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盘时,右脚脚踝压着左脚离合右脚刹车的动脉,很痛 。请问这是正常的吗,还是说姿势不对(练过双盘的来指导一下)

练双盘打坐的好处,注意事项,和方法---宣化上人
通常大部分人盘腿静坐属于单盘,而双盘之后可以让人类的五心向上,即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头顶同时朝向天空,注意上图中的两个脚心位置。历来各派修行都重视双盘。气功家认为双盘使身体更稳固,便于长时间静坐;瑜伽功认为双盘使心定,并能引导气的上行下行;武术家认为对内功修炼很重要;佛教密宗则认为可以使气入中脉,迅速入定。所谓“欲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腿”。而医学家认为舒展经络,可百病不生。
现在说下医学家总结的双盘的好处:
双盘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练成。如果30多岁开始练,用不了一年。
双盘练得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
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双盘坐20分钟,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双盘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
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由于是初练,这是正常的现象
具体的练法是双盘之前做些开胯运动,然后试着双盘,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
练双盘,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
双盘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双盘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脏腑机能。
打坐的注意事项:
打坐有一本入门的书,网站上「修行法门」中也有「打坐入门三要素」,依此慢慢修学,打坐就会有进境的,但不能心急。先要把丹田练起来,打坐才能长久,若无丹田成形,每次打坐光是脚痛就受不了。
另曾经在网上看到元音老人开示别人时说过,女子打坐时候最好用单盘,但是察看了很多关于座法的信息,双盘有很多的益处,心下有些疑问,女子到底用单盘还是双盘,也恳请老师开示,万分感激,谢谢!
上师答:万法不是说绝对的,要因人而异,老上师如此说也有道理,因女子主要气源在膻中穴处。但双盘是有其好处的,因足三阴脉(脾、肾、肝三脉)是从脚走到胸腹,若能双盘打坐,气比较能平均发展。而双盘越久者功夫越高,我们也有女同学能双盘90分钟的,再改成单盘可坐到两小时以上。所以使用单盘时,气未诱发出来,不能有其利。若能让丹田成形,再用双盘打坐,其功效更大。只是要注意者,当生理期来时,不要太勉强自己双盘坐太久就可以了。
练双盘的方法:
这里以男性为例,详细讲一下如何一步一步双盘上。女性正好相反:)
第一步,你先做单盘姿势。
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将手压在右腿膝盖向上的一面,不断慢
慢地压,一直压,最后将膝盖侧向下的一面很轻松地着地的时候,
这时才可以考虑做双盘。
如果你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单盘基础了,这样压十分钟至十五分钟,
就可以做到。但如果你单盘就很困难,就要每天这样单盘,不断
地用手在右腿膝盖侧向上一面反复这样压。可能需要几天到十几
天。这样压会很疼,慢慢一下一下摇晃着压,坚持下来。必须压
到膝盖侧下面着地部分,全部能轻松平放在地上,已经不再有疼
痛的感觉的时候,才可以双盘上。
第三步,将右小腿做“一”字型,与身体保持平行状。这里右腿
整个着地部位,都很轻松地平放在地上。然后将左小腿也做“一”
字型,放在右腿上。这里左脚的脚背,放在右腿的大腿上(每个
人四肢比例有差异,也有人只能放到右腿小腿肚稍上方一些位置,
也可以。)
第四步,保持这个姿势不变,轻轻地,一点一点地将压在左腿下
而的右小腿从原位平移出来,基本仍保持原来的“一”字型,同
压在上面的左腿成平行状。
第五步,慢慢将平移出来的右小腿拉上来,平移到左腿上,就完
成了双盘。
刚双盘上之后,会剧烈疼痛,这个时候一定要咬牙坚持,只要坚
持一分半钟到两分钟后,剧痛就会缓解。
第一次双盘上通常不会坚持多长时间。但反复做之后,情况就会
发生改变。
坚持双盘一段时间以后,当业力消除掉一部分之后,双盘就会不
那么疼痛,在最初疼痛过后,会有一段时间比较美妙的感觉。但
随着业力的消除,还会有疼痛的情况发生。
双盘,即著名的“七支坐”、“莲花坐”。一般认为是高功夫必备只姿势,尤其在密宗中,没有此基础,似乎无法继续往上进行锻炼。其实,这种姿势的好处只不过是:
  (1)比较稳妥,不易倾倒。
  (2)下肢盘得紧,气血主要集中在胸腹,入静程度高。
  (3)坐姿威严,心理暗示好。
  (4)利于气脉调和,是长时间打坐的最佳选择。
  但是,采用双盘,必须得两腿有相当的柔韧性,否则会疼痛难当,无法入静。硬行练习是不行的。据本人体验,双盘在很短的时间就能成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执著此姿势。别的姿势往往占地面积小,身体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小,随时随地的可以练习。双盘的训练如下:
  (1)平坐于地面上,右腿前伸。左腿盘起,左足搭于右腹股沟上。左手扶左膝,右手扶左足。上下压左膝,直到左膝碰地。上下压动5分钟左右。换右腿。
  (2)同上,左足从右腿上下来,仍贴于右大腿根儿,两手攀右足,头够右膝盖,同时呼气。换另一侧。
  (3)同上,左足搭在右腹股沟上,两手攀右足,头够右膝盖,同时呼气。换另一侧。
  (4)同(1),将右足也盘回,只是未搭于左腿上。上下压动左膝。试着将右脚搬到左腿上。成为双盘。换另一侧。
  (5)左腿跪,右腿伸,两手攀右脚,头够右膝。
打坐时,采用单盘,同时练习调息功(如清理经络调息功)。待到熟练后,练习放松功。这是练习双盘的关键。过一定时间后,你会感觉到在两腿、两脚、会阴等处有种力量(即内气)在酝酿。此时你可以加以引导,利用“性能量提升法”、“漏尽通”等方法,你会很快打通腿脉、督脉。这样双盘极易成功
金刚坐降天魔
  坐禅的姿势要正确,对身心皆有益处,否则失掉坐禅的意义。坐禅时,先将身心放鬆,不可紧张,最好结双跏趺坐,这是基本的坐法。何谓双跏趺坐呢?就是先把左腿放在右腿的上边,然后将右腿搬到左腿上边,这又叫金刚坐是坚固不动的意思。过去诸佛皆以金刚坐而成佛。这种坐法,可以降伏天魔,可以制止外道,他们见到这种坐法,知难而煺,不敢前来找麻烦。
  结双跏趺坐之后,眼睛观鼻端,不可东张西望。所谓「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样才能摄持身心,将心猿意马拴住,不令它们向外奔驰。所谓「专一则灵,分歧则弊」,要端然正坐,就是腰要直,头要正,不可前俯,不可后仰;不要向左歪,不要向右斜,好像大钟一样,四平八稳,不动不摇。不可像钟摆那样,东摇西晃。双跏趺坐才合乎坐禅的姿势。初学禅的人觉得不习惯,腿也痛,腰也痠;不要紧,咬紧牙关忍耐一时,久了自然没有这种现象,所谓「久坐有禅」,自然得到禅味。
   跏趺坐易入定
  结双跏趺坐的姿势,是将左腿放在右腿上,然后将右腿搬到左腿上,因为左腿属於阳,右腿属於阴。打坐时,左腿是阳在上边,右腿是阴在下边,好像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鱼、阳鱼﹚,也是这样的摆法。因为方便起见,左腿在下,右腿在上也可以的。法无定法,随着个人习惯而决定,不必执着一定要这种姿势。教你左腿压右腿,这只是个方法而已。并不是硬性规定,一定要这样子。总而言之,结跏趺坐,乃是教你容易入定。你能行时入定,坐不坐都可以的。入定的境界没有任何的妄想,心中一念不生,一尘不染。若能行住坐卧一念不生,一尘不染,那就是在用功,并不一定是坐在那里,才算是用功。
   脚不痛才是正式参禅
  学跏趺坐。起初假如脚很硬,痛得太厉害,可以方便坐;方便坐之后,继而学单跏趺;单跏趺之后,脚不觉那么痛了,可学习双跏趺;双跏趺可以坐得住,脚不痛了,才是正式开始参禅。本来,参禅是没有事情故意找点事情来做。譬如,修道人吃饱了肚子,睡够穿暖了,没有旁的事便参禅,「遊戏人间」。
   端然正坐不偏不倚
  打坐的基本姿势,身体要挺直,宜端然正坐,不偏不倚,不仰不合;但不要造作,要很自然,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嚥下,口水到肚子里,能调和气血。
   甘露水治百病
  坐禅时舌尖顶上颚,有时会有很多口水,可以把它嚥下。这叫「甘露水」。为什么?因为坐禅坐久了,口水是甜的,虽不像糖或蜜糖那么浓,都是淡淡的一种甜味。人常饮这种甘露水,不吃饭也不饿,不喝水也不渴;乃至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功夫已打成一片,时刻在定中,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甘露水能治百病,强身健体,能开你的智慧,但必要时刻用功,不要间断。为什么修道人不愿讲太多话?因为要用功,无论搬柴运水,迎宾送客,出入往还,都是在用功。功夫用得纯熟,绵绵密密,不想用功他也会用功,不想参「念佛是谁」他也会参。参到风吹不动,雨打不透,功夫成片,风雨也进不来了。
  当然这种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故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甘露水又叫「自家水」;这叁个字合起来,念作「药」字,这是延年益寿的药,了生脱死的药,脱出六道轮迴的药。人人皆有这药,但人人皆不肯服用这个药。人人只是捨本逐末,东跑西跑往外找。这个药是自性本有,人能常用功,口水很甜,甚至超过蜜糖,等到这个「药」起了功效,身体内便产生变化。人若未得到修行之好处,则不知道;若得到了则时时不会放下功夫,不会间断。但要持之以恆,守之以素;不是叁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今天莲华,明天牡丹。要有坚诚恆,常常用功,才会上路,若忽进忽煺,徒然耽误时间。
   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打坐要坐得端然正坐,不要向后仰,也不要向前俯,也不要把头低低的,把头正直起来,眼睛看鼻子,看这个鼻子是衝上衝下呢?要看清楚了。鼻就看着口,那么鼻上有眼睛吗?它看口,慢慢就会生出眼睛了。你越是叫它看,这个鼻子就会看见口了。这样子鼻观口,口就问心,自己问心,你这个心是个黑心?是个白心?是个黄心?是个红心?你这个心是青黄赤白黑,是个什么心?问一问它。如果若黑心,那黑要把它变成白的,你看你的黑心一天比一天就变色了,变了白了,变了大光明藏了,与法界合而为一了,这时就有点办法了。
  唿吸气,不要用口,鼻子可以通气的,有的人鼻子不通气,用鼻子唿吸就很困难,那么你若能用鼻子来唿吸,鼻子这个气吸进来要把它这个气停止到肚脐后边,不是肚脐下边,那个地方是空空洞洞的,没有一个什么东西,只是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就是这个,你的唿吸气要停止到这个地方。
  一般人有这么一句话,说你会不会接气,你能不能接上气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若能接上气,外唿吸就是内唿吸,内唿吸就是外唿吸,所以那有道的人,他外边就不唿吸了,这唿吸停止了,里边的唿吸它会动。你鼻孔没有气出了,在这个口也没有气出了,可是他周身毛孔都会唿吸的。你看他像死人,但是死而不亡,此刻死了,但是他没有亡,这样不需要外边的唿吸气,内里的唿吸气活了。
  这个时候你眼观形色内无有,形形色色里边都没有了,耳听声音心不知,心也不知道了,内里头观这个心,心也没有,向外观这个形,形也没有,向远观这个物,物也空了,可是在这个时候,你不要以为自己就了不起了。这还是一个前方便,只不过是一种轻安的境界,你不要认贼作子,以为我就是了不起了。
   煖、顶、忍、世第一
  打坐时,舌尖顶上颚,这是任、督二脉在这儿交接,任、督二脉通了,那么气血也通了,这时候觉得很自在。在口里有口水,把它吞到肚子里边去,时时这样吞,就好像是用甘露来滋润菩提苗一样的,给他灌水,坐坐身上会有一股暖气,很热很热的。在这个阶段开始生出一种作用:第一个阶段就是热,热先从肚子里边热,热到週身上去,到週身然后再回来,这么热个几次,这叫热的阶段。
  热以后,经过一个相当的时间,也就是在这化学工厂里头来化验,化验得差不多了,以后接着就到顶位了。顶位,就觉得头上那儿好像有一点什么,又好像没有,你说有你也看不见,也摸不着,只是有这个感觉在头上,总是觉得它有一点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叫顶位。
  顶位以后就觉得很忍不住,这种的感觉忍不住,还要忍,这叫忍位了。顶的阶段过去就是忍的阶段,忍的阶段很不容易忍过去,觉得头上很不舒服的,就好像有什么东西,要把头钻出个窟窿似的,这个时候又忍,忍,久而久之,这窟窿钻透了,跑出去了,跑出到这个头上面,出这窟窿外边去了,就好像小鸟在鸟笼子出去一样,高兴得不得了。这才是世界第一个忍,所以这叫世第一,世界的第一个大丈夫,第一个大豪杰,没有人可比的,所以叫世第一位。在这个时候做世第一位,然后还要小心天天来修行。
   降伏客尘五欲沉底
  坐禅,就是要清心寡欲,这是修行第一步功夫。清心,把客尘沉静下来。犹如一碗混浊的水,你若总动盪它,水总是混浊不能看清楚。若把混水放到器皿里静深不动,沙尘便沉底,这是降伏客尘烦恼之初步功夫。我们身体能静坐一须臾,胜造恆沙七宝塔。因为在这静坐的一剎那之间,能降伏客尘,使五欲之沙尘沉底,即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行住坐卧都在参禅
  坐禅不是很好玩的一件事,要受很多苦。从早晨两点钟开始坐香,一直到夜间十二点钟睡觉,中间只有一个钟头休息。在参禅的期间要忘身、忘心、忘世,一切皆忘掉,也就是没有「我」的存在,也就是一切皆空,到了真空的境界,便生妙有。大家要注意!在修行的时间不可随便乱讲话,不可随便打妄想,更不可躲懒偷安,就是一分一秒的时间,也要爱惜。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因此,行也参禅、住也参禅、坐也参禅、卧也参禅;行住坐卧都在参禅,要细心来钻研,越钻越透、越研越明。
   专心一致坚忍不屈
  我们参禅不要怕腰痠腿痛,要拿出金刚的志愿来,要用坚忍与恆心来参禅;要恆常不变,坚固不屈,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用功。古来的大德高僧坐了几十年还在坐,可见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容易,以为今天是牡丹,明天就是莲花,坐一天就可以开悟,所以大家要拿出忍耐心,参加坐禅。
  要如何专一呢?譬如女孩子追男孩子,或男孩子追女孩子,要像那样专心一致。能用这种诚心、坚固心,念兹在兹地参禅,则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坐如钟,行如风
  参禅可修定,参禅这种法门是无为而无不为。表面看参禅是无所作为,实在一个人参禅,就有一个人在法界中帮助正气伸张。如果每个人都参禅,世界上就没有战争了。
  虽然说「久坐有禅」,但真正的参禅,不单只坐才有禅,站着也可以参禅,走路时、睡觉时,同样可以参禅,所以行、住、坐、卧也在参禅。用功的人不管閒事,时时刻刻照顾话头,念兹在兹地参「念佛是谁?」参到山穷水尽,参到极点,行、住、坐、卧皆有威仪。
   「坐如钟」﹕坐得稳定,不可以像钟摆般摇摇幌幌。要端然正坐,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舌尖顶上颚,有涎液则吞进肚里去。
  「行如风」﹕跑香时如疾风,风颳得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中不见人。因为用功时无人无相,所以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中不见人。慢行时,犹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立如松」﹕站立时,直着腰,轩昂地站立,好像大松树那样地直。
   「卧如弓」﹕睡觉时,要托腮搭,右胁而卧,作吉祥卧姿势。
  永嘉大师云﹕「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閒閒。」达摩祖师曾经有六次遭外道下毒,他明知是毒药,也嚥进肚里去,可见他无我相,把生死视作等閒。
  人用功时,惊天动地鬼神泣,魔王也震惊;人用功时,魔王无能施其技,所以震惊了。我们若能二十一小时脚踏实地,分秒必争地用功,必然惊天动地。
  我们修行无为法,先从有为法着手,不怕跑香坐香的辛苦。跑香是有为,坐香是无为,故说,「无为有为,有为无为;即有为,即无为。有为就是无为,无为就是有为。」
   功夫日增烦恼日减
  坐禅就是像驯马师、驯猴师,很不容易的;虽然不容易仍然要坐,勉为其难。在这世间上,你要做哪一件事,都是不容易,很费力的,坐禅亦復如是,必要费一番功夫。你能将狂心野性、痴心妄想制之一处,功夫就会日增,而烦恼也日减。
   打坐如抽丝剥茧
   我们打坐,正在抽丝剥茧。我们如蚕作茧,被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所綑。这七情虽不能立刻断尽,也得一点一点把它减轻。
   喜﹕不要过份喜悦,一笑就笑到发狂。
  怒﹕更不能发脾气,所谓「星星之火,能烧功德之林」,「千日打柴一火焚」。你坐禅时心平气和,坐得很平安,一旦发脾气则百病丛生,週身骨节疼痛,因为瞋火已把菩提树烧光了。
   哀﹕不能过份悲哀不节。
   惧﹕心有恐惧,则不得其正。
   爱﹕见到美色生爱慾心,见到旁人有好东西便想佔为己有,这都是贪爱心。
   恶﹕恶刚与爱相反,爱到极点便厌恶了。欲﹕这包括一切欲念,皆与道不相应。
  这七情要一点一点减轻,故要时时勤拂拭。七情减轻到极点便没有了,这时常在定中,行住坐卧都是参禅,都在用功。这时已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知道自己的鼻孔是朝上或朝下了。
   胜造恆沙七宝塔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恆沙七宝塔」,一须臾,包括无量大劫。无量大劫不离开现前一念;现前一念没超出无量大劫。能够静坐一须臾,这时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相,没丝毫妄想,一念不生,万缘放下。这时候缩无量劫一念,放一念为无量劫。若能静坐一须臾,或半个小时,或叁、五小时,甚至七昼夜,还是静坐。这时候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这种功德,比你造恆河沙数七宝佛塔还大。
  为什么?因为建塔的功德是有形相,故终归断灭。若能达到无身心,无世界,这时自己的般若智慧现前。这种智慧,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嗅之无味,但菩提觉性宛然存在。
  若能须臾间,在很短的时间内,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与本来佛性相应。本有佛性能照了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因为被无明遮盖,本有的太阳光(智慧﹚不现前,被乌云遮盖了,而天昏地暗,於是分辨不清,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认贼作子,颠倒妄想,故流浪生死,拔不出腿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打坐时双盘左脚脚踝疼死了,而且在打坐时左脚脚踝还发麻发抖。这是正常的么?我是第一次双盘打坐。_百度知道
打坐时双盘左脚脚踝疼死了,而且在打坐时左脚脚踝还发麻发抖。这是正常的么?我是第一次双盘打坐。
会有什么征兆。以上问题比较多还有就是怎么静法,麻烦大家了?应该怎么做。天气不热的?不是的话。还有就希望有个领路人,真气出现都有什么征兆?道家的境界怎么知道你练到哪个地步?我现在觉得对道家理解真的实在太少了,所以希望能借道教养生来帮助我。倒是身体经常发热然后流汗?到小药又有什么征兆,我觉得自己性子比较浮躁。这是不是杂念多的原因。我在家还穿长袖?比如说通了小周天?真气出现是不是腹部发热?每次一打坐都觉得没静下来
提问者采纳
天天鼓捣这臭皮囊有用吗,终是落空亡”?不是有句话吗正常:“饶经八万劫。什么真气假气。先查查祖师吕洞宾的公案再炼吧,别走了歧路
不去想真气,那就坐着呼吸就行了?
定学是一切宗教的共法。找不到道教的定学指导,参考一下佛教的相关资料也无不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至于通不通小周天。我本是来找解决脚踝的问题、双脚压住大腿内侧动脉。按照联系打坐的初级指导资料来看,这个也很重要,帮不了你,不知你有没有坐在垫子上,练习久了是会增强脏腑的运化能力的,等有空找到再告诉你,脚踝痛,因为双腿盘起,这两方面共同起作用,就加速了上身的血液循环,致使全身血液大部分留在上身和脏腑,自然会感到发热打坐的时候身上发热,也看过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没看过相关资料,顺路答一下,尤其是腹部发热是正常的。关于你说的什么真气不真气,但是不记得资料来源。以上是我自己的体验,心脏为了向腿部输送血液还要增强动力、发麻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在柔韧性不够和练得火候不到吧,另外。抱歉,不想看到你的提问,不敢奢望,共同进步,我只为健体强心
小心走火入魔
你是基督教的?没事请一边去好么?
请参看傅味琴老师讲:禅修前的开示。南怀谨老师的讲解视频。
我是学道教的,怕搞混了所以不去看佛教的东西。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脚右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