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生态县是否批成生态县

民勤县荒漠化达94% 成为总理牵挂甘肃头等大事-生态保卫战小站-人人小站
民勤县荒漠化达94% 成为总理牵挂甘肃头等大事
 &[提要]&民勤县是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年降水量仅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46毫米,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干旱的地区,至2007年,荒漠化面积已经占据全县国土面积的94.5%。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做出第14次批示和指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及&最牵挂甘肃的四件事&,第一件仍然是&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已是自2001年以来,温总理对此问题的第14次批示和指示。
  民勤:为何成为温总理牵挂甘肃的头等大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包锐 ★文馨 志锋/甘肃报道  3月27日15时28分, 2007年以来最强的一场沙尘暴袭击了甘肃省民勤县,瞬间风速达到每秒20米,风裹挟着沙尘扑面而来,整个民勤笼罩在一片昏暗当中。
&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是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年降水量仅11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46毫米,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干旱的地区。  近6年来,民勤县尚未治理的风沙口流沙又向绿洲前移了15米至40米。目前,流沙正在以每年8到10米的速度吞噬绿洲腹地&&  全国最近一期沙化普查监测结果显示:5年间,拥有30万人口的民勤县,监测区内耕地的风蚀沙化面积增加了15万亩,荒漠化面积达2250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94.5%,绿洲只剩5.5%。
  &生态难民&大迁移  &今年民勤县计划关井500眼,截止今日已关487眼,如发现不实,敬请投诉&&&3月31日,甘肃武威市民王先生收到民勤县政府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几天来,他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信息。  为了扼制地下水位迅速下降,阻止沙漠化日益加剧的进程,民勤县从2003年开始有计划地关井,到2006年累计关井1087眼,涉及全县17个乡镇24万多人。  3月22日清晨,民勤县西渠镇煌辉村四社的盛汤国起床后来不及洗把脸,就用架子车拉着自制的大铁水桶,到10里以外的深水井去拉水。  &除了这眼深水井,其它的井都被关了,全村534人的用水就全靠这里,每隔5天才供一次水。&被乡亲们昵称为&盛四爷&的盛汤国,是湖区几个村小有名气的铁匠。  就在盛四爷家不远处,一眼机井被关闭,在被土夯得严严实实的井口上竖起了一个水泥牌子,正面是一个鲜红夺目的 &关&字,背面记载着:&民水关第1351号,关闭时间2007年,民勤县人民政府。&  &关了井,地也种不成了,我这40多袋尿素就没用处了。&面临搬迁,盛汤国无奈地说,&我们是&生态难民&,搬走之后,我的两处房子都得丢弃,损失近10万元。&  去年,盛汤国全家4口人共栽种了9亩棉花,每亩收入近千元。&搬到蔡旗乡后,我还想种棉花,但今年肯定赶不上了。&  盛汤国所在的煌辉村四社,在解放初还有1000多人,如今只剩下他和哥哥盛禹国两户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里地下水位下降,沙漠化开始严重,特别是沙漠化最严重的西渠镇志云村、煌辉村、东湖镇大号村等地,近10年来,人口外流已达3.2万人,有的自发整体搬迁,有的村只剩一两户,沦为生态难民,25万亩地被弃耕。  沙漠吞噬近在咫尺。民勤县政府今年初决定,于7月底前将面临沙漠化威胁的西渠镇煌辉村121户整体搬迁到蔡旗乡政府农场,这也是当地政府组织的首批移民。今年计划搬迁到蔡旗乡农场的还有东湖镇正新村98户499人、红沙梁乡义地村43户224人、西渠镇志云村167户727人,共计308户、1450人。跟煌辉村一样,这些地方也是机井全部关闭,耕地全部退出。
  巨额移民经费何处来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民勤县将向外移民10500人,对湖区沿边沿沙的20个村,采取整村整社搬迁方式,由政府统一组织向县境内收回的机关事业单位农林场内集中安置。  移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户移民搬迁,需要政府补贴资金7万元,今年计划搬迁的308户需要投入资金2156万元。目前,移民工程已经开始,县委、县政府也开始为筹措这笔资金发愁。  &每压掉一亩田,农民就要损失4200元。&县国土局一位干部解释说,为了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每亩耕地开发成本大约要投入3000元,压田之后每亩还要损失当年收入1200元。&绝大多数机井是农民自己凑钱打的,一口井,少则七八万,多则十几万元,在响应政府&关井压田&的号召关闭之后,目前还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近年来,民勤县年平均大口径财政收入仅5500多万元。随着将要实施的大规模压田、移民,这一数字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持续下降。以2006年亩均收入计,今年全县种植业收入预计比上年减收一亿元,人均减收433.7元。&这就意味着,在全国人民都在奋发奔小康的时候,民勤人还在为守住家园而苦苦地挣扎着。&这位干部表示。  &过去的民勤,在谈GDP发展时都用的是加法;而现在的民勤,在经济上要以退为进,应用GDP的减法来谋求可持续发展。&民勤县委书记谢治国说。  民勤县发改局前不久对民勤属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所需资金进行了初步预算,其中涉及节水改造、退耕还林、关闭机井、日光温室、生态移民、压缩耕地、防风固沙、缓冲区建设、工程压沙、牧场荒漠化治理等十大项目,总计需要资金43.18亿元。显然,没有外界力量的支持,对于一个国家级扶贫县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民勤也曾是绿洲  驱车从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座绿洲城市武威出发,途经民勤县城,往东北120多公里就到了西渠镇煌辉村,这里曾有一个面积1.6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超过60米的巨大淡水湖泊&青土湖。
&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湖水源头&石羊河中上游用水量的不断增加,青土湖水注入量不断减少,逐渐干涸,九十年代,湖底被黄沙掩埋,成为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的一部分。近年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已在这里交汇并继续向南侵袭。  1952年开始,民勤群众开始挖土井,利用辘轳等提水。1956年,专业抗旱打井队成立,几年后打成第一眼冲击井,深达51米,开了机械打井之先河,1965年打成第一眼锅锥井,深30米。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打井取水,井深由几米、十几米、几十米演变到上百米和几百米。十余年时间,民勤的机井达近1万眼,占到全甘肃机井总数的四分之一,耕地面积随之迅速扩大到90万亩。这个时期,民勤是河西地区商品粮基地,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1亿公斤大关,为国家贡献商品粮最多时达到3000万公斤。  曾经的富饶,让很多民勤人故土难离。  煌辉村八社72岁的何菊英老人,与老伴马维企在这里相依为命。&一说起要搬走,她就哭。&马大爷叹息,年轻人都到外地谋生去了,可像他们这把年纪的老人,真的很想在这里安度晚年,并长眠在这块土地上。&那时青土湖的水深着呢!芦苇大片大片的,鱼儿也很多。&煌辉村八社82岁的村民张继勇也舍不得离开这里。&我们走后,就不能再照顾村子边上那些刚种的红柳、梭梭了。&  以往大量村民的自发搬迁给这里留下了堆堆废墟,残垣断壁的院落中散落着废弃的石碾、辘轳等农具,除了屋顶,几乎都被风沙淹没,村落中为数不多的几株沙枣树已枯死,兀立在寒风中发出阵阵呜咽,让这冷清的村庄更显荒凉,&沙压墙,羊上房&,已是这里生态日益恶化的真实写照&&  在青土湖的湖区沙漠纵深处,当地政府在黄沙中竖起了一个牌子,记载着这里曾经的沧桑巨变:&昔日,碧波荡漾,鱼翔鹰飞;今朝,螺贝和植物残骸,随风零落于漫漫黄沙和茫茫白碱之中。原本&可牧可渔、水草丰茂&的湖区村民,再也无力固守家园,纷纷背井离乡。&
  民勤生态事关河西走廊安危  长期关注研究民勤生态环境的国家林业部专家李怒云曾说,从生态意义上讲,民勤不只是民勤人的民勤,也不只是武威人的民勤,而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民勤,民勤对整个大气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也指出,在地理和环境梯度上,民勤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阻隔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合拢,是中国西北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民勤绿洲的存亡关系河西走廊的安危,如果民勤绿洲不保,必将危及河西走廊,河西不保,必将危及全国。  武威市委书记张绪胜认为,一旦狭长的河西走廊被拦腰斩断,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亚欧大陆桥将名不副实,内地与新疆只能隔沙相望,古丝绸之路也将不复存在&&  甘肃民勤治沙综合实验站站长徐延双认为,两大沙漠一旦失去民勤绿洲的阻挡,南下沙化的速度将迅速加快。河西走廊被阻断并迅速消失,沙尘暴更加肆虐。同时还有可能改变区域气候,逐渐影响到整个北半球的气候,会使全球变暖愈加严重&&
  民勤在行动&&绿色&之战  从2003年开始,民勤县开始采用人工封育、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多种形式,实施耕地减压,目前落实压减计划8万多亩,计划到2010年将农田配水面积由92.78万亩减少到62万亩。  建棚,即发展日光温室产业,作为&节水&的一个出路被推广。在民勤,一个日光温室占地1亩,用水是大田种植的二分之一,收入可以是10亩地的总收入。2006年,民勤县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到2010年发展日光温室5万亩。  近50年来,民勤县累计人工造林面积180万亩,封育天然沙生灌草植被290万亩,在绿洲边缘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了长达342公里的防护林带,有效治理风沙口191个,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提高到了现在的10.68%,绿洲外围防风固沙屏障已初步形成。  此外,民勤县组织全县干部群众义务压沙,已在湖区沙漠中埋压麦草方格3万亩,栽植梭梭,并依托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实验站,从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引进旱生沙生植物,培训研究并推广。&夏天,点点绿色开始在沙漠上蔓延,一些林场、农场满目葱郁。&民勤县沙生植物园副主任康才周如是说。  地处石羊河流域上游的甘肃天祝县,开展了天然林涵养工程和移民工程,并建成日光温室5000亩,以达到节水目的。武威市凉州区西营水库每年还向民勤调水1000万立方米。
  省委书记撰文谈民勤出路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曾经就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民勤生态环境问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根本出路在节水》。文章指出,石羊河流域问题的要害是缺水,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节水的根本途径是改变生产方式,即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近年来,甘肃省利用景电二期延伸工程从黄河每年向民勤调水6000万立方米。&民勤县水务局副局长阎志忠说,从景电工程调出时的水价为每方0.21元,经过200公里人工渠道和60公里天然渠道到民勤红崖山水库,沿途水量损失高达39%,水价升至每方0.77元,农民根本用不起;再加上黄河水资源也很有限,&远水解不了近渴&。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专家胡兴林认为,地处石羊河下游的民勤湖区,地下水位普遍下降10至20米,局部地区达40米,已形成了巨大的&漏斗区&,水质严重恶化,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也相当严重,已不适应人类生存,急需通过补水来提升地下水位。  当地有关人士认为,节水固然重要,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民勤绿洲沙漠化的问题。根据测算,要让民勤地下水位每年提升1米,就需要一年内注入3.5亿立方米的水。但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石羊河每年流入民勤县境内的地表水已不足1亿立方米,这一数字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4亿多立方米。&即使代价再高,也要从外流域调水,否则,不仅&让青土湖重现鱼翔鹰飞&彻底成为神话,就连遏制民勤绿洲日益加剧的沙漠化都成问题。&该人士表示。我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生态明显好转
当前位置: >> >>
我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的甘肃民勤县生态明显好转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16时43分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新华社兰州8月14日电(记者 王宏伟、王衡)地下水位5年里上升半米多,曾经的沙漠有了水面,形成芦苇荡,还有大片的梭梭、红柳……这是甘肃省民勤县青土湖当今的景象。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
    这些现象表明,作为我国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的民勤,已初步遏制了生态恶化趋势,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夹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中间的民勤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端,正是有了这一方绿洲,才阻止了两大沙漠合拢。过去数十年,由于无节制用水和气候变化,发源于祁连山、维系绿洲存亡的石羊河流入民勤的河水不断减少。民勤北部的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闾湖,解放初期仍有120平方公里的水域,但在1959年彻底干涸。
    为挽救民勤绿洲,我国政府在2007年底启动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到2020年实现民勤盆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在北部湖区出现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左右、地下水埋深小于3米的浅埋区,形成一定范围的旱区湿地。
    该规划实施以来,民勤共关闭机井3018眼,全面实施“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野外放火”的措施,还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移民。2010年起,有计划地向青土湖下泄生态用水,干涸了半个世纪的青土湖重现碧波,2012年水域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
    目前,青土湖水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不过今年9月份进行生态输水后,水域面积将会扩大。青土湖自动水位观测井数据显示,目前青土湖地下水埋深3.36米,较2007年上升了0.66米。
    民勤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副主任邱德玉说,青土湖是民勤生态好转的缩影,近年来民勤地下水位呈现回升态势,一些关闭的机井自流成泉,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姜晨& 民勤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民勤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摘 要:以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运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以及敏感度分析方法,探讨民勤县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空间
【题 名】民勤县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作 者】程玉菲 张新民 胡想全 王军德
【机 构】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人民黄河》2009年 第11期 9-11页 共3页
【关键词】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服务敏感度 土地利用 民勤县
【文 摘】以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运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以及敏感度分析方法,探讨民勤县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空间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民勤县年生态服务价值从8 010万美元,增加到8130万美元,净增加了120万美元;生态服务敏感度最小的是林地,为0.077-0.078;生态服务敏感度最大的是草地,为0.620-0.626,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变化相对于生态服务系数是稳定的,对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在原值的基础上调整10%,重新赋值为208.8美元/hm^2比较合理。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敏感度,土地利用,民勤县
上一篇:暂无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是:
治理生态保绿洲
赶超进位促跨越——民勤县全力推进生态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姜爱平等 | 来源:武威日报 | 发布日期: | 阅读次数: &[]&[]&[]
焕然一新的红崖山水库
&&& 民勤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全县总人口27.43万,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94%,绿洲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 近年来,民勤县认真贯彻温总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批示和来民视察讲话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为目标,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大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红沙岗为次中心的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壮大煤电化工、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现代服务四大产业,努力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绿色产业和洁净能源开发区、科教人文示范区,全县生态治理取得重大成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28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增长50.76%;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04亿元,增长70.73%;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增长84.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3元,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5908元,增长13.2%。
建屏障保绿洲
重点治理成效显著
碧波荡漾的青土湖
&&& 近年来,民勤县全力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治理目标:2010年,民勤蔡旗断面下泄水量由0.98亿立方米增加到2.5亿立方米以上,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5.17亿立方米减少到0.89亿立方米;2020年,民勤蔡旗断面下泄水量由2010年的2.5亿立方米增加到2.9亿立方米以上,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0.86亿立方米,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重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两大约束性指标提前8年完成,至今年9月30日,蔡旗断面过水总量已达3.199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为0.7988亿立方米。
&&& 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历史。近年来,民勤县各届党委政府把生态治理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向防沙治沙大幅度倾斜。同时,县上超前谋划项目、精心包装项目、全面推荐项目、主动申报项目、积极争取项目,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随着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实施,民勤生态治理工作逐渐步入工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快车道。
&&& 在生态治理过程中,依托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偿资金,统筹实施三北工程、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施治。对绿洲外围荒漠区植被覆盖度大于20%的宜林荒地全部进行封育,强化生态防护功能,构筑第一道防护屏障;以青土湖、西大河、老虎口、龙王庙、昌宁西沙窝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构筑第二道防护屏障;绿洲边缘严重沙化耕地区实施综合治理,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构筑第三道防护屏障;绿洲内部以道路两侧、村庄周围为重点,配套完善农田林网,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不断扩大治理规模。&
众志成城治理沙患
&&& 依托生态项目资金,发动干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建立严格的工程建设管理和长效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县境内&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移民返迁&五禁规定,巩固提升治理成果。按照&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防沙治沙机制,制定了《民勤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办法》,实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度,实行定示范点、包任务落实、包治沙质量、包技术服务、包成果效益的&一定四包&责任制,立足项目依托,科学综合防治,初步实现了防沙治沙由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
&&& 青土湖是石羊河下游民勤县境内离沙漠最近的湖泊,由于生态持续恶化,1959年青土湖完全干涸。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实施,通过关井压田、节水调结构等多种方式,青土湖地下水位有所上升,特别是2010年秋季以来,通过连续3年向石羊河下游下泄生态用水,干涸半个世纪之久的青土湖出现了季节性水域。目前,水域面积达10多平方公里,昔日沙丘绵绵的青土湖,碧波荡漾,芦苇丛生,水鸟栖息。
&&& 民勤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启动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统筹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省列防沙治沙专项等生态项目,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16.64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1.43万亩,完成工程压沙33.1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05万亩,封育成林7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7.8%提高到2011年的11.82%,基本形成了&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格局,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以节水增收为目标,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原则,以配水面积和水权总量为依据,大力压缩亩产值在2000元以下、亩耗水在400立方米以上的小麦、洋葱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棉花、杂交食葵、小茴香、黄白蜜瓜、制干辣椒等高效节水作物,推动高效节水主导产业向资源优势区、高产丰产区和技术成熟区集中,建立了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节水增收目标相配套的种植业结构。坚持&地下水、地表水、天上水&三水齐抓,生物、工程、农艺、管理等多种节水措施并举,引导群众根据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季节和需水规律进行科学灌溉,主推以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为主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充分挖掘种植业内部节水增收潜力,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亩产效益。至目前,已建成环河区万亩垄膜沟灌节水技术示范区、薛百乡张麻村高效节水作物栽培示范区、夹河乡四位一体综合节水技术示范区、泉山区5万亩膜下滴灌、湖区万亩地膜再利用免耕等县级示范区7个,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60万亩。
&&& 以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为目标,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思路,建立完善&明晰水权、定额管理、节约有奖、转让有偿&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联合调度制度和水电共管、轮次控制、预算审计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大力推行&一亩地一轮次节约一度电&计划,着力破解&结构性缺水&命题。充分发挥价格在水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以超定额累进加价、节约水量减价征收为核心,制定出台农业、城市、工业用水价格管理办法,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试点,积极培育水权市场,累计交易水权130万立方米。同时,为巩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如期实现重点治理目标,2010年冬季,民勤县启动实施红崖山水库淤积治理试点工程,累计完成清淤量199.57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红崖山水库的调蓄功能。今年,还实施建设了景电二期向民勤调水渠延伸工程,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收效的目标。
调结构促转型& 主体模式全力推进
&&& 钢梁飞架、铁丝横穿,一座座日光温室、养殖暖棚拔地而起;一株株栽好的枸杞、葡萄、红枣幼苗,成方连片、迎风摇曳。从苏武山下到青土湖畔,再到田间地头、棚里棚外,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调整农业结构、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的热潮扑面而来。
&&& 今年以来,民勤县按照建立&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的要求,健全设施农牧业建设投资机制,制定出台《民勤县2012年设施农牧业担保贷款实施细则》,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进日光温室建设工作,实现全县群众节水增收目标,民勤县坚持扩大规模与提质增效并重,调整完善设施配套阶梯式扶持政策,严格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种苗市场管理,科学安排茬口和品种,在示范点建设中坚持标准化建造、标准化配套、标准化育苗、标准化定植管理、标准化技术集成。通过各项配套措施的推行与实施,全面提升温室产出效益,加快设施农牧业发展步伐。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3.64万亩。年生产周期,全县日光温室棚均产值达15659元。
&&& 在设施畜牧业发展中,民勤县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抓生产、促规模、增效益作为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工作。民勤县出台政策,对企业和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种羊引进、青贮池修建、配套机械购置、组建专业合作组织等分类进行补助,由于扶持政策优、导向激励作用发挥好,群众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积极性高,动物防疫体系逐步健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肉羊强县建设稳步推进、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为主、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 为解决饲草问题,破解发展难题,民勤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养殖户通过青(黄)贮、氨化、粉碎、压捆、裹膜机青(黄)贮、简易型袋装(黄)贮、微生物发酵、加工粉碎等多种形式开发利用秸秆,提高秸秆青贮率和铡草机入户率。全县购置各类铡草机械5000多台(套),配套建设的青贮窖达8万立方米,秸秆转化利用率达50%以上。
&&& 随着设施畜牧业的发展,民勤县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科技添活力、服务促发展、市场促营销&的发展思路,以肉羊为主的畜禽饲养逐步由家庭散养和草原放牧为主的传统养殖生产方式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及人畜分离的小区集中舍饲养殖方式转变。民勤县高度重视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肉羊产业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民勤中天、美腾羊业等畜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在肉羊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化养羊、肉羊新品种选育、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民勤县还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养殖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做强做大葡萄产业
特色林果助农增收
暖棚养殖快速发展
&&& 调整农业结构,民勤县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推进林果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建设石羊河流域生态屏障区和全市经济转型先导区,民勤县成立特色林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民勤县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宣传方案、技术培训计划、考核办法、帮扶措施、责任追究制度、扶持奖励办法等相关制度办法,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各项指标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经济工作责任书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范围,出台了《关于在&十二五&期间实施&2311&计划实行农业结构大调整的意见》,先后召开特色林果业工作督查会、定植技术交底会、新植林木后续管理工作会,研究解决基地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结合&双联富民&行动,积极开展主体模式百日集中服务活动,针对联系户当前发展特色林果业劳力紧缺的问题,联村各部门、单位积极开展劳力帮扶,以实际行动助力特色林果业发展;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村逐社逐户逐地块拉网式开展技术服务,通过面对面讲解葡萄、枸杞修剪,农家肥深施、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知识,手把手指导群众掌握酿造葡萄拉丝上架、抹芽摘心和枸杞修剪、采摘、晾晒等技术要领,现场解决群众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高管理水平。酿造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林果苗木品种不断优化、产品品质大幅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发展特色林果18.84万亩,特色林果产业已成为全县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抓项目兴园区& 工业建设如火如荼
&&& 无工不强、无工不富,实现转型跨越,关键靠工业、靠项目。民勤县牢固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让干部用项目说话、让项目为干部说话的理念,把工业发展作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把项目作为转型跨越的&动车组&,赶超进位的&助推器&,富民强县的&总抓手&,全力以赴&引项目、建园区、找矿藏、上规模、增效益&,形成了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无中生有引进项目、全县上下服务项目的良好氛围。
紫轩酒业生产车间
光伏发电异军突起
&&& 民勤县抓住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机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强做大地方工业,扩大县域经济总量,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投资导向,积极论证谋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协调服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县财政注资1000万元,将红沙岗和城东两大工业集聚区公共设施等资产整体划拨成立两个投资开发公司,搭建两个融资平台,加快供水、供电、道路、绿化、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服务企业、吸纳客商的能力不断提升。
&&& 红沙岗工业集聚区重点培育以洁净煤生产、煤矸石发电、页岩油提炼、石墨精深加工等为重点的煤电化工产业;以风电、光伏电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产业;以电石、水泥、烧碱、PVC生产及铁钛精粉选炼等为重点的化工建材产业。城东工业集聚区重点培育以葡萄、红枣、枸杞、肉羊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食品工业;以棒炭加工、生物质能与光热发电互补、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入驻企业20家,建成和开工在建项目36项。
&&& 民勤城东工业集聚区是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2年,按照建设百亿元产业园区要求,委托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重新修编集聚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近期达到12平方公里,远景达到20平方公里,规划确定到2016年集聚区培育形成酿造、食品加工、中药材、循环经济、彩印包装、棉纺、建筑建材、装备制造八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力争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市率先发展核心区重要增长极。
&&& 民勤县还抢抓政策叠加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要素供给充足,服务扶持给力&的要求,从项目供地、政策落实、政府扶持、资金融通、加大奖励、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给力,构建了特色鲜明、具体管用、便于落实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全力搭建了新形势下大开发、大开放的大平台,招商引资项目从数量型转入了规模、质量型轨道。
&&& 在推进基础建设的同时,集聚区加快引企入园和项目建设步伐,坚持有利于本土企业快速成长、有利于产业链条持续延伸、有利于建设良好工业生态、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原则,突出招商引资建设骨干项目,引进了紫轩5万吨葡萄酒业生产、中天20万只肉羊深加工、凯迪生光互补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形成集聚区核心竞争力;突出激活民间资本延伸后续产业,引进建设了潭龙南瓜粉生产、易发坚果炒货及正元、腾格里、成功红枣加工等成长性项目,培育形成集聚区持续发展力;突出综合利用资源,扶持建设威瑞废旧地膜加工、三泰有机生物肥、荣盛生物质棒炭生产、鼎盛蒸气加压混凝土生产等循环经济项目,培育形成资源再生力。集聚区还重视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已建成兰州理工大学大学生教育基地、研究生科研基地和绿色食品技术推广中心,进一步提升园区本土企业经营者的创业创新能力,加速入园项目的快速成长,形成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家队伍和以技术为支撑,以人才为动力的企业成长机制。目前,集聚区入驻企业108户,其中工业企业80户,初步形成了资源充分利用、废物充分消纳、产业充分延伸、效益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
&&& 两大集聚区的建立,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据民勤县工信局统计资料显示,预计9月底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1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15.3%,上缴税金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4%,工业企业上缴税金4852万元。
保民生促和谐 &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高层住宅拔地而起
城市建设热火朝天
&&& 一栋栋廉租住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建成通车、一根根自来水管道直通农家。今年以来,民勤县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倾力实施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下大力气编织民生保障网,努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民勤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有限的财力向社会事业倾斜、向社会保障体系倾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获得全面发展。民勤县始终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的导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下大气力办好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劳有所得,该县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制定出台&全民创业行动&实施方案,用好用活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病有所医,该县进一步加强县、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机构及村卫生所均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县实施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在县中医院试点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老有所养,该县先后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和6所敬老院,制定出台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和70周岁以上残疾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2%和97.6%,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36.2%。住有所居,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改造农村特困群众危房7186户,建成和在建廉租住房2005套,开工建设公租房3400套,有效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 民勤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教兴县&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优先满足教育。教育城项目是&十二五&期间,民勤县推进全县各类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重大决策。其具体规划目标是:在县城东、西建设示范性、现代化的东城区教育苑区和西城区教育苑区,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6月,投资2.8亿元的教育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同时,该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创新办学思路,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全县教育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姜爱平 许德忠 侍文元 孙晓玉 于光虎 组稿)
日光温室示范园区
主办:中共武威市委
武威市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勤县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