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绩效评价标准值专家常以什么表的形式来界定有关评价内容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宜政办发〔2014〕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皖政〔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财政性建设资金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3〕54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直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等用财政性建设资金实施的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性建设资金,是指通过政府预算(含中央转移支付)、融资等方式筹措用于市级各类项目的资金。
  各类融资是指政府负有直接或间接偿还责任的融资,包括发行债券、担保融资、资产质押融资、收费权质押融资等。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评价,是指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资金投入产出、效率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综合评价财政性建设资金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第五条 绩效评价应遵循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绩效相关、权责统一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制定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第六条 市财政局负责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市直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整改落实存在的问题。项目实施单位按要求做好绩效评价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 对资金投入量大、社会影响广泛的项目,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审计局等部门组织实施重点评价,其中市财政局直接安排的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由市审计局牵头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各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自评,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需要进行年度复核抽查。
  第二章 绩效评价对象和内容
  第八条 绩效评价对象,是指由政府投资、补助的基本建设项目,以及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或补助的其他各类项目,包括资产购置及维修改造、公共服务、课题研究等。
  第九条 绩效评价主要内容:
  (一)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三)制度建设、工作措施等;
  (四)项目验收的有效性;
  (五)项目招投标情况;
  (六)项目的可持续性影响;
  (七)报审决算值与审定值比较;
  (八)财务信息质量;
  (九)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
  (十)绩效评价其他内容。
  第三章 绩效评价依据和指标
  第十条 绩效评价主要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三)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四)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五)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及工程概算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审批、投资计划和资金安排拨付等相关文件;
  (六)非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或申报依据、主要内容、实施目标等;
  (七)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专项检查报告、专项审计报告;
  (八)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一条 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指标是指适用所有评价对象,反映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的通用指标,主要包括项目依据、资金落实、财政财务管理、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成本节约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个性指标是指针对不同部门或行业不同类型项目特点设定的个性化指标,主要包括项目单位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产出成本及其他。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市财政局会同市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及项目特点具体制定。
  第十二条 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应与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重要性原则。应优先使用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应对同类评价对象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系统性原则。应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性建设资金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五)经济性原则。应精准实用、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取应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
  第四章 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第十三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直主管部门,结合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情况,确定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四条 基本建设项目原则上以批准的建设周期为时间节点,其他项目原则上以年度为时间节点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五条 重点评价工作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审计局、主管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
  (一)前期准备。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绩效评价对象,选定评价组织机构,拟定评价工作方案,选择评价指标,下达评价通知。
  (二)组织实施。收集评价资料和数据,审核、确认、汇总,根据需要开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现场评价和综合评价。
  (三)撰写评价报告,视情报市政府。
  第十六条 单位自评工作由市直主管部门或项目实施单位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自评完成后,应将单项或综合绩效评价报告报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视情复核。
  第十七条 绩效评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立项依据、绩效目标设立及跟踪情况;评价组织实施、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方法;绩效实现程度评价及结论,存在问题和建议等。
  绩效评价报告应数据准确、内容完整、依据充分、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建议可行。
  第五章 绩效评价结果及应用
  第十八条 绩效评价结果以评分与评级相结合形式体现,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
  第十九条 市财政局和市直主管部门应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作为以后年度安排项目和资金的重要依据。对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市政府研究处理。
  第二十条 绩效评价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应予以总结推广。对一般性问题,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不进行整改的,视情暂缓或停止拨款、调整投资计划、收回财政性资金。对实际绩效严重偏离绩效目标或造成重大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第二十一条 绩效评价结果按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二条 绩效评价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直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行业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各县(市)、区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级财政性建设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实例】天宏公司绩效评估方法(附完全实用表格) 28页.doc2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天宏公司绩效评估方法》
附完全实用表格
□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了解:
比较法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特性法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行为法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结果法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质量法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三类员工绩效评估方法之间的差别
影响企业选择员工绩效评估的因素
天宏公司成立仅四年,但是实际上前三年都在进行国家重点工程"西煤东运"煤炭铁路基建与施工,在2000年才正式开始煤炭运输的工作,为了更好.地进行各级人员的绩效评价和激励,天宏公司在引入市场化的用人机制的同时,建立了一套绩效管理制度,这套方案目前已经在2002年度考核中试行实施,对于这套方案,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话说:是细化传统的德能勤绩几项指标,同时突出工作业绩的一套考核办法。其设计的重点是将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内容细化延展成考量的10项指标,并把每个指标都量化出5个等级,同时定性描述等级定义,考核时只需将被考核人实际行为与描述相对应,就可按照对应成绩累计相加得出考核成绩,这套方法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另外这套体系汇总起来有比较明显的四个特点:   特点一:全员参与。公司规定全体在编人员都进行考核(频率年度和季度两种)。   特点二:内容统一。所有管理人员考核都使用同一个量表,内容包括4个方面10项指标以及规范权重。(参见表6-1和表6-2)   特点三:民主评议。考核形式采用类似民主评议的方法,每个被考核的干部分别由与其相关的所有人员考核(包括上级,本部门员工,相关部门代表等),成绩最后取平均成绩。   特点四:结果排序。所有管理人员统一进行成绩排序,对前几名和最后几名落实薪酬和晋升。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当前的位置:
省财政厅关于2013年省级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的函
省财政厅关于2013年省级财政项目
绩效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的函
省直有关部门: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3年省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鄂财函[2013]58号)和《湖北省省级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暂行办法》(鄂财绩发[2012]5号)相关要求,我厅组织专家对省直部门报送的2012年度省级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进行了认真评审。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
一、专家对绩效评价报告的评审情况
专家组按照绩效评价报告的撰写要求和评审标准,从报告的格式、内容、文字、指标设置情况等方面,分别对54个部门上报的76份报告进行了量化评审打分,其中报告被评为“优秀”(分数在85分以上)的有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专项”、省文化厅“县级两馆建设资金”、省林业厅的“中央财政林木良种补贴试点资金”等17个项目;报告被评为“良好”(分数在75-85分)的有省广电总台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省科技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等20个项目;报告被评为“一般”(分数在60-75分以上)的共有22个项目;报告被评为“较差”(分数在60分以下)的有17个项目。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整体情况
自4月份2013年省级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部署后,省直各有关部门能够按照相关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扎实有效地开展项目绩效评价,认真完成了年度绩效评价的工作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方式多样。多数部门能够按照要求成立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小组或工作专班开展评价,其中省残联、省文化厅、省民政厅等10余个部门委托事务所、高校院所等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价,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物力,评价组织相对规范,报告质量相对较高,第三方评价的19个报告平均得分为79分,评为优秀等级为5个,评为良好等级的8个。
(二)评价体系逐步完善。多数部门能按照省财政厅下发的范本格式要求规范撰写绩效评价报告,认真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证据,统计分析数据,问题与建议归纳较为清晰,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三)绩效评价报告上报相对及时。70%的部门能够按照通知要求,按时提交绩效评价报告,保障了绩效评价报告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开展方面
一是工作重视不够,缺乏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有的部门对项目绩效评价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中存在应付现象,“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较为严重。二是工作开展不规范。有的部门评价实施过程简单,评价工作制度不健全,未要求资金具体使用单位报送绩效报告。三是绩效评价报告上报不规范。部分单位未按照要求报送电子版文档,个别单位在8月份才提交绩效评价报告,影响了绩效评价报告的整体评审进程。
(二)报告质量方面
一是报告格式不规范。部分绩效评价报告行文缺乏条理,撰写随意性大,结构内容不完整,缺少整体性和统一性,有的报告象工作总结;二是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不能有效反映项目情况。个别报告的指标简单套用文件规定的指标体系框架,未对指标做有针对性的细化,指标的分值权重分布不合理;三是部分评价报告证明材料不全,资金支出明细没有列示,缺乏客观的统计数据,有的数据调查面过窄,样本量不够,自评打分缺乏依据,绩效评价结论不够客观,例如:自评分过高的省住建厅的“村庄整治项目”等项目;四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内容绩效分析不充分不全面,有的报告内容空洞,问题和建议不够中肯,影响了报告的总体质量。
四、结果应用
现将专家组对项目的审核意见反馈省直各部门,并进行结果应用:
(一)请各部门在编报2014年省级预算时将项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参考,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目标,量化绩效指标,同时为下一年度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做好准备。
(二)请各部门督促项目实施(用款)单位认真整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完善项目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按要求将绩效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广泛接受监督。同时,积极采纳专家的审核意见,提高今后项目绩效评价的工作质量。
(三)请各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情况于日前反馈给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和相关部门预算管理处。
(四)省财政厅将把评审结果纳入对省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考核进行通报和奖励。
&&&&&&&&&&&&&&&&&&&&&&&&&&&&&&&&&&
&&&&&&&&&&&&&&&&&&&&&&&&&&&&&&&&&&&&&&&&&&&&&&&&& &&&&&&&&&湖北省财政厅
&&&&&&&&&&&&&&&&&&&&&&&&&&&&&&&&&&&&&&&&&&&&&&&&&&&&& 日您当前位置:
法律咨询热线:400-676-8333
关于印发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文单位:浙江省财政厅 文 号:浙财绩效字〔2009〕5号 发布日期: 执行日期: 各市、县(市、区)财政局(宁波不发),省级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财..
  第十六条 绩效评价标准应对照具体评价指标来确定。在评价对象和具体评价指标确定后,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第五章 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第十七条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评价、撰写报告和结果应用等四个阶段。  第十八条 前期准备  (一)确定评价对象。绩效评价对象由部门(单位)根据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及预算管理要求确定。  (二)成立评价工作组。评价对象确定后,部门(单位)应成立评价工作组,负责确定评价机构、制订或审定评价方案、审核评价报告等。  (三)确定评价机构。评价机构由评价工作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负责制订评价方案、实施具体评价等工作。评价机构可以是受托的中介机构,也可以是评价工作组。  (四)制订评价方案。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对象特点制订评价方案,内容包括:评价依据、评价人员、评价指标与标准及评价时间等,并报评价工作组审定。  (五)下达评价通知。部门(单位)在实施具体评价工作前,应下达评价通知,内容包括评价方案和有关评价要求等。  第十九条 实施评价  (一)资料收集与审核。评价机构要收集与被评项目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并进行审核与分析。  (二)现场与非现场评价。现场评价是指评价机构到现场采取勘察、询查、复核等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并将所掌握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提出评价意见。非现场评价是指评价机构在听取被评价项目单位汇报或介绍后,对所提交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并提出评价意见。  (三)综合评价。评价机构在现场与非现场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照评价方案中设置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项目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判。  第二十条 撰写报告  (一)撰写报告。评价机构按照规范的文本格式撰写绩效评价报告(详见附1),经征求被评价单位意见后,提交评价工作组审核。绩效评价报告必须依据充分、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客观公正。  (二)提交报告。评价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评价报告提交评价工作组。  第二十一条 结果应用  (一)评价工作组对评价报告反映的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并将项目实际绩效、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按规定要求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单位),并限期落实整改。  (二)评价工作组要根据评价结果情况,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并随附评价报告及时报送预算编制部门,作为下年度预算编制与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绩效评价组织与实施  第二十二条 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管理,部门(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财政部门负责统一制定绩效评价各项政策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  部门(单位)负责制订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具体操作办法,建立绩效评价工作协调小组和联络员制度,并明确专人负责绩效评价工作,同时指导和检查所属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  第二十三条 绩效评价组织方式包括: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和财政部门组织评价。  第二十四条 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实施范围由同级政府或财政部门确定。省级部门绩效自评范围为年度预算安排300万元以上的项目支出(含项目所有承担单位)。  部门(单位)每年应在自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绩效自评,并填写年度项目评价计划表(详见附3)报财政部门。省级部门(单位)应于每年2月底前将该表报送省财政厅。市、县(市、区)的部门(单位)绩效自评范围及评价计划表报送时间,由各地自行确定。  第二十五条 部门(单位)应按规定组织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及时提交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包括:项目基本概况、项目支出明细情况、项目绩效情况等(详见附1)。省级部门(单位)应于每年8月底前对本部门(含所属单位)绩效自评情况进行汇总,并填写年度项目评价完成情况表(详见附4),随附评价报告一式2份报省财政厅。  第二十六条 财政部门每年根据评价工作重点和预算管理要求,会同有关部门,遴选部分重点项目(特别是民生项目)组织评价。对被列入财政部门年度评价计划的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积极提供有关资料,配合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第二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各市财政局应于每年1月底前填写上年度项目评价完成情况表(含各县、市、区,详见附6)报省财政厅;于每年3月底前填写本年度项目评价计划情况表(含各县、市、区,详见附5)报省财政厅。上述均以电子文档报送。  第二十八条 在具体实施评价时,委托中介机构评价的,应在全省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中选择或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如需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的,可在各级绩效评价专家库中选聘。  第二十九条 参与评价人员应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评价,不得在规定程序之外施加倾向性影响,不得谋取不正当利益,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和评价工作质量。  第七章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第三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建立与预算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  第三十一条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在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中的有效应用。  财政部门要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评价结果优秀并绩效突出的,在安排预算时给予优先考虑;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在安排预算时应从紧考虑或不予安排;项目单位未按规定报送绩效目标或评价报告的,特别是对跨年度项目,财政部门可暂缓拨付(或支付)财政资金。  部门(单位)应将评价结果作为编报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整改。  第三十二条 建立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组织实施绩效评价的部门(单位)、财政部门应将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反馈给被评价单位,并督促其落实整改。被评价单位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整改,并将落实整改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第三十三条 建立评价信息报告制度。财政部门要将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及重点评价项目绩效情况等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对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完成进度、完成质量、以及组织开展等情况,可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民生项目支出绩效情况,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通过新闻媒介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如果尚未能解答您的疑问,还可以直接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font color="#ff6-8333,专业律师免费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杰出律师推荐
财税法频道
(人)|(个)|(条)
共有个相关咨询,
下一步您可以:
免责声明:找法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法律相关知识为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核实后会给予处理。
专家面对面
网友关注排行榜
按地区找财税法律师
财税法频道
:人 :个 :条
Copyright@2003- 找法网() 版权所有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研究
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研究
    访问次数:1650
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基础上,借鉴绩效评价的思想与方法探讨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并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当前,国内外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在目前校园网硬件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的基础上,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开发利用已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
  信息化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以交互方式实施学习活动,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八类:媒体素材库、试题库、网络课件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问题解答库、资源目录索引库、网络课程库。
  绩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包含有成绩和效益的意思。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和特定指标体系,对照预先制定好的标准和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项目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系统地评价其有效性(质量)的过程。绩效评价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有时也称作绩效测度,本文引入企业管理理论中的绩效评价,借鉴绩效评价的思想与方法探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二、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绩效评价的定义,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可以概括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体系,运用绩效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效益和效能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判断的过程,通过绩效评价来验证与促进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质量的科学管理。其中信息化教学资源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可互为转化,二者是积极互动的关系。
  从目前国内外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的研究来看,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模型和方法的文献较少,基础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远远滞后于资源开发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针对绩效评价的研究极其有限,主要是以个人进行的国内外文献研究的理论探讨为主,研究重点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等方面,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指标建立目前仅处于探讨阶段,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文献,也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评价理论和实际评价模式,研究信息化教学资源成本效益的实证研究相对缺乏,远未达到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层面,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1.信息化教学资源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评价的标准难以跟上其发展速度
  首先,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点是资源众多、内容丰富、海量存储、资源分散、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类别、数据类型复杂等,由于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很难用统一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评价标准来进行资源的评价;其次,信息化教学资源发展迅速,更新频繁,时效性强,资源平台与资源种类不断推陈出新,评价标准和方法跟不上动态变化的资源发展速度,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确定资源评价标准的困难与评价方法的相对滞后;此外,信息化教学资源无中心控制、组织松散、分散无序、可被轻易复制和广泛传播等特点,使资源绩效难以用统一的度量标准量化。
  2.信息化教学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难以量化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种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资源,是用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教育机构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既无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动力,又无提高效率的压力,所以教育效率的问题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尽管有学者提出过教育资源利用率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资源的布局是否合理?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资源的共享程度和资源的创造性如何?学生在应用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后的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是与教育资源绩效密切联系的,但这些问题却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衡量,需要长时间的追踪才能收集到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后才能做出科学的结论,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出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价。
  3.探讨信息化教学资源成本效益的研究相对缺乏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存在形式与传统经济学中讨论的一般物品有很大区别,与一般的信息资源也有很大的区别,除了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的属性,如共享性、可被多次复制和广泛传播、具有知识性和时效性等性质外,还有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迅速便捷的获取方式、广泛互动的传播方式;与传统教育资源相比,具有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等,这就造成了资源可比性方面的困难,从而造成现在的评估指标、概念不统一,缺乏普适性。因此,信息化教学资源评价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然可以借鉴以往对传统信息资源评价的标准,但由于两者存在的差异相当大,所以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和参考。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至今还没有权威的标准,一切都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三、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的对策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评价过程,应该从内容角度、经济角度、技术角度和社会角度来研究资源的绩效。尽管目前国内外在网络信息资源绩效评价方面开展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评价理论和实际评价模式,但其中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以及具体实施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研究成果可供参考。Bertot和McClure(1999)为ARL建议的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框架有资源内容、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撑三个组成部分。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曾进行过类似研究,其中,董小英总结出评价的9项标准:信息的准确性、信息发布者的权威性、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主页中的链接是否可靠和有效、版面设计质量、信息的时效性、读者对象、信息的独特性、主页的可操作性;张咏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可信性(权威性、目的性、公正性、利益倾向性、内容相关性及效用性、质量控制),信息内容(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与存档性、信息组织与写作),链接质量(链接内容、链接的表现形式),易用程度(界面友好性、查询与检索性能、交互性能),站点美观和多媒体设计,反馈与交流,可达性。
  可见,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源绩效评价的一些已有研究成果可以为评判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服务和适用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支撑。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除了考虑内容、质量、技术等因素外,还要考虑资源的投入成本、资源的服务、资源的利用与共享和资源所产生的效能等方面的内容,并据此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此外,信息化教学资源评价还必须包括教育教学的有关属性,符合教育教学资源的有关标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对象,有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传递正确的教学内容,支持教师的教学,提供学习工具,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监控。
  在明确绩效评价研究的内容后,还要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要选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1.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内容
  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应该从资源的投入成本与产出来进行评估。信息化资源的投入包括资源的购买或开发制作、技术设备支持、正常运营成本;产出包括学生学习绩效、经济效益、社会附加效益的提高等等。提高资源绩效意味着应降低成本,提高资源的建设质量和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据此,资源绩效评价内容应包括资源投入成本、信息质量、教育科学性、资源的建设与共享、资源利用与服务、资源的获得、师生信息资源素养、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内容。
  资源投入成本:资源投入成本包括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管理投入成本等。具体包括资源购买或制作的价格、软件和硬件的购置费用、资源制作人员总数、教师培训人次及教育培训费用、资源管理人员总数、管理人员培训费用、资源维护更新的费用、资源库服务成本、人均服务成本、受指导的师生用户人数、指导用户使用和获取资源的小时数等等。
  信息质量:包括资源导航设计、信息组织、提供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资源的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交互性、艺术性、画面的美观性、独特性、内容更新频率等。
  教育科学性:包括教学目标、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支持、教学管理与学习评估系统、学习辅助工具,资源形式和内容,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主题多样性以及实用性等因素。
  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包括资源自主开发性、区域共享范围与级别、资源的共享范围与级别、学科共享性、不同信息类型资源的共享程度。
  资源利用与服务:资源利用体现在用户需求、登录次数、检索次数和下载次数、校人均使用的次数、全文下载量;资源的服务体现在用户满意程度、帮助与导航、维护更新服务、规范化与标准化程度、服务时间、资源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学时数等方面。
资源的获得:资源的获得包括资源的数量和资源检索系统功能。资源的数量指标包括学科覆盖率、资源的数据量、资源信息的类型、资源重复率;资源检索系统功能指资源检索界面的友好程度、用户检索的易用性和方便性、检索系统的并发用户或在线用户数控制、用户服务链接的可靠与有效性等。
师生信息资源素养:衡量的指标主要有师生资源信息素养测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等。
技术支撑:主要的指标有采用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资源的上传、下载、浏览、审核、查询、删除、可操作性、使用分析,数据的可得性、资源的安全性、稳定性、规范性、便捷性等。
  2.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具有多种影响因素,是一个综合的评价系统,在研究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有定性的指标,又要有定量的指标;指标体系应考虑主观因素,也应考虑客观因素。尽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些指标是所有的资源所必须具备的,因此我们可以先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指标项,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资源信息类型(如多媒体素材、网络课程和其他的教学数据)进行指标项的调整,并对不同的指标项分配不同的权重,从而建立评价指标(如表所示)。&
在建立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指标后,还要对各项指标分配权重,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指标权重的分配可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加权平均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等。
  3.选用科学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方法
  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方法。目前,大多数学者都提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大多集中于评价指标的确定。[10]通过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标准、指标对信息化资源进行评价,目前已有许多国内外专家提出了评价信息化资源的原则、标准、评价指标,但定性评价方法存在较强的主观性,指标项的设置和权重的分配往往会跟随评价标准的制定者而变化。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常用方法,问卷调查通常有抽样调查和在线调查等形式。由于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容易受问卷的设计、评价标准、抽样方法、样本数量、样本分布和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所制约,因此,调查结果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资源的质量,在实施评价工作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高,从而使得这种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差,也难以适应大量资源评价的需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也较低。
定量评价是从客观量化角度、按照数量分析方法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优选和评价,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是网络计量法。其中“网络影响因子”(Web Impact Factor,WIF)一词由丹麦皇家图书信息学院的Peter Ingwersen提出。目前,一般是利用网上自动搜集和整理网站信息的评估工具,实现网站的访问量统计和链接情况统计,通过对被访问服务器的访问数字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对网站排序,或者通过搜索引擎完成网站被链接次数的统计及排序。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揭示资源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从客观量化角度对资源进行优选与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客观公正、评价范围广等优点,是信息资源评价的一个发展方向。
对信息化资源常用的评价方法还包括第三方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模糊分析法、加权平均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等。第三方评价法是由第三方介入的针对资源所有者以及用户所做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电子资源评价方法。主要形式有两类:第一类是商业性的专业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网站(如Magellan Internet Guide、LycosTop5%等)。第二类是面向学术研究人员、对学术信息资源进行评价的网站(如ADAM、EELS、SOSIG)等;层次分析法是利用人们的常规思维来处理问题,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并充分利用人们分析、判断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对复杂问题进行量化。该方法通过对网站的属性进行概念划分,利用专家调查法来取得数据和权重,通过评分,确定网站的级别或排名;模糊分析法是考虑到信息资源评价是一个综合评价的过程,需要考
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而且这些因素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加权平均法是考虑到各项指标的适用对象或范围。利用“调查求重”的方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加权平均的思想得出网络信息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既考虑到网络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也考虑到其内部特征,即信息的内容属性;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种针对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复杂系统进行相对有效性综合评价的方法,运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同类型的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依据决策单元输入和输出来评价各决策单元有效性,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创立,由于DEA方法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因而可以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减少误差,简化运算,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因此,有人将DEA作为人力资本系统、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价方法,也有人应用DEA对高校投资效益进行评价的探讨、评价高校产出水平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一项从建设、管理到应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具有多种投入和产出的复杂大系统,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特别适合应用DEA进行评价。
  四、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极大地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目前,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绩效评价问题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寻求有效的评价和管理信息资源的方法正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进行评价和比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成本的控制,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学有效性;此外,信息化教学资源绩效评价可以为资源建设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资源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提供指导性建议,促进各级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促进资源的整体优化建设。
作者: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黄琼珍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第3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