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年前国家上海图书馆借书证办的借书证还能用吗?

国家图书馆如何办借书证,学生证可以吗_百度知道
国家图书馆如何办借书证,学生证可以吗
预计2013年底恢复、护照等有效证件办理读者卡、户口簿凭身份证,目前图书外借的服务已经暂停了,学生证不在其中,另外因为图书馆南区维修改造、军官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去人工办理。没有身份证的话要有户口本有身份证的话可以到自助终端办理。学生证不管用的
凭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办理读者卡,学生证不在其中
学生证不可以哦,拿身份证就好了~~~^_^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国家图书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去国家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需要办借书证么?收费呢?, 去国家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需要
去国家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需要办借书证么?收费呢?
精灵使?V 去国家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需要办借书证么?收费呢?
现在国家图书馆因南区改造,只有北区新馆开放,而且只开放阅览服务,没有借阅的服务,你如果想进阅览室,只需要刷二代身份证即可,不用办卡。 其实办卡非常简单,有自助办证机,直接刷身份证即可,是免费的,连工本费都没有。但你如果想未来借书或在国图使用国图定制的手持阅读器还有复印资料什么的,就需要交钱了。 中文图书借书要交供担垛杆艹访讹诗番涧100元押金,外文1000元,手持阅读器押金100,复印是每页3角钱
要办借书证,带身份证去。必须本人。30到200不等,要看你办能借几本的书的。国家图书馆学生可以办借书证吗_百度知道
国家图书馆学生可以办借书证吗
需要什么东西,没有身份证,学生证行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的,只要你有有效的身份证明就可以,学生证也一样
可以办,但是一般是用身份证办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国家图书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来自当知百科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5/59/4c5b296c308ac.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753b.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一般简称“国图”。
  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群楼地上5层底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个各具特色的46个,其中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
  包括附近的分馆,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每年大约要接待海内外读者400多万人次。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作为国家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国大陆各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之列。是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资料收藏中心。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e/e4/4c5b296d7ecb1.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5e5dfa.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夜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国古旧舆图、、少数民族图籍、名人、中国少数民族文献、革命历史、、和普通等260多万册(件)。外文中最早的版本为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等举不胜举。其中尤以“四大专藏”即“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4/4f/4c5b296e76c21.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7dae-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承扬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年(清宣统元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四品编修为首任监督,馆舍设在北京。后,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于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标志着她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南学旧址。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居仁堂。1929年8月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江翰、、、、、、、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先后任馆长。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仍不敷使用。1975年3月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馆址设在北京西郊白石桥,1987年落成,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意味着在世纪更替的重要时刻,国家和社会赋予国家图书馆更重要的使命。日主席为国家图书馆题写馆名。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截止2003年底,馆藏文献已达2411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国家图书馆的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金石拓片、古代舆图、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同时重视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地区出版物专室。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6/67/4c5b296f4e100.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37a1bf33c5c1-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建设国家图书馆的外文书刊购藏始于本世纪20年代,是国内典藏外文书刊最多的图书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
  随着信息载体的发展变化和电子网络服务的兴起,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丰富的缩微制品、音像制品,还入藏了国内外光盘数据库近百种,电子出版物8000余种。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国家图书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护工作,采用传统的修整技术和先进的缩微摄影技术,对馆藏要籍和各类珍稀文献进行修复和再生性保护。
  中国国家图书馆履行全国书目中心职责,编辑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和馆藏目录。国家图书馆编辑全国书刊联合目录始于1927年,1957年以后此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完善。1997年10月正式成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与管理图书馆计算机联合编目工作,共建网上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资源和文献资源。
  国家图书馆主持编制了《中国国家书目》、《民国时期总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30余种书目,建立起全面反映国家图书馆馆藏的书本式目录体系。
  随着国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各种书目数据库和各类专题数据库正在逐步兴建和完善。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诸家图书馆完成的《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与国家图书馆编制发行的《中国国家图书数据库(1988年至今)》构成一个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国国家书目数据库。联合编目中心面向全国提供中文机读书目数据,参加成员馆已达806家(截止2003年6月底),形成了加工、制作、发行一体化的书目数据中心。
  从“知识宝库”到“知识喷泉”,形象地揭示了图书馆的性质和功能。中国国家图书馆凭借丰富的文献资源,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良好服务。
  领导机关重点服务国家图书馆以中央国家领导机关和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重点服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专题研究资料;完成中央国家领导机关交办的专项任务;为国家立法决策提供有效服务。在每年“两会”期间,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完成议案、提案提供咨询服务。馆内还设有专门研究室,为重点读者提供特种服务。馆内阅览常规服务国家图书馆设有个各具特色、满足读者不同需要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约210万册书刊供读者自行选阅。实行365天“全年候”开馆,日均接待读者1.36万人次,日文献流通量70000余册(件)次。
  书刊外借拓展服务国家图书馆有中文书刊、外文图书等6个外借库、室,截止2003年底,办理读者卡19.24万个,年均外借量240多万册。作为全国馆际互借中心,与全国558家文献信息提供单位正式建立馆际互借关系,并与67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家图书馆保持国际互借关系。
  参考咨询深层服务国家图书馆咨询室创建于192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咨询机构之一。现已发展成一个由社科咨询室、科技咨询室、法律政策咨询室、文献检索室、信息研究与服务组、剪报中心、文献提供中心等多个咨询服务机构组成,针对读者需求和多元化咨询特点,开展专题调研、委托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7/7d/4c5b.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f1c-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建设查询、复制、传送等全方位咨询的服务体系,并建有全国图书馆信息咨询协作网。信息网络电子服务国家图书馆设有全国最大的电子阅览室,拥有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和电子出版物,是中国国内最大的电子信息源之一。联通全国各主要计算机信息,开通千兆以太馆域网,建立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运行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为读者提供网上导航、网上读书和书目检索等内容丰富的电子信息服务。
  国家图书馆为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职能,举办各种展览和学术、科普、艺术等讲座,使信息更直观、更系统、更有效地为社会所了解和利用,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自动化工作起步于70年代中期。1989年大型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启动,进行图书馆自动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实践。从1995年开始,按照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思路,制定了《国家图书馆网络建设发展规划()》,集中力量,在网络建设、软件开发、数据加工等方面开展攻关。1999年2月,在中国国内图书馆界率先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开通了拥有3000个信息节点的馆域网,将各个应用子系统连接起来。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开通了国际中国国家图书馆站点;分别与、、等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联接;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等实现了高速互联,使国家图书馆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日,国家图书馆ALEPH500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已全面投入运行,为国家图书馆迈入世界先进图书馆行列奠定了基础。
  中国国家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普遍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扶植中青年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国家图书馆制定了年人才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实施“123工程”,有计划地培养造就一支跨世纪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国家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国家图书馆在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图书馆应用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已有12个项目获部级以上科技奖,其中《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汉字属性标准研究》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主持制定了《中国机读目录格式》等若干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的标准与规范;研制开发的“文津”系列图书馆管理软件系统,成功地应用于中文图书采访编目和外借流通业务,已被国内外近百家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所采用。目前,正在开发若干个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项目,制作了“数字图书馆实验演示系统”,为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奠定了基础。国家图书馆还采取举办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介绍和研究国内外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已出版的三辑《北京图书馆同仁文选》,是全馆员工科研成果的部分记录和科研水平的具体体现。
  中国国家图书馆设有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开展正规成人学历教育。履行对全国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职能,举办图书馆业务、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培训班,推动图书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化。在加强交流,开展辅导的同时,促进全国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教育、科研单位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属出版社已出版1500余种有关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文献研究等方面的著作,并出版发行由国家图书馆主办的《馆刊》、《文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4/48/4c5b.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d-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内部献》、《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学术刊物。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常设于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对外文化协定;接待外国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团的参观访问;致力于增进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学术活动。通过设在馆内的ISSN中国国家中心,使中国连续出版物的书目信息参加世界范围内情报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与、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图书馆界开展人员交换、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合作,成功地举办了各类以中国文化典籍为主的展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国家图书馆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自身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型,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知识枢纽和信息基地。数字图书馆是当今世界各国视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一个热点。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的进展情况表明,国家图书馆作为一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于此,国家图书馆从1995年起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1998年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同时着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目前已建成相当规模的数字资源量,其中部分已经为社会提供服务。200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式立项,作为国家信息产业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国家经费总投入为12.35亿元,开始付诸实施。
  2002年起,国家图书馆还承担了二项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很好地发挥了国家图书馆建设先进文化、传播知识的职能。
  从毛泽东主席的第1号借书证,到周恩来总理新馆建设的批复,从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到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国家图书馆视察,并在这里向全社会发出“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的号召,体现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对图书馆事业的高度重视;预示着中国图书馆事业在21世纪将有辉煌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也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推动力。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推动了文化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世纪之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给图书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这既是信息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一切文明成果将跨越时空,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国家图书馆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盟府、的藏书可视为古代国家图书馆的雏形。
  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名北京图书馆,前身是建于的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力奏清政府建立西式的文化设施,兴办图书馆和学堂。1909年(清元年)9月9日宣统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馆舍设在北京北岸广化寺。直到清帝逊位之日,京师图书馆始终没有正式接待过读者。
  辛亥革命后,京师图书馆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并将其改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于日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京师图书馆按规定正式接受国内呈缴本,标志着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1917年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0/04/4c5ba.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4a42118e59db-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文津街馆舍1929年8月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建立的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归国民政府教育部领导。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耗费皆来自退还的,占地面积七十六亩,建筑外观是华丽的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内部设施则全部为当时最先进的西式设备,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先后参与筹划开馆和主持馆务的主要有徐坊、江翰、夏曾佑、鲁迅、梁启超、陈垣、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和李四光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北平图书馆是免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市民无需交纳任何费用,只需每次在图书馆入口处领取具有借书证性质的门牌就可以在图书馆中任意借书阅览,但并不提供外借。另外,图书馆对进馆读者的衣着有着严格的要求,读者必须着中式长衫或者西式衬衫西裤并衣着整洁方可入内,否则就要被挡在图书馆的大门之外。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7/74/4c5b.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f-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成立后,日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日更名为北京图书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国家图书馆。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先后任馆长。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津街馆舍虽几经扩建,仍不敷使用。1975年3月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馆址设在北京西郊白石桥,1987年落成,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
  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江泽民主席为国家图书馆题写馆名。
  国家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核心,其主要职能是:①完整、系统地搜集和保管本国的文献,从而成为国家总书库。②为研究和教学采选外国出版物,使其拥有一个丰富的外文馆藏。③开展科学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④编印国家,发行统一编目卡片,编制回溯性书目和联合目录,发挥国家书目中心的作用。⑤负责组织图书馆现代技术设备的研究、试验、应用和推广工作,开展全国图书馆网络化的设计、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推动图书馆实现现代化中起枢纽作用。⑥为图书馆学研究搜集、编译和提供国内外情报,组织学术讨论,推动全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⑦代表本国图书馆界和广大读者的利益,参加国际图书馆组织;执行国家对外文化协定中有关开展国际书刊交换和国际互借工作的规定;开展与国际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交流。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c/c6/4c5bd.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198d2d1e22ff-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建立的负责收集和保存本国出版物,担负国家总书库职能的。 馆藏资源包括、、、
、古籍善本、特藏专藏、、年鉴、、缩微资料、视听资料。国家图书馆一般除收藏本国出版物外,还收藏大量外文出版物(包括有关本国的外文书刊),并负责编制和。国家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是面向全国的中心图书馆,既是全国的藏书中心、馆际互借中心、国际书刊交换中心,也是全国的书目和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总馆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国家图书馆是全国书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承担着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任务。负责全国图书馆业务辅导,开展图书馆学研究。1998年开始,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部分馆藏资料实现数字化,部分数据已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2/2d/4c5bc.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bbf-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全面入藏国内正式出版物,是世界上入藏中文文献最多的图书馆。同时重视国内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的博士论文收藏馆,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并特辟香港、台湾、澳门地区出版物专室。
  国家图书馆的外文书刊购藏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国内典藏外文书刊最多的图书馆,并大量入藏国际组织和政府出版物,是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不仅收藏、,还入藏了国内外数据库近百种,电子出版物8000余种。
  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开发文献等方面,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国家图书馆重视图书文献的保护工作,采用传统的修整技术和先进的技术,对馆藏要籍和各类珍稀文献进行修复和再生性保护。
  中国国家图书馆履行全国书目中心职责,编辑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和馆藏目录。国家图书馆编辑全国书刊联合目录始于1927年,1957年以后此项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完善。1997年10月正式成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与管理图书馆计算机联合编目工作,共建网上联合目录,共享书目数据资源和文献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重要的文化机构。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对外文化协定,开展与国内外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接待外国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团的参观访问;增进与世界各国图书馆界、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学术活动。目前,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图书馆、学术研究机构建立并保持着书刊交换关系。通过设在馆内的ISSN中国国家中心,使中国连续出版物的书目信息参加世界范围内情报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与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图书馆界开展人员交换、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合作,成功地举办了各类以中国文化典籍为主的展览。
  中国国家图书馆履行中国全国书目中心职责,负责编辑和出版国家书目、联合目录以及馆藏目录并下设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到2003年,国图主持编写了《》、《》和《》等30余种书目。同时作为一个文献情报学研究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还负责编辑出版《馆刊》、《文献》、《》等学术期刊。除了传统出版物,国图还牵头编制和出版了《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数据库(1988年至今)》等电子出版物。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服务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持有有效证件的其他国家公民,依照读者的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级别不同为读者办理不同层次水平的借书证或阅览证,如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办理最低档次的中文第二外借库借书证;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办理中文第二外借库借书证;在读博士研究生可以办理外文图书借书证;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凭单位证明可以办理善本库阅览证。中国国家图书馆实行年度注册制。读者办理借阅证分长期证与临时证两种。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c/cf/4c5bd.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60eb7fd7784a-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位置图国家图书馆多属于研究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国情作出了具体规定。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科学研究部门和重点生产建设单位;美国国会图书馆主要为国会服务,即为国会各委员会、议员及其工作人员提供情报资料,协助制定法律,解答有关咨询;法国国家图书馆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图书馆,根据法国政府1977年政令,规定该馆为研究图书馆,读者对象大部分是研究人员;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主要是为苏共中央、政府、机关、科学和其他机构提供图书、书目和情报服务;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会、政府机构,年满20岁的日本国民也可利用。
  国家图书馆主要有4种类型:①公共性的中央图书馆,具有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但侧重于为科学研究服务。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等。②国会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如、等,都设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专门为国会提供服务,但同时也履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③大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如1482年建立的哥本哈根大学图书馆,1811年建立的奥斯陆大学图书馆,1640年建立的赫尔辛基大学图书馆等,都兼作为该国的国家图书馆。④科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如罗马尼亚科学院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和等,都兼作事实上的国家图书馆。罗马尼亚1955年在另建了一所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将其作为国家图书馆,但科学院图书馆仍是国家图书馆之一。
  生成缩略图错误:convert: unable to open image `/data0/www/dangzhi/baike/images/2/22/4c5b297697edd.jpg':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error/blob.c/OpenBlob/2709. convert: no images defined `/tmp/transform_787a3ac97f1d-1.jpg' @ error/convert.c/ConvertImageCommand/3210.
中国国家图书馆 新馆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3年~2007年间建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位于国家图书馆北侧,原预留用地。“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建筑面积79,899平方米,工程分为地下三层和地上五层,内部没有阅览室,全部是开放式阅读空间,读者座位2,700余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6,000-8,000人次。扩建完成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舍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资源基地和中国最先进的网络服务基地。
  国家图书馆
  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国家图书馆
  乘车线路:地铁4号线、特4路、特6路、地铁9号线(未运营)、86路、运通105线、运通106线、运通205线、319路、320路、320区间、332路、634路、645路、653路、689路、695路、697路、717路、732路、808路、814路
  站名:国家图书馆
  文津街分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乘车路线:5、14、55、101、103、109、124、812、814、846,在北海站下车后往西或在府右街站下车后往东。
  2009年是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周年。100年来,国家图书馆在弘扬文明、传播知识、服务社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日发行《国家图书馆》特种邮票1套2枚。
  邮票详情如下:
  志号:2009-19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2-1)T 古籍馆 1.20元
古籍馆 《国家图书馆》特种邮票 2009(2-2)T 总馆北区 1.20元
总馆北区 《国家图书馆》特种邮票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 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 计 者:李群
  责任编辑:佟立英
  印 制 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图书馆借书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