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园北方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基地在哪里?

北京农学院2013年诚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主任-高校博士招聘_博士招聘网|中国最大的博士人才招聘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博士招聘网 &
资讯频道 &
北京农学院2013年诚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主任
北京农学院2013年诚聘高层次人才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始建于1956年,几经变迁、数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占地面积1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林场10000亩),是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有教职员工7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24人,教授90人,副教授202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学校现有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等6个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有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中心,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等教育体系。学校申报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批准为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近三年来,学生在中国青年创新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一系列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得北京市级(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一等奖50余项,并首次获得了全国冠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学校被授予“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称号。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学校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973”、“863”、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农业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国家项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作物品种研究、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兽药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近三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均为主持单位),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
  学校坚持“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学校创建实施了“政产学研推”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模式,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1+1+X”科技培训工程,通过开展“百名专家兴百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双百对接”活动,三年来共推广和转化农业技术和成果380项,帮助京郊70个村镇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6000余人次。学校依托都市农业研究院,承担了国家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全国都市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培训,主持研究并形成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采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为我校题词:“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三年来,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20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开展了本科“3+1”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与美国、荷兰的涉农类公司企业开展了专科生“2+1”研修项目。学校积极承办和参与第四届国际板栗学术会、动物福利国际会议、欢庆国际诺鲁孜节暨中塔友谊杏树移栽仪式、中德都市农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重要活动,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当前,全体“北农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努力进取,正在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北京农学院诚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主任
  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依托学校批准成立的“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分别承担着植物学科群前沿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中兽医药学研究,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北京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任务,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四个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科研条件优越,科研保障体系完备。为加快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发展,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更好服务于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现面向海内外诚聘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主任。
  一、招聘岗位与职数
  (一)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名。
  (二)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名。
  (三)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名。
  (四)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主任1名。
  二、 应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相当于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特别优秀的年龄适当放宽);
  2、学术造诣高,在相关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学术成就,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引领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研究方向;
  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能全职在北京农学院工作。
  (二)具体条件
  1、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① 具有在省部院校(科研院所)农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植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组学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背景;
  ② 具有在国外留学(学习)或工作经历;
  ③ 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或已获得较高水平专利并转化形成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④ 具有省部级实验室管理或学术团队管理工作经验;
  ⑤ 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或省部级及以上个人学术荣誉称号、或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及以上兼职职务。
  2、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① 具有在省部院校(研究院所)从事过动物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背景;
  ② 具有在国外留学(学习)或工作经历;
  ③ 以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或已获得较高水平专利并转化形成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④ 具有省部级实验室管理或学术团队管理工作经验;
  ⑤ 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或省部级及以上个人学术荣誉称号、或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及以上兼职职务。
  3、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① 具有在省部院校(研究院所)从事过农产品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背景。
  ② 具有在国外留学(学习)或工作经历;
  ③ 以第一作者(含通信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或已获得较高水平专利并转化形成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④ 具有省部级实验室管理或学术团队管理工作经验;
  ⑤ 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或省部级及以上个人学术荣誉称号、或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及以上兼职职务。
  4、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主任
  ① 具有在省部院校(研究院所)从事过农林经济管理、区域规划、城乡发展及相关专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背景;
  ② 具有在国外进行学术进修经历;
  ③ 主编出版过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国家级出版社)、或以第一作者(含通信作者)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已获得较高水平知识产权并转化形成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④ 具有文科研究基地(中心、团队)的管理工作经验;
  ⑤ 获得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二等奖及以上)、或省部级及以上个人学术荣誉称号、或省部级学会副理事长及以上兼职职务。
  三、岗位职责
  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是挂靠在学校二级学院下,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其主要职责是:
  (一)围绕科技创新总体目标,全面负责实验室(研究基地)的发展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并取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含专利、学术论文、论著及科技成果奖等)。
  (三)开展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实验室(研究基地)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实验室(研究基地)的科研水平。
  (四)负责组建并领导研究团队建设,提升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整体能力。
  (五)负责实验室(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
  (六)负责实验室(研究基地)日常运行管理。
  四、待遇
  符合学校确定的高层次人才(知名专家学者)引进条件者,学校除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工资、保险、福利待遇外,还将为引进人才一次性提供相应科研经费(自然学科200万元,社会学科40万元)和25万元人才引进补贴,配备科研助手和提供周转性住房的待遇,根据应聘者的具体情况,协助解决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
  符合北京市确定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者,除享受北京市为引进人才提供的相应待遇和保障(年薪税前30-50万元;提供5000元/月住房补贴或提供不低于100平米周转性住房;根据引进人才需要,分年度为其提供科研经费),另外还享受学校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知名专家学者)提供的人才引进补贴、配套科研经费及配备科研助手的待遇。
  五、 聘任程序
  (一)个人申请
  即日起应聘者可通过邮寄方式向北京农学院人事处报名,并提交如下应聘材料:
  1、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最高学历、主要工作经历、国内外重要学术兼职、联系方式(办公电话、手机、传真、Email、邮寄地址)等;
  2、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学术成果简述(500-1000字);
  3、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业绩材料,列出近五年来有代表性的著作、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成果等清单;
  4、本人应聘后的工作设想及预期目标;
  以上材料按照《北京农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主任申请表》的格式填写(表格见附件),同时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
  5、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6、不少于两位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推荐函;
  7、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
  (二)资格审查
  由学校组织、科研、人事部门共同组织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定初选者。
  (三)综合考察
  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议组对初选者进行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考察。考核时间电话通知。
  (四)确定候选人:根据考核情况和岗位要求,校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综合专家评议组意见,择优确定拟聘候选人。
  (五)审批:学校将拟聘候选人的材料报北京市教委、人社局审批。
  (六)办理报到和聘用手续。
  六、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付志新
  联系电话:86-10-,
  传 真:86-10-
  电子邮件: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人事处
  邮 编:102206
  七、申请截止时间:日
  附件:
  北京农学院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施展才华,共创北京农学院美好明天!
  北京农学院
  二一三年四月三日
特别提示: 针对本网发布的部分招聘信息来自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请求职者先通过招聘单位网站或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后再应聘,以防虚假、诈骗招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若有侵权,虚假、诈骗招聘信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
[]&[]&[]&[]&[]&[]&
本站内容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个人、单位或来源于网络等其它发布信息(包含文字、图形、链接及其它)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所有发布信息仅供访问者参考(若发现虚假或错误信息接到通知或举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或更正)。
Copyright(C) 2005 - 2015 www.51bosh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10- 传 真:010-
未经 博士招聘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博士招聘、求职信息及作品,违法必究当前位置:
南北合作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来交大农生学院交流[图]
[发布时间]: 日
[责任编辑]: 富伟燕 思源
日,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云伏研究员一行14人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进行交流。本次交流也是南、北方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实验室发展的研讨会。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农生学院院长周培教授致欢迎词。周培结合农学院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学院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进步,并对南方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都市农业领域所做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说明:从空间、结构、功能和模式四个维度重新界定了都市农业的概念,指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仍要以“生产”为主导功能,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休闲观光”的传统理念;都市农业在满足生产、生态、生活和安全稳定的基本功能要求的同时,要全面融入城市社会,在专业化、组织化、设施化、规模化、信息化方面承担多种功能;并在“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的资助下建立推广了围绕菜、稻、花、果、畜牧、水产和休闲旅游七类都市农业技术模式。安渊教授详细介绍了南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研究定位、运行管理、科研工作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并对南方实验室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和展望。李云伏结合北方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北方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提高都市农业生产力、缓解农业面源污染及推广高效养殖技术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指出南、北方实验室应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因地制宜”地推动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李云伏一行参观了南方实验室的国家级科技创新综合示范基地——浦江绿谷基地,其中,设施温室地埋式太阳能蓄热供暖技术、暖地樱桃栽培育种技术、农业智能化机械装备等技术成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周培还邀请李云伏一行品尝了浦江绿谷基地种植的“水果黄瓜”,该品种是交大农生学院自主研发、培育的,也是南方重点实验室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与会双方表示,应进一步加强南北方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 农生学院 张丹&
[供稿单位]:
[阅读]: 人次
[] &&&& &&
[]&&&&&&&&
更多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沪ICP备020861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新闻网编辑部维护--选择栏目--
现在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南昌重点城镇周边发展都市农业
  记者昨日获悉,日前,《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和推进工作方案》已经南昌市政府同意并开始执行。方案明确了“十三五”规划重点为优化空间结构、引导产业布局等,并将南昌全域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   将南昌全域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   据悉,此次突出规划重点有,将突出就业增加、收入提高与经济增长同步等民生改善方面的目标和指标,并将政府必须完成的一些任务作为约束性指标,将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任务作为预期性指标。增加城镇化、空间开发强度、耕地保有量、生态红线等空间管控方面的指标,为相关规划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十三五”规划将优化空间结构,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在国土空间分析评价基础上,以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相结合,将南昌全域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通过三类空间的合理布局,形成统领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布局总图。据了解,城镇空间是重点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城镇经济的地域,包括已经形成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的城镇建设区以及一定规模的开发园区;农业空间是主要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地域,以田园风光为主,分布着一定数量的集镇和村庄。生态空间是主要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功能的地域,以自然生态为主,包含一些零散分布的村落。“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是对市县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总体部署,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十三五’规划在三类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要研究细化城镇组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相关人士介绍说。   二三产业集中布局在城镇空间   此外,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也是此次规划重点。“十三五”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从区域的比较优势出发,明确产业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和主要任务。按照三类空间的功能特点,引导和约束产业布局,改变以往分散开发、无序布点的弊端,把政府的规划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二三产业发展,将按照集中集聚的原则,着眼于培育产业链、产业集群,集中布局在城镇空间,促进产城融合。第一产业发展,在农业空间要着重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在重点城镇周边发展城郊农业、都市农业,在生态空间可适度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业。   城镇空间加强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   另悉,南昌还将按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空间。按照市县三类空间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针对性。环境治理,在城镇空间要着重加强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在农业空间重点是面源污染的控制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在生态空间主要是减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生态修复工程主要是集中在生态空间,在农产品主产区着重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改善。对于一些区域的矿产资源开发,要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要求,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Copyright(C) 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王有年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有年,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农学院校长。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层次人才。&&& 在山西偏关县插队,任知青负责人、班长;在山西忻县地区农林局任技术员,原平农学院任教师; 年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年在山西农业大学任园艺系副系主任、系主任、讲师、副教授; 1992年至2011年曾为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校长。目前已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30余名。现为北京市果树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副理事长,北京果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农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高校果树重点学科和北京市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曾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30余项。其中《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出版科研论著10余部。申报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项,其中授权20余项,已获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等级及排名
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证书号码:2010-J-201-2-02-R0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排名:第一
枣林害虫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证书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水杨酸应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基础研究,证书号码:-R04
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排名:第四
中国商业联合会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林修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证书号码:2010-农-1-004-01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
植物杀螨活性物质的研究与示范,证书号码:2009-农-1-003-01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
北京科教兴村的理论与实践,证书号码:2006软-3-010-01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高效农业园带动北京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研究,证书号码:2005软-3-006-0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排名:第二
日光温室桃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证书号码:2005农-2- 006 – 0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排名:第二
桃产品质量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研究与推广,证书号码:2003农-2-005-0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排名:第二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理论与模式的实证研究,证书号码:2001软-2-001-03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排名:第三
丘陵山地大桃优质节水高效配套技术研究,证书号码:2001农-3-012-01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排名:第一
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北京市教育成果(高等教育)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
《果树重点学科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改革》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
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北京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
二等奖,排名:第一
日光温室桃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
一等奖,排名:第一
板栗新品种怀黄,怀九综合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
一等奖,排名:第一
平谷区桃产品质量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示范与推广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
一等奖,排名:第一
丘陵山地大桃优质节水高效技术推广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
一等奖,排名:第一
板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
二等奖,排名:第一
杏优质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推广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
三等奖,排名:第一
&&&& & & & & & & & & & & & &&& 二、主持的项目[1]《京郊永定河沙地产业化技术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北方果园系统固碳增汇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核桃青皮杀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树莓苯亚甲基丙酮合酶基因功能分析及其果实特异无选择标记遗传转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抑制果蔬病害超敏反应诱导剂的引进于推广》, 农业部[6]&《有机观光果园间作对有害生物及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7]&《转4CL-STS融合基因枣树积累白藜芦醇改良抗病性和品质》,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8]《动植物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北京市农委重点项目[9]《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创新研究》北京市农委重点项目
三、代表性的论文
[1]& 5. Yu HS&, Ma LQ& (& Co-first-author), Zhang JX, Shi GL, Hu YH*, Wang YN*. Characterization of glycosyltransferases responsible for salidroside biosynthesis in Rhodiola sachalinensis. Phytochemistry 2-870 (SCI IF=3.1).[2]You-Nian Wang ,Guang-Lu Shi,Methyl palmitate, an acaricidal compound occurring in green walnuts husks (Juglans regia),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9(1)
[3] D. D. DUAN, C. Y. BU, J. CHENG, Y. N. WANG, AND G. L. SHI*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arcidal compounds in Inula japonica.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375-378. (SCI:IF=1.438);[4]& Y. N. WANG, H. X. WANG, Y. S. JIN, C. Y. BU, J. CHENG, L. L. ZHAO, AND G. L. SHI*, Assessment of the Contact Toxicity of Methyl Palmitate on Tetranychus viennensis (Acari: Tetranychidae).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103(4):
(2010). (SCI:IF=1.438)[5] YN Wang, HX Wang, ZJ Shen, LL Zhao, SR Clarke, JH Sun, YY Du, and GL Shi*. Methyl palmitate, an acaricidal compound occurring in green walnuts husks (Juglans regia).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1), 196-202. (SCI:IF=1.438)[6] YN Wang, GL Shi*, LL Zhao, SQ Liu, H Cao, SR Clarke, JH Sun. Extracts of Juglans regia Leaves against Tetranychus viennensis and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Acari: Tetranychidae).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 . (SCI:IF=1.438)[7] GL Shi, LL Zhao, SQ Liu, H Cao, SR Clarke, JH Sun. Acaricidal Activities of Extracts of Kochia scoparia against Tetranychus urticae,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and Tetranychus viennensis (Acari: Tetranychidae).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 858-863. (SCI:IF=1.438)
[8]任建军,师光禄,王建文,谷继成,王有年.薄荷中杀螨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林业科学,):77~82.
[9]史亚军,唐衡,黄映晖,王有年.基于山区产业发展的北京沟域经济模式研究.中国农学通报,):500-503.
[10]王有年,赵莉蔺,苗振旺,李登科,师光禄.间作牧草枣林蚧虫群落及其天敌功能团的组成与时空动态.生态学报, ):466~474.
[11]王燕,师光禄,吴振宇,王有年.牵牛子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林业科学,):79~84.
[12]王燕,吴振宇,杜艳丽,师光禄,陈梅,王海香,王有年.牵牛子种子提取物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测定.中国农业科学,):.
[13]杨爱珍,张志毅,孟海玲,王一鸣,李楠,关伟,王有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山梨醇及酶活性变化.林业科学,):143~147.
[14]杨爱珍,张志毅,曹爱娟,孟海岭,王有年.桃果实内果皮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木质素沉积的变化.园艺学报,2009,36 (8):1113 - 1119.
[15]胡昊,邬瑞杰,花宝光,王有年.一种适用于拟南芥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无菌水培方法.中国农学通报,):25~29.
[16]王有年,邢彦峰,周士龙,关伟,孟海玲,师光禄.有机观光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季节动态.林业科学,):98~103.
[17]王有年,苗振旺,李登科,师光禄.不同管理枣林枣粘虫(Ancylis sativa)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及动态.生态学报,):.
[18]吴静,苏学友,师光禄,王有年.地肤子甲醇萃取物杀菌抑菌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中国农学通报,):381~384.
[19]曹挥,王有年,刘素琪,李向花,师光禄.地肤子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林业科学,):62~66.
[20]王有年,关伟,邢彦峰,杜相堂,杨爱珍,王一鸣.镉胁迫对‘丽春’桃幼苗镉积累及其根系生长的影响.园艺学报,):787 ~792.
[21]王海香,申照静,杜娟,王有年,师光禄.核桃青皮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及相关酶活性的测定.林业科学,):70~74.
[22]马同斌,李华,刘学军,王军,李兴稼,王有年.京承农业合作案例研究.中国农学通报,):551~555.
[23]马同斌,王有年,李华,刘学军,王军,史岩,李兴稼.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合作战略研究.中国农学通报,):539~544.
[24]孟海玲,王有年,李奕松,杨爱珍,王一鸣,关伟.桃树子房发育初期蔗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中国农业科学,):779~785.
[25]张海英,王有年,韩 涛,李丽萍,许丽.外源甜菜碱对黄瓜果实冷藏期间延缓冷害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26]王燕,师光禄,王有年,吴振宇.中草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的筛选.中国农学通报,):323~326.
[27]王有年,董清华,秦岭,郭家选.中观尺度果园蒸散研究进展.果树学报,): 566~571.
[28]曹挥,王有年,张铁强,李奕松,刘素琪,李向花,师光禄.地肤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山楂叶螨活性的研究.林业科学. ):27~30.
[29]曹挥,王有年,刘素琪,赵莉蔺,路苹,于同泉,师光禄.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林业科学,):68~72.
[30]曹挥,王有年,张铁强,赵莉蔺,刘素琪,师光禄.河朔荛花对山楂叶螨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林业科学,):65~70.
[31]王有年,苗沛芳,曹挥,刘素琪,师光禄.核桃叶提取物对朱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园艺学报,):.
[32]师光禄,张铁强,刘素琪,苗振旺,李登科,路苹,于同泉,王有年.间种牧草枣林刈草对树上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影响.生态学报,~102.
[33]王有年,邢广宏,张铁强,苗振旺,杜学梅,于同泉,路苹,师光禄.间种牧草枣园害虫与天敌群落优势种的演替与IPM决策.生态学报,):.
[34]王一鸣,花宝光,挠心辏虾A幔夜档鞍字仕虻缬居跋煲蛩氐难芯浚耙昭Пǎ?007,34(6):.
[35]王一鸣,王有年,师光禄,杜栋,刘瑞东,杨爱珍,葛水莲,孟海玲.外源甜菜碱对水分胁迫下桃树生理响应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542~548.
[36]师光禄,王有年,王鸿雷,赵莉蔺,刘素琪,曹挥,于同泉,路苹.万寿菊根提取物对山楂叶螨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蛋白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400~404.
[37]师光禄,王有年,张铁强,刘素琪,苗振旺,李登科,路苹.枣园间种牧草对树上天敌功能团的影响及其作用评价.林业科学,):7883.
[38]王有年,张铁强,李奕松,刘素琪,苗振旺,李登科,师光禄.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生态学杂志,):.
[39]师光禄,王有年,张铁强,杜艳丽,刘素琪,苗振旺,李登科,于同泉.综合防治与常规防治下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生态学杂志,):233~238.
[40]师光禄,王有年,苗振旺,李登科,张铁强,于同泉,姬谦龙,董会.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应用生态学报,):.
[41]师光禄,王有年,刘素琪,苗振旺,曹挥,李登科,张铁强,于同泉.枣麦间作枣园主要蚧虫复合种群结构及生态位&.应用生态学报,2006,17 (7):.
[42]张海英,韩涛,王有年,李丽萍,于同泉.水杨酸对采后桃果实脂氧合酶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林业科学,):182~185.
[43]李凤立,于乃京,王金宝,秦岭,王有年.板栗新品种‘怀九’、‘怀黄’.园艺学报, 2004 , 31 (1):131.
[44]王秀德,黄万荣,史亚军,王有年,周敏.对北京市部分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农学通报,):138~141.
[45]韩涛,李丽萍,王有年,冯双庆.水杨酸处理对采后园艺产品的作用.植物学通报,2002 ,19(5):560~566.
[46]秦岭,高遐红,程继鸿,刘素花,张大鹏,王有年.中国板栗品种对疫病的抗病性评价.果树学报,):39~42.
[47]姚允聪, 张大鹏,王有年,高遐虹.水分胁迫条件下苹果幼苗叶绿体抗氧化代谢研究.果树科学,):1~6.
[48]姚允聪, 张大鹏,王有年.JM提高苹果幼树抗旱性的研究初报.园艺学报,1999,26 (5):333~334.
[49]姚允聪,王有年,张瑞,赵玉田.水分亏缺条件下草莓幼苗几个水分生理指标的变化.果树科学,):208~212.四、申请专利:[1]&一种瑞香狼毒提取物制剂及其新用途,& &ZL .3[2]&一种核桃青皮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Z L .8[3]&柠檬薄荷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 .9[4]&棕榈酸甲酯的新用途,&& &ZL .2[5]&鸦胆子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4[6]&老鹳草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 .3[7]&一种地肤子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ZL .0[8]&一种适用于拟南芥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无菌水培方法,&& &ZL.7[9]&一种问荆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ZL .4[10]&一种升麻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ZL .6[11]&一种商陆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ZL .3[12]&牵牛子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 .8[13]&一种牛皮消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ZL.1[14]&一种冻绿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ZL .9[15]&核桃叶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3[16]&地肤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0[17]&地肤子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6[18]&河蒴芫花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4[19]&核桃青皮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5[20]&龙葵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x[21]&一种节水型生态草坪及其生产方法,&& &ZL.5[22]&马钱子或白鲜皮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2[23]&苍耳子、红藤或贯众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ZL.8[24]&一种屋顶绿化的方法,&& &ZL.6[25]&一种治疗面部痤疮的植物洗面油及其制备方法,&& &ZL.9[26]&一种立体苗盘及压草板块,&& &ZL .9[27]&一种立体苗盘,&& &ZL.3[28]&一种营养钵,&& &ZL .9[29]&治沙治旱专用封闭袋,&& &ZL.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绿色都市农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