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写个博士论文怎么写的费用是多少?

Loading...
browse your computer
drag and drop here
paste from your clipboard
publish to Imgur
create album
Start Upload
<td class="center title" title="&img src=&#039;///images/album-layout-blog.png&#039; style=&#039;padding-right: 2&#039;/&&h1&Blog Layout&/h1&Shows all the images on one page in a blog post style layout. Best for albums with a small to medium amount of images.">
<td class="center title" title="&img src=&#039;///images/album-layout-horizontal.png&#039;
style=&#039;padding-right: 6&#039;/&&h1&Horizontal Layout&/h1&Shows one image at a time in a traditional style, with thumbnails on top. Best for albums that have high resolution photos.">
Horizontal
<td class="center title" title="&img src=&#039;///images/album-layout-grid.png&#039;
style=&#039;padding-right: 6&#039;/&&h1&Grid Layout&/h1&Shows all the images on one page as thumbnails that expand when clicked on. Best for albums with lots of images.">
By uploading, you agree to our
Optimizing your large GIFs...
That file type is not supported!
Supported formats: JPEG, GIF, PNG, APNG, TIFF, BMP, PDF, XCF
代写论文费用
代写论文费用▃▅▆▇QQ: ▇▆▅▃代写论文费用▇百▅度▅权▅威▅推▅荐▇论文代写,发表论文网站,专业代写毕业论文,代写硕士论文,代写mba论文!具有15年论文发表经验,169名教授博士指导论文写作,300多人发表论文团队,主要从事论文发表、论文写作,发表论文等服务,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正规的论文发表网站。 我们拥有专业本硕博写手团队,文章质量保证,千家合作刊物。再也不需您东奔西跑,快捷方便、质量、诚信、有保障。EI核心SCI,省级国家级正规刊物,确保您的论文快速通过,让您免除发表论文的一切烦恼,不过退全款,绝无后顾之忧!相信我们,成全你自己!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频道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大量的法学理论、国家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司法制度、国际法等类别的法律论文真心:我们为客户提供最真心的论文代写和发表服务,与客户交朋友,处处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服务,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满意。倘讯换誓灯沃闯滋tnzvcHBAKWxppmx
Bandwidth usage
Cumulative
Loading views...
Get your image out there on the internet!国内或国外的研究生或博士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没当过研究生或博士,所以想问一下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是需要向本科生一样每天上课还是只要做实验写论文就可以了?有没有考试,或者说会不会有GPA或类似GPA这样的考核呢?如果做得不好,会不会被学校淘汰或者开除,标准又是什么?是需要交学费还是能自己挣工资?国内的或国外的都可以,两者都有最好。
按投票排序
哎呀,我的知乎第一长答案估计要来了。本人国内理工科博士在读,所以只能说说国内的情况。理工科和人文社科的情况差别较大,读硕士和读博士也有一定差别,不同高校之间也有差异,我了解的我会尽量多说一点,但会偏重我自身实际的情况。1、上课&科研需要上课,培养计划会规定需修满一定学分。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研究生的课程普遍比较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部分认为上课只是为了应付规定,起到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主要是由于研究生的具体研究内容通常是一个很具体的课题,而上课能学到的东西是比较宏观的方法论的东西。我自己五年制直博,第一年就把大部分学分修满了,从第二年开始主要进行科研工作。研究方面,硕士生由于学习年限较短(两年到三年),进行的不会很深入,尤其是我了解的某些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硕士生,整个研究生阶段都几乎没有做什么研究工作,上课之余的时间都用来实习了,最后一个学期做一个学位论文即可。而理工科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上课之外的时间就是天天在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偶尔去参加学术会议。这种生活很考验人。我所在的实验室氛围还算宽松,人员构成相对简单,硕士、博士加起来十个人左右,有时会有一个博士后,就一个导师,没有什么大老板、小老板的(研究生普遍把导师叫老板,我倒不觉得这是铜臭气,有时候甚至觉得是亲昵的称呼,这取决于跟导师关系如何吧)。老板跟我们的关系很融洽,也没有严格规定上下班时间,大家一般九点左右到实验室,晚上十点十一点离开。这期间也不是完全工作状态,刷微博、看八卦什么的也是有的。但忙起来的时候也有人通宵做实验的。据我所知,有很多实验室的管理更为严格,上下班刷卡,迟到、玩游戏等要扣工资(工资的事后面再说)。2、考核&淘汰考核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课程成绩、发表论文情况、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课程考核这个基本都没什么问题,及格就行,我所在的学校即使评奖学金什么的也基本上不看成绩。但也听说过,有个学校某门数学课特别难,但老师人特别好,如果你考试不及格的话,他就会给你打电话,让你找导师开个证明,说生病啊或怎样,这一年的成绩就不算数,下一年重新修。有一年某个导师三个学生这门课都挂了,都去找导师开证明,导师快气炸了。发表论文情况通常是研究生院的规定、院系的规定和老师自己定的规定一级比一级要求高。我们这的硕士没有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博士的话,研究生院的规定是两篇SCI或者一篇影响因子3以上的,院系的规定貌似是三篇(哎呀还貌似,我自己都搞不清楚规定还想不想毕业了),而我们导师的规定是在达到院系规定的基础上要发到指定的几个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才可以(不过我们导师人好,之前有人并没达到要求也毕业了)。最终拍板的人还是导师,导师让毕业才有可能毕业。很多人是这个环节没过去而延期的,像我们五年制的,延期到第六年还可以有奖学金抵扣学费,超过第六年就要自己交学费了,最多可以延到第八年,超过八年就无法得到学位了。我们学校八年抗战的人也是有的。谢天谢地,目前为止我们实验室还没有延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位论文的评审及答辩。硕士论文的评审专家不少于两人,至少要有一名校外专家;博士的评审专家不少于五人,至少要有两名校外专家,而且是匿名评审哦!你不知道你的论文被谁审,评审的专家也不知道审的是谁的论文。收回的评审意见中,如果有一名评审专家持否定意见,则再增加一名评审专家。在全部收回的论文评阅书中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评阅人(含增聘评阅人)持否定意见,本次申请无效。恭喜你,再来一次哦!评审过了的话就是答辩了,硕士的答辩委员会应由三人以上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四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以校内专家为主;博士的答辩委员会应由五人或以上组成,指导教师如果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六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应以校内专家为主,并包含至少两位校外专家。答辩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对是否通过答辩进行表决,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方为通过。通不过的话,答辩委员会再次表决,如果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的话可以半年或一年内再来一次哦!如果还没通过的话,如果满足硕士毕业的要求的话,可以授予硕士学位。这是正常的考核和淘汰的过程,当然也有一些人中途退出,在我身边不算多。我见过最奇葩的一件事是一个学生搞砸了一件事,被老师勒令休学一年,一年之内不准出现在实验室 =。=!3、学费&收入我印象中,我开始读研的那个年代,研究生是分公费的和自费的,入学成绩排在前面的才能享受公费,另外一些专业硕士好像也是自费的。我所在的学校,所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有学业奖学金,分为不同等级,硕士的最低一级正好cover学费,上面两级算下来每个月还能有几百到一千块钱生活费;博士的扣除学费之后都还能有生活费,一千到两千(按十个月计)。听说从14年起所有新入学的研究生学费都将自费,我大概看了一下政策,其实和我们现在差不多,虽然说是学费自费,但会有补助,还是能够cover学费的。有些导师科研经费充裕,学生参与课题导师会另外发一些劳务。我知道的某个计算机科学的实验室是按学生的工作量发工资的。人文社科的导师通常没那么多经费,我有个朋友读英语相关专业的硕士,元旦还是什么节日啊,课题组一起吃饭,吃完之后导师说:“要不咱们AA吧?”他们慌忙说:“老师,我们请您!”在这个问题 下面,西南交大的老师说中午少吃点,晚上让导师请客。我说我看到问题有个标签是文科,所以题主不要听@徐腾飞 老师的,文科导师有些是请不起吃饭的(笑另外,如果你是学霸,会有各种名目的奖学金,年入几万轻轻松松。即使我等学渣光靠着学业奖学金也觉得可以自己自足了,毕竟学校里的伙食和住宿是很便宜的。不过我也有读硕士的朋友靠在外兼职攒了几万,我等也只能羡慕嫉妒恨了。4、其他考研和毕业有没有潜规则?我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我真的没见过,而且我相信越是好的学校就会越干净。博士是不是都很呆?是不是像TBBT里那样?女博士是不是第三种人?很遗憾,不是。我认识的博士都挺正常的,谢耳朵基本是科幻作品。我认识的女博士也都挺正常的,只是理工科女博士没空打扮自己,做实验也不能穿高跟鞋、短裙。我认识的女博士也都没有难嫁,当然,大部分女博士都还是嫁给了男博士,主要男人太容易自卑了嘛!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正常,我一个读哲学系博士的女同学就跟我抱怨说哲学系的男博士们看起来怪怪的(啊喂,你个哲学系的女博士竟然还敢嫌弃哲学系的男博士!)我不是来黑哲学系的,轻拍。===========================================================================9.14 update哎呀,没有见过世面的我第一次收到这么多赞,还是挺诚惶诚恐的。下面的评论中知友说到:至少我们这(CAS)研究生第一年在研究生院的课程一点都不水,各种专业课(研究生院本部的老师或请研究所或外校的老师讲授)除介绍研究进展外还要求提交几次课程相关的文献阅读报告,一些选修课可以学习各种数据和文献整理软件的使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讨论课,要求阅读相关文献然后课堂做PPT报告再回答来自不同所的同学的问题,最后同学打分。另外夏季学期还请很多研究所和学校的老师甚至院士来做讲座。第一年虽然未进实验室,却能学到不少东西,并阅读了大量文献~我认为中科院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挺好的,第一阶段集中在研究生院或各教育基地进行课程学习,第二阶段在研究所进行论文研究和科研实践。而一般高校的模式是,即使是研一,同学们还是要一边上课一边做实验的。尤其我所在的院系,几乎全部的本科应届生源都来自于保送,大四上学期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所以大部分大四下学期就已经来到将要就读的实验室进行毕业设计,和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进行接轨了。所以,有一部分导师会认为科研比较重要,上课不重要,他们自己上课也不认真、考核不严格,学生也会倾向于选比较“水”的课。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当然我也承认还是有很多老师备课认真并且讲得好的,我们也从各种听讲座、做presentation中得到了很多收获和锻炼。我承认我可能挖坑了,最近事情会比较多,我想讲的也大部分都讲了,所以可能不会再写太多了。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提出,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国外/PhD/高能物理实验方向,先上张图:
↑ 这基本就是我每天工作的缩影。。。
↑ 这基本就是我每天工作的缩影。。。上课的话,想上就可以去上,不过要经过老板approve,有时候老板会建议你不要上太“没有用”的课。。。我们的required courses是我知道的学校最少的,五年phd只要上四门课就可以了,有课就可能要期末考试,和本科没什么区别。真正的phd考试,也就是qualify exam,难度每个学校每个专业不一样。我觉得我们学校我们专业的qualify算是相当变态的那种。。。三年要考三次,第一次是普物+各种知识,第二次是四大力学,第三次是专业口试,我们组就有一个印度小哥今年因为没考过qualify就拿了master走了。。。学费的话因为phd时间比较长,而且事实上phd学生已经在贡献工作了,所以一般学校的phd都是免学费+每月奖学金或者工资,一般都比一月的真实日常支出要多一些。更新&&&&&&哈哈有人说要我更一下催命符related的故事,哈哈都是泪QAQ第一个邮件的话我是用mit邮箱(转存了cern邮箱)和gmail两个mit邮箱就是接受mit和cern的内容,平均每天!每天!100+的邮件!开会啦!填doodle啦!Confirm啦!填表啦!一切一切你要从100+封邮件里选择出和自己有关的并且处理掉记得当年第一次回国,爽了几天回来,然后回来就一边哭一边check邮件。。。gmail都是工作无关的事,各种网站的注册啦什么的,所以每天还有100+的邮件几乎都不用看直接read&delete就好第二个这个叫Vidyo这个是用来开会的,不知道除了cern还有没有别的地方的小伙伴也用这个软件有人把CMS叫成Continuous Meeting Society这是有道理的!QAQ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天两个meeting,我小老板更多记得当时我做一个analysis,是有MIT, CERN和Korea University三个组,位于迥然不同的时区那时候快要approve是最忙的时候每天开analysis meeting,MIT 5pm最舒服,CERN是11pm虽然有点痛苦但是也还好,最痛苦的首尔6am……每天,早上,六点,开会第三个是skype这个还有个我刚进组的时候闹了笑话我本科做的是低能核物理实验,每个组人都很少,每个课题最多就两三个人一起做想要讨论什么或者联系的话当面说了就行并不需要一个online的实时文字沟通软件但是做高能这样一个软件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比如传一个网址啦,问个问题啦,就一两行的东西,email就太慢了然后我刚进组的时候一个美国小哥问我以前用什么软件(现在有的人喜欢用skype,有的人喜欢用gtalk,所以他才会这样问)我想了半天。。。轻轻地。。。吐出一句。。。QQ。。。。后来因为做HIN这边大家一般用skype,所以我就用skype了为什么说这是催命符上班你可以朝九晚五出现在办公室,但是你的online联系方式必须全白天+周末是available的做硬件的有的要求手机必须随时能联系到你据我们组土耳其小姐姐八卦,AMS那边有个地方因为手机联系不到有关的人而没能及时修理所以取数据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错误。。。好辣就酱!以上!
美国PhD在读。第一年基本和本科一样,主要是上课,也要带带TA。一年结束后有qualify考试,考过就变成PhD candidate,然后开始做研究。考不过来年继续考,再考不过就要被劝退了。第二年开始,上课就不是主要任务了,主要是作研究,看paper,想idea,写程序实现等等。我一般每天九点半左右到学校,晚上十点后回去。当然也不是一直在干活,有时也要颓废一下。国外PhD的生活质量总体还是比国内高的,而且我们专业不存在老师压榨学生的情况,因为钱不是导师给的,而是系里发的,实在不爽了可以换老板。我现在唯一不满的是自己太颓了。。。
哈哈哈哈哈这个问题我必须答一下。研究生生活最大的心得,太多时间浪费在帮老板干杂事上面了。啊我是国内某校的研究生。我们处于一个说好听了是有制度、说难听了很蛋疼的环境,每天9点半到实验室坐着,有活没活就跟那呆着。老板来了就各种拍马屁,跑前跑后,老板走之前连饭都不敢去吃(当然后来还是有所改善)。总之她就是想要你随时能滚出来出现在她面前。项目什么的先不说了。。。对了不发钱我能说得出口吗!!!我们是工科哦!!!!!好吧这些都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吐槽。就随口说几件事:1、帮老板搬家。艾玛真是那两天瘦了好几斤啊!!!!整理那一屋子至少10年的杂物!!!女儿初中时候的小纸条!!!大衣!!!还有当时小女孩的那些玩具!!!我赌5毛钱女儿早就不想要了呀!!!这姐们非要我们收拾起来!!!!在地上、被踩了无数次的沙发垫啊,怪我们没拿上车说是新的啊!!!!厨房里那过期至少3年的油啊卫生纸啊要搬家师傅拿回家用啊!!!!!我们拦住了师傅感觉拯救了一条生命啊!!!!!搬完了之后,10来个人一桌吃饭就尼玛点了4个菜和3大碗蛋炒饭,最后还是师姐拿公款给的钱!!!!你问我家人在哪里???老公在遛狗女儿在国外狗在欢笑啊!!!2、某年春节,她父亲大人搞了个聚会,要我们的同门中几个妹子去打下手啊!!!!人家也是白富美好吗!!!!做这种粗活真的没问题吗!!!!!其中有个妹子家官比你高呀!!!!!!其他的诸如家里装地暖、装衣柜要男生去干活就更不用说了啊,女儿手机掉了老公手机坏了要师弟去跑腿是几个意思呀!!!!!就差给遛狗了!!!!不!!!!你们这群屌丝哪能遛我们家这血统高贵的狗狗呢!!!!滚粗!!!!哈哈哈哈哈事情太多真的一下回忆不出来了都,搬家的时候有个师兄找到个新电热毯,想着要不拿回去用用,结果她看到了,好开心的说我们家的狗狗可以不怕冷了!!!!!师兄被我们嘲笑到现在啊!!!!鉴于目前还没能毕业。。。先匿了,想起来什么别的JP事再添加。对了,我有其他学校的同学还帮老师养鸡的。。。因为老师爱养生要吃自己养的土鸡,我觉得唯有这个哥们的事迹能超越我们的老板了。。。更新:取消匿名了,反正匿了也是认识我的一看就知道是谁,不匿不认识我的人也还是不知道,最重要的是,老娘毕业了!!!!!!!!!!!ps 后来还是发钱的哈 一个月400吧 发了半年的钱要师弟们去买奢侈品。。。
只说说澳洲的吧,本人化工背景,但博士生课题选的显微镜学(microscopy),主要觉得化工已经高度自动化,再说搞化学的中国人也不缺我一个,既然读博就读些新颖的东西。澳洲博士学时三年半左右,大部分人都是从荣誉学士学位直接升上来的,类似国内的直博。澳洲的博士是根本就不用上课的,只有一些必须要去的研讨会,但是不去也没人管。从开始的第一天就开始做研究。没有明确的开始时间,愿意哪天开始就哪天开始,从你开始的那周开始付你的奖学金。有3次考核。第一次是第一年年底的考核,这个考核对硕士生来说叫transfer,如果过了的话可以转成博士,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转;对博士生来说叫做confirmation,如果过了的话可以继续读博,类似国内的开题。第一次考核需要做一个20分钟左右的演讲和一份8000字左右的报告。第二次考核是第二年的年底,叫做mid-candidature review。这个考核比第一次简单,基本上20分钟谈谈自己两年做了什么,然后交个10页的报告即可。如果2年内出过一两篇论文的人随便复制粘贴一下就能交差。第三次考核叫pre-submission review,就是要交博士论文前做个20分钟的演讲,然后就安心写论文就是。这个时候过不过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已经做了三年了,并且前两次考核评委会们会严格把关。澳洲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说一定要发多少文章发什么样的期刊才能毕业,一篇没发但是博士论文能过照样也能毕业,但是之后找得找不到工作就没人管了。工作量方面要看导师,一般中国导师是很严的,一个大组十几个人然后学生挨个榨干。有的老师很松,对学生也很好,一个组就5,6个人,效率高的学生一周工作20个小时就能搞定。但有些也看个人,比如我导师对我要求很松,但是我还是想多发些文章以后找工作方便,所以有时问他要活干。澳洲的生活节奏一直是很缓慢的,第一年老感觉干不成什么事,慢慢看到大家全这样也就无所谓了。学校每年资助一次国际会议的费用,所以大家都爱找美国欧洲的会议去晃荡一圈。如果一年想多去几个会议,老板觉得有必要也会资助。奖学金很给力,一年有2万4千刀,然后做助教也有额外收入。一个人花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要养老婆的也不会有太大压力。我第一年就是和我女朋友一起用的奖学金,没啥大压力,第二年我女朋友暂时回北京工作,我一个人用更没压力,基本上三天两头就给女朋友和父母从网上买东西。如果拿了工业项目奖学金那更舒服,基本上是一年3,4万刀,还不用交税。但是,有一些拿不到全奖也要读博的人,这些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拿不到全奖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他们不能免学费,生活费也拿不全。不得不感叹中国的家长实在是望子成龙心切,拿不到全奖就不要逼自己孩子读,家里再有钱但是读博士的人心理压力大。再说下自己的感受吧,读博难主要是一个心理,因为工作的话有劳动合同保护,工作期间也积累了工作经验,被公司解雇了大不了再找,或者不喜欢干了就辞职跳槽,毕竟是有了经验的人。但是读博这东西是一锤子买卖,你三年读完后的前途未卜,谁都不知道这个时间投资值得不值得,这就是为什么博士生们不断的push自己,因为大家都想毕业后更好。出文章人际交往什么的也是压力,因为直接牵扯到以后找工作。奖学金的确是缓解压力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至少解决了经济压力,如果你看到同龄人都买房开车生孩子了你自己手里再没点奖学金花花,我相信没几个人能撑下来三年。再就是科研的不确定性,换课题的换导师的我见的多了。我们这最倒霉的一个就是自己做了两年的东西准备发表了,结果美国一个组提前几个月把一模一样的东西发了,结果这哥们悲催的改了课题,现在已经整了4年了,有一阵子没见他了,可能在赶论文。还有换导师的,比如导师为了个人发展或者同事上司的矛盾换了学校。换了好学校还好,学生都喜大普奔,能成好学校的毕业生了。要是导师去了差点的学校那就坏了,学生是肯定不愿意在那个差些的学校毕业的,就要换导师。导师一换,课题自然换。不确定性还包括对某个课题可能出现的结果的错误判断,学生死活做不出来想要的东西,那还是得换。我的课题就稍微转了一下方向,因为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样。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科研本来就不确定性太强。
美帝ECE博士,一周工作六天,每天9am-6pm,老板嫌不够要我们晚上回家也工作,至少一天工作12小时。当然,究竟晚上有没有真的回去工作那就不一
定的……暑假不放实习,没假,实验室干活。如果不算双休日(当然我们只有周六一天),一年的法定假期加起来可能只有十几天。老板自己作息时间比较奇葩,据我们大数据拟合后推测,老板一般下午5点回到家,吃晚饭,先睡觉,睡到凌晨12点左右,起来工作到凌晨3、4点,再接着睡。所以我们经常会凌晨收到老板发的邮件。当然,我个人作息比较规律,所以只要过了11点我即使看到了他的邮件,我也不会回,不然他知道我那个时候还没睡觉,我以后都没法按时睡觉了,实验室有师兄就是被发现熬夜,然后就经常被凌晨邮件骚扰处理杂事。老板还喜欢拿不给funding来push你干活。当然,他从没有真的断过谁的粮,所以我们也习惯了,双方都给对方一个面子,他push一下,我们也意思意思加把劲,他也不断粮,大家都好下台。不过我们实验室相对来说好处在于毕业快,平均4年,而且老板不卡你毕业,也没有硬性文章要求,但你作为phd如果一篇文章都没有自己也不好意思吧。
每天都是在下图的某张或者几张中循环……侵删
好吧,谢邀。CAS,上海某所,硕博连读,后由于种种原因转硕,现在等待毕业中(请参考等待戈多)。我们这里硕博连读的第一年基本是上课,伴随有实验室轮转,两到三轮不等。上课比较水,大课大班,期末一般是闭卷笔答,平常偶尔有小测验之类,和绝大多数大学本科授课没多大区别。上完课后你就做实验吧,我们这边大多数人读的号称是一门实验科学哦。中途会有开题和转博两次考核,考核是交上一份书面的progress report,然后做个mini的review,有你的thesis committee members在场,然后根据所情,有的博士生还是每年得考核,有的没有。若考核不过,一般会再给次机会,再不过就退学或者转硕,后者居多。标准我觉得很non-specific,一般给你的结论要么就是可以继续做,要么就是进步不大课题希望不大之类,详情可参考相应的学生手册等文件。类似GPA这样按成绩的考核我们没有,最终就是凭文章(SCI&=某特定大小)毕业。这里为了能和国内著名985高校竞争,给的工资尚可,住安排的宿舍,生活不铺张的话一般不用再向家里要钱了。工资水平网站可查。另,有机会的话还是出国读phd罢,国内的不读也罢。
本人国内商科灭绝师太一枚。首先,硕士和博士的生活是很不一样的哦。读硕的时候第一年上课第二年找工作,间隙还发了一篇文章,每周上组会,总体上忙忙碌碌很充实,找工作的时候单位也会因为你是研究生而给你不同的待遇水平。读博呢,第一年上课,第2-6年就没有课了,至少我们学校我们专业是这样的。但是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清楚的指导上课和组会永远不会是你生活的重心,重心当然是搞科研。首先毕业标准的要求必须达到吧,那就要选题+看文献+写1万字左右文章+投稿+被拒+再投稿+录用+等待刊发+写10万字毕业论文+达到答辩委员会要求。这只是毕业标准,如果想要找份好点的工作当然要发更好点的期刊,那就更要好好做科研咯。其次,专就硕士而言,跟读本科的差别不算特别大,但还是要接触一些科研工作做一些科研任务的,所以比本科忙碌很多,一年下来很紧张的过去,第二年找工作也很充实。比如每周要参与组会听师兄师姐报告文章,也要完成三万字的硕士论文达到答辩要求,如果写得好的话可以改出来投出去发表。每天的课程也是科研导向的,大部分为考核。考试的课程也有但是较少。周围有见过休学的和延期的,没有见过被学校淘汰或开除的。休学是因为自身原因,延期可能是因为毕业论文查重不过,也可能是毕业论文写的太烂学术委员会不予通过建议延期。我们学校全日制的硕士生免学费,每个月有几百的学业奖学金和助研津贴。我读研的时候还是要从家里拿钱的。读博以后就不用了。再次,专就博士而言,一年级时上课+搞科研,2-6年级是专心搞科研,当然组会还是要上的。研究生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考核的,考试的不多。考核内容大概是就某一问题写一篇综述或者是研究设计交上去,看看你这个学期就这一问题看得文章和理解水平。关于被学校淘汰和开除,周围大部分不是因为课程学分没修够或者是课程挂科,主要是毕业标准未达到。关于学费这一点,我们学校是全日制博士生不交学费,每个月有1K5的学业奖学金,如果科研好的话可以申请每年的优秀奖学金,5K-3W不等,当然申请标准就主要是看发文章的水平高低,我等学渣还是望尘莫及的。不过对于我这种天天住宿舍吃食堂的人而言,靠着学业奖学金+助教+助研补贴,每天虽然也经常抱怨但是总体生活水平自认为还是挺满意的。最后,关于博士毕业标准,不同学校不同学院的标准不一样。我们这边的毕业标准是,3-6年内完成基本学分,发表某类期刊几篇(刊发,录用不算),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并达到学术委员会的答辩要求予以答辩,顺利完成答辩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周围的同学有人三年毕业有人三年半毕业有人四年毕业有人四年半毕业有人五年毕业有人五年半毕业有人六年来还没毕业就被劝退了。因为期刊的发表有时候看运气,毕业论文是否能够通过外审也在一定程度上跟运气有关。当然学霸们不用考虑这一点啦。竟然是我在知乎上最长的回答,好吧,飘过。
好久没回答问题了,睡前一答。目前排名第一 的答案不错,不够稍稍不够具体,我顺着补充一下。先回答LZ最关心的问题,民间(学生里)有句俗话,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仅针对国内的高校)。下面细细来谈。先说说国内的研究生,其实文科、工科、理学、艺术,没有特别大的不同,我先详细说一下工科类的,再谈谈其他学科,最后说说国外和国内高校的不同。一。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工科类入学之前的事比如考研什么的就不细说了,一细讲太多了。直接从研究生入学后的生活开始说。简单来说研究生大概就像企业的临时工,一半时间上上课,一半时间待实验室里面,老板(导师)提的要求比学校的优先级要高。1.研究生的分类。国内的硕士研究生分为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这个在学位证上可以看出来。扩招以前本科应届生统考后入学为工学硕士,而工程硕士是给工作后的人再回学校考研准备的。现在扩招后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对企业和用人单位而言两者几乎一样。区别在于工学硕士学制是2年半,工程硕士是2年,举例来说如果你是2013年入学的工学硕士,则月毕业,如果你是2013年的工程硕士,则是2015年6月毕业,所以工程硕士需要提前一年找工作,也会提前一年上班(当然两者都是交两年的学费)。然后同样的专业,考研分数线工学硕士的分会比工程硕士高。然后工学一般都有奖学金,工程一般没有。简单来说,工学比较正规,分数线比工程大概高10-20分,学制长一年,学费会有一定减免(奖学金)。不过这都是相对的,找工作也有大小年,遇到经济形势不好差异挺大,工程提前一年找工作,如果不理想可以申请延期毕业,第二年再找次工作,和工学的一起毕业。对企业来说两者没区别。2.学费一年8K,如果是本校考本校的学生,根据考研成绩的排名,考得好的可以免第一年学费,考得略差的可以免一半,当然如果只够工程硕士的分数线则一般没有奖学金。外校的学生一般都没有此优惠,当然特别优秀向导师和学校申请也还是有希望的。第二年的奖学金根据第一年的表现,主要是GPA来决定。当然以上所说的政策和费用每个学校可能都会有差异,不同学科学费上也会不同,比如学钢琴、作曲的可能2W一年,学软件工程的也是2W一年。另外,不管是工程硕士还是工学硕士,学费都是缴2年。3.工资国家规定的硕士研究生一个月貌似是240,这个数字记不清了,不知是否有误。学校可能扣一部分作为给贫困生的组学金,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一个月拿到手大概是180多块。当然了,这是国家规定的,老板(导师)项目特别多,你又给老板打工特别努力,每月可能会开一定的工资给你,这就看个人的表现和导师的实力了。一般来说可能一个季度发你一些补助,大概800,1000的样子,这个还是看老板啦。也有奇葩高校啦,比如985高校都是教育部直属,还有个奇葩是国务院直属的,就是中科院。研一工资就2K+,研二3K+。不过这个是特例了。4.学习研一有公共的必修课,比如矩阵论、英语、自然辩证法,工科专业都得修,部分对数学要求高的专业还要修数理统计。然后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专业课,要求修够一定的学分,具体课程可以自选,此课程和本科学习的专业课有部分重复,大概有30%是重复内容,70%是新东西(各个学校、各个院系可能不太一样)。还要求选一些人文的选修课,也有学分的要求,通常比较少,选个两三门就够了。我们整个研究生专业必修课要求是29学分,一门课如果每周上两节(1节一个半小时)上10周的话大概是2个学分,LZ可以自己算算。基本上整个研一你都在上课,待在实验室的时间很少,基本只有晚上有时间,所以研一不去实验室老板也不会管。所以研一主要看GPA。题外话,只要你GPA不是特别稀烂,比如70多分和80多分在找工作上差异不是特别大。到研二课就比较少了,大部分时间你都得待在实验室,即使偷偷看电影、上网、玩游戏也得待在实验室。毕竟你是给你老板打工的。实验室具体忙不忙,实验多不多也得看你老板的项目,研究生通常也就是给博士打打下手,不会独立承担项目的,多是在电脑上做做模拟、然后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干得更多的就是给老板打杂,比如报销、甚至接送老板小孩上幼儿园等等,以上都是真事。大概就是老板叫你干啥你都没得说,毕竟你能不能毕业是你老板说了算。其实研究生毕业是否需要发论文是各个院系自己的要求,比如我们软件工程就不用,而材料啊、光电就得发1篇中文核心期刊的。当然啦,中文核心期刊这种简直是随便发,何况一般编辑里面都会有你老板的同学,几乎是交版面费就发。各位感兴趣可以随便下本电子档的中文核心期刊,看看一期里面是广告多还是论文多。。。。研一下学期到研二开始导师会给你个毕业论文的方向,然后要写个开题报告出来,接着研二就要着手准备论文了。举例来说如果你是2013年入学的工学硕士,则月论文答辩,如果你是2013年的工程硕士,则是月论文答辩。不用担心啦,为什么说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呢,简单说你再稀烂也家丑不可外扬嘛,不能丢了本专业的面子啊,万一对你太认真了砸了自己院系的招牌不是得不偿失吗。哪个教授自己的学生毕不了业也会被同行笑话吧。5.找工作举例来说如果你是2013年入学的工学硕士,则2015年9月开始找工作,如果你是2013年的工程硕士,则是2014年9月开始找工作。可以看出工程硕士研一读完过完暑假就要开始找工作了,而且研一课又特别多,所以时间相当紧。你没在实验室呆,没有任务项目经验,上课学的那点皮毛在实际工作上也是屁用顶不上一个。所以对工程硕士来说研一必须非常努力,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学校要求的课程能应付就应付,研究生刚入学就看看用人单位的招聘启示,看看学什么样的技能对自己找工作可以大大加分。比如Matlab,UG,Catier,Pro/E等等这些软件的使用,或者招聘上说有CCNP证书优先也可以去考个证。6.假期比较短,寒暑假都得跟老板请假,中秋国庆想回家也得跟老板请假。7.课余生活活动多,但参与的人少。因为虽然入学会像本科一样分班,但研一都是大课,几个班一起上,研二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和实验室的同学关系还要亲密一些。比如球赛啊、出去郊游啊又多是以班为单位组织,所以很尴尬。实验室又不像班级一样有什么班长、活动委员之类的,所以实验室活动比较少。如果老板爱打羽毛球、乒乓球之类的,可能每周会组织实验室一起去运动下。如果老板不太爱动就比较悲剧了....8.读博士 如果想读博,比如读自己老板的是最容易的,研一快完跟老板聊聊天,表达一下自己读博的意愿,就可以直接转博士啦,研二读完接着读三年博。如果是本校其他老师的,也可以要老板帮忙推荐一下,不过这个要看老板和你的关系,以及老板和其他老师的私交。如果研二才决定就只能考了,想转校去读其他老师的也只有考。读博都是联系好导师了,都是导师表示愿意要你才去考了,相当于走个形式,所以大家都爱说没有考不上的博士。9.实习一般专业都没有要求必须实习,不过自己觉得实习经验对找工作有帮助可以向老板提,批自己几个月假,推荐个单位让自己去实习,一般3个月时间就够了。不过软件工程专业需要实习10个月,整个研二都在外实习。这个是因为学的国外模式,比较奇葩。另外软件工程的分也很低,一般过国家线就行了,连学校的线都不用过,所以很多没考好的同学如果不想再考一年的话可以选择调剂去软件学院,毕竟一个学校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啊,对企业而言含金量是一样的。算是个小BUG吧。二。理学类、艺术类、文科类的研究生基本情况和工科类似了,总结来说就是完成学校毕业需要的硬性指标,满足老板的各种要求。三。国内博士。博士比起硕士就要专业多了,算是从临时工升级成正式工了。主要工作就是和老板一起完成项目要求的研究内容。每个学校工资不一样,我们学校是1K5,然后老板每个月会给你发工资,这个就看老板项目多不多,有没有钱啦。然后天天泡在实验室,遇到严格的老板就跟上班一样每天打卡上下班,迟到早退都要扣钱,遇到人性化一些的老板可能松一点。项目好、和老板关系好会送你出国开开会、做做实验什么的。至于论文,也是每个院系的要求不同。有个同学在某国家实验室读博,要求发两篇A才能毕业,A类相当于影响因子前15%的SCI文章,要知道一般的一本高校发篇A都可以评副教授了。另外有的学院博士毕业要求一篇B或者C就够了。其实也没有想的那么难,要求高说明跟的老板牛嘛,接回来的863、973、甚至重大专项发SCI跟好玩似的,A类就好好努力吧,不忽悠,多认真做点实验、做点研究,到时发出去也是水到渠成。至于几年没做出成绩就慢慢熬吧,如果遇到的老板只能接回来一些小的横向项目,那真是坑爹,本回答也爱莫能助啦。四。国外大体和国内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很容易被退学!特别是硕士,国外不像国内,NB高校考试挂了可以补考一次,补考还不过就sb了啊,最后挂了一堆学分修不满就退学啦。美国、澳洲和国内比较像,不过上课多是小班,会分组完成一些小的项目,然后经常做presentation什么的,不过法国很奇葩,研一跟我们大四毕业样的,要申请转校,根据你的GPA,如果本校不要你了你只能去差的学校,你要挂了一堆没学校要你就只能滚回国了。。。很悲剧的是我有好几个同学都滚回来考国内研啦。。。。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果错误请指出,如有问题可以私信。
虽然知乎新人一枚,对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说说我的经历供参考。写在前面吧!内容带有很明显的“崇洋媚外”,请轻喷!介绍一下:典型国内工科女生,研究生本校保研,现研三(呵呵,赶稿中),研二一年去美国游学一年,是Master Degree项目,在美国换了个专业读,所以还是有“两者都有”经历,对中美两国研究生培养的点点差别有一定体会。1.国内研究生导师制度:首先国内工科研究生的生活,正如排名第一的说的一样,研一修满专业培养要求的课程的学分,一般国内要求修满学分才能开题(就是进入硕士研究生论文程序,选择论文题目)。我们实验室人数众多,原因是导师很牛,算上在读博士小五十人左右,但导师不是直接管理,也不是直接指导来着,一部分原因是导师忙,在一部分就是人太多。可能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在读博士受老师直接管理,但我研究生阶段基本没有得到什么指导(我指定时定点、深入讨论问题那种),导师碰到我了会问大概的,自己有什么问题,趁导师在办公室的时候去提出,但也得到的只是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关于研究生导师这个问题,我自己也很深入的思考过,我们专业在国内某些学校很多都是以课题组的形式来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一个课题组长期研究某一课题或某一类课题为主,带课题组老师就会有一两名教授、副教授、博士后之类的,产生有“小老板”“大老板”之类的说法。个人认为,课题组招生模式相比于我在国内所接受的单一导师招生制要好一些。首先进入研究生阶段,有明确的学术目标,这些课题组的课题中有很多分支小项,你一进去可以选择自己的研究目标,说白了,最后的论文题目就可以确定了,然后围绕这个题目进行基础研究,深入思考。而我的研一,导师和师兄师姐会说,你们自己多读文章多想问题多做项目,自己确定论文想做什么,其实看似很自由尊重个人发展,但就目前来讲,我们实验室大多数硕士(包括我自己)都是在准备研二开题前还不知道到底要写什么内容的题目,有时候导师会抽出项目指定一个题目,虽然题目定了,但你没有时间像课题组成员那样从研一开始进入基础知识的累计,论文进度缓慢就来自于此。另一方面课题组因为专注于某一问题的研究,讨论会很频繁,你也会受到课题组老师的直接指导,因为他研究这类问题很多年了,知道你该往哪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还可以和组员进行讨论,相互借鉴不同的研究思想,毕竟课题组的最终目的是将一个课题研究的越深越好,你进去可能最后只是在“这个建筑中添了一块砖”,但是你下面总有别人已经搭好结构,也会有人继续接着你的基础往上继续延伸。而我所见到的我们实验室中的硕士生选题,每一年可谓说是“百家争鸣”,真的是只要是本专业的相关的题都能出现,这样实验室里面其实很少有交流的机会,我现在大多数都是自己挠秃脑袋也找不到前辈老师询问的状态,论文照样写得很痛苦。申请研究生大多在大四阶段,这个时候以课题组形式招生的话,你可以深刻考虑自己从事专业学术的方向在哪里,选导师、课题组、专业方向都放在这时候,这比我研二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提前了至少一年半,这时间的价值可想而知。2.国内研究生做项目那些事儿关于工科研究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项目。我做的大多数都是导师接的项目,基本是本专业,有时候也会有跨界的,但范围界定不明显。研一虽然在上专业课,但是如前所说,上课都是走形式的东西,进了XX实验室你就得开始打工生涯。有没有报酬?这个看导师,我一般分将实验室类别为“奴隶制”和”企业制“,很明显前者是”白干“类型,我就在研一体会到这一类型。我们专业的项目,说是工科,很多时候都是前期规划预测可行性研究或者是理论讨论这种的一部分,没有跑大型仪器做N个实验画拟合曲线计算远期这种高端类型,所以项目很水,水到一般项目快结题时间了,导师或负责的博士拎出来开个会说说然后就顶着赶个一个星期,就出稿了。这种项目有时候你会觉得你做了很多,但你并没有学到什么,而且很累会熬夜会对着电脑粘粘贴贴,拿着excel一刷就好的事情别人也能做,你只是在干一件工序上的事情,不能算研究,不能算学术。这当然不是项目的种类全部,会有高级项目,前沿研究类的,一般都分给博士做博士研究论文,研究出来了,博士也就能毕业了,我们这种硕士一般插不上多少的这种。博士做这种项目时能拿到报酬的,且不说博士每月都有补助当然这仅仅是我们实验室的情况,说的稍稍有点极端,前面说了有“企业制”的实验室,就是“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的原则,至于项目类型内容并没有仔细打听过。3.本人的美国研究生的要求所实话自己觉得是研一读的有些压抑才会出国游学的,半自费,美国的学校不是很好,专业选的计算机科学,因为只有一年,没有真正深刻体会美国研究生生活,加上换专业等原因,不算完成了学业。所以只能将小标题写为“学习生活”。首先,美国的研究生专业或专业方向大多会有一个description给你,有哪些课时必修,哪些课选修完成顺序是怎样的。我去的学校将专业的课程分为100,200,300,400,500,600等级。100属于科普类,各专业都可修;专业课200~600一级一级来。200-300叫lower division,修完200的某些课才能修300的课,400 500 都是这样一步步来。会给你一个图表,介绍给你先修课的顺序,到了400左右的课一般叫做upper division,可以看到专业方向的不同了,计算机就会有软件硬件编译什么的(本人涉入不深)。。。description里面不仅有修课的步骤,还有研究生毕业的条件。(仅仅是)我在美国学校对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研究生的毕业认证有三种方式,其他专业、学校是否都相同并未了解:(1)考个试 —— Comprehensive Test这个算是简单吧,考个试就能毕业,还是硕士!我去了我也觉得很hi,别急,别人还是有要求的,首先你是转专业,新接触CS,得完成200-400这顺序的学习,才能开始500-600这研究生的课程,500,600研究生课程要修足一定的学分,很高,基本修完就涉及了2/3的研究生课程。所有课程成绩必须C以上,D这种及格是肯定不行的。这样修这么多学分的话,上课的时间很长,而美国研究生上课就不像国内那样敷衍了事的状态。计算机的课程一门课带Lab,因为平行教学,就相当于两门课,每节课或者一星期就有作业,会有due day,作业还要评分,若是写term paper,完全自己做,学术欺诈no!你还会有middle term, final,lab test。平时的时间其实一直都在上课,写作业,学习中,第二外语接触的话刚开始是有一定困难。最后的最后,你还要进行这样一个Comprehensive Test,将你所学的每门课的内容都出个部分题目,都不可能是简单的概念类的。这是需要你时间来整合知识,消化知识的。所以,仅仅考个试,别人也不能轻松放你过。。。(2)做个项目 —— Academic Project这个毕业的课程修分要求比Test毕业肯定要低一些,但也没低到哪里去,少来两门左右的样子。Project一般是找Prof.来先确定项目,这个项目题目,研究方向、手段、内容都需要你自己来确定,你可以和prof.来讨论合理性可行性,但prof.绝对不会直接把题目给你,手把手给你写好步骤。这你需要评价自己的能力,不要把项目提的很高很空,最后你是要有结果的,哪怕是写个程序也要有架构图这种的状态。本人这一年内做过一次self-study,类似于project的样子,先要和不止一个prof.联系,提出自己的想法,给他看自己的项目计划书之类的,然后得到意见,修改直到一个prof.同意。毕业项目可能不止有一个prof.参与,美国prof.最大的特点在于负责,一旦确定辅导你完成project,就会不时跟你的商议,email询问进度,当然,前提是你自己最好努力主动的向他讨论project情况,提出问题,prof.会给你解答,会约时间讨论。这过程中的态度很重要,因为也是评分因素之一。最后的最后,Academic Project还要来一个presentation,有人来旁听,然后Q&A环节,也是要评分的,project也不是那么好搞定!(3)写个论文 —— Degree Thesis有这么种说法,在美国你要是确定Master以Thesis毕业,估计你就是准备读Doctor的了&-只是听说。选择Thesis,你要修的课自然最少,因为你要拿很多时间出来做论文,但是即使要求学分少,也没少到哪里去,比project的要求在降低1~2门研究生课程的样子。Thesis就是做一个大型project了,当然要有深度,有内容。project偏向于实用性,拿实际问题分析的话,thesis就是理论向的(不完全是这样,只是稍稍对比!)过程基本和project差不多,找prof.,最后来个presentation之类的。至于thesis的审核这些我并没有直接参与,也就不知道严格与否,但是一般美国Master的学生在最后一个semester还边上课的情况下都能写完thesis,说明效率还算很高(不像国内,至少9个月才让审稿。。。)当然这所有的所有之中在于,academic integrity,学术诚信。美国太注重这个了,让人望而生畏,虽然是二流学校都不一定算的上的地方,所有prof.和学生的态度十分端正,没有急功近利。我去了一年,收获很多。在美国学的时候很专注很尽心,玩的时候很放松很自然,真的是比国内学术环境要好很多。大致写了一些本人的经历,供参考!带有很明显的国内国外偏见,请轻喷!PS.最后小炫耀一下,虽然转专业,跳着学的CS专业课程,一年内本人上到了600的课还拿到了全A的成绩单。虽然学校不怎么好,多年的自信回来了那么点~
美国法学院,JD,学校中西部某Top 30。1L每周的节奏是:星期一到星期四,8点上课,2到3门课到2点30左右下课,图书馆学习(case reading, brief)到五点回家,做饭洗澡上网等两小时,七点开始继续学习到晚上十二点到一点。Friday Night放松,因为我们是college town(貌似今年Princeton Review party School第一名)所以在21 law(21 law意味21岁才可进酒吧,21岁是合法的drinking age,没 这个law前我们那是19岁进21岁才能买喝的,你要问怎么区别年纪的话,美国的酒吧大部分进去时会给你戴个腕上的纸圈,19,21的发的圈颜色不同,也有些是成年的给你敲个章,或者未成年手上画个叉,买酒时bartender都会看)没实行前四至六晚的夜生活极热闹。周六,game day的话是全城的节日,早起会去tailgating,中午去现场或者家里看电视,晚上做做laundry,或者继续出去玩。周日,买菜,下午开始一周新的学习。如此这般到2L好了些,人油了看书不那么认真了而且时间长了适应习惯了,而且2L的课啊什么相对可以自由安排,轻松点,但每门课每天还是至少花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预习。3L最轻松。
我来增强答案的多样性吧,可能学科和个人都有差异,不一定有代表性。我是国内博士,女,三年级,文科。我们第一年上课,以后就没课了。第一年我翘了好多非专业课,因为为了准备专业课上要讲的东西。后来想想不应该,非专业课也很拓展思路,大家讨论比较热烈。导师一般带两个人,我是脱产,另一个是在职。如果在职的在方向课上单位有事真来不了,我就跟导师一对一上课了。第二年跟着导师做项目,导师人好,给了些劳务费,有几千吧,可是我一学期的时间基本上都搭进去了。学校每月给脱产生发1000元补助,除此之外一般没别的钱了。好像去年开始国家才开始设立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某个奖学金,如果能评上的话,博士生一个人一次性给3万元。学校有研究生科研项目可以申请,不过也就千把块钱。第三年主要写论文找工作。我论文起步晚,开题也晚了,这都第三年了才开题。不过我个人觉得我们的论文不难写,当然是那种求过即可的要求。只要踏踏实实的一般都不会太为难。学校硬件不好。我们博士两人间,没有热水空调,还限电。每天得提着水瓶出去打水。洗澡在学校公共浴室,开放时间有限制。唯一的好处是有独立卫生间。而且在宿舍里还上不了CNKI等等一切数据库,得去机房,但机房的机子完全不考虑我们的工作效率,我只好弃之,改定期去国图下论文。我身边的博士大多挺好的,一般从外表也看不出来是博士。精神心理都比较正常。有些博士比我们大七八岁,但是比我们成熟,给我们讲很多人生经验。我周围的女博士也都比较正常,该打扮的打扮。我也非单身,但是比较宅,远游少,不过会逛街、看美剧、出去找吃的,有时和好友偶尔文艺一下去个咖啡馆,(一般是在职的同学请客,因为我没那么多钱啊啊啊)女生大多也不是单身,是单身也可能是因为刚分手。。。学校偶尔有一两个传说中的人物心理可能跟常人不一样,这些故事都比较久远了。我硕士时期的同学读博的有好几个,有的出国有的在国内,还有的工作后一直在考在职博士,总之周围的圈子对博士这类人应该不会太陌生。我读博不是因为真心爱好学术,当然自己也觉得读的话也不会差到哪去,一般吧。我最大的感受是博士期间做研究,尤其是我们这种文科研究,能使自己的思维更严谨,讲究逻辑。但是好像也并不拘束,因为在思考问题和找资料的过程中完全是发散的。同学间的讨论也能启发人,不同于硕士那会儿,大家都挺怕讨论的。另外,我的导师挺好的,不过太过于理论,在实务上给我的指点不多。我们也是上课时才见到导师。我也不够自觉,跟导师在学术问题上讨论不多。博士期间跟导师的关系其实比较独特,算是一个比较信任和较其他老师交往更密切的长辈吧,有些人际的问题可以放心地问。我的书架上除了专业书,也有很多其他人文社科类的。我们同学也是。可能也是因为读书久的原因吧,内心更强大。看事情也不太会小心眼,相对原来更豁达一些。这是我自己的感受。另外,我告诫我的师弟师妹,学习基本靠自己自觉。发文章也好写文章也好。导师没那么多时间督促你,你有问题可以不断地问他和他沟通,但是主要在自己。你想一般般地过时间也就过去了,你想来点出彩的成果,完全是你自己定目标自己刻苦努力了。这是个人的三观问题。我周围博士同学间的关系能成为什么闺蜜好友的不多,当然一般大家一起吃个饭唱个歌帮个忙什么的都没问题。每个人都很忙,所以也没空想着怎么建立深度友谊,当然功利性质除外。我的好友闺蜜们都还在本科甚至初中。。。我男友也是博士,其实我不介意找个硕士,当然年纪得差不多。只不过找个博士有时候会更好理解你为什么一学期没课可还天天喊着累。他会比较明白我发呆半天也没码上两行字的焦虑。比较啰嗦啦,见谅,目前先这么多~~~
我希望从统计调查的角度来展示一下博士生生活的情况。这样,对其他答案里的个人经历、故事,应该能起到补充作用,让大家对博士生的整体生活状况有一些更全面的了解。下面这些数据和分析均取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简称EPFL)Doctoral Survey 2012()。这是EFPL对在读博士生的一个调查问卷结果,涉及1217位博士在读学生(占所有EPFL博士生的62%)。我把其中一些有意思的结果和图表摘取了出来,应该能比较好地反映国外高校里博士生的生活大概是怎样的。EPFL是一个理工类的全球著名高校,在理工科方面通常比清华在全球的排名还会高一些(当然,也取决于哪个机构的排名了,但几乎不会摔出理工科全球排名前50)。我不是EPFL的博士生,在法国读计算机。这里展示的结果和我个人感受的情况比较吻合。我尽量根据报告结果回答一下题主问题补充中的具体问题,但是有些在这个报告中并没有涉及(比如博士生中途放弃的比例),暂时就回答不了了,以后我会试着找找其他的调查里面有没有涉及。另外,除了统计结果本身,我会在方括号【】里面简单谈一些我个人经历和感受的事情。下面开始正文:====================================================1. 调查对象涉及EPFL博士生1217名,约占EPFL共1952名博士生的62%。这里报告按性别,入学年份,国籍等等做了不少统计。我就贴一个性别的分布吧,可以看到女博士大概占到1/4稍微多一些。不过大家注意一下EPFL本身就是理工类院校,所以请不要过分解读这个数据——比如,这并不能说明读博的女生就少,这个分布很可能只是因为女生读理工类专业的人本来就少罢了(不只是博士,本科硕士也少)。【在我接触的博士生导师中,有一些老师并不太喜欢招女博士生。原因有很多,有些老师觉得女生没必要受这苦;有些老师觉得对女生不敢说太重的话,这样指导起来就有些麻烦。我感觉女生要作出读博的决定确实面对的障碍要更多一些,需要更大的勇气。我是非常佩服读博的女生的。】2. 在EPFL读博的正面和负面的因素每个人可以选择两项主要原因,所以图里面的百分比会超过100%。2.1 正面因素正面因素结论倒没有什么特别出人意料的,就是科研质量、学校声望,但是注意一下,钱同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至少对在EPFL选择读博的人而言。这里我简单说一下,瑞士基本上是全欧洲工资水平最高的国家了,瑞士读博的资助比起在周围国家读博都要高。我不知道具体的,法国我所在的学校是1500欧/月,瑞士肯定比这个高;虽然瑞士整体消费也高一些,但算下来基本上还是很高的。这也算回答了一下题主关于学费的问题:“是需要交学费还是能自己挣工资?”对于博士生,至少理工类的博士生,通常都是由实验室的项目进行资助(或者各种国家和学校的奖学金),而且这也是理工科博士生选择到哪里读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就我所知,确实有些其他学科的博士生,很难有资助。不同的学科在钱上可能是存在不小的差异的。【钱总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既然选择读博,就不要太在乎钱了。我觉得,有能维持自己基本生活的资助,甚至高出一些基本生活水平,从而有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肯定是利于做研究读博的。从这个角度,我建议有读博想法的同学,优先考虑到国外读博——除了一个例外,国内的导师你非常熟悉和喜欢,就想跟着他学习。后面有很详细的谈导师的部分,我认为导师是读博最大的变数,没有之一。】2.2 负面因素负面因素的分布就比较平均,这说明了博士生如果碰到困难,那困难可能是来自各个方面的,并没有特别统一的来源。不过,即使不明显,导师的指导(supervision)还是占在了第一位,后面会有更详细的关于导师的部分。【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3. 不同工作所占时间比例这里可以直接回答题主的问题:“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是需要向本科生一样每天上课还是只要做实验写论文就可以了?”图里面的Research就是科研(64%,写paper),Training是指上课拿学分(10%,博士还是需要修少量的课拿一些学分才能毕业的),Teaching就是助教工作(15%,比如给本科生上上习题课、批批作业),Other Research(8%,也是科研,但不和自己直接相关,可能是帮助别人的research,或者是完成实验室申请到的一些项目吧)。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图只是平均时间分布,所以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是时间的分布,但不涉及总的时间——所以,有些博士生可能每天工作10小时,周末几乎不休;有些博士生可能每天工作8小时,周末全休。这里只涉及工作时间的分布,不涉及工作时间的量(这份报告里面暂时没找到绝对量)。2)这只是平均情况,实际上,这里的统计在个体之间的差异极大,下面就来看一下个体的差异。3.1 不同专业的时间分配不均这里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Doctoral Research占比低的专业(Architecture and Science of the City,我想大概是类似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之类的专业吧),其中Doctoral research相关的时间只有不到40%,远远低于其他的专业学科。有志读博的同学,需要好好了解自己专业的具体情况,3.2 助教时间的分布不均前面的平均图中间,博士生平均15%的时间会花费在助教Teaching上面。但是,实际上博士生个体之间的分布非常不均匀。1)24.1%的博士生压根不参加任何Teaching的活动。整体的Teaching时间分布如下图。2)只考虑剩下的75.9%承担了一定量Teaching任务的博士生,他们的research时间和teaching时间的分部依然非常不均匀,见下图。可以看到,虽然research平均时间63%,但从50%-100%,每个10%的区间段,都各有10%以上的博士生;同样,teaching平均时间15%,但从0%-39%的每10%的区间,也都各有15%以上的博士生。这都说明了个体差异的存在非常明显,也就是我们最早看到的那个平均的时间分布图,其实套在一个博士生个体身上,很大的概率是不准确的。【关于时间的分配,不同的博士生在不同的老师、实验室底下,不同的专业之间区别是非常大的。我到目前为止没有担任过任何的Teaching工作,是属于那类research时间能够&90%的情况。我觉得这可能是博士生最理想的生活情况之一——能够自由地做着和自己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事情,很少有其他事情来干扰。坦白说,这看运气——比如我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时间就干自己research的事情,是因为我们实验室小组已经两年没有申请到新的项目了(对实验室,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会缺少funding,导致没法招新的博士生和博士后进来)。如果一旦申请到项目,我肯定需要花费不小的一部分精力去应对项目相关的事情,即使项目上的事情与你的research大方向可能并不完全吻合;当然,如果能结合自己的research和项目在一块儿,互相促进就完美了——但这只是理想,绝大部分时间这俩还是冲突的。】4. 研究环境的满意度这一部分是整个调查最重要的部分,通过询问博士生对自己研究状况的满意程度,人际关系,压力等等各个方面,试图还原一个对EPFL研究环境好坏的衡量。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导师对于顺利的博士研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4.1 整体满意度可以看到,其实有高达16%的博士生是不满意于EPFL中的研究环境的。考虑到EPFL本身就是一所很著名的高校,并且给出的资助不菲,依然有16%的博士生不满意,是一个不低的比例。【我猜在大部分学校,因为本身声誉就比EPFL要差一些,再加上资助可能还不够,那这个不满意度应该还会高出不少。】4.2 不同专业的满意度图里Energy比别的专业低的非常多(其他专业至少80%以上满意度,Energy才不到60%),这说明再好的学校也是有比较坑人的专业的。【读博时,除了选择学校,也稍微了解一下学校中相关专业的情况,免得掉进坑里面。】4.3 关于导师的方方面面下面就有大量的分析都是涉及导师了,我们慢慢一条一条看。1)是否能和导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有多达21%的博士生认为自己和导师之间无法进行较为有效的交流(其实我不太清楚该怎么翻译“a real spirit of listening and dialogue",如果有更好的翻译请大家告诉我,谢谢)。【这个比例我觉得好高啊,还好我和我导师的交流还比较顺利】一个导师手底下的学生越多,那进行有效的交流的可能性就越少。【导师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选择手下学生多的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2)和导师碰面的频率平均和导师的碰面频率,有超过20%的博士生和导师碰面的频率是低于一个月的,这确实有点低了……有29%的博士生认为自己从导师那里得到的帮助不足够。【所以,读博能找到一个好导师是缘分也是运气,但请不要过分指望导师的指导——如果你觉得导师对你的帮助并不大,其实也挺正常,有差不多30%的人和你一样。】从导师那里得到的帮助会和与导师的见面频率相关,且相关度非常大,这也符合直觉。而在一个月都见不到一次导师的博士生中间(前面说过,这部分也有超过20%的人),差不多70%的博士生都认为导师给的指导不够。两周见面一次(fortnightly)从图表中看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和导师交流的频率,取得了一个not enough和too often之间较好的平衡。【所以,选择导师的时候,先了解一下大概多久能见一次是很有必要的。在读博以后,尽量保持和导师两周左右讨论一次的频率,这样你既可以和他交流你的研究进展,又不至于过分的被他的指导受限制(图里面的”Too Often“)。我个人很赞同一周到两周一次的交流频率。】3)从导师那里得到的建议的有效性这里主要讨论从导师那里得到的建议的“质”(前面讨论的主要是“量”)。可以看到这里还是超过90%的博士生认为导师给的建议是有帮助的。【这说明了导师的水平总是摆在那里的,肯定是能很好地指导博士生的。而作为博士生,需要做的就是,即使导师自己不来找你,过了一定的时间(比如两周左右)也请主动去找导师交流吧,对读博一定有很大帮助的。】手下学生越多的导师,给出的建议帮助越小。如果一个导师学生太多,不仅给出的指导“量”会不够,“质”也会下降。【所以,如果其他的条件差不多,还是最好选择学生不那么多的导师吧。学生太多,那么导师对你的research了解肯定就不那么足够,提出的建议可能帮助就没那么大了。】4.4 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似乎比较简单,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遇到问题的概率很低呢?其实还是有33%的人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甚至9%遇到的严重的问题。那么,遇到的问题通常是和谁呢?首当其冲,仍然是导师。遇到问题的人中有高达36%的人主要是和导师之间有问题。【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啊。能找到,对读博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4.5 压力有18%的博士生是认为自身的压力开始有些过载(overwhelmed)的。而且7%的直接选择了最严重的选项。【我认识的几乎所有读博的人都会至少在某一个阶段遇到很大的压力,幸运的是,他们最后都比较好的走了出来。读博真的是一种历练啊……】压力的来源:最严重的还是老师的指导(supervision)。不多说了。另外,这里报告还给出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结果,就是女生开始感受到压力过载的比例要高过男生(23% vs 15%)。【女生读博可能确实需要做好更强大的心理准备。所以,我真的非常欣赏敢于读博的女生,甚至不管最后能不能坚持读完。】5. 毕业后的打算多选题。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人最希望的是能同时涉足学术界和工业界(这个确实是比较理想的想法,类似于在学校先有个教职,然后再涉足工业界——在计算机领域,是一个挺常见的现象。)愿意继续学术的人整体上是比进入工业界要多一些的(39% vs 29%)。相对而言,想自己创业的人的比例不高(尤其对照EPFL 2005年的调查,当时有36%的博士生选择了倾向自己创业,2012只有18%)。【就我所看到的情况,国外毕业的博士生还是有很多愿意继续从事学术行业(至少先争取拿一个教职,之后再考虑在工业界做点事,就是图上排第一那个选项)。相比较,我认识的国内高校毕业的博士生继续从事学术的人要少很多,大部分都选择进入工业界了。】6. 总结这个调查一方面体现了博士生大致的生活状态,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博士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专业、导师等各方面因素会造成非常显著的生活状况的差别。平均下来每个博士生在自己的研究上可以投入63%的时间,但是观察每个博士生个体,研究时间的分布范围很宽,并没有都聚集在63%周围。例如,仍然有10%左右的博士生能投入90%以上的时间到自己的研究上。即使在世界顶尖的院校EPFL,依然有近16%的博士生对自己的学术环境不太满意;20%左右的博士生和导师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问题,认为导师给与的帮助不够;33%的博士生遇到人际交往上的问题;18%的博士生觉得自己的压力过载。所以,当读博遇到一些困难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你要知道,遇到这样问题的绝对不止你一个。导师是读博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和导师的关系将强烈的影响到你的学术研究状态、感受到的压力等问题。虽然选择导师的过程很难由申请读博的人主导,但是在申请时,至少大概了解一下和你将来的导师能够以什么频率见面一次,以及导师手底下有多少博士生,这些考量对选择导师应该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其他条件类似,选择那些手下学生不那么多,能够以一到两周为频率进行交流的导师,你之后更可能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指导。如果已经开始读博了,那把怎样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对待吧,尤其在研究不那么顺利的时候。虽然各种问题确实存在,但应该看到,绝大部分博士生仍然是满意在EPFL读博的学习生活的。毕业以后继续从事学术相关的工作也是博士生最优先的选择。所以,如果有读博和做学术的愿望,并且能够争取到国外的一些比较好的院校读博,还是相当值得一试的。
日本东京某国立两年管理工程硕士。第一年基本是上课,加上研究室的研究会(ゼミ),经常为了赶报告而通宵。教授评分评得也比较松。基本上没认识有人挂科的。第二年就是搞研究作实验写论文,就算同一个研究科差异也很大,有人天天睡研究室的,也有人一到七点就回家的。身边认识拿奖学金的人很少,但是有一些补助,cover学费还是ok的。
可耻地匿了先。假如题主只是对研究生的生活感到好奇的话,大可不必。研究生,说白了,真的就是给老板打工的而已,也算一种工作了吧。有人认真,有人混;认真的大多数能顺利毕业,不认真的运气不差的话混的基本上也能拿文凭走人,看老板了。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课题组也一样。作为一个“学生”,你必须时刻牢记谁是你的“老板”,得罪了他,只能是和自己过不去。老板们的管理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比较和善,走亲民路线,好商量,那运气不错,基本毕业无虞。但有的也喜欢搞高压控制,喜欢树反面典型,和反面典型走的近的可能会倒霉。想了解一个组的氛围,基本上去听听他们的seminar就够了,智商足够的,应该心里就有数了。据我自己的观察,氛围好的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会比较放松而认真地讨论,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延毕/退学之类的事情,而越是氛围差的组,组会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说话,老板不点名就没人怎么喜欢说话,最后毕业难度就会越大,被退学的概率就会越高。总之一句话,认清自己身份,做自己该做的事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做的事,别去做。虽然这是为人处世的常识,但是你要是缺了这么一节课,研究生阶段补起来,“学费”很贵的。我这里只说国内情况,国外没去过,不懂,不评论,只学习。
国内某211学术型硕士。毕业授予理学硕士,其实是人文社科类。好了聪明如你猜到我是什么专业没?我们是第一年上课,政治英语加专业课。新生入学后有英语分级考试,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免修。其余的上课,英语闭卷考政治开卷考专业课都是交论文的形式。这里必须吐槽下政治课考试:奇葩点1::由于全校按照文理等大专业分成N多个班,但是考试的时候只有一张卷子,会在答卷纸上让写自己的授课教师姓名,当时我们好多人就傻了,课都没上过更不知道老师叫啥了,还好有灵光的同学记得,于是全班逃过一劫。奇葩点2:我们的老师还算仁慈,我还看到有老师出的题目是:请说说这学期政治一共上了多少周课,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一节,并说说有些什么感受?(天晓得研一下的政治绝大部分人是一节都没去过的,真的是一节都没去过,当时我就替那个班级的同学默哀了三秒钟)有图有真相悲催的题目,C部分和D部分的同学好可怜,还好我是B部分的童鞋:悲催的题目,C部分和D部分的同学好可怜,还好我是B部分的童鞋:所以从小妈妈就告诉我们,逃课要不得!!专业方面:
除课程之外,研一开始跟导师团队做课题,不同导师的风格差异非常大,有的导师课题很多,因此要研发问卷做实验做访谈写论文……有的导师会要求学生每周读文献然后报告,有时是英文文献,有的导师事情不多,基本放羊式……没有任何的课题补贴。
研二就没课了,导师有课题的就跟着做课题,没课题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干嘛,然后就是研二下开题。考核:
研二下或研三上有中期考核,就是报告读研期间自己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发文章,团队里做了些什么事,毕业论文做得如何了balabala,没有听说中期不过的。毕业:
之前不管是学硕专硕都可以不发文章,当然发了更好,但是某年某领导在答辩时看到很多学生论文最后都没有写自己的科研成果,一篇文章都没发,然后大怒,要求学硕必须发一篇,(不要求ssci或者sci或者核刊与否,只要发就行)于是一部分人开始花钱发文章,一篇几百,也不算特别贵。
有延毕的,全院每年1~4个不等,基本都是比较那个啥的导师的学生才会被延毕,很多事情水很深不好多说,听说还有牛气的学姐被延期了直接后来没回来答辩,学位证毕业证都不要了,人家找到很好的工作可以不需要这些了。导师:
有特别好特别好的导师,很为学生着想,学术人品都很让人钦佩的,也有极品导师,YB学生的,开例会基本都是在大骂学生的,还有让自己学生免费给自家小孩做家教的,还有让学生去自己公司当免费劳动力的(不要给我说老师是为了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这里面的详情就不说了,说太多了怕被人肉,干的活儿也不能说是和专业不沾边,但是大部分是没有实质意义的,一分钱没有还自己花很多钱在交通费上,交通不是一两块公交那种一月平均100~200不等吧,然后老师没有任何补贴)听说这个团队的每个学生(从研一到研三的,都曾经认真的考虑过退学,因为受不了导师的种种,在此不便赘述)其他:
1、有的学校会有助研项目,就是让学生协助自己导师带本科生的课(每月有补助的),我们没有这一项,只是会协助导师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说是协助,其实基本就是我们当导师直接指导了。
2 、学费是80%公费,自费的大概7K一年,住宿1.5K一年,宿舍四人间带空调热水器,生活补助每月400,中期后涨到600,但是涨的200有100的权限在导师手里,大多数不会给,还有100直接给。
3、考研水挺深,读研水也深。身边有不同专业的人,本科毕业时考上选调也考上研,家里关系强硬,硬是两者都占到了,上班的同时保留学籍,基本不来上课,只是期末考试时出现,然后就是开题,论文答辩时出现,照样毕业了,选调的工作也在做着,一个学硕读得跟在职硕士般轻松,甚至比在职硕士更轻松,好歹在职硕士每周末还上课的……怕被人肉,必须匿了 ……最后,最最最重要的告诫:读研一定一定要跟对人啊!!!!!导师的好坏决定你这三年的生活质量!
我爸妈以为我读博士是这样的。我专业之外的同学以为我读博士是这样的。同专业的同学以为我读博士是这样的。或这样的。其实我读博士是这样的。英国,医学博士。百分之百保证,看完之后大家会说,你的博士好水。工作日,一般睡到自然醒。最近睡的比较晚,八点左右起吧。上厕所洗脸刷牙抹脸吃早餐,一步不少的话,九点钟左右出门,九点半到办公室(除非早上老板想开会,但是我老板知道我有时候会起的晚所以我们定的最早的也是10点。哦当然她最后放我鸽子没开成啦)。到办公室第一件事,泡咖啡。打开电脑第一件事,收邮件,开浏览器。心情不好的时候,先把知乎和微博的新动态刷完。心情好的时候顺便刷刷facebook和twitter,关心一下当地新闻。这时候就10点了。上午工作到12点-12点半,去吃饭,聊聊天。喝杯水刷微博下午最困的时候就过去了,继续工作。看研究方向,因为我的研究方向关系,不做实验。所以日常就是看数据,处理数据,写文章。视心情而定,是三点半回家(最近很少了)四点半回家五点半回家(大部分)还是六点半回家(六点半最后机会,不然锁门通知security)。晚上回来做饭,第二天中午的一起做了,晚上极少工作。哦,周末是绝对不加班的。办公室进不去。上一次加班是因为拔牙休息了一周然后被deadline赶得,去图书馆。哦,工作日也可以不去,可以在家工作。至于有没有工作,who knows.我觉得我已经是我们办公室比较常驻的了,有的不开会是不会来的(坐我旁边的哥们一年没来,来了一次,因为IT从没见他来过所以没给他桌上配电脑,他又默默走了,后来一打听他家在另一个城市……因为远所以就在家读full-time PhD……)。哦,组会也可以翘的,一切靠自觉。没有排课,你不想上课一整年都可以不上。但是有training要求,三年一共30天。我第一年太积极,上了36.25天。来这里唯一考过的竟然是法语考试。上学期本来以为要考统计,结果跟上课的老师,及导师发了邮件,免考了(本科学过)。有考核,每年一次interview,第三年viva。没有论文要求。其实我今天刚完成第一年interview,更多的是双向考核,考核你的进度的同时,也考核你的导师,及单位有没有及时给你应有的support。考核中必问的一句话就是,are you happy with it? 如果你的进度不让人满意的话,应该不会只是单方面责备学生。做的不好,第一重标准是在自己导师那里没过关吧。导师对自己带的学生有比较大的话语权。然后最重要的就是viva答辩了,主要看外审的意见。每次的interview和viva都可能淘汰,淘汰的结果是再次答辩/降为硕士/退学。我还没听说过我们中心有任何一例处罚。不交学费,生活费对我这种偶尔心情不好就想出去逛逛的剁手党勉强度日。(事实上自从1月份以来,我6月才实现收支平衡……主要原因是那个机器猫一样的室友走了,再也没人说想要买买买我可以先给你下个月再还我……然而六月才过去三分之一……我的银行卡已经……)但是打听一下其他同学,好像他们过的还不错,呜呜呜。不知道为啥,读我们专业博士的女生比较多,但是senior lecturer(相当于国内副教授)级别男性比较多,这是STEM性别不平等的研究特点。这样说吧,一个办公室20+人,只有5个左右男生。我还没遇到过TBBT那里amy一样的女博士,反而大部分都是淡妆打扮得体,出镜率最高的芭蕾鞋,甚至有两三位女神!我旁边的女神(在这里只要稍微瘦一点就很漂亮!光看脸的话!),有一次需要帮忙搬东西,负责人说叫男生,我就自动闪一边,这个女神反复强调她可以提东西,负责人还是不要她去,她抱怨了一句sexist man,当时觉得她更女神了。有活动/晚宴的时候,每个人都打扮的很漂亮,长裙高跟鞋(哭死不会化妆的我)!男生样本量太小,但是绝对没有低情商的geek.现有的几个男生都还挺幽默/会玩的。哦不用想了大部分都结婚了。你关心的问题都答了,我再说一些听起来还不错的福利。每年除了圣诞节复活节假期外有40天假期,任何时候休都可以,前提是得到导师同意。地处欧洲,可以挑个好天气出去短期旅游。很多会议机会,非常鼓励networking,导师给钱。可以去外地上training course,导师给钱。去美帝交流机会,你们想多了,这回导师没钱。但是一切涉及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事情但是又没钱,都可以去申请,先申请学校一级的,没有再申请学院一级的,再没有就申请中心一级的,最后再没有,求导师吧,再没有,自己愿意出钱也可以,不愿意就放弃吧。可能我还是太年轻,这些东西在当地学生看来都是应得的,他们甚至觉得还不够。我知道你们肯定觉得这样的博士太!水!了!自黑完了。那看一下我们组毕业的成果。至少两篇业内high impact文章,还没听说过挂掉viva的(说明得到外审的认可,答辩不是走!过!场!)说近一点的,和我一起的一个姐姐,已经发了一篇4.0+的文章,我自己差一点,也完成了一个chapter。说远一点,博士毕业的去路基本能找到postdoc位置或卫生部门继续做research/policy,只要你想。再说远一点,中心的那几个老师,每年拿好多funding,行政对他们来说只是兼职,学术永远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好了读博士这么轻松,大家快来一起读博士吧!too young too simple.看过导师每天查岗,没有周末的实验狗,也看过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和女朋友相会的花式虐狗;看过回家读材料到深夜的文科博士,也看过只管赚钱及大手大脚花钱的工科博士;看过每一个人向他请教都会认真解答的热心博士,也看过什么都不会日常只剩吹牛的博士。每一种身份都有其各种可能存在的状态,看别人贴的标签固然是最快了解这种身份的方法,但难免会有bias。所以少年/少女,要是有兴趣,何不亲身感受一下,读个博士看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CAS,硕博连读,一年级。学制CAS的硕博连读是五年制的,一般高校也有六年制的。五年制的意思是“至少五年”,主要看你的专业方向几年内能做出东西来,你的努力能力,还有一定程度上靠运气。至于毕业的标准,已经取消了对文章的要求,但是文章没发老板是不会轻易放人的。当然学生也会考虑到有了文章才能谋更好的下家等因素。我在的所和专业一般五年半六年毕业,五年毕业的算少数,也有七年级毕业的。我们的规定是七年级必须得走人。上课我们需要上一年的课,除了专业课之外还有英语和政治。我们不招硕士,只有硕博生和外招博士。硕博生是第一学期上硕士英语和政治,第二学期上博士英语和政治。平时上专业课的话,一门课分好几个专题,一个专题一至两次课,一次课三个小时左右。每个专题请该领域的一些牛人来讲。这也导致了我老师都没记住,课就结束了,题外话。老师会根据专题找一篇相关的paper让大家读,周五分讨论班讨论这篇paper。一个讨论班分配有高年级的助教。我们规定挂科两门,退学。有一些课比较容易挂,听说好几个挂科了的师兄师姐。但大部分课是不容易挂掉的。理论上不会出现挂科两门而被开除的。一是学院不想你被开除,近几年CAS招学生越来越难了,有时还出现PI比学生多的现象。一年招生名额有限,你被开除了就意味着浪费一个招生名额。二是导师不愿意,好不容易招了个学生不能说走就走。导师一般学校在你入学前就定下导师了,但我们是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才定导师。第一学期学生上课之外还要选两个实验室进行轮转,到实验室里做实验,了解导师的课题方向,最后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前面说到,现在是老师多学生少,但也有一些比较热门的老师,竞争的同学也多,而每个导师招生人数是一定的。所以也有一些同学在大四下学期就来实习了。实验做实验的时间因各组情况有不同。我们是实验室和休息室在一起的,要求学生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必到实验室。也有导师周末也会来实验室,所以一般学生周末也会在实验室。平时我们都会在实验室待到很晚,有的组半夜才走人的也正常。并不一定都是做实验,也有在实验室看paper上网,或到操场锻炼的。
我是在国内某211读的翻译专硕,2年制的。很多学校的专硕是属于创收项目,因为学费贵而且招生相对较多。同时2年的时间因为要求4个月实习+毕业论文,所以只有第一年是有大量课程的。我们老师从第一节课就说2年的时间几乎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翻译者。学校好的话读硕士还是很好玩的,比如我有几个本科同学在中大读的社工专硕,这学期公费去台湾实习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写博士论文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