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那些网盘,迅雷云盘 网盘无限大的,那么大成本,如何实现盈利啊

三大最新网盘讨论观点:网盘都靠什么盈利?| 燕麦企业云盘-OATOS企业网盘|燕麦云盘|企业云存储-永久免费盘点网盘那些事
导读:高容量网盘的实现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目前成本上也不需要大量投入,这只是在教育市场阶段的一个联合炒作,客观上对所有网盘企业都是利好。
  上周网盘、360云盘,相继提升容量至1TB,更有甚者直接推出不限容量的永久免费空间。相比美国鼻祖Dropbox的2GB免费容量,国内网民瞬间有种高富帅的感觉,但冷静下来思考,到底有多少用户需要1TB容量?网盘用户的真正痛点在哪呢?  推荐一篇钛媒体作者雨殇虹的文章《无限量空间,不是网盘的出路》或许能回答我的问题。  这几天打的火热的网盘混战直接将网盘带入”1T时代”。事实上,超大空间的宣传意义大于实际价值,就如同当年的邮箱大战,死磕扩容,简直是too young too simple,看看你的邮箱使用率吧,今天的你还会因为容量而选择邮箱品牌吗?  这几天打的火热的网盘混战直接将网盘带入”1T时代”。相比早年网盘几十M几G的容量,这种爆发式的增长真真切切地反映了网民对云存储的迫切需求。然而,从100G,到360G,再到1T,若把网盘的竞争力与空间容量划等号,笔者只想说,“too young too simple”。空间不是人民币,你拿了多也没用。空间绝对不是网盘的核心竞争力。  超大空间的宣传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抢夺用户资源无疑是各大网盘不惜大动干戈的根本动机。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邮箱大战,2007年,Hotmail把2G的邮箱升级到了5G,网易邮箱和雅虎邮箱甚至先后推出”无限容量邮箱”。其实,当时主流邮箱都已经将空间提升到2G以上,远远超出大部分用户能用到的量,所谓的“扩容”更多的只是炒作。看看你的邮箱使用率吧,今天的你还会因为容量而选择邮箱品牌吗?  同样在云存储领域,所谓100G或者1T的空间,都不是直接给到用户的,而是一个灵活的扩容度。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真正得到的也就是存了的那几个G。花1元钱买1T空间,很可能连1M都得不到——如果你原来的空间都没存满的话。电脑上的500G都没存满,你真的需要那么大的空间吗?  因此,这一轮网盘大战中,空间只是一个噱头,它的宣传意义远大于实际给用户的价值。高容量网盘的实现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目前成本上也不需要大量投入,这只是在教育市场阶段的一个联合炒作,客观上对所有网盘企业都是利好。  产品的差异化才是留住用户的关键  由于各大网盘服务同质化程度较高,空间就成了目前市场宣传仅有的卖点之一,运营成本逐步降低也使得免费空间的不断增长成为可能。如果持续宣传空间扩容,学习电商的价格战,为了圈地而圈地,而不是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留住用户,这无异于饮鸩止渴。box、dropbox等国外厂商均通过空间收费获利,国内企业先断了自己这条路,未来要怎么赚钱,还得好好想想。  目前,百度云打出了”速度快、资源丰富、BT离线下载、视频在线播放”等卖点,直指360。然而,这些功能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差异化的产品。用户的上传速度受到宽带服务商的影响,所谓视频在线播放也依赖于宽带下载速度。收起你的小电影吧,当你花2小时上传,看的时候还卡的要死,你还觉得空间那么重要吗?  再举例,作为运营商的云存储产品,天翼云也打出“团队协作利器”的口号推出“群空间”功能。在群空间共享领域,天翼云独树一帜。用户通过群空间可快速的把文件共享给好友。值得一提的是,天翼云还可以进行群空间权限及大小的设置,这对于好友间及时分享,或团队协作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网盘用户需要的不是用不完的空间,而是差异化的产品,更稳定的服务,更安全的数据保障。云存储拼的不是云存储空间,而是服务。  做移动原生的云存储产品  尽管网盘基本都有自己的移动端,但从初步的体验来看,这还是一个PC原生的产品。网盘的设计逻辑和使用方式并不适合移动端。网盘按文件夹分类管理文档,而手机上则有通讯录、照片、应用等多类型信息,无法按文件夹的逻辑分类管理。笔者目前尚未发现哪个网盘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iCloud,相信不少用户都会有同感iCloud空间不够用。正因为iCloud在手机信息云存储上的不可替代性,才能保证用户黏性,并通过售卖空间获利。  目前,在PC端产品同质化的环境下,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在移动端明显占优,这与移动互联网的整个发展趋势是不符的。笔者用过有道云笔记,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符合移动互联网环节的产品。比如手机上有录音笔记、原笔迹手写,克服了手机输入的繁琐;还有相簿笔记、照片中转站等功能,可以方便地把手机拍摄的照片同步到电脑上。这些功能的设计逻辑以移动端使用习惯为核心,是笔者认为做得最好的一个云产品。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穿戴设备等新概念其实已经离我们很近,未来也会有更多的领域需要我们来教育市场、吸引用户。每个领域在市场初期,都需要不同的手段来普及和教育。技术在不断发展,只要有市场,问题就一定会被解决。现在看来,移动端的使用场景正是一个尚未被解决的问题,一起猜猜看,谁会在这个领域先行一步呢?
上一篇:下一篇:
关于芒果TV的转型进军新媒体之路,真能一帆风顺?下面这篇文章或许能带来一些不同的见解。
《2015年中国互联网民大健康研究报告——健康服务需求篇》为艾瑞推出的热点报告《中国互联网网民大健康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63云盘 网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