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件和基础

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站
您的位置>>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GONGZUODONGTAI
2014年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9:01:41 浏览192次
  本网讯:【信息资源中心报道】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开展2014年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发计〔2014〕50号文件精神,按照省科技厅要求,结合我市实际,4月初,市科技信息所配合发展规划处开展了我市地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经过前期工作部署、网上在线填报、电话答疑、数据校核等程序,5月下旬,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成功提取了济南的数据,我市2014年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调查对象是26家市属科研机构,以及浪潮、重汽、商业集团、动物园管理处等4家建有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单位单台原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基本信息及利用情况、中央有关部门及省级地方政府批准建立的研究实验室基本情况、科技数据库建设和利用情况、单位法人概况以及研究课题开展、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产出等情况。
  此次资源调查工作更新了我市大型仪器设备、研究实验基地、科技活动人员等科技资源数据。下一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将对各地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于下半年发布国家科技资源调查年度报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与共享研究报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目录等信息。
=国家级主要网站=
中央人民政府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情报网
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
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普网
=省级主要科技情报系统网站=
山东省科技情报研究院
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湖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浙江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
新疆省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网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
江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内蒙古科技信息研究院
=市级主要科技情报系统网站=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安科技信息研究所
南京科技信息网
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厦门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山东省内科技情报所网站=
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淄博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泰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济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烟台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济南市主要网站=
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济南市科技信息网您的位置: &
《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和基础研究》出版征稿通知
摘 要: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重要疾病,近年来在l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委托,我们将对近年来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治研究工作进行总结,编辑出版《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和基础研究》一书,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书图文并茂,主要介绍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分型、视功能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药物治疗、激光治疗、
优质期刊推荐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1、工作基础: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请申请者详细论述与本次申请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以及所提出的新设想、新假说的实验依据和必要的预实验结果等。前期工作已发表的论文,请在申请书中详细写明,尚未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备案号:以科研促发展— 首都博物馆基础性研究工作思考
&&& 首都博物馆始建馆于1982 年,至今有30 年馆龄。一代又一代的&首博人&,向着现代化博物馆的方向不断迈进。2005 年新馆建成以来,新首博以新的馆舍、新的团队、新的展览向世人展示出新的面貌。&首博人&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博物馆。
&&& 为此,首都博物馆从2005 年至今,在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文物局的重视和关怀下,在馆舍建筑、基础设备设施的投入和完善、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藏品保管与数字化管理、文物调查和征集、临时展览的策划与实施、图书出版、社教开放管理模式、安全保卫及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经营等多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以展览为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成至今,先后与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美国、墨西哥、印度、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阿拉伯地区等国际著名博物馆及文化机构合作,举办了许多国际性大中型展览,如&大英博物馆珍藏之50 年&、&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等。同时,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委的积极支持下,联合国内各馆,组织了许多国内一流的重大展览,如&北京文物精品展&、&紫禁城内外的竞技游戏&、&长江文明&、&早期中国&、&千古探秘&、&多彩中华&等,在社会上引起参观热点,并受到各界好评。作为北京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首都博物馆经历了国际高峰论坛、第29 届奥运会、国庆60周年、香港回归十周年、澳门回归十周年等重大活动和展览接待的考验,也多次接待了国际、国内重要首脑参观,做到安全无事故。在这些重大的展览和活动中,首博的队伍在重大挑战面前,人员素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视野和活动空间不断扩展,成为在国际文化交流大舞台上活跃的博物馆之一,&首博人&奋力拼搏出一个新的天地。
&&& 家大业大之后,繁华似锦之中,首都博物馆跻身于全国博物馆的8+3 行列之中,成为全国瞩目的博物馆之一。如今在新馆开放五年多之后,首都博物馆从异常的紧张和繁忙之中冷静回首,总结自己的成就与不足,在思考:我们的特色与优势是什么?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如何规划?再过10 年或者20 年,我们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博物馆并立足于世界博物馆之林?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 一、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 就博物馆而言,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是一流的建筑场馆?一流的设备设施?一流的技术条件?还是一流的资金保障?这些都很重要,但不是最根本的条件。决定一个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是两个字:&物&和&人&。&物&指的是藏品的数量和质量;&人&指的是围绕着藏品所产生的各种人才,如藏品研究和鉴定人才、文物修复保养复仿制人才、陈列展览研究人才、形式设计人才、社教开放人才、数字化博物馆管理和技术支持人才、承担本馆主要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人才、安全保卫与防控人才、围绕藏品和展览开发文化产品人才等,这方方面面的人才,构成了一个博物馆的人才体系,这个体系越具体和过硬,博物馆的发展就越稳步和可持续。博物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事业链&中,有两根链条是最重要的,也是基础之重。一是&藏品&,另一是&人才&。没有这两项作为基础,或者对这两项的重视不够,都可能导致事业停滞不前或者倒退。以藏品和人才为依托,博物馆的科研包括两大类:一是基础性研究;一是运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主要指围绕着藏品展开的文物征集、保管、技术保护、展览策划、临时展览、内容设计与研究、形式设计、社教开放及数字化管理等九个方面。运用性研究包括工程技术、数字化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文物摄影、博物馆管理(包括人事、财务行政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博物馆应用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谈基础性研究方面的问题。
&&& 二、藏品收藏与研究是一个博物馆发展的基础条件
&&& 从博物馆诞生之日起,藏品是它的象征。没有藏品,只能称之为&展览馆&或&会展中心&,而不能称之为&博物馆&。换言之,拥有藏品是一个博物馆的标志。拥有高品质和多数量藏品是一个博物馆规模和地位的重要标尺。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以拥有数量可观的珍贵文物而显赫于世界博物馆之林。同时,博物馆所拥有的藏品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藏品,博物馆无生存之本。
&&& 在藏品的收藏和保护这项事业中,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文物征集、保管和技术保护,这三项工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整体。
&&& 文物资源的调查与征集,是博物馆文物收藏之源,没有这项工作的积极开展,博物馆的藏品收集工作会停滞不前,会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博物馆的发展和壮大。在这项工作中,除了国家调拨和考古部门移交等途径外,发挥民间收藏和社会力量开展文物的调查与征集工作,是博物馆与社会链接的必经之路。文物的调查与征集必须面对全社会,社会资源是博物馆文物来源的基础,是博物馆藏品的活水之源。数以万计的收藏家们,是博物馆藏品征集的重要资源。博物馆必须改变过去只在象牙塔里过日子、等着人把文物送上门来的局面,要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各界文物爱好者们的朋友,扩大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亲和力,使众多的收藏家以博物馆作为他们的家,愿意将自己的收藏捐赠给博物馆,并将研究成果和博物馆进行交流和合作。事实上,他们的收藏是国家的重要财富,能够使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而不至于流失海外,集社会之力量,共同保护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博物馆人的天职。
&&& 文物保管工作,是保护藏品的最核心工作。文物一经入藏上账,就是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任何损坏和丢失都是不允许的。博物馆保管事业发展到今天,除了传统的保管方式方法外,引进科学的、现代化数字管理系统显得尤其重要。现在的问题不在于数字化硬件管理系统的实现,而在于实现这种管理之前的藏品基础工作的完备程度如何?纵观国内各大博物馆的文物保管业务,都把实现数字化账物管理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具体实践中却发现,藏品基础信息的准备工作并不到位,从文物定名、时代、质地、来源、藏所、功用、纹饰到文物流传经过,凡一、二、三级品要求填写的基础内容,空项缺项很多,不科学的文物分类与保管也有许多例子。看似庞大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准确详实的藏品资料却并不尽人意。以文物定名为例,如果定名不够准确和有特点,在电脑检索中,找一件文物可能同名同姓的会出现几百个。识别需要的那一件,就会花费许多精力,甚至要开库房一件件查看实物。这个过程所造成的频繁使用文物的风险、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产生的低下工作效率以及由此发生的不必要的矛盾与协调,都与现代化博物馆的工作节奏和水平不相适应。再如,一件藏品的多项检索内容越具体,对于展览和研究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保管工作是博物馆科研工作的基础,保管员对文物的鉴定和研究能力越好,能够提供给展览和研究的资料就越具价值。反之,会给业务工作带来许多弊端。提取退还文物,是职业对保管员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许多鉴定专家出自库房保管员,保管员对文物进行深入研究和鉴定,是文物鉴定和研究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 文物的技术保护,是围绕着馆藏文物开展的科技含量极高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各类不同质地文物的修复、保养、复仿制及装裱等业务,都分别属于不同专业的研究领域,需要有专业的理工科功底和对文物比较全面的知识,才能胜任这个范围内的工作。所以,在技术保护部门,需要不同技术专业的员工,化学、物理、生物等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发挥专业优势,找到可以成才的岗位。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和手段对文物进行技术分析和保护,是新一代技术保护人员的专业优势。随着国家在文物技术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各类科技保护的课题促使着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走向更高的水平。但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课题研究与博物馆日常文物保护工作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许多课题花费的精力和资金不少,但实用性并不强,只流于高端的研究并不适用对多种类文物的保护。确定科学而实用性强的文物保护课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要培养研究人员注重日常文物保护工作记录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让他们的研究与工作成果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工作与学习都很必要,而不是只注重大中型课题的研究和职称的评定。文物技术保护重在过程,对于保护和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是积累工作经验和发现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尤其是在实践性极强的文物保护项目中,记录完整的操作过程本身,就是技术保护基础研究的组成部分。
&&& 在技术保护中心还有一类人才,是不可多得的,那就是中国传统字画装裱、文物修复、文物复仿制人才。这些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博物馆的文物保护非常必要。有计划地继承和培养这些特殊技术人才,而不会使某些工艺技术失传,是当务之急。采取传、帮、带的方法,采取走出去培养、引进来带领新人的方法,都是必要的人才投资。这项工作必须具体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人上面,绝不可出现人才断档现象,不然会给事业造成损失。
&&& 三、首都博物馆&基础性科研&的范围与成果体现形式
&&& 围绕文物本身的保护和研究,主要由文物资源征集与调查部、藏品保管部和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组成。这三大部门是博物馆文物工作的基础部门,与此直接相关的研究工作包括展览策划、临时展览、内容设计与研究、形式设计、社教开放及数字化管理等九个方面。这九大主要业务内容确定了博物馆基础研究的主要范围。
&&& 展览策划工作,除了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展览市场和信息之外,最根本的工作任务:首先要围绕本馆的定位和馆藏来规划,推出并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如同一位好厨师做菜前准备原材料一样,能够配出多种多样的菜谱,才可能做出好的菜肴。博物馆的策划师要想筹备出多种多样的好展览和活动,熟悉馆藏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策划师,才能够使本馆的临时展览搞得独具特色。
&&& 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是每一个博物馆自身特色的主要表现方式,也是这个博物馆承担在当地公众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如果把&藏品&和&人才&比作一个博物馆的躯干,那么&展览&是一个博物馆的血液。通过展览,体现一个博物馆的科研水平、陈列艺术、社会教育、开放服务、安全保卫、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水平。筹备一个展览中,从保管员提交的第一份文物清单开始,从信息资料中心根据这个清单为内容设计人员提供的第一份照片清单开始,从撰写展览大纲人员提交的第一份文字大纲开始,从陈列设计人员根据大纲提交的第一份形式设计图稿开始,从讲解人员根据展览大纲编写的第一份讲解词开始,这个博物馆整体藏品状况和业务管理水平就得到了检验。
&&& 内容设计人员在接受展览任务的第一时间,就会与保管部发生业务关系,保管部提供的文物清单直接关系到展品的质量。文物保管员和内容设计人员对藏品熟悉和研究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展览的水平。只有这两者的紧密配合,才能在大纲产生之初避免选择展品的失误。所以,现在许多博物馆采取一条龙的业务管理体系,即保管、研究一条龙,内容研究人员同时是保管部成员,可以参与文物整理工作,接触和研究藏品的机会大大提高,对于产生高质量的展览非常有利,如故宫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就是此做法。但也有的采取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模式,即保管部只负责藏品管理,陈列和研究另设机构。在上海博物馆设立青铜部、书画部、工艺部、陶瓷部等专业研究部门,各专业部门人员可以在部门内拥有和保管部一样的藏品检索卡片,随时掌握藏品流动状态,并对需要征集的文物提出意见和要求。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只要管理流程科学而便捷,就是最适合本馆的方法。
&&& 同时,内容设计师与形式设计师的配合也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展览,是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师共同的作品。如同一个婴孩是父母亲共同的结晶一样。有了对藏品深入的研究并产生出高水平的展览大纲,对于展览的成功非常重要,但仅仅是一个方面;形式设计师把一个展览主题用艺术手段进行再创作,产生出让观众赏心悦目的展览,对于展览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博物馆形式设计师,除了具备专业设计功底和创作能力外,要有解读展览大纲的能力。而且,把非常专业的内容让设计师和讲解人员理解,是内容设计师的义务。
&&& 在现代化博物馆展览和研究体系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业务队伍,就是信息资料中心和计算机中心的专业人员。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运用数字化方式宣传博物馆,是当今博物馆传播知识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中,藏品资料的数字化采集、影像图像资料的分析与保存、利用网络传播博物馆知识与信息、在展览中图片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图书广告产品的出版与制作等等,都在这个中端机构运作完成。
&&& 信息资料中心所采集的藏品信息、展览信息以及其他业务活动资料,它们的及时储存和检索,是非常重要的业务工作。这项工作做得不及时,或者挂一漏万,都会使博物馆日常业务工作造成很大的损失。利用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有计划地对馆藏文物分门别类进行技术数据采集和纪录,对于保存和复仿制古代文物具有抢救性意义。如退色程度较大、损坏程度较高的丝织品、书画等类文物,及时准确地纪录它们的现存状态,并进行技术分析和研究,对于文物保护、研究和展示工作都具有长远意义。再如非物质文化的资料采集,都是通过数字化信息手段获得的,它直接关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保存与研究并举,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 四、首都博物馆基础人才的构成与发展趋势
&&& 首都博物馆具备目前国内一流的人才储备。在以上所涉及的各专业领域中,都拥有高学历的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如上所述,博物馆基础性研究的构成包括大约有近九个方面。从藏品征集、保管、技术保护、策划、展览、内容设计与研究、陈列设计、信息资料到社教开放管理,这个链条构成了博物馆基础人才的结构。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各自的专业特点,都包含在博物馆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这个群体的每一个点,都必须有其专业的人才来支撑,一个博物馆的事业才会有比较全面的发展。对于首都博物馆的基础研究人才而言,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使各类人才在校所学专业与目前岗位进行结合,使其成为博物馆专门人才。
&&& 目前,全国博物馆正在落实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关于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精神;全国各博物馆正在遵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实现由馆舍天地向大千世界的转变;首都博物馆在此基础上,也在落实北京市文物局倡导的&人文北京行动&。
&&& &科研是立馆之基,是兴馆之本,是强馆之源&。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的章程,博物馆的三大职能是收藏、研究和展示,同时,这三项也是博物馆的基础科研范围。科研是一个博物馆的立馆基础。中外优秀的博物馆,都拥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因此他们能以高超的水平将所收藏的文物展示出来,达到教育公众的目的。从首博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工作要从实际入手,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有计划地、稳步推动科研工作向前发展,使业务人员的科研能力得到普遍的培养和提高。
&&& 首博新馆建成五年以来,在业务上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展览、服务、研究、科学管理和团队建设等方面,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并且在国际博物馆界赢得了一定的声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科研水平离&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的科研人员付出艰苦的努力。虽然我馆科研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同样面临着良好的机遇:首先,首博的硬件优越,馆藏丰富,设备先进,这些条件都为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各级政府、科研管理单位,对科研课题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从而给我们提供了拓展资助渠道的机遇。馆内将逐步完善科研制度,加强科研支持力度。其次,我们已经拥有一支由馆员、副研究馆员和研究馆员构成的比较年轻化的科研队伍。只要在制度保障之下,激励得当就一定能把大家的科研积极性调动起来。
&&& 我馆的科研人员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有了一定的基础。&中国古代丝织品研究&、&铁质文物脱盐清洗和封护材料研究&等文保技术课题,已经将技术成果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京西工业遗产调查&,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了北京工业遗产的保护事业;在国家文物局成功申报的&数字博物馆的系统架构与知识推送模型研究&,填补了我馆计算机专业在国家级科研项目领域的空白;&首都博物馆馆藏清代契约&、&首都博物馆馆藏北京经济史资料&课题,分别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社科类基金、北京市文物局科研和出版资金支持,成为北京市博物馆系统申请国家级和地市级课题的重要科研单位;馆内科研人员已经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如《论中华民族&&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追梦中原&&从嘎仙洞到龙门石窟的鲜卑人》、《冲突与期许&&元代女性社会角色与伦理观念的思考》、《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从&万&到&一&&&世博之路》、《世博与日本》等专著,在学术界引起好评。
&&& 就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而言,博物馆的科研质量已经成为博物馆评估的重要标志。科研和展览是今后推动博物馆发展的&两翼&。首都博物馆在展览工作方面,我们在固定陈列、临时展览的基础上开展了动态展示。动态展示中,我们组建了首都博物馆艺术团,增加了工作场景的展示和功能拓展。科研工作作为博物馆工作的基础,必将成为推动我馆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要实现我馆的个性化、特色化,就必须走科研兴馆之路,忽视或低估博物馆的科研作用,就会在博物馆事业与发展大潮中处于被动地位。
&&&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城市博物馆,首博研究的定位,要依托馆藏,对北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突出首都特色,要紧扣两个主题:一是北京地区的历史和遗存,二是首博馆藏文物及历史文献的研究。只有立足于本馆的基础和特色,才能形成首博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科研成果。这样紧扣本地区、本馆馆藏的研究,也能较为便利地转化为展览,充分盘活馆藏资源,提升首博在研究、展示地域文化方面的地位。在强化以上基础性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应用性研究。包括工程技术、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物摄影、博物馆管理(包括人事、财务行政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博物馆应用领域的研究。
&&& 在今后的科研管理方面,首都博物馆将加强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制度上逐渐建立科研保障,改善科研环境。切实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特别是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这是确保课题研究质量的前提。要避免&种而薄收&、&种而不收&的现象出现。
&&& 同时加强课题立项和出版经费以及各种科研成果评奖申报,是科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在重要刊物、出版社发表的优秀的文章、著作,受到各级政府、科研管理部门奖励的科研成果、学术书籍,馆内都会经过评审或确认,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已经完成的书稿,经过评审,确认为学术水平较高的,将推荐由市文物局资助出版。
&&& 重点培养青年科研骨干。青年是首博的未来,青年的科研素养、科研成绩都直接关系着未来首博的发展。馆领导、中层干部要尽可能地侧重培养有志于学术事业的青年人才,从时间保证、深造机会、物质资助多方面支持他们。老一辈业务人员、成熟的科研工作者,应当尽力帮助青年人迅速成长,通过课题、与馆外合作交流等途径,五年内在各领域培养出具备新思维、创新型的青年学术骨干。
&&& 为了更好的组织管理好科研工作,首都博物馆重新调整专家委员会,更适合组织、管理全馆的科研工作,统一协调馆内的科研资源。同时,开展各项有利于推动科研工作的活动,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目前已经筹划举办了博物馆大讲堂、首都博物馆学术论坛和中日韩国际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同时创建展览项目库。项目库向馆内业务人员征集展览方案,充分利用馆内的藏品、人才资源办展览,形成首博展览的备用体系。同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博物馆发展的实际需要,做好科研工作,使课题研究多出成果,出有水平的成果,出有用的成果,为推进我馆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事业从基础做起,才会有可持续性发展。首都博物馆在未来的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中,将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性科研和运用性科研工作,为博物馆事业出一批人才,以促进事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为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36号 邮编:100007 | Address:No.36 FuxueHutong,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Post code:100007
值班电话(Tel):(86)010-(办公室) 传真(Fax):(86)010-
网站备案:京ICP号
京公网安备41
E-mail:webmaster@
推荐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版本Web浏览器,分辨率 浏览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程研究的基础与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