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陈式太极拳基本功,为什麽能快速上功?

杨式小架太极拳内缠丝功——定步旋转太极球(上)——刘振忠 ——中国武术在线 武术教学
杨式小架太极拳内缠丝功——定步旋转太极球(上)——刘振忠
文/刘振忠 2012年
杨式小架太极拳,特别重视&&&字形内缠丝圈的锻炼。通过学习掌握&&&字形内缠丝圈的走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太极拳水平,加深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帮助。杨式小架太极拳内缠丝功是由杨少侯传与田兆麟,田兆麟再传授给其外甥崇寿永,由崇寿永老师留传下来的。功法分两个部分:一、定步旋转太极球功法;二、动步旋转太极球功法。
定步旋转太极球功法,是在双脚不移动的情况下,双手抱着一个想象中的太极球在身前旋转滚动。在讲解该功法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内缠丝圈的走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掌握,在走内缠丝圈时,我们可以把脊柱当做垂直树立的一杆笔,尾椎想象为笔尖,在胯、膝、踝关节的旋转带动下,&笔尖&凌空在地面上划&&&字形的圈,这个由一个顺时针圆和一个逆时针圆首尾相连组成的&&&字形的圈,就是内缠丝圈,内缠丝圈的走法就是这样的。
第一式& 平圆&&&字形滚球功
平圆&&&字形滚球功,是身体在内沿水平方向走&&&字形圈的同时,双手抱球在外也沿水平方向走&&&字形的圈,这就叫平圆&&&字形滚球功。
动作一:两脚分开,间距略宽于肩,两腿微屈,呈高马步站立,全脚掌着地,足心涵空。立身中正,头正颈直,虚灵顶劲,开胯圆裆,松腰松跨,全身放松。既不裹臀也不翻臀,让脊柱保持自然的松垂状态。双手在身前抱球,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两手上下距离20厘米左右,下手约与肚脐同高,距离身体约10厘米。如(图1)
动作二 :以右膝右胯为主,左胯左膝为辅旋转,以脊柱为笔,沿水平方向先向右顺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右旋转移动。同时,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也向右略向前顺时针划立圆运动。(图2)
动作三:身体继续向右顺时针旋转划平圆,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向右略向后抱圆运动,此时身体向右旋转了大约45度左右,重心偏于右腿。右腿承担六分重量,左腿承担四分重量。如(图3)
动作四:由(图3)位置开始,身体变为由右向左顺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也由右向左旋转移动。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由右向左顺时针旋转划立圆。这一动是将所抱之球由右向左向前运动,同时,边运动边将所抱之球翻转180度,由右手上左手下,翻转为左手上右手下。如(图4)
动作五:身体继续由右向左顺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也继续向左移动,带动双手抱球回到中间位置,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如(图5)。(到这里,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同时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并且双手将所抱之球在手中翻转了180度。)
动作六:接着,我们的身体变为在以左胯左膝为主,右膝右胯为辅的旋转带动下,以脊柱为笔,沿水平方向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左旋转移动。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也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这一动,双手将所抱之球向左向前运动,由(图5)中间位置运动到(图6)位置。
动作七:身体继续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向左略向后运动,此时身体向左旋转了大约45度,现在重心偏左,左腿承担六分重量,右腿承担六分重量(图7)。
动作八:由(图7)位置开始,身体改为由左向右逆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也由左向右旋转移动。这一动是双手抱球由左向右略向前运动,同时将所抱之球翻转180度,由左手上右手下,翻转为右手上左手下,如(图8)。
动作九:接着身体再继续向右旋转,重心向右旋转移动,双手抱球回到(图1)中间位置。(此时我们的身体又向左逆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向左逆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同时双手所抱之球又在手中翻转了180度。)
到此为止,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在胯、膝、踝关节的带动下,先向右顺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然后又向左逆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划了一个水平的&&&字形的圈。与此同时,我们双手抱球在身体的带动下,也在身前划了一个水平的&&&字形的圈,所抱之球还在手中翻转了360度,这就是平圆&&&字形滚球功。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1、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套功法与其他太极拳功法强调身体以腰脊为轴去进行旋转(以自转为主)不同,这套功法强调用胯、膝、踝关节带动身体去进行旋转(以公转为主),并且特别强调要用身体去划圆和走圈。
2、需要搞清楚内缠丝圈与外缠丝圈。内缠丝圈&&就是在功法练习中用我们的身体所走出来的圈,外缠丝圈就是在功法练习中,手、肘、肩在身体的带动下所走出来的圈。
3、功法中内缠丝圈走&&&字形,体现了在太极拳螺旋缠丝运动中人体运动的内在规律,就是顺时针旋转后即转为逆时针旋转;同样,逆时针旋转后转为顺时针旋转,顺与逆在始终不断地进行转换。
4、特殊的&三尖相对&。。功法练习中要求双手抱球,转动时要与身体的转动保持一致,做到手(尖)、鼻尖、尾椎尖向着一个方向,让鼻尖犹如船首,尾椎尖犹如舵尾,做到首尾上下呼应。
5、注意重心不要出圈。练习时,身体重心在四六之间转换,内缠丝&&&字形圈就在四与六之间,注意重心不要超出这个范围。
6、在功法练习中,双膝不允许同时顺时针或者同时逆时针旋转划圆,只允许一个膝顺时针划圆,另一个膝则必须逆时针划圆,两个膝是一顺一逆的,不是同时顺或者同时逆的。双膝同时顺时针或者同时逆时针旋转划圆,则会造成身体飘浮,脚底下没根,犯了练家之大忌。
7、呼吸方面,初练此功,呼吸纯任自然,不要加以干涉,想呼就呼,想吸就吸,更不要强求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只是要知道我们呼吸所采用的方法是体呼吸。即想象着运用我们全身的皮肤和毛孔进行呼吸。呼吸要匀、细、均、长,绵绵不断。在思想上,我们要将呼吸当做一种享受,想象着呼吸到新鲜空气时的那种舒适、惬意、甜美和愉快,又如啜饮美酒,酣畅淋漓,掉了自我。
8、关于&丹田内转&。锻炼此功法半年以上,动作已经比较娴熟,思想上已不必分心于动作,这时在意念上可以将腹部丹田部分想象为一个太极球(20厘米大小),让这个太极球随着外部双手所抱球体的翻转滚动,也在腹部内同样翻转滚动。只是意念上不可过于专注腹内这个太极球,思想上似有似无、若有若无。腹部想象的这个太极球是否滚动,也要任其自然,功到自然成。先感觉是微动,后感觉能动起来了,继而感觉这个太极球能随着外部球体的滚动而滚动。先是由外部这个球引动内部这个球的滚动,随着练功的深入,则感觉是内部这个球在催动外部这个球滚动,再到后来则感觉是内部这个球与外部这个球浑然一体,变成了一个球在滚动。这时将会大大增强健身的效果和技击的功能。
以上的要点也是其他各式功法的共同要点。因此,在其他的功法练习中也都要认真体会。
上面是双手抱球右顺左逆划、&&&字形平圆的功法,练习3~5分钟。左顺右逆划&&&字形平圆的功法动作与此相反,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开始,也练习3~5分钟。
第二式& 立圆&&&字形滚球功
立圆&&&字形滚球功就是,身体在内仍然沿水平方向走&&&字形圈,但是双手抱球却沿着身前的横立面划&&&字形的立圈,这就叫立圆&&&字形滚球功。
动作一:与第一式平圆&&&字形滚球功动作一要求相同,双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抱球如(图9)。
动作二 :还是首先让我们的身体在以右膝右胯为主,左胯左膝为辅的带动下,以脊柱为笔向右顺时针沿水平方向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右移动。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是向右上方顺时针划立圆。这一动是双手抱球由中间位置向右向上运动,从(图9)运动到(图10)。
动作三:身体继续向右旋转划平圆,而双手抱球向右向下运动,此时身体向右旋转了大约45度左右,右腿承担六分重量,左腿承担四分重量。如(图11)
动作四:由(图3)开始,身体变为由右向左旋转运动,重心向左移动,双手抱球向左向上运动,同时边运动边将所抱之球翻转,由右手上左手下,翻转为左手上右手下(图12)
动作五:身体继续由右向左旋转,双手抱球回到中间位置,如(图13)。(这时,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平圆,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则向右顺时针划了一个立圆,同时,球在手中翻转了180度。)
动作六:接着,身体在以左胯左膝为主的旋转带动下,由中间位置向左逆时针旋转划平圆,重心向左移动。在身体的带动下,双手抱球向左上方逆时针划立圆。首先由(图13)中间位置向左向上运动到(图 14)位置。
动作七:身体继续向左旋转,双手抱球向左向下运动;此时,身体向左转了大约45度,右腿承担四分重量,左腿承担六分重量。如(图15)。
动作八:然后身体变为由左向右运动,重心也向右移动。双手抱球向右向上运动的同时,边运动边将所抱之球翻转,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翻转为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如(图16)。
动作九:身体继续由左向右旋转,重心继续向右移动,双手抱球回到图一位置。(此时,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又向左逆时针旋转划了一个平圆,双手抱球则向左逆时针划了一个立圆,球在手中又翻转了180 度。)
到此为止,我们的身体以脊柱为笔,在胯、膝、踝关节的带动下,划了一个水平的&&&字形的圈。同时,双手抱球在身前划了一个立起来的&&&字形的圈,球在手中翻转了360度。这就是立圆&&&字形滚球功。然后重复上述动作。
1、立身中正,保持脊柱这杆笔的垂直状态,是练好这套功法的基础。
2、做立圆&&&字形滚球功时,双手抱球划立起来的&&&字形圈,而身体则仍然划水平的&&&字形圈,这一点要仔细体会。
上面是双手抱球右顺左逆划&&&字形立圆的功法,练习3~5分钟。左顺右逆划&&&字形立圆的功法动作与此相反,由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开始,也练习3~5分钟。(待续)[转载]高式太极拳的运动体系
高式太极拳的运动体系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有理论部分、套路练习部分、推手实用部分和在生活中的感悟、保持和应用部分。每个部分的操作都简单易行目标明确,学生练习很轻松,没有负担没有压力,练习效果明显突出,只要练习,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奇妙感受,叫练习者欲罢不能。
第一部分、高式太极拳理论指导&&
高式太极拳的理论指导,是以中国古老优秀传统文化《道》为标准来确立的。具体的理论基础就是以《老子》的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为依据设置的。
杜宏刚译注《老子》中讲,““道”是创造一切的母力,是超越时空的绝对存在。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体、是自然的本源、是存在的本质;是一个由心灵感受到的超凡入圣,至善至美至真的光辉灿烂的世界”。
西方文化经典《圣经》约翰福音书中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道”的实质是无中生有,“道”的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道”存在的意义就是回归真理。
&&&“道”就是“光”。人就要走阳光大道,要走光明正道。人做的事如果不能见光,那他就处在一个阴暗的世界里,永不见大道。
太极拳理论先导王宗岳先生,在其所著的《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在这里王宗岳先生明确指出了“太极”的来源,是由“无极”而生。同时也指出了“太极”的地位和作用,是阴阳的生母、动静的先机。这里的“无极而生”和道之“无中生有”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本人个人观点认为,“太极”应该是先天的本源及本源所生的万物的规律。绝不可简单地把“太极”等同于“阴阳、丹田、虚实、意念”等等。否则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成了一纸空文。
高式太极拳,是以太极拳练习为手段,进行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益利大众、和谐社会的一个运动项目。中国人讲“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进入大道。这里最关键的是天人合一的“合”子,他包括了和睦、和谐、求同存异共处一镜的意思。练习太极拳,只有达到如此境界才能感受到什么是“太极”;之后才可以谈得上练太极拳了。所以,高式太极拳的理论定位,很简单也很具体,就是体悟“道”之“无中生有”而已,离此别无他法。
高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演武以和入道。武者以和为贵,能和者才能入道,能道者则自能长久。
第二部分、高式太极拳套路练习
&&&&高式太极拳套路,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动作练习没有具体(招式)目的,只是练习而已。在练习套路时要保持,脑不思、心不想、体不用力的状态。主要体验和感受“无”的境界。
&&&&套路练习轻松自如,无牵无挂,恍若自我消失。练习时不可认真,如果认真则远离大道。
&&&&练习正确,其效果立显,身体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奇异的妙境,叫人欲罢不能。从太极拳的角度讲,首先会出现的是“松沉劲”之后是“轻灵劲”等等。
第三部分、高式太极拳散推手练习
高式太极拳的散推手,主要是通过接手摸劲、走劲,检验自身,发挥潜(道)能,不主张进招打人,旨在真实的摸劲、走劲中体验“无”的功能状态。
练习方法是老师要亲自给学生喂劲,让学生正确体验身体在“无”的状态下是怎么和对方推手。
如果我保持了这种“无”的状态,对方就会从接触点上感受到我的强大威力。也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显示道之“无中生有”的真实性。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第四部分、高式太极拳在生活中的效果
高式太极拳的功能,就是一种“无”的状态。
有了这个“无”的状态,练习者就会自动放弃,自我主观思想意识,正确、准确的来观察判断一切事物。就是人们俗语讲的“旁观者清”,老子把它叫做“常无欲以观其妙”。也就是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了人做事的能力和效果。
如果,掌握了这种“无”的状态,在生活中就会展示出高超的智慧和精巧的做事能力,会深切体悟到,入道“超越自我”的妙境。
这就是高式太极拳的功力(能力)在生活中的感悟、保持和应用,也是高式太极拳功力(能力)的生活化和常态化,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奇妙的最佳效果。
&&&&高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新派系。其形成的理论依据,是老子的《道德经》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实践操作则,借鉴了各家太极拳和其他门派的拳术,但在根本上又区别于其他太极拳和其他门派的拳术。即不练丹田、不练意念、不练阴阳、不练劲力等,只体悟“道”之“无”而已。形成了高式太极拳独特的练习风格、功能状态和使用技巧。此太极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突出快速学习、快速上功、广泛适用的特点。经多年教学实践证实,效果显著,现已形成完整体系向大众推广。
联 系 人:高德华老师
联系地址: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联系电话:(长期有效)陈式太极拳系列教学之缠丝功【上】_陈小旺2_高清在线观看_百度视频
订阅精彩视频,请
&&努力加载中...
陈式太极拳系列教学之缠丝功【上】_陈小旺2高式太极拳的运动体系
第二篇&高式太极拳运动体系
高式太极拳的运动体系,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有理论部分、套路练习部分、推手实用部分和在生活中的感悟、保持和应用部分。每个部分的操作都简单易行目标明确,学生练习很轻松,没有负担没有压力,练习效果明显突出,只要练习,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奇妙感受,叫练习者欲罢不能。
第一部分、高式太极拳理论指导&&
高式太极拳的理论指导,是以中国传统文化《道》为标准来确立的。具体的理论基础就是以《老子》的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言为依据设置的。
杜宏刚译注《老子》中讲,“道,是创造一切的母力,是超越时空的绝对存在。道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体、是自然的本源、是存在的本质;是一个由心灵感受到的超凡入圣,至善至美至真的光辉灿烂的世界”。
“道”的实质是无中生有,“道”的功能是无为而无不为,“道”存在的意义就是回归真理。
太极拳理论先导王宗岳先生,在其所著的《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在这里王宗岳先生明确指出了“太极”的来源,是由“无极”而生。同时也指出了“太极”的地位和作用,是阴阳的生母、动静的先机。这里的“无极而生”和道之“无中生有”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本人观点认为,“太极”应该是先天的本源及本源所生的万物的规律,就是“道”之本身。绝不可简单地把“太极”等同于“阴阳、丹田、虚实、意念”等等。否则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就成了一纸空文。
高式太极拳,是以太极拳练习为手段,进行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益利大众、和谐社会的一个运动项目。中国人讲“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进入大道。这里最关键的是天人合一的“合”子,他包括了和睦、和谐、求同存异共处一镜的意思。练习太极拳,只有达到如此境界才能感受到什么是“太极”;之后才可以谈得上练太极拳了。所以,高式太极拳的理论定位,很简单也很具体,就是体悟“道”之“无中生有”而已,离此别无他法。
高式太极拳的特点是,演武以和入道。武者以和为贵,能和者才能入道,能道者则自能长久。
&第二部分、高式太极拳套路练习
&&&&高式太极拳套路,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动作练习没有具体(招式)目的,只是练习而已。在练习套路时要保持,脑不思、心不想、体不用力的状态。主要体验和感受“无”的境界。
&&&&套路练习轻松自如,无牵无挂,恍若自我消失。练习时不可认真,如果认真则远离大道。
&&&&练习正确,其效果立显,身体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奇异的妙境,叫人欲罢不能。从太极拳的角度讲,首先会出现的是“松沉劲”之后是“轻灵劲”等等。
第三部分、高式太极拳散推手练习
高式太极拳的散推手,主要是通过接手摸劲、走劲,检验自身,发挥潜(道)能,不主张进招打人,旨在真实的摸劲、走劲中体验“无”的功能状态。
练习方法是老师要亲自给学生喂劲,让学生正确体验身体在“无”的状态下是怎么和对方推手。
如果我保持了这种“无”的状态,对方就会从接触点上感受到我的强大威力。也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显示道之“无中生有”的真实性。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第四部分、高式太极拳在生活中的效果
高式太极拳的功能,就是一种“无”的状态。有了这个“无”的状态,练习者就会自动放弃,自我主观思想意识,正确、准确的来观察判断一切事物。就是人们俗语讲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老子把它叫做“常无欲以观其妙”。也就是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高了人做事的能力和效果。
如果,掌握了这种“无”的状态,在生活中就会展示出高超的智慧和精巧的做事能力,会深切体悟到,入道“超越自我”的妙境。
这就是高式太极拳的功力(能力)在生活中的感悟、保持和应用,也是高式太极拳功力(能力)的生活化和常态化,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奇妙的最佳效果。
&&&&高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新派系。其理论依据,是老子的《道德经》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实践操作则,借鉴了各家太极拳和其他门派的拳术,但在根本上又区别于其他太极拳和其他门派的拳术。即不练丹田、不练意念、不练阴阳、不练劲力等,只体悟“道”之“无”而已。形成了高式太极拳独特的练习风格、功能状态和使用技巧。此太极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突出快速学习、快速上功、广泛适用的特点。经多年教学实践证实,效果显著,现已形成完整体系向大众推广。
联 系 人:高德华老师
联系地址: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联系电话:(长期有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