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3起来炼太极熊猫装备精炼对身体好?

熊卫:太极拳修练法与道家哲理
在中国人的身体文化中,太极拳法是充分体现道家哲理而实践于拳艺中的。从历史文献所载:陈家沟始创太极拳以来,历经拳家的精心钻研,将原本搏击保卫的拳法,融会于易经与道家的精深哲理中。使得它经由不断的实践与证悟,乃由技而进乎艺,再进乎道,不仅是中国拳法中内家拳的典型,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修心养性的养生法。类似的体验经融铸于「拳经」及一些练功心得之中,经由公开或师徒授受,早已成为演练拳法者的基本准则。不过由于【易经】与老庄道家所提示的哲理,是一种抽象概念,如何落实于太极拳,就有赖于修练者的自家证悟:而【太极拳经】所揭橥的也是一种基本准则,其中的真实涵意需要经由实践加以证验,因而历来练拳者多,所证悟、诠释的却大有异趣。其中所涉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到底怎样练,练到何种程度,才是真正体验出拳经的道理。笔者在此谨以一得之愚分别论述其理:其中关涉到阴阳的思维模式如何被体现,成为一种对立运转而又相辅成的原则:诸如内与外,虚与实,刚与柔等,基本上它构成了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本文的讨论即由此出发,选择其中的要点加以分析,以就正于方家。
二、 阴阳模式的运用
太极拳运用【易经】的变易原理,其中最为关键的所在,就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而在三十年前个人初练太极拳时的观念,就因缺乏了这种变动不居的理论基础,自感进步不多,当时对于拳经所云、老师所授,经常会产生一些怀疑的态度。而三十年以来,断断续续的若有所悟:原来【拳经】所云、老师所教的观念,是一种已成功后的现象,而在前人的论述中,对于练习时这段历阶而趋的过程,却未能交待清楚,所以导致初学者不易理解。
太极的阴阳思维,是中国人观物体物的基本模式,它被广泛运用于诸多技艺之中。太极拳则是从身体的实践中体会:如何动与静、刚与柔、虚与实、轻沉和迅速兼备;又要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等达到刚柔摩荡、阴阳相济的地步,方能算是「懂劲」。再进一步则要求达到忽阴忽阳、阴阳无迹可寻的神明阶段。
正因演练太极拳应符合阴阳相济和阴阳消长的道理,练拳的时候,当左手推出时,右手必须内收,推出去的手要尽量延伸,彷佛突然增长了许多;而内收的手又好像突然短了许多,正如「浑身是手手非手」所形容的境界。而推出去的手将延伸之势一直达到身体两侧的少阳经穴和足下的涌泉穴,这样才能形成内外荡荡然的现象。
太极拳亦应兼备刚与柔的条件,若打起拳来轻柔飘荡,软弱无力,那么只能称之为「柔拳」;若打起拳来虎虎生风,那么只能称之为「刚拳」。惟有能柔能刚,心柔则柔,心刚则刚,有轻有沉,刚柔相济,不但要动静合宜,更要有静如山岳,动如江河之势,使之虚实兼备,急应缓随,方能称为太极拳,这是阴与阳对立运转的原理。
将「阴与阳」的思维模式实践出来,在拳经中所提到的原则,凡有虚与实、快与慢、刚与柔等,这三组概念既是相对,也相互运转,如何将它灵活运用于行拳之中,使之获得统一、和谐,而不泥滞于一偏,这就需要理解这些相对并非固定不变的,在「运动」中会发生变易,如何使其中的一方在慢中生变化,自会取得中道、谐调,这才是运转相生、得其中和的真谛。它完全表现于虚实、快慢、刚柔的实践工夫中,以下即就此加以析论:
(一) 虚实的感悟
练太极拳的初步阶段,动作是大虚大实的,从两腿前踞后弓,重心前七后三,很容易看出虚实的变换,重心的移转相当明显。在这时期,身体旋转的动作也是大开大合的,由外引内,来帮助身体的松柔。然而当身体松至相当的程度时,就逐渐从「由外引内」而到「由内而外」的阶段,如此便进入有虚实而不见虚实的境界了。
在「有虚实而不见虚实」的阶段,身体应该完全松沉,虚实的交替慬靠涌泉穴的旋转,并配合环跳穴与膝骨深层极慢,极细致的动作,如此则呈交叉进行,一如拳经中所述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也就是说,动作以腰脊和命门为轴心,左右腰隙的两肾交替为主,这样充实的内劲亦是隐藏虚实之机,不动则寂,微动则转,灵活自然,控制自如。修练至此一阶段,动作的幅度小,从外表几乎看不见明显的招式,「其象在内,其内劲不令人知」。因此功夫愈高的人,内象动作的层次愈深,变转虚实时,也愈发轻灵圆活,迈步如猫行了,这才是感悟了「虚实」自如的境界。
(二) 慢到十分,才能快到十分
所谓「动作要慢到十分,才能快到十分灵到十分」,个人所提出的这句话似乎很矛盾,许多人也不能理解。其实动作慢并非容易做到的事,一般人只要刻意慢下来,动作便会停顿。如何能做到缓慢而又悠悠不绝?这便需要下工夫了。
要做到绵绵不绝的慢,首先的条件便是「松」,只要循序渐进的练习,以缠丝旋转的动作由外引内,不断向内延伸松透,待整个身躯松如流体,能如波浪般一波一波地往前推动,其速度自然会缓慢。又因慢的缘故,缠丝之势才能更深入,才得以清除体内更多的障碍。由于体内的障碍减少,以至一举一动之间,气因而得以贯注于周身,动作自会绵绵不断。
在另一方面而言,体内的空间因障碍减少而相对的加大,呼吸量因而大增,也就能够吸收和储备更多自然的能量;再加上身体内外已经松透,大小关节都能松开,韧性亦强,而且所有的经络皆已畅通,此时不仅身体的动作敏捷,反应也较灵活,正是所谓「浑身是手、手非手」,终至一动无有不动了。
总之,练太极拳的人,必须从练习的过程中,确实去体验「松」的道理,功夫才能上身。否则怎样练都只限于外形的运动,更无由体会太极拳的真精神了。
(三) 沉肩墬肘
一般教太极拳的人,只要看见学生在练拳的过程中,稍有耸肩的姿势,便会提醒道:「沉肩墬肘」,并把手放在学生的肩上,用力往下压。他们认为拳经里所谓的「沉肩墬肘」,是指一种姿势或要领,练拳的人必须照着去做,也就是说练拳时肩膀要一直保持松沉,丝毫不能耸起来。
其实真正的「沉肩墬肘」不只能表面的松沉,而是由肩膀向内一直松到肩胛骨深处。因此,它应是一种目标,一种功夫练成之后的现象。如果没有经过千锤百练、锲而不舍的努力,是不能够做到真正的松沉的。
以「搂膝拗步」为例,如果只是压低肩膀,手臂平平向前伸,这样的动作只活动了表面的肩头部份,并未达到深层的肌肤,更不能带动体内的器官,而达到按摩内脏之效。但是如果能够做到真正的「沉肩墬肘」,再配合坐腕、突掌、舒指,气机便由肩部一波一波推进到指间,如此锁骨、肩胛骨、身躯内部,乃至体侧的少阳经都能得到运动。这才是彻底的动到里、动到深,内外也完全地贯串一气。
(四) 依规矩而脱规矩
练习太极拳的拳架是一种导引,学习者必须依照拳架的规定,一招一招去练。也就是所谓的「依规矩」。这是由外引内的时期,拳架的动作可协助练习者筋骨松柔,呼吸量增加。由于这个阶段只是近于体操式的活动,难免有时会让心觉得枯燥无味。经过长时期的练习后,筋骨渐松,体内的障碍也清除了,呼吸量也扩大了,这时渐渐就会由后天吸入之气引发先天之气,而进入半气功阶段。这时才开始由内而外,动作中带有「气」的现象,当气机愈炼愈旺,身形也渐随着先天而动,姿势开始变动不拘,便是脱离规矩的阶段了。
其实身法原无一定,但无定中有定,在人自用而已,所谓「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仰,奇正相生,回旋倚侧,攒跃皆中」。这都是随气之开合,收放宰乎其中。进入这一阶段,练拳时当会觉得声气与自然宇宙相通,此身非已,不会再有俗世的束缚,内心感到无可名状的宁静和喜悦。
许多人练拳只懂得「依规矩」,时时注意前踞后恭,将虚实固定在足的部份,一心在招式上下功夫;也有许多人练习多年,一招一式,了然的心,便志得意满,以行家自居。这样的人对于练太极拳所应追求的先天气,很难得到深刻的感受,而对太极拳就是「道」的道理,更是永远无法领悟了,只有先除去一些成心成见,才能「脱规矩」而得真自在。
三、 性命双修的实践
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社会,太极拳它从搏击自卫而转变为养生自力。在中国人的民族性中,对于「性」与「命」是视为一种身心安顿的工夫,所以道家讲究身心的谐调,太极拳也因而被当作富于智慧的养生法。当前海峡两岸,以至中华身体文化所及的地区,正流行着「气功热」,它被视为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重要的保健运动之一。太极拳完全符合气功的原理,甚至较一般气功还要精致而有效。以下即阐述其缘由:
(一) 太极拳和养气
练太极拳时,经过由外引内,由内而外的阶段,终至内外合一。到了内外合一的时期,便应知道养气,也就是「精神魂魄意」与「心肝脾肺肾」之间的相互关系,否则只知道练不知养,正如只能开源而不知节流,其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情,如果只能他感到悲伤或惊恐,必定显得神魂颠倒,失魂落魄,这时原居于肝的魂,原附于肺的魄均已脱离其所,因此他的肝和肺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古训曾道:「多言伤气」、「多言必失」,话说多了必会消耗先天的元气,故多言伤气;而处世的经验中;多言便可能无意间因话不知约束而伤害了别人,造成祸害。如果别人反驳其或有更强烈的反应,心中必定感到不悦;即使已知错误,也往往不敢或不愿承认,不论是何种情形,心理都不会平静,如此神就不能归心了。
庄子曾提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修养工夫。人如果心猿意马,思绪不集中,意志就与肝脏分离,使得脾脏的功能大大减弱了,这就谈不上修养之道。
练拳的需要内外兼修,「外」即指身体,需将身体练得有弹性和韧性;「内」则指内脏,需以细致的缠丝劲透过层层的肌肤,深入按摩内脏。「内」更应指内在的修养,时时做到无为笃静,令精、神、魂、魄及意,不与五脏脱离,彼此相生相护。如此修练内守,久之自会中气充沛,臻于「在身体内百病难侵,在精神上则百害难伤」,这才是内外修练的境界。
(二) 太极拳和松柔
「松柔」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心理的训练,现代人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最感而需要。因此太极拳所提供的身心训练就是要掌握快慢的原理。练陈氏太极拳应先慢后快,快而复慢。为什么练拳架要先慢?因为慢,软骨组织才不会受伤;因为慢,才能渐渐向体向放松;因为慢,方可将气灌输到周遭极细的微血管;因为慢,经脉才易以意气贯注。这时期整个身躯的新陈代谢产生大循环,经脉逐渐畅通。待体内脏腑的功能加强了,软骨组织的韧性增加了,即使动作快,劲道猛,也不易受伤。此时应逐渐快速度,因动作快时,落点就会刚猛,不过这种快不是强为之快,而是极其自然的。等到「松」与「快」的条件已齐备了,便可以意掌握快慢相间,达到心柔刚柔、心刚则刚的刚柔相济的境地,整个身躯也由量变而达到质变的层次了。
当身体的体质改变之后,练拳时已非浮阳在动,而是内动。从外表看来,不见其动,但见其荡;左右交替动作时,看不见交接在何处,唯见全身鼓荡而上下交替时身体则呈波浪形起伏,此时潜气流畅,行阴中之阴,正说明「不静不见动之奇」的道理。
身体彻底放松之后,当求心意的放松,提升气质。心意的松透要靠「无为」,所谓「任举千万语,不若清心寡欲」,人处于俗世之中,但求此心不受世俗所染,而常顺其自然,其身自安,安之久,其心自定;心定而神自静。一旦身安、心定、神静,则人身之真气自会日趋浑厚,与大自然之气相通了。这种静心澄虑的修养,使得身体内部这个小宇宙与整个大宇宙之间,一气流行,融为一体。长期练太极拳的人常表现得气定神闲,天君泰然,就是这种自然无为的精神表现。
(三) 运劲摧坚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曾说:「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催」。一般人常将这句话解释为:太极拳的威力强大,不论多大的障碍、多强的敌人都能催毁,其实这所谓的障碍和敌人,都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面。
初生的婴儿最接近自然状态,但年岁渐长,就会受到周遭的环境的污染,共由饮食中摄取了不均衡的营养,以及许多有害健康的添加物。如此数十年来,体内因而累积了不易消化的乳酸和毒素,在身躯内造成了重重的障碍。而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由于惯性的缘故,多习惯于使用拙力,这也是易于造成身躯僵硬的原因。
一般运动多限于身体外表和四肢的活动,无法及于内脏器官和不随意肌。太极拳则丝毫不用拙力,以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将身躯上下尽量延伸,令体内的空间增大,再配合缠丝运气的原理,运用阴阳摩荡、阴阳旋动绞转的方式,对僵硬如钢的身躯千捶百炼,务求尽量接近初生时的纯静松柔状态。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这个道理。
如此经年累月持续地练下去,体内再坚硬的障碍也有排除的一天,而「一旦无障碍,恍然悟大空」,许多道理都自能理解,许多境界都自能领悟,这时候内心便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喜乐。
如果一佪人练拳仅在外表招式上下工夫,不能摆脱好胜好强的心理,最终定与太极拳绝缘,无从体悟其中的奥妙,这是一种缺憾。
(四) 用意不用力
一般运动的目的常是为了让肌肉结实,力气增强,锻炼成健美的身材,因此总要用很多力气苦练。练太极拳的原则却完全不一样,而是着重「用意不用力」,也就是以「意气君来骨肉臣」为原则。
许多人无法明白这个道理,不免怀疑;若不用力,力从何来?练拳的意义又何在?因此许多人练习推手,一旦与人交手就想比谁的力气大,谁能把对方推出去,谁的工夫就算高。我甚至知道有一位拳友,夜夜在庙宇里苦练,试图搬动重达八百斤的香炉,以为如此必可大大增进推手功力。结果数十年后,他的功力非但没有增进,身体关节反而变得十分僵硬。因为如果运动时只在表面下功夫,浑身上下都是拙力,经络气血反而会因滞塞,令关节转动不灵。更因这样的练拙力是非自然的,所以反而容易造成运动伤害。
如果运动时是用意不用力,意到时,气亦到,贯通周身经脉。人身的经络正如遍布大地的沟渠,沟渠不塞则水流;同样的道理,经络不闭则气通。气血毫无滞碍的经由通畅的经络,滋润了周遭的微血管,彷佛大地寻到了灌溉,整个身心必然充满了生命力,身形因而轻敏灵活,内劲自然而然产生,而毫滞重之态了。
在中国的身体文化中,能够极高明而又平实的,太极拳应是其中的翘处。所以前人归结经验所成的【拳经】,几乎是一篇浓缩了道家精华和阴阳哲理的练拳养生的总则。由于其中的含意精微而不易索解,一般练拳者常无法耐心解读,甚或轻忽视之,这是一件遗憾的事。其实每个人在长期演练的过程中,就是为了要将些理论精华实践出来,在不同的时代运用不同的学理加以理解,所以二十世纪末的中国人也应该赋予新解说,使它适应于现代社会,在当前工商社会的匆遽繁迫的生活中,人们感受了远比农业社会更大的压力,自然环境的质量也愈低落,因此我们应该再创新的「太极文化」。
「太极文化」其实就是透过身心的自我安顿,让身与心和谐合一,进而调整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的精神中,能够不争、去力,也就是要除去有为的机心,这样地演练拳法才能感受到如此行云流水,行乎所当行的情趣。因此练拳虽是小道,但在道家的观照中,却可进乎艺而通于道,太极生活即是人生的一部份,也是全体,只要善于体悟其中的道理,不仅练拳行功易于掌握诀窍,就是在人一生的生涯中也足可激发人的潜能,调整人生的态度。否则将太极拳只当作斗力的搏击术,即不能提高练的功力,也有失当初前贤创拳的真谛。自从师练拳以来,经久而略有所得,爰草此以就正于各界方家,并衷心期望中国的太极文化能发扬光大。
内家拳功夫的层次看的就是松柔程度。不能是一个点的松柔,不能是局部的松柔,不能是仅仅身体的松柔,而是身体和心理、全部身体的松柔。这是需要不断修炼提升的。松柔的越好,气血越是畅通,就越是高水平。松的要像水一样,像棉花一样。行拳就是导引,导气引体。中正安舒,轻灵圆活,都是周身松柔的要求。陈氏太极拳特别强调缠丝运动,就是改变直线运动,走圆弧运动,吴氏叫做轻扶八方线,都是轻灵圆活之意,目的也是为了周身松柔。
以下是台湾太极导引师熊卫的体会:
所谓『天无旋则毁,地无旋则坠,人无旋则枯。』地球在宇宙中是循着圆弧形的轨迹运行着,人法天、法地、法自然,因而在运动时也须依循旋转的原则,这个缠丝运转的道理。过去陈派高手一再强调的缠丝劲,就在于巧妙运用物体在旋转中,增强内在的劲道,好像子弹击发时,沿着枪膛快速推动,是以来福线的圆弧运动进行,因此产生瞬间的爆发力。如果只是直直的前伸力道就不大,改变为旋转式的推进,大圈中套小圈圈,蕴蓄的劲道就有意想不到之妙。
像『筋骨要松』,『皮肤要攻』、『柔行气、刚落点』、『一羽不能加』之类。缠丝运劲需要松,肌肤要松、筋骨要松,松到里,松到底,这样才能无障碍。根据旋转之理的训练,不但要气沉丹田,而且要丹田内转,内转潜转,才能使丹田有劲,有足够的爆发力。而爆发的过程就在肌肤、筋骨要松透,才能一无阻碍,意到气到,瞬间即至,这就所谓的爆发力。
松字诀是太极导引的诀窍之一,演练时如果不能松柔,而显得僵滞、生硬,就不能确实把握太极导引、太极拳的要领。要松就要依照旋转的原理,将四肢肌肤逐渐旋转,在不断的身躯转动中放松,由外表的肌肤层松到内部的肌肤层,由身体的表面逐渐松到内部的脏腑。一般说来,身体上的胸肌、肩胛部分是不太容易任意活动,尤其脏腑器官更不易随意而动,经过松柔的运动,就可随着自己的意志,让它自然的蠕动。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未尝容易因紧张而生病变,如果能让它松弛,增加蠕动,自然对于内部的脏腑具有治疗胃肠病,增进食欲的功效。要松要柔,骤看好像容易,其实松是没有止境,习惯于各种用的方式,一下子要去掉拙力,从放松中培养心的内力,这是必经的阶段。
先穷其理,而后才可行其理
  1.太极拳、太极导引不能只从动作上下功夫,必须先研究其理,以免原地踏步。
  2.“沉肩坠肘”还有深层的涵义,不能受困于外形。
  3.“锻炼真空反大虚”尚赖“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绞转、延伸,才能“锻尽千般波滓物”。
  4.松如棉花,才能“内刚则敢,外柔则应”;“彼不知我,而我独知人”。
  5.刚柔,虚实与阴阳:由最初灵肉未分,到阴中之阳,灵肉渐分,到灵肉合一。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一、太极拳、太极导引不能只从动作上下功夫
  我经常重复对学生说:要研练太极拳、太极导引,必须先研究其理。就是探讨每一句拳经,与每一个动作的意义。为什么拳经这样描述?为什么有这一个动作?毕竟,先贤所创太极拳,是经历许多人长久累积的心血结晶;前后多少人,穷其一生的时间,耗尽智慧,才肯定了文字上的记载,传承到今天。全世界都公认中国的太极拳是最适合养生的上乘功夫。这套中国古老的身体文化,包括生理、哲理、技击(力学),范围非常广,可惜部份的人只能从某个专业的角度来研究它。如果能从各个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加以研究,又能念兹在兹,身作心惟,就会渐渐体悟到其理之根源处,才能自信地去推行这些深澳又富含哲理的功夫。如此,则空间的延伸是无限大。如果只是依前贤所言、所载的外形动作上下功夫,只靠苦练,而不去探索其理的根源,就无法有长久、深层阶段的进步。甚至十年、二十年下来,仍然原地踏步而已。
  二、“沉肩坠肘”还有深层的涵义
  以“沉肩坠肘”的动作而论,许多人只从外形来练,而忽略了内层的,意识深处的思悟。不少缺乏经验的老师,不知内层的意念,看到人肩膀耸起,立刻加以纠正。他们以为耸肩是错的,不符合拳经所谓“沉肩坠肘”的要求,不求甚解,不加解释,逐渐成了大家的共识与习惯。殊不知所谓沉肩,可由肩头的小间隙中向内延伸,延伸到前面的锁骨,后面的肩胛骨;由肩胛骨更可移位到更深层,甚至已摸不到了,因为由阳面转到阴面的内层了。我们的手臂较原来的位置,可增长十公分以上。我们身躯的中间,就是肩胛骨与锁骨的部位,当旋转时,可带动乳房由突出而平面,由平面而内转,得到内层的按摩作用,何等的深奥!
  在足部方面,旋踝转胯与手部旋腕转臂同理,可延伸到腰隙的深处。易言之,腿部亦如手臂,较原来的部位延伸加长。腰与膝、胯的骨节的间隙加大了。
  三、“锻炼真空反大虚”尚赖“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绞转、延伸。
  以上是第一阶段的战略。形成后,又部署第二战略。大体言之,则谓“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首先,在我们整个身躯,要建立一个真空的观念,就如天地之间的玄沟,或称“网联”。天地有相,中间的玄沟则无形无相,混然一气,一望无际。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纯是一气流行。正与《参同契》所描述:“易行周流,屈伸反覆,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天地,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契合。也如张三丰祖师所云:“锻炼真空反大虚”。我们的身躯也是一个小天地。锻炼过程,首先从头顶泥丸宫与足部涌泉穴之间,借丹田内转与气沉丹田,内转为阳,气沉为阴,相互绞转下功夫。把穴道中原存的浊气、脂肪、乳酸等废物,一一清除。好像整治湖沼中长久层积的污泥,恢复原来的清明状态。清除之后,其间的空旷扩大,延伸到极限,此即“锻炼真空返大虚”。其中包含由腹部的绞转,向上延伸到胸部的绞转,再向后延伸脊椎、大椎骨连成一贯周而复始的缠绕,以达到整个身躯的内外,如波浪形的推动,使身躯渐成真空状态。在内部更要包括生活中,平常所累积的“千般波滓物”,完全加以清除、净化。
  四、松如棉花,内刚则敢,外柔则应;彼不知我,而我独知人
  在刚与柔的变化中,更要体悟深层的变化,如“至柔而含至刚”的过程。不能忽视它的重要性。否则练成内柔外刚,养成躁性,其潜意识会有懦弱的个性而不自觉。这必须要有悟性,就是要绝对的放松,而达到松透,松到深层的骨髓处。这是要收敛到骨质的改变。如果无法体悟这种种松的现象及意义,而暗自加强一些强为的动作,就会阻碍松透,无法达到内刚而外柔的境界,自然也无从体会内刚外柔的哲理及其“应物”技巧。加重一点语意:要松如棉花。
  肌肤有许多层次,一层深入一层。当二人搭手时,对手一触及你的皮毛,你的心意立即参透了对手的骨底,全然感觉到对方的动态。。拳经有这样一段描述:“前手去,后手跟;一手回,另手随。两手一阴一阳黏来似螺纹。”这就是累积了“内刚则敢,外柔则应”的高度技巧,所谓“彼不知我,而我独知彼矣。”有谓“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这“微”就是“机”。这种机制,就是老子“不愿为主人而为客人”的思想。因为主人有形在先,客人的反应在后。所谓“有形,事之主;无形,事之宾”。为什么要如此?因为先观察以为体,争主动以为用。这就是掌握了“机”。如果对方看出你的战术,连“微”动也不显现时,你就要立即改变战术,转为“击击而不击,不为他人先;守守而不守,不为后人著”。这中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五、刚柔,虚实与阴阳
  再谈刚与柔、刚柔摩荡、内刚外柔、外刚内柔等等的层次。
  要如何认识这些层次?今试仔细分析它的程序。
  最初的阶段,我们很难了解何谓用柔或用刚,因为刚开始很难判断自己身体本质的适应性。必待练一段时期之后,才能体会拳经上相关的练拳要领。如练拳时要“用意不用力”,要“用虚”。所谓“虚从实始”,练拳之前,身躯的本质就是实,充满拙力,因此先用虚、用意。练了一段时间后,身体放松了,骨节灵敏了,所锻炼出来的“实”,与未练前的“实”,不同质。所以能慢慢感觉到“虚为实之基,实为虚之验”的道理。经过这段时期,当你的经验与拳经的道理不谋而合了,就能渐渐明白虚与实的过程。如此,才能提升到“阴中之阳”的层次。何谓“阴中之阳”?
  所谓“阴中之阳”,是练筋骨,运气血。有了健全的体魄,才能产生健全的精神;有了健全的精神,其思维能更精细。此时遇到难解的问题,自能由“道”之阶,一以贯之,从此端以悟彼端了。所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到此地步,欲更上一层楼,则进入另一层次的功能,完全炼心运髓了,已进入阴中之阴了。动以运髓,静以虑心。此动中有静,则外不有象,内却有心,就是以心著象,已进入到深层的骨髓,也包括了五脏六腑。由最初灵肉未分,到阴中之阳,灵肉渐分,到灵肉合一。这已是太极拳的内涵所在。
熊卫 开创太极导引神奇境界 许芳菊
春天里的早晨,阳光很温暖。关渡艺术学院舞蹈系先修班的学生,活蹦乱跳地在舞蹈教室里等待上熊卫老师的课。
七十三岁的熊卫,缓缓地步入教室,面对这群年轻孩子,自然流露出疼爱的神情。他一个个的点名,像在喊自己疼惜的小孙子,每个被点到名的学生他也都会和他们亲切的聊几句,学生热情的围拢着熊卫,任谁也看不出这麽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先生,竟是个武功高深的一代宗师。
近年来,太极导引蔚为风潮,从优剧场、云门舞集到艺术学院舞蹈系、戏剧系,以及各个大大小小的剧场、表演团体,无不竞相学习太极导引,林怀民更依太极导引而发展出「水月」一舞,令国内外观众为之惊叹。而开创出这一套太极导引的,正是熊卫。
个性平实不爱造势宣传的熊卫,即使徒子徒孙满天下,影响力遍及台湾的艺术界、学界甚至企业界,对於媒体的探访,大多也予以婉拒。带着碰运气的心情,我等待在熊老师的课堂外,希望能一睹熊老师教太极导引的情形。
熊老师客气地让我在一旁旁听,上课时,也不时来指导我一下。由於平日疏於运动,我的身体僵硬无比,松软不下来。熊老师一边比着灵活柔软的身躯告诉我太极导引的要诀,一边指导我的动作。「你太快了,要慢,身体空下来,阳光、空气才会进来。」熊老师的湖南乡音,我得很吃力的听他的一字一句,有时不甚了解,熊老师便带着我的手,直接旋转起来。一时间,我的肩膀与手臂,彷如有一道轻柔的水流流过,身体感觉到一种从未经验过的松软舒畅。
没有本钱就是最大的本钱
年轻时体弱多病,熊卫笑称自已的身体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调」。13岁那年,熊卫患了伤寒,校长见他病情严重,连夜派两名轿夫将他扛回家,在床上躺了一年半,病才刚好,又为了逃避日本人的迫害,东躲西藏,熊卫一直没机会受正式的教育。
民国38年,他随着部队来台,在军队中当个小兵,後来又罹患重病,医生已经宣布他来日无多。熊卫也自知病情严重,还将遗言告知一位同事,希望将来对家里有些交代。
如果说练太极拳需要一些条件,那麽熊卫可以说是最没有条件的人了。他的身子弱、体力差、又没受过正统教育,但是这一切,反而促成了他今天的成就。
熊卫当时心里想,既然医生不能救我,我就只有试着自助了。於是熊卫开始跟着老师学太极拳,身体也逐渐恢复健康。但是练一段时间之後,他产生了许多疑惑,太极拳中的一些招式、口诀似乎与他的体会有些冲突,於是他开始研读拳经和道家经典如黄帝的《阴符经》、太极拳始祖张三丰的拳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庄子》等。熊卫回忆那时,「觉得身体好像被困住了。我想变,不想被困住,我要跳出框框,於是就去读很多的书,寻找根源。」
他所创的太极12式,不但融合了各派太极拳法,更把他对老庄哲学的体会,真正地融入肢体的运动中。
例如,他的太极导引强调「用意不用力」,透过调息、伸展、旋转,将身体的空间增大,使身体逐渐松软下来,接近初生时的纯净松柔,就如老子《道德经》所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熊卫形容自己打拳,心中只有「太极」而无「拳」,有时甚至感觉不到手臂和手腕的存在,只觉得双掌如两只蝴蝶相互吸引、上下左右翻飞,不知是庄周梦蝶,抑或蝶梦庄周。
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形容熊卫是「去框架,要自由,创作型的艺术家。」也正因为如此,他能跳脱自我条件的限制,进而导引许多人进入身体的新境界。
值得普及化的运动
中研院文哲所教授李丰懋已经跟着熊卫练太极导引十多年,他在体验了太极导引的好处之後,便希望能将这种运动推广出去。
「我觉得养生不应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老少咸宜。我练过之後,觉得这个运动应该有很高的涵盖性,可以向很多城市推广。从国中生到八十几岁的人都可以学。」李丰懋教授说。
早在艺术表演团体学习太极导引之前,就有许多企业像是大同、长荣、奥美等公司,发现这个运动的好处,而竞相邀请熊卫老师到公司上课。
李丰懋教授回忆以前常常去大同公司跟他们要老师,「我说熊老师一来,你们就要把他留下来,这怎麽可以?」
现在练太极导引的人更多,俨然成为一种流行。沿着淡水捷运站,就可看到好几处推广熊卫太极导引的教室,联邦银行、中国信托银行等企业,也都延揽了熊卫的弟子为员工上课。但是熊卫一如以往,平平实实的教拳。七十三岁、走起路来温温稳稳的他,经常就这麽自己搭着捷运到各地上课。
来练太极导引的人有许多是平日不常运动的上班族。在保险公司上班的杨敏秀,跟着熊老师的弟子陈庆华练了几个月的太极导引,她感觉这种运动跟一般爬山运动流的汗不一样,好像是从身体很深层的地方流出来的汗。更好的是,腆腆突出的小腹很快就消掉了。
天不旋则毁,人不旋则枯
太极导引包括导气六式、引体六式,是由太极拳发展而来。原则大致相同,但是形式更为简单易练,也因此能够更为普及。
太极导引的动是有方法的动。
中研院教授李丰楙指出,练太极导引的原则是:要动到不喘气而流汗,而且一定要里外兼动。身体要动,脏腑也要动。第三个原则是,不能直直的动,要旋转着动。就好像毛巾的原理,毛巾一扭,里面的水才会出来,身体里的秽气才会出来。
熊卫在他的《太极心法》一书中便指出,如果动的不得法,光是躁动,不但不能培养元气,反而会大量消耗。
他的太极导引强调合乎自然规律的动。古人观察自然现象,发现所有的物体都以旋转的方式运动,於是有「天无旋则毁,地无旋则坠,人无旋则枯」的体会。太极导引的运动方式,就是让身体做旋转式的运动。
从熊卫的观点来看,身体像水一样,无处不可旋转,大圈圈中又有小圈圈,环环相扣,因此运动起来,可以如缠丝般旋转,一个圈圈套着一个圈圈逐渐向前推进。其效果是五脏六腑全都可以得到运动,平常动不到的地方也能动到。
治心急的一帖药
太极导引能够逐渐受到一般大众的欢迎,成为大家喜爱的运动,应该也反映了一般人内心深处的需求。在这个要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熊卫却强调太极导引的动作务必要悠、要缓,因为慢才能渐渐向体内放松,气才能深入到每一根微血管,「极柔软才能极刚强,能呼吸才能极灵活。」太极拳的「松」是要「松到里、松到底、松到透。」
他强调慢中的工夫,在悠缓的时间中,打开身体的空间,释放出平日紧张、焦虑,急急忙忙而压抑身体之内的秽气。
林怀民便认为,熊老师的太极导引是一种内家功,让人可以非常安静,让内部变得非常敏感。可以养生疗伤。
肢体语言的新发现
熊卫认为练太极的目的,不是要朝外打。而是要朝自己的身体打,摧毁体内的僵硬,让身体逐渐松柔;太极拳更要朝自己的内心打,破除狭隘的观念,开放心胸界限,与宇宙万物同存。其主要的心法,也就是老子所说﹕「致虚无,守静笃。」这种往身体内思考的观念,大异於西方对身体的观念。林怀民指出,西方的肢体观是实体的,甚至是对抗的,相对於肌肉贲张,与机器对应的健身房运动,「太极导引」的世界,毋宁是与自己身体的私密对话。也因此为台湾的艺术表演者开启了一种新的肢体语言。
云门舞者杨宜君认为,熊老师的太极导引让他们发现很多东西要往身体里找,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很多变化旋转的空间,在表演上,肢体也可以更自由的运用。
舞者宋超群谈起太极导引对他的影响,他觉得以前常用大脑去思考,肢体跟心灵好像是分开的,但这几年的训练从打坐到太极导引,慢慢让他们能够去感觉到肢体要我们做什麽,而不只是听大脑要我们跳什麽。「这让我们可以忘掉技巧,投入到身体里,让我们意识到心在跳、骨头在蠕动,」他说。
除了对身体有新的体悟、许多人甚至对人生的体悟也更深了。
资深的云门舞者李诤君,认为熊老师其实是一个艺术家,「前两年我准备去英国深造,但家里有一些事让我烦心,熊老师那时候跟我说了一些话,点醒了我。他说﹕「你就是你,你不能带走任何东西,甚至连喜怒哀乐都不要带走。」他让我更懂得要放得下。肢体要放得下,心也要放得下,这样才能求得一个自在。」李诤君说。
金枝演社的创办人王荣裕,觉得与熊卫练拳带给他们的除了身体的健康、身体的开发之外,还带给他们人生的哲学。「老师常讲推手,有所谓的「不顶不丢」其实人生的哲学也是这样,你跟人的相处,不能太猛撞,也不太疏离。我们多少都因为打拳而影响到人生的哲学、处事的态度。」王荣裕说。
熊卫老师在艺术学院对十几岁的学生上课时,也是循循善诱地传递他的哲学领悟,他教学生呼吸时要让器官放松,把身体的脏东西吐出来,把关节慢慢打开,这时身体里面就像一个风箱,外面的空气就会慢慢引进来,身体里面的脉络就会跟外面的磁场相呼应,这可以说就是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
当熊卫随着云门到巴黎表演时,法国人要以高薪留他在巴黎三个月教太极导引,西班牙也有人要来巴黎接他,请他顺道去西班牙授课,熊卫都婉拒了。
他看着课堂里那群十来岁的孩子说﹕「外国人也许可以学得一些形式,可是文化的内涵是很难教的。」
拳格即人格
从一个离乡背井的小兵、一个被医生宣告无救的病人,到今天成为一位太极宗师,启发无数表演工作者灵感的文化导师,熊卫一直保有赤子之心。
「我每次看到他打拳,我都会哭,觉得好感动,像神一样。有一次他跟一个师姐在山上打散手,两个人打起来好像在跳舞一样。我看了就觉得好美、好漂亮,老师打拳真的是行云流水,」王荣裕跟随熊卫练太极导引多年,他提起了几次和老师练拳的难忘经验。
「以前老师常会跟师母走路上山教我们打拳,他上来的时候,我们常常还在睡觉,老师跟师母就把我们叫起来,叫我们吃早点。有一次因为我们排戏排到很晚,但是拳还是要打。我们打拳打到一半,很多人都很累了,老师说,好,大家躺下来休息。结果大家都睡着了、老师也睡着了。
还有一次,上完课了,在山上都有很多的毛毛虫,老师在换衣服,忽然看到一只毛毛虫在桌上,『阿!打拳就像这个样子没有骨头,软得这样!』
赤子之心啊,他一看到毛毛虫就好兴奋。」
「他不只形式上是一个老师,他生活上都在教你,」王荣裕说。
养生之道在於放下
一些打高尔夫球、保龄球的职业选手现在也都来跟着熊卫练太极导引,由於对身体的掌握更好,球艺也更加精进。熊卫认为,「你只要更懂得怎麽把手伸出去,球就可以打得更好。这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陪着熊老师坐在捷运往新店的路上,我问他﹕「太极导引是不是很好的养生之道?」他却说﹕「养生之道在於放下,现在人无法放松的障碍,就是因为贪,想要强。」
看着熊卫柔软灵活的身躯,彷佛就是一座修炼的道场,宇宙的学问,人生的道理,就在那肢体的伸展旋转之间一一呈现。
导气引体,道法自然-访问熊卫先生谈「太极导引」
李丰楙/教授
『太极导引』就是中国气功、丹道文化中的具体表现,一是『太极引导』的特质、如何形成、渊源何在?
基本原理又有什么依据? 为何有效?
这是有关太极引导的独特性的部分。
另一方面则是从中国道家、气功的传统,试对太极引导作一观照,在丹道、武功的历史发展中,这一深具中国风格的保健运动,它的特色何在?
占有怎么样的独特地位,这样,就可衡量太极引导的独特性,也可看出它的传统性。
一、原理篇
李(笔者自称):请问熊先生为何会有『太极导引』的构想,它有什么特殊意义?
熊先生(以下简称熊):
按照老子的说法,『太极导引』只是道的体现,是一种强名,将太极之理运用于人的身心活动中,由体而用,有本有源。问题在对于太极之理,各人有各人的体验,因而运用出来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说,我们常看的道家典籍、前辈所著的拳经,因为经典文字简洁、扼要,只提示原理、原则,所以解说、注释出来就各有会心之处。
『太极导引』正是个人体会的太极原理,实际运用于运气引体的动作中,可说是道家的养生学、养生术。
李:太极导引既然是熊先生所创获的道家养生学、术,那么胆敢请问他是如何构成的?
有什么传统?
熊:太极导引是结合了中国道家的哲学,气功的活用,以及中医保健医疗的体育活动,成为一种有内涵、有形式的健身、健心术。
说起它的传统,就要感谢一些师长、前辈的启蒙。最先是从太极拳入门,经由李寿籛老师的引导,学习杨家太极﹔又从周增霖先生学习郝派太极,后来又有机缘得聆听许多前辈,讲解有关太极原理的运用,其间因工作关系调往高雄时,又体会赵堡架陈家太极的巧妙。
这些都是师长前辈所传授的宝贵经验。
但古语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二、三十年中,萦绕心里的就是如何将这些太极之理融合、贯串,成为一种属于自己身心所能发挥的修养。
『太极导引』可说就是这些心得的结晶。
李:前面您提到太极之理、书上有讲、前辈也曾说,但事实上是各有各的体会,因而就逐渐形成百千样的气功。请问您的体会又如何?
与其他的运气引体又有什么不同?
熊:这是比较难答的,因为我不能说,『太极导引』就一定比其他导引术高明,而只是说个人体会得的道家、拳经上的智慧,有一得之愚而已!
中国哲人常仰观俯察宇宙之间,发现一种运行不已、自强不息的道理,可是说旋转变化。万物生成。
宇宙是动的、有生机的,所以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太极之理就是强调人不能静止不动,要运动活动,才能生活下去。
而这种宇宙运转的轨迹,不是直线的而是旋转的圆形。
『太极导引』舍弃一般习惯的直来直往的运动方式,而采用旋转的、圆弧形的进行方式,因此让许多初接触的,觉得惊奇、讶异,但一旦接触之后,常是欣然同意、乐于接受。
李:旋转运行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它不仅是哲学的抽象思维,而且也获得近代科学的印证,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
能不能在具体说明,如何能将这种道理落实于人体运动中。
熊:我先引用一句话说明:所谓『天无旋则毁,地无旋则坠,人无旋则枯。
』地球在宇宙中是循着圆弧形的轨迹运行着,人法天、法地、法自然,因而在运动时也须依循旋转的原则,这个缠丝运转的道理。
过去陈派高手一再强调的缠丝劲,就在于巧妙运用物体在旋转中,增强内在的劲道,好像子弹击发时,沿着枪膛快速推动,是以来福线的圆弧运动进行,因此产生瞬间的爆发力。如果只是直直的前伸力道就不大,改变为旋转式的推进,大圈中套小圈圈,蕴蓄的劲道就有意想不到之妙。
李:缠丝运动的原理,在陈家太极的理论与运用中,是公认为深具特色的。
但您已接受杨派、郝派的严格训练,又如何将它融合在一起?
因为依我们观察,您在使用爆发力时,所蕴蓄的劲道是不太一样?就浅见所及:国内高手能在瞬间达到这样的震撼性内劲的,您具有极独到之处,请问:这是如何得来的?
熊:拳经常说的有许多是描写这种情形的:像『筋骨要松』,『皮肤要攻』、『柔行气、刚落点』、『一羽不能加』之类。缠丝运劲需要松,肌肤要松、筋骨要松,松到里,松到底,这样才能无障碍。
根据旋转之理的训练,不但要气沉丹田,而且要丹田内转,内转潜转,才能使丹田有劲,有足够的爆发力。而爆发的过程就在肌肤、筋骨要松透,才能一无阻碍,意到气到,瞬间即至,这就所谓的爆发力。
李:爆发力自是功夫精湛的高境,是许多气功修练者梦寐以求的。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种松柔训练有什么功效?
熊:松字诀是太极导引的诀窍之一,演练时如果不能松柔,而显得僵滞、生硬,就不能确实把握太极导引、太极拳的要领。
要松就要依照旋转的原理,将四肢肌肤逐渐旋转,在不断的身躯转动中放松,由外表的肌肤层松到内部的肌肤层,由身体的表面逐渐松到内部的脏腑。一般说来,身体上的胸肌、肩胛部分是不太容易任意活动,尤其脏腑器官更不易随意而动,经过松柔的运动,就可随着自己的意志,让它自然的蠕动。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未尝容易因紧张而生病变,如果能让它松弛,增加蠕动,自然对于内部的脏腑具有治疗胃肠病,增进食欲的功效。要松要柔,骤看好像容易,其实松是没有止境,习惯于各种用的方式,一下子要去掉拙力,从放松中培养心的内力,这是必经的阶段。
二、运用篇
李:太极导引既然是运用太极之理的导引动作,能否概介地说明它的内容?
熊:太极导引凡有十二式,分作运气六式,引体六式﹔所谓导气六式,包括呼吸以踵、南北拉极、气机交替、推手舒展、引挽拦腰、抱元守一﹔引导六式则包括:旋腕转臂(正式)、旋腕转背(隅式)、通背双旋、旋腰转脊、旋踝转胯、三旋合一。一般初学者大都从引体开始,配合一、两式导气,逐渐练习到习惯以后,才能从导气第一式,作到第六式,使全身气机腾然﹔然后再演练引体、导气入于肌肤、入于筋骨成为一气呵成的活动。
李:能否详细说明『导气』六式,如何养气?
如何導行於經絡?如何导行于经络?
『气』的修练是将人的神(精神)、形(身体)和呼吸能动地结合,锻炼人体的真气,借以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运动。
經由自動性的調整,對於身體產生自我平衡、自我修護的功能。经由自动性的调整,对于身体产生自我平衡、自我修护的功能。
『导气』六式包括静功、动功的动静功,在规划的动作中,让人体的气能顺畅地流动于十二经络等脉络中。
有关中医学、道家丹道所说的『气』─道家特别用『?』字表示先天气的状态,现在已经由科学家逐步证明,诸如克里安照相术之类。
气是可以培养的,在丹田部位养气,从西医解剖学上看,气当然是经由呼吸器官吸进体内﹔但在中医学讲究经络的,确信气可在丹田之内培养、内转,然后循着不同的动作,将气导行于其中。
李:气的存在,经络的路线确是尚待科学的进一步证明,但只要有练气的经验,大都会承认有种气动、气行的感觉。
所谓归划的动作,是不是您所指导的一些伸屈、引挽的姿势,这些姿势与古籍中的导引图,以及各种功法好像有相似之处!
熊:中国自古就流传了各式各样的导引图式,因为流传时日久了,姿势繁多,常让人有无所适从之感。
這裡的導氣六式是根據老前輩所傳授的內功心法,適合現代人的需要,重新加以規劃整編的,方便於現代人的空。这里的导气六式是根据老前辈所传授的内功心法,适合现代人的需要,重新加以规划整编的,方便于现代人的空。
『呼吸以踵』,将气纳丹田,然后扩散于四肢,当气贯于指尖,会有麻胀之感,这时两脚自然提高,所谓『真人之息以踵』,就是气息绵绵,涌泉涌动的感觉。
這個動作是上下的拉伸,調動了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陽維、陰蹻等。这个动作是上下的拉伸,调动了足三阳经、足三阴经、阳维、阴蹻等。
比较推手舒展,则是左右的伸屈,手臂向左右逐渐舒展的过程,先是坐腕、再来是突掌,最后是舒指。
我们都知道中医在把脉时,讲究寸关尺,因为这一部位极为敏锐地与全身经络、穴道有关,气血运行的状况,由此可知。
推手舒展就是在一连三个连续动作中,让气血明显地随着一坐一突,然后舒伸手指,产生触电、麻胀之感。
类似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复杂的人体经络学原理。
李:运气六式的前五式,都是动功,为何第六式的抱元守一采用静功?
这有什么用意?
熊:气功的动、静功,其实要配合运用,如困没有前五式引动气机,流畅气血,那么抱元守一的静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前五式的动作,既已有了上下、左右、斜举、前弯等姿势,它大体能使气血流动于经络之中,全身的气能、热能以蓄积将足,这时只要抱一养气。
其实这一动作包括了两个动作:一守膻中,另一则近于插手功。
通常在抱元守一时,要阖眼垂帘,使心不外驰、精神内敛。一些演练者在做完前五式,进入第六式后,调身、调心、调息,就会逐渐在入静状态中,气息绵绵,吐纳深长,获致极为愉悦的经验。
李:导气六式也是根据旋转运气的原理吗?
如何与引导六式配合?
熊:导气六式自然也以旋转原理为主,但主要的是为了先培养真气,流畅气血﹔若要将旋转原理彻底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要在引导动作中求。
这六式主要的是旋腕转背、旋腰转脊、旋踝转胯﹔通臂双旋则是配合、加强的一式。
人体中的九大关节,前五式分别活动了腕、肘、肩、腰、脊、颈、胯、膝、踝,每一关节都能放松。
而手掌部分则配合腰胯,一坐一突再一伸,将气血贯串一气,这些动作的幅度极大,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大圈中套小圈,最后不见圈圈,而只是身体内部的旋转活动,因为那全是气与肌肤、脏腑的配合,已到了有意、无意的状态,不甚吃力,但一旦荡出,又有一股沛然内充的内劲。
『三旋合一』作为第六式,有什么作用? 对于前五式是总结吗?
熊:三旋合一是较高级的动作,它做会了前五式,将九大关节都松开,肌肉都松透,整体贯串起来,古人常说如贯九曲珠,珠子是圆活运转的,又与其他的珠子前后连贯,这才能说是贯珠。一旦通身俱松,由外而内、由小而大,已经能松到里,就可体会三旋合一的妙处。
开始作三旋合一,是有贯串前五式的作用,这时动作的幅度较大。
功夫深了以后,随着内部动荡之势加大,外表的动作反而逐渐缩小,这时整个身体的动荡,就有如风吹杨柳,生机盎然。三旋合一式作为引体的六式,一方面固然综结前五式,贯串一气﹔另一方面则是作为较高的层次,表现功夫深刻时﹔外表气定神闲,波平浪静﹔而内,则气势内敛,一旦发作则有雷霆万钧之势。
三、修练篇
李:太极导引在演练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步骤?
可以区分什么阶段?
熊:太极导引十二动作之先后,是有其程序的:最初要练后六个动作(引体),俟内部由于不断的伸缩旋转,直到深层肌肤都有了弹性,进而增强它的韧性之后,再回头练导气的功夫。
則內部比較適應。则内部比较适应。
俟感觉都能适应后,日后再练时,可从导气养气,引体入骨(久练后,骨节发生响声)。
如果时间不许可时,也可选择其中几个单独练习亦可。
李:练习太极导引,是否有什么年龄、性别、或体能的限制?
熊:太极导引既适合老年人也适合年轻人,老年人姿势较高,而年轻人姿势尽可放低(王阳明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至于女性及身体情况较弱的,也可比照老年人,采高姿,逐渐加强体力、内气,最后可采用中姿、或低姿。
我的學生中,有不少是婦女及七、八十歲的年長者,經一段時間的演練,大多可作到低姿,這完全要靠有心去練。我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妇女及七、八十岁的年长者,经一段时间的演练,大多可作到低姿,这完全要靠有心去练。
值得一提的,也有长骨刺,甚至被医生诊断为癌症的,都在耐心练习之后,获致长足的进步。
李:在演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这又是有什么到里?
熊:由于导气的动作,使人有腹鸣肌肉跳动的现象,或是打隔放屁,这是气机已动,胃肠也会微微蠕动,进而蠕翅及动脉,因而气动遂即全身。
(如孟子所谓卒于面盎于背达于四方。)如再引体﹔则内部骨骼连连作响,这是缠丝的效果,所谓缠者运气之法门也。
都属于正常现象,而且有效的征验。
李:导引之后常有气动的现象,一般人常怕有所谓『走火入魔』的情况,这时可能人会紧张?
防危虑险之道又如何?
熊:如果全身已微微蠕动,最好不要刻意去帮助他动,仍然保持『无为』的心境,则此现象会慢慢消失。
如果你以为内气已动,而又以强而有力的意识去帮助他动,则动的更为剧烈,甚至因此受到伤害(孟子所谓气以直养,而无害也。就是这个道理,这都是顺乎自然现象,不必故弄玄虚)。
这是要避免的现象。
当然在平常的练习中,如怠觉有不顺,即改练『三旋合一』的动作来调整,等畅顺后,可继续练习。
其实只要持之自然,绝不会有什么『走火入魔』的事。
李:太极导引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居住在都市的上班族,具有什么意义?
熊:太极导引是适合于现代都市人的一种运动。因经济繁荣之后,人们都趋向享乐,所以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一些不合乎『卫生』、『养生』原则的行为:诸如摄取过多的营养,而便利的交通,繁忙的工作,又使大家失去运动的机会,因而就易于罹患『富贵病』。面对科技社会所形成的压力,使得都市人易罹患肠胃病、或者其他病痛的情况大为提高,这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演练太极导引由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广大的空间,随时随地,方便就练,因此适合现代都市人的需要。
李:对于气功需求,近年来有渐趋热门之势,但由于现代人讲究速效的习惯,因而也出现许多奇特的现象,这一方面您的看法如何?
熊:都市人一旦犯病,遵照医师的嘱咐从事运动。
常想:在短时间内以躁动、快速的方式获致奇效,这是不正确的观念。 保健之道,重在平時漸進的運動,防患於未然,而不是短時間可以奏效。保健之道,重在平时渐进的运动,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短时间可以奏效。
现代人总希望轻松的运动量,而有些宣传就针对这种心里,强调每日数分钟就可以长命百岁,其实运动是要逐渐增加『量』,并循序提高『质』的难度﹔由浅而深,由外而内,才真正得到运动的功效。
这是给练功者的一点建议,原则上,太极导引不是保证在多短的时间内,让学习者获至不可思议的奇效。
而提供一套健全健心之道,让学习者在自然进步当中,发挥人自身的本能,自我调整、自我维护。这是自立的、自求多福的身心运动。
李:太极导引对于保护,具有功效。那么对于练功─包括太极拳,或其他功夫又有什么功用?
熊:太极导引是太极拳、气功的精华,也是练功的基础功夫。
练出正确的动作,如垂直的升降,从头上百会到会阴,连成一线,又贯串到涌泉,那么打太极拳时自然姿势正确。
尤其是内劲充实,自有水到渠成之日。 以太极拳的体用言,能更缠丝运化。
自然可守可攻,而不是出手僵硬、力道受限。这些是属于太极拳的问题,需要专门论说,但终归一句:打好太极导引的根底,才可更上一层楼。
李:太极导引这种功夫,经由传播工具的报导已渐受注意,而欧美、日本及南非,均有人来邀请前往传授,先生有什么感想?
熊:是的!
这些年来国外有不少学校、团体至舍下相邀,但我觉得太极导引是中华文化需要让国内有心之士有缘接触,这是为什么政大成立『道家学社』传授太极文化,也组成『卫道分会』参加中华民国太极拳协会的主因。
它是得自悠久的中华文化,融合了道家哲理、国术精华以及气功的活用,是属于中国人的。
这几年在国内,由于一些教授的邀请,作了一些传授的工作。但太极文化、道家文化也应到海外去宣扬,让外国朋友也体会到中国人的智慧,所以在适当的情况下,确有国外之行的打算。
李:最后请您对太极导引的推展活动,以及国内的气功热,发表一些建议,好吗?
熊:好的。
个人深信太极导引是优秀的中华的身体文化,从三十年前习拳至今,信念如一,而且越来越坚定,这是列祖列宗的智慧结晶,希望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能够越形发扬,加以科学化、现代化,对于中国人有用,对于全世界的人类也有用,这是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奉献。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点愿望,在这一切讲究宣传的时代,『太极导引』的推广,还是要保持一贯的平实风格,这是卫道,也是『卫道分会』的成立宗旨。
编者按:本文选自气功文化出版社所出版之《太极导引》(现已绝版)一书,第107-115页。
内容极为详实、精彩,对于太极导引的练习,亦有相当助益,特录于此,以供习练者参考。
「轉」出健康來:熊衛的「太極導引」
文‧陳淑美/圖.張良綱
自幼身體虛弱的熊衛因為養生而練拳,最後卻練成舞蹈系師生眼中的「中國式肢體」——融合傳統太極拳陳楊郝各派精華,並結合道家丹道文化哲理的「太極導引」。
三月底,台北市「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一群深受其益的企業界人士、舞者及國小學童,正式在台北都會引介這門絕活。這看似玄妙的「太極導引」究竟奧妙何在?如何練成?
藝術學院的舞蹈課裡,由太極拳發展出來的「太極導引」的創始人熊衛帶著同學們做動作。他先將兩手緩緩提起、慢慢放下、蹲坐在地上,再以半蹲的姿勢站直、再蹲坐、站起,如此循環往復,配合著旋轉腳踝、兩腳半立姿旋腰轉脊椎、弧線彎身蹲馬步動作,兩個鐘頭下來,這些受過長期肢體訓練的學生,已漸露疲態。
而T恤、功夫褲,七一高齡的熊衛則身體鬆軟、氣色篤定地彷彿剛享受了一場美好盛宴。
未死先學死,有生即殺生
這是今年才剛設立舞蹈系的國立藝術學院一項嶄新的嘗試,教肢體的老師熊衛,既未受過絲毫舞蹈專業訓練,也未研讀過任何舞蹈理論,他對舞蹈系學生的肢體示範及言語舉證,皆來自己身的經驗。
熊衛指出,他自幼身體虛弱,十三歲在高小讀書得了傷寒,躺在床上,就是一年半載。爾後從軍,吃不好、睡不好,竟病到小便成血。輾轉來台之初,生活未能安定,加上日夜憂思,又罹患甲狀腺腫瘤,住院開刀昏迷不醒,醫生們都放棄了希望,孰料第二天又奇蹟似地醒來。
「我是未死先學死,有生即殺生,」熊衛說,為了要跟病魔對抗,他四十年來著意練拳,練出了一點心得之後,卻被延引到舞蹈肢體,跨行教舞蹈。
二十世紀末的世界潮流「最民族的,就是最前衛的」,台灣顯然也在其中。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教授、也是資深舞者的鄭淑姬表示,從回歸西方而師法民族,舞蹈系希望在課程裡加強更多中國肢體元素,創設太極導引肢體的熊衛,便是舞蹈系引介的對象之一。
一方面也因為去年雲門舞集所發表〈水月〉舞碼,融合太極拳各式肢體所編成的〈水斂月之光〉的舞蹈,「舞者對身體控制的能力、動作轉折時對重心的掌握,都有更沉穩的表現,」鄭淑姬說。〈水月〉演出之後,國光藝校舞蹈科、台灣藝術學院、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便開始將熊衛所創的「太極導引」延引到課程裡。
太極拳講究鬆、軟、柔、靜,延引自拳經的練拳要領像頭正、肩鬆、肘垂、腕柔、胯鬆,腳要落實等,對從小接受西方舞蹈肢體訓練,經常強調用力延展、跳脫地心引力的舞者來說,完全是另一種肢體啟發。雲門總監林懷民就表示,在他眼中太極拳的基本功法,本是很好的舞蹈肢體語彙。過去雲門所編〈流雲〉、〈涅槃〉等舞碼,許多肢體均源引自太極拳。〈水月〉則更進一步的將來自太極導引的肢體融進舞蹈裡。
善養浩然之氣
什麼是太極導引?與傳統的太極拳有何不同?除了對現代舞者有所啟發外,真正的功能為何?功夫何在?
熊衛指出,「太極導引」是整理自傳統太極拳楊氏、陳氏及郝氏各派精華動作,融合道家丹道文化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肢體養氣鍛鍊。
熊衛為何會發展出「太極導引」,緣起於為政大道學社教拳的一段淵源。「當時,我受道學社指導教授李豐懋之邀,為學生教授太極拳,一邊教一邊整理,便將傳統太極拳各式融合成簡易入門招式,」熊衛說,沒想到同學反應極佳。民國八十六年間,社會大學養生課程,也將「太極導引」列入。
熊衛入門弟子,也是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張良維指出,「太極導引」共有十二式,分「導氣」及「引體」六式。「引體」,簡單地說,就是把太極拳的肢體引出來。熊衛創的六式是旋腕轉臂(正式及隅式)、旋腰轉脊、通臂雙旋、旋踝轉胯、三旋合一。
旋轉,是「太極導引」強調的重點之一。張良維在講解「什麼是太極導引」時,經常示範的動作就是旋轉。從末梢的腳踝關節開始轉起,然後擴及膝、胯,到腰、脊椎、頸等巨大關節。轉到深處,輕按肌肉,還會聽到骨轉處霹哩啪啦的聲響。
傳統的太極拳招式,無論是楊家或陳家都有旋轉的動作,但「太極導引」更直接地將這些動作提煉出來,「取陳家的纏絲勁,楊家的抽絲勁,」張良維說。如此著重旋轉,目的是為了讓全身鬆軟。
旋轉出健康柔軟
旋轉的想法源自熊衛從經驗習得的體會。他指出,過去練拳時,指導老師常以拳術裡的種種要領如「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用意不用力」等要求學生,意思是讓練拳的人周身骨節都能鬆開自然,但他的疑問是:沉肩墜肘,該怎樣「沉」、怎樣「墜」法?光是沉肩不動,就表示身體鬆開了嗎?
要怎樣讓身體鬆開?熊衛找到的是源自老祖宗的深厚哲理,亦即古籍所說「天無旋則毀,地無旋則廢,人無旋則枯」的「旋轉」。「透過旋,整個身體可以鬆開來、不滯。透過旋轉,身體可以如水一般的『盪』開來,」熊衛形容。「這種身體的『動』,不是表面的、肌膚層的、皮相的動,而是可以動到深層經絡、神經及臟腑系統,」張良維也說。
落實到肢體,就是個人體會了。熊衛指出,練太極拳時,手的動作不能直來直往,腳步也不僅是前弓後坐而已,而是每一個動作需經過身體的穴道,從足下的湧泉穴,由足踝環繞小腿到膝,環繞大腿到胯,環繞腰到脊椎、肩、肘、腕,這樣節節相催,透過螺旋式的旋轉才能放鬆。
要達到這種「深層的動」,得要透過「氣」的配合。更直接地說,就是與宇宙的能量交流。
太極拳講究練氣。但對一般人來說,氣從何處來?如何養氣?仍被當作一種玄之又玄之事。熊衛指出,曾經有位德國記者問他,氣在身體的現象該如何解釋?熊衛以男女感情之事打比方解釋說:「夫情也,難言也,非不可言也。有情人,而得能言之」。熊衛說,這裡的「情」,若將文字變一變,變成「氣」也很貼切,意思是中國武術裡對氣的鍛鍊,非身體力行日日體會「不可言也」。
「中國文化裡就談這個氣。紫氣東來、一氣呵成、浩然之氣都在說這個東西,」熊衛指出,人的身體原具有自清自健的功能,但是因為不當的飲食及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而遭到污染,不健康的症狀因此而生,太極導引的初階,就是要排除體內的污染,讓身體正常運作。「就是現代語言所說的身體環保,」熊衛說。
依照張良維的體會,中國道家典籍裡像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編按:大風箱)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易經坤卦六五「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都在講這個「氣」的鍛鍊,太極導引只是藉著肢體訓練,將它「導引」出來而已。
納氣如鳥飛,吐氣如落雁
太極拳講筋骨與練氣雙修,對熊衛來說,他的指導方式是,讓初練者先練以旋轉為主的「引體」,等身體內部因不斷伸縮旋轉,產生彈性、韌性之後,再練導氣,將氣引體入骨。
導氣也有六式:呼吸以踵、南北拉極、氣機交替、推手舒展、引挽彎腰、抱元守一。每一式熊衛亦整理出要點如「氣的吐納應儘量悠長,納時如鳥之起飛,吐時如落雁」(呼吸以踵),「雙手外張時,切勿下垂、緊張,應保持平抬,使氣充滿兩脅間」(南北拉極),「雙手將身體拉長成一伸張的斜叉線,內臟會受到牽動,此時宜以意念將氣灌注於腰脊,達到內臟按摩的效果」(氣機交換),總之道理無它,無非就是集中心念,專注於呼吸。
以老祖宗的哲理為經,太極拳各派的拳架為脈的這套「太極導引」,由於肢體套式不多,所需空間又不大,很快就被援引到宏碁、大同、三商、長榮等企業團體的內部員工訓練課程,在張良維等弟子的推動下,從去年十一月開始,台北市敦化國小也將太極導引納入課外活動課程。三月間,台北市太極導引研究會正式成立。
好比「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古老俗諺,看似簡單易學的「太極導引」,在每個人的修練下,也是體會不同,點滴在心。
跟隨著熊衛練了十餘年的弟子紀清太就指出,他也是練了很長的時間,才體會到太極導引所講的「鬆、柔」的感覺。而練到「發放外氣」,能具體地將「氣沈丹田」以調兵遣將,讓身心舒緩,則看每個人的努力與悟性了。「當氣機轉換,可以感覺腳底下有一股氣往上衝,這時感到身體不會是負擔,而是輕盈,腳踏出去卻又像吸盤一般落實有勁,」紀清太說。
對沒練過的人來說,這樣說法真是玄妙,但是熊衛指出,「練拳練心」,假使人們不能從「誠意正心」練起,調養專注於「心疾」,則難得大化之境。「練拳永遠的目標不是朝外打的,而是朝裡打的,朝自己身心的深處打的。」他說
「太極導引」風吹起
相較於練功已具數年基礎的熊衛弟子,如今才接觸太極導引三個多月的舞蹈系學生來說,跟著熊衛練功,卻似在體會另一種肢體文化。鄭淑姬指出,同學們對從關節開始的深度旋轉,一開始總覺得會受傷,「過去的訓練是關節處盡量不要去碰它,」鄭淑姬說。
曾是雲門資深舞者陳鴻秋也認為,太極導引的鬆柔,跟西方肢體訓練的用力拉開很不一樣。「對西方肢體訓練來說,用力容易、鬆軟不易,肌肉拉開未必就是鬆,」她說,她也是練了太極導引之後才知道身體還有這麼多可能。
對常被當作「中國肢體」傳承及創發者的熊衛來說,太極導引被引入學院還不到三個月,但在太極拳界,一股「太極導引」風潮卻已隱然形成。
不管在台北東區「太極導引研究會」會館,或是在中和鬧區國術館,甚或在全國太極拳總會,許多學拳者一步一招努力地練習太極導引。如前省府發言人秦金生、華僑銀行董事長戴立寧等練過太極導引的政商人士更現身說法,為太極導引「背書」,「太極導引不僅是運動,還是種心靈訓練,」美商大都會人壽總裁王天運表示,不像一般運動求快、速度,練太極導引時必須全身專注,對舒緩現代人高度緊張的情緒有很大幫助。
九○年代台灣,人人樂於知道如何管理身體小宇宙,以獲得身心安頓,舞蹈肢體之外,簡單、易於入門的「太極導引」,會不會因此成為大家樂於練習的全民運動?且拭目以待。
七十一歲的熊衛每周五天到藝術學院教拳,這樣「太極導引」似的蹲坐姿勢,長年練舞的年輕舞者可不一定作得出來。
用力容易放鬆難,這是年輕舞者學「太極導引」的最大感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掌入门基本功炼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