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本金融管理专业介绍的书和关于思想的书。

[转载]巴菲特推荐的十本书和芒格推荐的十九本书目
&在2007年伯克夏股东大会上,一位来自旧金山的年轻人问巴菲特,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巴菲特的答案是阅读,他说:"我10岁的时候就把奥马哈公立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方面的书都读完了,很多书我都读了两遍,你要把各种思想装进自己的脑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一旦你这样做,就该下水(尝试)了。"
巴菲特接着说:"我19岁时读了一本书,由此形成了基本的投资的思维方式。我现在76岁了,投资的思维方式就是基于我19岁时从那本书得来的。"
(《VALUE》第8期)?
    巴菲特19岁时读的是哪一本书呢?这本书给他以如此重要的影响。在珍妮特·洛尔编著的《沃伦·巴菲特如是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涉猎的内容无所不包,我收集图表、阅读各种技术知识书籍。我倾听各种内部消息。后来我才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这就好像见到了光明。"巴菲特还说:"早在1950年刚出版时我就阅读了这本书,当时我只有19岁。那时我就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现在我仍然这么认为。"&
    巴菲特对格雷厄姆极为推崇,称他为金融史上最伟大教师,并决心把从他身上学到的投资哲学向前推进。巴菲特说,即便这样做,会给伯克夏造成强大的竞争对手,但这也是值得一做的。格雷厄姆著的另一部经典著作《证券分析》,已被称誉为投资者的圣经,巴菲特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阅读此书十遍以上。&
    另一个对巴菲特的投资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菲尔·费舍尔,费舍尔最经典的著作是《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巴菲特对该书推崇备致,"拜读了《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之后,我找到了菲尔·费舍尔。我见到他时,他本人同他的思想一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菲舍尔的技巧对公司彻底进行了解,能使一个人进行聪明的投资。"&
    在投资界,为人们所熟悉的,除了巴菲特之外,还有彼得·林奇。他们俩可谓惺惺相惜。在林奇的著作中,时常会读到关于巴菲特的片言只语。而巴菲特对林奇的才能亦十分欣赏,对于林奇的《学以致富》,巴菲特做过如此推荐:"如果要给自己的孙子送生日礼物,《学以致富》是最好不过的了。"彼得林奇还写过另外几本书,如《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都是投资界颇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分析,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分析是必备的功课。对于管理者,巴菲特最推崇克·韦尔奇的著作,巴菲特对《杰克·韦尔奇自传》这样推介:"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对于《赢》,巴菲特称:"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
杰克·韦尔奇的著作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看了才知道。&
    巴菲特曾说,他的工作就是阅读。为了推广阅读,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还专门设了一个节目,就是在大集市的摊位上,出售一些打折的书或光盘,其实是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如在2007年的股东年会上,巴菲特首先推荐了查理芒格的名著《Poor
Charlie's Almanack and Seeking Wisdom》。另外还有peter
bevelin写的《寻找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和Fred
Schweb的作品《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关于《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巴菲特说:"这本书1940年首次出版,这是以投资为主题出版过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它睿智地阐释了关于投资主题的许多真知灼见。"&
    巴菲特本人并没有专门写过什么书,但是他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过去一年来的成败得失。美国法律教授劳伦斯·A·坎宁安受其委托,将这些信按主题汇编成书,名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译者陈鑫在序中说:"巴菲特本人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去读,那必定是这本。"(《巴菲特:从100到160亿》中译本序)&
在2007年伯克夏股东大会上,一位来自旧金山的年轻人问巴菲特,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巴菲特的答案是阅读,他说:"我10岁的时候就把奥马哈公立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方面的书都读完了,很多书我都读了两遍,你要把各种思想装进自己的脑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一旦你这样做,就该下水(尝试)了。"
巴菲特接着说:"我19岁时读了一本书,由此形成了基本的投资的思维方式。我现在76岁了,投资的思维方式就是基于我19岁时从那本书得来的。"
(《VALUE》第8期)&
    巴菲特19岁时读的是哪一本书呢?这本书给他以如此重要的影响。在珍妮特·洛尔编著的《沃伦·巴菲特如是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涉猎的内容无所不包,我收集图表、阅读各种技术知识书籍。我倾听各种内部消息。后来我才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这就好像见到了光明。"巴菲特还说:"早在1950年刚出版时我就阅读了这本书,当时我只有19岁。那时我就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现在我仍然这么认为。"&
    巴菲特对格雷厄姆极为推崇,称他为金融史上最伟大教师,并决心把从他身上学到的投资哲学向前推进。巴菲特说,即便这样做,会给伯克夏造成强大的竞争对手,但这也是值得一做的。格雷厄姆著的另一部经典著作《证券分析》,已被称誉为投资者的圣经,巴菲特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阅读此书十遍以上。&
    另一个对巴菲特的投资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菲尔·费舍尔,费舍尔最经典的著作是《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巴菲特对该书推崇备致,"拜读了《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之后,我找到了菲尔·费舍尔。我见到他时,他本人同他的思想一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菲舍尔的技巧对公司彻底进行了解,能使一个人进行聪明的投资。"&
    在投资界,为人们所熟悉的,除了巴菲特之外,还有彼得·林奇。他们俩可谓惺惺相惜。在林奇的著作中,时常会读到关于巴菲特的片言只语。而巴菲特对林奇的才能亦十分欣赏,对于林奇的《学以致富》,巴菲特做过如此推荐:"如果要给自己的孙子送生日礼物,《学以致富》是最好不过的了。"彼得林奇还写过另外几本书,如《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都是投资界颇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分析,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分析是必备的功课。对于管理者,巴菲特最推崇克·韦尔奇的著作,巴菲特对《杰克·韦尔奇自传》这样推介:"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对于《赢》,巴菲特称:"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
杰克·韦尔奇的著作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看了才知道。&
    巴菲特曾说,他的工作就是阅读。为了推广阅读,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还专门设了一个节目,就是在大集市的摊位上,出售一些打折的书或光盘,其实是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如在2007年的股东年会上,巴菲特首先推荐了查理芒格的名著《Poor
Charlie's Almanack and Seeking Wisdom》。另外还有peter
bevelin写的《寻找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和Fred
Schweb的作品《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关于《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巴菲特说:"这本书1940年首次出版,这是以投资为主题出版过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它睿智地阐释了关于投资主题的许多真知灼见。"&
    巴菲特本人并没有专门写过什么书,但是他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过去一年来的成败得失。美国法律教授劳伦斯·A·坎宁安受其委托,将这些信按主题汇编成书,名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译者陈鑫在序中说:"巴菲特本人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去读,那必定是这本。"(《巴菲特:从100到160亿》中译本序)&
1、《深奥的简洁:让混沌和复杂归于有序》(Deep Simplicity:Bringing Order to Chaos and
Complexity),作者约翰·葛瑞宾(John
Gribbin)。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张宪润译。这是一本涵盖了蝴蝶效应、盖娅理论,以及各种关于混沌与复杂概念的图书。在这本充满智慧和启发性的书中,作者向我们说明:复杂,其实很简单;即使是看来完全随机的行为深处,也只是遵从简单的因果规律。
  2、《泥鸽靶:华尔街高等金融实录》(FIASCO:The Inside Story of a Wall Street
Trader),中译本书名为《诚信的背后》,弗兰克·帕特诺伊着。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年出版,邵琰译。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着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的故事。
  3、《冰河世纪》(Ice Age),作者约翰·葛瑞宾和玛丽·葛瑞宾(John & Mary
Gribbin),目前尚无中译本。
  4、《苏格兰人如何发明现代世界:西欧最穷的国家如何创造了世界》(How the Scots Invented theModern
World:The True Story of How Western Europe’s Poorest Nation Created
Our World and everything in It),作者亚瑟·赫尔曼(Arthur
Herman),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出版,韩文正译。这本书解说了苏格兰奇迹:十七世纪末的苏格兰还是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但却在十八世纪中期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出现了休谟、亚当·斯密、史考特爵士以及瓦特等大师巨匠。这不仅使苏格兰人成为大不列颠的中流砥柱,而且其文明成就远飚欧洲之外,启动了世界朝现代文明的转向。
  5、《我的生活方式》(Models of My Life),作者郝柏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目前尚无中译本。
  6、《温度,决定一切》(A Matter of Degree:What Temperature Reveals About the
Past and Future of Our Species, Planet, and Universe),作者基诺·沙格瑞(Gino
Segre)。台湾天下远见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田静如译。这本书提供了我们所能想像得到“关于温度的一切”。作者认为,温度决定一切。在本书中,他“借助温度的测量,来探访科学的多面性”。而我们读到最后一章时,确也真能体会到他“希望能够用温度当做指引,探索一些过去与现在伟大科学观念”的企图。
  7、《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作者约瑟夫·弗雷泽·沃(Joseph Frazier
Wall),目前尚无中译本。
  8、《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Guns,Germs, 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作者贾德·M·戴蒙(Jared M
Diamond)。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谢延光译。作者运用他在生物学及人类学多年基础研究的认知,对地球七百万年人类的进化,和过去一万三千年来社会的演进,企图把全球各地区、各族群纳入回溯性的推想,来研析人类史的轨迹并探讨社会的命运。作者还着有《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The
Third Chimpanzee by Jared Diamond),海南出版社 2004年出版;
王道还译。如果说《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一部人类的自然史,那么这本书则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它以生物地理的人文后果,重新回答卢梭的问题——《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作者视野壮阔、引人入胜。两书合辑堪称为“人类大历史”。
  9、《影响力》(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目前有两个版本,一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但却有所不同。社科版所翻译的是
2001年出的《影响力》第4版,而人大版所翻译的是1998年出的第3版。与第3版相比,作者在第4版《影响力》中补充了一些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入了来自政界、娱乐界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最新案例和图片,使内容更加新颖丰富;又对文字作了一些删改和润色,使语言更加精炼流畅。此外,作者还在第4版中将每一章分成了更多小节,每一节加上了醒目的标题,使全书结构更加清晰明朗,进一步提高了该书的可读性。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六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作者拆解他们的招术,学会保护自己以及让这六大秘笈为我们所用。
  10、《本·.富兰克林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Ben
Franklin),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国内有多种中文版本。作者于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这本书叙述了富兰克林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详尽地介绍了他创业、奋斗、成功的历程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作为美国青少年的必读书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11、《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Living within Limits:Ecology Economics
and Population Taboos),作者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戴星翼译。作者在本书中集中讨论了人口过剩问发展的观念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我们的地球只有有限的承载力。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控制人口数量。
  12、《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作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有两个版本,一是吉林人民出版社,一是科学出版社。作者以娴熟的技巧描述了进化理论的全新发展。它以独特的视角将公众毫无阻碍地带到全新的、有时却让人误解的生物学领域。
  13、《巨人:洛克菲勒传》(Titan:The Life of John D. Rockefeller,
Sr.),作者罗恩·彻诺(Ron
Chernow)。中译本书名为《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海南出版社2005年出版,王恩冕译。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着名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这位富豪的故事,展示了这位实业巨子的全貌。
  14、《国家的穷与富》(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Why Some Are So
Rich and Some So Poor),作者大卫·兰德斯(David
Landes)。中译本书名为《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门洪华等译。这本书从经济、文化、制度、自然资源、历史传统等方面对国家的兴衰贫富演变作了精湛而深刻的分析,旁征博引,见解精辟,甫经问世就被西方学界称誉为划时代的《新国富论》,堪与亚当·斯密的经典名着《国富论》相媲美。
  15、《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集中投资策略》(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
Masteringthe Power of the Focus Investment
Strategy),作者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Robert
G.Hagstrom)。这是一本大家都很熟悉的书。作者阐释了巴菲特集中投资的核心概念: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
  16、《基因组:一个物种的23章自传》(Genome: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Chapters),作者马特·里德雷(Matt Ridley)。中译本书名为《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刘菁译。作者通过在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叙述了我们这个物种及其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史,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以及首先问题,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我们、对我们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17、《毫不退让地赢得谈判——哈佛谈判法》(Getting to Yes: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作者罗杰·费雪(Roger Fisher),威廉·尤里(William
Ury)和布鲁斯·帕顿(Bruce
Patton)。中译本书名为《谈判力》,中信出版社2007年出版,王燕等译。作者以大量的亲身访谈和相关研究成果,为我们一一揭示了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以及女性与男性行为模式的种种差别。在对性别差异的精彩分析中,作者为女性改变自身思考方式,赢得谈判提出了绝对实用的建议。
  18、《三个科学家和他们各自的上帝:在信息时代寻找生命的意义》(Three Scientists and Their
Gods:Looking For Meaning in An Age of Information),作者罗伯特·怀特(Robert
Wright)。目前尚无中译本。
  19、《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作者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出版,安然译。作者通过亲身的经历,用事实加上逻辑严密的说理,详细阐述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时,应当如何去发现战略转折点,如何处理好战略转折点,为企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中国主流金融思想研究(精装赠阅本)
(货号:C1)
开&&&&&&本:32开
页&&&&&&数:264页
字&&&&&&数:213千字
I&&S&&B&&N:
售&&&&&&价:12.00元
品&&&&&&相:
运&&&&&&费:北京市海淀区
挂号印刷品:6.00元
上书时间:
商品分类:
详细描述:
暂无详细描述。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凡各位书友在本市有图书出售者 &如【成批大量新旧图书 、小人书、字画、版画等一切藏品】本店可以上门高价回收 联系电话 小谢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巴菲特推荐的十本书和芒格推荐的十九本书目
&在2007年伯克夏股东大会上,一位来自旧金山的年轻人问巴菲特,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巴菲特的答案是阅读,他说:"我10岁的时候就把奥马哈公立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方面的书都读完了,很多书我都读了两遍,你要把各种思想装进自己的脑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一旦你这样做,就该下水(尝试)了。"
巴菲特接着说:"我19岁时读了一本书,由此形成了基本的投资的思维方式。我现在76岁了,投资的思维方式就是基于我19岁时从那本书得来的。"
(《VALUE》第8期)?
    巴菲特19岁时读的是哪一本书呢?这本书给他以如此重要的影响。在珍妮特·洛尔编著的《沃伦·巴菲特如是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涉猎的内容无所不包,我收集图表、阅读各种技术知识书籍。我倾听各种内部消息。后来我才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这就好像见到了光明。"巴菲特还说:"早在1950年刚出版时我就阅读了这本书,当时我只有19岁。那时我就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现在我仍然这么认为。"&
    巴菲特对格雷厄姆极为推崇,称他为金融史上最伟大教师,并决心把从他身上学到的投资哲学向前推进。巴菲特说,即便这样做,会给伯克夏造成强大的竞争对手,但这也是值得一做的。格雷厄姆著的另一部经典著作《证券分析》,已被称誉为投资者的圣经,巴菲特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阅读此书十遍以上。&
    另一个对巴菲特的投资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菲尔·费舍尔,费舍尔最经典的著作是《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巴菲特对该书推崇备致,"拜读了《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之后,我找到了菲尔·费舍尔。我见到他时,他本人同他的思想一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菲舍尔的技巧对公司彻底进行了解,能使一个人进行聪明的投资。"&
    在投资界,为人们所熟悉的,除了巴菲特之外,还有彼得·林奇。他们俩可谓惺惺相惜。在林奇的著作中,时常会读到关于巴菲特的片言只语。而巴菲特对林奇的才能亦十分欣赏,对于林奇的《学以致富》,巴菲特做过如此推荐:"如果要给自己的孙子送生日礼物,《学以致富》是最好不过的了。"彼得林奇还写过另外几本书,如《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都是投资界颇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分析,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分析是必备的功课。对于管理者,巴菲特最推崇克·韦尔奇的著作,巴菲特对《杰克·韦尔奇自传》这样推介:"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对于《赢》,巴菲特称:"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
杰克·韦尔奇的著作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看了才知道。&
    巴菲特曾说,他的工作就是阅读。为了推广阅读,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还专门设了一个节目,就是在大集市的摊位上,出售一些打折的书或光盘,其实是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如在2007年的股东年会上,巴菲特首先推荐了查理芒格的名著《Poor
Charlie's Almanack and Seeking Wisdom》。另外还有peter
bevelin写的《寻找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和Fred
Schweb的作品《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关于《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巴菲特说:"这本书1940年首次出版,这是以投资为主题出版过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它睿智地阐释了关于投资主题的许多真知灼见。"&
    巴菲特本人并没有专门写过什么书,但是他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过去一年来的成败得失。美国法律教授劳伦斯·A·坎宁安受其委托,将这些信按主题汇编成书,名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译者陈鑫在序中说:"巴菲特本人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去读,那必定是这本。"(《巴菲特:从100到160亿》中译本序)&
在2007年伯克夏股东大会上,一位来自旧金山的年轻人问巴菲特,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巴菲特的答案是阅读,他说:"我10岁的时候就把奥马哈公立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方面的书都读完了,很多书我都读了两遍,你要把各种思想装进自己的脑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辨出哪些是合理的。一旦你这样做,就该下水(尝试)了。"
巴菲特接着说:"我19岁时读了一本书,由此形成了基本的投资的思维方式。我现在76岁了,投资的思维方式就是基于我19岁时从那本书得来的。"
(《VALUE》第8期)&
    巴菲特19岁时读的是哪一本书呢?这本书给他以如此重要的影响。在珍妮特·洛尔编著的《沃伦·巴菲特如是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涉猎的内容无所不包,我收集图表、阅读各种技术知识书籍。我倾听各种内部消息。后来我才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这就好像见到了光明。"巴菲特还说:"早在1950年刚出版时我就阅读了这本书,当时我只有19岁。那时我就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现在我仍然这么认为。"&
    巴菲特对格雷厄姆极为推崇,称他为金融史上最伟大教师,并决心把从他身上学到的投资哲学向前推进。巴菲特说,即便这样做,会给伯克夏造成强大的竞争对手,但这也是值得一做的。格雷厄姆著的另一部经典著作《证券分析》,已被称誉为投资者的圣经,巴菲特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阅读此书十遍以上。&
    另一个对巴菲特的投资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菲尔·费舍尔,费舍尔最经典的著作是《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巴菲特对该书推崇备致,"拜读了《普通的股票,非凡的利润》之后,我找到了菲尔·费舍尔。我见到他时,他本人同他的思想一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菲舍尔的技巧对公司彻底进行了解,能使一个人进行聪明的投资。"&
    在投资界,为人们所熟悉的,除了巴菲特之外,还有彼得·林奇。他们俩可谓惺惺相惜。在林奇的著作中,时常会读到关于巴菲特的片言只语。而巴菲特对林奇的才能亦十分欣赏,对于林奇的《学以致富》,巴菲特做过如此推荐:"如果要给自己的孙子送生日礼物,《学以致富》是最好不过的了。"彼得林奇还写过另外几本书,如《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都是投资界颇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
    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对公司进行分析,对公司管理层进行分析是必备的功课。对于管理者,巴菲特最推崇克·韦尔奇的著作,巴菲特对《杰克·韦尔奇自传》这样推介:"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对于《赢》,巴菲特称:"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
杰克·韦尔奇的著作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看了才知道。&
    巴菲特曾说,他的工作就是阅读。为了推广阅读,在每年的股东大会上,还专门设了一个节目,就是在大集市的摊位上,出售一些打折的书或光盘,其实是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如在2007年的股东年会上,巴菲特首先推荐了查理芒格的名著《Poor
Charlie's Almanack and Seeking Wisdom》。另外还有peter
bevelin写的《寻找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和Fred
Schweb的作品《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关于《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巴菲特说:"这本书1940年首次出版,这是以投资为主题出版过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它睿智地阐释了关于投资主题的许多真知灼见。"&
    巴菲特本人并没有专门写过什么书,但是他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总结过去一年来的成败得失。美国法律教授劳伦斯·A·坎宁安受其委托,将这些信按主题汇编成书,名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译者陈鑫在序中说:"巴菲特本人认为,这本书比到目前为止任何一本关于他的传记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去读,那必定是这本。"(《巴菲特:从100到160亿》中译本序)&
1、《深奥的简洁:让混沌和复杂归于有序》(Deep Simplicity:Bringing Order to Chaos and
Complexity),作者约翰·葛瑞宾(John
Gribbin)。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张宪润译。这是一本涵盖了蝴蝶效应、盖娅理论,以及各种关于混沌与复杂概念的图书。在这本充满智慧和启发性的书中,作者向我们说明:复杂,其实很简单;即使是看来完全随机的行为深处,也只是遵从简单的因果规律。
  2、《泥鸽靶:华尔街高等金融实录》(FIASCO:The Inside Story of a Wall Street
Trader),中译本书名为《诚信的背后》,弗兰克·帕特诺伊着。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年出版,邵琰译。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华尔街着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怎样把一个耶鲁法学院的高才生,培养成了一名商场上的“射击手”的故事。
  3、《冰河世纪》(Ice Age),作者约翰·葛瑞宾和玛丽·葛瑞宾(John & Mary
Gribbin),目前尚无中译本。
  4、《苏格兰人如何发明现代世界:西欧最穷的国家如何创造了世界》(How the Scots Invented theModern
World:The True Story of How Western Europe’s Poorest Nation Created
Our World and everything in It),作者亚瑟·赫尔曼(Arthur
Herman),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出版,韩文正译。这本书解说了苏格兰奇迹:十七世纪末的苏格兰还是欧洲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但却在十八世纪中期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出现了休谟、亚当·斯密、史考特爵士以及瓦特等大师巨匠。这不仅使苏格兰人成为大不列颠的中流砥柱,而且其文明成就远飚欧洲之外,启动了世界朝现代文明的转向。
  5、《我的生活方式》(Models of My Life),作者郝柏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目前尚无中译本。
  6、《温度,决定一切》(A Matter of Degree:What Temperature Reveals About the
Past and Future of Our Species, Planet, and Universe),作者基诺·沙格瑞(Gino
Segre)。台湾天下远见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田静如译。这本书提供了我们所能想像得到“关于温度的一切”。作者认为,温度决定一切。在本书中,他“借助温度的测量,来探访科学的多面性”。而我们读到最后一章时,确也真能体会到他“希望能够用温度当做指引,探索一些过去与现在伟大科学观念”的企图。
  7、《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作者约瑟夫·弗雷泽·沃(Joseph Frazier
Wall),目前尚无中译本。
  8、《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Guns,Germs, 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作者贾德·M·戴蒙(Jared M
Diamond)。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谢延光译。作者运用他在生物学及人类学多年基础研究的认知,对地球七百万年人类的进化,和过去一万三千年来社会的演进,企图把全球各地区、各族群纳入回溯性的推想,来研析人类史的轨迹并探讨社会的命运。作者还着有《第三种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The
Third Chimpanzee by Jared Diamond),海南出版社 2004年出版;
王道还译。如果说《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一部人类的自然史,那么这本书则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它以生物地理的人文后果,重新回答卢梭的问题——《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作者视野壮阔、引人入胜。两书合辑堪称为“人类大历史”。
  9、《影响力》(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作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目前有两个版本,一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但却有所不同。社科版所翻译的是
2001年出的《影响力》第4版,而人大版所翻译的是1998年出的第3版。与第3版相比,作者在第4版《影响力》中补充了一些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入了来自政界、娱乐界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最新案例和图片,使内容更加新颖丰富;又对文字作了一些删改和润色,使语言更加精炼流畅。此外,作者还在第4版中将每一章分成了更多小节,每一节加上了醒目的标题,使全书结构更加清晰明朗,进一步提高了该书的可读性。在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六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作者拆解他们的招术,学会保护自己以及让这六大秘笈为我们所用。
  10、《本·.富兰克林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Ben
Franklin),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国内有多种中文版本。作者于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这本书叙述了富兰克林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详尽地介绍了他创业、奋斗、成功的历程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作为美国青少年的必读书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11、《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Living within Limits:Ecology Economics
and Population Taboos),作者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出版,戴星翼译。作者在本书中集中讨论了人口过剩问发展的观念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我们的地球只有有限的承载力。因此,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控制人口数量。
  12、《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作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有两个版本,一是吉林人民出版社,一是科学出版社。作者以娴熟的技巧描述了进化理论的全新发展。它以独特的视角将公众毫无阻碍地带到全新的、有时却让人误解的生物学领域。
  13、《巨人:洛克菲勒传》(Titan:The Life of John D. Rockefeller,
Sr.),作者罗恩·彻诺(Ron
Chernow)。中译本书名为《洛克菲勒: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海南出版社2005年出版,王恩冕译。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着名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作者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这位富豪的故事,展示了这位实业巨子的全貌。
  14、《国家的穷与富》(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Why Some Are So
Rich and Some So Poor),作者大卫·兰德斯(David
Landes)。中译本书名为《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门洪华等译。这本书从经济、文化、制度、自然资源、历史传统等方面对国家的兴衰贫富演变作了精湛而深刻的分析,旁征博引,见解精辟,甫经问世就被西方学界称誉为划时代的《新国富论》,堪与亚当·斯密的经典名着《国富论》相媲美。
  15、《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集中投资策略》(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
Masteringthe Power of the Focus Investment
Strategy),作者罗伯特·G·哈格斯特朗(Robert
G.Hagstrom)。这是一本大家都很熟悉的书。作者阐释了巴菲特集中投资的核心概念: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取胜。
  16、《基因组:一个物种的23章自传》(Genome: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Chapters),作者马特·里德雷(Matt Ridley)。中译本书名为《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刘菁译。作者通过在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叙述了我们这个物种及其祖先从生命出现之初到未来医学边缘的历史,探讨了由于基因组的图谱绘制而出现的科学、哲学以及首先问题,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科学里程碑对我们、对我们的孩子、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17、《毫不退让地赢得谈判——哈佛谈判法》(Getting to Yes: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作者罗杰·费雪(Roger Fisher),威廉·尤里(William
Ury)和布鲁斯·帕顿(Bruce
Patton)。中译本书名为《谈判力》,中信出版社2007年出版,王燕等译。作者以大量的亲身访谈和相关研究成果,为我们一一揭示了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的心理及行为特征,以及女性与男性行为模式的种种差别。在对性别差异的精彩分析中,作者为女性改变自身思考方式,赢得谈判提出了绝对实用的建议。
  18、《三个科学家和他们各自的上帝:在信息时代寻找生命的意义》(Three Scientists and Their
Gods:Looking For Meaning in An Age of Information),作者罗伯特·怀特(Robert
Wright)。目前尚无中译本。
  19、《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作者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出版,安然译。作者通过亲身的经历,用事实加上逻辑严密的说理,详细阐述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时,应当如何去发现战略转折点,如何处理好战略转折点,为企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专业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