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佛网智悲讲堂 藏传净土法第44课视频下载

第七十六课 - 藏传净土法4 - 智悲佛网
第七十六课
下面继续学习藏传净土法。现在我们正在讲七支供中的忏悔支,前面已经讲了忏悔自性罪,今天开始讲忏悔佛制罪。
庚二(忏悔佛制罪)分三:一、忏悔别解脱堕罪;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辛一、忏悔别解脱堕罪:
十三僧残四他胜,堕罪恶作向彼悔,
发露忏悔五堕罪。
比丘戒有五种堕罪:1、四种他胜罪;2、十三种僧残罪;3、三十种舍堕罪和九十种单堕罪;4、四种向彼悔罪;5、一百一十二种恶作罪。一个人受了比丘戒后,如果没有如理护持戒律,很可能犯下这五种堕罪,因此要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发露忏悔这些罪业。
以前我们学过《三戒论》,那里面对比丘的五种堕罪讲得比较详细。此外,在《花N论》、《十诵律》以及《大众律》等律部中,对五种堕罪的具体内容、每种堕罪的数目以及忏悔的方法也讲得比较详细。我在这里不一一广说。
作为比丘,如果犯了五种堕罪中的任何一种,就算破了别解脱戒[ 这是笼统的说法,即不管犯戒的轻重都算破戒,包括犯一个恶作罪也算破戒,不可理解为平常意义上的破根本戒。],以此将堕入复活地狱直至极热地狱感受痛苦:犯恶作罪将堕入复活地狱,犯向彼悔罪将堕入黑绳地狱,犯舍堕罪或者单堕罪将堕入众合地狱,犯僧残罪将堕入大号叫地狱,犯他胜罪将堕入极热地狱。在《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中,对违犯各戒将在地狱感受多长时间痛苦讲得非常详细。我记得有些佛经中说,即使犯一条恶作罪,也将于八万年中在地狱感受痛苦。可见犯戒的果报非常可怕。听到这些,也许有些人都不敢受戒了。因此,受戒之后如果有所违犯,就应该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诚心发露忏悔。
末法时代,很多出家人最初的发心都是为了获得解脱,也很想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守持清净的戒律。可是在修行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外境,由于缺乏正知正念,无明烦恼现前,种种因缘具足后,最后戒律守得不但令诸佛菩萨不满意,自己也很不满意。作为末法时代的出家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很难免,对这些人来说忏悔就尤为重要了。
作为在家人,守持三皈五戒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别解脱戒的所依,则上上的菩萨戒、密乘戒以及任何善根都无从谈起。《亲友书》中说,戒律如同大地,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没有戒律,一切善法都不可能生长。所以在家人同样应该守持清净的戒律。
在座的很多人都受过不同层次的别解脱戒,有些人受过比丘戒或比丘尼戒,有些人受过沙弥戒或沙弥尼戒,有些人受过居士戒。不管受了哪种戒,按理来说都应该护戒如目、一尘不染,可是在末法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的戒律并不是很清净。因此大家应该以四种对治力念修金刚萨市闹洹僮置鞯龋b慊诜浅V匾
当然,为了避免破戒的过患,最好首先就不犯戒。对出家人来说,戒律的具体学处在其他论典中可以了解,如汉地的道宣律师对《四分律》有广疏,藏地也有功德光论师和释迦光论师的戒律广疏,这些注疏对出家戒有详细宣说。出家人应该通达这些道理,之后再如理如法地护持,这样就可以避免破戒的过患。如果一个出家人受戒后,上师阿^黎不让他们学习戒律,他们很容易变成像屠夫一样造罪业的人,因此学习戒律非常重要。在这方面汉地有很好的传统,出家人受三坛大戒后一般要学一段时间的戒律。藏地也是如此,受戒后必须学习戒律。
以前法王如意宝说:&如果一个人受戒后不学习戒律,就像把利刀交给屠夫一样,对受戒者不但没有利益,反而有很大的害处。&佛经中说:&为不知学处的人传戒,犹如放纵醉象任其为所欲为一般。&醉象无所不作,会造成很大破坏;同样,不知戒律学处者也是无恶不作,会造下很多罪业。《正法念处经》中也说:&痴人不学戒,作集多恶业,既有多恶业,今得如是果。&如果一个人受戒后不学戒,肯定会积集许多恶业,既然造了很多恶业,将来肯定会现前痛苦的果报。因此,出家人务必要精进学习戒律。
破戒的过患极为严重。律部中说:&永遮破戒者,享用经堂等。&在《大智度论》和《佛藏经》中也有这样的教言。如果一个人受戒后破了戒,这种人没有资格享用僧众的经堂、饮食以及资具,如果享用将有极大的罪过。《毗奈耶经》中也讲了破戒者享用信食的过患:&宁吞热铁丸,犹如猛火焰,不以破戒口,啖他信心食。&如果破戒者具有超胜的境界[ 如一些圣僧示现不如法的行为。],这当然另当别论,但一般来说,按别解脱戒自宗的观点,不开许破戒者享用僧财或者信众供养的亡财和信财。所以,出家人受戒后一定要精进持戒。
在末法时代,人们越来越不重视戒律。在很多道场里,像以前的高僧大德那样守持清净戒律的出家人越来越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外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以前在寺院里根本看不到电视、电影、手机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破戒因缘,而现在这些蛊惑人心的东西却越来越多了。另一方面,现在众生的见解越来越恶浊、烦恼越来越炽盛。在这些内外因缘下,要守持清净的戒律确实不易。在这个时候大家应该再三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守持清净的戒律!其实,在短暂的人生中守持清净的戒律并不是做不到的,现在男众、女众中都有相当多戒律清净的修行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失毁戒律的人今生连僧团的行列都无法进入,更何况说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要想往生净土,就必须守持清净的戒律。在历史上,有很多守持清净戒律者往生到净土。以前藏地有一位叫噶&当巴德协的大成就者,他是噶陀寺的创建者。据传记中记载,他24岁时在香秋森给上师处出家,法名为希绕森给,后来在那吉堪布处受比丘戒,从此便守持极为清净的戒律。噶&当巴德协曾在多位上师面前闻思了以《弥勒五论》、《入行论》、《大幻化网》、《大圆满》为主的无量妙法,并对这些法要无所不通。71岁时,一生守持净戒的大师示现圆寂并往生极乐世界。
噶&当巴德协大师的成就和弘法事业不可思议。29岁时,他的上师对他授记说:如果你到贡波地方修习可以成就虹身,如果你到噶陀地方[ 噶陀:藏语意思是&噶字上面&,寺址上有一巨大光滑的大白石,石上天然形成了一藏文字母,读音为&噶&,因此而得名。]建立道场将对众生有极大利益。由于不忍心舍弃众生,他放弃了独自修行,前往噶陀建立了宁玛巴的著名道场&&噶陀寺。直到如今,噶陀寺一直僧众云集,佛法非常兴盛。噶&当巴德协生前经常前往阿弥陀佛、不动佛的刹土,跟文殊菩萨能像人与人一样对话,可以随时面见胜乐金刚等密宗本尊。他即身证得了八地菩萨果位,往生极乐世界后成为名叫罗珠酿波的大菩萨。
在汉传佛教中,也有很多戒律非常清净的大德。近代的弘一法师就是如此。他的学生丰子恺回忆:有一次法师到我家,我请他藤椅里坐。他把藤椅轻轻摇了几下,然后慢慢坐下去。我问法师为何如此,他说:&在藤条间也许有小虫,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好让它们走避。&当时有人请法师写字,如果宣纸有剩余,他就写信询问剩下的宣纸怎么处理。平时做任何事,他都以戒律为准绳。63岁那年,法师安详示寂并往生极乐世界。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人失毁了戒律,他连跟僧众共住的资格都没有,更何况说往生极乐世界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护持清净的戒律。
佛经中对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讲得非常清楚。如经云:&戒律始终善,赞颂具戒士,破戒之诸人,如同旁生畜。&戒律初中末都是善妙的,何人具有清净的戒律,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都会赞叹此人,何人失坏了戒律,此人就像旁生一样低劣。在《佛藏经》中,佛用死人、死蛇、死狗等比喻破戒之人。《正法念处经》中也说:&若人护持戒,此人则为胜,若人舍离戒,是名为死人。&如果一个人守持净戒,这个人就是世间的胜士;如果一个人舍弃了净戒,他就和死人一样。此经又云:&若人持禁戒,为戒衣所覆,若有不持戒,裸形如畜生。&如果一个人守持净戒,他就是身披妙衣的庄严之人,如果一个人不持戒,他就和裸体的旁生没有区别。
另外,持戒者不管白天晚上,身心都处于快乐的状态。《大般涅经》中说:&持戒则为乐,身不受众苦,睡眠得安隐,寤则心欢喜。&如果守持清净的戒律,人的身心会健康、快乐,晚上睡觉也很安隐(有些道友每天懒觉睡得很香,可能他们的戒律很清净,开玩笑),早上醒来心情也很快乐。而破戒者恒时处于痛苦中,身体经常出现疾病,心也颠颠倒倒的,甚至睡觉都睡不好。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能看破红尘,特别是如果能看破贪欲的本质,他的身心一定会非常自在,外在的气色会很好,内心也会非常安乐。如果一个人总是贪执某人,那他的戒律肯定不会清净,他的相貌、气色也会很差。很多出家人看上去非常寂静庄严,这也说明他的内心远离染污,相续中具有清净的戒律。思维上述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过患后,大家应当努力持戒。
戒律是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导师。对佛弟子来说,佛在世时要以佛为师,佛灭度后应以戒为师。很多出家人的戒牒中都印着&以戒为师&。《佛所行赞》中说:&是故智慧士,当修于净戒,于生死旷野,戒为善导师[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会重视戒律,遇到任何违缘都守护戒律,在轮回的旷野中,戒律如同贤善的导师,有了清净的戒律则不会误入恶趣的歧途。]。&《赞戒论》中也说,如果一个人能守持清净的戒律,即使没有任何闻思修行的功德,死亡来临时他不会有其他去处,将顺利地往生清净刹土。
守持清净戒律的修行人圆寂后会出现稀有的瑞相,以此也能度化很多众生。前一段时间,我在《净土》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昌臻法师的文章:日,四川乐至县报国寺的昌臻法师示现圆寂,享年93岁。法师早年以在家身份修行佛法,1992年依止离欲上人出家。他以&持戒修行、弘法利生&为宗旨,多年来精进持戒,弘扬佛法。圆寂后,他的遗体烧出了一千多颗五颜六色的舍利。我看了舍利的照片,确实非常好看。这些戒律清净、修行好的人真了不起,不谈他们住世时弘扬佛法、引导众生的力量,甚至圆寂后烧出的舍利都能让很多不信佛的人生起信心。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舍利,有的像珍珠、有的像海螺、有的像佛像,一般人火化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舍利,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无法解释这种现象,这不得不让人对佛法产生信心。
辛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
四恶法罪十八堕,发露忏破菩萨戒。
根据无著菩萨的观点,如果造了下面四种黑法会失毁菩萨戒的愿菩提心学处。
一、妄言欺骗上师、堪布、阿^黎等。上师、堪布和阿^黎是我们的应供处,欺骗这些殊胜的对境会破菩萨戒。
二、令修本尊、诵咒语、求戒律等行持善法的人产生怀疑或者后悔心。别人在行持善法时,如果我们对他说&你的上师是假的&、&你没有得戒体&、&你不应该受戒&等语言,当对方产生怀疑或者后悔心时,自己就会破菩萨戒。
三、以嗔恨心毁谤高僧大德。
四、依靠经商等谄诳手段欺骗众生。修持佛法的人不能欺骗众生,特别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更不能欺骗众生。如果有特殊的必要,比如你想出家,可是家人不同意,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方便妄语:&我现在不在寺院里,我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因为你是为了行持善法或者度化众生,所以说妄语是开许的,除此之外绝对不能欺骗众生。
上述四种黑法可以导致忘失菩提心等严重过患,如《十住毗婆沙论》云:&如此四黑法,则失菩提心。&因此我们必须舍弃四种黑法,并修学与之相反的四种白法[ 《三戒论释》云:&与之相反,《迦叶请问经》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不忘菩提心。云何四法?不明知故妄;于菩萨作本师想;于众生无谄诳而以净心安住;将一切众生安置于大乘。&这其中所说的就是四白法,应当随时随地奉行。&]。
在《虚空藏菩萨经》、《三戒论》中对菩萨戒的学处讲得很详细,大家应该多看这些经论。菩萨戒有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两大传承,两大车轨对菩萨堕罪的说法有所不同。按龙树菩萨的观点,有国王容易犯的五种定罪、大臣容易犯的五种定罪以及平凡人容易犯的八种定罪,共有十八种堕罪。按无著菩萨的观点,有愿菩提心学处(即上述断除四种黑法而行持四种白法)和行菩提心学处。
下面根据龙树菩萨的观点介绍十八种根本堕罪。
国王五定罪:
一、强行掠夺、盗窃或者令他人盗窃三宝的财物。
二、舍弃三乘佛法。比如对别人说:&你学这些法没有意义,不能获得解脱。&
三、以嗔恨心殴打、抢劫比丘、沙弥,或者让别人殴打、抢劫。
四、造五无间罪中的任何一种。
五、相续中产生邪见,不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之理。
对于发了菩提心的国王来说,由于他的势力强大,比较容易犯这五种罪,所以将这五种罪业安立为国王五定罪。
大臣五定罪:
在上述五种罪中前四者的基础上,再加上用武力摧毁城市、地区、村落、附属地方,这是大臣菩萨容易犯的五种堕罪。大臣根据国王的命令在四面八方执行政策时,很容易犯这五种罪,因此这五种罪称为大臣五定罪。
平凡人八定罪:
一、对智慧没有成熟者宣说大乘空性法门,令对方生起畏惧之心。很多人的相续没有成熟,属于小乘或者人天乘的根机,甚至他们还没有皈依三宝,在这种人面前不能过早地宣说空性,否则自己有可能犯菩萨戒。
现在有些人特别着急,见到一个刚来的人就说:&来,过来,我给你讲一个《中观根本慧论》。&有些人乘火车时,也不管旁边的人是什么根机就迫不及待地说:&要不要我给你讲《般若摄颂》?从天津到北京这一段路程里,我可以讲四个颂词&&&这样讲的话,对方也许根本接受不了,自己就会犯菩萨戒。
二、令别人退失大乘发心而趋入小乘。有些人本来发了菩提心,如果我们想一切办法让他退心:&发大乘心很麻烦,你还是跟我学小乘法好&、&度不了众生啊,能度自己都很不错了&、&众生是度不完的,世界上有那么多众生,你还是自度为主吧&。说此类语言后,如果对方从大乘道中退心,我们就会犯菩萨戒。在一些大小乘并行的国家,有些入了大乘的法师反而劝大乘行者转入声闻乘,一直说要追求自我出离、别解脱戒非常殊胜等,这也是犯菩萨戒的行为。
三、令他人舍弃别解脱戒而趋入大乘。有些人本来是决定的小乘种性,而且对别解脱戒很有信心,如果对他们说:&不要受别解脱戒,只要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就可以了&、&这些戒律的条条框框麻烦得很&&&当对方听从劝告时,说者就会犯菩萨戒。
四、声称声缘道不能断除烦恼,不管自己受持还是让他人受持这种观点,都将犯菩萨戒。佛陀是应机施教的,佛陀所说的每个法对相应根机的众生都是有利的,因此强行让别人舍弃其宗派是不合理的。今后大家要注意这个问题。
五、以嫉妒心赞自毁他。有些人本来没有功德,却拼命赞叹自己,其他高僧大德本来没有任何过失,而且相续中具有菩提心等殊胜功德,可是他们却以恶心毁谤,这也会犯菩萨戒。
六、为获得名闻利养而宣称自己证悟了空性。有些人本来没有证悟空性,甚至从理论上都讲不清楚什么是空性,为了骗取名闻利养却到处宣说:&我已经证得空性了,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我现在什么执著都没有了。&这些语言非常可怕,说者会犯菩萨戒。
今后大家和别人交流佛法时,应该对自己的语言有所注意。听说现在我们学会中有些辅导员讲课特别离谱,我在这里引用的很多教证、理证他们根本不用,反而根据自己的分别念随便乱说。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讲法应该依靠教证、理证,如果自己实在不会用教证、理证,可以引用前辈高僧大德或者有修行体验上师的教言,不能离开正确的轨道。
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的教言才对众生有真正的利益,才能让众生永离一切痛苦。《别译杂阿含经》云:&唯有世尊,善巧说法,能令闻者,永离诸苦。&因此作为凡夫人,传法时千万不要偏离正道。我们学院在这方面比较不错,据我所知,法师和辅导员基本上都是按照经论和传承上师的教言讲法。
现在外面个别人在辅导时说:&不要闻思,闻思会增加分别念,我们还是做点别的善事吧。&这样说很不如法,不仅和我们提倡的闻思修行背道而驰,也和佛教的精神相违。而且强迫别人做一些自以为有意义的事情,这也不是佛教徒应有的做法,这没有任何必要。
如果一个人既精通别解脱戒也精通菩萨戒,对显宗和密宗的很多道理也都很明白,他讲的道理不会和经论相差太远。如果一个人的相续中什么都没有,只是嘴巴特别会说,那表面上他可能讲得很好,但实际上所说的不会是正理。所以希望有些人在讲法时,要尽量围绕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教言,不要偏离得太远了。
其实讲法不能过于依赖分别念。就我本人而言,如果完全以自己的分别念来讲法,那我不用看书,十几堂课都可以讲下来,这样我也很舒服,反正想到什么就随便说。但我觉得,传法如果没有一个准绳,恐怕会犯很多错误,所以我一直严格按法本讲。我经常这样想:听法者的时间非常宝贵,我应该尽最大的能力讲出有价值的道理,不能没有根据随便乱说,否则不仅浪费别人的时间,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现在外面有些辅导员讲法时随便乱来,好像完全是在演戏。我觉得这样没有必要。如果你认为自己表演得特别精彩,可以到其他场合去表演。如果你真的想讲法,就一定要认真对待。学院的有些法师讲法前要花很长时间备课,准备得非常充分,这样即使讲不好也没有很大过失。如果是讲世间的事,不那么认真准备也是可以的[ 这是相对佛法而言的,实际上,做世间的事情也需要认真。我在智悲小学听过课,有的老师不认真备课,即使小学课程都讲得很不好,而有的老师备课很认真,他的教学效果就很不错。],但我们面对的是甚深的佛法,所以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认真对待。
在座的很多人都是凡夫,既然自己是凡夫,传法前就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各位法师和辅导员要清楚:听法者是想从你的口中得到佛法的智慧,不是因为你好看才到你面前的,除了真正的大菩萨以外,一般的人很难把自己的智慧直接装进别人心里,所以希望你们认真对待讲经说法,以免浪费自他的宝贵时间。
七、令比丘受惩罚并暗中收取贿赂。即以离间语让有权力的人惩罚沙门,沙门因此而盗取三宝财物向离间者行贿,最后离间者接受财物或者将财物转送给有权力的人,这样离间者就会犯本条堕罪。
八、把修行者的受用送给求学者,促使对方舍弃修行。也就是说,本来这是修行者应该享用的财产,你却把它送给闻思者,以此因缘而使对方中断了修行,这样自己就会犯堕罪。
国王和大臣有十种堕罪,加上平凡人的八种堕罪,总共有十八种堕罪。如果再加上《大密善巧方便经》中所讲的舍弃愿菩提心和《宝积经》中所讲的舍弃行菩提心,总共可以安立二十种根本堕罪。
十八种(或二十种)根本堕罪是针对利根者安立的;在《集学论》中,针对中根者安立了四种堕罪&&自赞毁他、悭吝财法、嗔不受悔、谤乱正法;在《教王经》中,针对钝根者安立了一条堕罪&&舍弃愿菩提心。这些道理以前在《三戒论释》中讲过,大家课后可以自己去看。
受了菩萨戒以后,无论如何不能违犯。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犯菩萨根本戒后最多可以重新受三次戒;按照龙树菩萨的观点,犯菩萨根本戒后可以重受多次。宁玛巴自宗跟随龙树菩萨的观点。为了恢复并且增上自己的菩萨戒体,我们每天都要在诸佛菩萨面前受菩萨戒。现在我们每天上课时要念《菩萨戒仪轨》、《释尊仪轨》、《普贤行愿品》,这些念诵的功德非常大,不修行的人一辈子都积累不了这么大的功德。表面上看,我们课前念半个小时,课后念十分钟,这好像不是很大的事,但实际上这个功德是无法想象的。如果哪一天没有上课,我就会觉得很可惜。但我的事情比较多,有时候也不得不停课。希望今后大家每天不间断地念《菩萨戒仪轨》。
如果在座的各位犯过上述的学处,应该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面前发露忏悔这些罪业,并且发誓今后守持清净的戒律。
许多经论中都宣说了守持菩萨戒的功德。如《入行论》云:&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依靠点金剂,可以将废铜烂铁变成珍贵的金子;同样,依靠菩提心,也可以将污秽丑陋的凡夫之身变成清净的佛身,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无上的菩提心。]。&《华严经》云:&如人护身,先护命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护持佛法,亦当先护菩提之心[ 要保护身体,首先应该保护命根;同样,菩萨要想护持佛法,首先要护持菩提心,如果有了菩提心,则自然而然可以具足一切功德。]。&《大集经》云:&若欲永断三恶道,应当发起菩提心。&《一切法高王经》云:&若资生供养,非无上供养,若发菩提心,是无上供养。&诸如此类的教证非常多。
归纳起来,菩萨戒可分为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前面讲的二十种堕罪属于禁恶行戒,摄善法戒是行持六度万行,饶益有情戒是无有私心地利益众生。当然,要没有任何私心地利益众生,对凡夫人来讲有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应该尽量去做。
在这次玉树救灾期间,有很多大学生发心当义工,在医院里照顾受灾的人,但他们的帮助只是出于世间的爱心,这种爱心并不是菩提心。而我们要求的是以菩提心摄持来帮助众生&&暂时让众生远离痛苦,究竟让他们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发心利益众生。
总之,发心非常重要,如果善用此心,则可成办自他的一切利益。以前善导大师说:&若具足三心则必定往生净土,何等为三?一、至诚心,二、深心,三、回向发愿心。&至诚心即修行表里如一,不能弄虚作假。深心即对往生极乐世界有信心,无有怀疑。回向发愿心即一切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发心。
前面讲到守菩萨戒有很大功德,相反,不守菩萨戒也有很大过患。《入行论》云:&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立下利益众生的誓言后,我们应该恭敬大乘菩萨戒的学处,如果没有好好守持菩萨戒,一定会堕入恶趣感受痛苦。想到不护戒律的可怕后果,各位道友要精勤忏悔往昔破戒的罪业,并发誓从今以后一定要认真持戒。今日上师教言
06-0405-1204-2704-1503-2103-2102-2111-1209-2609-06
[07-07]&[07-07]&[07-07]&[07-02]&[06-30]&
法音频道直播课表
7月6日~11日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无网络开示网络开示无无无
06-20护生文库:06-18护生文库:06-17素食资讯:06-13护生文库:06-06素食资讯:06-02护生文库:05-31护生文库:
| 设为首页 |
| 沪ICP备号-1前行之重要性
第一品   闻法方式
第二品   暇满难得
第三品   寿命无常
第四品   轮回过患
《为什么学佛》
《什么是密宗》
第五品   因果不虚
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解脱必备的三个窍诀
第七品   皈依
第八品 & 发殊胜菩提心
前行广释 第113课
前行广释 第112课
前行广释 第111课
前行广释 第110课
前行广释 第109课
第九品 & 念修金刚萨
前行广释 第118课
前行广释 第117课
前行广释 第116课
前行广释 第115课
前行广释 第114课 百字明之具体修法
第十品 & 积累资粮
前行广释 第125课
前行广释 第124课
前行广释 第123课
前行广释 第122课
前行广释 第121课
第十一品   上师瑜伽
前行广释 第137课
前行广释 第136课
前行广释 第135课
前行广释 第134课
前行广释 第133课
第十二品 & 往生法
前行广释 第144课
前行广释 第143课
前行广释 第142课
前行广释 第141课
前行广释 第140课
前行实修法
日修闭关要诀
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1-92引导)pdf文档
前行第92实修法
前行第91实修法
前行第90实修法
前行参考资料
上师瑜珈速赐加持修法部分
上师瑜珈速赐加持
日修闭关要诀
《大圆满前行》PDF华智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
胜利道歌浅释 法王晋美彭措造颂-索达吉堪布译智悲佛网-上师课程-藏传净土法 第102课讲记下载内容有误(是第101课的),敬请法师查改!阿弥陀佛!
智悲佛网-上师课程-藏传净土法 第102课讲记下载内容有误(是第101课的),敬请法师查改!阿弥陀佛! &(阅读 1701 次)
0 会员 以及 1 访客 正在阅读本主题.
于: 六月 04, :42 下午 »
顶礼上师三宝!& & & 智悲佛网-上师课程-藏传净土法 第102课讲记下载内容有误(是第101课的),敬请法师查改!阿弥陀佛!
帖子: 10469
« 回复 #1 于: 六月 04, :42 下午 »
已修复。感谢!
« 回复 #2 于: 六月 07, :32 上午 »
感恩法师们辛勤护持!
0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 window.location.href = smf_scripturl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smf_scripturl.indexOf('?') == -1 || this.options[this.selectedIndex].value.substr(0, 1) != '?' ? 0 : 1);">
请选择一个目的地:
-----------------------------
-----------------------------
=> 意见建议区
-----------------------------
-----------------------------
=> 分类查询区
=> 基础课程
===> 亲友书
===> 佛子行三十七颂
===> 二规教言论
=> 入菩萨行论学习专区
=> 净土法门学习专区
===> 阿弥陀佛修法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五部大论学习专区
===> 因明论学习专区
-----------------------------
-----------------------------
=> 智悲讲堂
=> 网络共修小组组织区
===> 组长交流区
===> 加行组
===> 净土组
===> 闻思A组
===> 闻思B组
===> 2011年7月新班组织区
=====> 加行新班
=====> 净土新班
=====> 闻思B组新班
===> 2011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2011年12月加行组新班
=====> 2011年12月净土组新班
=====> 2011年12月闻思B组新班
-----------------------------
-----------------------------
=> 综合交流区
=> 慈慧之家
-----------------------------
-----------------------------
===> 学会共修小组组织区
=====> 欧洲小组
=======> 欧洲组2011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组织区
=======> 欧洲组2013年6月新班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加行组
=======> 欧洲组2012年12月新班-入行论组
=====> 美国小组
=======> 地方组
=========> 西雅图小组
=========> 洛杉矶小组
=========> 北加州San Jose组(2012-6月预科班-入行论组)
=======> 网络组
=========> 基础课程
=========> 前行
=========> 净土
=========> 闻思A
=========> 闻思B《入行论》
=========> 2011年12月净土班
=========> 2012-6月预科班-加行组
=======> 英语研讨班
=====> 大洋洲小组
=======> 新西兰小组
=======> 澳洲菩提学会网络共修组
论坛所讨论的话题和语言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明佛学院智悲佛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