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的近代化始祖记念币资料

拜谒吴始祖仲雍墓——访常熟之四
&&&&&&&&&&&&&&&&&&&&&
拜谒吴始祖仲雍墓——访常熟之四
去常熟,必游虞山。虞山,原名乌目山,吴地人民为了纪念仲雍,把仲雍的殡葬之地乌目山,改称为“虞山”。&
仲雍(生卒年不详),系吴国第二代君主,又称虞仲、吴仲、孰哉。商末周族领袖周太王之次子。其兄长为太伯(泰伯)。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文中叙述了泰伯、仲雍让天下的故事。按当时部落社会惯例,王位应传长子,泰伯是当然的继位人。他觉得“季历贤”、“有圣子昌”,父亲希望有贤能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自己就干脆避让,托词采药与仲雍奔吴。当地人民拥戴太伯为勾吴之主。太伯身后无子,仲雍继位。仲雍死后,葬于虞山,其子季简即位。仲雍历来被奉为吴地和常熟的始祖。
仲雍墓位于常熟市虞山东麓,与南方夫子言偃墓为邻。仲雍墓依虞山而建,墓门石坊,面临北门大街。墓前有石牌坊三道,第一道坊正面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背面刻“清权坊”,坊旁有规模宏大的清权寺,清曾国藩题写的门上匾额。沿墓道拾级而上,第二道坊在山坡上,上刻有“南国友恭”、“让国同心”两额,宣示了其与太伯让国之举。继续沿石阶登山,第三道坊在山腰间,上刻有“至德齐兄”。三道牌坊皆四柱三门,雕刻精美,雄伟依山耸立。墓地在绿树拥簇之中,松树环抱,气势磅礴,块石垒成圆形墓道,墓后墓道壁上镶嵌两石碑,均书:“先贤虞仲周公之墓”。
“先贤虞仲墓”牌坊,与石碑文字,告知人们此地是仲雍墓,解说了仲雍之身世。
泰伯率民众筑起吴城,建立了江南第一个国家“句吴”国。周灭商后,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君,始建吴国。才有了春秋时期的吴国称霸。
常熟,古称琴川、海虞,因年年丰收而得名“常熟”。人们称:常熟名胜,首推虞山。虞山之名,因有仲雍。仲雍是常熟人的骄傲。百世至今,仲雍墓成为虞山最早的古迹之一,凭吊、纪念之人于今不绝。&
吴地人民纪念泰伯、仲雍,是他们开发了江南,传播了中原文化,是开创吴国历史的始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诚让天下之大德精神,他们是至德至圣之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江南时报--到苏州名人馆与400多位先贤现场“对话”
第B07版:县域·名人经济
| &&&&&&&&
出版&&&|&&&&&&|&&&&&&|&&&
到苏州名人馆与400多位先贤现场“对话”
□江南时报记者 李晓静
  图为最受观众追捧的“状元之路”,答对题才能进入下一关。陈煜 摄
  4月10日,位于苏州市人民路2075号公共文化中心的苏州市名人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吸引了上千位市民自发前来参观。名人馆中展示的445位姑苏先贤,是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精彩实证。名人馆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广大市民可在名人馆服务台领取参观券(周一闭馆),团队参观需提前预约。  “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有文化做根基,祖宗不能忘记,名人馆的建立,我们又多了一张城市名片。”一位老苏州在参观名人馆时告诉江南时报记者。  445位姑苏先贤进入名人馆  名人馆陈列以苏州历史名人、状元宰相和两院院士共计445人为展示对象。展厅分为序厅、概述厅、先秦至宋元厅、明代厅、清代厅、民国厅、新中国厅以及状元宰相厅和院士厅,展陈方式充分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苏州人文渊薮以及苏州名人对苏州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在260位历史名人中有吴地始祖泰伯、仲雍,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夫差,三国时吴国开国皇帝孙权,“六朝四大家”中的陆探微、张僧繇,以及南朝时编著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的顾野王,唐朝时书法家“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以及在苏州创建府学、义庄的北宋名相范仲淹,南宋著名诗人“石湖居士”范成大,“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  而明代苏州众多名人中则有大家熟悉的大学士王鏊和“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通俗文学代表冯梦龙,以及被称为“蒯鲁班”的香山帮匠人鼻祖蒯祥。  在清代苏州历史名人中有一生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有虞山诗派领袖钱谦益以及苏州“贵潘”一族代表大学士潘士恩及其孙潘祖荫。  而民国和新中国时期的名人中更有大家十分熟悉并敬仰的国学大师章太炎,退隐苏州后在苏州城西诸山留下足迹的民国元老李根源,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南社创办人柳亚子、陈去病,以及被称为苏州文化界三老的程小青、范烟桥和周瘦鹃,还有著名的电影人金山、陶金等。  此外,苏州自古崇文重教、文风昌盛,整个科举时代苏州的状元人数为47人,堪称全国之冠,而现代苏州的科技精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人数为108人,同样位居全国之首。  他们是苏州的骄傲,根据这一特点,名人馆特设了两个专题厅“状元宰辅厅”和“院士厅”进行展示。  这些名人是如何选出来的?  这些名人录都是如何产生的?“上述名人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审慎的过程。在苏州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下,市社科联课题组多次组织本市文史专家和文化学者对苏州历史名人进行遴选和梳理,苏州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历史学教授李峰先生执笔编纂,文本在经过多次专题论证、几经增补修订后,最终形成了名人馆中展示给大家的这份苏州名人录。这些名人不仅包括苏州籍的,还有在苏生活、为官,为苏州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我们都将他们放入了名人录中。”名人馆管理部部长钱轶群告诉记者。  历史上苏州是著名的“状元之乡”。文史专家李嘉球所撰的《苏州状元》一书称,按现在的辖区计算,历史上苏州曾出现过45位文状元、5位武状元,其中文状元数量占全国的7.55%,数量遥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比起《苏州状元》一书中的50位,名人馆里展示的状元却只有47位,少了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丙午科状元陆扆、唐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甲寅科状元苏检,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甲辰科林姓(名字不详)武状元。  名人馆管理部部长钱轶群介绍,他们馆收录的名人名单,都是请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过、并进行过科学严谨考证的。在考证中专家们发现,上述3名状元,目前还找不到是苏州籍的确切依据,所以只能虚位以待。“不过,这样的虚位以待并不是彻底排除他们”,钱轶群表示,随着新的文献资料的发现,可能会出现新的结论。她说,如果有新的资料能够佐证这3位状元确实是苏州籍,到时候他们会请专家进行论证,通过后再增补进苏州状元名单。为此,他们也欢迎社会各界到他们馆提供资料,为证实这些状元和苏州的关系创造条件。  现代科技可与名人“对话”  记者在现场看到,和传统的名人馆图片或雕塑展示不同,苏州名人馆的展陈充分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现苏州名人风采和主要事迹,将名人牌打的有声有色。  其中,概述厅中的U形LED大屏以动态翻转方式集中呈现苏州四百多位名人的画像,极具视觉冲击力;清代厅中则运用了超大环幕大屏及全息成像技术立体动态呈现《姑苏繁华图》中的阊门附近的一段画面,并将数位清代名人植入到繁华图的场景中,观众点击激活前方魔幻玻璃上的感应按钮后,人物便会从繁华图中逐渐走出,来到观众面前,现代技术运用巧妙地打破历史与现代的阻隔感。名人馆工作人员介绍,此处运用的是超大环幕大屏及全息成像技术,“这令观众感觉到,画中的名人正走近你,和你来一个面对面的对话。”该工作人员说。  在专题厅中,三座汉白玉牌坊与多媒体互动技术结合,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体验区。在开馆的几日中,最受观众追捧的就是“状元之路”。当观众穿越牌坊时,与科举文化相关的趣味试题就会在脚下一一呈现,“古代科举考试的级别一般依次分为……”、“殿试前三名的称谓依次是……”每道题目都有几个备选答案,用脚踩就能作出选择,只有选对了才能进入下一关。讲解人员笑着说,这是让参观者在虚拟赶考中考“状元”呢!整体展陈充分展示出苏州味道,并大胆创新,融知识性、欣赏性、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  新闻链接>>>  苏州名人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监利县人(现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伍场村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景佑元年(1034)知苏州时,大水成灾,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他在苏州还创设郡学,成为苏州有学之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宝历元年五月任苏州刺史,翌年九月因病离任。任苏州刺史时,勤政除弊,主持修筑苏州虎丘山塘河堤,使人“免于病涉,亦可以障流潦”,后人纪念他,与西湖之堤同称之为“白堤”。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名书画家。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誉为“吴门四才子”。&  叶圣陶(),名绍钧,字圣陶,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草桥中学,先后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小学、角直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鸟语兽言》,短篇小说集《膈膜》、《水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圣陶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小说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三集》、《邻居》等,以及《十三经索引》,与夏丐尊合著《文心》、《文章例话》等。  费孝通(),汉族,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集团 数字报刊: |当前位置:>>>>正文
管其乾:永安吴地――香炉山下党旗红
作者:管其乾
浏览次数:
E-mail推荐:
&&& 香炉山的东南侧是传说中仙人对弈的棋盘石,站在棋盘石上,可以t望7.5公里外的漳平市赤水镇,以及2公里外的漳平市赤水镇的钓竿岩水库和水库上方的梯田。天亮之前赶到香炉山顶看日出,更是美不胜收。
&&& 越是靠近香炉山顶,这里的树木越是长得矮小;香炉山上的杜鹃树比比皆是,每年5月,香炉山上,漫山遍野都是一片火红的杜鹃。
&&& 香炉山的美还在于香炉山下的森林和竹海。在吴地村,百年以上的红豆杉就有上百株,有些红豆杉还是成群成片地出现。在日举行的福建永安笋竹文化旅游节上,吴地村南坑畲的刘月华和刘德成分别获得了银奖和铜奖。在这片绿色的森林王国里,吴地人民辛勤地劳作,他们在这里种稻、育竹、护林,还种植香菇、木耳、挖鲜笋、制作笋干,留大砍小卖毛竹,在竹林下养鸡等等,创造出了许多山珍和财富,也留下了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创业故事。
&&& 吴地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颇为丰富。吴地村总人口1400多人,分别有刘姓、蓝姓、钟姓、陈姓、温姓、傅姓、张姓、胡姓等诸多姓氏在吴地村的7个自然村居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刘姓400多人,而吴地村的刘姓人口均出自大吴地的刘氏宗祠。从大吴地始祖三十郎创建“善庆堂”至今,刘氏宗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从“东方月”繁衍出的人口已达22代,其子孙至少上千人,曾出过举人。大吴地始祖三十郎的子孙除了主要分布大吴地、冷水溪、南坑畲外,许多还迁出吴地,搬到了小陶镇的团结、小陶、上湖口、下湖口,双竹、五星和漳平赤水等地。刘氏宗祠门口这根石雕旗杆的刻字证明,该旗杆已有215年的历史。
&&& 与大吴地的“东方月”刘氏宗祠一样成为古迹的还有位于大吴地水尾的这座一尺见方的民主公庙,和古老之中略显宏大和豪华的显兴殿。类似的古建筑,还有小吴地自然村下洋组庵堂窠的南仙祖殿。相传明正德皇帝下江南期间曾巡游永安小陶,并遭遇宦官的派兵追杀。正德皇帝为躲避大兵追杀曾躲到此地。这时,正德皇帝刚刚走过的路上出现了许多蜘蛛网,因此,让正德皇帝躲过了一劫,此后,正德皇帝下令在此筑庙,并赐名“南仙祖殿”。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loading...评论加载中...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鲁南苏北薄氏始祖考 - 史料探究 - 源流考证 - 百姓源流网
史料探究鲁南苏北薄氏始祖考时间: 9:58:22&&作者:佚名&&来源:薄氏宗亲网&&查看:272&&评论:0
巍巍中华,泱泱薄氏。遗我血脉,相承千古。
北宋时,我始祖从苏州阊阖门外迁来山东,自此我鲁南苏北薄氏之一脉,源远流长,布于天下。
据光绪三十三年二十一世开伦、开全二公为重修族谱撰写的序言《山底老谱序》记载:&北宋时始祖从苏州府阊阖门外来此北方,占籍沂州府莒州之东南泉子牌山底村。斯时也,人烟稀少,吾祖与王姓季姓三人拜为兄弟,虽为异姓实同手足,故始祖仅有三子因王季二人无子,将长与王氏为子,凡大店、狮子口、浔河北等村,王姓皆其后也。将次与季姓为子,今居慧子坡村季姓即其后也。&又据一九九三年一月十九日二十四世振朝公、二十五世文善公撰写、二十五世采逵公代笔的《鲁南苏北薄氏共续谱序》载:&我辈先祖坟茔位于山底村东南村边向阳坡,遍植松柏百余株,其间始祖坟前一棵直径约四尺,至今枝繁叶茂,现为国家二级文物。&再据莒西薄家店子一族之年长者回忆,民国初年曾有莒南县山底故里宗亲六人,携二十余枚银元到薄家店子,言因灾害致族人生活极其窘困,万般无奈,经族人议定后,砍伐祖林中部分松柏变卖,此二十余枚银元系薄家店子族裔应有之份额。是时,山底故里宗亲六人受到薄家店子亲人热烈迎送。(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兵临莒县城,莒县知事弃城不战而逃,李炳南以典狱长的身份,联络城中士绅,统一指挥当地军警维持秩序,三年后,蒋介石、阎锡山 、冯玉祥中原大战,莒县城被乱军围困数月,城内频繁地遭到炮击,人民缺粮者甚众,饿死者极多 )据此可推测,移居其他地方的各支系后裔,凡有联络者,必定也收到了这份祖宗留下的厚产,由此可见历史上我祖林松柏之多、占地面积之大。
今始祖坟茔犹在,然始祖之上,我薄氏究竟起源于何方,似乎无有定论。虽有自雁门南迁说,然此说一是缺乏证据,似乎仅仅是一种附会,二是与历史典籍的有关记载缺乏一致性和连续性。其次,我族人对始祖缘何弃江南和平之地、鱼米之所、富庶之乡,来到当时战争频仍、偏僻荒凉之北方山地?族人对此时有疑惑,但无任何说明可资。此诚为族人之憾事也!现不揣浅陋,对北宋苏州薄氏渊源及我始祖来此北方之缘由,据有关史料试推一二。
北宋时,苏州薄氏之渊源,亦即我鲁南苏北薄氏之渊源,究系南迁之雁门人乎?抑或是世居苏州的吴人?这还要从战国末期说起。
战国末期,秦国发起了兼并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秦始皇灭六国后,六国王室四处亡命。据《史记》记载,秦王嬴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不久以后,魏国王室宗亲几经辗转潜逃至吴地(即苏州),受到当地薄氏家族的庇护。魏宗室女魏媪对薄氏族中一位男子以身相许,因为《史记》未记录其名,这里姑且称为薄生。不久以后,薄生与魏媪非婚生下了薄姬、薄昭姐弟二人。这说明,第一,吴地的薄氏家族,在战国末期已经属于颇有权势的官宦或地位显赫的贵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为一般布衣百姓断然没有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能力,没有与高贵阔绰的魏国宗室接近的机会,更不会得到魏宗室女魏媪的垂青。第二,至少从战国中后期开始,吴(即苏州)地就有薄氏聚居,而且薄氏家族在当地很有势力,生活阔绰富足。至于薄生家族情况及其是否有正房妻室,鉴于汉皇威仪和西汉政治需要,《史记》和《汉书》对此都没有记载。
但奇怪的是,此后不久,&而薄父死山阴(今绍兴),因葬焉。&那么,薄生为什么会离开吴地,离别美貌的妻子,年幼的孩子,优越的生活,突然死在几百里以外的山阴呢?《史记》和《汉书》除了未记录薄生的名字,对薄生的身份、死因和死亡时间,也没有作任何说明。这是极不正常的,也不符合司马迁的治学态度和修史标准。
要考证薄生的死因,还要从秦朝末年的政治军事形势说起。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大军灭楚国,尽得吴越地,秦王嬴政随后发布诏令,设会稽郡,下辖26个县,包括吴县(今苏州)、大越县等。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到达会稽,下诏改大越县为山阴县,不久秦始皇在归途中病逝。次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九月,项羽在山阴杀死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与担任地方官员的叔父项梁一起发动起义。项羽起义遭到当地部分秦朝军队的顽强抵抗,但这部分秦军不敌项羽,近百名奋起抵抗的秦军官兵死于项羽父子刀下。余下的秦朝军队约八千人,尽数被项羽收编,项梁还任用当地一些知名人士担任起义军各级指挥官。之后,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兵渡江西去,开始争夺天下。这个时期,发生在会稽郡和山阴县的唯一重大历史事件,就是项羽起义。
身为贵族士大夫的薄生,为什么会抛妻别子,从吴地远涉几百里来到山阴,并客&死山阴&呢?极可能是因为他身负某种重要职责,属于履行职务。这个推论与他身为贵族士大夫的身份和敢于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能力是一致的。那么,什么职责能导致他&死山阴&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军职。而薄生客&死山阴&与项羽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故,这里推测,早在战国末期,就身为吴国的贵族士大夫,敢于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薄生,极可能为秦军灭吴立下功勋,并因此担任了秦朝军队驻防会稽郡的最高指挥官。当时,秦军驻防会稽郡山阴县的军队达到九千人之众,秦始皇南巡专门视察山阴,说明了秦朝时期山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会稽郡秦军最高指挥官,薄生一定会经常亲临山阴。这样的秦军高级将领必定有庇护魏国流亡宗室的能力,同时由于领秦朝俸禄,他一定会报效秦朝,报效秦始皇知遇之恩,而不会轻易变节。故而,薄生在履行职责、坚决抵抗项羽起义的战斗中遇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为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项羽和他的楚军后来也与刘邦为敌,所以,薄生身为秦军驻防山阴的最高将领,虽然属于职责所在,驻守山阴,战死于秦军高级军官所具有的职责和气节上,但是,由于薄生的秦军高级将领身份、薄生死于项羽起义等,也就是薄生之死的性质,令汉代史官和史书不便记载其真实身份、死因和具体死亡时间,如实记载于汉室江山社稷无益,于汉朝宗室颜面无益。因此,无论西汉史官的治学态度如何严谨,对此也只能略过,甚至连名字都省略了,而以&薄父&代替。
汉代史官和史书对薄生的名字、身份、死因和死亡时间全部从略,这只能说明他们在刻意隐瞒什么,也说明薄生之死属于不能触犯的政治禁忌,说明了薄生之死绝非正常死亡。
当然,薄生&死山阴&是否还有以下几种可能呢?第一,薄生作为一般指挥官率部加入了项羽的起义军,不久后战死于山阴,但因为项羽起义后在山阴地区没有与秦军发生其他战事,并很快率军渡江西征,故不存在这种可能,况且一般指挥官的假设与薄生的身份不符。第二,薄生因事到几百里外的会稽郡山阴县去,适逢项羽起兵死于乱军中,但考虑到薄生的权势和贵族身份,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况且项羽当时并未乱杀无辜,这种假设也难成立。第三,薄生因事到山阴,突患急病死于山阴,如果是这样的死因,因为在史书上记载没有任何政治禁忌,司马迁只需要写上&病死山阴&就可以把事情交代清楚,依照司马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修史标准,他要把事情写清楚,一定不会吝惜一字,所以,薄生死于疾病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既然以上几种可能都不存在,那就只有薄生死于项羽起义这一种可能。如果这个推测成立,薄生死于山阴的时间就是公元前209年九月。薄生死后,随着秦朝的迅速灭亡,至少从战国中后期就属于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吴地薄氏家族,很可能迅速走向了衰落。
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假设薄生&与魏媪通&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24年,则公元前223年魏媪生薄姬。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2年),自幼在魏宫中长大的薄姬,在成皋宫中偶遇汉高祖刘邦。那么,这时候的薄姬,就已经21岁了。同年薄姬生刘恒、即汉文帝,若按这一年薄姬21岁推测,父亲薄生死去的时候,薄姬只有14岁。&
后来刘恒被封为代王(今山西中部)。汉高祖死,薄姬&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十七年后,刘恒登基称帝,薄姬为太皇太后。追封薄太后父亲薄生为灵文侯,薄生墓在会稽西三里的稷山上,设陵园,置园邑三百家,令当地官员负责守护。时魏媪已死,葬于栎阳(今陕西中部)北,追封为灵文侯夫人,在栎阳设灵文侯夫人园,园仪完全与灵文侯同。因为薄生早亡,薄姬薄昭姐弟俩一直随母亲魏媪在魏宫中生活,作为薄生的侧室,他们与吴地薄氏家族鲜有往来。汉文帝立,薄氏受封者仅薄昭一人,而魏氏家族因为多年来对魏媪母子照顾有加,依据亲疏关系受赏赐者甚多。薄昭在代地生活二十余年,从薄昭到代地开始,薄氏中兴于山西,其子孙分封于多个地方。所以司马迁说&成皋之台,薄氏始基。&
自此,吴人薄生之子、汉车骑将军薄昭的后裔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西部一带,通称为山西薄氏,薄昭乃山西薄氏之始祖。而吴地的薄氏后裔依旧主要分布于江浙沪一带,并逐步向外发散。在隋唐宋元明清历朝的一些野史正传中,在江浙沪一带,不时都有薄氏后裔活动的记载偶见史籍。这就充分证明薄氏后裔,一直生存繁衍于吴越一带。
所以,至少自战国中后期开始,我薄氏远祖就繁衍生息于吴越一带。我鲁南苏北薄氏始祖,系北宋年间由苏州来山东。从秦末到北宋,也不过是仅仅一千三百年时间,若按三十年为一世计,在这一千三百年期间,吴地的薄氏家族大约又繁衍了四十三世。据此完全可以断定,我始祖亦战国末期吴地薄生一族之嫡裔也!若尊秦人薄生为一世祖,则我鲁南苏北薄氏之始祖,当为秦人薄生之四十三世孙。
是故,山西薄氏及我鲁南苏北之薄氏,同为战国中后期吴地薄氏之嫡裔。今山西薄氏、陕西薄氏、京津薄氏、河南部分地区薄氏、山东省东西部(山东西部薄氏当为薄昭之孙薄梁之后)之薄氏以及江浙沪之薄氏,究其渊源,皆可追溯到战国中后期吴地薄氏一族。战国末期吴地薄氏,乃我山陕薄氏、京津薄氏、鲁苏薄氏之共祖也。
要考证我鲁南苏北薄氏始祖由苏州来山东的缘由,还要从北宋历史说起。我鲁南苏北薄氏之始祖,缘何在北宋时弃苏州和平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来到当时战乱频仍、偏僻穷困的北方山区呢?
首先,完全可以排除我始祖因为逃荒至山东莒州的可能。这是因为:第一,历史上但凡遭水旱蝗灾或战乱,引起灾民出逃,一般都局限在方圆百里、几百里的地方,因为古人乡土观念浓厚,崇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距家不远,便于日后返乡,一般不会逃荒到几千里外的方言不通、习俗不通、无法返乡的远方;第二,但凡逃荒者,都是向和平无战乱的富庶地区集中,而北宋时山东处在宋金两国交兵的前线,战乱频繁,显然逃荒的人不会逃至人烟稀少、战乱频繁之地;第三,始祖自苏州北迁,需要渡过长江、淮河,需要绕过或渡过太湖、阳澄湖等,需要翻越无数高山大川,这既需要很多盘缠,又需要战胜疾病和虎豹虫蛇,漫漫几千里,几个结伴逃荒者绝不可能完成这样艰险的旅程。第四,北宋中后期,苏州一代没有发生灾荒瘟疫的纪录,据此可以排除我始祖逃荒到山东的可能。第五,宋朝时,各地人口稀少,为了保护和占有宝贵的人力资源,每逢灾荒之年,朝廷和地方政府对可能发生的百姓逃荒和人口外流,都要提前采取极其严厉的预防措施。例如公元1010年江淮地区遭灾,涉及到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该四路的行政首脑&&知州,除提前采取行政手段阻止灾民外逃,还动用军队多处设卡强行阻止灾民外逃。而平江(即苏州)当时归属两浙路统辖,不属于灾区范围。
故,始祖逃荒到山东的说法,于历史记载和历史事实均无根据。
一般情况下,民间或个人性质的小范围活动,不可能远涉几千里之外,只有政府或军队才有力量组织这种跨越几千里的活动。因此,始祖由苏州来山东的原因,一定和当时宋朝政府和军队组织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有关。
苏州,北依长江,西濒太湖。宋朝设置平江郡,俗称平江城,后升为平江府,归两浙路(路,宋元时期设置的一级行政架构,约相当于地区行署)统辖。北宋时,苏州不但是农业上的米粮仓,还是重要的工商业都会和丝绸生产重地。据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苏州人李寿明主持刻绘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刻城市地图&&&平江图&(即宋代苏州城)显示,阊阖门乃苏州城之西门,是苏州历史上最繁华之地。到明朝时,平江郡更名为苏州府。
从宋朝的兵役制度来看,宋朝实行的是募兵制。士兵的主要来源,一是灾荒年份招募饥民充军,二是罪犯充军,三是由年轻的子弟接替年老的父兄继续从军。初级军官的来源,一是从有战功的士兵中提拔,二是武学培养和武举考试选拔,武学学员来自未授职的使臣、荫补子弟、在京官员保荐的平民等。将校军官年满七十岁退役,士兵年满六十岁退役。
那么,我始祖来山东的原因,毫无疑问很可能是因为参与了政府或军队组织的某种行动,才来到北方。那么,这可能是什么行动呢?
要从北宋历史说起。公元960年赵匡胤兵变代周称帝开始,到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俘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止,是为北宋。北宋中后期,赵家江山风雨飘摇、内外交困。北方的西夏、金向中原步步进逼。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河北山东一带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包括梁山宋江起义军在内的各路起义军,都曾向山东沂州(今沂水)、密州(今诸城)一带进攻。临沂武胡、沂州徐进、莒州徐大郎先后聚众起义。宋军名将刘光世、岳飞等都曾经率领以江淮籍兵员为主的军队,进入山东沂、莒一带镇压起义军。
宋朝统治者既要派遣军队镇压起义军,还要防止金兵南侵,只有源源不断的向北方大量增兵。而吴越地方生活富庶,人口众多,是宋朝的大后方,成为宋朝军队兵员和粮食的主要来源。我始祖极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自苏州受雇于宋朝军队来此北方,并因战事滞留于莒州。
据《金史&志第六》记载:&莒州,&&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城阳州,二十四年更今名。户四万三千二百四十。县三、镇三:莒、日照镇、沂水镇。&从这段记载可知,莒地原名城阳,直到金大定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84年,城阳州正式更名为莒州,下辖莒、日照、沂水三个县镇,若按每户五口人计算,总人口三十万人左右。可谓地广人稀。此外,临沂在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正式升为沂州府,同时,莒州降格为散州(即县级架构),沂州府统辖兰山县、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县和莒州,共六县一州。也就是说,城阳更名为莒州的时候,北宋政权已经灭亡六十年了。临沂更名为沂州府,还只是二百多年前的事情。至于苏州府定名则是在明朝发生的事情。这是否说明族谱关于&北宋时始祖从苏州府阊阖门外来此北方,占籍沂州府莒州之东南泉子牌山底村&的记载不准确呢?那也未必。因为撰修族谱是后世族人所为,后世族人修谱自然会沿用苏州府、沂州府、莒州这些名字,而不会使用平江城、临沂、城阳、这个已经过时的名字。至于现在北宋的界定时间,是后世所为,宋人对此并不在意。
我族至今已经传至近三十世,若按每三十年为一世计,上推我始祖来山东的时间则为1107年,但始祖来山东后要经过多年奋斗艰苦创业,才有可能成家,这样始祖来山东的时间又需要相应向后推迟十到二十年。故,我始祖来山东的时间,应在北宋政权灭亡前夕的1120年后,我始祖来山东时的年龄,应该在二十岁左右,始祖成家立业时的年龄应当在三十岁左右。
据此可推测,北宋末年,始祖自苏州参加宋朝军队,并迅速北上到达山东,在沂州、城阳(今莒县)一带驻防。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一些来自南方的宋军官兵溃散,或者因分兵驻守而滞留于此。公元1124年,金兵开始南侵,不久以后济南知府刘豫打开城门降金,金兵径直绕过济南和山东直扑两淮地区。北宋灭亡后,金兵又回过头来逐一攻击山东各地宋军。直到1128年,山东全境才为金兵占领。这期间,驻防山东各地的宋朝军队坚决反抗金国的入侵,与金军进行了异常艰苦的战斗,因为孤悬敌后失去了朝廷和没有任何支援,许多宋军官兵战败后溃散。那些来自江淮地区的宋军官兵溃散后,由于距离故乡几千里,依靠个人力量不可能返回江淮故乡去。作为前宋朝军队的官兵,他们只能无可奈何的避入深山就地安家以求生存。始祖与王、季二人就是在这样的战乱中、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情谊,结为生死之交,为了生存,结拜为异姓兄弟,这样既体现战场情谊,又可以寻求亲情安慰。他们一起结伴避难至莒州泉子牌山区,占籍山底村,并在此开荒种地、顽强生存。作为溃散深山的前宋朝军队官兵,始祖与王、季二人在金国的土地上,必须对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这也就是我族人不知道始祖缘何来山东的原因。
但凡送子于异姓,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为极端贫困送子逃生;二是父辈结下生死之交,情义所至,送子于人;三是送与旁系血亲。始祖德高,仅有三子因王季二人无子,将长与王姓为子,将次与季姓为子。众所周知,但凡因贫困而将子送出,都是送幼不送长,送小不送大。倘若始祖因极端贫困,焉能将长子、次子送人而留幼子于己乎?据此足可断定,始祖与王、季曾经结下非同一般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必定是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非如此不足以行此大义。
始祖将长、次分别与王、季二姓为子,将幼留己,此大节大义之举!始祖择定祖林,遍植松柏,使其后裔近千年后依然荫受其福,变卖松柏度过灾年,此大智大慧之举。
据此,足可断定,我薄氏远祖乃吴人也,可以上溯至战国中后期吴地薄氏一族。故我薄氏远祖乃世居吴地的吴人。到北宋末年,始祖一人,名讳失考,随宋朝军队来到山东沂莒一带,在作战中溃散,始祖与王、季二人结伴遁入莒南县泉子牌深山中,垦土种植,繁衍至今,已传至三十世矣!
呜呼吾祖!大节大义大智大慧大仁大德之士也!
二十二世 &法平& 拜考
农历二零零七年九月于济南
标签:& 分享到:
上一篇:下一篇: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者:&&&&&&本类更新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地建筑风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