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的论文能挂开放课程,微课慕课的课题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教育教学论文 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一只手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教育教学论文 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一只手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8|
上传日期: 08:16: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教育教学论文 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一只手
官方公共微信网络课程、慕课、视频公开课有何异同?
这个问题是一位来读教育硕士的一线教师提出来的,我就我个人的理解做了以下回答:
网络课程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涵盖慕课和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是由网络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活动两部分组成的,传统的网络课程大都是放在某个校园网或局域网的,是为学校或特定机构的教学服务的,需要专门注册登录才能进入。一般学校内的网络课程,大都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而在远程教育系统则以独立形式存在为主。
慕课也包含资源和活动两部分,因而也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但它具有某些与传统网络课程不同的特点:一是它的开放性。慕课的平台一般是基于互联网而不是某个局域网的,对全体大众开放,不仅仅限于某个学校或机构的正式学习者,无需注册缴费也可以学习,当然如果你想要进入课程的核心领域或获得学分和证书,则仍需注册缴费。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建设或活动组织方面。人人都可以为慕课提供学习资源和话题,都可以参与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二是它的规模较大。传统的网络课程学习者人数往往不多,以正式学习者为主;慕课则人数动辄几千上万,除了正式学习者之外,也包含各种打酱油的临时学习者,慕课是来者不拒。三是它的灵活性。传统的网络课程一般由学校课程移植而来,强调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逻辑性。其视频课件往往参照课堂教学形式录制,长度一般较长。慕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开放得多,慕课的内容不仅限于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和需求,更注重综合性、普适性、生成性,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而不是灌输,其视频形式一般也短小精干,向微课程靠拢。评价方式也更灵活多元,比如更多地引入同伴互评等。
至于视频公开课,只是一种公开的网络视频资源,一般不包括学习活动在内,大都以独立形式存在,不提供学分和证书,而完整的网络课程和慕课是提供学分和证书的。微课则是一种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下的视频公开课,尽管有论者强调微课也要有学习活动,比如在视频后附上一些练习题、测验题或说课之类,但在实际中作用不大,学习者往往只看视频而不看其它,互动性不强。
以上是我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不知是否准确?写出来供大家补充和修改,网络学习就是一个不断重构、不断形成共识的过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学术会议体会:慕课――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新形式
您当前位置: &&
&& 阅读文章
学术会议体会:慕课――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新形式
来源:吕梁学院教育系 发布时间: 22:35:40 查看次数:337
慕课: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新形式
2014月25日起,我在呼和浩特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举办的“高校MOOCs时代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研讨会暨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之余,有所心得体会,现整理如下:
一、慕课,在我看来就是教育领域受大数据影响的一个反映,与远程教育相比较突显了大数据的冲激力,微课只能暂时地作为慕课的主要课程形式,最终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形成,足量课程终将成为慕课主流。
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M代表Massive(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第一个O代表Open(开放),凡是想的,都可以进来学;第二个O代表Online(在线),指的是时间、空间灵活,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象随堂测验、考试等,而且还能运用大量开放式网络课程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自我管理学习,自动批发、相互批改、小组合作和教学互动;C代表Course(课程)。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在及肯尼斯?库克耶的《》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到目前,还没有人直接将慕课与大数据联系起来,在我的直觉中,慕课就是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冲激,因为如果没有大数据作为背景和支撑,慕课是不会出现和形成的,只能还是处于远程教育阶段。而大数据所提供的巨量数据和巨量终端,将会把巨量的课程资源与人员联系起来,相互之间的互动也将呈现巨量状态,多元和开放将成为整个大数据时代教育的新常态,对于学生而言,独立的个性和良好的思维将成为最为可能和最为必要的教育追求。
在培训期间,学者们多次提到微课,就是慕课时代出现的十分钟左右,以解决一个问题为主题的视频课程,甚至有人预测微课将成为慕课的主潮流,我认为不会可能。微课因为当前教育大数据的滞后,只能在眼前一段时间内因为制作时间短,有所优势,随着教育大数据的成型,微课虽然可能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终究会成为一种课程补充,如同任何形式的社会教育终将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一样,微课不可能取代足量时间的课程成为慕课的主流。
二、慕课相较于今天的课程,优势在于教师水平可以保证,上课时间、地点不受限制,课程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透明性,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变得容易,学生的差异性受到最大的照顾。
优势都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是基于某种需要的价值选择,符合需要的就被看作优势,不符合需要的就被看作缺点,事实上对于事物来说,特点依旧。慕课由于海量的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同样的课程完全可以选择向校外或国外的教师学习,而不是局限于自己本校的教师,因此无论是哪里的学生都接触到良好的师资。由于大数据提供的无限端口和巨量平台,慕课的教学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这样的便利就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任何一位教师在理论上就可以无限量地服务于无限量的学生。
慕课提供的课程由于构建视角的多样化,师生互动的无限畅通,使得课程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师课程的构建过程,提供适于自身要求的种种建议,学生可以从不同教师哪里获得该课程的多角度内容,而且可以提前获悉课程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除了教师在传授过程中的即兴部分,基于大数据的便利慕课可以提供给学生最为透明的课程资料。透明度带来了开放性,开放性促进了透明度。课程的透明就使得开放课程成为必要,需要学生加入进来与教师共同建设课程,不再依靠教师完全课程的内容和进度。
大数据提供的巨量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优质资源方便快捷,通过对比或是通过相互补充,学生完全可以在慕课中获得最为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不再受到所在学校师资的限制。更进一步,学生可以依照不同的需求参与课程建设,参与课程整个过程,参与知识与能力的吸引和培育,参与各种主题和形式之下的小组讨论,参与最为广泛的教育教学交流。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必然使得学生的差异性得到最为可能的照顾。现代教育的发展最重要的趋势显然不是技术层面的改进,而是对学生差异的全面掌握与考虑,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肯定和尊重学生差异为前提,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为适宜的教育教学,使学生的差异性不再是教育的难题,而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我看来,未来教育教学的大力发展,不是知识和技术支持的改进,而是最为可能地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适宜他自己的成长帮助。
学术编辑眼中的好论文
2014年8月18日起,我在北京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首届教育学术出版论坛”,倾听各位教育期刊编辑讲授审稿时的标准和心态及对好论文的要求,现将心得和体会简述如下:
陈丽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认为,主编眼中的好论文首先是选题策划,选题都应是理论前沿、教育部关心的重大问题、基层一线,并且结合栏目特色,有政治意识。编辑眼中的好论文首先是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从概念含义来讲,问题是主体对客体的怀疑和批评,来产生认知上的一种冲突,这是思辨性和理论性的一个学术论文角度,还有一个是对客观现实的一个发现,而且需要理论给以梳理和指导,同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是要有研究方法,第三是要有研究价值。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与实践价值,特别是理论前沿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此外,以下几类是编辑不会录用的稿件,其一是题目不合适,如选题远离教育、题目太大、题目不像学术题目等。其二是选题陈旧没有新意,如高校的育人功能、对美育的再认识等。其三是论文的内容是文献罗列,无归纳和总结,只是简单的文献堆积。其四是论文中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无法考证。其五是学术不规范。
邓友超(《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认为,教育科研有以下5各方面的转变。1、教育科研研究从满足个人的学术兴趣转向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从研究方式来讲,用毛主席的一句话,从书本上讨生活转向基于数据与证据的研究。3、从工作方式来讲,以个体的研究方式转向团队的研究、协同的研究。4、从评价方式来讲,从注重论文数量转向论文成果的贡献。5、从能力建设来讲,对于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要求更加综合化。原来掌握理论话语已经很熟练,逐渐要转向政策话语、实践话语等多种话语方式。教育研究可能更加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问题意识,要关注瞄准教育改革和发展当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为理论创新和服务决策提供支持;2、特别注重实证研究和跨学科研究;3、推动教育理论研究的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科研的地位;4、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程度会加强。
曾晓洁(《比较教育研究》编辑)认为,好的论文有6个标准:第一,选题。选题一定要具有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第二,好的论文的文献资料翔实、全面、准确,资料来源真实,有权威性,而且资料要有实效性;第三,文章框架结构科学、合理、严谨;第四,文章的论证,是我想特别强调的。我觉得好的文章一定要有论证。好的论证一定是概念准确,逻辑层次清楚,推理严密,反映出自己的特色,要有独创性;第五,语言文字要好,表达要清晰、准确;第六,要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
第一个问题写什么。选题是做学术论文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选题一定要考虑其社会意义,学术意义。选题有四个原则:1、基于意义 2、基于个人研究兴趣 3、基于资料 4、基于能力。第二个问题如何写即要建构科学合理的文章框架。学术文章的框架与结构体现了写作者的写作思路与分析逻辑,好的学术论文框架与结构应该是文章布局科学合理,不是头重脚轻或者头轻脚重。每个问题的论述篇幅比较合理。每个问题的研究能够相互衔接,层次递进分明。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驾驭资料、谋篇布局的能力。第三个问题如何论。论证是学术论文的灵魂。论证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就是太浅,文章只有资料,没有观点,缺少论证。有问题意识才是研究的基础,还有就是没有理论视角。论证应该有论点、论据、论证分析过程。在进行论证的时候一定不能立场在先、观念在先、结论在先。而一定是反过来,资料收集在先、文献综述在先。学术论文写作是社会性的活动,而不是关起门来冥思苦想,一定要先了解其他人的观点是什么,他们采取的资料有哪些,他们对该问题的分析是什么角度。我的资料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必须有这样的过程才能写出好文章。
李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报》编辑部主任)认为,论文题目的基本要求:准确: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简洁:中文最好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最好不超过10(12个单词;清楚: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尽可能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慎重使用缩略语;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角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式、不常用的专业术语和非英语词汇(包括拉丁语)等。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选题要小、准,切忌题目太大、太泛;标题中,不要说作者做了什么,而是作者发现发明了什么。标题是论文的门面,核心的结果作为标题,而不仅仅告诉别人你干了什么。建议:如何寻找有意义的题目。1,多阅读期刊论文。2,硕博士论文中的进一步研究建议。3,配合新推行的政策。4,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5,跨领域思维,引进其他领域的理论。6,亲身经历的困境。7,研究方法创新。
摘要: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确切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的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摘要常见问题是没有体现出文章的主旨、最核心的内容和观点。读者还需要在正文中去寻找。
正文部分:1、引言: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知道相关研究的来龙去脉,及其争论或存疑所在,一定要列举重要的相关文献;指出存在问题:说明做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探讨已有研究的得失,以为选用研究方法程序的参考;阐述研究目的:说明做这项工作的独特性。依据研究目的,建立研究假设。“引言”要与“讨论与建议”形成“呼应”关系。引言存在的问题:对“核心概念”缺乏应有的界定,导致研究问题不清楚;太简短,缺乏必要的交代;没有引用“最相关”的文献以指引读者.对相关文献的关注度不够;不恰当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只引用了单方面的文献,对相反意见的文献视而不见。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武断而没留有余地。
2、“材料与方法”常见问题:“材料和方法”部分没有清楚、准确描述是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的;对方法的描述欠缺必要细节,重点不突出,描述不准确。研究方法单一;无法“承前启后”,没能回应研究问题,向后铺排出研究结果。多因素的问题,只做了单因素检验,没做多元分析。
3、结果、结论、讨论、建议的区别。结果:介绍研究结果(必要时应使用图表);对重要研究结果的描述和说明;结论:主要认识或论点;概述研究成果可能的应用前景及局限性;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或方向。要有新意;要有标题。讨论:探讨所得到的结果与研究目的或假设的关系、与他人研究结果的比较与分析;对研究结果的解释(是否符合原来的期望);重要研究结果的意义(推论);研究展望;讨论要提供“解释性”的意见,而不仅仅是“描述性”的呈现。建议:一定是针对本研究的结论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4、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引用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内容的出处。注释是对论著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说明性文字。参考文献一般用方括号标注,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一般用圆圈标注,排印在该页地脚。参考文献常见的问题:1,标注不规范;2,与正文不对应;3,出处不明,缺乏足够的引文;4,一手材料过少;5,文献各著录项(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期刊或专著名等)有误。
周长春(《中国教育学刊》编辑)认为,好论文不是写出来的,科研是基础,论文是科研的结果和结晶。一篇教育论文的质量是由教育科研成果水平决定的。因此,要完成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要致力于教育科研,同时也要重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撰写论文的能力。好论文哪里来?厚积薄发,“发”的基础是“厚积”,好的文章是作者研究出来的,不是堆砌出来的,只有静下心来多读书,扩大眼界,丰富专业知识,打牢专业基础,才能达到“薄发”的境界,提高研究水平。提高成果发表命中率技巧:选题:最重要是需要;理论创新:构建新的教育理论体系;指导实践:三结合开展实验。
学术论文必须在充分占有大量文献和实践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构建新理论,以补充已有研究的不足,纠正流行说法偏差,填补研究的空白,达到现有研究的新高。新的见解、新的角度、新的材料、新的体系等等。论文:有难度,才有高度。迎难而上的过程,就象爬山,尽管高处不胜寒,但是,唯其有难度,才成就了高度;只有站到某种高度的人,才有机会看到生命里更美的风景。论文的眼睛:标题:第一吸引力。1、吸引注意力2、筛选读者3、传达完整的信息4、引导读者阅读论文内容。修改有效标题的思路:1、急迫性2、独特性3、明确具体4、实践益处。摘要:摘要作为文章的缩写,应该具有概括性、创新性、信息性。摘要里不能出现跟第一人称有关的词语,不讲述研究的过程,排除常识性内容,同时对文章也不作任何评论,200-250个字即可。
朱旭东(《教师教育研究》副主编)认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规范(注释引文)注释类型:题名注、作者注、文献注、引文注、术语注、观点注。引文:他引、自引、转引、直接引、简接引。遵循基本的研究步骤:研究兴趣、文献阅读与综述、研究问题、研究核心概念界定或操作、研究设计:框架与方法、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回答研究问题、解释研究结果、关照与以往研究发现、研究结论。遵循基本的学术论文写作类型: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分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量化研究、质化研究、行动研究。
实质规范之一:实证学术论文的框架:题目、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目录、前言、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结果、研究讨论、研究结论与建议、结语(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实质规范之二:研究问题:问题提出(P-Q):发现问题(P)、提出问题(Q)、P:与选题相关的议题事实性问题和研究的事实性问题、Q: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方法化问题、P问题类型: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的、情境、困难、难题、麻烦、困境、缺乏、没有、不强、不高、不大、不足等程度性、客观存在。问题逻辑规范:是什么?1、内含(含义、内涵)是什么?2、类型(种类、范畴)有哪些?3、每一类型有什么特征(特点)?4、每一范畴具有哪些功能(价值、意义、作用)(对于解决P具有什么作用或意义)。为什么?基于是什么的为什么提问。如何?基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如何提问。规范之三:文献综述:概念梳理、知识或学术谱系建构、(1)国内学者研究;(2)国内学者对国外的研究;(3)国外研究。
规范之四:研究设计:A质性研究设计:1研究问题2概念界定3研究框架(包括研究过程)4研究方法4.1 研究对象4.2进入现场4.3资料收集方法4.4资料分析方法5研究可靠性6研究伦理。B量化研究设计:1研究问题2研究假设3概念框架4研究方法5研究对象6研究工具7数据收集、管理与分析。行动研究的呈现方式:1研究题目;2绪论(问题背景):动机与目的(背景分析)、待解决问题、名词解释、研究限制;3文献探讨:理论基础、他校作法、专家意见、相关研究;4研究设计与方法:行动团队、研究情境、研究架构、研究方法、研究流程;5行动策略、执行结果与讨论:C行动策略之拟定、行动策略之执行、行动策略之省思与修正、行动策略之再实施、行动策略执行结果之分析6研究结论与建议:行动研究之结论、行动研究之建议;7省思后记:行动的省思、研究的省思。规范之五:概念建构:1核心概念2概念和范畴的关系3概念:学习品质4范畴:好奇、主动、坚持、专注、反思。
刘启迪(《课程?教材?教法》编辑)认为,提升学术论文质量的“四大支柱”。(1)选题内容追求原创;选题及内容的原则:新,准,实;选题通过文章题目呈现,题目起不好,其他基本免谈。(2)语言文字讲究通顺;学术语言也要平实好懂,不要标新立异与生造词语,不要令人费解或不知所云。(3)逻辑层次凸显清晰;这是作者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反映。一般而言,文章逻辑要严密,思维要缜密,层次要清晰,层层深入,前后密切关联,文章各部分不是简单的罗列与堆砌。逻辑思维反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或思想(如哲学式思考、创新思想)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核心。这个逻辑思维或创新思想与论文选题内容的新意之间密切相关,没有思维的缜密与创新,就难以提出有新意或有创见的选题与论题。(4)参考文献务必规范。
李春萍(《北大教育评论》编辑):她首先引用了Peter Blau(1955)话说明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取向:近年来,在社会科学中范围窄小但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替代了那些关于一般性问题的猜测性的论文。这一趋势反映了人们新近获得的自知之明。我们不再认为几下粗犷挥洒的手笔就足可以解释一个文明的发展,我们也不会心高气盛而不屑于从事小群体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对微观细节的尽心研究来获得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现代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加以科学分析。
两种类型的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有关知识的现状如何?已经发现了什么?已经提出了哪些理论(原则、逻辑和分析概念)?它们各自的贡献与局限是什么?它们的传承和发展是怎样的?我的观点是什么?它们为何是新的和重要的?我用什么证据和方法证明它们?我怎样说服读者相信我的结论是正确的?这一结论在知识传承上的价值是什么?
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当前的工作目标是什么?这一目标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背景有哪些?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成本和收益是什么?如何做出选择?为何它是有效可行的?如何实施方案?
实证取向: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基于事实证明。定量统计是获得并展示事实的基本方式之一;案例、访谈、观察、文献、纪要、音像等等是同等重要的其他形式;多元的资料来源和证明方式可信度更高;区分事实和观点;基于事实做阐释。
历史经验:社会科学的信念基础:启蒙运动所确立的思想原则:真实需要证实、合乎逻辑的方法、人类行为的规范、委托权利、有效的社会治理、社会运动和现代思潮的影响。
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论文在某一论域提出新问题,需要给出理由:为何是新问题,为何是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论文希望建立新视角,需要给出理由:为何从前的视角不能阐明你的问题,它们的局限性是什么,为何新视角能够阐明这一问题,阐明的逻辑(或分析原则有何变化),为何这些变化是值得的、重要的。如果论文尝试建立新的比较,需要给出理由:为何这些比较对于阐明问题是重要的,前人没有使用过这样的比较,其后果如何。如果论文尝试建立新的假设,需要给出理由:这些假设怎样得到证据的支持,它们的价值是什么,过去的误解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如果论文要提出新的分析要素,需要给出理由:为何这些要素是重要的,它的价值是什么,从前是否有人提出,在什么意义上提出。如果论文提出对他人视角的批评,需要给出理由:从前的局限是什么,论题还有什么不同方面,从前忽略这些方面的后果是什么。
实证研究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实证研究是一种研究风格,随着学术社区的建立和演变而发展,是可以训练出来的,需要一大批学者的参与提高。以理论研究流派为例:开创性理论研究思路;理论逻辑的澄清、完善、严谨化;理论的延伸、修正、与其他理论的对话;实证研究的设计、操作化、资料获取;大量的实证研究。
一项好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从“科学”角度来看学术作品:符合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新的知识:significant contribution;解释能力、分析力度;解释范围。从“美感”角度来看:独辟蹊径:独特的思路、巧妙的设计;扩展人们思考、想象的空间;简约(parsimony);“影响力”:对其他领域、现象的推动。
上一条:下一条:
? <font color="#09-10-30 15:46:18
? <font color="#13-10-17 16:51:13
? <font color="#13-06-10 23:48:01
? <font color="#13-06-03 23:46:39
? <font color="#13-05-26 12:46:08
? <font color="#13-05-20 13:38:12
? <font color="#13-05-14 21:12:28
? <font color="#13-05-13 20:40:32
主办:吕梁学院教育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邮编:.033000慕课微课翻转课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慕课_微课_公开课1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课和慕课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