。
  第一,谁最接近证据的谁举证。在环境污染、食物中毒案件中,被告相比较原告更接近、更了解事实的真相。原告不了解事实真相有很多原因,而且很多原因是不能克服的。比如被告把着大门,原告不能破门而入。再比如,有很多技术上的东西,一个普通人是不可能了解的,比如一个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说清楚一个轧钢厂是如何治污的。你要让一个老百姓原告举证一个轧钢厂排污前对污水的处理是如何地不充分,从而造成污染,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别告了。
  第二、谁反驳可能性的谁举证。在环境污染、食物中毒等案件中,通常原告只能证明可能是某个侵权行为导致了某个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因果关系推定,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则便可认定这种可能性为实在的因果关系。推定因果关系较为常用的一种规则就是概然性因果关系。这种规则证明的标准是高度概然性,日本学者称之为“优势证据”。在民事案件中,心证的判断只要达到因果关系存在的概然性大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高度概然性这一程度,便可认定因果关系存在。打个比方,10个彼此根本不认识的人在同一家餐馆吃饭全部食物中毒,则起诉该餐馆的原告无须就侵权事实再举证,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在前述这种情况下餐馆没有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或者餐馆的食物导致原告中毒的可能性非常大,法官可藉此认定因果关系的存在。但为了公平起见,餐馆仍然可以举证来反驳原告所主张的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比如这10个人在其餐馆吃饭前非常巧合地在另一个餐馆吃过一顿不洁海鲜。
  如果要让消费者来举证,不仅难度大(注:如果你不相信,你不妨现在就试着说明一下为什么一只烂螃蟹会让一个人腹泻的科学道理。另外,你再试着证明一下,你刚吸进去的空气里有雾霾),而且对原、被告都不经济。也许索赔额只有500元,而原告的举证成本(加上误工费等)可能数倍于索赔额。如果原告可以将这个成本转嫁到被告头上,那么被告最终的法律成本也加大了。想象一下,如果10个消费者都索赔,所有的举证程序都来一遍,被告的成本一下增加了10倍。这种情况可能是被告也不愿意看到的。可见不当的举证程序可能加重当事人双方的法律成本。
  在冯军一案中,如果在金铭公司投产排污后,二里半村得癌症的人数激增到数十位,那么这将是对原告很有利的一个证据,这已经符合因果关联的“相当程度的”可能性的要求,按照盖然性因果关系判断的规则可认定为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
  接下来,应当是金铭公司来反驳这数十位癌症病人的得病与金铭公司的排污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但是,在冯军一案中,数十位癌症病人得病的证据似乎没有能够递进法院——很多证人因为种种微妙的原因似乎放弃了主张权利的机会(法院对此应当主动调查取证)。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举证的优化是环境污染案件的灵丹妙药。很显然,要解决环保案件取证难、起诉难、胜诉难的问题,光有优化的举证责任是不够的。举证责任的优化说到底只是一个程序法的优化。如果我们在实体法上、立法宗旨、执政理念上没有突破,那么光有举证责任的优化是远远不够的。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教授诉说的那样,中国的环保问题不仅仅要靠法律解决,它是由整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决定的。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的还是发展观念上端正认识,真正树立环境优先的原则,建立一个好的大环境。在这样一个端正了的发展观念下,法律和执法才会更有利于环保和民生。关于这一点,我在这里又不得不再提一提美国法,对此,请详见拙文《&》。
  总而言之,对环境污染的实体法和程序法都应当作伤筋动骨的调整,方能让个人通过民事诉讼切实地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其中,“谁接近证据谁举证”和“谁反驳可能性谁举证”的原则,对于环保案件以及其他群体性案件(如食品安全),都是有其法律上的借鉴意义的。在这两个原则下,我认为柴静尽到了她的“举证”责任。在这里顺便提一下,不知上述冯军一案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
  后记:
  我的这篇专栏文章挨了不少板砖,我择取其中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评论以及我的回复作为本文的后记。
  网友“一滴沉默GL评论:“请认真看完视频再发表评论,法务工作者的严谨性呢?@陈立彤。柴静并没有说孩子出生时的肿瘤是因为雾霾,这并不是她调查这件事的原因,她的初衷是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环境,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即使您能从她言语中揣测出这种方向,那能作为一个论据拿来用吗?”
  我的回复:“首先多谢你的评论。我非常赞赏你对我的批评,要求一个法务工作者更严谨这是没错的。一个法务工作者就是要严谨、严谨、再严谨。
  其次,我看完视频的感觉就是,柴静认为(我也赞同):雾霾加大了肿瘤乃至肺癌的高发。比如,柴静提到的那个肺癌病人、肺癌的十年潜伏期、2004年就有的雾霾、烧散媒导致肺癌高发的官方统计等等。
  第三,我没有看到柴静明确说她孩子的肿瘤与雾霾没有关系。如果她说了,那我承认我有疏忽。如果她没有说,那就是你我对柴静视频的解读有所不同。我看了很多对柴静批评乃至责难的评论,好像有很多人的解读和我的一样,虽然我不同意这些指责和批评意见。
  第四,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即使柴静认为她孩子的肿瘤与雾霾有关系,进而报道、甚而起诉,她在视频当中的“举证”,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记者,甚而是原告(如果我是法官),已经足够。我理解柴静没有起诉的意思,但如果柴静的“举证”在诉讼当中都可以了,那么在新闻报道当中岂非也更是足够?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拙文的关注和评论。我们在彼此的交锋或交流中,可能都不经意地在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做了一点菲薄的贡献。这也达到了我写本文的初衷。”
  风影之外:“够吗?你知道中国70年代多少烧锅炉工,砖窑工人,还有我自己,明白的说,河北南部农村,自六十年代来直到现在,天天是一间15平方米小屋放一个烧煤的炉子,烧火取暖,烧火做饭烧水,不妨做个调查,这个地方的肺癌患病率。我可以明确的说,我的老家村子没有一例肺癌。村子人口1500人“
  我的回复:“风影之外所说的问题正是政府或被告(如有诉讼的话)需要查明的问题。假设原告起诉了,你所说的这些被告完全可以拿过来作为它们的证据使用;但并不需要原告正反两方面都做足了工作才能起诉——这样对于原告从举证的负担角度来看是不公平的。这也就是我要说的,举证负担要重新分配。诉讼如此,新闻报道以及公民对政府的批评也是如此——不能让记者及老百姓花完最后一分钱做了十足真金的科学研究才能写报道或者提出批评。政府部门、污染公司、被告不能一有批评或诉讼就跳出来说没有科学依据从而不了了之——科学依据应当依据“谁接近证据谁举证”和/或“谁反驳可能性谁举证”的原则由政府、污染企业或被告提供并由污染受害者或原告反驳或提供补强证据。”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丽莎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视频】两天 刷爆微信的自费超级视频 打破你的常识观 央视著名女主持柴静因儿而生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完整版
来源:人民网 正能量 医谷综合
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央视著名女主持柴静推出了其自费拍摄的记录片《穹顶之下》,从那一刻,迅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刷爆了微信,引发了大家广泛关注。柴静的女儿未出生已诊断患肿瘤,出生即做手术,这就是央视著名女主持柴静的遭遇。柴静是央视名嘴,主持了很多谈话类节目,以其敏锐、深刻著称。但生命面前,人人平等,她也会遭遇不幸。她没有自怨自艾,她坚强地陪伴术后的孩子,并拿出自己的百万积蓄,奔走于世界各地,拍摄雾霾纪录片,以期政府能尽快有效改善大气环境、降低污染,让更多人、更多孩子健康生活。多么可敬可佩!希望我们的社会有更多柴静!柴静从央视离职后的去向一度被关注和热议。今天,柴静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首发,柴静也现身接受媒体专访。她透露,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没出世的女儿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在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花费百万元。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在此前的交流现场,柴静综合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人民网对柴静的采访记者:你告别央视之后,为什么选了雾霾这么一个题材?柴静: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记者:你怎么想到公之于众的?柴静:一开始没有想要公开,只是自己找资料,找专家问,想解开一些迷惑。我调取了十年来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空气污染早已存在。我就在北京生活,怎么没意识到?我找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提供给我2004某个月的PM2.5数据曲线,相当于今天的严重污染,首都机场也关闭了,只是当天新闻报道是雾。可见当时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缺乏认识。我深感作为传媒人的一员,也有责任,因为当时我在北京,但我浑然不觉。我做过不少污染报道,总觉得好象看到烟筒,看到厂矿才会有污染,所以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就无知无觉。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但既然认识到了,又是一个传媒人,就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不耸动,也不回避,就是尽量说明白。因为如果大家低估了治理的艰巨和复杂,容易急,产生无望的情绪。如果太轻慢,不当回事,听之任之,更不行。所以尽可能公开地去说明白,也许可以有很多人象我一样有改变,为治理大气污染做一点事。记者:一个母亲这个身份切入,我是觉得特别亲切,但是你有顾虑吗?柴静: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 他说,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耻的。不用太顾虑和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记者:我不仅是理解,而且能够强烈地带着情感感受到。柴静: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PM2.5对人体的伤害PM2.5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强的致癌物苯并[α]芘是国家标准值的14倍。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矿尘、无机碳、其他金属元素。它们可以碰撞、组合、反应,一起向你攻击:影响呼吸系统,造成肺癌;影响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脏供血能力,甚至引发心梗,以及各种过早死亡。雾霾严重的地区,很多人不抽烟也得肺癌,甚至婴幼儿也得了肺炎。因为没有流行病学调查,医生只能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过去30年,中国肺癌死亡率飙升了465%,前卫生部长陈竺指出,中国每年因大气污染过早死亡50万人。雾霾污染到底有多严重?2014年,整整一年的北京,污染天数175天。PM2.5当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强的致癌物,苯并a芘它是国家标准值的多少倍呢,14倍。前卫生部部长,陈竺的测算结果是,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在2013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有27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世卫组织说,颗粒物是被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那个时候的大气污染已经跟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分布一致。2006年年均PM2.5浓度要高于今天,就在这一年中国提出节能减排。过去30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中国这么多煤 很多烧在了京津冀中国这么多煤,用在了哪儿?2013年36亿吨,我们可以看一下,它其中3.8亿万吨烧在了京津冀,3.8亿万吨有3亿烧在河北。在中国有60%以上的钢铁企业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环评法甩在一边不用。一千万吨钢是多少人就业,十万人就业,河北的钢铁是到了什么程度,已经到了你取缔不了的程度。褐煤一烧,PM2.5在1000以上褐煤,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煤,一烧的时候将近也一半会变成黑灰全都飘在空间。它造成的后果是这样,日,第一天供暖的哈尔滨,它的雾霾报表,PM2.5在1000以上。当天的哈尔滨人们是这样生活的:公共汽车都开丢了,环保局长走丢了。煤是可以弄干净的,英国人是95%以上都给它洗干净,那么在中国我们洗了多少?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上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而且又污染。在中国城市里我们现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烧散煤,他们烧的量不太大只有20%,但这20%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就这么厉害。最要命的是,它的毒性还非常大,在北京冬天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25倍,它的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散烧煤炭是主要原因之一。云南的宣威有一个叫虎头镇的地方,因为散煤变成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汽车成最大污染源之一光北京2010年一年我们增加的车是多少呢?80万辆。把所有这些车头和尾这些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列到深圳,再从深圳排回来。北京本地的污染源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还有一个城市出乎我的意料,“某城市一年雾霾日达到200天以上”,你可以猜一下这是哪个城市,杭州。在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一个小时的PM2.5的排放量是多少?一吨。北京每一天在凌晨的时候都会出现污染的峰值,永远比当天下午的时候,有机碳的排放大概要高出两倍。货车配置全面造假外地半夜进京汽车大面积造假,或者说说的更严重一点叫全面造假,这个行业内的秘密,90%基本上配置都不符合。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四车的500倍,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毒性远比一般的大,致癌性要高出一个量级。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环保部门肯定是有惰政的嫌疑,但环保部也很尴尬,“不敢张嘴,怕别人看到我们没牙”。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车企也挺尴尬,造假的老板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否则的话我生产真的,别人生产假的,明天我就垮了。油企垄断:中国最好油品比发达国家低2个等级北京加的柴油,基本是最好的油品了,硫含量是欧盟国家的25倍。我们国家的油品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只要提高一个等级的话我们排放可以减少10%。为什么我们不赶紧把油品弄的干净一点呢?在我国,国家车用燃油质量标准是由石化石油行业主导的。石化行业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国家标准不够高。问环保部、环科院参与制定油品标准的人,你为什么不把标准定高一点呢?环保部门说,分歧在哪儿,就在钱上。国三升国四的时候,环保部说一升涨7分就够了。石化行业说那不行,得五毛钱。就摊开成本算一算,到底是多少钱,很简单的事情。国家发改委某官员倒出无奈:人家(石油石化企业)根本不搭理我们,他副部级单位,你拿什么招啊,他搭理你啊,你价格司今年不涨价,明年逼上门来,你涨不涨,不涨我断供了,就这话。发改委说:控制不了,比如你是独生子,你这个小孩要学坏,你做母亲的有什么太大办法,只能全心全意打一顿呗,别天天打啊,人家有十个孩子,也不会调皮捣蛋的对吧。中石化已经是一个世界500强之一了,刚刚公布的是去年营业收入2万亿,如此庞大一个国有企业了,为什么不能够在关于环境问题上能够更多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现在世界平均的天然气占能源结构的比例是很高的,大概24%,因为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那中国是多少呢?我们只有5%。中国并不是煤多、贫油、少气的国家,我们天然气探明占22%,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大量的天然气埋葬在中国大地之下,黑暗不知名的深处。我们石油探明量是38%,在每年探明这些储量当中,比如说天然气探明9000亿立方米,但我们开采了多少呢?1000亿立方米,有大量的资源我们知道它在哪儿,但却没有去开采,为什么会这样?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来说,他们有6300家天然气石油公司,我们有几家呢?3家,其中70%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如果我们开放这个市场的话,我们天然气的产量可以翻一番,我们探明储量可以翻一番。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50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60%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中国二十多万艘这样的船,它用的都是最差最差的重油,污染到什么程度,有的码头上你可以用手把黑炭一粒一粒的拣起来。广州白云机场排污量相当于60万辆出租车的同时排放。英国怎么做的?伦敦大烟雾事件发生的时候,英国的能源结构中将近90%是煤炭,1953年颗粒物的平均浓度超过欧盟标准的10倍,他们控制污染的压力比我国当前更大。英国人在1956年通过的清洁空气计划。政府出钱,承担家庭壁炉改善70%的费用,但惩罚同样严格,违反者可以处以100英镑的罚款甚至坐牢。烟雾事件发生后20年中,石油替代了20%以上的煤炭,天然气替代了30%以上的煤炭,煤炭在整个国家能源结构中从90%下降到30%,而重工业站GDP的比例也下降了10%,很多煤矿和燃煤的工厂关停,这里曾经有上百万人就业。1960年到1970年,在英国治污的前十年,经济不但没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之后十年终,英国进入了油气时代,他们的经济总量翻了四倍。英国的能源大臣:要给新兴的产业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他们会带给你惊喜。城市化下的概念重工业严重过剩我们36个重工业中,现在22个严重过剩。中国还有将近一半的省份,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仍然把钢铁煤炭列为支柱产业。清华的江亿院士告诉我,中国的城市也已经到了严重过剩的程度,甚至比工业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每天要消失80个自然村,我们房屋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在中国一共有200多家地级市,其中184家要建成国际大都市,现在中国有13亿人,但如果我们把目前城市规划当中这些人口都加起来的话它是34个亿。十五年之后,我们的耗煤量会达到60亿吨,我们的用车量会达到4亿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将在用光所有的资源之前,我们就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这意味着在中国五买还只是刚刚开始,堵车只是刚刚开始。发达国家是怎么做的?美国加州1700多万人,吃不上1300多万辆车,快人手一辆,所有的燃料加起来足够来回月球1600趟。所以所有的柴油车都被要求安装DPF,这种颗粒过滤器,相当于给车戴上口罩,可以过滤掉99%的颗粒物。如果按要求安装要加装DPF,但他没有加,虽然车的尾气是达标的,但司机还是要罚1000美金。环保部有权力抽查任何新车,一旦发现厂家违规,要从出厂当天开始,每一天罚25000美金。餐饮污染严重在北京餐饮代理的PM2.5的污染占到至少6%,而北京的餐饮业占到全国12%。伦敦餐馆没有味儿,为什么呀?这个老板就把我带进了他们的阁楼,然后看到这么一个东西,叫油烟净化器,伦敦政府要求他们强制按准,而且有人定期来检查。如果我们目前环保设施(和法律),就目前全100%都到位了,我们的尘排放跟我们的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排放应该低35%。
相关阅读:
扫一扫,关注医谷微信
每天下午 6 点,为您奉上有深度的医学资讯;同时,通过医谷微信,您还可以直接访问医谷手机版,随时随地,获取更多更全面新鲜医学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医谷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柴静穹顶之下完整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