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3dsmax7,这时会要求你激活,记下申请码(共8组)后,运行keygen注册机怎么用Keygen.exe,在"Activate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win7 64位系统怎样装AutoCad2004 win7 64位系统怎样装AutoCad2006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win7 64位系统怎样装AutoCad2004 win7 64位系统怎样装AutoCad2006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921|
上传日期: 01:30:5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win7 64位系统怎样装AutoCad2004 win7 64位系统怎样装
关注微信公众号CAD2006(附激活方法) 中文特别版 - 系统天堂
&&&&CAD2006(附激活方法)
CAD2006(附激活方法) 中文特别版
AutoCAD2006使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强大的功能和最高的效率来实现构想。cad2006是继AutoCAD2004 中文件大小显著缩小和 AutoCAD2005中推出图纸集管理器功能之后,Autodesk 在AutoCAD2006中再一次提高了生产率水平。不但提供了您可以快速创建、操控块并从中提取数据的新的动态块功能,还提供了智能化的设计功能,使您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工作而非软件上,这一切都将对您每天的工作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
友情提示:内附注册机!
AutoCAD2006安装激活方法:
cad2006下载后,先将zip压缩包内的文件解压出来,然后将AutoCAD2006.SP1.CHS.iso 加载到虚拟光驱中。
运行Setup.exe 进行安装,安装和注册过程注意以下3点:
1、用序列号191-进行安装。
2、装完后运行,会要求你进行激活。记下申请码(共7组),然后运行注册机Keygen.exe,在&Request Code:&中输入刚才的申请码,就可以得到激活码Activation code(共4组)。
3、返回autocad2006激活界面,选择&输入激活码&,按&下一步&,在&产品作者所在的国家/地区&中选&中国&,输入刚才生成的4组激活码,按&下一步&,完成注册。
如果你不明白什么是iso ,你就把 AutoCAD2006.SP1.CHS.iso 解压到硬盘的一个文件夹中然后运行里面的setup.exe 安装 安装过程中注意上面提到的3点要求。
【关键词】
cad下载下载地址
本站提供天正建筑2014破解版下载,天正建筑2014以先进的建筑对象概念服务于建筑施工图设计,成为建筑CAD的首选软件,同时 天正建筑2014免费版对象创建的建筑模型已经成为天正电气、给排水、日照、节能等系列软件的数据来源,很多三维渲染图也基于天正三维模型制作而成。
catia v5r20官方破解安装版是一款通过网络爱好者pj优化的设计工具,它支持从项目前阶段、具体的设计、分析、模拟、组装到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
天正建筑2013破解版下载,天正建筑2013最新版附注册码是一款以先进的建筑对象概念服务于建筑施工图设计的软件,它为建筑CAD的首选软件,天正建筑2013免费版中同时可以对天正建筑对象创建的建筑模型已经成为天正电气、给排
本站提供cad字体大全下载,cad字体库种字体大全)是一款为方便用户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而突出的一款cad字体合集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这款cad字体库下载地址
本站提供天正建筑8.0免费下载,天正建筑8.0免费下载免费版附注册码这款CAD软件采用了全新的开发技术,对软件技术核心进行了全面的提升,特别在自定义对象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突破!传统的以自定义对象为基础的建筑软件每次大版本的升级都会造成文件格式不兼容,TArc
热门关键词当前位置: >>
3D实训教材
数字媒体实训教案 3DMAX 基础 初识 3DMAX(4 课时) 教学目标: 1、3DMAX 的发展历程; 2、3DMAX 的作用; 3、3DMAX 的学习方法; 4、硬件配置 5、3DMAX 的安装; 6、3DMAX 的概念 7、3DMAX 的工作界面 8、实例演示 教学重点:3DMAX 的界面 教学难点:3DMAX 的视图的概念 1.1 3DMAX 的发展历程; 3DMAX 的前身是 3D studio 版本, 简称 3DS,它运行于 DOS 平台。 随着 3D studio max1.0 的诞生,它在 Windows 平台上的卓越表现,使 3D studio max(简称 3DMAX)越来越广泛地受 到广大动画爱好者的青睐。 与 3DMAX 一起在动画领域中大放异彩的还有 softimage、maya 等,这几种软件在动画 领域中各有千秋,其中 softimage、maya,功能强大,能够完成非常复杂的建模及渲染工作。 其软件结构复杂在高端计算机上才能运行,3D studio max 可以在相对低端的计算机完成相 对复杂任务,但其效果受硬件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大大降低了设计师的输出效果。 、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个人电脑的硬件不断升级,为三维动画的制作创造了良好的契 机。3DMAX 也随之不断升级,功能越来越强大,逐渐成为三维动画制作者的首选软件。 1.2 3DMAX 的作用; 3DMAX 在影视广告、军事医学、建筑装潢、网络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 在影视制作领域当中 3DMAX 不仅可以还原逼真的三维场景,生成栩栩如生的三维角 色,还可以创造只有在计算机的世界当中才可以存在的奇幻世界。 在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 3DMAX 可以创造仿真模型, 输出效果图, 甚至在未开工之前, 就能制作出工程竣工之后的效果图。 在工业设计领域中,3DMAX 正在成为产品造型设计当中最有效的技术设计手段,如进 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等等。 在教育领域当中,可以利用 3DMAX 制作仿真实验室来虚拟现实;在艺术设计教学当 中,学生可以完成造型设计、立体构成、舞美术灯光等设计。 另外,3DMAX 还可以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实战模拟、弹道学、武器研究,医学领域当中 的人造器官设计,病理分析、医学教学,交通领域当中的道桥设计、事故分析、交通管理、 娱乐领域的影视制作和游戏领域的游戏设计等。 1.3 3DMAX 的学习方法;必须做笔记 看视频教程 1.4 3DMAX 的硬件配置1 最好使用双核 CPU、独立显卡 1.5 3DMAX 的安装 1、用序列号 445- 进行安装。 2 、 安 装 完 后 , 删 除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Autodesk\Software Licenses 文件夹下的 B2A7B000.dat(注意:要看到这个目录和文件, 需要开启文件夹选项中的显示所有文件和隐藏系统文件选项。 3、用 adlmdll.dll 覆盖 3dsmax7 安装目录下的同名文件。 4、 运行 3dsmax7, 这时会要求你激活, 记下申请码 (共 8 组) 运行注册机 Keygen.exe, 后, 在“Activate Code:”中输入刚才的申请码,按下最下面的“Generate”按纽,就可以得到激 活码(共 5 组) 。 5、返回 3dsmax7 激活界面,选择“输入激活码(拥有激活码),按“下一步” ” ,在“选 择国家或地区”中选“China” ,输入刚才生成的 5 组激活码,按“下一步” ,完成注册。 1.6 3DMAX 的概念 1、坐标系统 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轴心点,X 轴向是绿色的,Y 蓝色,Z 为红色 2、网格、面、平滑+高光显示模式 在 3DMAX 的正交视图当中(顶视图、前视图、左视图当中) ,物体默认的方式是网格 方式显示,这是为了便于对物体进行编辑,另外是为了减轻计算机的负担。 如果将物体切换为面的方式显示, 可以看到物体是由一系列的面拼接而成, 面有三角面 和方形面两种。一个物体的面数越多就越精细,所占的内存空间就越大。在建模过程当中, 尽量用最少的面来表达较好的效果,避免计算机因为容量较大而死机。 3、物体的颜色与材质 在 3DMAX 当中,物体最终渲染输出所呈现出的表面色泽效果,一般是由表面附着的 纹理来决定的。 我们可以将多种格式的纹理贴图赋予物体, 使物体表面产生真实感极强的材 质效果。 1.7 3DMAX 的工作界面 1、屏幕的布局自定义 重置:重新设置 3DMAX 程序,用户自定义的设置将被删除 工具行:只有在
的分辨率下才能全部显示出来,工具右下角有&▲&标记表示 还含有多重按扭的选择 2、命令面板:用于模型的创建和编辑修改,共有 6 个基本命令面板组成,每个面板下面为 各自的命令内容,有些命令仍有分支.点取面板每一项,会在下面出现各自的次级命令选项,点 取次级命令会在其下出现相应的控制命令,命令按种类不同划分为各个项目面板在项目面板 顶部为自身的项目名称左边有&+,―&号,控制其下的内容是否显示 3、状态行:显示当前所选择物体的数目, 表示用于选择物体锁定,右侧提供鼠标和坐标 的位置及当前网格使用的距离单位。 4、提示栏:显示当前使用工具的提示文字,右侧按钮可设多种模式 5、视图区:系统内定四个视图:Top 顶视图,Front 前视图,Left 左视图,Perspective 透视图 (1)自定义视图:选择自定义&视图设置 (2)切换视图:单击每个视图类型的首写英文字母.右击可激活视图,按&W&键可以单屏显 示视图 (3)调整视图布局比例:鼠标单击拖动视图边框线,右击视图线&重置布局&恢复布局比例2 6、改变视图显示方式:右击视图标签 按&D&键有选择的刷新视图 7、视图控制区: (1)视图大小的控制:缩放:可以拉近或放缩视景; 域区放缩:在视图中只显示鼠标拖动产生的选择区域中的物体 视野:在透视中出对视景和视角都发生改变 全部放缩:同时将所有视图近拉或远推,不会影响到当前所有可视的视图 (2)视图位置角度的控制: 弧形旋转:旋转视图 弧形旋转对象:以选择物体为轴旋转视图 摇移:移动视图中的显示,但并不拉近或远推视图 注:视图控制是可变的,某些按钮,相对于不同视图会改变为其它按钮 1.8 3DMAX 实例演示 三维手机广告、飞机轰炸场景3 房间及家具的建模(8 课时) 第二章 房间及家具的建模 课时 教学目标:1、地板、墙体的制作 2、双人床的制作 3、大衣柜及床头柜的制作 教学重点:1、倒角立方体的绘制 2、各种建模方法 教学难点:三维空间尺度的理解掌握 2.1 基本墙体和地板、天花板的制作 2.1.1 基本形体建模 在 3DMAX 当中可以选择系统自带的几何体,这是作为三维建模的基本依据,复杂的 几何体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编辑而得到的。 基本的几何模型有基本几何体、扩展几何体,下面对标准几何体的创建与参数设置进 行讲解。一般分为两种: 第一种:执行菜单命令图 2.1.1执行菜单命令第二种:命令面板上的相应命令4 图 2.1.1 命令面板的命令命令面板的相应命令共有五大卷展栏:对象类型、名称色彩、创建方式、键盘输入、 参数。 1、 对象类型:可以用命令面板直接生成的对象类型并且与工具栏标签一一对应 的,包括长方体、圆锥体…… 2、 自动栅格:如果勾选该项,鼠标将包含一个 X、Y、Z 轴,当鼠标在网格对象 表面移动时,会被自动捕捉到临近网格表面的一点,新创建对象的 Z 轴与捕捉 到的表面相垂直。 3、 名称与色彩:指定当前对象的名称与色彩也可以更改当前的对象的色彩。 4、 创建方式:可以指定物体是以边界方式创建或者是以中心方式创建。 5、 键盘输入:可以精确的设置物体的大小及位置。 6、 参数:可以设定或者进入修改面板设定物体的参数。 7、 生成贴图坐标:可以指定贴图坐标使对象更好的渲染。 下面以标准几何体为例子,讲述标准几何体创建的关键点: 1、 长方体:可以选择为立方体,长宽高的数值及长度分段、宽度分段、高度分段。 2、 球体:半径、片段数、平滑、 半球:0――1,0 的时候是一个完整的球体,0.5 时是一个半球,1 为一个点 切除:球冠以外的部分被切除,实际的片段数减少。 挤压:球冠以外的部分被挤压进去,实际片段数并不减少。 使用切片:勾选该项时,则允许切片操作。 切片从、切片到:设置球体切片开始和结束的角度 轴心在底部:勾选该项时,球心在球体的底部,否则球心在球体的几何中心上 3、 几何球体:是由三角形构成,而球体是由四边形组成的。几何球体比球体更光滑。 半径―设置几何球体的大小。 分段―― ――设置几何球体中的总面数。 几何球体中的面数等于基础多面体的面数乘以分段 ―― 的平方。 分段值越低越好。 使用最大分段值 200 最多可以生成 800,000 个面,从而 会降低性能。5 “基点面类型”:用于从几何球体基本几何体规则多面体的三种类型中进行选择。 四面体―― ――基于四面的四面体。 三角形面可以在形状和大小上有所不同。 球体可以划 ―― 分为四个相等的分段。 八面体―― ――基于八面的八面体。 三角形面可以在形状和大小上有所不同。 球体可以划 ―― 分为八个相等的分段。 二十面体―― ――基于 20 面的二十面体。 面都是大小相同的等边三角形。 根据与 20 个 ―― 面相乘和相除的结果,球体可以划分为任意数量的相等分段。 平滑―― ――将平滑组应用于球体的曲面。 ―― 半球―― ――创建半个球体。 ―― 轴心在底部―― ――设置轴点位置。 如果启用此选项,轴将位于球体的底部。 如果禁用此 ―― 选项,轴将位于球体的中心。 启用“半球”时,此选项无效。 生成贴图坐标―― ――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几何球体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 4、 圆柱体: 边―― ――按照边来绘制圆柱体。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 中心―― ――从中心开始绘制圆柱体。 ――使用默认设置将生成 18 个面的平滑圆柱体,其轴点位于底部的中心。 具有五个高度分段 和一个端面分段。 如果您不计划修改圆柱体的形状(如“弯曲”修改器),则将“高度分段” 设置为 1 可降低场景的复杂性。 如果计划修改圆柱体围端,则考虑提高“端面分段”设置。 半径―― ――设置圆柱体的半径。 ―― 高度―― ――设置沿着中心轴的维度。 负数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圆柱体。 ―― 高度分段―― ――设置沿着圆柱体主轴的分段数量。 ―― 端面分段―― ――设置围绕圆柱体顶部和底部的中心的同心分段数量。 ―― 边数―― ――设置圆柱体周围的边数。 启用“平滑”时, 较大的数值将着色和渲染为真正的圆。 禁 ―― 用“平滑”时,较小的数值将创建规则的多边形对象。 平滑―― ――将圆柱体的各个面混合在一起,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 切片启用―― ――启用“切片”功能。 默认设置为禁用状态。 ―― 创建切片后,如果禁用“切片启用”,则将重新显示完整的圆柱体。 您可以使用此复选框在 两个拓扑之间切换。6 切片从,切片到―― ――设置从局部 X 轴的零点开始围绕局部 Z 轴的度数。 ―― 对于这两个设置,正数值将按逆时针移动切片的末端;负数值将按顺时针移动它。 这两个 设置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端点重合时,将重新显示整个圆柱体。 生成贴图坐标―― ――生成将贴图材质用于圆柱体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 5、圆锥: 边―― ――按照边来绘制圆锥体。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 ――从中心开始绘制圆锥体。 ―― “参数”卷展栏使用默认设置将生成 24 个面的平滑圆形圆锥体,其轴点位于底部的中心。 具有五个高度 分段和一个端面分段。 要改善渲染,则增加平滑着色的圆锥体的高度分段数,尤其是尖顶 圆锥体。 半径 1、半径 2―设置圆锥体的第一个半径和第二个半径。 最小设置为 0。负值将转换为 0。可以组合这些设置以创建直立或倒立的尖顶圆锥体和平顶圆锥体。 以下组合采用正高 度: 半径设置的效果: 半 径 组 合半径 2 为 0 半径 1 为 0 半径 1 比半径 2 大 半径 2 比半径 1 大效 果创建一个尖顶圆锥体 创建一个倒立的尖顶圆锥体 创建一个平顶的圆锥体 创建一个倒立的平顶圆锥体表 2.1.1.5 如果半径 1 与半径 2 相同,则创建一个圆柱体。 如果两个半径设置大小接近,则效果类 似于将锥化修改器应用于圆柱体。7 图 2.1.1.5高度―― ――设置沿着中心轴的维度。 负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圆锥体。 ―― 高度分段―― ――设置沿着圆锥体主轴的分段数。 ―― 端面分段―― ――设置围绕圆锥体顶部和底部的中心的同心分段数。 ―― 边数―― ――设置圆锥体周围边数。 选中“平滑”时,较大的数值将着色和渲染为真正的圆。 禁 ―― 用“平滑”时,较小的数值将创建规则的多边形对象。 平滑―― ――混合圆锥体的面,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 切片启用―― ――启用“切片”功能。 默认设置为禁用状态。 ―― 创建切片后,如果禁用“切片启用”,则将重新显示完整的圆锥体。 您可以使用此复选框在 两个拓扑之间切换。 切片从,切片到―― ――设置从局部 X 轴的零点开始围绕局部 Z 轴的度数。 ―― 对于这两个设置,正数值将按逆时针移动切片的末端;负数值将按顺时针移动它。 这两个 设置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端点重合时,将重新显示整个圆锥体。 生成贴图坐标―― ――生成将贴图材质用于圆锥体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 6、管状体 边―按照边来绘制管状体。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管状体。 “参数”卷展栏图 2.1.1.6 使用默认设置将生成 18 个面的平滑圆形管状体,其轴点位于底部的中心。 具有五个高度 分段和一个端面分段。 如果您不计划修改圆柱体的形状(如“弯曲”修改器),则将“高度分 段”设置为 1 可降低场景的复杂性。 如果计划修改圆柱体围端,则考虑提高“端面分段”设 置。 半径 1,半径 2―― ――较大的设置将指定管状体的外部半径,而较小的设置则指定内部半径。 ―― 高度―― ――设置沿着中心轴的维度。 负数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管状体。 ―― 高度分段―― ――设置沿着管状体主轴的分段数量。 ――8 端面分段―― ――设置围绕管状体顶部和底部的中心的同心分段数量。 ―― 边数―― ――设置管状体周围边数。 启用“平滑”时,较大的数值将着色和渲染为真正的圆。 禁 ―― 用“平滑”时,较小的数值将创建规则的多边形对象。 平滑―― ――启用此选项后(默认设置),将管状体的各个面混合在一起,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 ―― 建平滑的外观。 切片启用―― ――启用“切片”功能,用于删除一部分管状体的周长。 默认设置为禁用。 ―― 创建切片后,如果禁用“切片启用”,则将重新显示完整的管状体。 因此,可以使用此复选 框在两个拓扑之间切换。 切片从,切片到―― ――设置从局部 X 轴的零点开始围绕局部 Z 轴的度数。 ―― 对于这两个设置,正数值将按逆时针移动切片的末端;负数值将按顺时针移动它。 这两个 设置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端点重合时,将重新显示整个管状体。 生成贴图坐标―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管状体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7、 圆环边―― ――按照边来绘制环形。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 中心―― ――从中心开始绘制环形。 ――图 2.1.1.7 默认设置将生成带有 12 个面和 24 个分段的平滑环形。 轴点位于平面上环形的中心, 通 过环形的中心进行裁切。 边数和分段数设置越高,就会生成密度越大的几何体,一些建模 或渲染情况可能需要这样的几何体。 半径 1―设置从环形的中心到横截面圆形的中心的距离。 这是环形环的半径。 半径 2―设置横截面圆形的半径。 每当创建环形时就会替换该值。 默认为 10。半径 1 和 半径 29 图 2.1.1.7 旋转―― ――设置旋转的度数。 顶点将围绕通过环形环中心的圆形非均匀旋转。 此设置的正数 ―― 值和负数值将在环形曲面上的任意方向“滚动”顶点。图 2.1.1.7 旋转和扭曲 扭曲―― ――设置扭曲的度数。 横截面将围绕通过环形中心的圆形逐渐旋转。 从扭曲开始,每 ―― 个后续横截面都将旋转,直至最后一个横截面具有指定的度数。 扭曲闭合(未切片)的环形将在第一个分段上创建一个收缩。 通过以 360 度的增量进行 扭曲或通过启用“切片”,并将“切片起始位置”和“切片结束位置”设置为 0,以保持完整的环 形,可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分段―― ――设置围绕环形的分段数目。 通过减小此数值,您可以创建多边形环,而不是圆形。 ―― 边数―― ――设置环形横截面圆形的边数。 通过减小此数值, 您可以创建类似于棱锥的横截面, ―― 而不是圆形。 “平滑”选择四个平滑层级之一: 全部―― ――(默认设置)将在环形的所有曲面上生成完整平滑。 ―― 侧面―― ――平滑相邻分段之间的边,从而生成围绕环形运行的平滑带。 ―― 无―― ――完全禁用平滑,从而在环形上生成类似棱锥的面。 ―― 分段―― ――分别平滑每个分段,从而沿着环形生成类似环的分段。 ―― 切片启用―― ――创建一部分切片的环形,而不是整个 360 度的环形。 ―― 切片从―― ――启用“切片启用”之后,指定环形切片开始的角度。 ―― 切片到―― ――启用“切片启用”之后,指定环形切片结束的角度。 ―― 生成贴图坐标―― ――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环形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 8、 平面矩形―从一个角到斜对角创建平面基本体,交互设置不同的长度和宽度值。 方形―创建长度和宽度相等的方形平面。 您可以更改“参数”卷展栏中随后创建的维度。10 图 2.1.1.8 长度,宽度―― ――设置平面对象的长度和宽度。 在拖动长方体的侧面时,这些字段也作为读 ―― 数。 您可以修改这些值。 默认设置为 0.0,0.0。 长度分段,宽度分段―― ――设置沿着对象每个轴的分段数量。 在创建前后设置均可。 默认情 ―― 况下,平面的每个面都拥有四个分段。 当重置这些值时,新值将成为会话期间的默认值。 “渲染倍增”组 渲染比例―― ――指定长度和宽度在渲染时的倍增因子。 将从中心向外执行缩放。 ―― 渲染分段―― ――指定长度和宽度分段数在渲染时的倍增因子。 ―― 生成贴图坐标―― ――生成将贴图材质用于平面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 9、茶壶 边―― ――按照边来绘制茶壶。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茶壶。“参数”卷展栏半径―― ――设置茶壶的半径。 ―― 分段―― ――设置茶壶或其单独部件的分段数。 ―― 平滑―― ――混合茶壶的面,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 “茶壶部件”组 启用或禁用茶壶部件的复选框。 默认情况下,将启用所有部件,从而生成完整茶壶。 生成贴图坐标―― ――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茶壶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 2.1.2 基本墙体和地板、天花板的制作 基本墙体和地板、 1、将系统单位设置成米11 2、创建一个平面,参数如下:3 创建 L-EXT 作为墙体参数如下:12 5、 镜像复制地板成为天花板,参数如下:6、 为场景添加一个目标摄像机,并把视图切换为相机视图 7、 利用视窗工具调整好视角 8、 在现实面板当中隐藏摄像机 9、 修改系统默认的灯光10、 创建一个床体参数如下:13 11、 床头,利用切角圆柱,参数如下:12、 将床头与床成组后移动到墙边 13、 生成一个切角长方体,参数如下:14、 镜像复制后放在床的两侧 15、 创建四个切角长方体当作大衣柜,参数如下:14 16、 在顶视图当中创建一个半球作为吸顶灯,参数如下: 17、 为吸顶灯创建一个圆环包边,参数如下:18、 最终渲染效果图如下:15 亭子的建模(2 课时) 第三章 亭子的建模 课时教学目标:1、亭子的制作 2、扩展几何体的参数的设置 教学重点:1、各种几何体的复制及结合 2、各种扩展几何体的建模方法 教学难点:三维空间尺度的理解掌握 3.1 亭子的制作 3.1.1 亭子建模的步骤 1、 创建一个平面当作地面,单位为长 130,宽为 70 2、 创建一个圆柱,半径为 2.5,高度为 40 3、 最大化顶视图,按住 shift 键盘复制圆柱 4、 恢复四个视图,创建四棱锥,参数如图所示5、 将四棱锥移到立柱的顶端 6、 创建一个圆柱作为石桌的支撑立柱,半径为 5,高度为 15 7、 创建一个切角圆柱半径 20、高度 2,圆角 0.5,边数为 24 8、 创建一个切角立方体作为石凳,参数如下:9、 创建一个切角立方体,作为石凳的椅背,长 10,宽 2,高 20,圆角 0.5 10、 勾选自动栅格,创建一个茶壶,单位为 3.5 11、 复制茶壶,半径改为 1.5,去壶嘴、壶盖、壶把使其变成一个茶杯16 12、 渲染透视图观看效果 3.1.2 扩展几何体参数的设置一、倒角圆柱体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倒角圆柱体”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倒角圆柱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倒角圆柱体”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倒角圆柱体” 使用“倒角圆柱体”来创建具有倒角或圆形封口边的圆柱体。17 倒角圆柱体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倒角圆柱体,请执行以下操作: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倒角圆柱体”。 拖动鼠标,定义倒角圆柱体底部的半径。 释放鼠标按钮,然后垂直移动鼠标以定义圆柱体的高度。 单击可设置高度。 对角移动鼠标可定义圆角或倒角的高度 (向左上方移动可增加宽度; 向右下方移动可减小宽 度) 。 单击以完成圆柱体。 界面 “创建方法”卷展栏 边―按照边来绘制对象。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中心 “参数”卷展栏半径―设置倒角圆柱体的半径。 半径 高度―设置沿着中心轴的维度。 负数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倒角圆柱体。 高度 圆角―斜切倒角圆柱体的顶部和底部封口边。 数量越多将使沿着封口边的圆角更加精细。 圆角 高度分段―设置沿着相应轴的分段数量。 高度分段 圆角分段―设置圆柱体圆角边时的分段数。 添加圆角分段曲线边缘从而生成圆角圆柱体。 圆角分段 边数―设置倒角圆柱体周围的边数。 启用“平滑”时,较大的数值将着色和渲染为真正的圆。 边数 禁用“平滑”时,较小的数值将创建规则的多边形对象。 端面分段―设置沿着倒角圆柱体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同心分段的数量。 端面分段 平滑―混合倒角圆柱体的面,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平滑 启用切片―启用“切片”功能。 默认设置为禁用。 启用切片 创建切片后,如果禁用“启用切片”,则将重新显示完整的倒角圆柱体。 您可以使用此复选 框在两个拓扑之间切换。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设置从局部 X 轴的零点开始围绕局部 Z 轴的度数。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 对于这两个设置,正数值将按逆时针移动切片的末端;负数值将按顺时针移动它。 这两个 设置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端点重合时,将重新显示整个倒角圆柱体。 生成贴图坐标―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倒角圆柱体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18 二、异面体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异面体”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异面体” 使用“异面体”可通过几个系列的多面体生成对象。异面体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多面体,请执行以下操作: 1.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异面体”。 2. 在任意视口中,拖动以定义半径,然后释放以创建多面体。 在拖动时,将从轴点合并多面体。 3. 调整“系列参数”和“轴比例”微调器可改变异面体的外观。 4. 界面19 5、“系列”组 使用该组可选择要创建的多面体的类型。 四面体―创建一个四面体。 四面体 立方体/八面体 立方体 八面体―创建一个立方体或八面多面体(取决于参数设置)。 八面体 十二面体/二十面体 十二面体 二十面体―创建一个十二面体或二十面体(取决于参数设置)。 二十面体 星形 1/星形 2―创建两个不同的类似星形的多面体。 星形提示: 您可以在异面体类型之间设置动画。 启用“自动关键点”按钮,转到任意帧,然后更改“系列”复选 框。 类型之间没有插值;模型只是从一个星形跳转到立方体或四面体,如此而已。“系列参数”组 P,Q―为多面体顶点和面之间提供两种方式变换的关联参数。 它们共享以下设置: , 可能值的范围从 0.0 到 1.0。 P 值和 Q 值的组合总计可以等于或小于 1.0。 如果将 P 或 Q 设置为 1.0,则会超出范围限制;其他值将自动设置为 0.0。 在 P 和 Q 为 0 时会出现中点。 P 和 Q 将以最简单的形式在顶点和面之间来回更改几何体。 对于 P 和 Q 的极限设置, 一个参数代表所有顶点,而其他参数则代表所有面。 中间设置是变换点,而中点是两个参 数之间的平均平衡。 “轴向比率”组20 多面体可以拥有多达三种多面体的面,如三角形、方形或五角形。 这些面可以是规则的, 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如果多面体只有一种或两种面,则只有一个或两个轴向比率参数处于 活动状态。 不活动的参数不起作用。 P,Q,R―控制多面体一个面反射的轴。 实际上,这些字段具有将其对应面推进或推出的 , , 效果。 默认设置为 100。 重置―将轴返回为其默认设置。 重置 “顶点”组 “顶点”组中的参数决定多面体每个面的内部几何体。 “中心”和“中心和边”会增加对象中的 顶点数,因此增加面数。 这些参数不可设置动画。 基点―面的细分不能超过最小值。 中心―通过在中心放置另一个顶点(其中边是从每个中心点到面角)来细分每个面。 中心 中心和边―通过在中心放置另一个顶点 (其中边是从每个中心点到面角, 以及到每个边的中 中心和边 心)来细分每个面。 与“中心”相比,“中心和边”会使多面体中的面数加倍。 注意: 如果缩放对象的轴,除非已经设置“中心和边”,否则将自动使用“中心”点。 要查看图中显示的内部边,请禁用“显示”命令面板上的“仅边”。 半径―以当前单位数设置任何多面体的半径。 半径 生成贴图坐标―生成将贴图材质用于多面体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三、环形结扩展几何体 创建方法” “创建方法”卷展栏 直径:按照边来绘制对象,我们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半径:可以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基础曲线” “基础曲线” 结/圆形:使用“结”时,环形将基于其他各种参数自身交织。如果使用“圆形”,基础曲线 是圆形,如果在其默认设置中保留“扭曲”和“偏心率”这样的参数,则会产生标准环形。 半径:设置基础曲线的半径。 分段:设置围绕环形周界的分段数。 P 和 Q:描述上下 (P) 和围绕中心 (Q) 的缠绕数值 扭曲数:设置曲线周期星形中的点数。 扭曲高度:设置指定为基础曲线半径百分比的“点”的高度。 “横截面” 提供影响环形结横截面的参数。 半径:设置横截面的半径。 边数:设置横截面周围的边数。 偏心率:设置横截面主轴与副轴的比率。 扭曲:设置横截面围绕基础曲线扭曲的次数。 块:设置环形结中的凸出数量。 块高度:设置块的高度,作为横截面半径的百分比。 块偏移:设置块起点的偏移,以度数来测量 平滑” “平滑” 提供用于改变环形结平滑显示或渲染的选项。 这种平滑不能移动或细分几何体, 只能添加平 滑组信息。 全部:对整个环形结进行平滑处理。21 侧面:只对环形结的相邻面进行平滑处理。 无:环形结为面状效果。 贴图坐标” “贴图坐标” 提供指定和调整贴图坐标的方法。 生成贴图坐标:基于环形结的几何体指定贴图坐标。默认设置为启用。 偏移 U/V:沿着 U 向和 V 向偏移贴图坐标。 平铺 U/V:沿着 U 向和 V 向平铺贴图坐标。 四、切角长方体 倒角长方体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倒角长方体”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倒角长方体” 使用“倒角长方体”来创建具有倒角或圆形边的长方体。倒角长方体示例 步骤 要创建标准的倒角长方体,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标准的倒角长方体,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倒角长方体”。 拖动鼠标, 定义倒角长方体底部的对角线角点。 (按 CTRL 可将底部约束为方形。 ) 释放鼠标按钮,然后垂直移动鼠标以定义长方体的高度。 单击可设置高度 对角移动鼠标可定义圆角或倒角的高度(向左上方移动可增加宽度;向右下方移动 可减小宽度)。 再次单击以完成倒角长方体。要创建立方体倒角长方体,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立方体倒角长方体,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在“创建方法”卷展栏上,单击“立方体”。 在立方体中心开始操作,在视口中拖动以同时设置所有三维度。 松开鼠标,然后移动鼠标以设置圆角或倒角。22 4.单击以创建对象。 可以更改“参数”卷展栏中立方体的单个维度。 界面 “创建方法”卷展栏立方体―施加压力使长度、宽度和高度相等。 可以更改“参数”卷展栏中立方体的单个维度。 立方体 长方体―从一个角到斜对角创建标准倒角长方体基本体,创建的标准体具有单个设置的长 长方体 度、宽度和高度。 “参数”卷展栏长度、宽度、 长度、宽度、高度 ― 设置倒角长方体的相应维度。 圆角―切开倒角长方体的边。 值越高倒角长方体边上的圆角将更加精细。 圆角 长度分段、宽度分段、高度分段 长度分段、宽度分段、高度分段―设置沿着相应轴的分段数量。 圆角分段―设置长方体圆角边时的分段数。 添加圆角分段将增加圆形边。 圆角分段 平滑―混合倒角长方体的面的显示,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平滑 生成贴图坐标―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倒角长方体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五、油罐 油罐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油罐”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油罐” 使用“油罐”可创建带有凸面封口的圆柱体。23 油罐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油罐,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油罐,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界面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油罐”。 拖动鼠标,定义油罐底部的半径。 释放鼠标按钮,然后垂直移动鼠标以定义油罐的高度。 单击可设置高度。 对角移动鼠标可定义凸面封口的高度(向左上方移动可增加高度;向右下方移动可 减小高度)。再次单击可完成油罐。“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边―按照边来绘制对象。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中心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24 半径―设置油罐的半径。 半径 高度―设置沿着中心轴的维度。 负数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油罐。 高度 封口高度―设置凸面封口的高度。 最小值是“半径”设置的 2.5%。 除非“高度”设置的绝 封口高度 对值小于两倍“半径”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封口高度不能超过“高度”设置绝对值的二分之 一),否则最大值是“半径”设置。 总体/中心 中心―决定“高度”值指定的内容。 “总体”是对象的总体高度。 “中心”是圆柱体中部 总体 中心 的高度,不包括其凸面封口。 混合―大于 0 时将在封口的边缘创建倒角。 混合 边数―设置油罐周围的边数。 要创建平滑的圆角对象,请使用较大的边数,并启用“平滑”。 边数 要创建带有平面的油罐,请使用较小的边数,并禁用“平滑”。 高度分段―设置沿着油罐主轴的分段数量。 高度分段 平滑―混合油罐的面,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平滑 启用切片―启用“切片”功能。 默认设置为禁用。 启用切片 创建切片后,如果禁用“启用切片”,则将重新显示完整的油罐。 因此,可以使用此复选框 在两个拓扑之间切换。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设置从局部 X 轴的零点开始围绕局部 Z 轴的度数。 对于这两个设置,正数值将按逆时针移动切片的末端;负数值将按顺时针移动它。 这两个 设置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端点重合时,将重新显示整个油罐。 生成贴图坐标―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油罐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六、胶囊 胶囊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胶囊”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胶囊” 使用“胶囊”可创建带有半球状封口的圆柱体。25 胶囊示例 步骤 要创建胶囊,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胶囊,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界面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边―按照边来绘制对象。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中心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胶囊”。 拖动鼠标,定义胶囊的半径。 释放鼠标按钮,然后垂直移动鼠标以定义胶囊的高度。单击即可设置高度,并完成胶囊。26 半径―设置胶囊的半径。 半径 高度―设置沿着中心轴的高度。 负数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胶囊。 高度 总体/中心 总体 中心―决定“高度”值指定的内容。 “总体”指定对象的总体高度。 “中心”指定圆柱体 中心 中部的高度,不包括其圆顶封口。 边数―设置胶囊周围的边数。 启用“平滑”时,较大的数值将着色和渲染为真正的圆。 禁用 边数 “平滑”时,较小的数值将创建规则的多边形对象。 高度分段―设置沿着胶囊主轴的分段数量。 高度分段 平滑―混合胶囊的面,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平滑 启用切片―启用“切片”功能。 默认设置为禁用。 启用切片 创建切片后,如果禁用“启用切片”,则将重新显示完整的胶囊。 您可以使用此复选框在两 个拓扑之间切换。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设置从局部 X 轴的零点开始围绕局部 Z 轴的度数。 对于这两个设置,正数值将按逆时针移动切片的末端;负数值将按顺时针移动它。 这两个 设置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端点重合时,将重新显示整个胶囊。 生成贴图坐标―生成将贴图材质应用于胶囊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七、纺锤 纺锤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纺锤”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纺锤” 使用“纺锤”基本体可创建带有圆锥形封口的圆柱体。纺锤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纺锤,请执行下列操作: 要创建纺锤,请执行下列操作: 1. 2.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纺锤”。 拖动鼠标,定义纺锤底部的半径。27 3. 4. 5. 界面释放鼠标按钮,然后垂直移动鼠标以定义纺锤的高度。 单击可设置高度。 对角移动鼠标可定义圆锥形封口的高度(向左上方移动可增加高度;向右下方移动 可减小高度)。再次单击以完成纺锤创建。“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 创建方法 卷展栏 边―按照边来绘制对象。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中心 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半径―设置纺锤的半径。 半径 高度―设置沿着中心轴的维度。 负数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纺锤。 高度 封口高度―设置圆锥形封口的高度。 最小值是 0.1;最大值是“高度”设置绝对值的一半。 封口高度 总体/中心 总体 中心―决定“高度”值指定的内容。 “总体”指定对象的总体高度。 “中心”指定圆柱体 中心 中部的高度,不包括其圆锥形封口。 混合―大于 0 时将在纺锤主体与封口的会合处创建圆角。 混合 边数―设置纺锤周围边数。 启用“平滑”时, 较大的数值将着色和渲染为真正的圆。 禁用“平 边数 滑”时,较小的数值将创建规则的多边形对象。 端面分段―设置沿着纺锤顶部和底部的中心,同心分段的数量。 端面分段 高度分段―设置沿着纺锤主轴的分段数量。 高度分段 平滑―混合纺锤的面,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平滑 启用切片―启用“切片”功能。 默认设置为禁用状态。 启用切片 创建切片后,如果禁用“启用切片”,则将重新显示完整的纺锤。 因此,可以使用此复选框 在两个拓扑之间切换。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 切片起始位置,切片结束位置―设置从局部 X 轴的零点开始围绕局部 Z 轴的度数。28 对于这两个设置,正数值将按逆时针移动切片的末端;负数值将按顺时针移动它。 这两个 设置的先后顺序无关紧要。 端点重合时,将重新显示整个纺锤。 生成贴图坐标―设置将贴图材质应用于纺锤时所需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七、L―EXT 扩展基本体 L 形挤出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L 挤出”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L 挤出” 使用“L 挤出”可创建挤出的 L 形对象。L 挤出的示例 步骤 挤出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 L 挤出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 界面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角―按照角来绘制对象。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中心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L 挤出”。 拖动鼠标以定义底部。 (按 CTRL 可将底部约束为方形。) 释放鼠标并垂直移动可定义 L 挤出的高度。 单击后垂直移动鼠标可定义 L 挤出墙体的厚度或宽度。单击以完成 L 挤出。29 侧面/前面长度 侧面 前面长度―指定 L 每个“脚”的长度。 前面长度 侧面/前面宽度 侧面 前面宽度―指定 L 每个“脚”的宽度。 前面宽度 高度―指定对象的高度。 高度 侧面/前面分段 侧面 前面分段―指定对象特定“腿”的分段数。 前面分段 宽度/高度分段 宽度 高度分段―指定整个宽度和高度的分段数。 高度分段 注意: 就好像在“顶”视口或“透视”视口中创建对象,并从世界空间的前方观看它一样,将 标记对象的维度(后、侧、前)。 生成贴图坐标―设置将贴图材质应用于对象时所需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八、C_EXT 扩展体 C 形挤出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C 形挤出”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C 形挤出” 使用“C 形挤出”可创建挤出的 C 形对象。C 形挤出的示例 步骤 形挤出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 C 形挤出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C 形挤出”。 拖动鼠标以定义底部。 (按 CTRL 可将底部约束为方形。) 释放鼠标并垂直移动可定义 C 形挤出的高度。 单击后垂直移动鼠标可定义 C 形挤出墙体的厚度或宽度。30 5.界面单击以完成 C 形挤出。“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角―按照角来绘制对象。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 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中心 “参数”卷展栏背面/侧面 前面长度 背面 侧面/前面长度 侧面 前面长度―指定三个侧面的每一个长度。 背面/侧面 前面宽度 背面 侧面/前面宽度 侧面 前面宽度―指定三个侧面的每一个宽度。 高度―指定对象的总体高度。 高度 背面/侧面 前面分段 背面 侧面/前面分段 侧面 前面分段―指定对象特定侧面的分段数。 注意: 就好像在“顶”视口或“透视”视口中创建对象,并从世界空间的前方观看它一样,将 标记对象的维度(后、侧、前)。 宽度/高度分段 宽度 高度分段―设置该分段以指定对象的整个宽度和高度的分段数。 高度分段 生成贴图坐标―设置将贴图材质应用于对象时所需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九、球棱柱 球棱柱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球棱柱”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球棱柱” 使用“球棱柱”可以利用可选的圆角面边创建挤出的规则面多边形。31 球棱柱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球棱柱,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球棱柱,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 6. 从“创建”菜单上,选择“扩展基本体”&“球棱柱”。 设置“侧面”微调器,以指定球棱柱中侧面楔子的数量。 拖动鼠标可创建球棱柱的半径。 释放鼠标按钮,然后垂直移动鼠标以定义球棱柱的高度。 单击可设置高度。 对角移动鼠标可沿着侧面角指定切角的大小(向左上方移动可提高大小;向右下方 移动可减小大小)。 单击以完成球棱柱。提示: 在“参数”卷展栏中,增加“圆角分段”微调器可将切角化的角变为圆角。界面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边―按照边来绘制对象。 通过移动鼠标可以更改中心位置。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对象。 中心“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32 边数―设置球棱柱周围边数。 启用“平滑”时,较大的数值将着色和渲染为真正的圆。 禁用 边数 “平滑”时,较小的数值将创建规则的多边形对象。 半径―设置球棱柱的半径。 半径 圆角―设置切角化角的宽度。 圆角 高度―设置沿着中心轴的维度。 负数值将在构造平面下面创建球棱柱。 高度 侧面分段―设置球棱柱周围的分段数量。 侧面分段 高度分段―设置沿着球棱柱主轴的分段数量。 高度分段 圆角分段―设置边圆角的分段数量。 提高该设置将生成圆角,而不是切角。 圆角分段 平滑―混合球棱柱的面,从而在渲染视图中创建平滑的外观。 平滑 生成贴图坐标―为将贴图材质应用于球棱柱设置所需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十、环形波 环形波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按钮 &“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环形波”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环形波”环形波示例33 使用“环形波”对象来创建一个环形,可选项是不规则内部和外部边,它的图形可以设置为动 画。 也可以设置环形波对象增长动画,也可以使用关键帧来设置所有数字设置动画。 使用 各种特效动画的“环形波”,例如,要描述由星球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步骤 要创建一个基本动画环形波,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一个基本动画环形波,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6. 界面在菜单栏上选择“创建”&“扩展基本体”&“环形波”。 在视口中拖动可以设置环形波的外半径。 释放鼠标按钮,然后将鼠标移回环形中心以设置环形内半径。 单击可以创建环形波对象。 拖动时间滑块以查看基本动画。 由“内边波折”组 & “爬行时间”设置决定。要设置环形增长动画,请选择“环形波计时”组 & “增长并保持或循环增长”。“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34 “环形波大小 组 环形波大小”组 环形波大小 使用这些设置来更改环形波基本参数。 半径―设置圆环形波的外半径。 半径 径向分段―沿半径方向设置内外曲面之间的分段数目。 径向分段 环形宽度―设置环形宽度,从外半径向内测量。 环形宽度 边数―给内、外和末端(封口)曲面沿圆周方向设置分段数目。 边数 高度―沿主轴设置环形波的高度。 高度35 提示: 如果在“高度” 0 离开将会产生类似冲击波的效果,这需要应用两面的材质来使环形 可从两侧查看。 高度分段―沿高度方向设置分段数目 高度分段 沿高度方向设置分段数目。 沿高度方向设置分段数目 “环形波计时 组 环形波计时”组 环形波计时 在环形波从零增加到其最大尺寸时,使用这些环形波动画的设置。 无扩大―设置一个静态环形波,它在“开始时间”显示,在“结束时间”消失。 无扩大 增长并保持―设置单个增长周期。 环形波在“开始时间”开始增长,并在“开始时间”以及“增 增长并保持 长时间”处达到最大尺寸。 循环增长―环形波从“开始时间”到“开始时间”以及“增长时间”重复增长。 循环增长 例如,如果设置“开始时间”为 0 “增长时间”为 25 ,保留“结束时间”默认值 100,并选择 “循环增长”,则在动画期间,环形波将从零增长到其最大尺寸四次。 开始时间―如果选择“增长并保持”或“循环增长”,则环形波出现帧数并开始增长。 开始时间 增长时间―从“开始时间”后环形波达到其最大尺寸所需帧数。 “增长时间”仅在选中“增长并 增长时间 保持”或“循环增长”时可用。 结束时间―环形波消失的帧数。 结束时间 “外边波折”组 使用这些设置来更改环形波外部边的形状。 提示: 为获得类似冲击波的效果,通常,环形波在外部边上波峰很小或没有波峰,但在内 部边上有大量的波峰。 启用―启用外部边上的波峰。 仅启用此选项时,此组中的参数处于活动状态。 默认设置为 启用 禁用状态。 主周期数―设置围绕外部边的主波数目。 主周期数 宽度波动―设置主波的大小,以调整宽度的百分比表示。 宽度波动 爬行时间―设置每一主波绕“环形波”外周长移动一周所需帧数。 爬行时间 次周期数―在每一主周期中设置随机尺寸小波的数目。 次周期数 宽度波动―设置小波的平均大小,以调整宽度的百分比表示。 宽度波动爬行时间―设置每一小波绕其主波移动一周所需帧数。 爬行时间“内边波折”组 使用这些设置来更改环形波内部边的形状。 启用―启用内部边上的波峰。 仅启用此选项时,此组中的参数处于活动状态。 默认设置为 启用 启用。 主周期数―设置围绕内部边的主波数目。 主周期数 宽度波动―设置主波的大小,以调整宽度的百分比表示。 宽度波动 爬行时间―设置每一主波绕“环形波”内周长移动一周所需帧数。 爬行时间 次周期数―在每一主周期中设置随机尺寸小波的数目。 次周期数 宽度波动―设置小波的平均大小,以调整宽度的百分比表示。 宽度波动 爬行时间―设置每一小波绕其主波移动一周所需帧数。 爬行时间36 注意: “爬行时间”参数中的负值将更改波的方向。 要产生干涉效果,使用“爬行时间”给主 和次波设置相反符号,但与“宽度波动”和“周期”设置类似。提示: 要产生最佳“随机”结果, 给主和次周期使用素数, 这不同于乘以二或四的数。 例如, 主波周期为 11 或 17 使用宽度波动 50 与周期为 23 或 31 使用 10 到 20 之间的宽度波动合并, 将产生效果很好的 随机显示边。纹理坐标―设置将贴图材质应用于对象时所需的坐标。 默认设置为启用。 纹理坐标 平滑―通过将所有多边形设置为平滑组 1 将平滑应用到对象上。默认设置为启用。 平滑 十一、软管扩展基本体 “创建”面板 &“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对象类型”卷展栏 &“软管”按钮 “创建”菜单 &“扩展基本体”&“软管” 软管对象是一个能连接两个对象的弹性对象,因而能反映这两个对象的运动。 它类似于弹 簧,但不具备动力学属性。 可以指定软管的总直径和长度、圈数以及其“线”的直径和形状。利用软管为摩托车上一个实际的弹簧建模 步骤 要创建软管,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软管,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在菜单栏上选择“创建”&“扩展基本体”&“软管”。 拖动鼠标,定义软管的半径。 松开鼠标,然后移动鼠标以定义软管的长度。 单击以完成软管的创建。要将软管绑定至两个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将软管绑定至两个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添加软管和其他两个对象。 选择软管。 在“修改”面板 &“软管参数”卷展栏 &“结束点方法”组中,选择“绑定到对象轴”。 在“绑定对象”组中,单击“拾取顶部对象”,然后选择两个对象中的一个。 在“绑定对象”组中,单击“拾取底部对象”,然后选择两个对象中的另一个。 软管的两端将连接到两个对象上。 5. 移动其中一个对象。软管将调整自身,以保持与两个对象的连接。37 界面“软管参数 卷展栏 &“结束点方法 组 软管参数”卷展栏 结束点方法”组 软管参数 结束点方法自由软管 ― 如果只是将软管用作一个简单的对象,而不绑定到其他对象,则选择此选项。绑定到对象轴 ― 如果使用“绑定对象”组中的按钮将软管绑定到两个对象,则选择此选项。“软管参数 卷展栏 &“绑定对象 组 软管参数”卷展栏 绑定对象”组 软管参数 绑定对象仅当选择了“绑定到对象轴”选项时才可用。 可使用控件拾取软管绑定到的对象,并设置对 象之间的张力。 “顶部”和“底部”是任意的描述文字,绑定的两个对象相互之间可以具有任 意的位置关系。 软管的每个端点由总直径的中心定义。 端点放置在要绑定对象的轴点处。 在“层次”面 板 &“调整轴”卷展栏中启用“仅影响效果”按钮后,可通过转换绑定对象来调整绑定对象与 软管的相对位置。 顶部(标签) 顶部(标签)― 显示“顶部”绑定对象的名称。 拾取顶部对象 ― 单击此按钮,然后选择“顶部”对象。 张力 ― 确定当软管靠近底部对象时顶部对象附近的软管曲线的张力。 减小张力,则顶部 对象附近将产生弯曲;增大张力,则远离顶部对象的地方将产生弯曲。 默认值为 100。 底部(标签) 底部(标签)― 显示“底部”绑定对象的名称。 拾取底部对象 ― 单击此按钮,然后选择“底部”对象。 张力 ― 确定当软管靠近顶部对象时底部对象附近的软管曲线的张力。 减小张力,则底部 对象附近将产生弯曲;增大张力,则远离底部对象的地方将产生弯曲。 默认值为 100。 “软管参数”卷展栏 &“自由软管参数”组高度 ― 此字段用于设置软管未绑定时的垂直高度或长度。 不一定等于软管的实际长度。 仅当选择了“自由软管”时,此选项才可用。 “软管参数”卷展栏 &“公用软管参数”组38 分段 ― 软管长度中的总分段数。 当软管弯曲时,增大该选项的值可使曲线更平滑。 默认 设置为 45。 则可以为软管的中心柔体截面设置以下四个参数。 如果禁用, 启用柔体截面 ― 如果启用, 则软管的直径沿软管长度不变。 起始位置 ― 从软管的始端到柔体截面开始处占软管长度的百分比。 默认情况下,软管的 始端指对象轴出现的一端。 默认设置为 10%。 结束位置 ― 从软管的末端到柔体截面结束处占软管长度的百分比。 默认情况下,软管的 末端指与对象轴出现的一端相反的一端。 默认设置为 90%。 周期数 ― 柔体截面中的起伏数目。 可见周期的数目受限于分段的数目。如果分段值不够 大,不足以支持周期数目,则不会显示所有周期。 默认设置为 5。 提示: 要设置合适的分段数目,首先应设置周期,然后增大分段数目,直至可见周期停止 变化。 直径 ― 周期“外部”的相对宽度。 如果设置为负值,则比总的软管直径要小。 如果设置为 正值,则比总的软管直径要大。 默认设置为 -20%。 范围设置为 -50% 到 500%。 平滑 ― 定义要进行平滑处理的几何体。 默认设置为“全部”: 全部 ― 对整个软管进行平滑处理。 侧面 ― 沿软管的轴向,而不是周向进行平滑。 无 ― 不进行平滑处理。 分段 ― 仅对软管的内截面进行平滑处理。 可渲染 ― 如果启用,则使用指定的设置对软管进行渲染。 如果禁用,则不对软管进行渲 染。 默认设置为启用。 生成贴图坐标 ― 设置所需的坐标,以对软管应用贴图材质。 默认设置为启用。 “软管参数”卷展栏 &“软管形状”组39 设置软管横截面的形状。 默认设置为“圆形软管”。 圆形软管 ― 设置为圆形的横截面。 直径 ― 软管端点处的最大宽度。 边数 ― 软管的边的数目。 边设置为 3 表示为三角形的横截面;4 表示为正方形的横截 面;5 表示为五边形的横截面。 增大边数,即可获得圆形的横截面。 默认设置为 8。 长方形软管 ― 可指定不同的宽度和深度设置。 宽度 ― 软管的宽度。 深度 ― 软管的高度。 圆角 ― 将横截面的角倒为圆角的数值。 要使圆角可见,“圆角分段”必须设置为 1 或更 大。 默认设置为 0。 圆角分段 ― 每个倒成圆形的角上的分段数目。 如果设置为 1,则直接斜着剪切角;若设 置为更大的值,则可将角倒为圆形。 默认设置为 0。 旋转 ― 软管沿其长轴的方向。 默认设置为 0。 D 截面软管 ― 与长方形软管类似,但一个边呈圆形,形成 D 形状的横截面。 宽度 ― 软管的宽度。 深度 ― 软管的高度。 圆形侧面 ― 圆形侧面上的分段数目。 该值越大,边越平滑。 默认设置为 4。 圆角 ― 将横截面上圆边的两个角倒为圆角的数值。 要使圆角可见,“圆角分段”必须设置 为 1 或更大。 默认设置为 0。 圆角分段 ― 每个倒成圆形的角上的分段数目。 如果设置为 1,则直接斜着剪切角;若设 置为更大的值,则可将角倒为圆形。 默认设置为 0。 旋转 ― 软管沿其长轴的方向。 默认设置为 0。40 隔断的制作( 课时) 第四章 隔断的制作(2 课时) 教学目标:1、装修隔断的制作 2、二维曲线的应用 3、样条线的使用 教学重点:1、样跳线的绘制方法 2、装修实例的建模方法 教学难点:三维空间尺度的理解掌握 4.1 装修隔断的制作 4.1.1 隔断的制作步骤 1、单位设置成“米” 2、创建一个二维矩形,2 米*1.5 米; 3、去掉开始新图形的勾选,再次创建一个矩形 1.7 米*1.2 米 4、修改面板――挤出――数量:0.1 米 5、创建二维矩形――勾选可渲染选项――长 1.3 米*1 米 6、创建二维矩形――勾选可渲染选项――长 1.5 米*0.8 米 7、放大显示视图的左上角――在三维捕捉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在“栅格和捕捉设 置”窗口当中――选择“主栅格”――取消“禁止低于栅格间距的栅格细分”选项 8、选择 2.5 维捕捉9、 10、在窗口左上角绘制两个矩形如图所示 调整坐标系如图所示11、 然后用镜像复制,选择“实例”,第一次选 X 轴,第二次选择 Z 轴 具体参数如下图所示:41 12、绘制一个星形,参数设置如下:13、绘制椭圆,并复制42 14、用直线连接包边,并进行渲染,效果如图所示43 4.2 二维曲线的应用 4.2.1 线 线形样条线 “创建”面板 &“图形”&“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线形” “创建”菜单 &“图形”&“线形” 使用“线形”可创建多个分段组成的自由形式样条线。 线形示例步骤 要创建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图形”。 在“对象类型”卷展栏上,单击“线”按钮。 选择一个创建方法。 单击或拖动起始点。 单击创建角顶点;拖动创建 Bezier 顶点。5.单击或拖动添加的点。 单击创建角顶点;拖动创建 Bezier 顶点。6.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右键单击可创建一条开口的样条线。 单击第一个顶点并在“是否闭合样条线?”对话框中单击“是”可创建一个闭合的样条线。要使用直线和角度捕捉选项创建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使用直线和角度捕捉选项创建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这两个选项有助于创建常规图形: 在用鼠标创建样条线时, 按住 SHIFT 键可将新的点与前一点之间的增量约束于 90 度 角以内。 使用角的默认初始类型设置,然后单击随后所有的点可创建完全直线的图形。 在用鼠标创建样条线时, 按住 CTRL 可将新点的增量约束于一个角度, 此角度取决于当 前“角度捕捉”设置。 要设置该角度,请转到“自定义”菜单 & “栅格和捕捉设置”,单击“栅格 和捕捉设置”对话框中的“选项”选项卡,并改变“角度(度)”字段的值。44 每个新线段的角度都与前一线段相关,因此角度捕捉仅在放置了前两个样条线顶点(即 起始线段)后才起作用。 在执行此功能时,无需启用角度捕捉。 要用键盘创建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用键盘创建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在 X、Y 和 Z 字段中输入值可指定顶点坐标。 单击“添加点”可将顶点添加到指定坐标的当前线上。 对每个添加顶点重复步骤 1 和步骤 2。 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单击“完成”可创建一条开口的样条线。 单击“闭合”可将当前顶点与初始顶点相连接并且创建一个闭合的样条线。 界面 自动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 因为“线”工具在“修改”面板上没有携带尺寸参数,所以在将其从“创建”面板移至“修改”面板 时,它会转化为可编辑样条线。 当创建线时,“创建”面板会显示原始控件,如“插值”、“渲 染”、“创建方法”和“键盘输入”。 创建线后,转到“修改”面板可以立即访问“选择”和“几何 体”卷展栏来编辑顶点或图形的任意部分。 “渲染 和“插值 卷展栏 渲染”和 插值 插值”卷展栏 渲染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图形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线的创建方法选项与其他样条线工具不同。 单击或拖动顶点时,选择此选项可控制创建顶 点的类型。 在使用这些设置创建线期间,可以预设样条线顶点的默认类型: “初始类型 组 初始类型”组 初始类型 当单击顶点位置时设置所创建顶点的类型。 角―产生一个尖端。 样条线在顶点的任意一边都是线性的。 平滑―通过顶点产生一条平滑,不可调整的曲线。 由顶点的间距来设置曲率的数量。 平滑 “拖动类型 组 拖动类型”组 拖动类型 当拖动顶点位置时设置所创建顶点的类型。 顶点位于第一次按下鼠标键的光标所在位置。 拖动的方向和距离仅在创建 Bezier 顶点时产生作用。 角―产生一个尖端。 样条线在顶点的任意一边都是线性的。 平滑―通过顶点产生一条平滑,不可调整的曲线。 由顶点的间距来设置曲率的数量。 平滑45 Bezier―通过顶点产生一条平滑,可调整的曲线。 通过在每个顶点拖动鼠标来设置曲率的值和曲线的方 向。“键盘输入 卷展栏 键盘输入”卷展栏 键盘输入 线的键盘输入与其他样条线的键盘输入不同。 输入键盘值继续向现有的线添加顶点,直到 单击“关闭”或“完成”。 添加点―在当前 X/Y/Z 坐标上对线添加新的点。 添加点 闭合―使图形闭合,在最后和最初的顶点间添加一条最终的样条线线段。 闭合 完成―完成该样条线而不将它闭合。 完成4.2.2 矩形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矩形” “创建”菜单 &“形状”&“矩形” 使用“矩形”可以创建方形和矩形样条线。矩形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矩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矩形,请执行以下操作:1. 2. 3. 4. 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矩形”。 选择一个创建方法。 在视口中拖动以创建矩形。 可以选择按住 CTRL 键,同时拖动,以将样条线约束为方形。界面 “渲染 和“插值 卷展栏 渲染”和 插值 插值”卷展栏 渲染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矩形使用“中心”或“边”的标准创建方法。 大多数基于样条线的形状都共享相同的“创建方法”参数。 有关 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46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创建矩形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长度―指定矩形沿着局部 Y 轴的大小。 长度 宽度―指定矩形沿着局部 X 轴的大小。 宽度 角半径―创建圆角。 设置为 0 时,矩形包含 90 度角。 角半径 4.2.3 圆形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圆形” “创建”菜单 &“形状”&“圆形” 使用圆形来创建由四个顶点组成的闭合圆形样条线。圆形示例 步骤 要创建原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原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界面 “渲染”和“插值”卷展栏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圆形”形状使用“中心”或“边”的标准创建方法。 大多数基于样条线的形状都共享相同的“创 建方法”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 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圆形”。 选择一个创建方法。 在视口中拖动以绘制圆形。47 创建圆形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半径 ―指定圆形的半径。4.2.4 椭圆样条线“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椭圆” “创建”菜单 &“形状”&“椭圆” 使用“椭圆”可以创建椭圆形和圆形样条线。椭圆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椭圆,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椭圆,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椭圆”。 选择一个创建方法。 在视口中拖动以绘制椭圆。 可以选择按住 CTRL 键,同时拖动,以将样条线约束为圆。 界面 “渲染 和“插值 卷展栏 渲染”和 插值”卷展栏 渲染 插值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椭圆形使用“中心”或“边”的标准创建方法。 大多数基于样条线的形状都共享相同的“创建方 法”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创建“椭圆”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长度―指定椭圆沿着局部 Y 轴的大小。 长度 宽度―指定椭圆局部 X 轴的大小。 宽度48 4.2.5 弧形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弧形” “创建”菜单 &“形状”&“弧形” 使用弧形来创建由四个顶点组成的打开和闭合圆形弧形。 步骤 中央方法创建弧形 请执行以下操作: 方法创建弧形, 要采用端点 - 端点 - 中央方法创建弧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 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弧形。 选择“端点 - 端点 - 中央”创建方法。 在视口中拖动以设置弧形的两端。 松开鼠标按钮,然后移动鼠标,并单击以指定两个端点之间弧形上的第三个点。采用“端点 中央”创建方法来创建弧形 采用 端点 - 端点 - 中央 创建方法来创建弧形 端点方法创建弧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采用中间 - 端点 - 端点方法创建弧形,请执行以下操作:1. 2. 3. 4. 5. 6. 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弧形。 选择“中间 - 端点 - 端点”创建方法。 按下鼠标按钮以定义弧形的中心。 拖动并释放鼠标按钮可定义弧形的起点。 移动鼠标,并单击以指定弧形的其他端。49 采用“中间 - 端点 - 端点”创建方法来创建弧形 采用 中间 端点 创建方法来创建弧形 界面 “渲染 和“插值 卷展栏 渲染”和 插值 插值”卷展栏 渲染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创建方法”卷展栏这些选项确定在创建弧形时所涉及的鼠标单击的序列。 中央―拖动并松开以设置弧形的两端点, 然后单击以指定两端点之间的第三 端点 - 端点 - 中央 个点。 端点―按下鼠标按钮以指定弧形的中心点, 拖动并松开以指定弧形的一个端 中间 - 端点 - 端点 点,然后单击以指定弧形的其他端点。 “参数”卷展栏创建“弧形”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半径―― 半径――指定弧形的半径。 ―― 从――在从局部正 X 轴测量角度时指定起点的位置。 ―― 至――在从局部正 X 轴测量角度时指定端点的位置。 ―― 扇形区―启用此选项后,以扇形形式创建闭合样条线。 起点和端点将中心与直分段连接起 扇形区 来。闭合的扇形区弧形 反转―启用此选项后, 反转弧形样条线的方向, 并将第一个顶点放置在打开弧形的相反末端。 只要该形状保持原始形状 (不是可编辑的样条线) 可以通过切换“反转”来切换其方向。 如 , 果弧形已转化为可编辑的样条线,可以使用“样条线”子对象层级上的“反转”来反转方向。4.2.6 圆环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圆环” “创建”菜单 &“形状”&“圆环”50 使用“圆环”可以通过两个同心圆创建封闭的形状。 每个圆都由四个顶点组成。圆环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圆环,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圆环,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圆环”。 选择一个创建方法。 拖动并释放鼠标按钮可定义第一个圆环圆形。 移动鼠标然后单击可定义第二个同心圆环圆形的半径。 第二个圆形可能比第一个圆形大或小。界面 “渲染 和“插值 卷展栏 渲染”和 插值 插值”卷展栏 渲染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圆环形状使用“中心”或“边”的标准创建方法。 大多数基于样条线的形状都共享相同的“创建 方法”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创建圆环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半径 1―设置第一个圆的半径。 半径 2―设置第二个圆的半径。 4.2.7 多边形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多边形” “创建”菜单 &“形状”&“多边形” 使用“多边形”可创建具有任意面数或顶点数 (N) 的闭合平面或圆形样条线。51 多边形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多边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多边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界面 “渲染”和“插值”卷展栏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多边形使用“中心”或“边”的标准创建方法。 大多数基于样条线的形状都共享相同的“创建方 法”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多边形”。 选择一个创建方法。在视口中拖动并释放鼠标按钮可绘制多边形。创建“多边形”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半径―指定多边形的半径。 您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指定半径: 半径 内接―从中心到多边形各个角的半径。 内接 外接―从中心到多边形各个面的半径。 外接 边―指定多边形使用的面数和顶点数。 范围为 3 至 100。 角半径―指定应用于多边形角的圆角度数。 设置为 0 指定标准非圆角。 角半径 圆形―启用该选项之后,将指定圆形“多边形”。 圆形 4.2.8 星形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星形”52 “创建”菜单 &“形状”&“星形” 使用“星形”可以创建具有很多点的闭合星形样条线。 星形样条线使用两个半径来设置外点 和内谷之间的距离。星形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星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星形,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界面 “渲染 和“插值 卷展栏 渲染”和 插值 插值”卷展栏 渲染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星形”。 拖动并释放鼠标按钮可定义第一个星形圆形。 移动鼠标,然后单击可定义第二个星形半径。创建星形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半径 1―指定星形内部顶点(内谷)的半径。 半径 2―指定星形外部顶点(外点)的半径。 点数―指定星形上的点数。 范围为 3 至 100。 点数 星形所拥有的顶点数是指定点数的两倍。 一半的顶点位于一个半径上,形成外点,其余的 顶点位于另一个半径上,形成内谷。 扭曲―围绕星形中心旋转顶点(外点)。 从而将生成锯齿形效果。 扭曲 圆角半径 1―圆化星形的内部顶点(内谷)。 圆角半径 2―圆化星形的外部顶点(外点)。 4.2.9 文本样条线 “创建”面板 &“图形”&“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文本” “创建”菜单 &“图形”&“文本”53 使用“文本”来创建文本图形的样条线。 文本可以使用系统中安装的任意 Windows 字体, 或者“类型 1 PostScript”字体,它安装在“配置路径”对话框中的“字体”路径指向的目录中。 因为字体只在第一次使用时加载,所以以后在程序中更改字体路径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程 序可以使用字体管理器,则在使用新路径之前必须重新启动该程序。文本示例 可以在“创建”面板中编辑文本,或之后在“修改”面板中编辑。 使用文本图形 文本图形将文本保持为可编辑参数。 您可以随时更改文本。 如果文本使用的字体已从系统 中删除,则 3ds max 仍然可以正确显示文本图形。 然而,要在编辑框中编辑文本字符 串,必须选择可用的字体。 场景中的文本只是图形,在图形中每个字母,有时是字母的一部分都是单独的样条线。 可 以应用修改器,例如编辑样条线,弯曲,和挤出,来编辑“文本”图形,与编辑任意其它图形 一样。 步骤 要创建文本,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文本,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图形”。 单击“文本”。 在“文本”框中输入文本。 要定义插入点,请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在视口中单击可以将文本放置在场景中。 将文本拖动到位置,然后释放鼠标按钮。字符, 执行以下操作: 要输入特殊的 Windows 字符,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按住 ALT 键。 在数字小键盘上输入字符的数值。必须使用数字小键盘,而不是字母键盘上面的数字行。对于某些字符,必须先输入 0。 例如,0233 会输入加上重音符的 e。 3. 界面 文本可用的设置包括字间距,行间距,对齐,多行,以及手动更新选项。54 释放 ALT 键。 “渲染”和“插值”卷展栏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创建文本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字体列表―可以从所有可用字体的列表中进行选择。 可用的字体包括: 字体列表 Windows 中安装的字体。 “类型 1 PostScript”字体,它安装在“配置路径”对话框中的“字体”路径指向的目录中。斜体按钮―切换斜体文本。 斜体按钮下划线按钮―切换下划线文本。 下划线按钮左侧对齐―将文本对齐到边界框左侧。 左侧对齐居中―将文本对齐到边界框的中心。 居中右侧对齐―将文本对齐到边界框右侧。 右侧对齐对正―分隔所有文本行以填充边界框的范围。 对正 注意:四个文本对齐按钮需要多行文本才能生效, 因为它们作用于与边界框相关的文本。如 果只有一行文本,则其大小与其边界框的大小相同。 尺寸―设置文本高度,其中测量高度的方法由活动字体定义。 第一次输入文本时,默认尺 尺寸 寸是 100 单位。 字间距―调整字间距(字母间的距离)。 字间距 行间距―调整行间距(行间的距离)。 只有图形中包含多行文本时这才起作用。 行间距 文本编辑框―可以输入多行文本。 在每行文本之后按下 ENTER 键可以开始下一行。 文本编辑框55 初始的默认会话是“MAX 文本”。 编辑框不支持自动换行。 可以从“剪贴板”中剪切和粘贴单行和多行文本。 “更新”组 这些选项可以选择手动更新选项,用于文本图形太复杂,不能自动更新的情况。 更新―更新视口中的文本来匹配编辑框中的当前设置。 仅当“手动更新”处于启用状态时, 更新 此按钮才可用。手动更新―启用此选项后,键入编辑框中的文本未在视口中显示,直到单击“更新”按钮时才会显示。 手动更新4.2.9 螺旋线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螺旋线” “创建”菜单 &“形状”&“螺旋线” 使用“螺旋线”可创建开口平面或 3D 螺旋形。螺旋线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螺旋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螺旋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3. 4. 5. 6. 7. 界面 “渲染 卷展栏 渲染”卷展栏 渲染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插值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螺旋线”。 选择一个创建方法。 按鼠标按钮可定义“螺旋线”起点圆的第一个点。 拖动并释放鼠标按钮可定义“螺旋线”起点圆的第二个点。 移动鼠标,然后单击可定义“螺旋线”的高度。 移动鼠标,然后单击可定义“螺旋线”末端的半径。56 螺旋线不同于其他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因为它始终使用自适应插值: 由圈数决定螺旋线中 的顶点数。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螺旋线形状使用“中心”或“边”的标准创建方法。 大多数基于样条线的形状都共享相同的“创 建方法”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创建螺旋线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半径―指定螺旋线起点的半径。 半径 半径 2―指定螺旋线终点的半径。 高度―指定螺旋线的高度。 高度 圈数―指定螺旋线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圈数。 圈数 偏移―强制在螺旋线的一端累积圈数。 高度为 0.0 时,偏移的影响不可见。 偏移只随偏移设置变化的螺旋样条线? ? ?偏移 C1.0 将强制向着螺旋线的起点旋转。 偏移 0.0 将在端点之间平均分配旋转。 偏移 1.0 将强制向着螺旋线的终点旋转。 CW/CCW―方向按钮设置螺旋线的旋转是顺时针 (CW) 还是逆时针 (CCW)。 4.2.10 螺旋线样条线 “创建”面板 &“形状”&“样条线”&“对象类型”卷展栏 &“螺旋线” “创建”菜单 &“形状”&“螺旋线” 使用“螺旋线”可创建开口平面或 3D 螺旋形。 螺旋线的示例 步骤 要创建螺旋线 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螺旋线,请执行以下操作: 1. 2. 转到“创建”面板,然后选择“形状”。 单击“螺旋线”。57 3. 4. 5. 6. 7. 界面选择一个创建方法。 按鼠标按钮可定义“螺旋线”起点圆的第一个点。 拖动并释放鼠标按钮可定义“螺旋线”起点圆的第二个点。 移动鼠标,然后单击可定义“螺旋线”的高度。 移动鼠标,然后单击可定义“螺旋线”末端的半径。“渲染 卷展栏 渲染”卷展栏 渲染 所有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共享这些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插值 螺旋线不同于其他基于样条线的形状,因为它始终使用自适应插值: 由圈数决定螺旋线中 的顶点数。 “创建方法 卷展栏 创建方法”卷展栏 创建方法 螺旋线形状使用“中心”或“边”的标准创建方法。 大多数基于样条线的形状都共享相同的“创 建方法”参数。 有关这些参数的解释,请参见样条线。 “参数 卷展栏 参数”卷展栏 参数创建螺旋线之后,可以使用以下参数进行更改: 半径―指定螺旋线起点的半径。 半径 半径 2―指定螺旋线终点的半径。 高度―指定螺旋线的高度。 高度 圈数―指定螺旋线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圈数。 圈数 偏移―强制在螺旋线的一端累积圈数。 高度为 0.0 时,偏移的影响不可见。 偏移只随偏移设置变化的螺旋样条线 偏移 C1.0 将强制向着螺旋线的起点旋转。 偏移 0.0 将在端点之间平均分配旋转。 偏移 1.0 将强制向着螺旋线的终点旋转。58 CW/CCW―方向按钮设置螺旋线的旋转是顺时针 (CW) 还是逆时针 (CCW)。第五章 制作阳台与栏杆(4 课时) 教学目标: 1、二维曲线的应用; 2、修改面板的应用; 3、曲线的附加、分离; 4、点的焊接 5、阵列复制; 教学重点:二维曲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二维曲线的修改 5.1 阳台与栏杆的制作5.1.1 阳台与栏杆的制作步骤 1、将系统单位设置成米 2、产生一段螺旋曲线,参数如图所示3、将主网格细化显示,如图所示4、镜像复制出另一个螺旋线 5、用三维栅格捕捉按钮,打开圆弧选项,将两个螺旋线相连59 6、将所有的线结合成组 7、镜像上下复制8、 9、产生其它线性 再产生一段螺旋线,参数如图所示10、 11、在画一段直线把它连接起来 在成组一段栏杆60 12、 隐藏当前曲线 13、绘制如图所示的曲线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到修改面板中去,单击“附加”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曲线,再“焊接”圆弧与直 线的接点 将此线在前视图内沿垂直方向复制上移 0.6 米,并隐藏掉上方的线 选中修改器当中的“样条线”以复制方式分离该曲线 以本曲线为中心,向两边拉出.02 米的轮廓线。 选择该线并挤出 0.2 米 选择分离出来的曲线,选择修改器当中“样跳线”并按“关闭”按钮,闭合该 曲线,选择该曲线,挤出值为 0。 将阳台包边成组 取消隐藏 选择成组的栏杆组建,并显示“阵列复制按钮” ,并选择间隔工具,参数设置,61 如下图所示 22、 23、 删除掉栏杆原始组件,对齐栏杆 渲染透视图效果62 5.2 文字的应用 5.2.1 文字的制作1、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AUTODESK” ; 2、在修改面板当中加入“倒角”效果; 参数设置以及最终效果如图所示:63 第六章标志与旋转体的制作( 课时) 标志与旋转体的制作(8 课时)教学目标: 1、标志的制作; 2、旋转体的制作; 教学重点:二维曲线的应用 教学难点:旋转成形概念的建立6.1 标志的制作6.1.1 标志制作的详细步骤 1、创建一个同心圆圆环。参数如图所示:2、添加倒角参数以及最终渲染效果如图所示:64 3、在圆环中心创建一个“五角星”放置在圆环中心,参数如下图所示:4、进入修改面板把五角星的“步数”设置为 0 5、调整五角星的参数值,最终渲染效果如图所示:65 6.2 旋转体的制作6.2.1 花瓶的制作1、先用二维曲线绘制花瓶的轮廓线2、向内拖出轮廓线 3、选择修改面板中的顶点次物体层级,将所有顶点改为平滑方式 4、细致调节部分节点 5、回到修改器的 line 层级,添加“车削” 6、对齐方式当中选择“最小” 7、可以继续修改顶点,可以配合“显示最终结果开/关切换” 8、勾选“焊接内核” 最终渲染结果如图所示:66 6.2.2 吸顶灯的制作 1、先将单位设置成米 2、将三维捕捉工具进行设置3、在前视图当中绘制一段圆弧 4、并在其顶端绘制三个小圆5、选择编辑样条曲线,选择“附加”选项,使之成为一条曲线 6、选择“车削” 7、增加旋转段数,并“焊接内核”67 8、参数设置及最终渲染效果如图所示6.2.3 相框的制作 1、在前视图当中绘制相框的侧面形态2、并选择“修改”面板调节各节点位置,以使其尽善尽美 3、选择上图侧节点使其圆角化,数值为 3 4、回到 line 层级然后添加“车削”68 5、选择车削的“轴”子层级,并将轴向坐移动 6、修改“分段”数为 4 7、取消“平滑”的选择,让其出现清晰的转折 8、渲染透视图得到最终效果放样物体的制作( 课时) 第七章 放样物体的制作(8 课时)教学目标: 1、对开式窗帘的制作; 2、窗幔的制作; 3、电话的制作; 教学重点:放样的应用 教学难点:放样成形概念的建立 7.1 放样复合对象 选择路径或图形。 &“创建”面板 &“几何体”&“复合对象”&“对象类型”卷展栏 &“放样” 选择路径或图形。 &“创建”菜单 &“复合对象”&“放样” 。69 创建为放样图形的路线。 创建为放样图形的路线。 放样对象是沿着第三个轴挤出的二维图形。 从两个或多个现有样条线对象中创建放样对象。 这些样条线之一会作为路径。 其余的样条线会作为放样对象的横截面或图形。 沿着路径排 列图形时,3ds max 会在图形之间生成曲面。 可以为任意数量的横截面图形创建作为路径的图形对象。 该路径可以成为一个框架,用于 保留形成对象的横截面。 如果仅在路径上指定一个图形,3ds max 会假设在路径的每个 端点有一个相同的图形。 然后在图形之间生成曲面。 3ds max 对于创建放样对象的方式限制很少。 可以创建曲线的三维路径,甚至三维横截 面。 使用“获取图形”时,在无效图形上移动光标同时,该图形无效的原因将显示在提示行中。 与其他复合对象不同, 一旦单击复合对象按钮就会从选中对象中创建它们, 而放样对象与它 们不同,单击“获取图形”或“获取路径”后才会创建放样对象。 场景具有一个或多个图形时启用“放样”。 要创建放样对象,首先创建一个或多个图形,然 后单击“放样”。 单击“获取图形”或“获取路径”,并且在视口中选择图形。 创建放样对象之后,可以添加并替换横截面图形或替换路径。 也可以更改或设置路径和图 形的参数动画。 不可以对图形的路径位置设置动画。 可以将放样对象转换为 NURBS 曲面。 步骤 要创建放样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创建放样对象,请执行以下操作: 创建放样对象很详细而且可以提供很多选择,但基本过程很简单。 1. 2. 3. 创建要成为放样路径的图形。 创建要作为放样横截面的一个或多个图形。 执行下列操作之一:70 ? ?选择路径图形并使用“获取图形”将横截面添加到放样。 选择图形并使用“获取路径”来对放样指定路径。 使用“获取图形”来添加附 加的图形。可以使用放样显示设置在线框和着色视窗中查看放样所生成的蒙皮。 要使用“获取路径 来创建放样 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使用 获取路径”来创建放样,请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路径 来创建放样, 1. 2. 3. 4. 5. 选择图形作为初始横截面图形。 单击“创建”面板 &“几何体”&“复合对象”&“放样”。 在“创建方法”卷展栏上单击“获取路径”。 选择“移动”、“复制”或“实例”。 单击路径的图形。当将鼠标移动到有效的路径图形上时,光标会变为“获取路径”的光标。 如果光标在图形上 未改变,那么该图形是一个无效的路径图形并且不能选中。 选中路径的初始顶点放置在初 始图形的轴上,并且路径切线与图形的局部 Z 轴对齐。 要使用“获取图形 创建放样 请执行以下操作: 要使用 获取图形”创建放样,请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图形 创建放样, 1. 2. 3. 4. 5. 6. 选择一个有效的路径图形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eygen.exe注册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