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往俄罗斯的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意义

当前位置:> > >
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扩大“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道运量
&&&&据俄新网&10月7日报道,当日,“俄油运”向位于萨哈(亚库特)共和国境内“东太”一期(泰舍特—斯科沃罗季诺)输油管道的11、15、19号输油站增加注油,注油量4000立方米。同日,“俄油运”计划2015年1月建设“东太”二期管道(斯科沃罗季诺—科济米诺)在阿穆尔州境内的29号输油站,2017年投入使用后可使“东太”二期运力提至3900万吨/年。此外,还计划2015年上半年启动“东太”二期管道的23、26和32号输油站建设方案,最终运力达到5000万吨/年。“俄油运”预计,2014年“东太”二期管道输油量为2450万吨。
发表评论: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俄罗斯:输油管道上的帝国
毫无疑问,俄罗斯石油产量迅速增加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对石油需求的急剧增长将改变国际政治的某些特征,就像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作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区的海湾地区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国际政治几十年一样——
毫无疑问,俄罗斯石油产量迅速增加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对石油需求的急剧增长将改变国际政治的某些特征,就像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作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区的海湾地区之间的关系影响了国际政治几十年一样——
中日石油管道之争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月12日来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来到俄罗斯远东。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取胜之后,日本政府首脑也没有来过远东。小泉之前,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曾来到附近的西伯利亚,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一起钓鱼,但桥本并没有踏上远东广袤荒凉的大地。
此前,小泉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谈了能源问题,并签署了《联合行动计划》。计划决定,俄日将在政府和私人企业范围内,研究和探讨远东和西伯利亚石油天然气产地的开采计划,并实施当地石油天然气的对外输出计划。前不久,日本政府曾写信给俄罗斯,希望建设东西伯利亚的石油产地安加尔斯克到远东海港城市纳霍德卡的石油输出管道。
日本在俄罗斯的能源项目主要在萨哈林岛上。日本目前正积极参与“萨哈林-1”和“萨哈林-2”这两个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还一直在探讨修建从萨哈林大陆架油气开发产地往南、穿过海底直接通往日本首都东京的输送天然气管道问题。
日本是世界石油消费大国,其石油进口的88%来自中东国家,天然气进口的97%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不仅仅是中东局势的不稳定和东南亚国家恐怖主义猖獗的问题,这些石油到日本还要经过许多战略要地,如印度洋,或者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海峡,大而富的日本船经常成为海盗们光顾的对象,这些都促使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能够保证安全的能源政策,改变其能源进口过分集中在中东和东南亚国家的格局。
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说,日本今后计划扩大从俄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准备扩大到每天100万桶,这几乎占日本进口量的1/4。
小泉的远东之行增加了一个多月来人们对于俄罗斯改变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计划的现实性担心。去年12月9日,俄罗斯《消息报》披露说,11月27日召开的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建议改变通往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线路。该报说,这是普京亲自做出的决定。参加会议的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谢尔盖·达里金对《消息报》说:“在安全会议期间,总统表示极为不满,指出石油管道项目铺设方案是某些部门有关人员私下决定的,并表示石油管道只能通往国家的远东港口。”
负责燃料问题的副总理赫里斯坚科身边的人拒绝对此消息发表评论,但某些政府官员向《消息报》承认,政府现在的确倾向于远东方案。
长期跟踪俄罗斯能源问题和外交问题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冯玉军博士对这个消息持怀疑态度。“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分析,如果普京真的在俄安全会议上这么说,那么他几天后来到北京,在和江泽民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中为什么还要强调这个项目呢?”
去年12月初,普京访问中国,与江泽民主席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其中非常明确地提到俄罗斯到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的建设问题——“考虑到能源合作对双方的重大意义,两国元首认为,保证已达成协议的中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按期实施,并协调落实有前景的能源项目,对确保油气的长期稳定供应至关重要。”
莫斯科的利益权衡
针对媒体上炒作的“改线”这一说法,承接中俄石油管道工程的俄罗斯尤科斯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情况没有那么糟糕。
尤科斯公司是俄罗斯第二大私营石油公司,提出远东输油管线的是国营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这两家公司也在争夺石油管道计划。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夏义善在接受采访时说,俄罗斯的媒体大都受到金融寡头的控制,炒作这种传闻很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需要,目的是给政府施加压力。他认为俄罗斯取消中俄石油管道的可能性不大。
冯玉军告诉本刊,目前,中方虽然已经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但俄罗斯方面还没有批准。“不过,俄罗斯方面称石油管道通过贝加尔湖会产生生态影响的说法只是个托词,况且如果输油管道通往远东,也要经过贝加尔湖,对湖的生态破坏将更严重,它还要经过两个自然生态公园。事实上,俄罗斯还在权衡之中。”
冯玉军为记者比较了这两条输油管线的优势和劣势。他说,通往远东纳霍德卡管道具有更为广大的潜在销售市场,从这里可以向日本、韩国、中国,甚至通过油船向美国西海岸地区出口石油,而到中国的管道只有一个直接客户——中国,要从那里转口才能到韩国,在战略上受制。此外,远东管道的建设可以带动整个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11月27日的俄国家安全会议探讨的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开发远东地区”。
“不过,通往大庆的管道投资少、见效快。”冯玉军说,到大庆的管道2400公里,耗资20多亿美元,2005年就可以建成开始输油,而到远东长度为3800公里,投资要50多亿美元,尽管日本提出进行融资支持,但比起已经相对成熟的中俄管道,这条管道要建成开始输油要等到六七年以后,那时候的石油市场是什么状况很难说。“我还是认为中俄石油管道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据悉,到大庆的石油管道输送量将达一年3000万吨,尤科斯公司已经保证提供2000万吨,供给不存在问题。而到远东的管线设计输油能力是一年5000万吨,可现在的东西伯利亚的原油产量才几十万吨,要加大开采量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也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一个必须权衡的重要因素是政治。俄罗斯可以想象取消此项目将对中俄关系产生何种不利影响,毫无疑问,那将引起中国对俄罗斯的极度不信任。此外,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存在着北方四岛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俄日之间的经贸合作很难走得很远,“相反,中俄之间的领土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冯玉军说。
在回答记者有关会不会同时修建两条管道的问题时,冯玉军说,这将取决于安加尔斯克的石油产量,根据目前状况,如果没有大量投资,开采就会有问题。根据俄罗斯联邦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研究材料,现有的资源基础只能实现一种方案。
记者1月22日发稿前,一位消息人士向本刊透露,据他获得的最新信息,俄罗斯方面已经拿定了主意,准备3月初和中国签订最后的合同。也就是说,经过一番权衡之后,俄罗斯最终还是要选择通往的中国的石油管道。
控制与反控制
这也是俄罗斯向东开拓石油的出口是一种必然。
苏联解体后,俄失去了一些重要的石油出海口,位于波罗的海的石油外运港口划归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黑海的重要油港划归乌克兰。为此,俄每年借道出口石油不仅要支付巨额过境费,还受人左右,各种纠纷不断。俄罗斯仅剩的新罗西斯克石油出海港口输油能力有限,同时还受土耳其的牵制,如果土耳其不允许油轮通过达达尼尔海峡,那么俄惟一的石油海上通道就被封死。
按照2000年俄罗斯制定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在2010年之前要实现向南部和东部的能源出口。届时俄罗斯则实现西部的北波罗的海走向、南部的里海—黑海—地中海走向、传统的中东欧走向和东部的东西伯利亚走向等四大走向。
目前,波罗的海输油管道已经竣工,管道终端位于列宁格勒州北部、芬兰湾沿岸的普里莫尔斯克港口,油轮可以从这里直接进入波罗的海,将石油运往欧洲。俄媒体称这条管道“打开了又一扇通往欧洲的大门”。当时,普京乘直升机抵达,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出席了开通典礼,他说,“俄罗斯石油需要出海口”,口气就像当年彼得大帝为俄国打通出海口一样。同年,绕过乌克兰的苏霍多利—罗季奥诺夫输油管道也投入使用,打通了俄罗斯石油到黑海的直接出口。
原有的出口通道也得到了很好控制。根据法国《周末三日》杂志报道,俄罗斯紧紧控制车臣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控制石油管道。报道说,车臣境内的德鲁日巴输油管道经过车臣首都格罗兹尼,运送阿塞拜疆巴库油田的石油到俄罗斯濒临黑海的港口新罗西斯克港。俄罗斯人对流经德鲁日巴输油管道的每一吨石油都收取“过路费”:这条管道的输送能力是每天67万桶,占从俄罗斯海路运出的石油总量的60%。
俄罗斯的另一项战略是:通过参与重要能源部门的私有化确立在前苏联国家的主导地位。英国《简氏情报文摘》报道,莫斯科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乌克兰的天然气分配系统。去年11月白俄罗斯议会同意把该国天然气输送公司转变为同俄罗斯的合资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接管该公司的30%的股份,以抵消8000万美元的外债。
新的石油出海口的打通显然使俄罗斯增加了底气。近年来,俄罗斯以中断能源供应相威胁,使乌克兰明显改变对俄罗斯的政策,并在2001年2月促使乌克兰与之签署了其密切程度超过乌克兰与北约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军事协定,同时,迫使格鲁吉亚放弃了积极谋求加入北约的国策,转而采取一种谋求中立的政策。
高加索“漏洞”
去年9月18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了开始修建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输油管的仪式,阿塞拜疆、土耳其和格鲁吉亚三国的总统都出席了活动,修建这条输油管是为了把里海大陆架的石油运往西方,这就排除了通过俄罗斯输送石油的方案。
美国认为,这条绕过俄罗斯同时又独立于欧佩克的输油管道将成为影响石油市场包括影响油价形成的强大杠杆。几年后,每天通过这条输油管道的石油将达到100万桶。该计划是在美国的强大支持下形成的。前来巴库参加开工仪式的美国能源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说,这条输油管是由副总统切尼主持制定的“石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然,这条管道不仅会使俄罗斯损失过境石油的收入,还将打破俄罗斯对该地区石油运输的垄断。俄《生意人报》分析说,目前,独联体几乎所有的石油都通过俄罗斯输油管道输出的。随着这条管道的开工,俄罗斯的输油管网将出现一个大漏洞,今后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甚至俄罗斯的一些石油都会流入这个洞。这肯定会削弱俄罗斯对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控制和影响。当时,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关系由于潘基西峡谷有恐怖分子而紧张。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却说,那时由于莫斯科对他们的输油管道要开工不满。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是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独联体国家始终没有摆脱莫斯科的控制,《经济学家》在“9·11”后美国开始阿富汗战争时就认为,美军势力渗透进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就是为了让这些国家摆脱莫斯科,为了“解放”这些国家,从而控制这一地区的石油资源,至少能改变被俄罗斯控制的现状。
《生意人报》称,这条新的石油运输走廊需要实施相应的公路或铁路运输通道,那要得到可靠的保护,美国人以清剿潘基西山谷恐怖分子的借口训练出来的格鲁吉亚特种部队可以担当这项工作。
去年底开工的另一条天然气项目也让俄罗斯感到不满,那是从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经过阿富汗再到巴基斯坦的管道。阿富汗战争刚刚平息,这一绕过俄罗斯的项目就开工,美国的“反恐”任务和能源战略就这样紧密结合起来了。日本《赤旗报》分析说,美国在推进自己的国家资源战略的过程中,一直在与俄罗斯争夺主导权,美国的战略关键是不经过伊朗和俄罗斯。
多样化推动力
俄罗斯外交部长伊万诺夫在接受刚刚问世的杂志《国际能源政策》主编特列奇亚科夫采访时说,能源强国要制定自己的能源外交政策。这种外交政策能够实施的基础不仅是因为俄罗斯对石油资源和管道的控制,更因为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世界石油消费大国都开始执行能源进口多样化的战略,以确保能源安全,一个主动,一个被动。
为了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美国已经开始将触角伸到俄罗斯等前苏联地区。世界能源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美国从中东各国进口的石油将减少到每天110万桶,比现在减少60%。
《日本经济新闻》的数据证实了美国分散进口的石油战略:去年1~6月,虽然美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仍是最多,但与上半年同期相比每天的进口量减少18万桶,美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在整个进口量中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18%减少到16.9%;从墨西哥进口的比例却从14%增长到了16.2%;从加拿大和非洲的进口比例也在增加;整个波斯湾产油国对美国的原油出口也比上半年同期减少了10%。
去年,美国还正式同俄罗斯签署了直接进口石油的协议,俄罗斯的石油可以直接出口到休斯敦。在休斯敦举行的第一次美俄能源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经济和贸易部长格列夫指出:“俄罗斯将会成为稳定的能源供应国。”此后,俄罗斯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将石油运到了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专家预测,俄罗斯对美国的日石油出口量不久将突破100万桶。
西班牙《国家报》评论说,是石油将美国和俄罗斯联系在了一起。《纽约时报》的文章认为,俄罗斯正在从能源进口多样化战略中受益。该报甚至认为,如果不是因为俄罗斯享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俄罗斯根本走不进“八国峰会”。冯玉军也告诉本刊记者,在美俄已经顺利完成了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计划后,石油成了俄罗斯能够利用的一张外交牌。
《读卖新闻》引述俄尤科斯公司总经理霍德尔科夫斯基的话说:“现在没有人对核裁军感兴趣,要把目光转向实际利益。”他的公司的油轮从去年4月份起就开始直接驶往美国。
“俄罗斯作为产油大国的崛起一定会改变国际政治。”日本《读卖新闻》分析说。值得注意的是,产油国俄罗斯崛起的同时,作为石油消费国的中国用油也在急剧增加,估计今年就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其石油需求急剧扩大,着眼于将来的能源供给,中国加紧接近中东产油国。
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是: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国家身份的变化还将影响世界石油的供需结构,从而影响国际政治,就像美国和沙特或者中东这样的巨量的供需关系影响了世界政治几十年一样。■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本期杂志: |
版权声明:凡注明“三联生活周刊”、“燃Ran”、“爱乐”或“原创”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刊、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或“来源:爱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协助负责落实该项目的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如期完工。
&&&&弗拉德科夫还说,再过2至3个月,俄政府将举行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关于远东输油管道建设进度和东西伯利亚油气资源开发情况的汇报。
&&&&远东输油管道西起伊尔库茨克州泰舍特市,东到俄太平洋沿岸,设计年输油能力为8000万吨。此项目是俄罗斯在促进石油出口多元化、扩大对亚太地区石油输出量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分两个阶段完成:一期工程于去年4月底正式开工,预计在明年底前交付使用;二期工程何时开始将取决于东西伯利亚石油勘探开发的进展情况。&&&&
                          
(编辑:实习生 张彬)  
  中俄蒙资讯网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一切因使用本站信息而引致之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及其所造成的损失,本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俄罗斯输油管道的政治考量 -
- FT中文网
俄罗斯输油管道的政治考量
英国《金融时报》
俄罗斯开始通过一条新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该国能源贸易定位向东方转移的计划由此取得了跳跃性的进展。
上述管道从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斯科沃罗季诺延伸至中国北部城市大庆,是俄罗斯正在修建的通往太平洋石油出口管线的一条支线,为这个全球最大产油国开启了面向渴求能源的亚洲市场的战略窗口。太平洋管线将于2013年竣工,全长4070公里,每日能够输送至多160万桶原油,约为俄罗斯目前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从1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通过新管道向中国出口石油,巩固了与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石油消费国之间日益密切的能源关系。
中国2009年向俄罗斯提供了250亿美元贷款,帮助其建设该项目,并承诺通过该新管道每日进口石油30万桶,期限为20年。
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一直通过铁路向中国供应石油,数量约为每日30万桶,但新管道将会提高输送效率,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新油田与黑龙江边境地区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
2009年12月,俄罗斯为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管道的一期工程(通往斯科沃罗季诺)举行了落成仪式,并在科济米诺开设了一座新港口,以处理对远东的石油出口。从斯科沃罗季诺通过铁路运往科济米诺的优质东西伯利亚原油价格高昂,在亚洲优质油市场与中东石油竞争。
然而,尽管亚洲市场比萎靡不振的欧洲市场更容易赚钱,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管道项目仍不乏批评者。
令俄罗斯石油生产商感到沮丧的是,居于垄断地位的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提高了所有出口管线的关税,以帮助支付此项雄心勃勃项目230亿美元的账单。这条管道最终将成为全球最长的管道。
尽管修建一条通往最大市场中国的石油管道符合商业逻辑,但连接东西伯利亚油田与通往西方的现有网络,成本将更低。
俄罗斯实际上并非真的需要扩大出口能力,因为该国去年的石油产量已触及前苏联时期每日1010万桶的最高纪录,预计未来十年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但俄罗斯政府希望能够多元化——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而与中国建立联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伊莎贝尔o戈斯特上一篇文章
将评论同步到微博
小提示:设置一个头像,将会使您发表的评论更容易受到大家关注。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新兰输油管道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