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给当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带来了机遇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_百度知道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2: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资源和市场,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每次都令人震惊地表现了国际游资的巨大破坏力,外商投资经济对年期间,带动经济增长,并进一步通过新建企业形成高质最资产;进目和吸引外资都可以带来国外先进实用的技术,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获得的最主要的利益。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60%,国际制造者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6%,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其机制可以归纳为:通过外资弥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许多深受游资冲击之苦的国家也曾努力加强资本管制。60年代的美元危机。在“经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成为外部失衡。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通过出口扩大总需求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一贡献率已超过10%、“经济全球化”的代价之一,这些探索和努力收效并不明显.9个百分点,1997&#47,获得所谓“滋出效应”,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预计今后这一贡献作用还会愈来愈大。但总体而言,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全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衍生的欧债危机:1:通过收购和兼并提高原有资产存量,为经济增长积累人力资本,很快传染到整个欧洲地区以及东南亚、国际游资的存在肯定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尽管各国经济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对国际游资实施控制和监管的方法,随后又波及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技术。自60年代起,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BIS。其贡献率为8,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促进经济增长。中国GDP总量增长率的贡献为0。到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外资通过对投资地人力资源的开发;外资通过改善投资地的原有资产存量。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种环境下。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1994年的墨西哥汇率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据世界银行研究;1998)、全球化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中国经济由“短缺经济”类型向供大于求的“结构性过剩”挑战,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局部地区的经济震荡很可能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1
其他类似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浅谈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3.00
&&¥2.00
&&¥2.00
&&¥3.00
&&¥1.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浅谈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张骥:经济全球化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张骥:经济全球化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探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不同视角分析。本文拟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的影响,探寻社会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应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以期对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出思考。  一、经济全球化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背景和客观根据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认真观察到并较深入思考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这样写道:“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在一切民族中同时产生出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另一方面,使得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而最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现象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他们会依然处于家庭式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境地’;(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个民族‘突然间’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1卷,第86-87页。)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比较全面、深刻的阐述了一种全球化理论,或全球共产主义理论。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世界性交往的普遍发展;并且强调,如果没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搞共产主义只能使贫困普遍化,甚至使陈腐的东西卷土重来;没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就不会出现交往的普遍化,而这是新时代产生的直接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还阐述了世界历史整体观的思想,这也是其全球化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写道:“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的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无数工人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末,这个发明就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同样,砂糖和咖啡19世纪具有了世界历史的意义,是由于拿破仑的大陆体系所引发的这两种产品的缺乏,推动了德国人民起来反抗拿破仑,从而就成为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8-89页。)马克思、恩格斯这里论述的“世界历史”,不是简单的指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而是强调人类历史总进程中具有世界性和总体性的部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主要是由于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往的发展和扩大,使各民族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逐渐消失。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终原因,则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另一部著名著作《共产党宣言》中,他们以更加明确的语言和观点阐明,资本主义开辟的历史就是一个世界历史的过程,共产主义理所当然也是一个全球发展的历史过程。《宣言》生动的描述了19世纪资本主义全球化状况,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动因和手段:“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和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所代替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们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  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还应特别提到其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以后,处于封闭、保守的落后状态的东方国家要走向共产主义,必须通过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使东方国家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才有可能。资产阶级在开创世界历史的过程中,“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那么,东方落后国家是否必须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能否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呢?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此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想。他们针对当时俄国社会发展现实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7、251页。)意即如果俄国革命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的话,俄国土地所有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上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论”并不是给落后国家指出一条确定不移的社会发展道路,而是提供了落后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法论。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所揭示的方法论思想,在普遍的世界交往的全球化背景下,对于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总的前提问题,需要从世界范围加以考查。  二、经济全球化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考察经济全球化对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时段进行。即苏维埃俄国初期的实践及列宁的有关思想、苏联30-50年代初的实践及斯大林的思想、二战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及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八十年代后中国改革开放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苏维埃俄国初期的实践及列宁的有关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阐述的全球化思想以及后来逐渐形成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为社会主义所指明的道路和所提供的方法论指导,都意味着落后国家要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融入到世界历史进程之中,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列宁深刻领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并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从而探索出了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留下了丰厚的经验。然而,列宁关于苏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十月革命后,列宁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和自己对新社会的描绘,开始着手改造和重建俄国社会,短短几个月就颁布了关于银行、铁路、外贸、商业、大工业企业、土地国有化等一系列法令,将一切大的工矿企业、银行、铁路等收归国有,实行了以粮食为核心的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垄断体制。虽然列宁也意识到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要求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作为其他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中间环节。但由于列宁对客观条件制约的认识不足,存在着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倾向,致使这种以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心环节的构想并未真正实施,而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春,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果断提出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在内外政策许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和改革。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晚年思想的转变,开始突破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初定模式,第一次深刻揭示了没有经过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探索。其深远意义在于:  首先,新经济政策表明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位。在“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失败以后,列宁已清醒认识到,俄国并不具备足以实现“完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俄国正处在一个相当长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因此,我们“就必须懂得,需要经过哪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补助办法,才能将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509页。)。  其次,指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建立正常政治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使生产日益接近全面的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交换的发展,交换又造成了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列宁认为,世界经济的这种趋势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在这个新的社会秩序里,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它们不可避免要发生经济联系。列宁在同美国《世界报》记者谈话时指出:欧洲依赖俄国,因为世界经济已是一个整体。俄国目前的经济破坏只是世界经济破坏的一部分,经济问题如果不是从国际的角度,而是从个别国家或一些国家的角度来考察,那是不可能解决的。(注:《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38卷,第166页。)  第三,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借鉴其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科学技术。列宁从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认识到,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里,资本主义存在有其必要性,要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他指出,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只有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就不能达到共产主义。“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全集》第41卷,第217页。)“我们不能设想,除了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之外,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注:《列宁全集》第34卷,第252页。)  第四,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列宁深刻认识到,必须通过市场和商业实现社会主义大工业同小农经济的结合。列宁说:“虽然大工业转到国家手里,靠它供给农民农产品的尝试还没有成功。既然这一点还办不到,那么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注:《列宁全集》第41卷,第335页。)列宁这里所指的就是要恢复市场经济。  第五,吸引外资,对外开放。列宁认为苏维埃俄国要完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必须吸引外资,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此,列宁指出两种具体形式:对外贸易和租让制。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是绝对必要的,只要资本主义国家还照样存在,我们就必须同他们做生意。(注:《列宁全集》第43卷,第214页。)  列宁晚年思想,尤其是新经济政策所体现出来的深刻思想,充分表明了列宁对当时社会主义所处的世界环境的清醒认识以及列宁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二)苏联30-50年代初的实践及斯大林的思想  列宁逝世初期几年,斯大林和俄共中央委员会曾坚持执行新经济政策,对俄国与西方经济的互补和相互依赖性作了充分说明,并强调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独立性。但从1928年起,由于斯大林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加速农业集体化,急于限制和消灭资本主义成分,致使城市私营工商业的活动范围急剧缩小,农村富农经济趋向衰落,国家对农产品采购由通过市场改为预约定购。不久,随着斯大林宣布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全线进攻”开始,“新经济政策”便被终止执行。  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俄党多数人开始坚持列宁早期的社会主义模式,想把俄国建成不存在商品交换的、以国家计划管理为核心的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由于当时苏联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大多数人接受了斯大林的理论。最终在苏联形成了一个排斥市场调节,以部门管理为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经济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全环化”思想的悖离。在世界市场方面,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理论”。苏联的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不能与按照价值规律、市场竞争原则运行的世界经济相接轨;苏联又实行外贸垄断制,企业不能直接进行对外贸易,这使苏联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这里固然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的原因,但斯大林主观认识的问题也是主要原因。斯大林在二战后论述道: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出现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而且,由于各社会主义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会使这些国家不需要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注:《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61-562页。)斯大林的这个理论,显然是不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造成了世界市场人为的分裂,社会主义经济同世界经济的隔裂。  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虽然在三四十年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科技革命的到来,这种模式的弊端就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理论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定位问题,脱离了苏联国情,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硬套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苏联,人为地缩短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斯大林模式”也偏离了世界历史总规律,脱离了“经济全球化”客观发展趋势。片面夸大“跨越”的限度,把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制度误认为可以超越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主张尽快在苏联建立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只有“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缩短发展过程的道路。”(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00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日后的发展中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苏联后来政局动荡、经济崩溃的深层原因。  (三)二战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及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许多国家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各国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尽管后来东欧诸国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由于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和僵化保守,再加上苏联的严格控制,从总体上来说,最终都没能超出苏联模式的框架。  最早尝试从苏联模式中解放出来的是南斯拉夫。1948年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南斯拉夫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得到启示,形成了“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上,逐渐形成了与苏联模式不同的自治模式,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这已被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实践所证实。但对它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局限和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脱离现实,理论设计具有超阶段性。具体表现在过早提出国家消亡理论,社会所有制的虚拟性,以及以契约代替计划和市场等方面。如1974年南斯拉夫宪法将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看成是自治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具体形式,认为“用联合劳动、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几乎可以在现在完全排斥市场经营和国家调节。”(注:雷琳:“理论设计的超阶段”,载《新疆师大学报》1999第3期。)其结果否定了客观的市场关系和市场规律,阻碍了各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和经济联系,破坏了市场的统一性。使南斯拉夫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挫折。  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东欧先后掀起三次改革浪潮,改革中,各国不同程度地强调尊重价值规律为主的客观经济规律,强调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但由于理论上认识不足,尤其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对新科技革命反应冷漠,再加上苏联的控制和干涉,因而使东欧改革遭到失败。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失误:  首先,没有正确认识到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来建设现实社会主义,脱离了具体国情。在所有制形式上,追求“一大二公”限制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一些国家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一些国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没有进行实质性变革,商品、市场在社会主义理论中始终未获得应有的地位。  其次,东欧各国盲目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放弃了本国传统工业的优势,失去了西方市场,丧失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其三,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东欧各国科技水平落后,当7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新科技革命并取得巨大成就时,东欧许多国家都封闭在经互会成员国间的“国际分工”、生产协作和产品交换的框框内,坐失良机,科技落后,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国家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80年代以来,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开始了全面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中国一方面吸取了苏联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主动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坚持对外开放,吸取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契合,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首先,在理论上逐步搞清楚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搞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将通过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在整个世界特别是在坚守社会主义阵地并开始出现复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产生长久的积极影响。  其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建设实践上初步解决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的观点,进而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2)提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提出符合实际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布局、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实现途径等。(4)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事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其三,把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与全球的普遍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三、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从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它与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的认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认真总结和反思社会主义国家在此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21世纪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有极为重要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进程,必须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一致,而不应脱离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进程。  这里需要对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性质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尽管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兴起之时开始,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但这决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全部内容。如果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初期(一战以前),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推动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挤文化科技大发展的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期之后(一战之后)则突破了由资产阶级一家主导的单一化格局,特别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和二战后一系列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一大批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挑战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因此,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必须将其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之下,从而清醒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性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为此,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做到: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种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成长的,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直接历史前提,而社会主义则是比资本主义更先进,更合理的社会形态。从现实运动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又是并存的,并存于同一个时代背景下,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只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和先进经验,加快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才能获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利用世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可以借助与发达国家发展经济关系的机会,获得自身所缺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步伐,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3、在经济全球化进移中,合理配置国内的资源和国际资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而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弥补本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缺口,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在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防范和抵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侵蚀与压力,采取正确的战略与策略。  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既是一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然而对世界不同国家特别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机遇和发展基础也是不平等的。而且,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和优势地位,全球化的经济规则主要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设定的,并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抱有在全球化进程中遏制、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斗争也是尖锐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战略。  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防止“贫穷共产主义”和“地域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提高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实力。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重要任务。但市场经济本身带有自发性和破坏性,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国家可以控制的,而不是放任的,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既充分考虑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惯例的因素,又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建立既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又能对外部经济过度冲击具有应变能力的开放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增强抵御国际经济危机和其他经济投机活动的破坏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抵制西方的文化侵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抵制西方文化侵蚀问题日益突出出来。这是由于冷战结束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为达到实现自身利益目的,更多地使用文化手段。它们或通过国民在海外从事商业、宗教、教育或其他活动方式,或通过国家双边文化交流的形式,或通过向海外输出本国文化产品的方法,来达到文化影响或文化渗透的目的,而国家机构则会从政策上对这类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管理指导,甚至制定明确的对外文化战略。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文化外交战略最为典型,对社会主义的威胁也最大。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强了对外文化攻势,强调对外施加文化影响和从事文化渗透活动,而且有目的、有计划的把文化权力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政策工具加以运用。美国一方面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往来,以便对政府上层进行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了通过文化渠道对外国民众施加影响的手段。对此,社会主义国家应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国家政权对进境西方文化的宏观调控和严格审查,将西方消极文化挡在境外,在国内对西方腐朽思想进行批判,削弱已进境的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进行正面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社会主义国家要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当今,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性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生态问题,发展问题,难民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恐怖主义问题,核扩散问题等。这一方面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另一方面,世界整体性的发展,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发挥国际作用提供了重要机会,也有利于人类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与社会主义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要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树立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观念。  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间要经过许多发展阶段,我们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封闭僵化的建设模式以及简单化的“速胜论”思想,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每一步发展,它带来的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更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更广宽更深入的社会交往和联系,无论是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还是从整个世界体系角度看,都是推动社会进步,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迈进,尽管资本主义从不承认也不愿承认这一事实,但从一个历史的长时段来讲,却是在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力量,正在反思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抛弃教条主义,创新社会主义理论,探索新型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正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并推动全球化进程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此文为作者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网络编辑:岚河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