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国关系论文发展有哪些趋势论文

2010年形势政策论文——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1]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 “当今世界正 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 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国际形势 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 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西”主导了“东西 关系”“北”主导了“南北关系” ,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 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极化的趋势,但是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 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 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 积极推进内部改革, 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冲击美国 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 G8 会议向 “G8+5”会议的演变。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 G8 体制中得到解决,而 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 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 发号施令的时代一 去不复返了。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出现尖锐化和长期化的趋势 美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立以及在安全上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冷战 时期美苏矛盾的延续。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更是根深蒂固,是植根于文明、信仰和价值 观的冲突。 现在出现的新趋势就是俄罗斯与伊斯兰极端势力有可能结合, 某种程度上形成对 抗美国的合力。如果这一结合出现,必然导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国 际环境将更加恶劣。 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内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表现出逆向演变的趋势 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有两大支柱, 即强大国力和联盟体系。 美国联盟体系中欧洲是最重 要的部分,北约一体化组织是最主要的机制。冷战结束后,由于外部共同对手苏联的解体, 欧洲对美安全合作的愿望下降, 在主要的威胁认知上与美国的差异越来越大。 特别是伊拉克 战争后,美国与被布什称为“老欧洲”的矛盾更加尖锐。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 盟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的主导力量,对美独立性增强。欧盟正面临着东扩后的 内部协调和其他复杂问题,欧洲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事务解决和加强欧盟内部团结上, 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北约责任,受美国调遣。另外,美欧经贸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欧元的崛 起势必冲击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影响美国利益。 总体上看来,国际格局正经历“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 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 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 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 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 响增大。 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 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 在此背景下, 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 变了这一惯例,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 马时代出现了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1993 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把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念确立为白宫外交政策的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当今国际形势之我见一篇论文1500字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当今国际形势之我见一篇论文1500字
当今国际形势之我见一篇论文1500字
人类的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在邓小平论述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首次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坚持了这个判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思想,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和平与发展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二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世界各国重视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所以,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一些国家继续扩大和强化军事同盟,加强军备建设,严重影响了国际安全与稳定.一些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甚至不惜使用武力,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出现新的起伏,因民族、领土、宗教、资源等引发的纷争和战乱不断.  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原有的差距还在加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更加恶化,南方发展中国家同北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贫富悬殊继续扩大,两极分化更趋严重.据联合国1998年关于人类发展的报告,“世界上最富有的3个人拥有的财产超过了48个最不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  事实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它的解决,需要全世界人民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思想,是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新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就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新判断而制定的.(二)冷战以来国际局势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导致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解体,辅导形势的发展出现重大转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基本趋势.另外,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主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同过去相比确实已经并还在继续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些新的挑战主要是: (一)在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并且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倾向还远没有消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还远没有成为普遍的行为.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大国一意孤行地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建立单极世界.国际舆论指出,有的大国谋求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实质就是要以自己的理论和价值观重整世界. (二)南北问题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据美林证券公司和盖普·杨公司发表的《2002年度世界财富报告》,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但是全球财富继续向少数富人集中,各国百万富翁又增加了21万人,人数达到710万人,他们拥有的财富高达26万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2002年度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披露,全球最贫穷的49个国家的人民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的人数已经达到3.07亿人,到2015年会增加到4.2亿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力发展报告》,最富有国家与最贫穷国家收入之间的差距在1920年是35比1,1975年是45比1,1992年是75比1,2001年是100比1.科技特别是信息发展上的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同样令人担忧. (三)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某些国家大幅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动辄进行军事干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二是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并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事件的发生及此后美国发动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围绕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既合作又斗争的组合. 但是,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仍可以保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根本因素. 第二,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中国、俄罗斯、欧盟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加紧推行独霸全球的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经济一体化势头强劲,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欧、日都积极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和优势,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复兴,重振大国地位;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和作用稳步上升,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当然,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不可能是"单极的".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和少数大国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社会繁荣进步是有益的.它使世界各大力量彼此之间逐渐形成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的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这种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世界潮流之下,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集中力量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依然是各大国的政策取向.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之多的共同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前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社会分化加剧,损害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等负面影响表示不满和抗议.它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并促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透明的方向发展. 第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广大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崛起,和平力量还在继续增长,联合图强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人鼓舞的一个例子就是,日,非洲联盟第一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非的德班召开,标志着非洲联盟正式开始运转.这是广大非洲国家携手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世纪的挑战、通过联合自强推进一体化进程和实现非洲复兴的战略举措.非洲联盟首任主席、南非总统姆贝基强调,非洲联盟的首要任务是实现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之间的团结、稳定与通力合作,建立有效机制加快非洲大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进程,加速非洲大陆的集体行动以及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其次是发展非洲国家之间各个层次的新型伙伴关系,动员各个国家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实现非洲大陆的繁荣富强.与非统组织相比,非洲联盟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性机构,而是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洲性政治实体,肩负着促进非洲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使命大国关系调整和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最近一年来, 最近一年来,大国关系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调 整和变化, 整和变化,对世界力量重组和 ,战略格局态势产生重要影 响。 中俄与西方大国关系进入以良性互动为主的新阶段, 中俄与西方大国关系进入以良性互动为主的新阶段,中 俄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关系得到大幅度和一定程度上实质 性的改善和发展, 性的改善和发展,相互关 系进入了以相
对稳定和良性互动 时为主的新阶段。 为主的新阶段。当前大国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较好的 期。俄美元首举行了多次会晤和互访, 俄美元首举行了多次会晤和互访,共同揭开了俄美关系 新的一页。双方签署了《 新的一页。双方签署了《俄美 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 2/3, 约》,同意 10 年内将各自拥有的战略核武器削减 2/3,即到 》,同意 1700~ 2 012 年底以前将各自战略核弹头数额削减到
》,见 枚。(注:《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 战略力量条约》,见 20 :《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 战略力量条约》, 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网站。 02 年 5 月 24 日俄罗斯联邦总统网站。 该条约达成时间之短 ) 和裁减 战略核武器数量幅度之大, 战略核武器数量幅度之大,在双方裁军史上都是空 关系联合宣言》,宣 关系联合宣言》,宣 》,前的。双方还签署了《 前的。双方还签署了《俄美新型战略“相互视对方为敌人或者战略威胁的时代已告结束” , 布两国 相互视对方为敌人或者战略威胁的时代已告结束” 双方 以此为起点“ 世纪新关系的道路” 以此为起点“走上了 21 世纪新关系的道路”。(注:《俄美新型战略关系联合宣言》, 见 2002 年 5 月 24 日俄 俄美新型战略关系联合宣言》, 罗斯联邦总统网站。 罗斯联邦总统网站。)宣言确立了俄美新型战略关系的基本 框架, 框架,两 国商定将采取措施扩大反弹道导弹领域的透明 国商定将采取措施扩大反弹道导弹领域的透明 度,探讨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决定在对付 探讨进行合作的可能性,诸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恐等非传统领域加强合作。 性武器扩散、反恐等非传统领域加强合作。特别是俄美在反 恐战争中进 行的深入和全面合作, 行的深入和全面合作,是两国提升关系的突出 富汗塔利班的战表现。 表现。俄罗斯的合作与支持是美国打击阿争顺利进行并很快取得基本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争顺利进行并很快取得基本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俄罗斯同北约的关系也得到提升。 俄罗斯同北约的关系也得到提升。2002 年 5 月 28 日, 北约― 北约―俄罗斯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 行首脑会议,发表《 行首脑会议,发表《罗马宣言》,决定成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 马宣言》,决定成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双方在对方首都 》,决定成立北约 或总 部建立常设机构,正式将“19 机制”提升为“2 部建立常设机构,正式将“19 + 1 机制”提升为“2 合作关系”的新阶段。 合作关系”的新阶段。机制” 这意味着双方进入“ 0 机制”,这意味着双方进入“新型在新型关系框架下,双方将在“ 在新型关系框架下,双方将在“共同关心的领域以平等伙伴 关系 ”开展合作,即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危机处理、防 开展合作,即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危机处理、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制、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军备控 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海上营救、民事突发事件、防务改革、 海上营救、民事突发事件、防务改革、应对新威胁与挑战等 领 域,俄罗斯与北约成员国都具有“均等”的参与权和决 俄罗斯与北约成员国都具有“均等”策权。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称, 策权。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称, 俄罗斯与北约的新型关系 国机制的建立可能改变欧洲安全格局, 即 20 国机制的建立可能改变欧洲安全格局,“标志着俄罗 斯与 北约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北约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注:陈玉荣:《俄 陈玉荣:《俄 :《罗斯同西方国家关系发展新阶段》 国际问题研究 研究》, 罗斯同西方国家关系发展新阶段》 ,载《国际问题研究》, 与此同时, 2002 年第 5 期,第 25 页。)与此同时,俄罗斯与欧盟关系也 得到 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 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美国与欧盟正式承认俄罗 年 6 月底在加拿大举行斯是“市场经济国家” 斯是“市场经济国家”,并在 2002 的八国首脑会议上, 的八国首脑会议上,俄罗斯获得了举办 2006 年八国首脑会 议的殊 荣,也表明俄罗斯从八国集团的准成员转为正式成 国的关系取得历史性员。综上所述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大突破,相互关系步入政治、安全、 突破,相互关系步入政治、安全、经济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 的新时 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成功地进行了元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成功地进行了元 胡锦涛 首互访, 系向前发展。 首互访,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 系向前发展。布什总统把 对华关系定位于由“竞争对手”关系转变为朋友和“ 对华关系定位于由“竞争对手”关系转变为朋友和“建设性 于由 , “ 合作关系” 在台湾问题上明确重申遵守三个联合公报和 一 作关系” 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湾独立。两国恢复了战略对话、 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湾独立。两国恢复了战略对话、人 独立 权对话和两军接触与交流。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权对话和两军接触与交流。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双 方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特别是在南亚和朝鲜半 岛问题上加强了磋商与合作 ,对维护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的和平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两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进行 了实质性和卓有成效的合作,美国第一次把“ 了实质性和卓有成效的合作,美国第一次把“东突伊斯兰运 动”定为恐怖组织,并采取 定为恐怖组织, 措施切断其在美国的财援。 措施切断其在美国的财援。中美关系不仅走出了“台独”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到以接 美关系不仅走出了“台独”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到以接 触和对话为主的正轨, 触和对话为主的正轨,而且双边关系水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 对话为主的正轨 克林顿时期。中国与俄罗斯频繁举行高层接触与互访, 克林顿时期。中国与俄罗斯频繁举行高层接触与互访,推动 俄罗斯频繁举行高层接触与互访 中俄关系大步前进,全面发展。现在中俄经贸关系 中俄关系大步前进,全面发展。现在中俄经贸关系、政治互 信和战略协作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信和战略协作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两国的战略协作伙 战略协作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伴关系进入深入发展和成熟、稳定的新阶段。 伴关系进入深入发展和成熟、稳定的新阶段。中国同欧盟和 发展和成熟 日本的关系也取得显著进展。 日本的关系也取得显著进展。 大国关系的进展从根本上说是反映和适应了在以和平 汇增多和相互依存加深 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大国利益交 汇增多和相互依存加深 的客观现实与需要, 的客观现实与需要,而其主要原因则是恐怖主义的突起和反 恐战争的发展。 恐战争的发展。 争的发展 美国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大国政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决 定性因素。 “9?11”事件和反恐斗争背景下, 定性因素。在“9?11”事件和反恐斗争背景下,有三大因 事件和反恐斗争背景下 素促使美国调整其传统的大国政策思维:第一, 素促使美国调整其传统的大国政策思维:第一,美国对其主 要安全威胁的再认识。“9?11”之前,美国认为,对其安 安全威胁的再认识。“9?11”之前,美国认为, 之前 自于非西方大国即中国、 全主要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来 自于非西方大国即中国、俄 罗斯,在遭到“9?11”惨重打击后,美国猛醒, 罗斯,在遭到“9?11”惨重打击后,美国猛醒,认识到国 “9?11”惨重打击后 际恐怖主义才是其真正主要的现实威胁。 际恐怖主义才是其真正主要的现实威胁。美国从而调整其国 家安全战略, 家安全战略,把打击和清除 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目标和重点。第二, 一个时期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目标和重点。第二,主要矛 盾的转移。冷战后, 盾的转移。冷战后,美国一直把它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矛盾视 做主要矛盾, 做主要矛盾,并根据这一判 断展开其安全战略布局与行 断展开其安全战略布局与行动。“9?11”事件表明美国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打 “9?11”事件表明美国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打 击对象, 击对象,美国这才认识到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与国际恐怖主 义的矛盾, 义的矛盾,并据此重新展开 其国家对外战略布局, 其国家对外战略布局,而把其 布局与中俄的矛盾适时后移,并暂做淡化处理。当前世界的主要 与中俄的矛盾适时后移,并暂做淡化处理。当前世界的主要 矛盾是美国霸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矛盾。 矛盾是美国霸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矛盾。世界其他基本 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矛盾 矛盾如西西矛盾、南北矛盾 矛盾如西西矛盾、南北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 的矛盾、美国与其他力量中心之间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不能不 的矛盾、美国与其他力量中心之间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不能不 退居次要地位。 退居次要地位。这也是大国关系改善和提升的主要动因之 一。第三,美国对反恐 第三, 斗争艰巨性、复杂性的重新认识。 斗争艰巨性、复杂性的重新认识。 ,以“9?11”后 美国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已成大气候 “9?11”后,美国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已成大气候“基地”为中心的恐怖主义分子和网络遍布全球 60 多个国 基地” 家,形成了能协调、指挥 形成了能协调、 重大恐怖行动的世界恐怖主义领 发导中心,出现了恐怖主义战略家, 导中心,出现了恐怖主义战略家,恐怖主义组织有能力起大规模的非常规战争。 起大规模的非常规战争。美国还把恐怖主义同大规模武器扩 散合二为一, 散合二为一,把打击无形 的恐怖主义同打击它所谓的支持 斗恐怖主义“无赖国家”结合起来。 恐怖主义“无赖国家”结合起来。这极大地增加了反恐争的难度。美国深感反恐单靠其一国之力难以奏效, 争的难度。美国深感反恐单靠其一国之力难以奏效,必须加 强国际合作, 强国际合作,尤需借重其 他大国的力量。因此, 他大国的力量。因此,反恐为大国提升关系、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契机和平台。 国提升关系、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契机和平台。 大国关系的良性发展也是其他大国从客观现实出发, 大国关系的良性发展也是其他大国从客观现实出发,对 发展也是其他大国从客观现实出发 美国实行灵活务实政策的结果。 美国实行灵活务实政策的结果。可以说现在是大国发展关系 的机遇期和大国对抗的间歇期。 的机遇期和大国对抗的间歇期。 欧美关系逆向演变趋势,大国关系最突出的变化是欧美 欧美关系逆向演变趋势,大国关系最突出的变化是欧美 关系的逆向演变。所谓逆向演变不是说双方将从盟友关系演 关系的逆向演变。所谓逆向演变不是说双方将从盟友关系演 变为敌对关系,而是指欧美加速渐行渐远、裂痕愈益扩大。 变为敌对关系,而是指欧美加速渐行渐远、裂痕愈益扩大。 年欧美矛盾全面发展和激化 在世界安全战略领域 展和激化。 界安全战略领域, 2002 年欧美矛盾全面发展和激化。在世界安全战略领域,欧 盟反对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对美国片面谋求自己的绝对安全 盟反对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对美国片面谋求自己的绝对安全 和绝对军事优势深表疑虑, 和绝对军事优势深表疑虑,认为这将严重冲击世界安全体 打乱世界战略力量平衡, 系, 打乱世界战略力量平衡, 量平衡 从根本上损害欧洲的安全利益。 从根本上损害欧洲的安全利益。 欧洲的安全利益 欧盟还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独立防务能力,加速组建欧洲快速 欧盟还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独立防务能力,加速组建欧洲快速 组建 反应部队,为最终自主欧洲安全创造条件。美国对此耿耿于 应部队,为最终自主欧洲安全创造条件。 怀,尽可能予以牵制和阻挠,竭力将欧盟的防务力量纳入北 尽可能予以牵制和阻挠, 以牵制和阻挠 约框架之中,实际上是纳入美国的支配之下 约框架之中,实际上是纳入美国的支配之下。在世界政治格 局问题上,欧盟主张世界走向多极化, 局问题上,欧盟主张世界走向多极化,认为这是实现世界力 量结构平 衡与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衡与稳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础,反对美 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础国推行单极独霸战略。有的欧盟大国公开认为由一个超级大 国推行单极独霸战略。有的欧盟大国公开认为由一个超级大 开认为由一个超 国主宰天下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最大危险。 国主宰天下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最大危险。欧盟以实际行动致 力于扩大和深化其一体化进程,加快走向独立一极的步伐。 力于扩大和深化其一体化进程,加快走向独立一极的步伐。 大和深化其一体化进程 美国则坚持并强化单极独霸政策,竭力牵制和阻挠欧盟作为 美国则坚持并强化单极独霸政策,竭力牵制和阻挠欧盟作为 极独霸政策 独立一极崛起的努力。在国际关系问题上, 独立一极崛起的努力。在国际关系问题上,欧盟主张维护现 存的国际条约、协议和准则,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 的国际条约、 议和准则,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 美国单方面违反、否定和退出国际条约和协定, 美国单方面违反、否定和退出国际条约和协定,认为美国这 国际条约和协定 样做最后可能导致世界秩序的破坏以至荡然无存, 样做最后可能导致世界秩序的破坏以至荡然无存,从而可 能造成天下大乱。 欧盟不同意美国提出的“先发制人” “ 战略, 能造成天下大乱。 欧盟不同意美国提出的 先发制人” 战略, 认为这可能为一国侵犯别国主权以至侵略别国领土制造口 认为这可能为一国侵犯别国主权以至侵略别国领土制造口, 法国总统萨科奇甚至公开指出:“‘先发制人’ 法国总统萨科奇甚至公开指出:“‘先发制人’论可能成为 萨科奇甚至公开指出 先发制人 发动战争正当化的借口” 欧盟主张通过双边和多边协商、 发动战争正当化的借口”。欧盟主张通过双边和多边协商、 对话、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美国搞单边主义、 对话、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美国搞单边主义、强 国际争端 加于人甚至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的行为。 加于人甚至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的行为。在对待一 些第三世界国家问题上,欧盟不认同美国把它不喜欢的国家扣上 世界国家问题上,欧盟不认同美国把它不喜欢的国家扣上 “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的罪名,动辄对它们进行制裁、 无赖国家” 邪恶轴心”的罪名,动辄对它们进行制裁、 轴心 封锁、 打压以至动武的霸道做法。 欧盟还反美国之道而行之, 封锁、 打压以至动武的霸道做法。 欧盟还反美国之道而行之, 之道而行之 同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发展关系、开展合作,大多数欧盟成员 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发展关系、开展合作, 国甚至同被美国定为“邪恶轴心” 国甚至同被美国定为“邪恶轴心”的伊朗和朝鲜恢复或建立 国定为 了正式外交关系。欧盟还不同意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和排挤 了正式外交关系。欧盟还不同意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和排挤 打压阿拉法特的中东政策,并坚持主张在谁当巴勒斯坦领导 打压阿拉法特的中东政策,并坚持主张在谁当巴勒斯坦领导 人问题上应由巴人民选举决定,外国不应干涉。就在美国政 人问题上应由巴人民选举决定,外国不应干涉。就在美国政 应干涉 府提出包括更换巴领导人内容在内的新中东政策不久, 府提出包括更换巴领导人内容在内的新中东政策不久,欧盟 通过一项新中东和平计划, 通过一项新中东和平计划,提出不少比美国方案公正合理得 项新中东和平计划 多的建议,无异于同美国打擂台,受到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 多的建议,无异于同美国打擂台,受到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 家的欢迎。在反恐问题上, 家的欢迎。在反恐问题上,欧盟不同意美国搞反恐扩大化和 单靠武力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做法,认为打恐要有证据,反 靠武力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的做法,认为打恐要有证据, 主义问题的做法 恐要标本兼治,既要打恐, 要防止和解决南北差距扩大等 恐要标本兼治,既要打恐,也要防止和解决南北差距扩大等 根本性问题。欧盟主张由联合国在国际反恐行动中发挥主导 根本性问题。欧盟主张由联合国在国际反恐行动中发挥主导 作用,反对由美国一家说了算, 作用,反对由美国一家说了算,尤其反对美国单方面对伊拉 美国一家说了算 克动武和擅自改换伊拉克政权, 克动武和擅自改换伊拉克政权,强烈谴责美国单方面对伊拉 克发动的大规模战争。在经贸领域, 克发动的大规模战争。在经贸领域,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铁产 30%关税的决定受到欧盟的强烈抵制, 关税的决定受到欧盟的强烈抵制 品加征 30%关税的决定受到欧盟的强烈抵制,欧盟随即决定 14.9%到 26%的进口关税 的进口关税, 对进口的 15 种钢铁产品也加征 14.9%到 26%的进口关税,并 100%的进口关 宣布对价值近 4 亿欧元的美国其他商品加征 100%的进口关 虽然由于美国让步, 这一轮短兵相接的贸易战暂告平息, 税。 虽然由于美国让步, 这一轮短兵相接的贸易战暂告平息, 双方今后制裁与反制裁、 但由于各自贸易保护主义上升 ,双方今后制裁与反制裁、 报复与反报复的较量终难避免,并将呈深化与扩大之势。 报复与反报复的较量终难避免,并将呈深化与扩大之势。总 欧美矛盾发展在广度、 之, 欧美矛盾发展在广度、 矛盾发展在广度 深度和强度上都是多年来罕见的。 深度和强度上都是多年来罕见的。 欧盟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不但敢于对美国说“ 欧盟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不但敢于对美国说“不”,而且敢 问题上不但敢于对美国说 于公开对美国的单边强权政策进行抨击和批评。 于公开对美国的单边强权政策进行抨击和批评。德国和法国 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甚至不惜与美国反目、同美国顶干 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甚至不惜与美国反目、同美国顶干。 这些表明, 这些表明,欧盟已成为世界上抵制与牵制美国单边主义的主 要力量之一。 要力量之一。 欧美矛盾全面加剧和深化是时代和历史条件及双方实 力地位变化的必然产物, 力地位变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由 双方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对 于国际政治与世界安全及战略格局等当代重大问题存在着 理念 和利害取向差异这一现实所决定的。其一, 和利害取向差异这一现实所决定的。其一,共同战略 越减弱。冷战结束 越减弱。冷战结束、苏对手的消失使欧美联盟内聚力越来联解体后,欧美矛盾虽有所上升,尚不突出。 联解体后,欧美矛盾虽有所上升,尚不突出。俄罗斯作为北 约主要战略对手的特性已基本消失, 约主要战略对手的特性已基本消失,不再对欧美构成严重威 战略对手的特性已基本消失 胁。这使欧美联盟的基础大受削弱,欧盟对美国安全上的依 这使欧美联盟的基础大受削弱, 赖陡降,欧美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依存关系和对对方的战 赖陡降,欧美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依存关系和对对方的战 治和军事上 略重要性呈下降趋势,原先被共同对手和主要威胁所掩盖的 重要性呈下降趋势 矛盾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 矛盾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其二,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朝着 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朝着 淡化意识形态和集团意识的方向演变,欧美在相互关系中都 淡化意识形态和集团意识的方向演变,欧美在相互关系中都 更注意谋求自身利益。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更注意谋求自身利益。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世界主要力量爆 发全局性冲突和战争的因 素基本消除, 素基本消除,大国关系趋于稳定和发展,世界总体和平与缓和潮流势难逆转,发展经济普遍 和发展,世界总体和平与缓和潮流势难逆转,发展经济普遍 成为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战略中心和重点。 成为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战略中心和重点。这使欧美 之间主要联系纽带―― 之间主要联系纽带―― 政治军事联盟关系和意识形态因 政治军事联盟关系和意识形态因素日趋松散,利益纷争增多。其三,欧盟不断崛起, 素日趋松散,利益纷争增多。其三,欧盟不断崛起,要求在 欧美联盟中重新定位。欧盟随着一体化建设的进展和规模的 欧美联盟中重新定位。欧盟随着一体化建设的进展和规模的 扩大, 力量不断发展壮 扩大, 2002 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年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 大。 盟一个新成员国的时间表, 并确定了吸收 10 个新成员国的时间表,这将推动欧体化进程和整体实力向纵深发展和进一步壮大。 体化进程和整体实力向纵深发展和进一步壮大。欧盟的崛起 势必推动它要求在欧美 联盟中和世界舞台上进行权力再 世分配和角色的重新定位。 分配和角色的重新定位。欧盟与美国争权的要求和成为界上独立一极意识的增强势必同美国维护其北约霸主地位 和强化世界单极独霸战略相 抵触。其四, 抵触。其四,美国单边主义同欧盟战略目标与利益的碰撞。 布什总统上台后, 特别在 “9? 1 欧盟战略目标与利益的碰撞。 布什总统上台后, 1”事件与反恐战争爆发后,利用美国独超强势地位加紧全 1”事件与反恐战争爆发后,利用美国独超强势地位加紧全 事件与反恐战争爆发后 球战略攻势,大搞单边主义外交。从否定“京都议定书” 球战略攻势,大搞单边主义外交。从否定“京都议定书”到 边主义外交 退出“反导条约” 从单方面谋求绝对安全和绝对军事优势 退出“反导条约”,从单方面谋求绝对安全和绝对军事优势 到紧锣密鼓准备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从提“邪恶轴心” 到紧锣密鼓准备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从提“邪恶轴心”到 提出“ 战略,从加强对欧洲安全的主导到加紧 提出“先发制 人”战略,从加强对欧洲安全的主导到加紧 对全球战略要地的军事渗透和控制,无一不表明美国为了加 对全球战略要地的军事渗透和控制,无一不表明美国为了加 速实现独霸全球目标,不惜冲击和危害现有的世界政治、 速实现独霸全球目标,不惜冲击和危害现有的世界政治、安 全、生态体系,打乱世界战略平衡,损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 生态体系 打乱世界战略平衡, 略平衡 基础。这同欧盟追求与美国的平等伙伴地位和世界独立极 基础。这同欧盟追求与美国的平等伙伴地位和世界独立极, 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违背, 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违背,直接损害了欧 盟的政治、安全、经济和生态利益。其五, 盟的政治、安全、经济和生态利益。其五,反恐战争凸显了 政治 欧美利益分野。“9?11”事件 证明,国际恐怖主义打击 美利益分野。“9?11”事件 证明,国际恐怖主义打击 目标主要指向美国而不是欧盟。 目标主要指向美国而不是欧盟。欧盟支持美国打恐有维护自 也 美国搞反恐扩大化, 身安全的考虑, 是为了尽盟国的义务。 安全的考虑, 是为了尽盟国的义务。 美国搞反恐扩大化, 以反恐名义打击异己国家政权 谋求自身霸权利益, 以反恐名义打击异己国家政权,谋求自身霸权利益,势将激 化受害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 化受害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可能反过来助长国际恐怖 组织的恐怖暴力活动。欧盟为了避免惹火烧身, 织的恐怖暴力活动。欧盟为了避免惹火烧身,成为国际恐怖 主义的主要打击对象之一 ,只有不将自己绑在美国反恐战车上,而同美国拉开距离。 车上,而同美国拉开距离。 欧美矛盾是全方位、多方面的。 欧美矛盾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单边与多 边、单极与多极之争,矛盾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 单极与多极之争, 盾的实质是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 与反控制的较量 诚然,美欧矛盾是西方联盟的内部矛盾,双方在一些根本问 诚然,美欧矛盾是西方联盟的内部矛盾,双方在一些根本问 西方联盟的内部矛盾 题上合作与协调仍是主要的, 题上合作与协调仍是主要的,但现在欧美关系同冷战时期和 与协调仍是主要的 冷战结束初期相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实质性变化。 冷战结束初期相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实质性变化。欧盟对 的实质性变化 美国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联盟裂痕不断加深。 美国离心倾向越来越大,联盟裂痕不断加深。美欧关系正进 入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 入一个关键的过渡时期。这就是欧盟从美国的小伙伴逐渐向 个关键的过渡时期 独立一极的角色过渡;在联盟中由美主欧从关系向平等伙伴 独立一极的角色过渡;在联盟中由美主欧从关系向平等伙伴 过渡 关系过渡;美欧由实质性盟友关系向象征性盟友以至朋友关 关系过渡;美欧由实质性盟友关系向象征性盟友以至朋友关 系过渡。这个过渡时期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系过渡。这个过渡时期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是 渐进的和长期的,但反映了时代与历史发展趋势,是不可避 渐进的和长期的,但反映了时代与历史发展趋势,是不可避 期的 免的。这个过渡时期实际上已拉开了序幕 免的。这个过渡时期实际上已拉开了序幕。 美国与中俄关系仍存在潜在危机因素。 美国与中俄关系仍存在潜在危机因素。中俄仍是美国大 存在潜在危机因素 国战略应对的重点。虽然美国与中俄关系出现良性变化, 国战略应对的重点。虽然美国与中俄关系出现良性变化,矛 盾有所缓和 但其关系固有性质没有根本变化, 盾有所缓和,但其关系固有性质没有根本变化,矛盾主要以 有性质没有根本变化 潜在形式深化和发展。第一,美国即使以反恐作为战略重点 潜在形式深化和发展。第一,美国即使以反恐作为战略重点 使以反恐作为战 和中心,也未改变对中俄防范、遏制战略, 和中心,也未改变对中俄防范、遏制战略,在有些方面还有 所加强 美国加紧发展反导系统,把中俄列为核打击目标。 所加强。美国加紧发展反导系统,把中俄列为核打击目标。 展反导系统 借反恐之机大举进兵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与其中一些国家 借反恐之机大举进兵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与其中一些国家 加索地区 建立准军事同盟关系,在其境内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 建立准军事同盟关系,在其境内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谋求 把该地区从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和地缘后院变成美国实 把该地区从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和地缘后院变成美国实 和地缘后院变成美国 行遏俄战略的前沿,并启动北约新一轮大规模东扩, 行遏俄战略的前沿,并启动北约新一轮大规模东扩,还把波 约新一轮大规模东扩 罗的海沿岸三国纳入麾下,把俄罗斯在中、 罗的海沿岸三国纳入麾下,把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的传 纳入麾下 统势力范围和战略缓冲地带蚕食殆尽,对俄罗斯实施“ 统势力范围和战略缓冲地带蚕食殆尽,对俄罗斯实施“零距 离”遏制战略。表面上重申“一中”原则,行动上阻挠中国 遏制战略。表面上重申“一中”原则, 的和平统一进程:公开发出武力“协防台湾”甚至必要时用 的和平统一进程:公开发出武力“协防台湾”甚至必要时用 核武器“保护”台湾的威胁,搞对台军售升级,多次向台出 核武器“保护”台湾的威胁,搞对台军售升级,多次向台出 售基德舰和潜水艇等进攻性武器,提升对台官方关系, 售基德舰和潜水艇等进攻性武器,提升对台官方关系,同台 湾当局进行公开和秘密的军事与情报交流与合作, 湾当局进行公开和秘密的军事与情报交流与合作,以关岛为 进行公开和秘密的军事与情报交流与合作 基地, 加强在亚太前沿的战略军事力量部署。 这些举措对中、 基地, 加强在亚太前沿的战略军事力量部署。 这些举措对中、 举措对中 俄战略利益构成严重挑战, 俄战略利益构成严重挑战,使美国与中俄关系存在很大的不 确定性和潜在冲突的危机。第二, 确定性和潜在冲突的危机。第二,美国把反恐作为第一要务 突的危机 带有阶段性和临时性。从长远和根本上看, 带有阶段性和临时性。从长远和根本上看,美国坚持把中俄 阶段性和临时性 远和根本上看 当做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和主要的潜在战略对手。 当做其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和主要的潜在战略对手。一旦美 国基本完成反恐任务, 国基本完成反恐任务,很可能将其战略重点重新针对中国和 俄罗斯。 俄罗斯。美国与中俄的战略矛盾可能重新激化和突出。 战略矛盾可能重新激化和突出。现在国内外对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对大国关系的影响的认 在国内外对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对大国关系的影响的认 识存在两个误区: 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 为美国提出“先发制人” 为美国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完 所全改变了美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威慑、遏制战略, 全改变了美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威慑、遏制战略,是针对有国家,包括中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在内。这是不确切的。 有国家,包括中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在内。这是不确切的。其 实美国对大国仍主要实行 威慑、遏制战略。 先发制人” 威慑、遏制战略。“先发制人”主要是针对它们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 主要是针对它们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的“无赖国家” 而不是针对中、俄等大国, 器的“无赖国家”,而不是针对中、俄等大国,因为美国承 担不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和代价。 担不了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和代价。二是认为美国调整国家安 和代价 全战略后,把反恐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 全战略后,把反恐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其冷战思维 和冷战政策残余不复存在, 战政策残余不复存在,大国关系从此进入消除对抗和全面合 作的新时代。 作的新时代。这种观点 离,是站不住脚的。 是站不住脚的。 世界多极化进程曲折发展 美国一超独大地位和在大国关系中的主轴作用增强, 美国一超独大地位和在大国关系中的主轴作用增强,霸 气高涨;同时, 气高涨;同时,大国关系互动 和力量重组态势愈益朝着牵 制美霸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进程继续在曲折中发展。 制美霸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进程继续在曲折中发展。 大国的作用和地位是由实力对比和大国之间相互依赖 大国的作用和地位是由实力对比和大国之间相互依赖 程度决定的。 是军事力量继续扩张, 程度决定的。美国综合国力尤其 是军事力量继续扩张,对 诸强的实力优势继续扩大;美国在政治、外交、安全、 诸强的实力优势继续扩大;美国在政治、外交、安全、经济 上 对诸强国的影响远超过诸强国对美国的影响。 对诸强国的影响远超过诸强国对美国的影响。美国依仗 同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实践有很大距实力强势和天下无战略对手的“ 机遇期” 大搞单边主义、 “ 机遇期” 大搞单边主义、 实力强势和天下无战略对手的 , 黩武主义和反恐扩大化, 黩武主义和反恐扩大化,以期加速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目 标。大国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和美国强化单极独霸战略促进 了大国力量重组趋势的发展。 中俄在政治和战略上愈益靠 了大国力量重组趋势的发展。 中俄在政治和战略上愈益靠 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和充实。欧盟同中俄关系愈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和充实。 益密切和加深,同美国拉开更大距离。在当代条件下, 益密切和加深,同美国拉开更大距离。在当代条件下,大国 力量重组并不意味着大国重 新联合和结盟 新联合和结盟,更不意味着大国将走向对抗, 国将走向对抗,而是意味着实力较弱的大国为了自己国家 的根本利益, 强互相借重和加大发展相互关系的力度, 的根本利益,增强互相借重和加大发展相互关系的力度,在 国际法的框架中加强协调、合作, 国际法的框架中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制衡惟一超级大国单 极独霸世界的战略。 极独霸世界的战略。这种新型的大国力量重组趋势有利 于保持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和稳定, 保持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和稳定,是促进世界多极格局发展 的主要因素之一。 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前大国力量对比和关系互动态势对世界战略格局的 变化产生了复杂影响。 变化产生了复杂影响。 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终极目的是建立由它支配的单极 世界秩序。 全战略, 世界秩序。布什政府调整国家安 全战略,谋求绝对安全和 绝对军事优势,推出“先发制人”战略,强化单边主义, 绝对军事优势,推出“先发制人”战略,强化单边主义,根 主义 本 出发点都是为了加速实现这一目标。 出发点都是为了加速实现这一目标。现在美国 GDP 约占30%, 41%, 世界的 30%,军费开支约占世界的 41%,美国综合国力特别 是军事力量对其他大国的优势有所扩大。 是军事力量对其他大国的优势有所扩大。美国以强大军力作 后 盾,打着反恐旗号,扩大在海外驻军,现在美国在世界 打着反恐旗号,扩大在海外驻军,多个国家程度不同地保持军事存在 军事存在, 上 130 多个国家程度不同地保持军事存在,在一些地区扩大 了地缘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 了地缘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美国的独超强势和强化全球战 略攻势给多极化进程带来新的困难和曲折。在一定意义上 略攻势给多极化进程带来新的困难和曲折。在一定意义上 极化进程带来新的困难和曲折 些单极色彩, 看,当前世界战略格局带有某 些单极色彩,美国的世界主 角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主要作用有所强化。但是, 角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主要作用有所强化。但是,对美国 的力量和影响也应做恰如其分的估计,不应夸大, 的力量和影响也应做恰如其分的估计,不应夸大,更不应将 估计 其神化。就经济力量而言, 当今世界存在三个中心, 其神化。就经济力量而言, 当今世界存在三个中心,即美 国、欧盟和东亚,并不只有美国一个中心。就军事力量而 欧盟和东亚,并不只有美国一个中心。 言,不能笼统地说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世界战略力量 不能笼统地说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仍基本保持均势。 仍基本保持均势。因为仅俄 罗斯一个核大国就拥有同美国大体相等的战略核力量, 大体相等的战略核力量,即使根据俄美新的削减战略核力 量条约, 到 1700~ 枚战略核弹头 略核弹头, 量条约, 2012 年双方都将保有
枚战略核弹头, 在战略核力量上双方仍是势均力敌。总言之, 在战略核力量上双方仍是势均力敌。总言之,俄美都保有能 均力敌 摧毁对方多次的核打击能力, 摧毁对方多次的核打击能力,大国之间特别是俄美之间 “核恐怖平衡”并没有被打破。就外交而言,美国的单边主 核恐怖平衡”并没有被打破。就外交而言, 义和全球战略攻势并不是处 义和全球战略攻势并不是处 处旗开得胜, 处旗开得胜,在不少问题上碰壁受挫:搞反恐扩大化和提出“先发制人” 壁受挫:搞反恐扩大化和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受到包括 其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非议和反对; 其盟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非议和反对;在日内瓦人权大 会上提出反华提案连年失败 ,并落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并落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推行偏袒以色列、打压阿拉法特的中东政策陷于孤立; 推行偏袒以色列、打压阿拉法特的中东政策陷于孤立;对 一些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得逞,等等, 一些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得逞,等等,这些表明美国在 世界上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主宰世界的命运 世界上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主宰世界的命运。现在西方有 能主宰世界的命 人宣扬当今世界已成为美国独家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已是 人宣扬当今世界已成为美国独家主导的单极世界,美国已是 “君临天下”的“世界新帝国”,显系夸大不实之词。美国 君临天下” 世界新帝国” 显系夸大不实之词。 固然凭独超强势给多极化进程带来干扰和冲击, 固然凭独超强势给多极化进程带来干扰和冲击,但其单极图 化进程带来干扰和冲击 谋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抵制和牵制。同时,促进世界多极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抵制和牵制。同时,促进世界多极 化的力量也在发展。 化的力量也在发展。美国不能扭转世界多极格局的发展方 量也在发展 向,世界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向前推进。 世界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向前推进。 仍在曲折中向前推进
大国关系论文―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国关系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