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台球杆品牌在发大力时会不会弯曲

怎么样正确使用台球杆才不会变弯,炸球能炸弯吗?_百度知道
怎么样正确使用台球杆才不会变弯,炸球能炸弯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胶皮损坏等现象,让球杆自然垂直放置。大力开球不会弄弯你的球杆、杆头折断,但如果出力不好或击球点不正时会造成球杆断裂;第三让自己的台球基本功扎实;第四不要经常使球杆横向受力(有人喜欢将球杆扛在肩上两手搭住两头);第二不能直接将球杆靠着墙壁戳着,减少出杆不正造成球杆受力不均的情况出现,最好是弄个枪吊吊起来第一不能让球杆受潮,要注意力度和准度
球杆不用时不能一直靠墙,打球没打好时不要对球杆发脾气,不要摔杆,不要在地上剁杆。定期上油。长期不用应该放在杆盒子里。就这么简单。炸球是不会把球杆弄弯的。球杆一瞬间有些弧度很正常,因为球杆本身是有弹性的。
姿势正确,选杆也要正确
经常和朋友一起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台球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本文关键词]:如何,挑选台,球杆,购买台,注意,事项,一个,台球,爱好,销;[内容摘要]:
作为一个台球的爱好者,因为爱好,现在还当了一个销售者,有缘经营台球器材几年,一直想和大家说说自己这几年对选杆的一些看法,但总是没时间。现在和大家聊聊,希望能作为一个爱好者的身份,给大家一点帮助。 因为我在技术,在文字方面的水平都有限,只是出
[本文地址]:http://www.52tq.net/a/taiqiuyongpin/71.html
作为一个台球的爱好者,因为爱好,现在还当了一个销售者,有缘经营台球器材几年,一直想和大家说说自己这几年对选杆的一些看法,但总是没时间。现在和大家聊聊,希望能作为一个爱好者的身份,给大家一点帮助。
因为我在技术,在文字方面的水平都有限,只是出于给购买台球杆的朋友一点参考,并和大家探讨,欢迎大家共同参与交流。
关于选杆,首先,要说明一个,台球杆,是很个性化的一个东西,就象享特利喜欢软杆,怀特喜欢铁杆,重量、接口形式等指标参数更是不尽相同。什么才是一枝好的台球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所以,以下的文字,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一些个人的选杆指标,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不同习惯的球友,一定会存在不同的看法,欢迎交流。
一、先知道自己要什么,确定选择的范围。
1、先找到信誉良好的销售商,了解相关的售后服务。
2、确定心中的价位,包括配件价格,如杆盒、加长等等。
3、确定品牌。因为价格接近的品牌很多。
4、确定基本的分类。是白蜡或者枫木,是通杆或者接口杆。
5、基本参数。一个大概的长度(现货一般为56~58吋,如有特殊要求,可以在现货里改,或者直接定制)、重量、杆头粗细等。
6、确定自己的技术目标定位。不同的水平的球友,对杆有不同的要求,这个说来话长,试试先从水平一般的球友聊起吧。
买一枝新杆,为了什么?
是希望维持现有水平或者稍进步的,可以按自己原有的要求去选杆,包括软硬、重量等等。但这样做,却很容易把水平有限、或者对杆的认识有限的朋友带进了误区,在买杆的时候,变成了找杆----找一枝和原有的球杆差不多的。
还有部份朋友,娱乐为主,会打算先买一枝便宜的台球杆,以后再换杆。这样,站在销售者的角度,欢迎;站在球友的角度,不太赞成;作为我,只能简单地告知,但必须尊重别人的选择。以经验来说,部份球友回来找我的时候,因为对台球的热爱升级了,对台球杆的认识和需要也升级了,就会后悔为什么当初不一步到位。
希望不断进步,希望买到一枝好球杆,哪么,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在一大堆现货里去挑一枝好杆。一枝好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正确的击球方法,让我们在台球路上少走弯路:
一、硬度。
硬度可以说是台球杆一个最基本的指标了,是为了保证击球的稳定性,减少击球偏差。
发力击球,看杆的振动,是否发颤,以手感去确定杆的硬度。
二、韧性。
韧性和弹性,应该说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但为了让球友们更好地理解,所以勉强把它们分开来讨论:
韧性,为了保证白球的控制,主要在直线方面的控制。
上面说了硬度,但过硬的杆,会增加了白球的控制难度,所以需要韧性去配合,以增加白球和皮头的接触时间。也就是说,过硬的杆,会在击中白球的时候,白球飞走,而韧性就能给白球一个缓冲,让皮头&咬&住白球。所以,通过推杆去检测持球时间的长短。
三、弹性。
弹性是为了保证白球的控制。
弹性,一般看白球旋转的转数(白球的转数也是决定于上述的杆和球的&咬合&时间)。通过高杆轻推、低杆、下塞等等,都可以看出白球的转数,看出杆的弹性,多比较就知道。
四、杆力。
我感觉,杆力是选杆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了。杆力是上述各点的一个综合体现,和各方面的配合。杆力强了,打球的时候就可以省力,减少因为发力的误差、增加白球的走位范围。检测主要看白球的走位,通过一些斯登,强拉杆看白球的走位范围、中长距离的接近直线却又非直线的急停、中长距离的高杆看白球的走球稳定性等等。
五、传力。
传力通透,可以增加击球的手感,也是接口球杆的检测接口工艺的一个指标。一般在击球时,体会握杆手的感觉,击球反作用力的传递是否清晰,听听击球时的击球声音是否清脆。
以上几点,对于手感不佳的朋友,也许有些为难。哪么,可以一手握杆尾上方约30cm左右,另一手轻轻拍动杆尾一下(一下就够了,别乱拍哦),看杆头的摆动:幅度越小,杆的硬度越高;频率越高,杆的弹性越好;时间越长,杆的传力越好。但拍球杆仅仅是给手感不佳的球友的一个参考,并不是质量的绝对真实的反映!我也试过拍的时候,感觉不错的杆,但打球却不太行的,也试过相反的情况。经常拍球杆,还会造成接口球杆的损坏。而且,没有长时间地接触台球杆,其实也很难&拍&出区别。所以,最直接、最好的方法,还是在球桌上多试几杆。
说到这里,想起了&木纹论&。呵,也正因为确实有球友是手感不佳,要试出杆的质量区别确实为难,于是只好&看&区别了。作为一个销售者,对此,欢迎,因为非常省心。作为球友,就不太建议了。
六、偏移。
下塞,加上台昵本身的顺逆毛,就会造成白球行走时的偏移。这个虽然不可避免地需要我们自己在瞄球的时候作调整,但台球杆造成的偏移量也会各有不同,所以在差不多质量的杆里,可以把偏移作为一个选择的参考。一般可以通过短距离的发力强塞击球,观察准度,或者远距离的中力中速带塞击球去观察白球的走位。
上面六点,在各方面都和原厂皮头的质量有关系。所以,选杆,最好在同一品牌里考虑,因为不同的品牌的原厂皮头会对各方面有影响。在我们这里,如果客人看上的球杆,还可以换了皮头再试试也行。
如果选好了几根性能接近,参数在大概范围的球杆,哪么,就看看每根球杆的具体参数了。参考指标很多,建议主要从重量和杆头大小两方面着手。这两方面主要是参考个人的使用习惯。
一、重量和重心
重量,主要体现的是重心的平衡。趴在台上运杆,前后手的重量均匀地分配,感觉舒服,就是好的平衡。再根据自己的个人习惯,选择接近你要求的球杆。
关于重量和重心,可以参考:《台球杆的重量和重心》。
二、杆头大小
建议9.5mm的杆头左右,9-10mm的范围内都可以。
三、还可以看看握手的粗细,配合自已的握杆手形。
总的来说,如果前面几点满足要求,参数不是相差太远,就要我们自己去适应了。
一、直度。
手握杆尾,杆头指向暗的地方,检查球杆直度。
台上滚动球杆也行,但不需要苛求球杆贴服在桌面。因为球杆是手工制作,加上木材因为不同的气候影响,出现细微的变形,应该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只要眼睛检查是直的,即使有不察觉的变形,是不会影响打球的。
还有,大肚子台球杆在硬度、杆力上会有所提升,所以也被多数品牌厂家所采用,和职业球手喜爱。但大肚子球杆在桌上滚动会造成视觉误差,就象中间大、两头尖的橄榄核一样,在平面上滚动会跳的道理。这个选择,只是个人习惯了,因为品牌的质量保证了,直身设计的台球杆在硬度上也能有所保证。说到大肚子球杆,就要说说球杆的锥度了。因为杆的锥度,影响到杆的弹性和杆力。大肚子杆,需要配合前枝前半截的修身,才能完全地发挥杆的弹性和杆力。这些,也可以通过性能方面的各个检测方法去选杆。
说个题外话,我所接触的职业球手或者教练,在选杆的时候,对直度的要求几乎是没要求,呵~~奥沙利云曾经说过享特利的球杆是&香蕉&。
二、金属配件。
主要是铜嘴、接口、尾洞、配重有无松动、损坏。主要是在打球的时候,听听球杆有无异响。
三、黑檀、插花有无开裂。
四、杆身有否磕碰。
以上几点质量问题,应该也属于售后范围,商家可以进行修复。所以大家可以在买杆时应该和商家谈妥。如果真的挑到了心头好,是修复后再购买,还是另作它选,这就自己考虑了。
因为我自己选杆主要是从球杆的击打性能去考虑,所以,对其它方面要求不高。大家可以参考完以上各方面的选择,如果还有差不多的几枝球杆可选,就可以看看杆纹、插花哪个更喜欢了。
上面文字中必定会有一些我自己对台球杆的主观偏好因素,不能绝对客观,希望大家理解。台球杆是一种很私人的喜好品,每个人对杆都有不同的认识,所以,有不同意见的,请以台球爱好者的交流角度讨论,在收集大家的意见以后,我会再对此文作出修改,谢谢。[来源:MASTERCUE论坛 作者:Master][本文关键词]:台球,杆皮头,品牌,性能,比详,随着,自己,球技,慢慢,提高;[内容摘要]:
随着自己球技慢慢的提高,以及对皮头使用经验的丰富积累,感受到皮头除了硬度这个最基本的参数之外,还有弹性、传力、抓球、耐用性等属性,弹性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安装之前就可以感觉出来,但是皮头传力的好坏就不好判断了,并非所有又硬又弹的皮头传力就
[本文地址]:http://www.52tq.net/a/taiqiuyongpin/46.html
随着自己球技慢慢的提高,以及对皮头使用经验的丰富积累,感受到皮头除了硬度这个最基本的参数之外,还有弹性、传力、抓球、耐用性等属性,弹性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安装之前就可以感觉出来,但是皮头传力的好坏就不好判断了,并非所有又硬又弹的皮头传力就好,也不是软皮头传力就不好;抓球性方面通常是越软的皮头越抓球;耐用性来讲通常单层比多层要耐用,但也并非绝对(上面提到的nili皮头我用过几个从来没有打坏过,卡姆虽然性能强劲,但是很容易损坏)。
另一个感受是皮头的优劣通常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但也并非绝对,前两个月一直在使用闯牌100元的那种限量版,MM硬度的,虽然是中性的,但是不会卸力,传力和抓球都不错,不怕疵杆,从来不会堆,基本不需要重新修型的,各方面都令我较为满意,除了价钱,呵呵。最近在北京一个球具店看到了一款蓝武士皮头
如果说帖子特别推荐的那款buffalo diamond plus(BDP)继承了90年代的老蓝钻配方,打感优异,那么这款蓝武士就介于90年代蓝钻和现在的蓝钻之间,要优于目前的蓝钻,稍逊于BDP。这个皮头不用压,装上后可以直接打,直接进入状态,声音较为清脆,可以说硬度与弹性结合的比较完美。刚装上会有非常轻微的泄力,但是比现在蓝钻的泄力要小得多。而且价格也不贵,淘宝10-13元一粒,我在实体店买的6元一粒,是BDP的一半,而且这个皮头并不十分大众,所以假货基本没有,算是一款性价比突出的平价皮头了,目前我也在使用这款。
另外一款是日本的G2的斯诺克皮头,
G2的九球皮头就以抓球能力强而著称,它的斯诺克皮头也完美的移植了这一优点,目前只有S,H两种硬度,我用的是S,和卡姆的M打感类似,但是更加抓球,上粉也更好,可以说是加强版的卡姆,耐用程度也略强于卡姆,也属于易坏品。价格比卡姆略贵,找熟人也得70一粒。
比较推荐高端玩家使用,多层皮头性能的确强劲,但是用到只剩2层左右的时候性能就大打折扣了,是否选择就由个人需求决定了。
周末,刚刚参加完一个我们这里一个俱乐部的斯诺克比赛,虽然遗憾止步于半决赛,但是在回家后总结比赛带来的收获和反思输球原因之余,顺便给爱杆做了下保养,又用砂纸打磨了一下在比赛中疵了一杆的皮头,忽然萌生了一个把自己几年来用过的这些皮头进行一个总结回顾,希望能给一些爱捯饬器材的朋友一些帮助,也欢迎大家捧场和拍砖。
我打台球时间不常,三年不到。打球的初期也只是停留在拿着公杆大力击球入袋,享受进球快感这个层次,直到一天打完球之后,一个球房的打球的老大哥对我说:&我看你骨格惊奇,天赋异禀,绝对是万里挑一的台球天才,不过,如果想更进一步,还要买根自己的球杆才行啊!&(此处纯属YY),于是乎我豪掷3000大元,买了根泰国杆和杆盒开始了自己折腾球杆的历程:
起初并不知道皮头的重要性,只是把球杆拿到球房,让老板给我随便换了个LP皮头,打了几天,遇到了一个状态的低谷,但我当时还是缺乏调节自己状态的经验,就把原因怪到了球杆上,这是,那位老大哥又一次指引了我!他拿着我的杆打了几下,说:&杆不错,就是需要一个好皮头与之配合才能发挥它的真正能量。&,&那你说啥皮头才算好呢?&,&蓝钻、奥秘都不错。&现在想想,这位老大哥当时也就知道这两种最常见的皮头,知识并不丰富,但是他给了我在这方面的最初的启蒙。就从蓝钻和红色奥秘皮头开始,说说我这些年对皮头的认知吧(废话说了好多)。
蓝钻皮头最初我是10元钱/粒从器材商那里买的(后来发现被黑了,原来5元钱就可以买一粒了),皮头看起来做工不是那么细,一盒里面没几个厚度平均的,还掉颜色,换一次手指都蓝了。皮头的厚度很厚,打感很软,本来那个时候发力就不好,加上这个皮头泄力很厉害,于是就上网开始搜寻解决方案,发现原来皮头需要修的薄一些才好打,这个过程中又看到了几个修皮头的视频,觉得这也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活,就这样开始尝试着自己修皮头,也渐渐地熟练并喜欢上了修皮头的过程,到后来很多球友都爱找我换皮头,这是后话,先不说了。蓝钻皮头虽然很初级,很基础,但是处理得好也会助你的球杆成为一把进球利器的:首先,买皮头的时候从一盒里面挑出几粒外观相对均匀的,然后轻轻地将皮头摔落在玻璃桌面上,听撞击声,选择声音相对清脆的那颗(这种挑选方法适用于所有皮头);然后将皮头平放在刀片上,用打火机中火均匀烘烤刀片下方给皮头加热10-15秒左右,之后趁着皮头还热着,将皮头放进压制器内压制10分钟,皮头压制器拧到刚刚拧不动为止,不要再用死力继续拧紧。之后就可以粘了,粘好之后先大概的打磨一下,然后打1-2个小时球,皮头基本就比较实了,但是肯定也会有一些变形,这时再用刀片将边缘鼓出来的部分修掉,从顶端把皮头用刀片削薄至自己喜欢的厚度再打磨成型即可。磨合后的蓝钻皮头抓球能力很强,很吃赛,弹性也不错,击球声音也不会像刚开始时那么闷,会比较清脆。蓝钻的缺点我认为是容易变形,要经常修型,这就使其耐用性大大降低,往往一个蓝钻皮头刚刚开始打的舒服,你才发现:哇,怎么只剩这么薄了?而且蓝钻皮头不是很结实,如果同一个部位低杆疵杆的话,没几次那里就会塌下来,而且基本上是无法修复的如果是很严重的疵杆,可能一下就会出现塌陷或者直接破掉。这里需要提一点,由于蓝钻的用户群体很大,价格也不贵,所以现在国内市场上蓝钻的假货要比真货多得多,因为我基本上还没有在实体店或球房里看到过真的蓝钻,不管他卖5元,10元,15元。。。我建议还是在淘宝上找信誉度高、口碑好的商家购买,虽然没办法挑选,但依然可以通过加热和压制来激活它的性能,而且正品整体的质量还是在高仿之上的。
再说说奥秘皮头吧,奥秘皮头我用过两种5块钱一粒的红色的,20多块一粒的黄色的。
红色的奥秘硬度相当恐怖,我刚用过蓝钻换成奥秘的时候,真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从最软一下来到最硬,硬的好处是你可以使自己的击球线路更少地出现偏差,刚使用奥秘的时候相对于蓝钻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打得准了,虽然后多人说奥秘太硬,不上粉,旋转弱,但当你的技术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些都是浮云,其实红色奥秘还是一款很不错的皮头,性价比就不说了,它比蓝钻结实很多,即使是疵杆对它的影响也不大。我自从打球的初期试用过红色奥秘,之后很久都没用过,直到后来水平提高不少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用用了一下红色奥秘,和自己最初用的时候感觉完全不一样,依然很能保证准度,而且各种杆法也可以运用自如,唯一阻止我继续使用它的原因可能就是打感了,因为它缺少那种我很喜欢的弹性!
黄色奥秘也是多层的,但是没有红的那么硬,硬度弹性都适中,打感方面没有明显的优缺点,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稳!没有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但是为啥后来我也不用了呢?那就是因为开胶!多层皮头最难以克服的阿克琉斯之踵。我用过4、5个这个皮头,最长的一个寿命没超过两周,最短的就撑了2个小时就开胶了,除了开胶,还容易出现边缘碎裂,没办法,还是远离它吧。黄色奥秘真的很好打,但也真的很不抗打。
后来我开始开拓蓝钻奥秘以外的其他品牌的皮头。三角,鹿头,mike,卡姆,托里斯曼。。。我这就一一道来。
三角皮头也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一款,就打感来说算是中硬吧,比蓝钻硬不少,却比红奥秘软,这个硬度打斯诺克的话还算是比较舒服的一种,这个皮头的弹性也介于蓝钻和奥秘之间,但是不强,就提升打感而言也算是聊胜于无吧。三角皮头的质量很好,正常的失误不太可能损坏它,正品三角大概就是8元/粒,略贵于蓝钻奥秘,当然三角皮头的仿品也很多,不过很好辨认,目前国内仿的三角不是蓝色就是灰色,而正品三角是褐色的,颜色上就很好区分,总的来讲,三角皮头是款不错的皮头,突出的性价比,适中的性能,也只是在打感上略逊于一些更为顶级的皮头。
鹿牌皮头我不想多说,因为我认为我买了不少批次的鹿头,没有一次是真的,这款皮头在国内被仿造的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鹿头可以说是最便宜的一款私杆皮头了,在国外的价格甚至低于蓝钻,在英国的零售价也就合人民币160元左右/盒,差不多3元/粒,但就是这么便宜的一款皮头,国内竟鲜有真货。所以我这里就先不说这款皮头的性能了,先说说真假货的辨别,从包装来看,真货的&master&镭射标签是嵌在包装盒上的,假的是可以撕掉的;真货盒子的黄色封条上&xx&MM的字体是油墨印刷,比较粗糙,假货是打印的,比较细腻。鹿头属于中性皮头,硬度稍高于蓝钻,弹性稍弱于蓝钻,颜色稍浅于蓝钻,厚度稍薄于蓝钻,打感就是中性,没有特点,但是鹿头也可以通过加热压制的方法来提升性能,因为它具有从平庸变神奇的潜力!鹿头就像《阿甘正传》里面的那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样。一些厂商就通过进一步挖掘鹿头的潜能,使其变成具有顶级打感的单层皮头!
MIKE单层皮头就是鹿头精加工的产物,相传这是老Mike把鹿头在其神秘配方的印度神油里面浸泡七七四十九天而成(此处纯属YY),mike皮头虽然基于鹿头,但是打起来却是有很明显区别的,mike皮头的弹性比鹿头要好,但是好的恰到好处,真是多一分则太弹,减一分则太闷!当我觉得压制过磨合好的蓝钻已经很舒服的时候,换上mike单层,会忽然觉得,哇,原来皮头还可以这样舒服!可惜的是这是一年以前的mike皮头了,那是是40元/粒,虽然贵但是很值,但现在可怜的mike也开始被国内器材厂山寨了,最初的假冒mike还可以从包装上看出端倪,但现在假货的包装已经完全和真货一样了,看不出来了。我今年春节的时候到我们这里一个熟识的大经销商那里拿了一包mike(以前真货也是在这里拿的),他给我的熟人价是25元/粒,对外依然是35-40元,从包装看就是真的,但是回去装上一打就傻眼了,软piapia的跟5块钱的蓝钻比都有些不如,打了一个礼拜依然没有改观,于是果断退货。建议如果需要购买还是在淘宝买那种英国直邮过来的mike皮头,话说我们这里这个经销商还是从mike国内代理御立桌球拿的货,作为打过几年教导的老朋友,我绝对相信他说的话,由此我推断国内的这些台球用品代理商那里绝对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他们有真货和山寨货双重进货渠道,但销售的话会搀着卖,再说皮头的打感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以前用过的真mike单层绝对是我用过最舒服的一款单层皮头。
作为最顶级的斯诺克制杆师,John Parris对皮头的加工自然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是JP原厂处理过的鹿牌皮头,而且如果你定制JP的顶级球杆JPU的时候,订制单上如果你选择安装鹿牌皮头,就是这款。相信用过JPU的高端用户都知道原装的JP鹿头是什么感觉,我也觉得这款皮头是可以和mike单层媲美的,都是鹿头二次加工的代表作!
说起皮头,自然也不能落下大名鼎鼎的卡姆(Kamui),话说这个以制作9球皮头起家的日本品牌也同样关注英式皮头这块领域,于是卡姆也推出了M(中性)和MH(中硬)两种型号的多层猪皮英式皮头:
卡姆斯诺克皮头是多层猪皮压制,M和MH两种硬度我都用过,比较推崇M的,因为卡姆皮头本身就比较偏硬一些,中性的M就已经够用了,用卡姆皮头打球,你会发现赛力比其他任何皮头都要强,我曾经在一张台布磨损比较大的斯诺克台上用卡姆皮头连着拉了好几杆近乎全台的拉杆,性能之强令人咂舌。我用过的几个卡姆皮头几乎没有开胶情况出现,但是疵杆对这款皮头的伤害却很大,如果按照80元/粒的价格计算,你每疵一杆,相当于烧掉一张10元的钞票,呵呵,不是危言耸听,我说这还是保守估计。当然任何皮头在神州大地都会被山寨,卡姆也不例外,目前外观辨别真假的方法就是真的上面有钢印,假的没有。
说完卡姆,顺便也说说托里斯曼(Talisman)吧,一款据说被希金斯和奥沙利文使用的多层皮头,有pro和wb两个系列,我用过打磨过的10mm的WB-M和11mm未打磨的Pro-S,WB的打感偏硬,很弹,需要有一定的水准才能驾驭,不推荐初学者使用;Pro的我用的是S的,刚装上的时候有点软,但很快就能磨合好,特点是很轻松就可以打出一些复杂的杆法,不过用了一周之后也出现了分层。对了,还有一点提醒,如果要买打磨好的托里斯曼,一定要选11mm的,10mm的比11mm的要薄很多,不划算。
当然,看到各种国外品牌的皮头在国内被山寨,不敢出手的朋友们也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国产的皮头精品啊,下面我就推荐两款:
闯牌皮头,我国旅英名将刘闯的父亲研制的皮头,这个牌子皮头号称疵杆不爆头,超长使用寿命,我用过5粒装,3粒装还有定价100/粒的精品限量装。5粒装或者低于这个级别的打感都很一般,至少对不起它们的定价,3粒装和精品限量打感都不错,尤其是精品限量,而且疵杆的确对皮头伤害不大,我的一个朋友每周打球不下10个小时,他用的那颗精品限量版皮头足足撑了一年才换,虽说和他的打法有关系,但还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款皮头质量只好,的确是粒粒皆精品,至于值不值100块钱,还是仁者见仁了,不过如果你和经销商是好朋友的话,他可以以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价格卖给你。
LP精品皮头,LP不止会生产那种最廉价的公杆皮头,最近LP推出的这款水牛皮的精品皮头就会改变你的看法。这款皮头据说是某日本厂商为其代工生产的,有S(软)、M(中性)、H(硬)三种型号,我推荐M的,硬度弹性俱佳,可以说安装打磨之后直接上手就会很快进入最佳状态,而且也像闯牌皮头那样耐用,不怕疵杆。定价是30元/粒,性价比还不错。
回顾了这么多皮头,基本把市面上能见到的斯诺克皮头涵盖进去了,在本文最后,再特别推荐两款我最新发现的好皮头吧,单层多层各一款。
单层推荐:
Buffalo diamond plus皮头,很多资深的球友对90年代的蓝钻皮头应该还有些印象吧,那打感、那质量至今还念念不忘吧,但进入新世纪以后,蓝钻也新换了包装,但同时也换了制作配方,新版的蓝钻各种不给力,逼得大家还要通过压制提升其性能,但是这款皮头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因为它采用的就是90年代老蓝钻的配方,我安装之前没有压制,只是简单地加热了一下,没想到1局斯诺克没打完,这个皮头就已经进入使用状态,击球声音也随之变得清脆,而且这还是在我没有削薄的情况下,现在打了一周多了,各方面性能均令我满意,而且中间疵过几次杆,一点问题都没出现,现在非常喜欢这款皮头!想要购买的话淘宝搜&buffalo diamond&就可以了,12元/粒,我已经想不出比这个性价比更高的皮头了。
多层推荐:
台湾nili多层斯诺克皮头,也是分为S、M、H三种硬度,依然推荐M硬度,S有点软了,H硬度的多层我一直不感冒,M的硬度已然足够,弹性更是足以媲美卡姆皮头,使用的时候不要削的太薄,否则打感会直线下降,其实对于所有多层皮头的修整,我都建议留有一定的厚度,太薄的话非常影响打感,通常是单层皮头打着最舒服的厚度却已经是多层皮头走向衰退的厚度。这款皮头淘宝十多元到二十多元都有,因为是新款,应该还没有假货。
推荐了这么多皮头,真的有点写不动了,非常感谢大家耐着性子看完我的帖子,也欢迎大家多多与我交流共同提高对台球器材的认知!打台球如何才用的上劲?
打台球总是用不上劲,戳的母球只能缓缓前进。开球完全是个悲剧,好的时候能让球球们分开一些些,悲剧的时候,母球刚刚滚到就停了。基本方法我也知道,趴下,动小臂,我也不矮。怎么才能一竿子打的全场的球哐当哐当的响
按投票排序
补充...在最前头...多看多看...多看别人打球嗯......我觉得还是给几张图更直观图1
要点:上身放平 下腰
头微抬 下巴抵住球杆 根据母球位置确定身体的位置和腿的弯曲程度图1
要点:上身放平 下腰
头微抬 下巴抵住球杆 根据母球位置确定身体的位置和腿的弯曲程度图2
关于母球的击打位置,对于新手来说,什么都别想,球杆瞄准母球中心点图2
关于母球的击打位置,对于新手来说,什么都别想,球杆瞄准母球中心点图3
还是看图1右手手臂的角度,出杆时要保持上臂不动,小臂推拉球杆,推拉过程中要保持球杆原来的方向OK,回到问题,发力开球,可以看一下女子九球比赛的视频,开球的动作非常夸张,或者下边这个视频(脚蹬地力量加上手臂力量加上身体侧转力量,大力撞击母球,一起玩的时候其实没必要这么大动作)
打台球如何开球
/v_show/id_XMzMyMDIwMjY4.html?f=
知乎里的台球爱好者确实太少了,会打台球的女孩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你能打好台球那真是帅呆了。
最主要的是多练,找感觉,慢慢就好了。
技巧方面:
1.手架要稳,初学者击球点在球的中部。
2.两手握杆距离不要太远,便于发力。
3.开球时不光动小臂,要大臂带动小臂一起发力。
4.找个好球友玩吧。
附赠我在台球问题里的另外两个答案。
姿势和球杆选择这都不是重点好吗!关键在于击球之前杆速要快;击球瞬间,握杆手手腕一定要硬。
个人觉得先把你击球软绵绵的弱点改掉,才可能在开球的技巧上有更大的提升。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1.球杆的选择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会在台球厅练习,所以对球杆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余地。一般情况下球杆长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另有两种球杆可供选择,一个是九球球杆,另一个是斯诺克球杆,长的特别丰满的那支就是九球球杆,重点在于这两支杆的枪头,九球枪头会有白色的塑料先角包着,而斯诺克球杆的先角是一般是塑钢,也会有白色塑料的杆,两种球杆在枪头的维度上不同,九球球杆要略大一些,相对击球的时候会更稳定,但准度、控球准确性会降低,对于初学者,九球球杆是个不错的选择,过渡完这一阶段提升准度可换用斯诺克球杆。要是想发力开球,用九球球杆吧,楼上视频有看...2.击球的姿势说到击球的姿势,其中包括手架、站姿、握杆等。手架的摆放可以参考这个:。题主要是觉得有力气,但是手架不稳使不上力气,不妨试试凤眼手架。站姿一般两脚分立,哈腰俯到桌面,胸口尽量贴近球杆,基本保证前手、下巴、后手在一条直线上。握杆的位置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手握至球杆尾部的LOGO上方处,差不多留有半个拳头的位置就好。3.说到使劲儿上头,重点说下..单凭小臂的发力,要多举举哑铃哦...开玩笑,台球要发力打,讲究的是一个稳、准、狠,首先手架要稳,击球的那一瞬间要稳,心态也要稳。有一个小技巧,后手握杆在击球的时候会有一个推拉的过程,在往回拉的时候,中、无、小三个手指慢慢松开,在送杆的时候,三个手指慢慢握住,击球的一瞬间,手掌完全握住球杆,这个技巧能很好的保证击球的稳定性。虎口用力,后手虎口用力下压是为了保证击球的时候保证球杆能稳定在手架上,在发力的时候能让球杆吃透力,不至于发力脱枪击打不到球。下巴用力,不过一般也不会用到,这也是发力的技巧,你们有没有发现斯诺克球手希金斯在打球的时候下巴的肉被来回搓动,一般在强力拉杆的时候会用到,有时候会把球杆压的弯曲走形。希望以上几点能够帮题主改头换面走上台球桌,台球技巧精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要的是在打球中获得的轻松和愉悦,打台球也能锻炼我们的心态,耐心、稳重、谦卑,希望题主球艺更上一层楼...
架杆手稍微远离主球,在球杆触球前给球杆足够的加速距离。球杆触球之后不要立即收力。顺着惯性继续往前送杆,并目送主球远离以后才抬手起身。这个习惯除了便于发力,还可以有效避免出杆的时候打偏。
04年打桌球到现在的业余爱好者觉得只有一句话:文字描述的要领与参考姿势图解可以看一遍,但是任何初学者或新手需要真正上手的话,只有一条路可走:多去打。对于要成为职业选手来说也同样是一条路:多训练。(这里的差别就是系统化与强度,你业余选手每天打一个小时打十年和职业选手每天训练八小时,为期一年的成效是没法比较的,还是比不过职业选手)桌球对于上手的熟悉度是其与其他运动相区别的最明显的一点。打得多了对于握杆,运杆,出杆,击球,乃至杆法,力度等才会有一个循序渐进自我理解不断进步的过程。对于题主这样的初学者运杆方面的问题,我有个小的tips就是在击球之前的运杆的时候幅度不要过大,并且在练习运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握住杆位的那个手(无论你是左手击球还是右手击球)的力度,不宜过松,通常我认为初学者不会有握得太紧的问题,因为初学者通常都是因为在出杆的时候握杆手力量松脱才会导致不能正确地击打到白球。有一个被广大业余爱好者流程广泛的运杆练习办法就是找个空矿泉水瓶或者啤酒瓶(开口大小要合适),将杆头伸进瓶身中,反复前后运杆练习,务必保持稳定,标准就是杆身不碰到瓶口瓶壁。以上贴士希望有用,但是同样也只是书面描述,对于桌球来说无论是要上手还是要熟练,都只有两个字:多打。
打球快六年了 ,从一开始站姿到的练习,到准度,杆法,走位,追求发力(的透彻)。这六年业余时间打球的经验真的有点像是在练功的感觉。发力有很多种,如果是初学者只要能稳定的用球杆把力当上目标球,就算发力成功了。可当你玩球深入到一定地步,你追求的可远远不是这些。打台球,无论是准度还是杆法还是走位,都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发力,打台球发力发的好人一定是高手。如果你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台球水平,你可以仔细去研究一下世界斯诺克顶尖选手的运杆节奏,握杆,出杆的配合,每个人都有区别,但大体就是两种,发力偏硬和偏软。斯诺克选手中发力偏硬的代表人物有希金斯,丁俊晖。发力偏软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沙利文了,往后还有斯蒂芬李,包括新新的利索利夫斯基。偏硬的发力更容易控制母球,偏软的发力杆法更华丽,打起球来也更轻松。这看你个人的追求。台球是个很意思的运动,以上只是草草谈谈我对于台球发力的理解。有兴趣,可以联系我。我会更深入的和你讨论。
作为桌球“资深玩家”,技术还真的很一般,这一点真的很惭愧。我这种左撇子,打球时别人都要逆向去思维我怎么去出球,但右手也可以玩让对手情何以堪呐。话说我高中时朋友三人去打台球都是左手啊,这概率!正题:个人经验,站姿可以排除,这依据个人的习惯,怎样舒服怎样来;力度的把握上还是要看架杆儿这只手,它决定着被击白球的位置,继而决定球的路线,当这只手能将杆的前方稳稳地控制好,即使不太大的力量都可以将球完美的击出,这需要一个支点,大臂不动,小臂握杆自然下垂,前后摆动运杆观察架杆儿手、杆头、球三点是否一线,是否是自己想要击打的方向,最后发力,也可以多运几次杆,跟着摆动的惯性将球击出。(建议后者吧)补充一下吧,心态很重要,因为当别人进球很多时自己难免会有点慌,(即使有时只是玩玩,娱乐一下,在发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才会玩的high)所以,打台球不是力气活儿,也不仅仅是技术活儿,它还需要内在的稳重在里面。ps:台球打得好的人不值得夸奖,打得稳的人才厉害啊,这能看出平时他们为人处世的风格,显然我两边儿都是半瓶子晃荡,默默地低下头颅~
搞不好以下的回答就是正确答案了。1、握杆。你要确保一只手能拿起球杆。可以尝试着,不用手架瞄准。这非常困难。你会发现球杆抖得厉害。但是没关系,通过这样尝试你的持杆手会对球杆有更好的手感。让你觉得球杆简直就是你手臂的延伸。2、站姿。这个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大概按照先前的答案里面说的组织你的身体就可以了。只要不特别夸张,舒服就好。3、手架。手架是架子。只提供支持力,其他的所有力量都是你持杆手的。把手架牢牢的固定中,就好了。关键在你后手的感觉。4、运杆。前后推拉球杆。节奏要稳定。假如你要大力击球。你的推拉速度就要快一些。反之同理。请注意。出杆一刻的推杆,的速度应该和之前前后运杆的速度近似。如果节奏发生变化,会产生击球点偏差。5、出杆。想想一下出拳的动作。大概就是要加速,让拳头甩出去。开球的出杆也是如此。像鞭子的感觉。具体的你好好体会。一般情况的击球。你只要适当的控制出杆速度和击球时间就可以了。这样的力度基本够用。没有必要像开球一样。--我还是觉得说的不明白。欢迎您询问。。。
希望想打台球或者爱好的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士把自己姿势教对了这点台球就比高尔夫弱,台球尤其是美式,姿势不对最多就是难堪,打英式就尤其难堪了,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高尔夫要是姿势不对,就会直接对身体造成影响了。还有,挑选一根合适自己身高和力量的杆子发球杆和高尔夫的攻球杆是一样的,我一般不会用自己的球杆去打台球的首发球,呵呵,私自而已。在你经过长期基本功的练习之后,你就知道了什么叫角度,就可以分清楚打的位置,直接进洞然后才谈得上瞄准,心静下来,眼里只有台球,双手配合,用到心里的位置,就可以听到该“砰”就“砰”,该“亲”就“亲”了。
你姿式不对吧,我是女生都打的很有力的啊。这是技巧性的运动吧。
瘦腰题三点很关键站姿手架后手的稳定性站姿:我主要还是喜欢叉开站立,我觉得比较稳,至少保证出杆的时候,身体不能出现晃动。手架:不同的母球位置,手架的方式不一样。库边球我没有发言权,我打库边球总是很搓,其实这也是职业球员的烦恼之一吧。标准的手架,我觉得丁俊晖的是最标准的,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小辉的视频看看,基本上手架摆的地方可以一动不动,包括后斯诺的情况。后手的稳定性:我后手握杆,基本上是握在杆尾30cm的地方,握杆的时候不要全部握住,在出杆前,手腕放松,大臂保持不动,小臂和手腕动。最重要的就是出杆之后,保持身体不晃,球杆不晃,当然,要是炸球的时候例外。大臂和小臂在整个过程的角度保持在60~120角度。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两方面,一方面是保持身体(包括球杆)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要多加练习。
架稳,击球干脆利落,先练习打球的中心位置
看一点教学视频吧
还有一个小建议是不要太紧张,拼命的瞄准,把身体打开
排名第一的答案不敢说不赞同,另外,请注明图的出处,那是我朋友何老师发在斯诺克贴吧的感觉没有回答到重点,我的理解就很简单,发力系统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发力效率达到最大......姿势上排名第一的答案可能比较偏向于解释稳定性(事实上我感觉希金斯的发力效率在TOP16里算不上顶尖),这是因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那想要杆法效率到最佳,发力的线性我觉得特别重要,就是由慢到快的一种感觉,基本上,那些发大力又打不动球的都是“捅”,或者“戳”(这种感觉我只能解释到这了),而发力好的,比较厉害的,Trump,Ronnie,我们的丁总,都是把白球给“托”出去,这个你可以在练习中多试一试,把手放的放松些,运杆的时候多感受一下前后的速度,后停,然后试着平直而优雅的把杆子送出去这些解释我是希望你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延伸”,有些人,貌似延伸了很远,但其实,皮头早就脱离了白球了还不懂,好吧......这其实和爱爱的抽插是一样的,慢......放松.......往前......快......顶到头......力道到了,效果,自然好下面贴一个视频,题主好好感受一下,相信大有裨益
奥沙利文在秘密练球(太厉害了!)
/v_show/id_XMzA0MjU3MzQw.html
我曾经是街头台球迷,连续打了八年,基本每天不间断。打得好赖别说,手熟那是一定的了。
步入正题:
球杆是搭在四手指弯曲里的,手掌不能握紧球杆,枪头击完目标球迅速握紧。手拿的越松,越有力。
突然想起那个那个,也一样。不说了。
先来张图卖个萌 嗯,我玩了四年。个人感觉主要的问题还是姿势。推荐你一个小技巧,击球之后球杆不要停下,继续向前推送一小段距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自己卸掉的力量,改善球路不正的问题。祝进步。
首先纠正你一点,球撞击还有落袋时清脆的响声并不是得用多大力才能做到,而是因为是把力打透了,这就和用锤子钉钉子一样,把钉子钉进去并不需要多大力,用巧力反而容易,打球也是一样,是用球杆击球,是出杆速度决定了球出去时候的力量,而不是小臂给多大的力球就有多大的力,多练习5分点定点直线球,中杆击打,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找到发力的感觉,到时候,所谓的力量自然就上去了。但在这之前,首先得保证一个正确的姿势,关于站位,大臂,后摆,握杆,头等诸多要点,网上都有详细的做法,最重要一点,出杆要直,出杆不带塞,出杆直了力才能充分的传给母球,直了也才能保证准度。现在基本上是有两种主流的出杆方法1、一是出杆抛杆法。在出杆时握杆手放松,将杆象掷标枪的感觉那样抛出去击中目标球,这样的好处是出杆比较直,长台进攻比较准,但出杆的稳定性难以把握。丁俊晖就是采用此出杆方式。2、二是匀称出杆暴击法。就是出杆时是匀速出杆,在球杆快接触击球点的一刹那暴发力量,将球击出,这种击球法持球时间长,力量很透。奥沙利文就是采用此出杆方式。个人觉得第一点比较容易掌握最后强调一点,打好台球发好力,基本功最重要,这是需要苦练的,有了好的发力系统后才能稳定准确的击球,才能把力打透。作为爱好者来说,要想打好球,就得一个人苦练,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想要质的飞越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祝你早日把球打好,自己有新的领悟
大部分回答都是扯淡,职业选手的姿势也是千奇百怪,无章可循的。就一句话,母球根本不会管你发了多大力,只知道它自己有多快。所以,你的杆头碰到母球到离开母球这几厘米距离内,杆头速度越快,母球越快,就越有力,至于怎么加快,用大臂还是小臂还是手腕,随便。
出杆和击球的时候力道和出杆距离都是不一样的。出杆时,球杆延伸度要长,可以用上腰部的力量,但是一定要打正母球。击球时,球杆延伸度也要比较好,容易加上杆法,也就是加上塞。但是除了小臂,别的都不能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球杆斯诺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