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视频: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forRap 音频

[转载]不一样的教育---北美教育如何看待成功
安妮在加拿大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课竟然是思想品德课。难怪有人说北美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精英,而是培养合格公民。如何成为合格好公民?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就是切入点。而品格教育又被看作是成功必备的因素之一。
加拿大小学三年级以下没有课本。老师要讲的很多内容是一页一页打印的纸,课堂发给孩子们,再放到每个人自己的夹子(Binder)里。周末,孩子把夹子带回家。老师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Binder里的内容。
&&&第一周下来,安妮把夹子带回家。翻开第一页的内容,是一篇关于尊重和责任的Rap,让孩子以一种很有韵律的念白方式表达出来:
&&&&&&&&&&&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Rap
&&&&&&&&&&&
We're showing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
At &&&School there's an opportunity,
&&&&&&&&&&&&for
caring, and sharing, and being polite,
&&&&&&&&&&&
always trying our best
&&&&&&&&&&&
and doing what's right!
原文大意是:尊重和责任,我们展现出尊重和责任。在学校里,我们有机会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礼貌待人,我们总要全力以赴、明辨是非。
后来在参观安妮教室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幅挂图。
挂图上面有六个方面的要求:关爱(Caring)、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公民责任(Citizenship)。每个挂图上,都有具体的解释。挂图的下面还有老师用笔写出来的具体的小贴士。
当时我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挂图,后来从安妮老师那里得知,这六个方面被称为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六支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难怪当初在博客里有移民美国多年的博友留言说,美国教育的核心就是公民教育。
&& 品格教育为何如此重要?用哈佛教授的说法,品格为社会培养明日的公民与领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适应性、情绪发展较差的学生不但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容易遭遇挫折,将来成年后在职场、生活上也会遭遇较多难题。
在挂图所列的六个方面中,尊重和责任被教育界认为是最重要的,甚至与传统教育目标的3R——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算术(Arithmetic)相提并论,作为教育的第4、5R。按照美国教育界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功,仅有智力教育的成功是不够的,智力与品格同步发展,才能说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品格教育的危机感日渐严重。于是非常多的研究机构和联合会开始行动,品格教育计划被作为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并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改革的焦点是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关心人的社会群体。品格教育计划甚至在白宫开会讨论,政府对计划实施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关于品格教育的各种专业研究方案与操作方法相继出台并走进了学校。
加拿大一直是紧跟美国的脚步。尽管加拿大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是美国的教育研究成果能很快就能在加拿大学校有所体现。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我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里有所介绍,而公民教育现在看也是如出一辙。
关于尊重,对孩子来讲最通俗的解释方法就是,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西方教育中非常注重疆界,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间也一样需要尊重与被尊重。所以,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既是品格培养的一部分,同时也被视为社会能力(Social
skills)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也被视为通往成功的能力之一。
对于学生在尊重方面的具体要求,我看到温哥华教育局网站上有公开的学生守则,里面明确说明: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权利受到尊重,这种尊重包括孩子的身体、财产、宗教信仰不受他人侵犯,同时每个孩子也要尊重他人,尊重公共财产。
在尊重这个问题上,感觉东西方理解差异很大。经常有国内移民过去的小朋友不了解这一点,课间的时候打打闹闹,和同学有身体接触,一旦被投诉,就会被作为骚扰他人(Bullying)来处理,要受到惩罚(Time-out),比如被请到走廊罚站、取消课间活动等。还有的小朋友在打雪仗的时候,拿雪球往人家脖子里面塞,被认为非常严重的情节。也有中国妈妈因为这类问题被老师叫到学校去谈话,这不得不说是中西文化的差异。
对于公共财物的爱护,也是北美老师非常看重的。比如安妮的同学曾经把学校卫生间里面的什么设施弄坏了,有的孩子淘气拿沙子往下水管道里面放,都会受到比较严厉的惩罚。
关于种族和信仰方面的尊重,则是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种族及宗教信仰,说有侮辱性的话,比如说我恨你、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话,都有可能遭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弄不好可能会被记入档案,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
&& 以上内容节选自《不一样的教育》系列之
&& 出国or不出国--从北美金字塔教育看中国孩子的未来规划(暂定名)。
希望大家继续对书名发表意见,最终被采纳的书名有奖哈!详情请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出国不出国(1):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出国不出国(1):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连载
作者:安妮鲜花 ()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一、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二、阅读是一辈子的事
  三、玩出来的兴趣与个性
  四、精英之路不容易
  五、中国孩子路在何方
出国不出国 连载(1):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
  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安妮在加拿大学习这几年,我感触最深的是公民教育。老师对普通孩子品格培养、行为规范方面的努力和重视程度远超过对尖子生的关注。合格好公民构成了整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座。难怪有人说北美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精英,而是培养合格公民。如何成为合格好公民?品格教育的六大支柱就是切入点。
  加拿大小学三年级以前没有课本。老师把要讲的内容打印在纸上,在课堂上发给孩子们,再放到每个人自己的Binder(夹子)里。周末,孩子把夹子带回家。老师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Binder(夹子)里的内容。
  第一周下来,安妮把夹子带回家。翻开第一页的内容,是一篇关于尊重和责任的Rap(韵体诗),让孩子以一种很有韵律的念白方式表达出来:
  Respect&and&Responsibility&Rap
  We're&showing&respect&and&responsibility。
  At&×××School&there's&an&opportunity,
  for&caring,&and&sharing,&and&being&polite,
  always&trying&our&best
  and&doing&what's&right!
  原文大意是:尊重和责任,我们展现出尊重和责任。在学校里,我们有机会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礼貌待人,我们总要全力以赴、明辨是非。
  看着安妮那有板有眼有节奏的表演,我真的大吃一惊!吃惊于这老外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始的不但早,还很有特色。这对于一年级小同学的要求,可一点不低呢。这么大的孩子能理解吗?或许仅仅是唱唱而已?
  于是我针对文章的内容问了她一些问题,发现她还真的都明白。比如说尊重,她会用例子告诉我,随便碰别人的身体、随便拿同学的东西就是不尊重,她说学校走廊里还有他们自己画的画呢(图1)。
  原来老师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每一个关键词的含义,然后让孩子把自己的理解画出来,通过图画来分辨对错。对于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老师会针对具体行为言传身教,哪些做法是对的值得鼓励的,哪些做法是不符合要求的,比如说不礼貌、没有分享等。
  后来在参观安妮教室的时候,我发现了这样一幅挂图(图2)。
  挂图上面有六个要求:关爱(Caring)、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公民责任(Citizenship)。每个挂图上都有具体的解释。挂图的下面还有老师用手写的具体的小贴士。
  当时我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挂图,后来从安妮老师那里得知,这六个方面被称为品格教育(Character&education)六支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难怪当初在博客里有移民美国多年的博友留言说,美国教育的核心就是公民教育。
  除了挂图,学生的作业中也有关于品格教育的内容,比如公民责任(Citizenship)(图3)。
  后来我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品格教育的危机感日渐严重,于是非常多的研究机构和联合会开始行动,品格教育计划被作为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并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改革的焦点是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关心人的社会群体。品格教育计划甚至在白宫开会讨论,政府对计划实施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关于品格教育的各种专业研究方案与操作方法相继出台并走进了学校。
  品格教育为何如此重要?借用哈佛教授的说法,品格为社会培养明日的公民与领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适应性、情绪发展较差的学生不但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将来成年后在职场中也会遭遇较多的难题。
  加拿大一直紧跟美国的脚步,尽管加拿大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是美国的教育研究成果很快就能在加拿大的学校里有所体现。其中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我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中有所介绍,而公民教育现在看来也是如出一辙。
  挂图所列的六个方面中,尊重和责任被教育界认为是最重要的,与传统教育目标的3R――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算术(Arithmetic)相提并论,作为教育的第4R、5R。按照美国教育界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功,仅有智力教育的成功是不够的,智力与品格同步发展,才能说是教育的成功。
  关于尊重,对孩子来讲最通俗的解释方法就是,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西方教育中非常注重“疆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间也一样需要尊重与被尊重。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既是品格培养的一部分,同时也被视为社会能力(Social&skills)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视为通往成功必备的能力之一。
  对于学生在尊重方面的具体要求,我看到温哥华教育局网站上有公开的学生守则,里面明确说明: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权利受到尊重,这种尊重包括孩子的身体、财产、宗教信仰不受他人侵犯,同时每个孩子也要尊重他人,尊重公共财产。
  在尊重这个问题上,感觉中西方的理解也是有一定差异的。经常有国内移民过去的小朋友不了解这一点,课间的时候打打闹闹,和同学有身体接触,一旦被投诉,就会被作为骚扰他人(Bullying)来处理,要受到惩罚(Time-out),比如被请到走廊罚站、取消课间活动等。还有的小朋友在打雪仗的时候,拿雪球往人家脖子里面塞,被认为情节非常严重。也有中国家长因为这类问题被老师叫到学校去谈话,这不得不说是中西方理解上的差异。
  对于公共财物的爱护,也是北美老师非常看重的。比如安妮的同学曾经把学校卫生间里面的设施弄坏了,孩子的淘气拿沙子往下水管道里面放,这些都会受到比较严厉的惩罚。
  关于种族和信仰方面的尊重,则是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种族及宗教信仰,说带有侮辱性的话,比如说“我恨你”、“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话,都有可能招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弄不好可能会被记入档案,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
  相关链接:
更多关于&&&&&&的新闻
  11:23:43
  10:23:05
  15:38:56
  14:40:35
  11:30:57
不支持Flash[转载]公民教育比优等生重要--《出国不出国》连载之一
&&&&&&&&&&&&&&&&&&&&&&&&&&&&&&&&&&&&&&&&&&&&&
图文/安妮鲜花
加拿大小学三年级以前没有课本。老师把要讲的内容打印在纸上,在课堂上发给孩子们,再放到每个人自己的Binder(夹子)里。周末,孩子把夹子带回家。老师要求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Binder(夹子)里的内容。
第一周下来,安妮把夹子带回家。翻开第一页的内容,是一篇关于尊重和责任的Rap(韵体诗),让孩子以一种很有韵律的念白方式表达出来: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Rap
We're showing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School there's an opportunity,
caring, and sharing, and being polite,
always trying our best
doing what's right!
原文大意是:尊重和责任,我们展现出尊重和责任。在学校里,我们有机会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礼貌待人,我们总要全力以赴、明辨是非。
看着安妮那有板有眼有节奏的表演,我真的大吃一惊!吃惊于这老外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始的不但早,还很有特色。这对于一年级小同学的要求,可一点不低呢。这么大的孩子能理解吗?或许仅仅是唱唱而已?
于是我针对文章的内容问了她一些问题,发现她还真的都明白。比如说尊重,她会用例子告诉我,随便碰别人的身体、随便拿同学的东西就是不尊重,她说学校走廊里还有他们自己画的画呢(图1)。
挂图上面有六个要求:关爱(Caring)、尊重(Respect)、责任(Responsibility)、公平(Fairness)、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公民责任(Citizenship)。每个挂图上都有具体的解释。挂图的下面还有老师用手写的具体的小贴士。
当时我以为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挂图,后来从安妮老师那里得知,这六个方面被称为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六支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难怪当初在博客里有移民美国多年的博友留言说,美国教育的核心就是公民教育。
除了挂图,学生的作业中也有关于品格教育的内容,比如公民责任(Citizenship)。
后来我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品格教育的危机感日渐严重,于是非常多的研究机构和联合会开始行动,品格教育计划被作为国民教育的头等大事,并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改革的焦点是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关心人的社会群体。品格教育计划甚至在白宫开会讨论,政府对计划实施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关于品格教育的各种专业研究方案与操作方法相继出台并走进了学校。
&&&&品格教育为何如此重要?借用哈佛教授的说法,品格为社会培养明日的公民与领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适应性、情绪发展较差的学生不但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将来成年后在职场中也会遭遇较多的难题。
&&&&加拿大一直紧跟美国的脚步,尽管加拿大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是美国的教育研究成果很快就能在加拿大的学校里有所体现。其中英语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我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中有所介绍,而公民教育现在看来也是如出一辙。
挂图所列的六个方面中,尊重和责任被教育界认为是最重要的,与传统教育目标的3R——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算术(Arithmetic)相提并论,作为教育的第4R、5R。按照美国教育界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功,仅有智力教育的成功是不够的,智力与品格同步发展,才能说
关于尊重,对孩子来讲最通俗的解释方法就是,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西方教育中非常注重“疆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即使是父母子女之间也一样需要尊重与被尊重。尊重他人和被人尊重既是品格培养的一部分,同时也被视为社会能力(Social
skills)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视为通往成功必备的能力之一。
对于学生在尊重方面的具体要求,我看到温哥华教育局网站上有公开的学生守则,里面明确说明: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权利受到尊重,这种尊重包括孩子的身体、财产、宗教信仰不受他人侵犯,同时每个孩子也要尊重他人,尊重公共财产。
在尊重这个问题上,感觉中西方的理解也是有一定差异的。经常有国内移民过去的小朋友不了解这一点,课间的时候打打闹闹,和同学有身体接触,一旦被投诉,就会被作为骚扰他人(Bullying)来处理,要受到惩罚(Time-out),比如被请到走廊罚站、取消课间活动等。还有的小朋友在打雪仗的时候,拿雪球往人家脖子里面塞,被认为情节非常严重。也有中国家长因为这类问题被老师叫到学校去谈话,这不得不说是中西方理解上的差异。
对于公共财物的爱护,也是北美老师非常看重的。比如安妮的同学曾经把学校卫生间里面的设施弄坏了,孩子的淘气拿沙子往下水管道里面放,这些都会受到比较严厉的惩罚。
关于种族和信仰方面的尊重,则是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表现出不尊重他人的种族及宗教信仰,说带有侮辱性的话,比如说“我恨你”、“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话,都有可能招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弄不好可能会被记入档案,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
以上内容节选自安妮鲜花新书《出国不出国--北美金字塔教育的启示》。该书将于5月4日在当当网预售,感兴趣的亲们请关注。&
新浪连载地址:.cn/a//.shtml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ake responsibility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