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需要考虑哪些要素

请问 正式论文的开题报告需要那些内容呢?具体写些什么?_百度知道
请问 正式论文的开题报告需要那些内容呢?具体写些什么?
。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 论文提纲 前言,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因而篇幅不必过大?、开题报告封面,应包含两个部分、研究方法、研究方法、2、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论文的理论依据、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题目、2、3?三、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年级?。在开题阶段?。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3,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导师二、1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1、姓名,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理论适用。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必要的数据等等??、 现实意义 二、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2、专业,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论文综述 1?。开 题 报 告 学 生? : 一、3、研究内容四、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一、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提纲????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1?。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结论 四、系别?,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总述?、预期的结果六、如何研究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怎样写论文开题报告  
  一、如何选择问题
  我一直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开题报告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通用法则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201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通用法则,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拟选题目
将你设计的论文题目写出来即可,如&论审计的独立性保证&等。
二、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是指你的题目的来源。比如,在听《审计学》课程或者讲座时,对某某一个题目非常感性趣;或者在会计实习活动中发现某一个问题很有研究意义;或者经常看到或听到某一社会现象比如会计造假问题等。同时,为了对你感兴趣的题目,曾经收集过资料,读了一些文章、书籍,开展过这方面的调查,越发对这个题目感兴趣,因此,才选择了这个题目。
&研究意义&应该是指你研究这个题目,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后,将会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带来哪些益处。比如,武汉大学2005届本科生余晓庆的论文题目是 &论审计的独立性保证&,她写的&选题意义&是:&研究审计独立性,对于我国初步发展的审计市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经由有独立性保证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会计报表,更具有可信性。它能够提升投资者的信心,稳定市场秩序。因而,研究如何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还是经济活动的个体参与者,如注册会计师、被审计企业、报表使用者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还比如,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程菁&(杭州财政局)的论文题目是&中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她写的&研究意义&是:&对政府会计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上看,将会丰富我国会计理论,填补政府会计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从实践上讲,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会计体系,有利于如实反映各级政府部门履行职责和实现职能的情况;有利于有效监督和评价政府工作,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配备;有利于建立和健全政府会计控制体系,防范舞弊、贪污,确保公共资金、资源的安全和完整;还有利于政府会计的国际协调,提高我国政府会计的国际地位,推动中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是指目前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国外研究情况、国内研究情况两个部分说明。主要概括说明有哪些代表性的学者以及他们各自的观点。
比如&中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的作者许菁同学这样写&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定位研究。王湛(2006年)、时津(2006年)、朱雪峰(2006年)分别从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国际通行目标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等方面入手,对我国政府会计目标进行研究,提出为使用者提供有助于评价政府受托责任的信息是政府会计最高目标。二是对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的研究。陈宙(2007 年)、姜韶和孟阳光(2007年)认为我国实行收付实现制存在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不力、隐性负债加大、不能满足成本管理需要,财务成果易被管理当局操纵等局限性,应在政府会计领域有选择的、分步推行权责发生制。三是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建议及思路。鲁峰(2007年)、赵建华、曹春英(2007年)等分别从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变化、存在问题、绩效导向、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入手,提出应从引入权责发生制、重新明确预算会计分类、完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强化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上述国内文献研究,虽然比较一致的提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是大势所趋,但大多数仅针对改革的某一个方面,缺乏系统性。同时很多研究都集中在理论方面,没有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或方案。&当然,这是研究生论文谈到的研究现状,本科生不需要写这么复杂,但就写作的方法和内容而言,应该是一致的。
四、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研究的内容&是指论文研究哪些具体问题,基本上以论文章标题为大纲,适当展开写作的主题内容就可以了。比如武汉大学本科生廖聪玲的论文题目为&中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他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为:&本文通过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的认真分析,从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和财务会计报告入手,分别提出了具体的修改理由和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倡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院会计新模式,以满足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需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医院资本金制度,明确产权关系,保障所有者权益。(2)借鉴《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要素的分类,建立医院会计要素新分类,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结余六大要素。(3)进一步细化、规范和增设医院会计科目,确定标准代码,满足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会计核算的共同需要,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
&研究思路&应该写出来从哪些方面入手,收集哪些资料,思考哪些问题,采取哪些研究方法,最终解决哪些问题等。所以,我感到这一部分没有千篇一律的写法。有人这样写研究思路,我感到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他的论文题目很可能是:&淘宝网营销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写作思路是:&笔者以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为背景,以作为淘宝用户的亲身经历为实践经验,开展对淘宝网营销策略的创新研究。本文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对淘宝网的营销现状和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和探究,尽可能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工作,分别从淘宝网卖家、买家两种不同的角度,亲身体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各个环节,搜集详细丰富的各类资料。论文将采用文献检索法、实证考察法、案例法、因果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创新点&亦即前人没有研究出来的内容,或者比前人的研究结果确实有重大发展的内容。武汉大学新疆籍在职研究生潘建华论文题目为&作业成本法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他的&研究创新点&是这样写的:&本文在对传统医院成本会计制度和成本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后,提出了医院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包括医院作业成本核算和医院的作业链分析、改进。本文以某医院CT室的真实成本情况,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这突破了目前有关文献只有医院作业成本核算的理论探讨而没有真实案例的现状,对医院开展作业成本核算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研究重点&是指论文的研究中心问题。你估计重点研究什么,你就把它写出来。一般来说,研究重点应该是本文的精华部分或者中心问题。
&研究的难点&是指论文的哪一个部分研究起来难度较大,当然这一部分应该是有实在意义的。比如武汉大学本科生廖聪玲的论文题目为&中国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他的&研究难点&是这样写的:&本文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既做到融为一体,又不混为一谈的综合性医院会计制度,这需要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和企业会计的成功理念,并结合我国不断变革的医疗体制进行理论和实践论证,因而会使本文的论证增加一定的难度。认为只有对医院会计相关概念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对我国医院会计的缺陷和需求有深入的把握,站在较高层次上对相关资料进行取舍,对国外成果分析吸收,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大势方向进行判断,才能克服上述困难。医院会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我的学术视野、知识积累、科学分析、研究素质等,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六、研究进程安排
&研究进程安排&就是指时间段落以及各时间段落的具体工作设计。如&中国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的作者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许菁同学这样写&研究进程安排&:&第一阶段:日至1月31日,收集资料,进一步学习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理论,并于1月下旬提交开题报告。第二阶段:2007年2月 1日至2月29日,利用收集的资料,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现状以及国际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讨论、阅读等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并提交初稿。第三阶段:日至3月31日,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撰写毕业论文初稿,提交课题报告。第四阶段:日至4月30日,论文初稿提交导师和修改论文。在此期间,边阅读收集和学习资料,边修改论文第二稿、第三稿甚至第四稿。第五阶段:日&15日,论文定稿,准备参加答辩。&
七、主要参考文献
把写作论文计划参考的书籍、文章罗列出来一部分。
2014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通用法则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精品学习网。主帖分享:最新更新:电子科技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格式规范
第一条 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方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登记表、论文工作计划表和文献综述。
第二条 开题报告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不少于3000字:
(1)说明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
(2)说明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3)阐述学位论文中自身研究工作部分,论证完成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4)说明研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
2、开题报告登记表采取双面印制,靠左整齐装订,保持原格式不变。
(1)封面,见附件一;
(2)纸张限用 A4(21&29.7cm);
(3)页边距为上、下:2.5cm,左为2.6cm,右为2.1cm;
(4)字体采用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
(5)其中图、表和公式须人工绘制,不得使用扫描或者截屏图片。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6磅的行间距。图序与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居中置于表的上方。
(三)开题报告完成,经相关人员签字后,由学院保存。
第三条 论文工作计划表(附件二)应保持格式不变,在空白处填写论文题目,论文完成日期和各项目的计划完成日期。应保证论文工作量(开题报告通过后)有一年以上的时间。
第四条 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2、应保证至少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参考文献一般应在文中标注,并按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其格式可参见《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和说明。
(三)文献综述采取双面印制,整齐装订,格式要求如下:
(1)封面,见附件三;
(2)纸张限用 A4(21&29.7cm);
(3)页边距为上、下:2.5cm,左为2.6cm,右为2.1cm;
(4)字体采用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
1、开题报告登记表
2、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
3、文献综述封面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题目:& 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
& &&&&&&&&&&&&作管理系统的设计&&&&& &&&&&&&&&&&&
工程领域名称:&& 软件工程&&&&& &&&&&&&&&&&&
学&&&&&&& 号:&&& &&&&&&&&&&&&&&&&
姓&&&&&&& 名:&&&&& 缪韫&&&&& &&&&&&&&&
校内导师姓名:&&&&& 王卓& &&&&&&&&&&&&&
企业方导师姓名:&& 杨滨生 &&&&&&&&&&&&&&&
所 在 学 院:&&&&& 微固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14 年 3 月20 日
填 表 说 明
1、&&&&&&&&&&&& 研究生须认真填写本表相关内容。
2、&&&&&&&&&&&& 开题报告内容见《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格式规范》
3、&&&&&&&&&&&& 所列栏目填写不下的,可以另加附页。
4、&&&&&&&&&&&& 本表采取双面印制,且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 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整齐装订。
5、&&&&&&&&&&&& 开题报告完成,经相关人员签字后,须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保存。
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l1]&
(1)&&&&& 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l2]&
电力行业的计算机管理起步较早,传统电力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内容是信息传递与信息处理,目前大多数企业资料与数据需要手动传递到下一个处理者手中,处理的周期与成本,员工的效率都很难度量。在Internet时代,信息环境呈异构、自治和分布的趋势发展,协同工作以及对工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成为当前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热点之一,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始得到重视。
近些年来,流程的自动化和工作流技术得到了热衷的关注。回顾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发展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诞生使得企业应用与数据管理实现了分离,图形界面技术和浏览器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应用与用户接口实现了分离,而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的出现则实现了企业应用与业务逻辑规则的分离,这将大大提升应用程序的柔性,促使企业应用从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向面向过程的业务处理转变。业务流程和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业务过程自动化(BPA,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和业务过程集成(BPI,Business Process Integration)有可能成为现实。
国内外研究动态: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它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达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工作流技术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存在了。面向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最初方法和模型,起源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和沃尔顿学院的办公自动化原型。其研究重心主要放在了&减少用户对办公信息系统的复杂操作,控制信息流,全面提高办公效率&。
工作流技术的商业开发起源于年之间,一方面推动了图像或文档管理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采用了预定流程图方式,扩充了传统的点对点的路由方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相关的技术条件逐渐成熟,工作流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工作流技术被应用于电讯业、软件工程、制造业、金融业、银行业、科学试验、卫生保健领域、航运业和办公自动化等众多领域。1993年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的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开始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1994年,工作流管理联盟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Workflow Reference Model),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流术语、标准和接口,推动了信息交换的标准化,使得不同产品间的互操作成为可能。
目前工作流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开展多项研究、产品供应商也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来补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工作流的理论基础,包括体系、模型、语言、接口等;
工作流的实现技术,包括性能、可靠性方面的研究;
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包括实施方法、应用集成等。
近年来,工作流管理领域显示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公司、研究机构纷纷推出各自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其中有mM公司的LotusNotes系统、FlowMarkExotica/FMQM系统,瑞士Zurich大学的EVE平台,德国Erlange统项目,国内的有西安协同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协同工作流管理系统(SynchroFLOW),信雅达SunFlow工作流管理系统、和杰佛的JiefoflowMIS等。
(2)&&&&& 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l3]&
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其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的整体处理过程。工作组成员之间依据一组已定义的规则,各种媒体信息或任务相关的信息,通过调用有关的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之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
(3)&&&&& 学位论文中自身研究工作部分,论证完成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l4]&
本文研究的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依赖于B/S模式的三层体系建立。
技术路线:
工作流系统的运行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完全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半分布式、完全分布式。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功能结构
实施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2 系统体系结构
(4)说明研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l5]&
本文最终设计与实现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为更先进和合理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借鉴经验和相关方面的解决方案。对系统的架构、设计原则、系统模块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实现对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的核心业务和界面设计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给出具体的实现技术和实现方法。课题的研究最终以两个方面形成成果,其中包括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实验成果,以及课题研究论文的完成,即一是以设计实践、一是以理论研究的形式来表现课题成果的。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
论文题目: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工作起止日期:2014年1月 日---2015年4月 日
计划完成日期
文献阅读& 和科学调研
(调研课题主要内容、阅读主要文献资料)
调研的主要内容、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主要内容 准备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设计功能需求,整理相关材料,对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模块以及系统开发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
2.阅读包括上述开题报告中的文献资料,阅读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资料。
(课题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
论文课题的应用价值、课题的可行性
1.应用价值 本课题是系统设计研究中总结和提练的结果,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对于电力营销实际情况研发的一套实际可行的系统。
2.可行性分析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是集合了前台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于一体的系统,本人及参与开发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业务知识和开发经验,相信在导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完成本课题研究。
设计或研究阶段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1.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软件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工作流技术架构与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完成电力营销处理软件模块的设计,包括管理命令处理、数据库维护以及营销信息管理管理;最后完成其系统的数据库处理软件模块。
2.数据库模块设计与优化:包括了数据库模块结构的整体设计,对于数据库表和存储过程进行设计,并完成其接口设计,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案对数据表和查询进行优化设计。
在校企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
课题研制条件落实情况:
目前已经具备了工作流基数管理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开发系统所具备的硬件设置[l6]&。
课题来源(下达部门):马龙供电有限公司
课题名称: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题负责人:缪韫
论文类型:1)产品研发2)&工程设计3)应用研究(请在对应类型后打& )
导师对开题报告和论文计划的可行性提出意见,是否同意开题:
校内导师签字:
&&&&&& &&企业方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会
时间:&& 年&& &月&& &日
评审专家(至少3位):
评审专家组对学位论文的选题、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是否通过开题报告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同意通过开题(&&&& )/不同意通过开题(&&& )
&&&&&&&&&&&&&&&&&&&&&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审批意见:
&&&&&&&&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盖章):
&&&&&&&&&&&& &&&&&&&&&&&&&&&&&&
日期:&&& 年&& 月&& 日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姓名:缪韫
工程领域:软件工程
综述题目:基于工作流技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l7]&
导师意见:
校内导师:
企业方导师:
注:1、文献综述加页附后,整齐装订。
&&& 2、纸张限用 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4、至少应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基于工作流技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根据工作流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有效地运用工作流模型的过程定义技术, 以学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阐述如何运用工作流技术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组建一套良好有效的工作流系统。
关键词: 工作流;过程模型;管理系统;
1 研究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 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 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 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智能化系统。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对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 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则是高校总体教学水平、地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发展,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应用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开发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共享信息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启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 但是对此工作的进展却差别很大,有的学校已经发展的比较不错, 有的学校还刚起步, 在已经发展的这些学校内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 教学管理网络建设缺乏标准、性价比差; 信息建设缺乏系统性, 应用层次低;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各自开发独立的业务系统, 沟通不便,信息交换不畅通;同一部门内业务流程的数据分布在多个系统内, 完整的业务流程被切断,数据流动困难。
基于以上的问题, 本文阐述如何运用工作流技术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组建一套良好有效的工作流系统,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业务过程能部分实现自动运行和管理, 这也将是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l9]&目标。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工作流(workflow)的概念起源于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领域,是在现代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逐步形成的&。[1]工作流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同于具体的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等,是包括上述概念流的业务流过程,它的设计要与企业具体经营管理相结合。关于工作流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国际工作流联盟以及许多大公司和院校、研究所都对工作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都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工作流是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实现。工作流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一个流转过程,所谓&流&就必须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工作流是个过程概念,&who&,&what&,&when&贯穿整个经营过程,组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2]。简单地说,工作流管理就是要把有人或相关角色参与的复杂的业务过程,通过相应软件系统,使得文档资料、数据信息、人力资源、包括经营管理都按一定的流程实现信息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Fritz Nordsieckl968年就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想法,20世纪7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的Michael D.Zisman就开发了工作流原型系统SCOOP,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Clarence A.Ellis和Gary J.Nutt等人则开发出了Office Talk系列试验系统。SCOOP和OfTalk系统是最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标志着工作流技术的开始。
商业化的工作流软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后,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很多大的软件公司开始开发专业化的工作流系统,而且应用对象也由一开始只针对简单的文档和图像信息处理,扩展到对复杂的企业业务过程管理.1993年国际工作流联盟(workfrrmnagemcnt coalition,WFMC)的成立标志流技术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3]。
国外现有很多公司致力于开发商业化的工作流系统,&些著名的工作流领域软件供应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如IBM的ho-losofx与MQSeries工作流.Fujitsu
WLI,SAP的NetWeaver.Sonic的Orch Server.Lotus的基于Linux的Domino WoAtlow等,都是最新的工作流产品[4]。国内现在许多公司也在着力开发商业化的工作流系统,做的比较好的有西安协同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的SynehroFLOW,杭州信雅达的SunF有上海东兰的DLHo等,都是国内比较著名的工作流软件开发公司。
相比之下,工作流技术在研究方面的进展要落后于商业应用。目前,国外许多科研机构和学校已经开展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比较著名的有IBM公司Almaden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Exotica/FMQM,美国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开发的具有自适应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Meteor,欧洲多机构合作开发的基于分布式主动数据库技术的WIDE
工作流系统,瑞士联邦银行和萨尔兰大学共同研究的基于状态和活动图的Mentor工作流系统,惠普实验室的OpenPM工作流系统,德国埃朗根大学的MOBILE工作流系统等&[5]。另外。在该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学者有Wil van der Aalst和MichaelZLlrMuehlen&,他们在工作流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6]。
国内关于工作流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在这方面研究比较多的国内学者主要有清华大学的范玉顺、史美林等.此外,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所也都在工作流技术方面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与此同时,许多工作流研究相关的组织机构也应运而生。国际上的主要有:①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②国际工作流与重组协会WAR.IA;③国际工作流联盟姊妹站E&Work/low;④公司下属研究机构,比较著名的有IBM公司的ALMADEN研究中心.国内这方面的专门机构比较少,主要有清华大学建立的SIMFLOW工作流网站。此外,由企业发起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技术研讨会&在工作流技术商业开发和应用标准制定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7]。
本文采用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 以 WISCOM EPSTAR 软件为平台, 采用 j2ee 架构, 运用角色权限定位方案, 结合 oracle 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工作流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技术的引入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思路明确、条理清晰、运行流畅, 对业务流程的处理效率明显提高,比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更具有实际的运行效果,尤其表现在业务流程前后衔接比较紧密的工作模块中, 同时工作流技术的运用反过来也必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文件制度的建立,促进管理的规划化运行。总之,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大量运用工作流技术,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管理,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该系统经测试运行已正式使用,目前使用效果良好。
[1] 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2]Georgskopeulos D,Homick M.An Overview of Work-flowManagement:From
ProcessModelingtoWoddlowAutomationInfrastructure[J].Distribu and paralleldatabases,
[3]范玉顺,吴澄.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与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0(2).
[4]付松龄,谭庆平.基于J2EE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3, 23(8)
[5]Wilvan derAals&t Kee vanHee.王建民译.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Sforna M.Data mining in a power company customer database.Electric powersystems research,):201-212
[7]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陈洪娜,祖旭,周峰.工作流技术研究发展状况、研究内容及趋势.重庆工学院学报,):68-70
[9]Word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WFMC TC00.
[10] 赵杰,李涛,朱慧.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设计与实现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何文奇.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计算机系,东南大学,2001
[12]黄力芹,汪涛,吴耿锋.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及其和CSCW的关系.计算机工程.
[13]Keyfile Corporation.Keyflow Commerce&Speeding the Flow of Busibess.1998.
[14]Ultimus Corporation.Ultimus Workflow Suite&Product Brief.1998
[15]Staffware Corporation.Staffware Enterprise Objects.1999
[16]李芳芸,柴跃延.CIMS环境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4
[17]刘怡,张子刚,张戡.工作流模型研究述评.计算机工程与设计,):448-451
[18]朱贵宝.基于组件的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19]秦炜.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湖南大学,2003
[20]蒋国银,董利红.工作流过程建模理论综述.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3):90&93
[21]柳红,邵明,王晓燕.基于ECA规则的工作流建模实施方案.计算机应用,):98-100
[22]Will Vander Aalst.The Application of Petri nets to Workflow Management: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1 998,(1):21-66
[23]蒋昌俊.Petri网的行为理论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方木云,骆国刚.基于B/S的三层结构的ERP库存软件系统开发.微机发展,(4):31-35
[25]Kima C H,WestonR H,Hodgsonb A,etal.The complementary use of IDEF and UML modeling approaches.Computers in Industry,):35-56
[26]方木云,骆国刚.基于B/S的三层结构的ERP库存软件系统开发.微机发展,(4):31-35
[27]Hai Zhuge.Component-based workflow systems development.Dicision Support Systems,7-536
[28]张璋.王牌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29]甘新荣.面向客户定制生产的车辆综合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30]宋志,刘剑,张艳.基于关系结构的流程控制模型.计算机应用,):26-27
[31]杨国强,路萍,张志军等.ERwin数据建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l1]内容还需认真修改,并且字数整体不够3000字
1.&&&&&& &[l2]选题来源、依据:是你选的这个论文题目的来源,应该是来源于XXXX单位,因为&&所以要做这个项目;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是你论文要做的电力营销系统的国内外动态
&[l3]论文的工作(你做的系统) 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l4]这部分是开题报告部分重点:
分三点来阐述:
1.&&&&&& 论文自身研究工作内容,就是你要做的系统,要实现那些功能,给出功能结构图,并阐述每个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内容
2.&&&&&& 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就是你要做的系统要采用什么技术架构、主要的技术点、采用什么开发工具、数据库、等
3.&&&&&& 实施方案:阐述完成整个系统及论文的步骤。
&[l5]这一点就是明确地说明,最后要实现一个&&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l6]只有硬件,还有软件及网络和其他资源吧
&[l7]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题目不同于论文题目,是对题目相关的别人工作的综述
&[l8]内容部分不适合你的论文相关内容分析!!???
字数不足3000字
&[l9]怎么是高校教学系统的内容电子科技大学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格式规范
第一条 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方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登记表、论文工作计划表和文献综述。
第二条 开题报告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不少于3000字:
(1)说明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
(2)说明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3)阐述学位论文中自身研究工作部分,论证完成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4)说明研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
2、开题报告登记表采取双面印制,靠左整齐装订,保持原格式不变。
(1)封面,见附件一;
(2)纸张限用 A4(21&29.7cm);
(3)页边距为上、下:2.5cm,左为2.6cm,右为2.1cm;
(4)字体采用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
(5)其中图、表和公式须人工绘制,不得使用扫描或者截屏图片。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6磅的行间距。图序与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居中置于表的上方。
(三)开题报告完成,经相关人员签字后,由学院保存。
第三条 论文工作计划表(附件二)应保持格式不变,在空白处填写论文题目,论文完成日期和各项目的计划完成日期。应保证论文工作量(开题报告通过后)有一年以上的时间。
第四条 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2、应保证至少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参考文献一般应在文中标注,并按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其格式可参见《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和说明。
(三)文献综述采取双面印制,整齐装订,格式要求如下:
(1)封面,见附件三;
(2)纸张限用 A4(21&29.7cm);
(3)页边距为上、下:2.5cm,左为2.6cm,右为2.1cm;
(4)字体采用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
1、开题报告登记表
2、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
3、文献综述封面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题目:& 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
& &&&&&&&&&&&&作管理系统的设计&&&&& &&&&&&&&&&&&
工程领域名称:&& 软件工程&&&&& &&&&&&&&&&&&
学&&&&&&& 号:&&& &&&&&&&&&&&&&&&&
姓&&&&&&& 名:&&&&& 缪韫&&&&& &&&&&&&&&
校内导师姓名:&&&&& 王卓& &&&&&&&&&&&&&
企业方导师姓名:&& 杨滨生 &&&&&&&&&&&&&&&
所 在 学 院:&&&&& 微固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14 年 3 月20 日
填 表 说 明
1、&&&&&&&&&&&& 研究生须认真填写本表相关内容。
2、&&&&&&&&&&&& 开题报告内容见《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格式规范》
3、&&&&&&&&&&&& 所列栏目填写不下的,可以另加附页。
4、&&&&&&&&&&&& 本表采取双面印制,且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 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整齐装订。
5、&&&&&&&&&&&& 开题报告完成,经相关人员签字后,须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保存。
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l1]&
(1)&&&&& 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l2]&
电力行业的计算机管理起步较早,传统电力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内容是信息传递与信息处理,目前大多数企业资料与数据需要手动传递到下一个处理者手中,处理的周期与成本,员工的效率都很难度量。在Internet时代,信息环境呈异构、自治和分布的趋势发展,协同工作以及对工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成为当前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热点之一,工作流管理系统开始得到重视。
近些年来,流程的自动化和工作流技术得到了热衷的关注。回顾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发展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诞生使得企业应用与数据管理实现了分离,图形界面技术和浏览器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应用与用户接口实现了分离,而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的出现则实现了企业应用与业务逻辑规则的分离,这将大大提升应用程序的柔性,促使企业应用从面向功能的事务处理向面向过程的业务处理转变。业务流程和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业务过程自动化(BPA,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和业务过程集成(BPI,Business Process Integration)有可能成为现实。
国内外研究动态: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它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达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工作流技术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存在了。面向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最初方法和模型,起源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和沃尔顿学院的办公自动化原型。其研究重心主要放在了&减少用户对办公信息系统的复杂操作,控制信息流,全面提高办公效率&。
工作流技术的商业开发起源于年之间,一方面推动了图像或文档管理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采用了预定流程图方式,扩充了传统的点对点的路由方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相关的技术条件逐渐成熟,工作流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热潮。工作流技术被应用于电讯业、软件工程、制造业、金融业、银行业、科学试验、卫生保健领域、航运业和办公自动化等众多领域。1993年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的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开始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1994年,工作流管理联盟发布了用于工作流管理系统之间互操作的工作流参考模型(Workflow Reference Model),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流术语、标准和接口,推动了信息交换的标准化,使得不同产品间的互操作成为可能。
目前工作流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有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开展多项研究、产品供应商也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来补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工作流的理论基础,包括体系、模型、语言、接口等;
工作流的实现技术,包括性能、可靠性方面的研究;
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包括实施方法、应用集成等。
近年来,工作流管理领域显示广阔的应用前景,许多公司、研究机构纷纷推出各自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其中有mM公司的LotusNotes系统、FlowMarkExotica/FMQM系统,瑞士Zurich大学的EVE平台,德国Erlange统项目,国内的有西安协同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协同工作流管理系统(SynchroFLOW),信雅达SunFlow工作流管理系统、和杰佛的JiefoflowMIS等。
(2)&&&&& 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l3]&
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其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的整体处理过程。工作组成员之间依据一组已定义的规则,各种媒体信息或任务相关的信息,通过调用有关的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之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
(3)&&&&& 学位论文中自身研究工作部分,论证完成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l4]&
本文研究的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依赖于B/S模式的三层体系建立。
技术路线:
工作流系统的运行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完全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半分布式、完全分布式。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系统功能结构
实施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2 系统体系结构
(4)说明研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l5]&
本文最终设计与实现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为更先进和合理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借鉴经验和相关方面的解决方案。对系统的架构、设计原则、系统模块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实现对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的核心业务和界面设计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并给出具体的实现技术和实现方法。课题的研究最终以两个方面形成成果,其中包括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实验成果,以及课题研究论文的完成,即一是以设计实践、一是以理论研究的形式来表现课题成果的。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表
论文题目: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工作起止日期:2014年1月 日---2015年4月 日
计划完成日期
文献阅读& 和科学调研
(调研课题主要内容、阅读主要文献资料)
调研的主要内容、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
1.主要内容 准备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设计功能需求,整理相关材料,对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模块以及系统开发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
2.阅读包括上述开题报告中的文献资料,阅读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资料。
(课题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
论文课题的应用价值、课题的可行性
1.应用价值 本课题是系统设计研究中总结和提练的结果,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对于电力营销实际情况研发的一套实际可行的系统。
2.可行性分析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是集合了前台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于一体的系统,本人及参与开发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业务知识和开发经验,相信在导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完成本课题研究。
设计或研究阶段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1.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软件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工作流技术架构与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完成电力营销处理软件模块的设计,包括管理命令处理、数据库维护以及营销信息管理管理;最后完成其系统的数据库处理软件模块。
2.数据库模块设计与优化:包括了数据库模块结构的整体设计,对于数据库表和存储过程进行设计,并完成其接口设计,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案对数据表和查询进行优化设计。
在校企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
课题研制条件落实情况:
目前已经具备了工作流基数管理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开发系统所具备的硬件设置[l6]&。
课题来源(下达部门):马龙供电有限公司
课题名称:基于工作流技术电力营销操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题负责人:缪韫
论文类型:1)产品研发2)&工程设计3)应用研究(请在对应类型后打& )
导师对开题报告和论文计划的可行性提出意见,是否同意开题:
校内导师签字:
&&&&&& &&企业方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会
时间:&& 年&& &月&& &日
评审专家(至少3位):
评审专家组对学位论文的选题、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是否通过开题报告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同意通过开题(&&&& )/不同意通过开题(&&& )
&&&&&&&&&&&&&&&&&&&&&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审批意见:
&&&&&&&&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盖章):
&&&&&&&&&&&& &&&&&&&&&&&&&&&&&&
日期:&&& 年&& 月&& 日
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姓名:缪韫
工程领域:软件工程
综述题目:基于工作流技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l7]&
导师意见:
校内导师:
企业方导师:
注:1、文献综述加页附后,整齐装订。
&&& 2、纸张限用 A4(页边距为上、下:2.5cm, 左为2.6cm,右为2.1cm;字体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18磅)。
&3、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4、至少应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
基于工作流技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根据工作流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结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有效地运用工作流模型的过程定义技术, 以学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阐述如何运用工作流技术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组建一套良好有效的工作流系统。
关键词: 工作流;过程模型;管理系统;
1 研究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 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 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 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智能化系统。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对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 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则是高校总体教学水平、地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发展,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应用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开发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共享信息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启动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 但是对此工作的进展却差别很大,有的学校已经发展的比较不错, 有的学校还刚起步, 在已经发展的这些学校内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 教学管理网络建设缺乏标准、性价比差; 信息建设缺乏系统性, 应用层次低;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各自开发独立的业务系统, 沟通不便,信息交换不畅通;同一部门内业务流程的数据分布在多个系统内, 完整的业务流程被切断,数据流动困难。
基于以上的问题, 本文阐述如何运用工作流技术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 组建一套良好有效的工作流系统,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业务过程能部分实现自动运行和管理, 这也将是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l9]&目标。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工作流(workflow)的概念起源于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领域,是在现代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逐步形成的&。[1]工作流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同于具体的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等,是包括上述概念流的业务流过程,它的设计要与企业具体经营管理相结合。关于工作流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国际工作流联盟以及许多大公司和院校、研究所都对工作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都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工作流是业务过程的计算机实现。工作流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一个流转过程,所谓&流&就必须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工作流是个过程概念,&who&,&what&,&when&贯穿整个经营过程,组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2]。简单地说,工作流管理就是要把有人或相关角色参与的复杂的业务过程,通过相应软件系统,使得文档资料、数据信息、人力资源、包括经营管理都按一定的流程实现信息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Fritz Nordsieckl968年就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想法,20世纪7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的Michael D.Zisman就开发了工作流原型系统SCOOP,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Clarence A.Ellis和Gary J.Nutt等人则开发出了Office Talk系列试验系统。SCOOP和OfTalk系统是最早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标志着工作流技术的开始。
商业化的工作流软件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后,工作流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很多大的软件公司开始开发专业化的工作流系统,而且应用对象也由一开始只针对简单的文档和图像信息处理,扩展到对复杂的企业业务过程管理.1993年国际工作流联盟(workfrrmnagemcnt coalition,WFMC)的成立标志流技术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3]。
国外现有很多公司致力于开发商业化的工作流系统,&些著名的工作流领域软件供应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如IBM的ho-losofx与MQSeries工作流.Fujitsu
WLI,SAP的NetWeaver.Sonic的Orch Server.Lotus的基于Linux的Domino WoAtlow等,都是最新的工作流产品[4]。国内现在许多公司也在着力开发商业化的工作流系统,做的比较好的有西安协同数码股份有限公司的SynehroFLOW,杭州信雅达的SunF有上海东兰的DLHo等,都是国内比较著名的工作流软件开发公司。
相比之下,工作流技术在研究方面的进展要落后于商业应用。目前,国外许多科研机构和学校已经开展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比较著名的有IBM公司Almaden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Exotica/FMQM,美国佐治亚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开发的具有自适应性的工作流管理系统Meteor,欧洲多机构合作开发的基于分布式主动数据库技术的WIDE
工作流系统,瑞士联邦银行和萨尔兰大学共同研究的基于状态和活动图的Mentor工作流系统,惠普实验室的OpenPM工作流系统,德国埃朗根大学的MOBILE工作流系统等&[5]。另外。在该研究领域比较活跃的学者有Wil van der Aalst和MichaelZLlrMuehlen&,他们在工作流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6]。
国内关于工作流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在这方面研究比较多的国内学者主要有清华大学的范玉顺、史美林等.此外,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所也都在工作流技术方面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与此同时,许多工作流研究相关的组织机构也应运而生。国际上的主要有:①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②国际工作流与重组协会WAR.IA;③国际工作流联盟姊妹站E&Work/low;④公司下属研究机构,比较著名的有IBM公司的ALMADEN研究中心.国内这方面的专门机构比较少,主要有清华大学建立的SIMFLOW工作流网站。此外,由企业发起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技术研讨会&在工作流技术商业开发和应用标准制定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7]。
本文采用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 以 WISCOM EPSTAR 软件为平台, 采用 j2ee 架构, 运用角色权限定位方案, 结合 oracle 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工作流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技术的引入使得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思路明确、条理清晰、运行流畅, 对业务流程的处理效率明显提高,比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更具有实际的运行效果,尤其表现在业务流程前后衔接比较紧密的工作模块中, 同时工作流技术的运用反过来也必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文件制度的建立,促进管理的规划化运行。总之,在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大量运用工作流技术,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管理,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该系统经测试运行已正式使用,目前使用效果良好。
[1] 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
[2]Georgskopeulos D,Homick M.An Overview of Work-flowManagement:From
ProcessModelingtoWoddlowAutomationInfrastructure[J].Distribu and paralleldatabases,
[3]范玉顺,吴澄.工作流管理技术研究与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0(2).
[4]付松龄,谭庆平.基于J2EE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3, 23(8)
[5]Wilvan derAals&t Kee vanHee.王建民译.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Sforna M.Data mining in a power company customer database.Electric powersystems research,):201-212
[7]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陈洪娜,祖旭,周峰.工作流技术研究发展状况、研究内容及趋势.重庆工学院学报,):68-70
[9]Word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WFMC TC00.
[10] 赵杰,李涛,朱慧.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设计与实现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1]何文奇.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计算机系,东南大学,2001
[12]黄力芹,汪涛,吴耿锋.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及其和CSCW的关系.计算机工程.
[13]Keyfile Corporation.Keyflow Commerce&Speeding the Flow of Busibess.1998.
[14]Ultimus Corporation.Ultimus Workflow Suite&Product Brief.1998
[15]Staffware Corporation.Staffware Enterprise Objects.1999
[16]李芳芸,柴跃延.CIMS环境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4
[17]刘怡,张子刚,张戡.工作流模型研究述评.计算机工程与设计,):448-451
[18]朱贵宝.基于组件的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19]秦炜.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湖南大学,2003
[20]蒋国银,董利红.工作流过程建模理论综述.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3):90&93
[21]柳红,邵明,王晓燕.基于ECA规则的工作流建模实施方案.计算机应用,):98-100
[22]Will Vander Aalst.The Application of Petri nets to Workflow Management: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1 998,(1):21-66
[23]蒋昌俊.Petri网的行为理论及其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方木云,骆国刚.基于B/S的三层结构的ERP库存软件系统开发.微机发展,(4):31-35
[25]Kima C H,WestonR H,Hodgsonb A,etal.The complementary use of IDEF and UML modeling approaches.Computers in Industry,):35-56
[26]方木云,骆国刚.基于B/S的三层结构的ERP库存软件系统开发.微机发展,(4):31-35
[27]Hai Zhuge.Component-based workflow systems development.Dicision Support Systems,7-536
[28]张璋.王牌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29]甘新荣.面向客户定制生产的车辆综合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30]宋志,刘剑,张艳.基于关系结构的流程控制模型.计算机应用,):26-27
[31]杨国强,路萍,张志军等.ERwin数据建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l1]内容还需认真修改,并且字数整体不够3000字
1.&&&&&& &[l2]选题来源、依据:是你选的这个论文题目的来源,应该是来源于XXXX单位,因为&&所以要做这个项目;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是你论文要做的电力营销系统的国内外动态
&[l3]论文的工作(你做的系统) 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l4]这部分是开题报告部分重点:
分三点来阐述:
1.&&&&&& 论文自身研究工作内容,就是你要做的系统,要实现那些功能,给出功能结构图,并阐述每个功能模块要实现的内容
2.&&&&&& 主要理论、技术路线:就是你要做的系统要采用什么技术架构、主要的技术点、采用什么开发工具、数据库、等
3.&&&&&& 实施方案:阐述完成整个系统及论文的步骤。
&[l5]这一点就是明确地说明,最后要实现一个&&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l6]只有硬件,还有软件及网络和其他资源吧
&[l7]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题目不同于论文题目,是对题目相关的别人工作的综述
&[l8]内容部分不适合你的论文相关内容分析!!???
字数不足3000字
&[l9]怎么是高校教学系统的内容
以上是大纲或介绍,如需要完整的资料请联系客服购买.本站所有毕业设计(论文)均通过审核,标准格式,质量保证.
1.联系在线客服,将您看中的毕业设计(论文)名称或网址发给客服.(如QQ不在线请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您)
2.与客服确认您要毕业设计(论文)并询问价格.(为了保证资料可用性,我们承诺每个地区只售一次)
3.付款.支付后通知客服确认并发送资料. (发送方式一般是以邮件附件的形式或者QQ在线传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