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家门东北大秧歌视频八面鼓视频

查看: 1059|回复: 1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0积分25901精华9帖子
正月十四那天,随一摄影论坛的朋友去商河拍鼓子秧歌。真开眼,真好看,真过瘾!
“商河鼓子秧歌”作为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瑰宝,列山东三大秧歌之首,被称为“北方汉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她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其演出角色伞、鼓、棒、花、丑编制严格,演出阵势借鉴古代战阵一百多种,全县九百多个行政村演出风格各有特点:伞舞飞旋如大海浪涌,鼓声咙冬如万马奔腾,棒舞刚劲勇猛,花舞英姿飒爽,展现出一幅幅粗犷豪放、潇洒飘逸、壮丽宏伟、气吞山河的绚烂画卷。
看到咱山东自己的鼓子大秧歌这么给力、这么震撼,这么激动人心。仨字:太棒了!
同时也为自己能跑能踮的到处拍片而感到幸福无比!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积分301862精华64帖子
本帖最后由 大海 于
07:03 编辑
清晰、色彩艳丽。欣赏了。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70积分23165精华16帖子
网络写作爱好者
金牌会员, 积分 231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835 积分
跳得棒,舞得妙,照得绝,大开眼界。
孝敬父母,珍惜友情,热情工作。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39736精华28帖子
威风八面,生龙活虎!
博客永远是共享与分享精神的体现。一个成器的博客就像一个媒体,一面旗帜。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积分190141精华53帖子
片子清晰.细腻,发点表演的欣赏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积分385849精华23帖子
很好的纪实,不错的构图,清晰的片子。
欢迎来我的摄影博客看看: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0积分137389精华21帖子
妹妹拍的很棒!!多才多艺哦!!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0积分25901精华9帖子
谢谢陈姐的鼓励支持。以后跟你出去啊。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90积分50950精华26帖子
抓拍的很棒,欢迎您跟我们一起采风拍片子。
雨雾蕴彩霞,彩霞化雨花,
雨花织飞梦,飞梦游天涯。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70积分19404精华11帖子
金牌会员, 积分 194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596 积分
拍的很棒!!多才多艺!今天唱的绝了!有丰富的舞台经验!!
”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2014年1月获奖勋章
”中国梦“诗词楹联大赛2014年1月获奖勋章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突出贡献奖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突出贡献奖
“美丽中国”摄影大赛获奖纪念勋章
“美丽中国”摄影大赛获奖纪念勋章
2013年“家”网优秀版主
2013年“家”网优秀版主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优秀理事
2013年老干部之家社团优秀理事甘肃民间秧歌及其特色
&您现在的位置:&&&&&&&&&&&&&&&&&[专题]&&&&正文
甘肃民间秧歌及其特色
&&&热&&&&&
甘肃民间秧歌及其特色
作者:佚名&&&&转贴自:网络搜索&&&&点击数:1171&&&&更新时间:
&& 明朝中叶后,由于朝廷对西北地区采取军垦戍边、屯田农耕的政策,大量移民涌入。依靠劳力资源的传输,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的人口总量迅速增长,这种人员的大规模流动迁徙使一些民间舞蹈得以交流,传播范围扩大。古丝绸之路沿线这种状况尤其明显。如南方的采茶舞、花灯秧歌、拉花秧歌进入甘肃的陇东、陇南及河西地区,逐渐成为民间社火中的主流秧歌舞蹈。而当地原有的太平鼓舞、攻鼓子舞、腰鼓舞、羯鼓舞、旋鼓舞等也受其影响,由单纯的鼓舞变异为“鼓子秧歌”流传在上述地区。&&& 明清时期流行于甘肃的鼓子秧歌按偶数搭配人员,队形排列讲究对称,以圆形为中心,千变万化。一般两把“丑伞”带八“鼓”、四“棒”、八“花”、四“花伞”,整队秧歌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二三百人不等。队形变化有许多传统的阵势,如“双开花”、“燕子尾”、“仙牛汲水”、“闯王进京”等。甘肃永靖地区非常流行的锣鼓拉花大秧歌,因保护即将收获的庄稼,每逢秋收季节,民众自发组织起来到周围地区表演,逐渐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鼓子秧歌的许多表演特色也极大地影响和丰富了当地秧歌舞蹈的表现手段。如永靖地区早年流行的秧歌叫“耍故事”(又名“花伞秧歌”),后来在秧歌舞蹈中加入了武术的套路,称为“架子秧歌”。& “架子秧歌”角色众多,整个舞队由单人、双人及群舞组成,领头的是“舞先生”,他身穿长袍、口戴黑髯,右手持马尾拂子、左手握平顶圆伞,是整个秧歌队的总指挥,“舞先生”的即兴表演往往令人绝倒。秧歌表演包括串街、进村、耍大场、跑阵势、演场、收场六种形式。其队形跑阵变化多端,如单队穿插的龙盘尾、扣心斗、黄牛瘪、竹篮挎花、葫芦带结子、卷爆仗,双队穿插有剪子股、二龙吐珠、勾心斗、大推磨、三龙绞柱、彩云遮月、牡丹开花、遍地开花等。至清代中叶,当地艺人开始将这些秧歌表演固定下来,形成了现在人们俗称的社火开场秧歌,使其更具规模和广场化,参演人数剧增。&&& 流行于甘肃秦安地区的拉花秧歌(也叫“蜡花灯”)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女子秧歌舞蹈,该舞开始是为了表达词赋的情感,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从其伴唱的词赋亦可看出它绝非近人之手笔,如流传至今的四六越调《玉腕托怀》的唱词,是明代中叶秦安文学家胡缵宗罢官归里后所作,此外,清嘉庆时秦安翰林张思诚也写过不少蜡花词赋,可见当地拉花秧歌的久远。表演者左手持花盆灯、右手持彩扇,向左右拧身摆头,形成全身的曲线摆动,其移胸摆胯的舞姿很可能是古代“西凉乐”的动律特点。&&& 流行于甘肃河西的“秧歌子”是一种说、唱、跳结合的自娱性舞蹈,除春节外,还在民间求水祈雨(如二月二、五月十三)时节表演,但从不参加跳神活动。“秧歌子”除酒泉、张掖、嘉峪关外,在兰州、临夏、武威、白银等地也有,但因地域差异而在舞蹈表现上有所不同。酒泉“秧歌子”表演细腻,而其他地区则粗犷壮观。音乐以打击乐为主,& “鼓子”手晃小鼓,“蜡花”敲击堂锣,“棒槌”互相撞击,加之场外的大锣、大鼓烘托气氛,更有名目繁多的各种阵方特色。&&& “陇东秧歌”是甘肃民间秧歌中具有鲜明艺术风格和突出表现力的舞种。该舞的突出特点是徒手表演,这种方式在汉族民间舞蹈中也是别具一格。陇东地处黄土高原,山大沟深,丘陵交错,梁峁纵横,坚实厚重的黄土层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特殊的穴居习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不是下沟翻峁,便是过梁登塬,脚下步伐便不同于平地上的行走,久而久之形成了陇东秧歌中“蹬跨步”这种稳健刚劲的特点,真实地反映了陇东人民朴实粗犷的高原风格。陇东秧歌因受外来文化冲击较小,因此至今保持着较原始的风貌。作为陇东人民的习俗、心态、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已深深地植根于甘肃陇东广大人民的生活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甘肃民间秧歌舞蹈中不论是“鼓”还是“灯”,不论是“鞭”还是“扇”,无不表现出当地民风的朴实浑厚和粗犷豪放。这是由甘肃民众传统审美观和外在的自然风物融贯催化而成的。由于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甘肃民间秧歌舞蹈在统一的发展中出现了各地不同的个性。河西走廊的秧歌舞蹈以跑阵为主,舞蹈带有西凉乐舞的遗风,如“秧歌子”、“河灯秧歌”、“倒羊角秧歌”、“攻鼓子秧歌”等;陇南山区山峰绵延,沟壑叠嶂,交通不便,这里的秧歌古朴原始,举手投足,直接到位,动作单一但风格突出;天水乃文化古城,历史名人辈出,这里的秧歌风格典雅,动作细腻,颇有南舞的秀美之气;定西等地属全国少有的干旱地带,粗粝的生活环境使其舞蹈亦豪放、刚健,如“八面鼓秧歌”、“太平鼓”、& “跳鼓秧歌”等。这些秧歌舞蹈构成了甘肃民间舞蹈以粗犷、直率、豪放、刚健为主调的特征,大多数舞蹈是粗犷中见力度,直率中含古朴,豪放中有潇洒,刚健中添气度。&&& 借物抒情的道具运用是甘肃秧歌舞蹈的一个主要特征。舞蹈借助道具进行表演,发挥各种道具的不同作用,装点美化了舞蹈形式,又能传情达意、表现内容。甘肃民间秧歌舞蹈运用了各种各样、千形百态的道具,构成舞蹈借物抒情的一大风格特点。从“鼓”、“灯”、“伞”、& “扇”、& “鞭”、“板”,到“车”、& “船”、“篮”、& “花”、& “碗”、“筷”、& “棍”、& “棒”、“枪”、“剑”、“刀”等,均是民众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表演者借助它们将其喜、怒、哀、乐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些道具成了会说话、能传情、千变万化且虚实相间的“神物”了,为民间舞蹈增色不少。&&& 甘肃民间秧歌舞蹈扎根于当地各族人民生活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诱人的艺术魅力,它是甘肃各族人民历史、生活、民情、性格以及审美观的凝练再现。[1]
文章搜索:筱芸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料、下载、图片来自网络搜索转载,本站仅提供舞蹈资源搜索服务,其他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最新5篇推荐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舞蹈者之家所有网络 Copyright ©;;
全球舞蹈咨讯网络〈br〉精心打造舞蹈者网上梦想家园.中国舞蹈论坛.中国舞蹈在线&&&&&&&&页面执行时间:312.50毫秒&&&&[闽ICP备号] 建议使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800*600、小字体显示模式浏览  山东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鼓子秧歌”、“胶"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商河鼓子秧歌,黄河岸边一奇葩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山东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称为“山东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而最具豪情、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的则是流传在黄河北岸、鲁北地区的商河鼓子秧歌…… 中国论文网 /1/view-4631547.htm  鼓子秧歌两千年   鼓子秧歌最初起源于济南商河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鼓子秧歌的起源说法很多,其中劳作说最为盛行。   商河位于黄河岸边,苍茫浩瀚,沃野千里。然而,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很少给定居在这里的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原因就在于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黄河善淤、善决、善涉、暴戾多变的性格使它在历史上不断地肆虐两岸人们的生活。然而,民生的艰难更加激起了这块地域上人们的生存和反抗欲望。为了生存,他们群起奋勇抗洪抢险,导水排涝,灾后散墒抢种,辛勤劳作喜有收成。于是,淳朴贫穷的人们随情而动,因陋就简,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镢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为他们娱乐方式的借助物,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这里面既有祭天地崇尚自然之意、又有表达庆祝丰收喜悦的愿望。   后来,随着抗灾夺丰收次数增多,人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体验到歌咏舞跳的愉悦情趣,参加舞跳的人数不断增多,道具有了变化,也有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道具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顶伞,即兴、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开始有目的地形威了组合……这就是鼓子秧歌的雏形。从现在鼓子秧歌的样式里仍可以看到当时人们抗洪抢险的影子,如直接取名洪涝灾害的“漩海眼”、“大八叉”、“大乱场”等磅礴恢宏的场阵及金鼓轰鸣声,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黄河当年浊浪狂涛咆哮肆虐,人们万众一心抗洪抢险激昂悲壮的场景。   鲁北地区关于鼓子秧歌的起源还有很多说法,各种说法不   ,但从记载来看鼓子秧歌是集劳作、抗灾、祭祀、军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它那变幻莫测的100多个秧歌场图,则是借鉴了古代军事战阵、仪仗、土木建筑、生产实践、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图案、动植物等形象,经过世代演练而总结归纳出来的,是鲁北地区人民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的结晶与凝聚。   黄河鼓韵源远流长   商河鼓子秧歌,得海岱之灵气,扬黄河之神韵,世代传承,源远流长。清代文学家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中就有关于商河鼓子秧歌盛况的描写:“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商河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传极为普遍的一种大型广场舞蹈,也是广大农民庆祝丰年、欢度新春的一种民俗活动。商河鼓子秧歌源远流长,孕育于春秋战国,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发展到今天,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幻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在铿锵激烈的鼓乐指挥下,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各显神通,令人振奋。   春节元宵期间,走进商河,随处都可观赏到流派纷呈的表演。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商河县978个自然村,就有724个村有鼓子秧歌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前后,从村庄到城镇,到处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看到追随围观秧歌表演的人群。毫不夸张地说,商河境内,村村秧歌队,人人是演员,“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会走就会扭”。   商河鼓子秧歌区别于其他秧歌的显著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有100多个严密的场子阵式图谱,并且绝大多数是平衡对称的,如“四门斗”、“双十字街”、“牌坊架”等;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跑”而不是“扭”,众多演员在场子里始终处于运动之中。众多演员始终围绕场子的中心来跑,无论阵式图谱如何变化,决不突破“外圆内方”的程式。   歌舞尽显英雄气魄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表演时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诨。经常唱的歌曲大多为“摇葫芦”、“打岔”、“鸳鸯嫁老雕”、“馋老婆吃狗”、“大观灯”、“小观灯”等,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为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秧歌的角色是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名称命名的,如“伞头”左手握平顶伞,右手拿牛胯骨(牛胯骨有避邪之说)多是老者形象,是演出的指挥者;“鼓子”左手握两面圆形小鼓,右手持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枣木棒,棒头两端带穗;“拉花”右手持彩扇,左手拿绸巾。另外还有丑角(又称“外角”)扮赃官、傻妮、憨老婆、傻小子等,“丑角”无固定编制,可多可少可有可无。   秧歌表演时,舞者自始至终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又叫“跑秧歌”,而不叫“扭秧歌”。各种角色在搭配上必须是偶数。如伞的基数为4,就以4的倍数递增至8、16。其他角色也必须是伞的倍数,如8伞就需16或32个鼓:8个棒就要16个花。整个演出场地像一个流动的由左向右旋转的舞台,在旋转中不断地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场图。而这些场图,就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叫“跑场子”,亦称“跑花场”。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不响。武场舞者在规定的场图里定点定时做动作,鼓棒声齐响。文武场舞者在跑动中于中心处或交叉处轮番做动作。文场看“跑”(队形变化),静中有动;武场看“打”(动作表演),澈越热烈。整个跑场子的过程一般按照文场——武场——文武场的顺序组合反复,其节奏有快有慢,气氛上对比鲜明,情绪上有张有驰,效果醒目。   鼓子秧歌作为多人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之所以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关键在于“场图”。场图是鼓子秧歌队舞动当中的路线,鲁北人也称它为“场子”,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   秧歌的场图,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其形态来自于劳动工具、生活用具、花卉建筑、服装头饰,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战争阵势等各个方面。其特征是外圆内方、方圆对称。其动向是左进右出,围中跑圆,表演阵形千变万化,简单者需几十人,复杂的场子需百人方能完成。目前的场面图案约有70种,但常用的约20种。与战阵有关的有:八门阵、八封连环阵、龙门阵、迷魂阵(混元阵)、紧闭四门、力杀四门、十二座连城等。与劳动生活有关的有,牛鼻线、线框子、车撑子、鱼篓子、花篮、匹马碰槽(嘶马蜷蹄)、双十字街等。其他的:勾心眉、旋海眼、双凤朝牡丹、金龙盘玉柱(里四外八)等。场图可谓鼓子秧歌--的关键,是整个舞蹈的指南针,正是由于场图的不同而使整个舞蹈发生不同的变化,展现出来的舞韵也就会有所不同。   舞蹈文化的瑰宝   相比其他地方的秧歌来说,商河地区舞蹈功架大方有力,粗犷豪迈,在伞的运用上喜欢“高架势”,给人开阔大气、威风八面的感觉。棒与花也各有所长,独具看点。角色所用舞蹈道具的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动律差异,而所呈现出来的动律韵致也产生了不同。正如艺人们所言:“人一个架,一人一个味,—人一个性”。   商河鼓子秧歌已发展为三大流派,即插伞派、扛伞派、举伞派。由于伞的拿法不同,带来了伞的样式、运伞线路、挥舞动作的千姿百态,也使鼓子的打法出现了蹲、抡、蹦、掏、仆、撸、飞等之分,并且影响到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的变化,产生了快板、慢板、快慢板。   表演中伞执法的不同,舞蹈动态和韵味自然就会不同,不同的表演风格自然也就产生了。丑伞表演者向右侧走下弧线推出,像是拉牛皮筋,柔中带刚,富有韧劲:花伞右手向右斜前方推出翻花后收于背后,动作潇洒自如,昂首挺胸,帅气十足:鼓子借抡劲带动上身,跳转劈蹲,大起大落,粗犷奔放:棒槌在肢体运动过程中相互击打,上挑下盖,左挫右擦,显得轻巧利落,表现出少年好动的活泼习性:而作为女性的花,舞动扇绸前后左右抡动,以抡带动,致使抡起来风火有力,跑起来轻盈飘逸,活泼优美……   鼓子秧歌大气,豪放,粗犷,表演起来酣畅淋漓,堪称舞蹈文化的瑰宝。商河鼓子秧歌从1955年先后6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5次获最高奖。1996年,商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图由中共商河县委宣传部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邢台威县后尹村秧歌文艺表演队 扭起秧歌打起鼓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邢台威县后尹村秧歌文艺表演队 扭起秧歌打起鼓
原标题:扭起秧歌打起鼓摘要:在威县后尹村,有一支家喻户晓的秧歌文艺表演队。还没走进表演队队长李西娥的家,一段节奏明快、声音洪亮的快板就传入耳中。这是他们正在排练节目。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有30多名队员。网易河北邢台讯& 在威县后尹村,有一支家喻户晓的秧歌文艺表演队。还没走进表演队队长李西娥的家,一段节奏明快、声音洪亮的快板就传入耳中。这是他们正在排练节目。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有30多名队员。后尹村秧歌文艺表演队是2009年春天建起来的。当时,村中文化活动少,农闲的时候,大家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李西娥就和几个要好的姐妹商量着在农闲和晚上的时候学起了秧歌表演。由于身处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还存有或多或少的偏见和保守,一些刚刚参加秧歌表演的群众又退出了表演队。面对大家的偏见,她们挨家挨户地走访,宣传组建秧歌队的好处,参加的人逐渐多起来。也正是他们的坚持,这支队伍得以不断壮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五六十人。表演也不再局限于秧歌,还增加了八面鼓、表演唱、喜剧小品、快板、山东柳琴等内容,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来源:
邢台网—邢台日报
本文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HEB030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视频: 禄家门秧歌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禄家门秧歌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禄家门秧歌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县秧歌2015对唱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