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岐到下屿骑自行车多长时间合适要多长时间?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志书检索
按内容&&&&&&
二、连江县行政区划
    唐代:设5乡,统20里。5乡是:宁善、永福、太平、名闻、五贤。20里是:钦平、新安、安庆、永贵、崇德、清河、光化、临江、安仁、进贤、安义、中鹄、归仁、敦贤、安宅、嘉贤、安德、保安、建兴、集政。
  宋代设7乡,宁善乡析为西宁善乡和东宁善乡,永福乡析为永福乡和南永福乡,其余不变,统24里。
  元代:恢复5乡建制,东、西宁善乡合并,南永福乡改名永福乡,原永福乡的崇德上里析为崇德四里、崇德三里;崇德下里析为崇德二里、崇德一里。不久,从崇德四里至崇德一里依序改为二十九都、二十八都、二十七都、二十六都,不隶乡里。全县共5乡(21里)、4都。
  明代:设5乡(19里)、4都(明初减为3都,嘉靖十三年恢复为4都),共辖37图。
  清代仍设5乡(20里)、4都,共辖42图。
   表1-1-25  唐至清代连江县行政区划情况表单位:个
5乡21里4都
5乡19里4都
5乡20里4都
  民国初期区划沿袭清制。之后,曾划为17区,并依次成立自治区。自治区的名称为:第一区同仁、第二区浦口、第三区g头、第四区新福、第五区荻安、第六区新连、第七区溪港、第八区丹阳、第九区正西、第十区长龙、第十一区马透赤、第十二区六墩、第十三区官坂、第十四区筱定、第十五区象厦、第十六区黄岐、第十七区苔北秀。加上西洋岛和马祖列岛两个区,实际是19个自治区。
  民国17年9月,实施《县组织法》,设县、区、村(里)、闾(邻)四级。5户为邻,25户为闾,百户以上集镇为里,乡村为村,20村(里)为区。
  民国18年,改村(里)为乡镇,区由20~50个乡镇组成。连江共设8个区,149个乡镇,附乡397个(以下括号内为附乡数)。
  第一区,2镇、27乡(附乡22):县前镇、通济镇、学前乡、资寿乡、万石乡、崇云乡、龙门乡(2)、县西乡、崇礼乡、东岳乡、江南乡、浦下乡、毗屯乡(3)、岱云乡、才溪乡(1)、幕浦乡、石头乡(1)、官亭乡(1)、杉塘乡、上山下乡(1)、下山下乡(1)、青塘乡(2)、东塘乡、东湖乡(1)、西村乡、长汀乡(3)、横槎乡(4)、凤尾乡(2)、白沙乡。
  第二区,1镇、17乡(附乡35):g头镇(6)、长门乡、官岐乡(4)、定安乡(2)、后沙乡、东岸乡(2)、定岐乡、蓬岐乡、塘下乡、龙坞乡(2)、长沙乡、蓝田乡、镜路乡(5)、花坞乡(2)、山存乡(4)、儒洋乡(2)、湾洋乡(4)、魁岐乡(2)。
  第三区,13乡(附乡35):筱沃乡(1)、道沃乡(1)、百胜乡(1)、东岱乡(1)、浦口乡(1)、洪塘乡(3)、塔头乡(5)、益砌乡(4)、松坞乡(2)、蔗尾乡(3)、关头乡(4)、湖里乡(5)、龙山乡(4)。
  第四区,13乡(附乡72):朱步乡(3)、陀市乡(4)、潘路乡(1)、汤山乡(10)、贵安乡(4)、桃源乡、仁山乡(1)、东利乡(2)、坡港乡(1)、芦濑乡(14)、高岳乡(4)、小沧乡(25)、梅洋乡(3)。
  第五区,2镇、23乡(附乡115):丹阳镇(6)、傅山乡(3)、山边乡(1)、朱山乡(4)、桂林乡(2)、祠台乡(6)、洋门乡(2)、坑口乡(2)、花园乡(2)、山兜乡(2)、松岭乡(7)、凤岩乡(3)、杜棠乡(10)、后埭乡(6)、蓼沿镇(5)、定田乡(3)、杏林乡(4)、朱公乡(4)、周溪乡(7)、大沧乡(8)、仙屏乡(4)、溪东乡(6)、下洋乡(4)、苏院乡(4)、洪塘乡(10)。
  第六区,23乡(附乡22):辰山乡(1)、下井乡、横厝乡、南门乡、庄边乡(5)、拱头乡(1)、尖墩乡(1)、龙头乡(1)、南靖乡(1)、西安乡(1)、尚仁乡、尚德乡、尚义乡、馆读乡(1)、东村乡(3)、村前乡(1)、五甲乡(1)、十甲乡(1)、浮曦乡、北山乡(1)、外洋里乡(2)、盛头乡(1)、巽屿乡。
  第七区,14乡(附乡45):官岭乡(1)、中麻乡(2)、蛎坞乡(1)、白鹤乡(4)、官坂乡(4)、塘边乡(3)、下濂乡(3)、辋川乡(2)、坑园乡(2)、郭婆乡(5)、颜岐乡(3)、下岭乡(3)、厦宫乡(1)、松皋乡(11)。
  第八区,14乡(附乡50):黄岐乡(14)、苔乡(1)、北茭乡(1)、秀邦(2)、后湾乡(2)、奇达乡(1)、安海乡、官坞乡(2)、大埕乡(2)、小埕乡、定海乡、南竿乡(11)、北竿乡(10)、西洋乡(4)。
  民国24年8月,福建省政府颁布《福建省各县分区设署办法施行细则》,连江被列为重点“剿匪”县。按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训令和《“剿匪”省份各区设署办法大纲》,强化保甲制度,10月1日编查完成,撤销原有8个区建制,改设3个区署,下辖55个联保、487保、4891甲。后调整为40个联保。
  第一区署(原一、二、三区合并),驻地g头,辖9个联保。
  第二区署(原四、五区合并),驻地丹阳,辖10个联保。
  第三区署(原六、七、八区合并),驻地小埕,辖21个联保。
  民国25年12月12日,东涌岛划属连江县西洋联保管辖。
  民国26年(1937年)2月13日,原属闽侯县的g头新道、拱屿、塘头、竹岐、阳岐、山兜、塘边、溪边8乡及壶江、川石2岛,划属连江县第一区署,8乡属g头联保,壶江、川石增设壶川联保。
  民国29年初,根据福建省政府颁布的《县各级组织纲要实施计划》和《健全联保机构办法》,改联保办公处为乡镇公所,改保长办公处为保办公处,全县41个联保改编为31个乡镇,共辖290个保,2951甲。
  民国31年4月,进行全县保甲户口整顿,将原一区蔗浦乡的松坑保三甲划属原三区官岭乡中麻保;原三区拱透乡的东湾、半塘保划属马赤乡;原二区潘渡乡增编1保,松岭乡旺庄保三尖山划属朱公乡杏林保;原一区敖江镇小梅洋划属原二区潘渡乡梅洋保。其余乡镇保甲不变。
  民国32年3月,因财政紧张,把30个乡镇压缩到23个乡镇(竿塘、西洋沦陷未编),284保压缩到237保。撤销龙道乡,分属东岱镇和百筱乡;荻安乡和壶川乡合并为荻壶乡;潘渡乡和溪港乡合并为潘溪乡;苔、北茭、秀邦3乡合并为苔北秀乡。
  民国33年3月,撤销境路乡,分属敖江镇和荷山示范乡;撤松岭乡归属丹阳镇;撤象坑乡归厦宫乡;撤奇达乡归黄岐镇;全县缩编为19个乡镇(竿塘、西洋沦陷未编)。同年6月,再次缩编,东岱镇和百筱乡合并为东沃镇,撤荻壶乡归g头镇;蔗浦乡与下洋乡合并为浦洋乡;朱公乡与蓼沿乡合并为朱蓼乡;马赤乡与拱透乡合并为马透乡;苔北秀乡与黄岐镇合并为黄苔镇。增设小沧乡,恢复镜路乡,改名镜山乡。全县计15个乡镇(竿塘、西洋沦陷未编)、161个保、2257甲。
  民国34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对乡镇保甲进行复查整顿,正式宣布撤销区署建制,至翌年初编查结束,在原有15个乡镇基础上,增编原沦陷区3个乡,即荻壶乡、竿塘乡和西洋乡。马透乡改名所南乡,全县设18个乡镇、177保、2252甲。此后,全县只增加筱定乡船户1个保。民国38年设有18个乡镇、178保、2226甲。
   表1-1-26民国38年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表1-1-27  民国时期若干年份连江县乡镇设置演变情况表单位:个
民国33年3月
民国33年6月
民国35年1月
民国38年8月
  注:民国32~33年因竿塘、西洋沦陷,乡、保数未计入。
  日,连江解放。9月23日宣布建立6个区公所,一区设城关,二区设浦口,三区设g头,四区设潘渡,五区设丹阳,六区设官坂(后迁马鼻)。
  1950年3月,进行建立基层乡镇政权试点。6月,由六区析出七区(设小埕)和八区(设黄岐,暂由七区代管)。至是年底,全县8个区,预定设立85个乡镇,除南竿、北竿、西洋、东涌4乡尚未统一待建外,其余81个乡镇政权基本组建结束。
   表1-1-28  1950年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乡  镇  名  称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凤尾、浦下、上山、江南
浦口镇、塔头、幕浦、山亭、益砌、蔗尾、东岱镇、洪塘、山堂、龙山、晓沃镇、百胜镇、道沃
g头镇、东边、拱屿、塘头、山兜、官岐、定安、后沙、定岐、壶江、镜路、花坞
潘渡、东湖、长汀、朱步、陀市、贵安、仁山、坡西、高岳、小沧
丹阳镇、朱山、祠台、新洋、花园、坂顶、凤岩、朱公、周溪、蓼沿、后坂、蒲边
官坂、白鹤、下濂、辋川、长龙、下洋、透堡、拱头、马鼻、村前、赤石
筱埕镇、大埕、定海、官坞、官岭、坑园、厦宫、颜岐
黄岐镇、长沙、安海、奇达、苔、后湾、北茭(南竿、北竿、西洋、东涌4乡待建)
  1951年6月增设11个乡,10月又增设13个乡,全县乡镇数达105个。其中:
  一区增青塘、毗屯2乡,共10个乡镇;
  二区增蝉步1乡,共14个乡镇;
  三区增儒洋、东岸、水上、南塘、川石5乡,共17个乡镇;
  四区增梅洋、龙潭、东塘3乡,共13个乡镇;
  五区朱公分为杏林、四锭2乡,增1乡,共13个乡镇;
  六区增尖当、岚下、馆读、鹤屿、红厦5乡,共16个乡镇;
  七区增东坪、下屿、松皋、中麻4乡,共12个乡镇;
  八区增茭南、秀邦、高塘3乡,共10个乡镇。
  1952年4月,增设18个乡,一区增岱云、魁岐、北岳;二区增湖里;三区增塘下、门边;五区增松岭、桂林、洋门、文朱、溪东;六区增麻里、塘边、辰山、浮曦;七区增蛤沙、象纬、飞红。与此同时,对区一级区划也作相应调整,全县增建2个区:一区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街划出新建城关区(后改为第十区);第六区的官坂、麻里、白鹤、鹤屿、红厦、塘边、下濂、辋川和原七区官岭镇、蛤沙、中麻乡共11个乡镇,新建为第七区。原七区改为八区,原八区改为九区。二区的幕蒲、山亭和三区的镜路、南塘、花坞、儒洋划属第一区。
   表1-1-291952年4月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乡 镇 名 称
幕浦镇、凤尾、北岳、上山、青塘、浦下、毗屯、江南、魁岐、镜路、南塘、花坞、儒洋、山亭、岱云
浦口镇、东岱镇、晓沃镇、百胜镇、塔头、益砌、蔗尾、洪塘、蝉步、山堂龙山、湖里、道沃
g头镇、门边、东边、水上、拱屿、塘头、山兜、官岐、定安、东岸、后沙、定岐、塘下、壶江、川石
东湖、东塘、梅洋、长汀、朱步、潘渡、陀市、贵安、仁山、坡西、高岳、小沧龙潭
丹阳镇、新洋、文朱、朱山、桂林、祠台、洋门、花园、松岭、坂顶、凤岩、杏林、四锭、周溪、蓼沿、后坂、溪东、蒲边
马鼻镇、透保镇、长龙、下洋、岚下、馆读、尖墩、拱头、辰山、村前、赤石浮曦
官岭镇、官坂、蛤沙、中麻、红厦、白鹤、鹤屿、麻里、塘边、下濂、辋川
筱埕镇、定海镇、大埕、东坪、官坞、坑园、象纬、颜岐、下屿、厦宫、松皋飞红
黄岐镇、北茭镇、长沙、高塘、安海、奇达、苔、后湾、秀邦、茭南(待建4乡:南竿、北竿、西洋、东涌)
东南街、东北街、西南街、西北街
  同年8月,扩大乡镇规模,全县123个乡镇裁并为100个乡镇。一区裁魁岐、北岳、岱云、儒洋;二区裁蝉步、湖里;三区裁水上、门边、东岸、定岐;四区裁龙潭;五区裁松岭、文朱、溪东;六区裁辰山、浮曦、尖墩;七区裁麻里、塘边、中麻;八区裁飞红、东坪;九区裁茭南,十区不变。
  日,中共福建省委决定将西洋岛划属霞浦县管辖。
  同年9月增设14个乡:一区增儒洋,二区增蝉步,三区增定岐,四区增龙潭、沙洲,五区增文朱、桂林,六区增尖墩、浮曦,七区增中麻,八区增东坪、施家、飞红,九区增大汴。同时将七区的蛤沙划属八区;八区的坑园、象纬划属七区。
  同年9月29日,中共连江县委决定增设3个乡:南竿乡(归八区,乡址暂设筱埕)、北竿乡(归九区,乡址暂设黄岐)、东涌乡(归九区,乡址暂设黄岐)。
  1955年9月,第十区改名城关镇,为县直辖镇。撤销第七区建制,所辖官岭镇和中麻乡划属二区;官坂、白鹤、下濂、塘边、辋川划属六区;红厦、坑园、象纬划属八区。同年底,取消区的序号,以驻地名称命名。
  1956年3月,除县直辖的城关镇及4个街外,8个区并为5个区,113个乡镇并为65个乡镇。
   表1-1-301956年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乡(镇、街)名称
东南街、东北街、西南街、西北街
上山、浦下、幕浦、花坞、南塘、东湖、蔗尾、官岭镇、浦口镇、东岱镇、晓沃镇、g头镇、洪塘、百胜镇、道沃、竹岐、下岐、后沙、壶江、川石
潘渡、朱步、长汀、梅洋、贵安、坡西、高岳、小沧
丹阳镇、新洋、文朱、祠台、花园、朱山、凤岩、周溪、朱公、蓼沿、蒲边
马鼻镇、透保镇、官坂、塘边、拱头、赤石、长龙、下洋
坑园、颜岐、厦宫、可门、筱埕、定海镇、大埕、官坞、安海、奇达、黄岐镇、高塘、大汴、秀邦、北茭镇、南竿、北竿、东涌
  同年6月25日,闽侯县琅岐岛的闽琅镇及吴屿、金沙、龙凤、公婆、云龙乡划归连江敖江区辖,同年9月29日划回闽侯县。
  同年11月,官岭、百胜、透堡、定海、北茭5镇改为乡。不久透堡恢复镇建制。
  日,全县增设9个乡:敖江区增山亭、山堂、龙山、塘下4乡;潘渡区增掌濑、溪利2个民族乡(畲族);马鼻区塘边乡分为下濂、辋川乡,增白鹤乡;黄岐区增苔乡。同年7月,敖江区的上山、浦下、幕浦、花坞、南塘、山亭、东湖、竹岐8乡划为县直辖乡。全县共1镇5区74乡。
   表1-1-31年连江县区乡演变情况表单位:个
1952年8月乡数
县辖城关镇
敖 江 区
  日,为适应建立人民公社的需要,撤销区建制,全县74个乡镇除南竿、北竿、东涌3乡保留,暂寄筱埕和黄岐外,其余71个乡镇合并为16个乡和城关、g头2个县直辖镇。8月,城关镇并到敖江乡。9月下旬,全县以乡镇为单位成立17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取消乡镇建制。人民公社名称,开始由各社自定,不久一律改以驻地命名。17个公社下设115个生产大队(以下简称大队)、461个生产小队(以下简称生产队)。
   表1-1-321958年连江县乡镇与公社对照表单位:个
成立公社前乡镇名称
建立公社后公社、大队名称
所属乡镇数
所属乡镇名称
大 队 名 称
长汀、梅洋
敖 峰(敖江)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凤尾、上山、浦下、幕浦、山亭、毗屯、东湖、东塘、青塘、江南、南塘、花坞、儒洋、长汀、梅洋
上山、浦下、幕浦、山亭、东湖、南塘、花坞
g头镇、竹岐、下岐、后沙、塘下、壶江、川石
g头、拱屿、竹岐、东边、下岐、后沙、塘下、壶江、川石
浦口镇、东岱镇、洪塘、龙山、山堂、官岭、蔗尾
红 旗(浦口)
浦口、东贷、洪塘、山堂、龙山、蝉步、东水、塔头、益砌、蔗尾、中麻、官岭
晓沃镇、百胜、道沃
先 进(晓沃)
晓沃、百胜、道沃
坡西、高岳、溪利
上 游(坡西)
坡西、高岳、溪利、仁山
潘渡、朱步、贵安
东 风(潘渡)
潘渡、朱步、陀布、贵安
小沧、掌濑
超 英(小沧)
小沧、龙潭、樟后
蓼沿、朱公、凤岩、蒲边
红 光(蓼沿)
蓼沿、凤岩、杏林、后坂、溪东、蒲边
丹阳镇、花园、新洋、文朱
红 专(丹阳)
丹阳、花园、新洋、文朱、东平
朱山、周溪、祠台
五 星(朱山)
朱山、周溪、四锭、祠台
长龙、下洋
红 星(长龙)
长龙、下洋
马鼻镇、透堡镇、拱头、赤石
跃 进(马鼻)
马鼻、透堡、拱头、墙兜、尖墩、展山、村前、东湾、赤石、浮曦
官坂、白鹤、下濂、辋川
卫 星(官坂)
官坂、白鹤、鹤屿、梅里、塘边、下濂、辋川
坑园、颜岐、厦宫、可门
英 雄(坑园)
坑园、红厦、象纬、颜岐、下屿、厦宫、松皋、可门
筱埕、定海、大埕、官坞、南竿
群 英(筱埕)
筱埕、定海、大埕、官坞、东坪、蛤沙
安海、奇达、高塘
火 星(安海)
安海、奇达、高塘、郭婆
黄岐镇、苔、大汴、秀邦、北竿、北茭、东涌
东方红(黄岐)
下店、坂尾、长沙、后湾、苔、大汴、秀邦、茭南、北茭
合计18乡镇
乡镇18,所属乡镇74
公社17,所属大队115
  1959年5月,安海公社并入黄岐公社。全县共16个公社,大队数从115个增加到177个。
  1960年1月,16个公社并为10个公社,坡西、小沧2社并入潘渡公社;朱山、蓼沿2社并入丹阳公社;晓沃公社并入浦口公社;官坂公社并入马鼻公社;敖江公社的东湖(后又析出湖坪)、东塘、西庄3个大队划出建立国营东湖农牧场。大队数从177个减到107个。
   表1-1-33年连江县社队变动情况表单位:个
  注:1959年公社16个,大队177个;1960年公社11个,大队107个。
  1961年6月,从敖江公社析出城关公社,潘渡公社析出小沧公社,丹阳公社析出蓼沿公社,马鼻公社析出官坂公社。
   表1-1-341961年6月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1962年2月,丹阳公社增设飞石大队,黄岐公社大路(海兴)大队撤分为海英、海新2个大队。全县大队数达239个。
  同年5月,建立长龙华侨农场,由福建省华侨联合会和连江县双重领导。
  1963年6月,建立东湖公社,与国营东湖农牧场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同年7月,城关公社恢复镇建制,镇社合一;g头公社的街道大队改为g头镇;丹阳公社的丹阳大队析分出街道成立丹阳镇;敖江公社的幕浦东、西、南、北4个大队合并为1个幕浦大队,财溪、财侨、官巷3个大队并入山亭大队,石头大队并入岱云大队;浦口公社的晓沃大队分为晓兴、晓江、晓锋、鳞光4个大队;长龙公社的岚下大队划属长龙华侨农场;黄岐公社的海建大队析出古石大队,长沙大队析出赤沃大队。年底,全县15个公社、237个大队。
  1965年3月,长龙公社并入长龙华侨农场,下辖苏山、建村、岚下、洪塘、下洋、归侨、林业7个管理区。
  同年6月24日,浦口公社划出8个大队新建晓沃公社,并从东岱大队析出关头大队;敖江公社梅洋大队析出小梅洋大队,北岳析出玉山大队划属东湖公社;官坂公社梅阳大队并入塘口大队。
   表1-1-351965年底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城关公社(镇)
东湖公社(场)
  1967年,晓沃公社鳞光大队裁撤。
  1968年,城关镇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街更名为反修、反帝、兴无、灭资(1979年5月恢复原名);小沧公社龙潭大队更名东风大队;黄岐公社撤销下灶大队,增设定安(后改镇安)大队。
  1969年1月,东湖公社的大井、后街合并称东塘大队。
  日,福州郊区琅岐公社及所属10个大队划归连江县辖,日再划回福州郊区。
  1972年1月,从长龙华侨农场划出恢复长龙公社,辖下洋、建村、岚下、洪塘、苏山、真茹、丘祠7个大队。3月,东湖公社和东湖国营农牧场分设两个行政机构,东湖公社辖东湖、湖坪、东塘、西庄4个大队,又从丹阳公社划入飞石、祠台、洋门、岩下4个大队,共8个大队。东湖农牧场玉山大队划归城关镇;潘渡公社的赤石划属蓼沿公社;敖江公社的岱云大队析出石头大队;马鼻公社的光丰大队并入贵丰大队。
  1974年11月,蓼沿公社从蒲边和兰水划出部分生产队建立社办下车林场(大队级)。
  1975年4月,筱埕公社增设罗回大队。
  1976年1月,敖江公社小梅洋大队并入梅洋大队。
  1976年底,全县计16个公社,239个大队(含街、场)。
  1978年3月,敖江公社从梅洋大队析出西溪,与澄岩林场合并成立社办林场(大队级)。东湖公社增设天竹大队。
  日,黄岐公社析出安凯、苔2个公社。7月,敖江公社成立社办综合场(大队级),从北岳大队析出小湾大队,上山大队析出下山大队。g头公社拱屿大队析出下塘大队。蓼沿公社杏林大队析出王坑、仁坂2个大队;周溪大队析出利畲、义洋2个大队;定田大队析出后垄大队。官坂公社塘口大队析出梅阳大队。
  1980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城关公社首先撤消公社建制,改为城关镇(日更名凤城镇)。
  1981年,浦口公社湖里大队析出洋西大队,筱埕公社官坞大队析出凤贵大队。潘渡公社南山大队更名兰山,东岸更名东雁;蓼沿公社白沙更名金沙;安凯公社定安更名镇安。
  1982年官坂公社梅里大队析出合山大队。
   表1-1-361983年底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表1-1-37年公社、大队演变情况表单位:个
东湖农牧场
  日,全县经过普选,依法建立18个乡镇人民政府。预留1个竿塘乡待建(包括马祖列岛和东涌岛)。撤消延续26年的“人民公社”体制。其中凤城、g头、晓沃为镇建制,小沧建为民族乡,其余14个公社均建为乡。原生产大队一律改为村民委员会,城镇街道改建为居民委员会。
  同年10月31日,浦口乡改为镇建制,同时划出东岱、东水、蝉步、洪塘、山堂、龙山、湖里、洋西、关头9村新建东岱乡人民政府。11月,丹阳、黄岐2乡改为镇建制。
  日,东湖乡飞石村析出牛栏坪村。
  日,东岱乡改为村镇建制。
  日,从马鼻乡划出北街、西门、南街、陇柄、馆读、尖墩、龙头、塘里8个村,新建透堡乡人民政府。至此,全县有7个镇、13个乡,255个村(居)民委员会。
  日,浦口镇的浦口街分为浦江、浦东、浦乐、浦旗、浦丰、浦兴、浦升7个居委会。
  日,敖江、苔、筱埕、透堡、东湖、马鼻6个乡改为镇建制。
  日,凤城镇增设北门居委会。5月,小沧乡七里村析出利洋村。
  同年9月22日,坑园乡划出上宫、大洋、下宫、厦一、松皋、江湾、初芦、新辉、可门9个村,新建下宫乡。
  日,官坂乡改为镇建制。
  同年7月,敖江镇综合场改为清溪村民委员会;10月,敖江林场改为澄岩村民委员会。
   表1-1-381994年底连江县行政区划表单位:个
小沧民族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下屿进港航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所在地:---
村情概况·目录
坑园镇各村风采
本村动态评分&&&&&
内容饱满度
资料完整度
更新及时性
本村动态评分
内容饱满度
资料完整度
更新及时性
下屿村简介
&&&& &下屿古称阜屿,是个有近千年的文化积淀的古老乡村。全村惟一的古井石碣镌&元祐四年,福州府连江县伍贤乡下阜境&字迹虽已湮泯,然赫然载于&郑氏族谱&。元祐四年即公元1089年,下屿渔村原名&下阜&。 这是个富有革命传统的渔村。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穷苦的渔民跟着共产党闹土地革命,1933年9月在连罗革命群众领袖杨而菖带领下,建立村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村苏维埃政府主席郑敢后被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任命为中共连江中心县委组织部长,黄岐半岛...
设施农业面积:0亩
名特优产品:无
劳动力转移情况:总劳动力2728人;外出就业1387人;待转移劳动力738人;
村里这点事
-在发布了06-08
-在发布了04-27
-在发布了04-27
-在发布了12-03
-在发布了12-03
-在发布了12-03
-在发布了09-05
-在发布了09-05
-在发布了09-05
-在发布了09-05
-在发布了09-05
-在发布了09-05颜岐到下屿骑车有多远?_百度知道
颜岐到下屿骑车有多远?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20(财富值+经验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经验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km骑自行车多长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