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基本功练习对高血压有益吗

亚健康人群习练太极拳效果最好
亚健康人群习练太极拳效果最好
8月4日,河南温县陈家沟陈伯祥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陈式太极拳第11代传人陈春生来到我市,在我市举办太极拳(小架)高级培训班,我市100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培训。在培训班即将结束之际,记者就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及习练太极拳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采访了陈春生老师。
陈春生,1965年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第19代嫡亲后裔,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正宗传人,自幼在陈家沟师从太极拳大师陈伯祥,跟随陈伯祥习练陈氏太极拳小架。经过几十年的勤学苦练,思考体悟,深得师父陈伯祥赞许,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得到了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系统真传。陈春生为人谦和,武德高尚,深受陈伯祥老师器重。现为陈氏太极拳小架陈伯祥拳术研究会会长。
记者:陈老师,您好,您这是第几次来格尔木传授陈氏小架太极拳?可以说说您每次来格尔木的感受吗?
陈春生:我已经是第九次来格尔木了。2005年第一次来格尔木时,感觉大街上冷冷清清的,人少,车少。以后每年都要来一趟,每次来都感觉变化很大,尤其是近几年,格尔木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街上车水马龙的,很有现代化大都市的味道。尤其是体育场修建得非常漂亮,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就拿学习太极拳的人来说,2005年的时候格尔木才5个人学,今年达到200多人,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格尔木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十分迫切,所以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
记者:您是从几岁开始习练太极拳的?习练太极拳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陈春生:我从8岁就开始练习太极拳,到现在已经40年了。河南温县陈家沟人世世代代都练习太极拳,习武在我们家乡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强身健体的同时,也将陈氏小架太极拳世代传承了下来。陈式小架太极拳具有刚柔相济、螺旋缠绕、快慢相间的特点,亚健康人群练习太极拳效果最好,坚持练习太极拳,很多慢性病不治而愈,如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着一定的医疗辅助作用。因为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注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协调,练习时一方面可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另外对精神健康也有好处,首先是消除压力,练拳时要求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于“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协调,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而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其次,太极拳提倡身心和谐协调,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而且讲求心静体松,要求人们抛开生活压力和负担,真正享受到放松的轻快。第三,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放松。要心静,身心完全沉浸在运动中,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使心情愉快、平静,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记者:据说陈氏小架太极拳一直被陈氏家族长期视为绝密的“看家拳”,是“传内不传外”的,且师承严格,为什么现在开始广为传授呢?练习太极拳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陈春生:陈氏小架太极拳是陈氏家族数代几百年心血甚至付出生命得来的,是陈氏家族看家护院的法宝,一直是秘密在自己家族内部传授。随着时代的变迁,陈氏家族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为了让更多人掌握陈氏小架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原理,也为了让陈氏小架太极拳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我们开始积极传播,从而让广大太极爱好者从中受益。
练习陈氏小架太极拳可能会出现4个方面的问题,练习时需要注意,一是膝盖疼,主要是站姿不正确,下盘没有放松;二是腰疼,泛裆太过造成;三是胸闷,主要是含胸不够;四是头晕头疼,身体没有放松,打拳时浑身僵硬,气血上升造成。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每个人都面临着很大压力,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加。而太极拳这种松柔缓慢的健身方式很适合高原人健身。所以,太极拳这种健身方式正在被更多的人接受。记者 王启瑛
图为陈春生正在指导格尔木学员习练太极拳。年轻人打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大二上学期选了体育保健,学的是简化太极拳,感觉的确有点健身效果。不过毕竟在常人的 印象里,打太极拳是老人的专利,那么对年轻人又是如何的呢?
按投票排序
年轻人练太极,最大的好处,就是比坐着强。
年轻人学太极拳,主要有三方面:心境、性格、健康。顺便交代下背景:我学的是陈氏太极,算是师从名师,具体的就不提了,师傅比较低调,师叔曾经是有名的中国南拳王。两名师兄要曾在香港国际武术大赛上斩获对应组别的国际金奖,其中一个师兄拿了3个金牌,另一个师兄是1金2银。心境
我们练武的地方不是什么武馆,就是在一个小广场。我还记得广场左边就是那种很多阿姨在跳广场舞,右边就是打篮球的地方,广场是非常吵闹,我们要专心下来打拳是非常难的,非常多的路人会盯着看我们,甚至指指点点。
一开始我很难进入状态,尤其刚学的时候,被太多同龄人围观,我算是师傅当时的徒弟中最年轻的。后来在引导下,慢慢学习后开始进入了状态,就算有人指指点点说什么和那些吵闹的音乐声,旁人异常的眼光也能做到专心自如。
这只是其一,太极本身很有修身养性的作用,所以会把自己的心境慢慢磨得跟同龄人有少许不同,在日常的学习练武之中,能变得非常冷静平静,临危不乱,脾气也会变得温和很多。性格
众所周知,太极本身是很慢的,以柔化刚是基本知识,必须不能急。而我的性子本身是有点急的,所以连起太极来是要比其他人痛苦很多。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在练习每一个动作的时候,我都急着想学下一个动作,而这个时候师傅总是说:你不要急,先把这个练好,不要僵硬,一个动作够你练一年都可以。
这两年我把太极丢了,非常的不舒服。以前的时候,性子方面要比现在好得多,心里再乱只要打一套太极下来,一切都平静了。在我看来,一个能学太极,认真打太极的年轻人,是一个非常值得深交的年轻人。
不得不讲得就是我一个朋友,当时我们两个是一起跟着师傅学的,可是他学了没有多久之后就放弃了,没坚持下去。这让我觉得很可惜。能遇到师傅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师傅不是收费教学的那种,是看谁顺眼才收的。所以不涉及利益的东西。
说太极是老人打的,这绝对是一个误区。
学太极对年轻人来说,真的是一个让人“静下来”的好做法。健康
我以前也是不信的,练习之后身体确实是好很多。
太极是柔性拳,不是刚性的,所以作为一个瘦子,练了很多还是没有长胖,很忧伤。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就是我身体非常不舒服,头痛得非常厉害,那一次我还是坚持是打了两次完整的下来,结束我浑身出汗,脑子清醒,舒服得很,当场就好了,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自从学了太极后,那段时间我的身体都非常的好,没有感冒没有什么病痛之类,现在荒废后又搞互联网身体确实没有以前好了。我这里再总结一下:太极不是老人打的,老少皆宜,益处多多。尤其陈氏,是有很多竞赛套路,动作会更大幅度和更有劲一点,非常适合年轻人。学校教的那种太极是非常不靠谱的,当年我在大学的时候学校也有老师教,教的非常不正宗,一眼就看出来是没有跟过师傅学过,都是“义务教育”出来的结果,再教给学生。形不到位,神也不到位,学了根本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我心里还是想着能再捡回来的。较比我的师兄等,我毫无成绩,非常惭愧。
太极拳是男女老少都可以打的拳。而且个人认为越早接触越好。太极拳的好处。学习太极拳有什麼好处 一)生理效益:
太极拳结合了传统导引、吐纳的方法,著重练身、练气、练意三者之间的紧密调协。练习时一方面可锻鍊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又能透过呼吸与动作间的相互配合,对内脏加以按摩锻鍊,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好处一:增加神经系统的灵敏性——练太极要「心静意定」,练拳时必先令大脑皮层休息(心静),将协调全身内外器官机能的任务交由中枢神经系统(意定)执行,加强了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好处二:畅通经络、血管、淋巴及循环系统——因练太极拳的时间不会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带氧运动一样,能使血气运行顺畅。练了若干时间,会察觉有指尖麻软发痹、关节微响、针刺、腹鸣等感觉。根据中国医学理论认为这是经络畅通的反应。透过搂拗屈膝绞转等运动,动脉血管得到适量挤压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运行,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促进了淋巴系统的新陈代谢,加强了个人的抵抗力。
好处三:改进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极拳多以慢速走圆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运动,加上重心交替变换,运行动作又多搂、拗、绞转,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动如下势、蹬脚等式子,能改善各关节的柔韧度。
好处四:提高心肺功能——练太极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实,透过深、长、细、缓、匀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气量及递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数,确保气体能充分交换,相对地提高了各器官的获氧量。又因练太极拳时间较长(连打四次廿四式太极拳约需时廿多分钟),此等带氧性活动能训练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处五:治疗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练拳时各关节、肌肉、骨骼会相互牵引、绞缠、挤压和舒张,内脏又因腹式呼吸(腹实胸实)而产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横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对肠的蠕动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练拳时的舌顶上颚,唇齿轻闭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总之,经过中西方多面的科学化研究证实,长年修习太极拳能对各种慢 性 病
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消化不良、风湿关节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医疗作用。这是无可推诿的事实! 二)精神效益:
好处一:消除压力——练拳时因要「心静用意,心无杂念」,又要体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极拳本身要求刚柔并重,呼吸调协,各器官的获氧量相对提高,故练后使人顿感轻快,压力尽消,情绪稳定平伏;又因练拳后血气循环畅旺,精神亦抖擞起来,工作效率自然提高。这无疑对样样讲求效率、日常生活紧张、精神压力沉重的香港人有著正面的帮助。
好处二:认识及体验和谐协调的阴阳哲学观(周昭和1996)——太极拳倡身心和谐调协,不强已所难,内外相合、虚实分明、刚柔互兼。正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这种讲求明白阴阳对立统一辨正关系的哲学,就是太极拳之创作精神哲理之本。
好处三:认识不以强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观——太极拳论所说之「舍己从人」,彰显了太极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独特武学精神。太极倡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一切回击纯顺应对方来势,以灵巧的动作,较小的力气加殊其上,使来犯者失准而落败。故太极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发挥出来,其终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败之地」罢了,绝无加害对方之意!
好处四:了解修身处世之道——修习太极拳要讲求「中正安舒,心静体松」,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最佳座右铭。透过练太极拳,学生可以体会到立身不正之弊:劳劳终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态;平日只要学会「心静」,抛开生活压力的负担,就能体验到「体松」之感!
陈氏 -(缠丝劲内化) -& 杨氏 -(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 -&
24最早我接触的也是24,练了一点,没啥兴趣直到我google太极拳渊源,看到陈氏新架,惊呆了这哪是老年人练的拳啊后来大学断断续续的把83学全了可是就是坚持不下去,拖延症几乎又一天一天爆发无间断练习最长也没超过两周,不过已经能感觉到长期肯定有好处的并且太极拳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接触越早越好虽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总有点像十八就开始读书与八十读书的区别现在的社会鸭梨大,年轻人工作后,基本上腰、颈椎慢慢积累,都会出现点问题,周围有去牵引 理疗啊啥的,费时费力费钱我的情况有点像吃药while( (脖子or腰) == 疼的受不了 )
恶补几天 #每天坚持1-3遍
情况缓解 #可以好几周相安无事
放弃治疗 #不疼了就不想去练了,好了伤疤忘了疼
脖子 = 腰 = 疼的受不了
现在想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坚持一个月,再来看看效果如何
从1995年打24式开始接触太极拳,后来和陈万义老师学小架陈氏,基本上早晨都会打打。越来越觉得太极拳深不可测:1、我们打的其实只是套路,所谓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绝大多数一大群人配乐练得整齐划一的所谓太极拳,其实充其量也就是太极操;2、每天早晨打打太极操也很好,可以舒活经络,靠外动带动内动。虽然只是太极操,但坚持打个十年,心境会变得平和很多,反应也变得敏捷一些;3、如果配合站桩,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善,但有些老师未必会教,有些“老师”自己都不懂;4、太极能帮助我们从身体层面上感悟到道家的哲学思想。5、太极、道家或佛家的一些修行方法,是减法不是加法,是要让我们回到松静自然的身体和心灵状态,而不是增加某些技巧或技能。
练了太极之后,我上公交车没座位坐的时候站得可稳了。。。
年轻人不要光练套路。要再练练基本功,比如深蹲起、俯卧撑、仰卧起坐、抖杆、拧尺、打沙袋什么的。这样不枯燥。一定要注意运动损伤。
太极拳是个争议话题。。。这么说吧,两百个身体状况接近的人,分成两组,一组练习太极拳,每天2小时;另一组按照健身教练和营养专家以及医生(西医)的指导,每天进行2小时的体育锻炼。一年之后,看看是哪组的效果更好。包括各项人体机能的,各种体检指标的。如果说作为武术、拳法、格斗技,也是找两百个人分两组,一组只练太极拳,另一组接受科学、规范的各种西式格斗技能的练习,每天练习时间相等,三年之后看看分别是什么水准。哎呀,我忘记真传的太极拳是市面上看不到的了,你们练的都不是真正的太极!
男人50岁之前别练太极
有没有发觉小的时候,虽然细胳膊细腿,但是精力充沛得一塌糊涂。长大了就整天昏昏沉沉的
太极拳能慢慢养你的身体主要是内脏。但也没有健身看着成效大
年轻人嘛,给个时间让自己发发呆也好
练过太极拳后感觉身有微汗,心情安定舒适,对身体大有裨益。太极拳分为高、中、低三势。高势基本不用膝盖,因而对膝盖不会产生损害。本人练得低势,刚开始练确实觉得膝盖疼,但后来慢慢的就不疼了,不知什么缘故。对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来说,练太极最大的收益感觉是一种哲学思想。如立身中正,告诉我们要有独立的思维意识,不偏不倚。捧、捋、挤、按、采、列、肘、靠,各有各的韵味,细细体会,必会大有收获。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较大,很容易引起亚健康,太极拳老少咸宜,习练方便,普通室内也可以联系,成本较低。 看似舒缓柔和,实则外动全身关节,内养五脏六腑。外能活脉筋骨,内可保养生命元气。健康运动不应该等年纪大了或者身体不健康状态出现才开始,应从年轻时便进行。
对于我来讲,最见效的是,治疗肠胃!本人胃不好,如果有固定时长太极拳锻炼之后,不管是什么24、48还是陈氏……打完了之后胃很舒服。或者肚子咕噜噜响(然后就去Sshit了),或者变得饿(助消化)。另外还可以体会到“松”,不是松懈,是一种内静外松的状态,将这种状态应用于乐器演奏(比如古琴)、读书、书法绘画等,甚至是走路、睡觉,都会让你得到充分体会个中感情,得到更好的效果。上面有人说练太极拳对膝盖伤害很大。那可能是姿势不对,重心点不能单单落在膝盖上,头要悬住,大腿肌肉是均匀支持的。或者用高架吧!不过任何运动都对膝盖有损伤,损伤最大的比较常见的运动是跑步、慢跑。
健身自保。古太极本是有实战能力的,撇开张三丰之类的传说来看,早期的太极是作为刀盾兵战场上保命杀敌的技巧。虽然现代太极少了许多类似炮锤的手法,但是毕竟学好了对于身体协调性,敏捷都有帮助。退一万步说,别人和你对拳,你练过太极,能保证一拳打出去发七分留三分,卸对方的力,至少能保证在一对一赤手空拳对打时立于不败之地。马步有师傅指点的话对于四头肌和核心力量的训练还是很有效的,再加上协调性,足以保证你对于一般运动的上手能力强于一般人~~ 年轻人运动能力好还是可以吸引不少妹子的, 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个人喜好,运动了,一般都是有好处的。为什么老年人才打太极?因为太极运动比较缓,不容易受伤,而老年人比较脆,不太可能选择太过剧烈的运动方式。所以,他们比较多打太极的。对年轻人来说,如果喜欢,太极也不错,只是一种健身的方式。大部分运动的健身效果都差不多的。有的只是剧烈程度的不同,运动的部位会有差异。因为太极起源于中国,很多书喜欢把它的功用写得好像是“万能”的一样;其实很多所谓的功用是几乎所有运动普遍都有的,比如提高基本的体能,提高心肺机能,释放压力,提高精神状态之类的,是所有运动都有的功效。
今年我36岁,已经是中年人了。  我从24岁开始正式练拳,到去年5月份的时候,基本除掉了从12岁起就跟着我,练拳以前每周至少发作三天以上的鼻炎。  我这鼻炎完全是自己作死作出来的。小学六年级的暑假,妈妈厂里作为防暑降温劳保用品的冰棍吃不完,每天都给我带回来一桶,每天小二十根,每天我都全吃了!  于是到了九月天气转凉,开始咳嗽,一咳就咳到十二月份,然后自己就不咳了。  但是鼻子就开始流清鼻涕,毫不夸张地讲,每周至少发作三天,一发作就像水龙头没关好一样往下滴滴答答,上课时手帕全湿透,衣袖也用完了。当时还没有用卫生纸的习惯,我就只能趴在桌子上,把鼻子放在课桌和椅子之间的空隙,让鼻涕随便流,地上很快就能形成一个水洼。幸好老师不管。打喷嚏也很厉害,经常是上课时强忍住,下课后连打。高中时有一次专门数过,连打了14个。  这样一直熬到大学毕业,几乎都习惯了。留校后在办公室可以上网,发现太极拳居然分为陈杨吴武孙五种,和我大学时选修过的24式大不一样。还发现了一套张三丰十三式。  后来陈氏的代表人物之一陈正雷的人开了个网站卖光盘和书,我觉得他的架子挺好看的,就买了一本书和两套盘,开始自己瞎练。当然没练出什么名堂。  2002年的五一放长假,我在陈正雷的官网上看到他办假期短训班,就报名参加了,当时真便宜,七天管吃管住管教拳,好像才要220,确切的钱数记不住了,反正是200多。  他那会儿好像只有郑州的一间拳馆,不大,在一条巷子里,门脸和我老家普通的农家院差不多。进去是一个大厅,记得有中学教室那么大吧。再往里走是宿舍,两人间,拳馆教练也有住这的。宿舍旁边是厨房,烧饭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  在门口的会计大爷那里交了钱就算入学了。我报的是初级班,学陈正雷自编的精要十八式,教练是李楠师傅;高级班学老架一路,教练是陈斌。高东祥和陈娟好像是助教。  每天的内容都是相同的:早上六点,李楠师傅带着我们初级班学员去附近一个小土坡上站桩,七点回拳馆吃饭,八点练拳,到中午吃饭,下午练拳,到点吃晚饭,休息会儿再练拳,十点睡觉。十八个动作,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练,七天刚刚把架子描下来,打的时候能记得住顺序了。那边高级班是学完了老架一路七十四式。  短训班结束后我回了学校,最大的收获是自行瞎练时期积累下来的很多毛病得到了纠正。膝盖开始疼,但坚持几个礼拜之后就好了。同时鼻炎在练拳期间没有发作过。  可惜我是个懒人,大概半年后拳练得渐渐少了起来,鼻炎也渐渐地恢复了往常的发作频率。幸好这时遇到了我的第二位师傅陈惠贤老师。  陈老师是来学校读研,民族体育专业,有一天晚上在路边练拳被我看到。其实我也分辨不出哪好哪坏,但我感觉她的拳和李楠师傅风格差不多,就上前求教。陈老师也是头一回在路边教人学拳,本不收学费。然而我觉得艺不可轻传,说怎么也得意思一下,于是就订为每天十元。过了几天一起学的又来了老李和老陈,慢慢地又知道陈老师也是陈正雷拳馆里的教练。陈正雷拳馆这时的业务也拓展到了天津,在人民体育馆开了个长期班,陈老师每周还要去教拳。  跟陈老师一学就是一年多,每晚八点至十点,把老架一路(74式)完整学了下来。二路也粗学了一遍,但我没学好,现在都不敢打。一年后我懒病发作,停止了练习。再后来陈老师毕业去了美国,从此断了联系。我没把老架二路练好,可惜。  老架一路比精要十八式的锻炼效果更好,一是式子多,二是动作编排更利于气血运行。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长了,渐渐地也去僵求柔,重心缓缓下移,终于在去年5月,感觉劲力达到脚趾,全身气血贯通,鼻炎基本根除,即使在我不练拳的时候也不发作。  在今年三月中旬,因为玩了个通宵,第二天又接着上班,身体疲劳过度,鼻炎又发过一次。不过睡一觉之后就好了,不像从前一发就是好几天。而且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里只发一次,是我过去这二十多年里从来没有过的!不要说十个月,每周至少就要发三天!  我开始练拳本来也不是为治病,仅仅是因为高中时看《倚天屠龙记》就崇拜张三丰,一直想学太极拳。治好鼻炎纯属意外。  我以前也吃过药片,擦过药膏,都没用。有一次大夫还说我鼻骨长歪了(这倒不是大夫乱说,我小学时鼻子摔断过,肿了三个多月,很可能没长好),所以造成鼻炎,要做手术纠正。我没敢做。  我大学时也尝试过其他体育锻炼,经常跑步踢球,又天天吃饱喝足睡够,没累着没受过伤,但其它病都没有,鼻炎却一直跟着。  太极拳强调的放松我认为是我治好鼻炎的关键——刚开始站桩的时候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鼻子是堵住的,放松使脚下产生有一股劲钻上来要把堵住的地方钻开。而鼻炎的根治也是在全身真正放松之后才完成的。补充:上次写这个答案是4月份,到现在又过了4个半月。很衰的是在这4个半月里我的鼻炎又发作了两三次,发作的原因是练拳过力……自从师父出国以后,我是长期练高架的,就是基本不蹲下去,小腿和大腿的夹角多数情况下在160度以上。今年自以为有了点根基,就练了两三次低架,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结果虽然能勉强完成一个套路,但第二天鼻炎必然发作。可见重点还是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反而失掉了放松的本意。补充:这一个月来放弃了套路练习,只在走、坐、卧等日常活动中随时注意按太极拳的要求去运动。但保证不了100%,注意力还做不到长时间集中在这上面,身体也还没到自然而然就能合乎要求的地步。不过在这种状况下鼻炎始终没发作,甚好。
我来自河南温县,练陈式太极的应该都知道这个地方,周围练拳的人多,熏陶之下不仅看到太极拳在别人身上的益处,自己也是切身受益的,虽然普遍大众都误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其实不然。陈家沟四大金刚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朱天才都是从四五岁就开始练拳的,中年接触太极拳经过不屑努力最终闻名全球的那些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够更早就接触到太极,甚至2011年去世的中国最年轻太极名家马畅都是从2岁就开始习拳的。人们常说学拳容易练拳难,太极拳不是会打立即就能看到明显益处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练习,配合身法呼吸劲力等等,再加上自己不断的思考感悟慢慢才能体会的到,一般至少要不间断练习三四年以上,到那时便能体会到太极的“万般好”,其博大精深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解释和被理解的,有心的人才知道。以上
主要是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年轻最易心浮气躁。疾病专题:
练习太极拳对糖尿病人好&&&& 09:44 &&&&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目前中西医学尚缺乏彻底根治的特效药。研究发现,坚持练太极拳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对治疗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有裨益。
  合理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良药
  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经常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并能减少各种并发症或其他疾病引起死亡的危险。
  糖尿病患者通常选择的运动如散步、骑车、散步/骑车交替运动、健身操、跑步、游泳、太极拳等,都有很好的降糖效果。无论性别、年龄,也不管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如何,如果能保持每周至少运动3~4小时,对于降低血糖,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死亡危险都是有益的。专家推测,运动的好处在于使血压降低,体重减轻,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因而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坚持治疗、合理膳食、调整心理状态的同时,应该把医疗体育运动当作是治疗的一部分。
  太极拳是防治糖尿病的免费良方
  在众多的医疗体育运动中,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运动以其良好的降糖效果,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成为广大患者争相学习的首选。
  马来西亚的一项调查显示,患者在完成12周的太极拳练习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浓度水平显著降低,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澳大利亚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太极拳可以通过改善心肺功能,起到改善免疫系统的作用,这种锻炼方式,还可以通过增强葡萄糖的代谢速度,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温馨提示: 应国家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济南九龙泌尿专科医院响应号召,开通网络免费咨询与预约挂号等项目,整个挂号过程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避免排队候诊的时间浪费,让看病更加方便快捷【点击专家,在线咨询】
上一篇: 下一篇:
温馨提示: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健康方面的烦恼问题或者您的朋友和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得联系。尊重保护患者个人隐私。
热点文章排行榜
医院快速通道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练习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练习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6:41:1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练习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练习太极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