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寻求一本书,书名叫《短信轰炸机世界》美国50年来对外征战史,好像是一本军事杂志的专刊或者特刊

约瑟夫·海勒写了一本书关于军人生活的书,书名叫什么?
约瑟夫·海勒写了一本书关于军人生活的书,书名叫什么?
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个飞行大队驻扎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上。这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博取上级的欢心。他一次次任意增加部下的轰炸飞行任务,意欲用部下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升迁。这支部队里还有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个是一本正经而野心勃勃的谢司科普夫少尉。他毕业于预备军官训练队,大战爆发他颇为高兴,因为战争使他有机会可以每天穿上军官制服,用清脆、威严的嗓音对那些就要去送死的小伙子大喊口令,而他自己由于视力不佳,且有瘘管病,所以没有上前线的危险。他为了邀宠上级,飞黄腾达,就发疯似地专心训练自己的中队,求得在检阅中获胜。由于他研究出不挥动双手的行进队列,被人称为“名不虚传的军事天才人物”,从此迅速步步高升,最后当上了中将司令官。另一个是食堂管理员米洛,他貌似“忠厚老实”,可是赚钱有术,以伙食采购为名,大搞投机倒把,办起了一个跨国公司。他用大批飞机走私,甚至还雇用敌人的飞机为公司运输,向敌人承包保卫桥梁等等。后来居然成为国际知名人物,当上欧洲不少城市的市长和马耳他的副总督。   本书主人公约赛连就生活在这个绕着战争怪物旋转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他是这个飞行大队所属的一个中队的上尉轰炸手。他满怀拯救正义的热忱投入战争,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围凶险环境的冲突中,亲眼目睹了那种种虚妄、荒诞、疯狂、残酷的现象后,领悟到自己是受骗了。他变严肃诚挚为玩世不恭,从热爱战争变为厌恶战争。他不想升官发财,也不愿无谓牺牲,他只希望活着回家。看到同伴们一批批死去,内心感到十分恐惧,又害怕周围的人暗算他,置他于死地。他反复诉说“他们每个人都想杀害我”。他渴望保住自己的生命,决心要逃离这个“世界”。于是他装病,想在医院里度过余下的战争岁月,但是未能如愿。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最后,尤索林终于明白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原来是个骗局,是个圈套,是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世界到处都由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着,就像天罗地网一样,令你无法摆脱。他认为世人正在利用所谓“正义行为”来为自己巧取豪夺。最后,他不得不开小差逃往瑞典。
其他回答 (1)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简介〗    约瑟夫·海勒()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此后即离开学校,到《时代》和《展望》等杂志编辑部任职。1961年,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一举成名,当年即放弃职务,专门从事写作。  除《第二十二条军规》外,海勒还发表过长篇小说两部:《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前者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经理人员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他们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后者用诙谐嘲讽的笔法,通过一个试图涉足官场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描绘了一幅有关美国政治、社会生活的讽刺画。海勒也曾写过剧本,如《我们轰炸了纽黑文》等,但影响不大。  海勒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大镜,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当然,他的作品也带有黑色幽默派文学的一些通病,如对社会现实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等。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个飞行大队驻扎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上。这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博取上级的欢心。他一次次任意增加部下的轰炸飞行任务,意欲用部下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升迁。这支部队里还有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个是一本正经而野心勃勃的谢司科普夫少尉。他毕业于预备军官训练队,大战爆发他颇为高兴,因为战争使他有机会可以每天穿上军官制服,用清脆、威严的嗓音对那些就要去送死的小伙子大喊口令,而他自己由于视力不佳,且有瘘管病,所以没有上前线的危险。他为了邀宠上级,飞黄腾达,就发疯似地专心训练自己的中队,求得在检阅中获胜。由于他研究出不挥动双手的行进队列,被人称为“名不虚传的军事天才人物”,从此迅速步步高升,最后当上了中将司令官。另一个是食堂管理员米洛,他貌似“忠厚老实”,可是赚钱有术,以伙食采购为名,大搞投机倒把,办起了一个跨国公司。他用大批飞机走私,甚至还雇用敌人的飞机为公司运输,向敌人承包保卫桥梁等等。后来居然成为国际知名人物,当上欧洲不少城市的市长和马耳他的副总督。   本书主人公约赛连就生活在这个绕着战争怪物旋转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他是这个飞行大队所属的一个中队的上尉轰炸手。他满怀拯救正义的热忱投入战争,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围凶险环境的冲突中,亲眼目睹了那种种虚妄、荒诞、疯狂、残酷的现象后,领悟到自己是受骗了。他变严肃诚挚为玩世不恭,从热爱战争变为厌恶战争。他不想升官发财,也不愿无谓牺牲,他只希望活着回家。看到同伴们一批批死去,内心感到十分恐惧,又害怕周围的人暗算他,置他于死地。他反复诉说“他们每个人都想杀害我”。他渴望保住自己的生命,决心要逃离这个“世界”。于是他装病,想在医院里度过余下的战争岁月,但是未能如愿。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最后,尤索林终于明白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原来是个骗局,是个圈套,是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世界到处都由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着,就像天罗地网一样,令你无法摆脱。他认为世人正在利用所谓“正义行为”来为自己巧取豪夺。最后,他不得不开小差逃往瑞典。   〖赏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黑色幽默出现于六十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这一流派的作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他们用放大镜和哈哈镜把这种荒谬和压迫加以放大、扭曲、变形,变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更加反常无理,丑恶可憎,其中也寄托了他们无可奈何的悲观和痛苦心情。因此有人把黑色幽默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一个飞行大队为题材,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描述战争。本书的要旨,正如作者自己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加糟糕,因为这样就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条文,可以任人对它嘲弄、驳斥、控告、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辱骂、唾弃、撕毁、践踏或者烧掉。”它只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残暴和专横的象征,是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是捉弄人和摧残人的乖戾力量。它虽然显得滑稽可笑,但又令人绝望害怕,使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逾越。它永远对,你永远错,它总是有理,你总是无理。海勒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使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思卡特、谢司科普夫之流飞黄腾达,迈洛之流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海勒的创作基点是人道主义,在本书中着重抨击的是“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众多,但大多根据作者的意念突出其性格的某一侧面,甚至夸大到漫画式、动画式的程度,而有的则是象征性的。如卡思卡特着重表现了官僚体制的专横无理,迈洛着重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谢司科普夫着重表现的是军事机器残害个性。就连本书主人公尤索林,重点描写的也在于他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尤索林是个被大人物们任意摆布的“小人物”,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义感,他曾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见人们拼命地捞钱。我看不见天堂,看不见圣者,也看不见天使。我只看见人们利用每一种正直的冲动,利用每一出人类的悲剧捞钱。”可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他由于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疯子。他深感对这样一个“世界”无能为力,逐渐意识到只能靠自己去选择一条求生之路,并最终逃往一个理想化了的和平国家——瑞典,完成了“英雄化”过程,成为一名“反英雄”。   《第二十二条军规》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成为“经典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作者在艺术技巧上的创新。在这部作品中,海勒摒弃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一方面采用了“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只用叙述、谈话、回忆来组接事件、情节和人物,另一方面又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一件件,一个个都变得反常、荒诞、滑稽、可笑,描绘出一幅幅荒诞不经的图像来博得读者的凄然一笑,并且让人在哭笑中、在哭笑不得中去回味、去思索。作者还充分运用象征手段来传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正如有的论者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看来胡搅蛮缠,其实充满哲理,因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事物中隐含的非理性成分。”本书的语言也极有丰采,充分显示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语言特点。用故作庄重的语调描述滑稽怪诞的事物,用插科打诨的文字表达严肃深邃的哲理,用幽默嘲讽的语言诉说沉重绝望的境遇,用冷漠戏谑的口气讲述悲惨痛苦的事件,当然本书也存在寻求噱头和繁复冗长的缺点。   海勒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过:“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看来,这是《第二十二条军舰》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外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星条旗飘扬 机密终于可以说了两大军界权威联袂奉献一本书看懂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扩张道路看懂美国全球政治军事战略意图【价格 报价 正品 评价】 - 商旗网()
用户信息载入...
在线导购社区
分享购物生活
> 商品详情
原价/市场价:¥42.00
相关商品推荐
产品参数: 产品名称:星条旗飘扬美军海外征战史 套装: 否 书名: 星条旗飘扬美军海外征战史 定价: 49.80元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9月 作者: 杨家祺 作者地区: 中国大陆 开本: 16开 书名: 星条旗飘扬美军海外征战史 ISBN编号: 0商品参数 作 者:刘庆忠,杨家祺 著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页 数:586
字 数:760000
印刷时间: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0
包 装:平装
原 价:49.8元
重 量:820克 目录 第一章
垄断资本要求开拓国际市场
海权论为海外扩张奠基导航
缅因号被毁夜沉哈瓦那
麦金利借机宣战西班牙
双方议和西班牙放弃古巴岛
软硬兼施美国佬吞并菲律宾
菲律宾岛狼烟惨绝人寰
华夏大地生灵横遭涂炭
白色舰队游环球耀武扬威
青年顽童为改革摇旗呐喊
参谋总部&输血强身&
&黄色陆军&改革体制
卢西塔尼亚事件打破中立
远征军渡海迎击德奥集团
先训后战潘兴坚持己见
边干边学美军终成劲旅
飞行员首次打破空中和平
空中作战成战场一大景观
依恃潜艇战德寇高官暗得意
布雷护航忙美国海军显高招
陆战队鏖战贝莱奥森林
远征军马恩河大显身手
威尔逊审时度势颁兴兵要策
米切尔空权思想推军航事业
希特勒进兵欧洲危及美国
罗斯福守中立仍扩军备战
观全球形势大战风云迫近
借水龙带给英国解难救火
谈判破裂和平美梦成泡影
缺乏警惕珍珠港惨遭袭击
全美总动员转入战时体制
太平洋海战败北失水难收
轰炸东京给日本以心理震撼
美日军中途岛搏杀举世瞩目
南太平洋海域集结强大兵团
瓜岛血战美日海陆空大比武
进攻日本始于脚趾甲计划
库拉湾海战打开日本大门
巨头聚会设计未来战争前途
马里亚纳之役直指日本本土
第二十一章
问鼎吕宋与盟军形成连续攻势
解放菲律宾麦克阿瑟铁拳生威
第二十二章
罗斯福把攻缅计划交予宋子文
陈纳德率飞虎队威震中国南疆
第二十三章
美英联手实施火炬计划
北非战役大捷扭转战局
第二十四章
巴顿率装甲部队鏖战荒漠
西西里之战显示美军实力
第二十五章
塔拉瓦之战揭硬币攻势序幕
诺曼底登陆显灭亡德寇之功
第二十六章
阿登防御战美军经受严峻考验
莱茵河之役德寇走向死亡尽头
第二十七章
美将原子弹投向广岛长崎
日本法西斯宣告寿终正寝
第二十八章
苏美英雅尔塔重划世界格局
美军战后实力大增不可一世
第二十九章
争夺亚洲将手伸向朝鲜
欺凌中国派兵侵占台湾
外强中干李承晚军兵败汉城
助纣为虐联合国军登陆仁川
第三十一章
中朝并肩摆出雄兵百万
麦克阿瑟走向败将之路
第三十二章
后院起火麦克与白宫较劲
继任接班李奇微难掌局面
第三十三章
进退两难美国接受和谈
谈打结合中朝终尝胜果
第三十四章
冷战对峙北约华约出笼
剑拔弩张美苏争霸欧洲
第三十五章
黑色幽灵谍报闯出横祸
出兵古巴演出导弹危机
第三十六章
美利坚取代法兰西控制印度支那
肯尼迪扶植吴庭艳发动特种战争
第三十七章
主仆闹别扭二吴命归九泉
北部湾事件越战骤然升级
第三十八章
一手持刀一手举起橄榄枝
尼克松体面结束越南战争
第三十九章
百余次中美会谈几无结果
黑寡妇神州落难粉身碎骨
插手中东屡屡挑起事端
美苏争斗阿以战火连绵
第四十一章
向伊朗售武器播下仇恨火种
德黑兰救人质引发政治危机
第四十二章
美苏争夺太空世界难分难解
里根运筹星球大战取得优势
第四十三章
总统口述向岛国出兵缘由
海豹大队火速抵达圣乔治
第四十四章
卡扎菲向美利坚摆擂叫板
高技术战火燃烧锡德拉湾
第四十五章
鲍威尔扩展蓝勺子计划
美军分路入侵巴拿马城
第四十六章
萨达姆图霸业视邻国软弱可欺
美国人为石油找借口陈兵海湾
第四十七章
盾牌行动未使伊军后退半步
布什拍板推出沙漠风暴计划
第四十八章
多国部队空军轮番轰炸巴格达
军刀行动为解放科威特立大功
第四十九章
联合国派兵进驻摩加迪沙
艾迪德说不顿挫美军霸气
干涉波黑内战旨在控制欧洲
再袭伊拉克欲使萨达姆倒台
第五十一章
克林顿调整战略谋取强权
高新技术为美军鼓气壮胆
第五十二章
搞核查&猫捉老鼠&频告急
施淫威&沙漠之狐&草收兵
第五十三章
白宫采纳奥卿建议战机直指科索沃&联合力量&不奏效再寻和解之路
第五十四章
找说法谎称炸中国使馆为失误
迫于舆论压力白宫不得不认错
第五十五章
导弹拦截试验败于太平洋上空
航母参与演习再进太平洋海域
第五十六章
飞来横祸&9?11&震惊帝国梦
布什气急目标锁定本?拉登
第五十七章
美政府谋划反恐战争出台新举措
阿政府拒交拉登成美国出兵借口
第五十八章
美阿双方为打赢战争投下赌注
&持久自由&行动展开连续突击
第五十九章
搜剿悬赏最终击毙拉登本人
战事无休止老美赢得好难堪
武器核查考验萨达姆心态和实力
历数老萨罪行骗取世界舆论支持
第六十一章
美军快速部署兵力欲求速战速决
老萨推出十大王牌意在决战到底
第六十二章
美英绕过联合国实施&斩首&行动
&战斧&精确打击为寻萨达姆踪影
第六十三章
南部战场两路军进攻顺利逼近巴格达
空袭后美英联军包围纳杰夫和巴士拉
第六十四章
伊军破袭美军补给线收效甚微
美军空袭摩苏尔北部战场开通
第六十五章
&震慑&行动展奇观空军独领风骚
&围剿&行动玩游戏陆军大显身手
第六十六章
信息战主宰战场美军发淫威
心理战贯穿全程伊军终崩溃
第六十七章
美军提克里特抓获萨达姆
伊战难结束变为越南第二
第六十八章
伊拉克之后谁是下一个目标
伊朗朝鲜敢叫板令美国头疼
参考书目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垄断资本要求开拓国际市场
海权论为海外扩张奠基导航
穿越美国历史,屈指还不到236年。
透视美国政治,除独立战争之外,贯穿全部的是扩张。完成本土扩张用了100多年,海外扩张又进行了100多年。
美国刚刚独立时,其版图只有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第二次抗英战争,对印第安人的长期掳夺战争,以及杰斐逊政府用6000万法郎(折合1500万美元)购买整个路易斯安那,使美国的版图整整扩大了一倍多。接着,门罗任内再一次用武力和购买相结合的办法,获得了佛罗里达地区的大片土地,使其领土再次扩大一倍多。第11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的扩张政绩大大超过杰斐逊和门罗,先是以1500万美元取得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后来又通过谈判同英国划定了西部美国与加拿大的国界,取得了奥勒冈大片领土。至此,美国领土已达到930多万平方公里。
19世纪末叶,垄断资本主义在美国已经确立,海外扩张便成为他们对外政策的主导。看来,这些原本从欧洲经过蔚蓝海洋来到北美大陆的美国人,经过100多年在黄土地大陆上的经营和扩展,准备开始向另一个蔚蓝海洋进行扩张的行动了。
1897年3月,共和党扩张主义者威廉&麦金莱入主白宫,把吞并夏威夷作为施政的一项首要任务。当他一手摸着《圣经》,一手举起那份冗长的就职演说稿宣读时,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他在&门廊&演说和共和党竞选纲领中的承诺:立即摘取夏威夷这个已熟的梨。
美国人之所以把夏威夷称之为&早已成熟的梨&,是因为美国要吞并夏威夷由来已久。早在1875年美国和夏威夷就签订了新的《互惠条约》。这个&互惠&条约规定:夏威夷的任何领土不得租借给夏威夷之外的第三国或由任何第三国来处理,该约所规定给美国的所有特权不得让与其他国家,夏威夷的糖可免税进入美国市场。条约并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实际上,夏威夷群岛&在一切物质和政治的利害上,都是美国的殖民地&了。到19世纪末,夏威夷进口产品的3/4来自美国,99%的出口物资输往美国,其食糖市场更是严重依赖美国。
美国对夏威夷的政治和经济控制,引起了夏威夷人民的不满,促成了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1891年,女王莉留奥卡拉尼想借助民众情绪,废除1875年的《互惠条约》、1885年的条约和1887年《夏威夷宪法》,收回主权。但是她还没有来得及这样做,却由居住在夏威夷的美国商人、传教士、甘蔗种植园园主等组成的&兼并俱乐部&,于日预先采取行动,在美国驻夏公使约翰&史蒂文斯的支持下,用武力占领夏威夷政府办公大楼,宣布推翻夏威夷女王,建立临时政府。史蒂文斯当即宣布承认夏威夷临时政府,并且命令在夏威夷政府办公大楼上升起了美国国旗。
这时,即将届满的哈里森政府认为&夏威夷之梨&确已成熟,匆匆忙忙地在日与夏威夷临时政府派往华盛顿的代表签订美国吞并夏威夷条约。翌日将条约送往参议院,并声称吞并是&充分保证美国利益的唯一之路&,希望国会参众两院采取&迅速行动&。然而两院尚未批准,哈里森便下台了。新当选总统克利夫兰任期一拖又是4年。应该指出,克利夫兰并不是一个反对吞并夏威夷的人,他只是要&照顾&国内甘蔗种植园主在夏威夷的利益。同时克利夫兰当时正致力于在南美洲确立霸权,暂时放松了在太平洋的扩张。
1896年,共和党竞选纲领中弥漫着强烈的扩张主义气氛。这无疑加速了&夏威夷之梨&的成熟。这一纲领赤裸裸地声称&夏威夷群岛应该由美国来控制&,如果共和党执政,美国吞并夏威夷便是指日可待了。
麦金莱就任不久,便于日再次同夏威夷临时政府签订&合并条约&。《夏威夷星报》说,夏威夷现在成了&一个嫁期未定的新娘&,只等美国这位&新郎&准备好了,便可履行结婚仪式。同年7月7日,参众两院作出联合决议,批准美国吞并夏威夷条约。日,夏威夷正式成为美国的领地。61年后,即1959年,夏威夷变成美国国旗上的第50颗星。
美国吞并夏威夷是美国海外扩张的外交尝试,还不是武力行为,根源仍在于美国垄断资本的强烈海外市场需求。19世纪末,美国外贸迅速增长,工业制造品和农产品愈来愈依靠国外市场。1870年,美国出口总值为45100万美元。美国产品大多输往欧洲和加拿大,但销往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产品与日俱增,而且工业品的出口比重不断增长。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向国外输出不断增加。美国钢铁有15%、铜有50%、农业工具有16%出口。托马斯&爱迪生和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公司为英格兰安装了电话网,乔治&威斯汀豪斯公司的空气制动器在欧洲广泛销售,艾萨克&辛格公司的缝纫机有40%出口,赛勒斯&麦考密克公司的收割机远销俄国,留声机大王乔治&伊斯门的生意遍及全球。美国的直接海外投资已达到30多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四大投资国之一。
内战后美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并没有带来社会的稳定,也没有避免经济危机。从1873年到1897年间,美国先后发生了三次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必然导致社会危机,工人农民的社会运动规模空前。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同时也为了解决国内社会矛盾,竭力推行海外扩张政策。
善于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的美国舆论界,一时间掀起一股新的扩张思潮。同19世纪中叶不同,这次扩张思潮着眼于海外扩张,其内容也更加庞杂,包括种族优越论、边疆学说、海上实力论等等。其中有四个代表人物所写的四本书名望最高,影响最深。
一个是乔赛亚&斯特朗,他是个牧师,他在1885年出版的《我们的国家》中,宣扬盎格鲁&撒克逊种族是&优秀种族&,具有先进文明,肩负使世界&基督教化&的使命。斯特朗认为,19世纪末期对美国的重要性仅次于基督的诞生。美国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向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扩张,向海上群岛扩张,向非洲和非洲以外的地区扩张。斯特朗傲慢地说,&难道任何人能怀疑种族之间竞争的结果,会不记得&适者生存&吗?&他认为世界基督教化后,&商业将追随着传教士&而来,从而美国可获得巨大的海外市场,一举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这本书问世后10年内就售出了175000册,从而使斯特朗名噪一时。
另一个是年轻的史学家特纳,他于1893年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由此&边疆学说&问世。特纳指出,&只要自由土地存在&,美国就有应付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的&安全阀&,这样,&经济力量能保护政治力量&。他认为,国内边疆既然已不复存在,从而宣告&美国历史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美国历史新的一页应该是向海外扩张,寻求海外边疆,这是美国西进运动的必然结果。 内容简介 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它的份,世界各地都有它的影子。扎根美洲、掌控欧洲、重返亚洲,美国剑锋所指向的下一个目标将是谁?
从1776年到2013年;从230万平方公里到930万平方公里;从开拓美洲到雄霸全球,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征战史、扩张史。 编辑推荐 1.《星条旗飘扬》2013政治军事战略研究开年大作。从美军的海外征战历程看一个世界霸主的扩张之路;从美国的对外军事策略看一个超级大国的政治意图
2.军界权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杨家祺 、原军事科学出版社社长、研究员刘庆忠 联袂奉献。
3.内含数百幅珍贵照片,极具史料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杨家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军衔。在近30多年的军事科研中曾多次参加中央军委、总部赋予的重大课题的调查论证和文件起草工作,有多项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在全国、全军获奖。其中他参加撰稿、编审和组织协调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获&国家图书奖最高荣誉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荣誉奖&。对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历史有较深研究,主编和撰写的著述有:《军人出身的美国总统》《通往白宫的角逐&&美国历届总统竞选实录》《美军演义》《美国总统的婚恋》《白宫总统史》《美国总统全传》。
刘庆忠,原军事科学出版社社长,研究员,有多项军事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在全国、全军获奖。对美国的政治和军事历史有较深研究,和杨家祺一起撰写过《美军演义》《白宫总统史》《美军战争全景》等。
葫芦弟弟图书专营店[书籍/杂志/报纸]商品推荐
葫芦弟弟图书专营店 其他商品推荐
[书籍/杂志/报纸]商家推荐
[书籍/杂志/报纸]品牌推荐
商旗网官方微信
优惠信息 尽在掌握
|||||投诉邮箱:
Copyright & 商旗网. All Rights Reseved. 沪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91号
手机商旗网
优惠信息 尽在掌握约瑟夫·海勒写了一本书关于军人生活的书,书名叫什么?
约瑟夫·海勒写了一本书关于军人生活的书,书名叫什么?
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个飞行大队驻扎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上。这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博取上级的欢心。他一次次任意增加部下的轰炸飞行任务,意欲用部下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升迁。这支部队里还有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个是一本正经而野心勃勃的谢司科普夫少尉。他毕业于预备军官训练队,大战爆发他颇为高兴,因为战争使他有机会可以每天穿上军官制服,用清脆、威严的嗓音对那些就要去送死的小伙子大喊口令,而他自己由于视力不佳,且有瘘管病,所以没有上前线的危险。他为了邀宠上级,飞黄腾达,就发疯似地专心训练自己的中队,求得在检阅中获胜。由于他研究出不挥动双手的行进队列,被人称为“名不虚传的军事天才人物”,从此迅速步步高升,最后当上了中将司令官。另一个是食堂管理员米洛,他貌似“忠厚老实”,可是赚钱有术,以伙食采购为名,大搞投机倒把,办起了一个跨国公司。他用大批飞机走私,甚至还雇用敌人的飞机为公司运输,向敌人承包保卫桥梁等等。后来居然成为国际知名人物,当上欧洲不少城市的市长和马耳他的副总督。   本书主人公约赛连就生活在这个绕着战争怪物旋转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他是这个飞行大队所属的一个中队的上尉轰炸手。他满怀拯救正义的热忱投入战争,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围凶险环境的冲突中,亲眼目睹了那种种虚妄、荒诞、疯狂、残酷的现象后,领悟到自己是受骗了。他变严肃诚挚为玩世不恭,从热爱战争变为厌恶战争。他不想升官发财,也不愿无谓牺牲,他只希望活着回家。看到同伴们一批批死去,内心感到十分恐惧,又害怕周围的人暗算他,置他于死地。他反复诉说“他们每个人都想杀害我”。他渴望保住自己的生命,决心要逃离这个“世界”。于是他装病,想在医院里度过余下的战争岁月,但是未能如愿。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最后,尤索林终于明白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原来是个骗局,是个圈套,是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世界到处都由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着,就像天罗地网一样,令你无法摆脱。他认为世人正在利用所谓“正义行为”来为自己巧取豪夺。最后,他不得不开小差逃往瑞典。
其他回答 (1)
第二十二条军规
〖作者简介〗    约瑟夫·海勒()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代表作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战后进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富布赖特研究基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一年。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校任教。此后即离开学校,到《时代》和《展望》等杂志编辑部任职。1961年,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一举成名,当年即放弃职务,专门从事写作。  除《第二十二条军规》外,海勒还发表过长篇小说两部:《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前者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经理人员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他们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后者用诙谐嘲讽的笔法,通过一个试图涉足官场的犹太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描绘了一幅有关美国政治、社会生活的讽刺画。海勒也曾写过剧本,如《我们轰炸了纽黑文》等,但影响不大。  海勒的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大镜,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当然,他的作品也带有黑色幽默派文学的一些通病,如对社会现实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心情等。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个飞行大队驻扎在地中海的“皮亚诺扎”岛上。这是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博取上级的欢心。他一次次任意增加部下的轰炸飞行任务,意欲用部下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升迁。这支部队里还有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一个是一本正经而野心勃勃的谢司科普夫少尉。他毕业于预备军官训练队,大战爆发他颇为高兴,因为战争使他有机会可以每天穿上军官制服,用清脆、威严的嗓音对那些就要去送死的小伙子大喊口令,而他自己由于视力不佳,且有瘘管病,所以没有上前线的危险。他为了邀宠上级,飞黄腾达,就发疯似地专心训练自己的中队,求得在检阅中获胜。由于他研究出不挥动双手的行进队列,被人称为“名不虚传的军事天才人物”,从此迅速步步高升,最后当上了中将司令官。另一个是食堂管理员米洛,他貌似“忠厚老实”,可是赚钱有术,以伙食采购为名,大搞投机倒把,办起了一个跨国公司。他用大批飞机走私,甚至还雇用敌人的飞机为公司运输,向敌人承包保卫桥梁等等。后来居然成为国际知名人物,当上欧洲不少城市的市长和马耳他的副总督。   本书主人公约赛连就生活在这个绕着战争怪物旋转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他是这个飞行大队所属的一个中队的上尉轰炸手。他满怀拯救正义的热忱投入战争,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围凶险环境的冲突中,亲眼目睹了那种种虚妄、荒诞、疯狂、残酷的现象后,领悟到自己是受骗了。他变严肃诚挚为玩世不恭,从热爱战争变为厌恶战争。他不想升官发财,也不愿无谓牺牲,他只希望活着回家。看到同伴们一批批死去,内心感到十分恐惧,又害怕周围的人暗算他,置他于死地。他反复诉说“他们每个人都想杀害我”。他渴望保住自己的生命,决心要逃离这个“世界”。于是他装病,想在医院里度过余下的战争岁月,但是未能如愿。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最后,尤索林终于明白了,第二十二条军规原来是个骗局,是个圈套,是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世界到处都由第二十二条军规统治着,就像天罗地网一样,令你无法摆脱。他认为世人正在利用所谓“正义行为”来为自己巧取豪夺。最后,他不得不开小差逃往瑞典。   〖赏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黑色幽默出现于六十年代,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这一流派的作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他们用放大镜和哈哈镜把这种荒谬和压迫加以放大、扭曲、变形,变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更加反常无理,丑恶可憎,其中也寄托了他们无可奈何的悲观和痛苦心情。因此有人把黑色幽默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一个飞行大队为题材,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描述战争。本书的要旨,正如作者自己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也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加糟糕,因为这样就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条文,可以任人对它嘲弄、驳斥、控告、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辱骂、唾弃、撕毁、践踏或者烧掉。”它只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残暴和专横的象征,是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是捉弄人和摧残人的乖戾力量。它虽然显得滑稽可笑,但又令人绝望害怕,使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逾越。它永远对,你永远错,它总是有理,你总是无理。海勒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使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思卡特、谢司科普夫之流飞黄腾达,迈洛之流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海勒的创作基点是人道主义,在本书中着重抨击的是“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众多,但大多根据作者的意念突出其性格的某一侧面,甚至夸大到漫画式、动画式的程度,而有的则是象征性的。如卡思卡特着重表现了官僚体制的专横无理,迈洛着重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谢司科普夫着重表现的是军事机器残害个性。就连本书主人公尤索林,重点描写的也在于他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尤索林是个被大人物们任意摆布的“小人物”,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义感,他曾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见人们拼命地捞钱。我看不见天堂,看不见圣者,也看不见天使。我只看见人们利用每一种正直的冲动,利用每一出人类的悲剧捞钱。”可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他由于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是疯子。他深感对这样一个“世界”无能为力,逐渐意识到只能靠自己去选择一条求生之路,并最终逃往一个理想化了的和平国家——瑞典,完成了“英雄化”过程,成为一名“反英雄”。   《第二十二条军规》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成为“经典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作者在艺术技巧上的创新。在这部作品中,海勒摒弃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一方面采用了“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来显示他所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只用叙述、谈话、回忆来组接事件、情节和人物,另一方面又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一件件,一个个都变得反常、荒诞、滑稽、可笑,描绘出一幅幅荒诞不经的图像来博得读者的凄然一笑,并且让人在哭笑中、在哭笑不得中去回味、去思索。作者还充分运用象征手段来传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正如有的论者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看来胡搅蛮缠,其实充满哲理,因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事物中隐含的非理性成分。”本书的语言也极有丰采,充分显示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语言特点。用故作庄重的语调描述滑稽怪诞的事物,用插科打诨的文字表达严肃深邃的哲理,用幽默嘲讽的语言诉说沉重绝望的境遇,用冷漠戏谑的口气讲述悲惨痛苦的事件,当然本书也存在寻求噱头和繁复冗长的缺点。   海勒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过:“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看来,这是《第二十二条军舰》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外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路军总部山西征战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