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轻松用双手吹泡泡的魔术拍向在地上把卡吹翻倒

向中尉大人致敬!——永远地,Stand By Me,上半卷完结!
啊~啊,各位好。
最近有人在讨论“手机的作用”。
我在想,其实手机就是……那个……
老师的召唤工具……
于是我这些天就在反复地被召唤——进入等候区——等待登场——一等就是一天——终于得到召见——中度过……
拜托老师要杀就痛快杀,您别用延时类锦囊啊……
具体的东西不方便提,所以……咱们还是看小说吧~
还有担心我眼睛的那位,谢谢,我眼睛现在虽然有点后遗症(看直线会变弯),但生活是不受影响啦。
————————于是咱们闲话休提起头线————————————————
3. Pale Horse
敌舰改变了航向。
将拖曳声纳摆在对“丹努之子”几乎成直角的位置上,是打算采集到更加细致的声音数据吧。无论如何,敌人已经注意到了己方的存在。
“解调噪音(DEMON)呢?”
『捕捉到了。现在正在分析中……』
由于双方接近,对方提高了速度,这时候差不多已经能收集到充分的声音数据了。凭第一声纳员德吉勒尼的本事,马上就判明了敌舰的舰名。
『……出来了。是“阿什维尔” (Asheville)。』
SSN-758“阿什维尔”。根据上周获得的最新数据,舰长是霍根中校。虽然没亲眼见过,但是个拥有相当出色经历的人。没遇上过任何大的挫折。两个孩子的父亲。按预定很快要转去坐办公室了。深爱家人,深爱海军,相信着祖国的正义而一直不断献身的他的生涯中,接下来就要加上苦涩的一笔了。
“丹努”的声纳接着又探测到了像是其他舰船的声源。不出预料。还有另外3艘藏在附近。潜艇共计4艘。水上舰艇——恐怕是反潜护卫舰吧,有两艘。空中还有两架反潜直升机。
还不仅仅是这些美军的普通兵器。还有复数的更小型的,类似“船舶”的痕迹在水中潜伏着。恐怕有5艘。这就是“海怪”了吧。
“真称得上热烈欢迎呢。那么,第一手您打算如何?”
“来得华丽一点。全部鱼雷发射管鱼雷装填。M5最优先,其次是M7。剩下的给其他的潜艇。”
“是,舰长。1到6号发射管鱼雷装填。目标,M5两发,M7两发,S6和S8各一发。”
火器管理士官复诵命令,潜艇的自动装填装置将6发高速鱼雷装入全部鱼雷发射管。仅用了不到20秒的时间。
接着泰莎又在潜艇中部的MVLS(多用途垂直发射系统)中装入了4枚反舰导弹和两枚防空导弹、两颗空布鱼雷等共计8发炮弹。在此期间,将潜艇上浮到紧贴海面的潜望镜深度。再次分析数据,确定敌人数量。
美国海军和“汞合金”,共计13个敌性目标。
1对13的战斗。
“我全部奉陪。”
泰莎在不知不觉间露出了微笑。很久没有露出过的表情,很久没有品尝过的情感。那是不知从何时起被自己禁止了的心的动向。
下面就结结实实地让你们明白,你们的对手是何许人也。
泰莎下令道。
“给装填完毕的所有发射管注水。”
“所有发射管注水,明白。”
“开启以上全部发射管管门。”
“所有发射管管门开放,明白。”
由于在高速航行中开启了总计14个发射管门,潜艇的震动变得激烈起来。噪音也是。现在敌舰已经完全察觉到己方的存在和意图了吧。
果真,最优先目标“阿什维尔”提高了速度,开始向西南方向逃窜。其他的目标也慌忙开始了机动。
已经晚了——
“所有鱼雷、所有导弹同时发射。”
“是,舰长。全弹发射!”
所有的鱼雷和导弹同时从“丹努之子”发射了出去。这可是将正常应该一发一发或两发两发地边观察情况边发射的东西,一次14发一块儿射出,从外面看的话,想必一定是非常壮观的光景吧。
从舰首水平射出的6枚鱼雷,立刻启动了推进装置,加速到70节,分散开来。
从MVLS中垂直射出的8枚导弹,一枚接一枚地飞上空中,点燃了火箭喷射器飞翔而去。
火器管理士官报告道。
“很好。给奇数号的鱼雷发射管装填自航水雷,偶数号的装填高速鱼雷。”
“是。1、3、5号装填ADSLMM。2、4、6号装填ADCAP。”
“航向、速度保持不变。潜航到深度250。首倾5度。”
“是,舰长。潜航到深度250。首倾5度。”
那么,敌人呢?
她看了看正面显示屏上的海图。发射的所有炮弹的航道都被用简洁的记号描绘出来,目标和速度显示在侧面。另外还有变为了目标的敌部队的各舰。
敌人明显动摇了。
美国海军的潜艇自不必提,五架“海怪”也开始了散乱的行动。毕竟是在这种正常来说要不该逃要不该躲的时候,直插进自军阵地的正中央,同时抛出了共计14发的水中、空中攻击。对方肯定正在想“她们是不是疯了”吧。他们应该已经准备好的对策和战术,一个个地变得再无用武之地。每一艘光进行回避运动和迎击行动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而且,很快就会变成光进行损害控制就要竭尽全力了。
『海麻雀(Sea Sparrow)命中。』
首先是两发防空导弹抵达了目标。
改良型的“海麻雀”导弹命中了在洋面上飞行的反潜直升机。由于采用的是将炸药量和弹片材质大幅减弱的特别对空弹头——船员们叫它“刀背弹”——,所以大概不会发生马上就爆炸坠毁这种事吧。
『探测到微弱的落水音。其中一架似乎迫降在海面上。另一架看来仍在勉强飞行中。』
一架迫降,另一架虽然还在飞行,但孤寂已经无法进行反潜行动了吧。乘员中或许出现了死伤者,但对着想要自己命的对手,也已经无法更加手下留情了。即使是自己祖国的同胞。
首先将对“丹努之子”来说最烦人的反潜直升机排除掉了。
『鱼叉(Harpoon)正遭到迎击。』
接下来,向两艘水面舰分别射出的各两发反舰导弹“先进型鱼叉”(AD Harpoon)接近了目标。敌舰只是反潜护卫舰,并不是宙斯盾驱逐舰。对空装备也非常有限。和预期的一样,对方没能用CIWS(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的机关炮弹将先进型的反舰导弹击落。
屏幕上的敌舰和导弹的标志重合在了一起。
『命中目标。海龟1号接收到最终信号。命中部位正在分析中。M8船尾,吃水线附近。M11同样船尾,吃水线附近。』
“先进型鱼叉”可以说是和使用已久的鱼叉导弹截然不同的两种武器。一旦进入终末诱导,其头部的雷达模块就会脱离,改为用装在其后部的光学传感器“盯住”敌舰,对期望的位置给予期望威力的打击。
两艘水面舰的舰尾螺旋桨附近被破坏。这样就已经无法行驶了。
『MAGROC已经入水。开始追踪S15与S18。』
空布鱼雷MAGROC是朝着水中AS“海怪”5台中的两台发射过去的,但从一开始就没期待能够命中。这种敌人速度太快,所以这只是选择威胁度最高的两台机体,用来制约其行动的攻击。
不负期待地,敌人的“海怪”害怕MAGROC的追击,放弃了对理想攻击位置的占据,进入了回避运动。
这就为接下来的攻击争取到了时间。
『‘阿什维尔’射出对抗器材。』
最初盯上的“阿什维尔”拼命地采取回避运动,发射了作为诱饵声源的对抗器材。然而这种努力只是徒劳,两发鱼雷一起命中了“阿什维尔”的艇尾附近。这也是轻装药弹头,要不就是破坏螺旋桨,要不就是在艇身上开个小洞——损伤大概也就这个程度吧。但是这就足够了。
另外三艘的距离都太远,并没有期望全部命中。
可就算如此,其中一艘还是陷入了一时无法行动的状态,另一艘则被逼到紧急上浮。包括“阿什维尔”在内,这下子敌潜艇4艘中已经有3艘退场了。
美军潜艇就剩下一艘了。
可这一艘并没有打算逃跑,反倒是从斜插过己方面前般的位置开始紧急加速,以千钧一发的角度绕到了鱼雷的追击范围之外。
那艘敌潜艇刚刚回避成功,就打算在己方的2点方向上开始进入进攻态势。
“有一手啊。”
马度卡斯感叹道。这个舰长回避手法相当漂亮,胆量也十分过人。
“还不知道舰名吗?”
『不,马上——对照完毕。出来了。啊啊……』
声纳室的德吉勒尼发出了很无语似的声音。
『又是他们啊。是‘帕萨迪纳’。』
泰莎迅速进行检索。根据上周抵达的最新情报,SSN-752“帕萨迪纳”的艇长,现在也依然是“基利·本杰明·塞拉中校”。
“塞拉先生。居然在这种时候……”
泰莎与“帕萨迪纳”的舰长,塞拉中校有过一面之交。一年多以前的圣诞节,完全出于偶然地有过见面的机会。不过,塞拉舰长应该只把泰莎当成是豪华邮轮上的一名女仆,肯定连想都没想象过她居然会是“Toy Box”的舰长吧。
“要陪他玩玩吗?”
马度卡斯问道。
“没有那种时间了。很快那个‘海怪’就要来了。右转舵。航向125。最大战斗航速。”
“是,舰长。右转舵,航向125。最大战斗航速。”
继续加速。强行从“帕萨迪纳”的右侧反切过去。
这种航路几乎相当于正面对撞。已经没有用己方的鱼雷去炸“帕萨迪纳”的闲工夫了。没错,马上就——
『报告·声纳!探测到敌鱼雷!方位062!S17发射来的!』
来了。是“海怪”中的一台发来的。这个时机可不妙。
泰莎当即命令道。
“目标S17!发射2号、4号鱼雷!”
“是!目标S17!发射2号、4号鱼雷!”
向“海怪”发射高速鱼雷,同时一面以全速冲向“帕萨迪纳”,一面增加深度。
以为自舰遭到射击的塞拉舰长,依然毫不畏惧地朝她们发射了鱼雷。不过却在诱导范围之外。“帕萨迪纳”的鱼雷从“丹努之子”的左上方100米处穿了过去。己方的鱼雷也穿过“帕萨迪纳”的正上方,朝着更远处的“海怪”冲了过去。
若用刀剑来比喻的话,就像是泰莎弯腰从向自己砍来的塞拉的刀锋下钻过,以舍身的势头刺向从他身后扑过来的刺客一样。
“帕萨迪纳”号潜艇紧贴着“丹努之子”的头皮擦了过去。这个距离,恨不得都能从仅仅几十米的头顶上方,听到塞拉艇长的那种骂声了。
『敌鱼雷,距离600!500!……我方鱼雷接近敌人!距离200、100……!』
我方的两发鱼雷接近了“海怪”中的一台。“海怪”进行回避。
『50……命中敌人!』
爆炸。在不过几百米远的地方发生的冲击震荡着潜艇。连确认战果的闲暇都没有。敌鱼雷也接近我方了。
『敌鱼雷继续接近中!距离400!』
距离300。距离200——
“左满舵!以最大角度潜航!”
操舵手粗暴地狠打舵轮。边向左切到满舵边用力按下升降舵。他巧妙地操纵着由于猛烈的湍流差点儿就要开始打转的潜艇的全部舵轮,如同滑行般切换了航向。
距离150。距离100——
“全体人员,准备接受冲击!”
泰莎朝着舰内广播喊道。
距离50——
敌鱼雷爆炸了。
通过舰内广播听到泰莎声音的时候,宗介正在离机库甲板很近的通道上奔跑。
准备接受冲击——
这条警告之后短短几秒都没过,冲击就向着宗介砸了过来。
他开始正想着灯怎么灭了,就见右侧的墙壁突然冲过来殴打他,接着是天花板掉下来想压扁他。不,正确地说是他自己被甩了出去,抛到了天花板附近。但是其猛烈程度却让他只能那么觉得。
要是没换上AS操纵服的话,或许已经断了好几根肋骨也说不定。
被狠狠摔在坚硬的地板上后,他马上想起身。周围还是一片黑暗。隔着耳鸣声,有某种巨大的声音一直在响。就像是瓦斯之类泄漏般的声音。
应急灯亮了起来。在被照得通红的通道中,自己背后几米外的墙上爬着的管子,正以猛烈的势头喷着烟雾。
“………………啧。”
那是什么管子?喷出的是水吗?可是有热气传过来。不明白。是不让它喷比较好吗?可是该怎么弄?自己对潜艇的系统可是门外汉。这种时候最想向附近的船员问问,可如今的潜艇上只搭载了最低限度的人员。周围连一个人都看不见。
10步之外,机库甲板的入口附近有个舰内电话。潜艇内的大幅度摇摆还没有完全停止。宗介踉踉跄跄地挣扎到舰内电话边,呼叫指挥室。在拨号音响起第二回之前,负责损伤控制的士官就回话了。
『这里是损伤控制台!你那边什么情况?』
“我是相良!我现在的位置在——”
『从电话的位置就知道了!报告情况!』
正用眼睛寻找着通道号码的宗介,马上切换思维报告道:
“没有伤员!从机库甲板入口5米往后的——我不知道叫什么,但是有根管子正在喷出热的蒸汽!其他的——”
他正要说,就响起了轰鸣声。从比问题的管子更远处的墙上,开始有大量的水以猛烈的势头喷了出来。水柱足有人的腿那么粗。
进水的势头简直就像消防车喷水一般。积在地板上的水涌到这边,水位瞬间就没过了脚脖子。
“进水了!从左舷侧的墙上,势头很猛——”
『明白了,其他还有谁在那儿?』
“否定!只有我自己!”
水位高到了膝盖。水向着机库甲板流去,脚被冲得感觉快摔倒了。
『现在立刻到机库甲板避难!我要把那条通道锁了!』
比宗介的回答还快地,双层的水密门发出钝重的声音开始自动关闭了。
战斗的情况和损伤的程度,其他地方有没有人受伤等等,想问的事情还有很多,可是没有那样的闲工夫了。双层门明明厚得简直和国营银行的金库门差不多,却以惊人的速度关了起来。宗介蹚着水,就像要从水密门的缝隙间溜过去般,挤进了机库甲板。
背后,门被锁死了。
机库甲板似乎并没有进水。那是一块比学校的体育馆还要宽敞的空间,平常都被部队的AS和运输直升机、侦察直升机、STOVL(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攻击机之类的塞得满满当当的,现在却空空如也。在里面的就只有“烈焰魔剑”和一架中型运输直升机,其他就只剩下倒落在地的物资集装箱和重机枪了。
看不见人的影子。整备人员也好舱面人员也好,都已经不在这艘船上了。明明如此激烈的战斗、如此剧烈的晃动一直持续不断,却完全听不到人的叫声和怒吼声,也真是一种奇妙的光景。
在宗介的眼前,翻倒的集装箱随着潜艇的倾斜向右舷侧滑了过去。真要是那种东西飞过来直接砸中人的话,估计不会光来个重伤就了事。机库甲板没人真是太好了。
不,并不是没有人。
还有一个人,一直在这里工作着——
“萨克斯中尉!”
他应该正在对“烈焰魔剑”进行最后的调整。可是却看不到他的人影。
“萨克斯中尉!您在吗?”
他大声喊着,却没有回音。
宗介跑到“烈焰魔剑”停放的右舷侧,寻找着萨克斯的身影。以大型的紧急展开推进器为首,全装备状态的“烈焰魔剑”正以AS特有的“下跪姿势”被钢缆固定着,可本应连接在机体上的外接电源却横倒着掉在了它的脚边。那是个有大型电冰箱般大小的东西。
那个外接电源就像被从高处推下来般摔得歪七扭八,四处都有零件脱落——并且,有一个角上沾着鲜血。
(……可恶。)
他不出声地骂了一句。
在摔得稀烂的电源的另一侧。刚刚由于“烈焰魔剑”的脚部遮挡而没能看见的地方。昏暗的墙根处有一滩血泊,萨克斯就倒在那里。
“中尉……!”
他冲过去。一抓他的肩膀,对方发出了细微的呻吟声。萨克斯还活着。
可是,也只是“还活着”而已。
胸口穿了个洞,正在大量出血。大概是被夹在由于刚刚的爆炸而飞起的外接电源和墙壁之间,被突起的部分扎到的吧。这种伤势,要是正常体格的男性或许当场就死了。
“相……良吗。”
用好像头一次听到的微弱声音,萨克斯说道。
“真失策啊……稍微犯了点懒,没固定的电源就……哈哈……这血流得可是够厉害的……”
口中冒出的血泡,顺着他浓密的络腮胡子流下。
“不要看,别说话。我去叫歌德贝里上尉。”
他跑向附近的舰内电话,呼叫船医歌德贝里。她那边似乎也正看着伤员,可还是回答了“马上过去。”他接着又跑回萨克斯身边,从手持的装备中取出急救包,想仔细地查看一下他的伤势。
“……我已经……没戏……了吧。”
“不要放弃啊,中尉。”
萨克斯用惊人的臂力,甩开了想要帮他治疗的宗介的手。
“好了……听着!相良……调整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只是……外部电源掉了的话……AL就没法醒过来。”
“中尉。”
萨克斯说明着。宗介一边听,一边帮他做应急处理。
“右腰上的……插头。把坏了的插头拔了,拿锁柜里的三号电缆重新接上。就是旁边那个插头……。这样……APU(辅助动力装置)就会启动……听好了吗,别错了啊……”
这话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说明,就算是宗介也没法随便动吧。
他用纱布擦拭正大量向外流血的伤口。只有短短的一瞬间,看清了伤口的状态,可之后马上就又被涌出的血覆盖了。
恐怕是伤到心脏附近的动脉了。
靠现在的装备无法止血。他看着周围的血泊大小推测了萨克斯的出血量。即使算上他体重大,也多到能说话都很不可思议的程度了。
他迅速地帮他扎上针滴注生理盐水,可光这点不过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战斗的混乱中,即使歌德贝里3分钟就能赶到——
恐怕也已经来不及了吧。
“IME(统合动作平衡装置)的电缆还连着。您进行到哪儿了?”
“你不用碰。摘掉它……后面交给AL就行。”
“SAL(冲击吸收液)罐呢?需要减压吗?”
“啊啊……拧的时候……小心点。”
原本是必须要问“这儿疼不疼?有感觉吗?”的时候,宗介却不得不去询问有关机体的种种事项。
“还有就是……我给运动管理器的数据库扩容了。AL能不能醒过来,我还没试过。要是不行……就从控制面板把增设的那部分排线关掉。这样就只能放弃XL-3,但本体……应该是能动的。”
“明白了。我一定干好。”
说完的那一刹那,一直绷得紧紧的萨克斯的手脚失去了力气。
“相良。我啊……谁也不恨哦。”
“啊啊。您是一个勇敢的人。大家都知道。所以再努一把力。歌德贝里马上就来了。”
“那个大妈的人工呼吸可免谈啊。”
“这话您去跟她本人说啊。她一定——”
宗介没能说下去。
萨克斯已经没在听了。
他微微睁着双眼,就像在看着远方般,再也不动了。
“可恶……!”
即使知道没有用,他依然尝试着用配备在附近的除颤器和人工呼吸来进行心肺复苏。
歌德贝里赶来诊察萨克斯了。
大概是全力跑来的吧。她上气不接下气,肩膀猛烈地上下颤动,随后,就只告诉了宗介一句话。
“……他是个好人。”
宗介只是咬着牙扭曲了表情,没有再骂人。他擦掉紧紧粘在手上脸上的萨克斯的血,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去准备出击……”
他站起身,按照萨克斯的遗言,开始了“烈焰魔剑”的启动准备。
ARX-8“烈焰魔剑”现在是全装备状态。
散弹炮,突击步枪,巨大的爆破炮。腰后面是两门格林机关炮。然后还有λ驱动器无效化装置“妖精之羽”和专门定做的紧急展开推进器——一次性的飞行装置“XL-3”。装备在其主翼上的共计12发“黑色响尾蛇”防空导弹。所有一切都已经连接完毕。远远望去,机体的轮廓已经七棱八角到甚至一瞬间都看不出是人形了。
就算把这么多的武装都堆在一起,够不够还是不一定。敌人和己方的战斗力差距就是如此巨大。
将预备的外接电源拉过来,接到机体腰部的插座上。电源启动。从外部控制面板上重新开始启动步骤。
“他……最后说了什么?”
背后,歌德贝里问道。平常总是精力充沛的中年女性,现在声音却完全失去了力量。
“说您的人工呼吸免谈。”
“过分的人啊。真的是个过分的人。”
背对着边哭边笑的船医,宗介继续着作业。
尝试让AL启动。漫长的沉默。指示器——亮了。
萨克斯说“能不能醒过来不知道”,但启动成功了。数据库的增容似乎进行得很顺利。由于音频输出还没有启动。画面上只用文本表示出了简洁的报告。确认连接。检测状态。重新启动APU。所有机载电子设备开始运行启动程序。
“他还说了他谁也不恨。”
“啊啊。这点……我也一样。”
“是针对舰长吗?”
“那孩子说是必须的。那真的就是必须的吧。”
“………………”
“连你都不相信她算怎么回事啊,宗介。”
他什么都无法回答。
按指示摘掉IME和各种钢缆,调整过阀门之后把管线类也摘除,将接入面板锁死,装甲调到固定位置。送出信号,AL就会让主动力源启动。接下来交给它就可以了。
冷却装置低沉的轰鸣。“烈焰魔剑”正要苏醒。
因为机体的各处还残留着写有“REMOVE BEFORE LUANCH”(请在出击前取下)的色带,他将其全部拿掉后登上了机体的后头部。
在驾驶舱盖内侧的收纳仓中,装好枪支和各种装备。这个收纳仓并不太大,也就和旅行箱差不多大小。宗介在那狭窄的收纳仓中,硬塞进了一只老式的火箭筒。
名为M72LAW的,美军曾经使用过的伸缩式一次性火箭筒。和现在所用的反坦克武器相比威力要差一些,但是却有唯一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连这种收纳仓都能装得进去的可压缩性和轻重量。以缩短炮筒的状态来搬运,使用的时候则伸长来发射。
钯反应炉的驱动声响彻了机库。“烈焰魔剑”所用的试制型反应炉,与几乎无声的一般型M9所用的反应炉相比,安静性上要差得多。
“在烈焰魔剑”的背上戴好用惯的头盔时,他看见歌德贝里收拾好医疗设备,正打算离开那里。
“我走了。萨克斯的事——”
“就拜托上尉您了。”
这话不应该由自己去传达吧。应该拜托给歌德贝里才对。
“明白了。你自己小心啊,宗介。”
“了解。”
显示屏已经全部点亮。十分熟悉的与M9共通的驾驶舱和控制套。伸入双手,握住控制杆,牢牢踩住脚踏板。
用左手的拇指操纵光标。启动程序正在进行。声音界面已经启动了。
&是,中士大人。&
听惯了的低沉的男性声音。机体的AI,AL回答道。
“确立数据连接。从丹努那里获取潜艇资料。”
&了解。连接到线路C1。丹努给予应答。优先度C。连接完毕。&
屏幕的一角打开了窗口,显示出现在的“丹努之子”的战斗状况。
潜艇现在也依然处于战斗中。
“丹努之子”似乎并不是马上就要沉了。虽说如此,艇的安静性和速度却都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障碍。“丹努之子” 几乎已经没剩下偷袭敌人的能力了。只能从正面凭蛮力进行对决。
另一方面,美国海军的舰船已经基本上都被甩开。最后剩下的USS“帕萨迪纳”好像还在追,但按现状是不可能追上己方的。
“汞合金”一方的高速潜艇“海怪”已经被击毁了两台。剩下的一台,由于泰莎事先安放在水中的自航水雷——
远处传来爆炸声。
刚刚被击破了。泰莎将第三台 “海怪”送进了坟场。
然而,还剩下好几台“海怪”,正试图对己方发起进攻。高速鱼雷的攻击来了。共计4发。泰莎也进行反击。射出3发鱼雷后,立即进行回避机动。边用让人提心吊胆的航行线路闪过两发,边径直加速继续战斗。她果然是个怪物。
&中士大人。我有个问题。&
“什么?”
&3点方向,距离0。有个不能识别的人形目标。那是?&
光学传感器的一角,映着盖着上衣安放着的遗体。
“……是萨克斯中尉的遗体。”
&您是说整备中队长萨克斯中尉阵亡(KIA)了吗?&
“肯定的。”
&能告诉我死亡的原因吗?&
“由于潜艇中弹的冲击,弹起来的外接电源设备直接砸中了他。他忙着叫醒你,就没有进行固定。”
短暂的沉默。AL没有马上做出回答。
&了解。感谢您的说明。&
启动程序继续进行着。进行连接在机体背面的紧急展开推进器——为“烈焰魔剑”紧急制造的“XL-3”的控制测试。
几乎所有的测试都成功了。飞行是可能的。可只有一个地方还有错误。再次进行测试。
虽然挂了个“XL-3”的牌号,可这号码其实也是萨克斯瞎编出来的。无论哪个制造商都没有制造过这样的设备试造品,而且估计以后也一样做不出来吧。
当然了,它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任何飞行测试。只是在计算机上模拟过而已。真正能不能飞还不知道,光是由于萨克斯的努力而来得及把它装上去就已经够让人惊讶的了。
又出错了。
宗介边再次进行XL-3 的测试,边解除掉所有关节的锁定,让“烈焰魔剑”站起来,诱导它走向机库甲板后方的电梯。
哐当,又一次大的冲击。
又有敌方的鱼雷在潜艇附近爆炸了。受损倒不重,但外涂的EMFC阵列被大量破坏。这下“丹努之子”的运动性能又会下降了。
海战方面宗介什么忙都帮不上。他将移动到电梯的“烈焰魔剑”固定在待机位置上,再次尝试进行错误一直不消失的XL-3的测试。副翼的控制线、副系统没有应答。
&是我的错吗?&
进行重新测试的过程中,AL说道。
“毕竟是紧赶着装上去的装备,出问题是免不了的。”
&不,我是说萨克斯中尉。&
“什么?”
&刚才,您说他忙着启动我,所以忽略了安全义务。&
“那是……”
宗介困惑了。AL是在对他的死感到有责任吗?就算再怎么能够灵巧地和人类对话,这家伙也是机械。如果是为考虑战术上的影响而进行的提问那还说得过去,可问这种问题的理由就真搞不清楚了。
“为什么问这个?有什么担心的事吗?”
&不。由于我的启动成功,整备员已经基本没有要做的事情了。失去萨克斯中尉造成的战斗力下降是很微小的。并不是需要担忧的事态。&
十分机械的答案。宗介感到轻微的烦躁,正想骂它说“那你就闭嘴”。可在他骂出来之前,AL就这样说道:
&可是,我却有种更大的丧失感。他从“强弩”的时代就开始照顾我。是最了解我的“身体”的一个人。那样的他不会再来给我做检查了。不会再来和我说话了。再也不会了。这是远远超过战略水平的丧失。&
它在悲伤吗?为萨克斯的死?
&同时我又在怀疑,是不是我和这台机体的通用性之低——整备效率之差逼死了他。“我的错”是这个意思。&
构成AL的核心装置是特别的。据说是用液体金属元件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构造。所用技术与普通M9的AI完全不同。就算如此,宗介迄今为止也一直只是将AL当成是“精密地描摹了人的样子”,以和那些对自己的爱枪和爱车抱有感情的人同样的心情,不多想地来对待它的。
可是到了这一步,他开始再也无法这么想了。
居然对萨克斯的死感到有责任。这岂不是已经超过对感情进行模拟的范畴了吗?
“不是你的错。都是必须的。”
甩开各种各样的疑念,宗介说道。
“而且萨克斯最后说了。‘我谁也不恨’。”
&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高价值的情报。&
“已经可以了吧。集中精力干活吧。”
AL沉默下来继续尝试着检查。
宗介这时突然想起了久坛未良的信中装的记忆卡。因为写着“在网上找到的”,“有空的时候看看吧”,所以应该不是关于这个“烈焰魔剑”和其他作战的重要情报吧。现在好像也没有闲工夫看它了。
回来之后就看吧。
不过,也得能回得来才行——
『Uruz 7!出击准备做好了没有?』
指挥室的战斗管理官透过通讯线路说道,潜艇猛烈地震动,压缩空气排开沉浮箱中的海水的轰鸣声响彻了机库。
“肯定。目前正在0号电梯待命。”
『本舰正在紧急上浮。上浮后立刻打开飞行甲板,将Uruz 7射出后,再次潜航继续进行水中作战。和预定一样,岛上的清理工作就交给你啰。』
“明白。”
检查机体状态。不断重复报错的控制线还是没有修好。宗介放弃了改善,结束了检查。状态不好的是副系统。这样的话,就只能祈祷不会有主系统被干掉轮到它出场的情况了。
艇身大幅向上倾斜,发出悲鸣。
潜艇正以宛如火箭般的势头朝海面冲刺。机库甲板内的器材和破烂都滚了过来。
多亏歌德贝里上尉帮着固定,萨克斯的遗体并没有滚动。
“那么我去去就回。爱德·‘布鲁泽’·萨克斯。”
宗介切换操作模式,轻轻动了动右手。
“烈焰魔剑”的右手同时动了起来,以跪坐的姿势敬了个礼。同时,电梯开始上升。
我们之间不需要感伤的话语。这一句话,这一个动作,便已足够。
对吧,中尉?
电梯的警报灯边转边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丹努之子”已经窜出了海面吧。最后一次巨大的摇摆向机体袭来。势头猛烈到几乎将它从电梯中甩出去,可“烈焰魔剑”却毫不费力地保持住了平衡,渡过了这次晃动。
『开启飞行舱门!请Uruz 7去往弹射器!ASAP!(越快越好!)』
电梯继续上升,宗介和“烈焰魔剑”到了飞行甲板上。头顶上巨大的飞行舱门正向左右分离开启。
看见天空了。暗紫色和灰色混合的天空。太阳似乎还没有升起。
大量的雨滴被吹了进来。风倒不是特别强,可真没想到会陷入在这种天气中,试都没试过就被直接射出去的窘境。
“丹努之子”在狂澜的拍击下摇荡。浮出海面的时间必须能短一秒就是一秒。不光是“丹努之子”,潜水艇这种东西在浮出水面的时候都是最无力的。“烈焰魔剑”从电梯走上飞行甲板,迅速地将弹射装置固定在自己身上。那姿势就像短跑选手的蹲踞式起跑一样。
连接完毕。把XL-3的火箭推进器调到待机状态。各操纵面自动伸长。襟翼到最长位置。
&发射准备完毕。要发送TLS(最终发射信号)吗?&
“发吧。”
战斗管理官立刻回应道。
『控制室致Uruz 7!TLS已经接到!咱海滩上见!(See you on the beach!)』
这是登陆作战的固定台词。
报警蜂鸣器响起,蒸汽弹射装置和火箭推进器同时发出咆哮。
爆发式的加速。
巨大的无形之手,几乎要把宗介压扁在椅背上。飞行甲板的前端眼看着逼近。与弹射器的连接自动解除。机体被抛出到了海上,仍然继续猛冲,差一点就和漆黑的波浪撞个正着,随后才终于开始上升。
“烈焰魔剑”继续加速升空。
映在后方警戒监视器上的“丹努之子”,立刻关闭了飞行舱门开始进入潜航。而它的身影也在转瞬之间远去,渐渐消失在了烟雨迷蒙的大气彼端。
和预想的一样,猛烈的震动袭击了“烈焰魔剑”。机体上下左右晃动得让人觉得在飞反而不可思议。是不是其实已经坠落了呢?不,还在飞着。屏幕上的仪表虽然在不断地摇晃,却依然显示出机体正在加速并走向安定。
虽然有翅膀,但比起“飞行”来还是更接近于“投射” 。
XL-3的巨大推力,将在空气动力学上如此不稳定的“陆战兵器”, 用蛮力朝着美利达岛猛推了过去。
&前进线路上探测到舰艇状物体。距离317。方位086。&
“船种是!?”
因为严重的噪音和震动,声音也自然而然地大了起来。
&不明。方位081和方位093也有同样的反应。&
这要是“强弩”的传感器的话,大概早就了解得更详细了吧。不过在这种距离,这个状态下,光是能分辨出是“舰艇状物体”就已经算做得很好了。现在就靠装在XL-3上的FLIR(前视红外雷达系统)和导航雷达系统了。
前进线路上有三艘舰船。不自然。
那附近的海域很浅。不熟悉的船员甚至有触礁的可能。怎么也不觉得他们会特意在那里排兵布阵——
“不是船,是‘巨兽’!”
那种巨大AS。按照目前的情报,对方应该还拥有三台才对。
&探测到类似攻击雷达的反应。恐怕是防空导弹的瞄准。……发射了。各4发。总计12发。要进行规避运动吗?&
“没那个工夫!”
现代的防空导弹不是光靠做规避机动就能解决的。而且说起来,自己这边甚至连战斗机都不是。
要是来个急速滚转之类的再没弄好,估计不是主翼马上耐不住G力碎得七零八落,就是失速坠落吧。电子战就更不必提了。
12发导弹接近了。
距接触还剩下35秒——
正当“烈焰魔剑”被“巨兽”的对空雷达捕捉到的时候,毛她们乘坐的C-17运输机的机舱内也同样响着激烈的警报声。
导弹警报。尝试回避。准备接受冲击。
“反ECS导弹?真是够客气的——”
在直升机内的货舱中待命的M9的驾驶舱内,毛咂了下舌头。这架运输直升机搭载了ECS。普通的雷达应该是捕捉不到的。然而刚一到降落地点跟前,立马就给我们打上来了一发欢迎的焰火。虽说是反ECS导弹,可以我方的电子战能力,应该还是能避免直击才对——
哐当一下强烈的冲击。稍后是爆炸声。
冲上了一万米高度的敌导弹,紧贴着运输机爆炸了。驾驶舱内的毛掌握不了状况。只能相信驾驶员的手腕,祈祷飞机能挺过来了。
“挨上了吗?”
『没……大概只是碎片。2号发动机发生火灾。灭火装置正在运行。』
右侧的喷气发动机正在发出异响。格外刺耳的扇叶转动声。或许是驾驶员把右侧的引擎关掉了吧,噪音渐渐平静了下去。同时,机体的摇动和震动变得猛烈了起来。
带着两台AS和32名士兵靠一边翅膀飞行。这可不妙。
“已经可以了,现在立刻进行空降——”
『不,再稍微撑一会儿。再来15公里。能行吗?』
打断毛的话,克鲁佐向驾驶员说道。
『现在空降的话,会降落在离目标非常远的位置。必须多翻过一整座山才行。没那么长时间给你移动。』
他的观点非常正确。现在除了强忍着交给他们之外别无他法。
『明白了,啊——我想办法撑着!你们给我准备好随时能出动!』
驾驶员回答道,并将这条旨意转达给了担任运输机护卫的两架战斗攻击机的驾驶员。那两架是“秘银”最后残留的战斗攻击机FAV-8“超鹞”(Super Harrier),是在巴基斯坦国境上空会合的。它们已经开始了对敌人防空导弹据点的反击,紧急下降到了危险的高度。
『这里是Laguz 1,了解!』(注:Laguz,如尼文,意为“水”)
“超鹞”的驾驶员回应道。
『尽可能地保护我们!尽量撑到E地点——』
第二次警报。防空导弹逼近了。
毛她们乘坐的运输机边激烈地盘旋,边射出全息投影式的诱饵来尝试回避。
爆炸。虽然比上次远,还是有几片碎片向机体袭来。
轻微的上下震动。要是没咬紧牙关就快咬到舌头了。货舱前部发生火灾。以空降装备待命中的杨等人在高声怒吼。
拿灭火器来。有没有人受伤啊。
吴被碎片打中了。没有意识。谁来看看他。
“呜……”
毛什么都做不到。只能在M9中握紧操纵杆,进行自机状态的检查而已。机体没有损伤。随时可以空降。
距空降地点还有10公里。
(快点……)
空降兵的压力很大。因为即使遭到敌人的攻击也无计可施。自己积攒下来的各种各样的训练,获得的各种各样的技能。连发挥这些的机会都没有被给予,就束手无策地坠落摔死,这可绝对让人受不了。
『这里是Laguz 2。已经击毁了敌人的两处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就能确认的范围,剩下的一处在——』
剧烈的噪音。Laguz 2的通信中断了。
『这里是Laguz 1。Laguz 2好像中弹了。能看到黑烟。Laguz 2,能听到吗? Laguz 2,请回复。』
距空降地点还有6公里。
(赶快……!)
『Laguz 2坠落了。坐标在21-82附近。上空未能确认到降落伞。重复一遍。上空未能确认——』
FAV-8中的一架被击落了。飞行员生死不明。
『机长致全体空降部队。1号发动机的功率正在下降。无法继续维持高度。重复一遍。无法继续维持高度。』
货舱内的火灾也控制不住。明明都为准备空降而进行了减压,为什么火还是不灭呢?
『啊啊。机长,可以了。放我们下去吧!』
『明白。Uruz 1。祝你们好运。』
后部的机舱门开启。突然涌入的强风和轰鸣。舱门的另一边,无底的黑暗正张着血盆大口。那片黑暗被断断续续的防空炮火燃上红色,映照出两台M9的身姿。
『让开轨道!我先下去啰!』
无视所有的空降步骤,克鲁佐的机体通过外部扬声器吼道。M9自己解除锁定。响彻四野的警报蜂鸣。飞散的火花。克鲁佐的“鹰”沿着引导轨道滑行,背向着机外飞了出去。
“Uruz 2,降下!”
这边也不是能按部就班的情况了。克鲁佐的机体的影子刚一消失在机外,毛就立刻解除了自机的锁定。沉重的冲击。机体被拉向后方。左右的墙面在视野中流动。她转瞬之间便被抛入了虚空。
看得见星空。大地是一片漆黑。
右侧发动机处拖着细长的火焰尾巴的C-17的背影,眼看着逐渐远去。
近处有爆炸。是导弹还是地对空炮不清楚。就连机体的传感器也无法识别。由于冲击波而失去了平衡,毛的M9在空中猛烈地翻滚。已经看不见运输机了。连哪边是地面都不知道。
克鲁佐在哪里?严他们平安地从飞机中跳下来了吗?自机的损伤呢?
现在的高度是?
屏幕晃得太厉害,看不清高度。机体以要把人眼珠子都甩出来般的势头滚转着。对了,姿势。必须得恢复姿势才行。
她以浑身的力气移动手脚。M9的手脚大大地伸开。透过反馈机能感到的强烈的风压。从右向左。稍微收紧右半身,只伸开左手,机体的乱七八糟的旋转便停止了。
对了。都做过很多次了。姿势稳定住了。
现在的距地高度是1500米。还不能开伞。一旦开伞就会变成很好的靶子。
检查仪表。启动ECS。将传感器改为红外线被动式。眼下展开的冰冷山脊中发现了热源。是打了自己的对空炮。正在瞄准这边。
还会再打过来。现在——
一挥手脚,机体瞬间翻了几圈移向左侧。曳光弹撕裂了仅仅一秒前还是自己所在的空间。近炸引信爆炸。多亏ECS,敌人的瞄准并不正确。虽然不稳定,她还是用突击步枪瞄准下方,开启主武装。
火器管理系统斟酌着后座力补正瞄准。毛的40mm炮弹降落在下方远处的对空炮上——爆炸。
高度是500米。已经极限了。第一次开伞。降落速度急剧减低。
分离掉最初的降落伞,第二次开伞。降落速度继续下降。周围要是还有敌人残留的话,这会儿就是最危险的瞬间。
切离降落伞。自由降落。
乌黑的山地逼近了——着陆。
M9的所有关节一起喷出了冲击吸收剂的蒸汽。全身的骨骼发出惨叫,头脑中火星四溅般的冲击向她袭来。这也是常事了。咬紧牙关忍耐着,让机体远离着陆地点的同时,迅速地排查四周。
没能发现克鲁佐和其他的伙伴。要是没事的话应该就在附近。视野中也没能看到敌部队。
不——进攻目标的话倒是看见了。
毛机体的着陆地点,是平缓的山脊附近。隔着既宽且深的峡谷,一座巨大的山峰与那条山脊相对着巍然耸立,如同漆黑的怪物般盘踞在那里。
那座山就是伊什卡西姆基地。
那座山整体都是进攻目标。必须要抵达半山腰处的入口,然后再侵入地下深处,夺回发射管控制中心才行。
“还剩50分钟……。就50分钟……。”
扫了一眼屏幕角落的时钟,毛想要干笑几声。
然而实际上发出的,却是离笑声差得很远,如同痉挛的咳声般的嘶哑声音。
三台“巨兽”发射的6发防空导弹逼近了。
在没有规避机动,也没有电子对抗策略等任何像样的空战手段的情况下,“烈焰魔剑”划过尚未破晓的天空。
只有强行突破了——
宗介如此决断,命令AL。
“准备‘仄洛斯’(Zelos,希腊语“热诚”)。两边都要。”
连接在“烈焰魔剑”腰后方的两挺20mm格林机关炮——“仄洛斯”从两胁下绕过来推到了前方。这是和M9系列共通的备选武器,威力不高但发射速度很快。可以在10秒内射出100发的20mm弹。
“其他能使用的武器也都拿来。GEC-B、拳师2,GAU-19。全调到发射态势。”
分别握在双手中的76mm散弹炮“拳师2”两门。
两胁下的辅助臂上连接的40mm突击步枪“GEC-B”两门。
再加上头部的12.7mm格林炮“GAU-19”两门。
共计8门火炮朝向了前方。
就用这些来挑战对防空导弹的迎击。就算如此估计还是会有漏网之鱼,那些就只能用λ驱动器来扛了吧。
“‘仄洛斯’和GEC的瞄准和发射由你来。双手和头的归我。”
“别吝惜弹药。听我的口号一起射击。”
因为是在高速飞行中展开武器装备摆出迎击姿势,还要动头和动手,所以可不是简单就能了事的。乱流的产生让机体再次变得不稳定。不过XL-3的飞行计算机还是坚持控制住了操纵面,勉强维持住了飞行姿势。
导弹逼近了。到了靠XL-3的FLIR能勉强直视到的距离。接下来就剩一瞬间了。距离4000……距离3000……2000……。
“开火!”
一齐射击。大小8门火炮同时喷出了火焰。(插花:……Freedom啊……=口=)
被雨雾笼罩的黎明前的天空,啪地一下染上了明亮的橘黄色。3秒的齐射中,大小共计将近1200发的子弹向四面八方飞去。由于发射的后座力,机体的速度一下子降低,差一步就失速了。然而XL-3的推进力甚至连后座力都不放在眼中,仍然推动着“烈焰魔剑”向前飞行。
导弹群飞入了弹幕。
命中了一发。究竟是哪种子弹打中的根本不可能知道。导弹边咕噜咕噜地旋转着边四散坠落。
另一发在很远的地方解体了。跟着又是一发。再紧接着,有4发爆炸了。
能击落的这些就是全部了。剩下的已经不可能避开。
&剩余5发。倒计时2……1……&
“……!”
集中。想象。正前方的空间猛地扭曲。
防空导弹在“烈焰魔剑”的极近距离爆炸了。机体的右侧向上弹了起来。
几乎同时袭来的5次爆炸和碎片,被“烈焰魔剑”的λ驱动器创造出的力场勉强挡住。因为都是对脆弱的飞机用的导弹,所以才能熬过去,要是弹头再稍微强劲一点的话,他们现在早就倒栽葱扎倒海里去了。
“报告损伤情况!”
&XL-3的左翼损伤。1号副翼脱落。缝翼的传动装置也没有应答。&
“本体呢?”
&没有损伤。λ驱动器的运转也正常。&
AS是操纵者身体的延伸。虽然成功进行了保护机体本身的想象,可却没能连从背上伸出的左翼都顾及到。就是因为如此,才没能保护住XL-3这个命根子。
他将“烈焰魔剑”的头部转向左边亲眼确认。左边的主翼,从3/4往前的地方已经被打得破破烂烂消失不见了。让人想吐般的摇晃断断续续地袭来。是飞行计算机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顽强地不断修正着机体整体的姿势,让它没有向左边失控打转。
然而“烈焰魔剑”依然还在飞着。要说这台推进器的结实度,那简直就跟它的生父“布鲁泽”萨克斯一模一样。
(可下次再被打中的话就不可能撑得过去了——)
切换武装。将所有的武器放到收纳位置。两门拳师也挂到腰上。趁着双手空出的时候选择主武装。
“准备爆破炮!要枪榴弹模式!”
&中士大人。您是在开玩笑吗?&
大概是不敢相信宗介的命令吧。AL翻回头来问了。
“烈焰魔剑”的主武装——以最强火力为自豪的“爆破炮”的口径是165mm。是长度超越机体全高,真真正正意义上的“大炮”。其威力也是能一击葬送“巨兽”般强悍。然而后座力也大到就算稳稳地踩在地上开枪,也一定会坐个屁股蹲儿的程度。
居然要把这东西,在空中边飞边射——
&机体会碎掉的。&
“后座力我来想办法。赶快!”
估计是承认没有其他的手段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了吧。AL没有再做更多的反抗。
被收纳在机体背面,XL-3下方的武器库中的爆破炮,通过支持臂伸向前方。右手握住枪柄。长炮身旋转,在胸前牢固地接合。爆破炮转入了超长射程的枪榴弹模式。
保持着飞行姿势,将乌黑粗壮的炮身朝向正面。
震动又加剧了一层。在损伤飞行中进行如此作业,这种事态到底是完全超出了想象。AL辅助着混乱的飞行计算机。以10秒内30次的频率修正配平。将发动机功率调高到极限,总算是设法维持住了机体的姿势。
红外线传感器进行最大望远。距正面的“巨兽”的距离,大约为18公里。远到十字刻线勉强才能捕捉到。而其尺寸渐渐地越变越大,开始能看清楚身形——
敌人也是认真的。战舰主炮级别的巨型大炮。它正想用那全长几十米的大炮来瞄准这边。是判断防空导弹的打击力不足吧。
自己不可能完成像克鲁兹那样的精密狙击。以弹道计算装置的数据为基础,靠直觉来修正瞄准。
“上了啊……!”
集中。想象。自己抱着的大炮,接下来要如何运动?发射时,手臂中会掀起怎样的狂风?
对啊,都已经发射过好几次了。差不多也开始明白它的习性了——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火球。机体全身发出咯吱一响。炮身短暂地震动,飞行姿势猛地下坠。但仅此而已。飞行还在继续。
&成功。λ驱动器在飞行中使用散热可轻松了。&
“好啦,快点进行着弹观测!”
&做着呢。&
从爆破炮中射出的炮弹,画着平缓的抛物线向远方的“巨兽”飞去。就算是速度3马赫的炮弹,要抵达15公里外也要花上15秒以上。(技插:1马赫=1个声速,故3马赫=3*340=1020米/秒)
还剩3秒、2秒、1秒——
最大望远的画面中,“巨兽”背后数百米的海上发生爆炸。打偏了。
&已经修正。下一发装填完毕。&
“很好。”
这次也成功地抑制住了后座力。165mm炮弹笔直地飞去。
敌人也开炮了。巨大的发射炎。以肉眼无法看清的高速度飞来的300mm炮弹。
&回避——&
“谁能啊。祈祷它打不中吧!”
从展开在眼下的漆黑的海面的某处,压倒性的破坏力的凝结体直逼而来。按照屏幕上的显示,还差一点——
双方的炮弹几乎是在同时接触了彼此。
显示屏上的视野的一角,有什么东西瞬间滑过。稍后冲击波拍打着机体,猛烈地摇晃着宗介的全身。防空炮弹在身后老远的地方炸开。真是千钧一发。
己方的炮弹呢?
命中了。胸口喷出巨大的火柱,“巨兽”慢慢地向后仰倒。小楼房般大小的手臂伸向夜空,丢下了手中的大炮,渐渐沉入了海中。
&命中。“巨兽”B击破。&
“维持最大功率。突破‘巨兽’B开出的空当。”
美利达岛已经进入了肉眼可以确认的距离。左右两侧残余的“巨兽”边移动,边发射对空机关炮。这个高度和距离以及方位的话,还是能想办法挺过去的。他上下改变高度,同时依然维持着推进器的最大功率。
美利达岛上空有直升飞机的机影。FLIR一个接一个地探测到了目标。
&攻击直升机6架。是Mi-28“Havoc”。&
它们边上升边在沿岸区域移动。大概是打算等我方降落时集中攻击吧。
才不会让它们得逞。
“用‘黑色眼镜蛇’(Black Mamba)。全都用掉。”
&准备完毕。&
XL-3机翼下悬挂的总计12发短程AAM(空对空导弹)启动了红外线搜索器。锁定所有的目标。目标框闪烁着红光,显示出了“VALID LOCK”(有效锁定)的字样。
“全部发射!”
全部12发导弹被一齐发射了出去。火箭推进器点火。12条火焰的尾巴,在眼前啪地一下展开以超高的速度远去。
我方的对空能力大概超出了预料吧。攻击直升机边往四面撒着红外线闪光弹边散开。但是已经晚了。各有两发袭向6架直升机——
岛的上空产生出大量的火球。要不是在战斗中的话,都该看那壮观劲儿看傻眼了。所有的攻击直升机都冒着黑烟坠落了。
&全部击坠。&
美利达岛的防空炮和“巨兽”的迎击变得猛烈起来。这下变成十字炮火了。曳光弹在“烈焰魔剑”的四周交错。虽然用了λ驱动器来防御,可绝不是能完全挡得住的。
敌人的一发机关炮弹命中了推进器。在右侧的火箭发动机外侧。发生火灾。功率低下。产生噪音和新的震动。XL-3已经破烂不堪。有在空中爆炸的危险。警报声很烦人。AL的警告也同样烦人。
距美利达岛还剩下3000米。就差一点点了。可是即使现在将推进器分离。一降落也会掉进海里。就算能用紧急用气囊浮起来,也会束手无策地被“巨兽”打成蜂窝吧。
离可以降落的地点,还剩2000米。
火灾变大了。右边的第二发动机已经成了一个火球。右翼快要被火焰包围了。
还剩1000米。
再次中弹。又是右边。机翼上出了个大洞。高度下降。速度也下降了。火焰蔓延开来,开始烧灼“烈焰魔剑”的右肩。
还剩800米。已经到极限了——
“分离!”
没有辩驳的余地。AL立刻松开了机体的锁定螺栓,将连接在背部的XL-3分离下来。
机体开始自由下降。熊熊燃烧的XL-3在头上方远去,开始一圈圈地旋转,最后爆炸飞散了。夜空中的火球照亮了“烈焰魔剑”白色的装甲。
等到不能再等的时候一次开伞。紧急制动。
紧接着二次开伞。不等速度减到最低就丢掉降落伞,从100米的高度开始自由降落。
看得见沙滩了。美利达岛的西海岸。是很久很久以前,教给泰莎M9的操纵方法而引起了大骚动的那处沙滩。
“烈焰魔剑”在距那沙滩约200米往前的浅海海面上落入水中。不,正确来说应该是落地了吧。水深只有不到2米。对AS的大小来说,这水位顶多到小腿肚子而已。
大量的水花漫天飞舞。
宗介马上让机体跪下,将爆破炮对准西北方向那漆黑的海平面。再次进行最大望远。能看到剩下的“巨兽”中的一台在6公里外的洋面上。估计已经确认过了己方的所在了吧。它正一边慢慢地转身,一边想用装备的火炮瞄准这个海岸。
“已经晚了。”
瞄准,开炮。后座力很巨大,但并没有坐在地上。
爆破炮的炮弹飞向“巨兽”。命中了肩部。巨大的身躯踉跄了一下,装甲由于爆炸而脱落。
再次装填。修正瞄准,开炮。抑制住后座力稳稳站住脚跟。
这次命中头部。第二台“巨兽”被击毁。那么大的身体,就算在这样的远距离也不难打中。
&检测到瞄准波。从“巨兽”C发来的……开炮了!&
最后的“巨兽”从西南的海面上发动了攻击。不仅仅是主炮,是所有武器装备的一齐射击。距离是6公里。宗介跳跃了几次避开射击,让机体到沙滩附近的岩滩登陆。反正沙滩上也肯定到处埋满了对AS地雷。他们在这里演习过好多次了,所以就算闭着眼睛也能移动到岩滩去。
大量的炮弹和火箭弹,在刚刚的着陆点处倾盆而降。
(你们以为这是谁家的后院……?)
再次装填爆破炮。在看到老家的景色感到心情舒畅的同时,宗介开始迎战最后一台“巨兽”。
“第二阶段了。传感器改成被动的,GPL也调到待机状态。要撒“种子”了啊。”
他从腰部的手榴弹收纳库中取出扁圆形的简易诱饵放在地上,立刻转身向南边移动。
这种诱饵装置他一共带了8个。每一个都设定成可以放出与“烈焰魔剑”相同的通信波,以及特性十分相似的红外线。虽然并不能模拟外形,但至少还是有扰乱敌人眼睛的功效。
诱饵上还装有震动传感器,所以还可以期待收集到敌人的脚步声。
利用密林的话,某种程度上大概是能够减轻被敌人发现的危险的。可光那样还不够。还需要进行足以凸显出诱饵的存在感的,活跃的加密通信。
原本应该限制的通信长时间持续进行的话,敌人肯定会认为这“很可疑”吧。雷纳德和加里宁的话就更别提了。弄不好的话,还很有可能被人家将计就计逼上绝路。
那样的话——
“AL。将E2线路的加密解除。以所有的紧急用频率公开发信。诱饵也都弄成同样的设定。”
&要让敌人听到通信内容吗?&
“随便他们听去。这台机体是广播电台,我就是DJ。”
从出击前开始就一直萦绕不去的疑问和迷茫。
究竟该如何感化说服小要呢,该如何对抗美利达岛上等待着的敌人呢。自己的行动是正确的吗。
她所期望的是什么,而自己想做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通过刚才的战斗,他觉得这些都明晰了起来。
尤其是,自己是什么人这一点。
雷纳德的话语和未良的信,种种这些都无法帮自己找到答案。自己毕竟既不是牧师也不是政治家,不是心理咨询师更不是教师。
那么,自己究竟是什么人呢?
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迄今为止的战斗中,他切实地感受到了。
我就是个战士。
[下卷待续]
————————————貌似还是有些东西要写啊百科线—————————————
这次的东西很多咧……不过大多数都是军事方面的,我想简单写写就好了吧?
首先是“解调噪音”(DEMON)
DEMON是用声纳收集到的声纹与数据库中的声纹比较,决定对方潜艇种类时使用的技术。可以从螺旋桨叶片数、声纹以及潜艇种类来推测对方潜艇的速度。
不好意思没有其他再多的解释了……
接下来是“阿什维尔”……
阿什维尔号SSN 758
开工日期:1/9/1987& 下水日期:2/24/1990& 服役日期:9/28/1991& 退役日期:
性能数据:
艇长:109.73米
艇宽:10米
吃水:9.8米
排水量:水上6,300吨&&& 水下7,100吨
动力装置:1座S6G型压水反应堆
航速:水上20节&&&& 水下32节
潜深: 450米
武器装备:4具533mm鱼类发射管,可发射潜舰导弹,12个战斧导弹垂直发射管
电子设备: AN/CCSMK1型作战数据链,后被CCSMK2型取代,其核心为UYK7型计算机,火控为MK-113/117鱼雷发射控制系统;雷达有AN/BPS-15水面搜索/导航雷达;电子战系统有:BRD-7(测向)、WLR-12(雷达预警)、WLR-9A(侦听)、MK2(鱼雷诱饵发射);AN/BQQ5D/E,被/主动搜索/攻击,低频;BQR23/25,被动拖曳阵,后被TB-23/29取代;BQS15,主动近程(包括冰上)搜索,高频。
艇员编制:116人(军官13人)
这是舰标和图样。
接下来是“海麻雀” (RIM-7 SEA SPARROW)
海麻雀为美海军的全天候、近程、低空点防御舰空导弹,用于对付低空飞机、反舰导弹及巡航导弹等。系统由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主管,海军武器系统中心负责技术和试验,雷锡恩公司为主承包商。海麻雀系统发展了三种型号:基本型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的黄铜骑士、小猎犬和鞑弹人低空面防御系统。为加强低空防御能力,海军自1964年将AIM-7E移植为RIM-7E,基本型1969年服役,1972年后被后继型号取代。60年代末为了对付掠海导弹美国和北约国家于1968年开始联合研制改进型,代号为RIM-7H。1977年美国、加拿大和丹麦三国海军又联合研制了轻型先进点防御海麻雀系统,导弹以AIM-7M为基础结合垂直发射技术。导弹以AIM-7M为基础结合垂直发射技术。到1984年海麻雀个型号各生产6345枚,装备北约各国舰只。导弹呈细长圆柱形,头部为锥形,尾部为收缩截锥形。导弹采用全动翼式气动布局,两对弹翼配置在弹中部,起到舵和副翼双重作用,产生升力和控制力。两对固定尾翼用来控制稳定性,翼和尾翼均呈X形布置。基本形沿用AIM-7E的结构,但尾翼翼尖切去了一点,弹翼改为折叠式。轻型海麻雀由AIM-7M改进而来分标准型和垂直发射型,区别在于垂直发射型发动机尾部加装了燃气舵。
而改进型海麻雀(ESSM)是针对RIM-7北约海麻雀进行改进的国际合作项目,概念设计于1988年由胡福斯和雷锡恩公司提出,称之为与海麻雀发射系统兼容的新型导弹系统。它将可以对付高速高机动的反舰导弹。最初,曾经对这种导弹有一种非官方的编号RIM-7PTC(尾翼控制型RIM-7P)或者RIM-7T,但是它真正的官方编号是RIM-162,从这个编号也能看出,这是一种全新的导弹系统。
改良型海麻雀是一种尾控(=正常式布局,控制舵面在尾部……不是控尾巴喔)的导弹,采用了类似标准舰空导弹的小展弦比弹翼加控制尾翼的布局方式,代替了原来了旋转弹翼方式。采用推力矢量系统,可以使导弹的最大机动过载达到50G,而且不会随射程的增加而大幅减小。目前的战斗机即便作出9G的持续规避机动动作也丝毫无法躲闪它的攻击(=口=)。ESSM还采用了全新的单级大直径(25.4厘米)高能固体火箭发动机,新型的自动驾驶仪和顿感高爆炸药预制破片战斗部有效射程与RIM-7P相比显著增强,这使ESSM的射程到达了中程舰对空导弹的标准。ESSM采用了大量现代导弹控制技术,惯性制导和中段制导,X波段和S波段数据链,末端采用主动雷达制导。这种特殊的复合制导方式可以使舰艇面对最为严重的威胁。
目前,雷锡恩公司计划生产4种型号的ESSM导弹。RIM-162A是计划用宙斯盾系统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进行发射的型号,每个MK41发射单元内可存放4枚ESSM导弹。RIM-162B是用非宙斯盾舰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进行发射的型号,它设有宙斯盾系统的S波段数据链。RIM-162C和RIM-163D则分别是由MK48垂直发射系统和MK29箱式发射系统发射的RIM-162B的改进型号。
以下是一个普通的海麻雀的技术资料:
目标:飞机、超音速反舰导弹(改进型)
最大射程:1~22.23km
使用高度:150m~3km
速度:大于等于M2.5
攻击方式:全向
使用条件:全天候
弹长:3.66m
弹径:204mm
翼展:1000mm
弹重:228kg
制导方式:半主动雷达制导
引信:近炸和触发引信
战斗部:RIM-7E/H采用高能连续杆式,杀伤半径15m,重30kg
动力装置:MK38固体火箭发动机
近程防御武器系统CIWS
近程防御武器系统(英语:Close-In Weapon System,缩写为CIWS,又译为近迫武器系统(台湾)),简称近防系统,是一种装设、配属在海军船舰上,用来侦测与摧毁逼近的反舰导弹或相关的威胁飞行物,只作为战舰近身防卫用途的武器系统。而CIWS这个缩写念起来像"Sea-whiz",whiz指的是子弹在空中掠过的声音,言下之意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是海上的子弹飞掠声,其实际近卫功效也与此类似,因为用机炮密集射击以击落来袭的导弹是CIWS的其中一种防卫方式。
一套近程防御武器系统通常由以下的构件所组成:雷达、电脑、多管快速开火的中型口径机炮(加特林机枪),且炮座基台可进行方位性角度旋转。最为人熟知的一种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是美国海军的密集阵系统(Phalanx)系统,其它国家也有类似的武器系统,例如:
现在几乎所有各级各型战舰都配属了数种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类似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概念的更小型化防御系统也正在研发中,且计划用在主战坦克上,包括美国、以色列、中国大陆、俄罗斯都有类似的发展计划,其中以色列的为TROPHY主动保护系统,而俄罗斯的为Drozd及Arena主动电子反制系统榴弹发射器。
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其目的不是击落所有导弹,而是攻击导弹的弹头,避免导弹对船舰造成严重损害。如果不能攻击弹头,则系统会射击导弹前后,在导弹上打洞,以试图使导弹偏离航道或是过早引爆。
由于最初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多指密集阵快炮)既笨重又不管用,因为其缩写字CIWS被嘲讽、揶揄成“Christ! It Won't Shoot!”,意思是“天呀!它无法开火!”,有时C代表的单词会换成较温和的“Captain,舰长”,或“Chief,士官长”。
有些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的技术也被抱怨,并将其缩写字CIWS戏谑成"Can I Work Saturday?",言下之意不太灵光。
美军的密集阵系统,由于其圆筒型整流罩和炮管位置的设计而被戏称为“勃起的R2-D2”(R2-D2 with a hard-on),R2-D2是星际大战(Star War)中一个机器人的名字。
美国作家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军武小说《恐惧的总和》(The Sum of All Fears)在改编成电影后,特别凸显了近程防御武器系统运作的场面,当俄罗斯的Tu-22M逆火战略轰炸机向美国史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发射SS-N-19导弹后,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向来袭的导弹开火,不过在成功阻绝一、二枚导弹的来犯后,其他漏网导弹穿越炮火而命中航空母舰。
现在为了有更宽裕的因应时间与更远距的防御能力,开始有了导弹型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导弹型不仅能用于近迫防卫之用,也可以充当短距离的防空武器,省去再额外设置短距防空的相关系统及空间基座,等于一举两得。
然后是AGM-84鱼叉导弹……
AGM-84鱼叉(Harpoon)反舰导弹是由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开发的反舰导弹,在1979年装备部队使用,也是美国海空军现役最主要的反舰武器,可以自飞机,各类水面军舰以及潜艇上发射。此外,美国海军利用鱼叉导弹开发出远程陆上攻击型(SLAM:Stand-off Land Attack Missile)。在美国三军通用编号当中,AGM-84为空射型,RGM-84为舰射型,UGM-84则是水下潜艇发射型,但它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
AGM-84鱼叉导弹于1965年开始方案研究,最初设想为空对舰导弹,以攻击在当时迅速发展并且配备反舰导弹的驱逐舰、潜艇和导弹快艇等敌方舰艇。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用俄制冥河导弹击沉了以色列的艾拉特号驱逐舰后,考虑发展舰对舰导弹。在1968年苏联第二代潜舰导弹SS-N-7面世后,又考虑发展潜舰型导弹。
AGM-84鱼叉导弹有各种衍生型号,其性能如下:
惯性导航系统中制导和主动雷达末制导(AGM-84A/B/C/G)
惯性导航、GPS中制导和红外成像末制导(AGM-84E/H)
惯性导航、GPS、地形匹配中制导和红外成像末制导(Grand SLAM)
引信:近炸引信/触发引信
弹重;530公斤(AGM-84A/B/C/G),530公斤(AGM-84E),727公斤(AGM-86H)
弹长:3.84米(AGM-84A/B/C/G),4.50米(AGM-84E),4.37米(AGM-84H)
弹径:343毫米
翼展:914毫米(AGM-84A/B/C/E/G),2430毫米(AGM-84H)
AGM-84鱼叉导弹发射前,由载机上的探测系统提供目标数据,然后输入导弹的计算机内。导弹发射后,迅速下降至60米左右的巡航高度,以0.75马赫的速度飞行。在离目标一定距离时,导引头根据所选定的方式,开始搜索前方的区域。于捕获到目标后,AGM-84鱼叉导弹进一步下降高度,并贴海飞行。当接近敌舰时,导弹会突然跃升,然后向目标俯冲,穿入舰桥内部爆炸,以提高摧毁敌舰指管通情能量效果。
先进型鱼叉或许是贺东老师杜撰的吧。
接下来是“帕萨迪纳”,和“阿什维尔”几乎是同型舰……
帕萨迪纳号SSN-752
开工日期:12/20/1985&& 下水日期:9/12/1987&& 服役日期:2/11/1989&& 退役日期:
性能数据:全部同上(喂)
艇员编制:115人(军官12人)
&&&&这东西居然是真实存在的……说真的,那戴拳套的海龟……啊哈哈哈……
说起来阿什维尔和帕萨迪纳基本是同型舰,那么究竟是怎么将艇名都判断出来的啊……
百科貌似写得太多了……宗介的火箭筒M72LAW。
曾作为美军制式单兵火箭筒的M72LAW(LightAnti-armorWeapon,轻型反装甲武器)原本是由美国赫西东方公司(HesseEasternCompany)在1958年开始研制的,是一种单兵便携式、重量轻、一次性的反装甲武器,也可用于对炮位、碉堡,建筑或轻型车辆等次要目标进行破坏。M72于1962年定型并投入生产,在1964年开始大量装备美军部队,生产商改为塔利防御系统公司(TalleyDefenseSystemInc.,)。M72在在越南战场上首次使用。由于早期的型号不太准确,经过改进瞄准具和火箭发动机后。M72在1971年停产,并被其改进型M72A1和M72A2所取代。
M72LAW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概念:预封装的可以发射的火箭和使用后即弃的发射器。由于携带和使用方便,因此受到广泛欢迎。M72LAW系统由一个发射器及其包装的一枚火箭组成。它是便携式的,可从任一侧肩扛发射,并且只配有一发弹药。该系统不需要使用者频繁的维护,只要偶然进行一下视觉上的检查和一些简单维护就行。
发射器由两根管子组成,一个套在另一个里面,平时可作为火箭弹的水密包装容器。外管等于是包装筒,由玻璃纤维浸环氧树酯绕制而成,筒径68mm。并在发射时防止火箭发动机的后喷焰灼伤射手。发射机构组件、前瞄准具和后瞄准具都安装在外筒的上表面,并收容在一个长形金属盒子的击发机构外罩。
内管才是火箭弹发射筒,为高强度铝合金制品,筒径66mm,发射时,必须事先把内筒抽出来,内筒锁定位置后击发机构才会自动连接到火箭弹上。早期型的内筒两侧有纵槽,可在导向销限制下相对于外筒纵向滑动。后来的改进型发射筒内筒两侧取消了纵槽,径向定位靠击发装置上的导槽和内筒上定位凸销控制,内筒仍可向后直线地拉出,并到最后位置时锁住。
平时存放和携行时为防止异物进入发射筒,发射筒有前后盖保护口部和尾部。前盖与薄钢带、弹簧组成合件,另一端扣在后盖上,当后盖打开时,此合件脱落。
早期的外筒顶部的击发机构外罩长度很短,只在外筒后部,约占全长1/3。前、后瞄准具是各自张开的。当时的发火机构由针剌火帽、导火索和点火具组成。当击针以足够大的冲击力撞击火帽时,火帽发火并点燃导火索,再由导火索点燃黑火药,黑火药火焰冲破点火具薄膜点燃推进剂,使火箭发动机开始工作。
后来出现的改进型发射筒把击发机构外罩向前延伸至发射筒口部,变成长条形,而且前、后瞄准具通过联杆联动,只要一拉出内筒就自动弹起。而且新的击发机构去掉了击针保险销,用棱形铁条代替原击针绳,加固了击发机,并减少了机械传动。按钮式扳机位于照门前面,在击发机构外罩的顶部,而在扳机前面就是锁定内外筒的弹簧钢片,这块弹簧钢片外表用橡胶封闭。如果发射筒拉出后又失去射击机会,需要重新收回,只需要把弹簧钢片用力往下压,就能把内筒缩回到外筒内。但这操作的力量比较大,一个人可能不容易完成。不过作为一件一次性武器,拉出发射筒后不发射的机会也不多。
机械瞄准具的前瞄准器为测瞄合一的网格分划板,分划板的距离分划线在M72型之前是由100~325m,从M72A1型开始改为50~305m,增量仍为50m。后瞄准器为觇孔式瞄准具,通过其带孔的有机玻璃板与热应力弹簧相连,能自动地连续修正环境温度变化对弹道的影响。
火箭弹由66mm的空心成形装药弹头(HEAT)、风帽、触发式压电引信、和一个火箭发动机组成。弹头位于火箭的头部(或身体),引信和推进器在火箭弹的尾段。战斗部由低碳钢弹体、铝锰合金风帽、紫铜药型罩、主装炸药和传爆药柱等组成,通过连接体与火箭发动机相连。发动机壳体(连同喷管)用高强度铝合金冲挤而成,内装19根薄壁管状推进剂。药管前端通过悬挂螺栓固定于固药盘上,后端悬垂,成为著名的毛刷式装药。六个弹簧固定的尾翼安置在火箭发动机的后面。当火箭在发射筒内时,尾翼向前折叠在发动机边上。当发射时,推时剂在火箭发动机中完全燃烧,产生1,400F的压力把火箭弹推出发射筒,没了发射筒的约束后,尾翼在弹簧的作用下张开。这些火箭弹也可通过XM191或M202四联装发射器发射。
然后是仄洛斯……
是希腊神话中拟人化的“热情”和“好胜”。他是泰坦神帕拉斯(Pallas)和斯梯克斯的儿子,也是尼刻(胜利)、比亚(暴力)和克拉托斯(力量)的兄弟。
前视红外系统……
能对航空器前方一定范围内进行红外成像的一种机载探测系统。用于空中侦察和作为对地面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重要探测装置。
于是就到这里吧!真不能再写了,我估计已经没人看到这句话了都……
======================于是为了换个口味的后记线线====================
……虽然这么说……
贺东老师您好过分哪……
您说过不杀有名字的人,只杀配角,结果桑托斯中尉死了,娜美死了,现在大叔也……
我和这位大叔很有缘分,因为之前他出场的短篇也是我翻译的。当时想着已经尽量翻译得粗重一些了,可是现在看来还是有点娘娘腔的感觉……= =||||||如果有机会真是想重新修正一下呢。
说说我当时翻译的感受吧。
因为我是医学生,所以对于受伤流血死人之类的场面,很少会有强烈的冲击了。真正给我冲击的,是AL的那句话。
“那样的他不会再来给我做检查了。不会再来和我说话了。再也不会了。”
打到这里我的手凝住了。
虽然只是很平淡的一句话,却不知为何让人十分地悲伤。
如果说之前我们还可以说它是一个聪明的AI,那现在这样,它应该已经算是一个人了吧?已经算是拥有自己的意志了吧?
而如果说它是按照宗介的神经系统模拟的话,那当时的宗介心中又究竟埋藏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虽然他对AL说“都是必须的”,可其实没有人是必须死的。
但是如果要死,那就要在死前留下 “必须”的东西。
我觉得,人的生命,并不是只从出生到死亡而已。
一个人,即使离去,也必然留下某些东西。
比如照片,比如文字,甚至比如无形的回忆。
这些东西是这个人生命的延伸,是他生存的证明,也是还活着的我们必须要继承和肩负的使命。失去了这些,这个人的“人生”,其实同样是不完整的。
爱德华·布鲁泽·萨克斯中尉。
如果没有你,XL-3就无法完成,“烈焰魔剑”将无法飞上天空,宗介也无法再见到小要,甚至那个世界都将无法继续。
所以,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看了这段后记的读者,向您敬礼。
于是到这里,全金第11卷就翻译完毕了。接下来可能会稍微有个缓冲期(老师事情多),不过不会太久,请大家稍微等待几天,12卷也就是最终卷,很快就会为大家献上的。
13743 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琴曲北风吹双手简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