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女友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哪些要素之间有相互关系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社会学概论试题.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联系电话:9
地 址: 中国?郑州市大学路75号(南校区) 邮政编码:450052 ?《社会学概论》历年考题发布日期: 16:53:30 查看次数:1779全国 200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第一个提出 “社会学” 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 ) A.社会规范 B.社会事实 C.社会制度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 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 A.严复 B.章太炎 C.费孝通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 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 ) A.生产关系 B.交往关系 C.社会关系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 )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是( )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 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 )1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 ) A.互动论 B.交换论 C.拟剧论 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 A.个人选择 B.印象管理 C.自我坦白 D.扮演角色 13.相距 122 厘米至 365 厘米以内的距离,是(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是( )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 )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 称为( )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 ) A.社会控制功能 B.传播知识功能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 A.涂尔干 B.滕尼斯 C.齐美尔 D.韦伯 19.韦伯提出的进行社会分层的三项标准是( ) A.经济、政治和文化 B.财富、权力和声望 C.财富、权力和文化 D.权力、社会和地位 20. 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 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 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 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 A.功能主义 B.结构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后现代主义 21.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 ) A.垂直流动 B.水平流动 C.代内流动 D.代际流动 22.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是( ) A.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 B.精神生活发展 C.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D.劳动力素质提高 23.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称作( ) A.偏差 B.越轨 C.犯罪 D.失范 24.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 ) 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 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 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 25. 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的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 的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称为( ) A.社会失范 B.社会偏差 C.社会矛盾 D.社会问题 26.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2 A.社会整合理论 B.社会有机体理论 C.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 D.社会冲突理论 27. 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民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 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 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 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这是( ) A.利益冲突理论 B.价值冲突理论 C.社会解组理论 D.社会失范理论 28.信息成为战略资源,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先进的通讯和信息系统 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这是( ) A.知识社会论 B.知识体系论 C.信息价值论 D.信息社会论 29.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社会物质需要和 利益冲突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0.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 ) A.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B.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C.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D.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学的研究功能包括(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E.探索性功能 32.文化的特征包括(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E.特殊性和共性 33.合作的主要类型有( ) A.自发性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教育性合作 E.契约性合作 34.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 ) A.人口 B.区位 C.经济 D.文化 E.组织 35.偏差行为的负功能包括(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减少公共物品的提供3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社会 37.社会互动 38.科层制 39.社会风险 40.社会学本土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社会学的特征。 42.简述宗教的正向功能。 43.简述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44.简述群体的特征。 45.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主要功能。 47.试述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全国 200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 是( )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 机体 2.涂尔干的哪一本著作是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的范例?( ) A.《自杀论》 B.《社会劳动分工论》 C.《贫民的状况》 D.《经济与社 会》 3.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 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社 会观察 4.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4 A.问卷访谈 B.实地研究 C.定性分析 D.定 量分析 5.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是( ) A.社会关系 B.社会结构 C.社会互动 D.社 会交换 6.把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7.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 程称( )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流变 D.文 化冲突 8.“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9.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是( )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文化反哺也称( )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和观念的规范是( )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 教 12. 认为人类行为的社会目的主要是看他们赋予这些目的的意义,而这些意义是 在社会互动中不辖?⒑驮俳?⑵鹄吹模?馐? ) A.结构功能论 B.印象管理论 C.社会交换论 D.符号互动论 13.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 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 A.符号互动学 B.常人方法学 C.社会交换论 D.结构功能论 14. 在社会互动中, 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彼此密切配合的 社会互动形式称( )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 换 15.对于公共部门表述错误的说法是( ) A.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 B.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 C.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 D.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 16.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称( ) A.亲密群体 B.初级群体 C.同辈群体 D.次 级群体 17.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 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 B.专业化程度高 C.行政管理效率高 D.量才录用5 18.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A.价值标准 B.规范体系 C.经济基础 D.上 层建筑 19.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是( ) A.财产继承制度 B.婚姻制度 C.生育制度 D.亲 子制度 20.进入 20 世纪之后,社区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开拓了城市社区的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就是( ) A.法兰克福学派 B.衣阿华学派 C.华盛顿学派 D.芝加哥学派 21.达伦多夫认为: “我们称做社会分层的不平等体系,只不过是社会权力结构 的派生物”。这属于社会分层理论的( ) A.功能论 B.精英论 C.冲突论 D.互动论 22.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跨越等级界限的位置移动是( ) A.垂直流动 B.水平流动 C.向上流动 D.向 下流动 23.子女相对于其父母地位的变化称( ) A.垂直流动 B.水平流动 C.代内流动 D.代 际流动 24.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 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A.积极性控制 B.消极性控制 C.内在控制 D.非制度化控 制 25. 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 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这是( ) A.规范理论 B.控制理论 C.权变理论 D.标 签理论 26. 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人的行为失去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 的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以惩罚,这是( ) A.社会病理学理论 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 D.行为偏 差理论 27. 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 过程的主观产物, 社会学家真正面对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某种情 况如何被定义为社会问题的过程及其客观条件,这是( ) A.行为偏差理论 B.行为界定理论 C.对象建构理论 D.社 会建构理论 28.经济方面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 论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 社会不断创造着新的智能技术。 这是什么社会形态?( ) A.信息社会 B.风险社会 C.工业社会 D.后 工业社会6 29.在恐怖主义具有的四个要素中,除了暴力性、不可预测性和象征性外还具有 () A.极端性 B.政治性 C.颠覆性 D.民族性 30.全球化的起飞阶段是在( ) A.15 世纪末期到 18 世纪中期 B.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 70 年代 C.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D.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到现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学的功能包括( ) A.研究功能 B.教育功能 C.社会管理功能 D.社会批评功能 E.社会预测功能 32.文化的结构包括( ) A.文化特质 B.文化脉络 C.文化集丛 D.文化功能 E.文化模式 33.冲突的类型有( ) A.争论 B.拳斗 C.械斗 D.仇斗 E.战争 34.属于初级群体类型的单位有( ) A.家庭 B.邻里 C.工厂 D.伙伴群体 E.陪审团群体 35.第三部门组织的基本特征包括( ) A.以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 B.独立于政府组织 C. 不以营利为组织 目标 D.是自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E.依靠组织成员的志愿参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社会学 37.社区发展 38.“镜中之我” 39.社会分层 40.参照群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社会学的研究功能。 42.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43.简述社会网络的特征。 4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涵。7 45.简述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看法。 47.试述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意义。全国 2007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方面,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 验事实不同;另一方面,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的概括和抽象。这个概念工具是指( ) A.理想类型 B.科层制 C.社会行动类型 D.理解社会学 2.作为社会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出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 者是( ) A.许仕廉 B.吴文藻 C.费孝通 D.孙本文 3.《自杀论》一书是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因素)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 的范例,其作者是( ) A.涂尔干 B.孔德 C.斯宾塞 D.韦伯 4.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 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这是社会学的(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 功能 5.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 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6.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 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的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称为( ) A.角色 B.地位 C.身份 D.职业 7.“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8.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 程,是( ) A.文化交流 B.文化采借 C.文化冲突 D.文化融合8 9.再社会化又称作( )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 会化 10.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1.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属于( )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2.人们相距 122 厘米到 365 厘米之间,是属于(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3.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什么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 ) A.行业特殊资源 B.经济资源 C.公共资源 D.政治资源 14.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 A.10 人以下 B.30 人以下 C.50 人以下 D.100 人以下 15.现代社会学通常采用特定的符号图式分析家庭结构,表示( ) A.血缘关系 B.领养关系 C.亡故 D.入赘 16.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存在的缺陷一般统称为( ) A.效率低下 B.市场失灵 C.政府失灵 D.社会不公平 17.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基础是( ) A.家庭财产继承制度 B.婚姻制度 C.生育制度 D.亲子制度 18.社会结构内部运作不协调和由于矛盾而产生的压力,叫做( ) A.社会张力 B.社会危机 C.社会失范 D.社会失调 19.某学者指出,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 衡。他主要运用了( ) A.区位探究法 B.社会体系探究法 C.社会冲突探究法 D.社区行动探究法 20.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一系列社区研究理论中,最基本的模式变量始终是( ) A.城市空间格局 B.土地价格 C.人文区位结丛 D.社会体系 2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制度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功能扭曲 B.完美的制度可以全面涵盖和制约人们所有的行为并调节所有的关系 C.“制度化逃避”是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的矛盾体现 D.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两者可以完全重合 22.科层制建立的基础是( ) A.魅力型统治 B.传统型统治 C.法理型统治 D.世袭制 统治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所谓“超工业化”导致了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 工人的转移,这样的社会流动属于(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24.韦伯在他的社会分层理论中提出,区分地位群体的依据是( )9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社会标准 D.文化标准 25.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 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 (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 26.通常不依靠国家的暴力来实现,而是依靠教育、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内心 信念来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控制方式是( ) A.法律控制 B.道德控制 C.习俗控制 D.宗教控制 27.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 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的社会控制,被称为( ) A.外在控制 B.内在控制 C.微观控制 D.制度化控制 28.社会解组理论解释社会问题的角度是( ) A.社会控制 B.社会结构 C.社会价值 D.社会规范 29.奉行新法西斯主义、集权主义、种族主义和反国家主义,其突出表现是仇外、 排外、袭击外籍工作人员的组织是( ) A.极“左翼”恐怖组织 B.极“右翼”恐怖组织 C.民族主义恐怖组织 D.黑社会恐怖组织 30.全球化的开始阶段是( ) A.15 世纪末期到 18 世纪中期 B.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 70 年代 C.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D.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到现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包括( ) A.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 B.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C.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E.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32.宗教的正向功能具体表现为( ) A.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B.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C.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D.惩罚 E.威慑 3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价值观念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E.角色社会化 34.构成交换的要素有( ) A.目标 B.付出 C.回报 D.效益 E.价值 35.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10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社会化 37.群体 38.社会制度 39.社会流动 40.失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社会的基本要素。 42.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43.拟剧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4.简述我国家庭结构的类型。 45.简述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试分析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阐述单位制的消解与城市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全国 200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学产生于 19 世纪上半叶的(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 究的特殊对象是( ) A.社会事实 B.社会 C.社会行为 D.社会关系 3.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 A.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研究者的兴趣 4.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 ) A.社会“是什么” B.社会“为什么” C.社会“将会怎样” D.社会“应该怎样” 5.在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中,研究者介入、接触和影响研究对象程度最深 的是( ) A.问卷调查 B.社会实验 C.实地研究 D.非介入性研究11 6.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 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情缘关系 7.根据社会约束力由强到弱的排序,正确的是( ) A.习俗→道德→法律 B.习俗→法律→道德 C.法律→道德→习俗 D.道德→习俗→法律 8.不属于茶文化集丛的是( ) A.茶叶 B.做茶杯的陶土 C.沏茶方法 D.茶道 9.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G?H?米德 B.伊恩?罗伯特 C.E?弗罗姆 D.E?埃里克森 10.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 ) A.直接模仿 B.反模仿 C.角色扮演 D.知识积累 11.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 ) A.前台和后台 B.面具或道具 C.观众和表演者 D.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3.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 基本前提是( ) A.交换 B.合作 C.竞争 D.冲突 14.一般由一对夫妇及其未成年子女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断代家庭 15.属于社会公众利益群体的是( ) A.行业性或商业性集团 B.妇联 C.学生会 D.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16.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具有特定的组织目标 B.具有一定的权威体系 C.组织成员的角色化 D.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7.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人是( ) A.“生物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 “会说话的工 具” 18.非政府组织又称为( ) A.公共部门 B.第三部门 C.私人部门 D.私有部门 19.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些缺陷一般统称为 ( ) A.市场失灵 B.公共权力缺位 C.公共权力错位 D.政府失灵 20.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A.价值标准 B.规范体系 C.物质设备 D.组织 21.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是( )12 A.价值要素和组织要素 B.价值要素和规范要素 C.规范要素和组织要素 D.规范要素和设备要素 22.最早提出社区概念并作了经典阐述的社会学家是( ) A.滕尼斯 B.帕克 C.伯杰斯 D.沃伦 23.把文化价值要素引入理论模式中,考察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 的区位学理论是( ) A.扇形理论 B.社会文化区位学理论 C.新正统区位学理论 D.多核心理论 24.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帕累托 B.邓肯 C.达伦多夫 D.伦斯基 25.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称为( ) A.社会分层 B.阶层 C.阶级 D.等级 2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化最明显的社会群体是( )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军人 2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是( ) A.法律控制 B.道德控制 C.习俗控制 D.宗教控制 28.盛行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侧重于从社会结构角度解释社会问题的理论是 ( ) A.社会病理学 B.社会解组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 D.社会建构理论 29.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0.“后工业社会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 A.帕森斯 B.托夫勒 C.奈斯比特 D.贝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历史法 E.调查法 32.法律的社会功能包括( ) A.奖励功能 B.惩罚功能 C.威慑功能 D.感化功能 E.教育功能 33.属于本源制度的有(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教育科学制度 D.婚姻家庭制度 E.思想文化制度 34.根据表现方式来看,偏差行为可分为( )13 A.偏差行动 B.偏差习惯 C.偏差心理 D.偏差文化 E.偏差感觉 35.属于社会互动的有( ) A.向朋友点头微笑 B.向老师提问题 C.向地上泼水 D.在电话里和人聊天 E.在商店里购物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社会结构 37.社会化 38.科层制 39.赞助式流动 40.社会解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怎样理解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42.简述社会网络的特征。 43.我国经济生活领域的既得利益集团有哪些特征? 44.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45.简述社会变迁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试述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 47.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偏差行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全国 2006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 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2.认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3.社会学成为一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 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 A.整体性特征 B.综合性特征 C.实证性特征 D.应用性特征 4.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故 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称之为( )14 A.暴乱 B.暴动 C.骚乱 D.恐怖主义 5.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称为社会学的(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6.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 样学会做人的问题。”这是指社会学的( ) A.研究功能 B.教育功能 C.社会管理功能 D.社会批评功能 7.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称为( ) A.定性方法 B.定量方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 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9.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称为(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10.“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11.“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 技能和习惯等”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12.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 ) A.文化集丛 B.文化模式 C.文化结构 D.文化特质 13.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模式,是( )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14.“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就是( )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负向社会化 15.职业学校教育属于( ) A.预期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负向社会化 1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负向社会化 17.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是( )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8.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属于( )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9.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 A.消费者协会 B.看热闹的人群 C.工会组织的旅游团 D.训练的军队 士兵 20.相距 122 厘米到 365 厘米之间,是(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15 21.组织与初级群体最显著的区别是( ) A.正式而明确的制度化规定 B.对其成员有明确的角色规定 C.有一定的权威体系 D.组织规模比较大 22.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 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 B.专业化程度高 C.行政管理效率高 D.量才录用 23.第三部门是指( ) A.私人部门 B.政府部门 C.非营利组织 D.公共部门 24.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利润最大化 B.非营利性 C.提供公共物品 D.组织的独立性 25.社会结构内部运作不协调和由于矛盾而产生的压力,叫做( ) A.社会张力 B.社会危机 C.社会失范 D.社会失调 26.属于教育制度负功能表现的现象是( ) A.社会控制 B.应试教育模式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 27.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 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A.积极性控制 B.消极性控制 C.内在控制 D.非制度化控 制 28.吴某原是一名返城知青,后进厂当了工人,现又下岗在家,现在自己开了一 家饭馆,收入颇丰。吴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 ) A.代际流动 B.垂直流动 C.水平流动 D.结构流动 29.以血统、 血缘和职业为标准, 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是 ( ) A.种族 B.等级 C.种姓 D.阶层 30.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这种偏差行为称之为(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 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32.社会现代化包括( ) A.工业化 B.城市化 C.民主 化 D.社会结构分化 E.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33.社会解组理论认为,社会解组的形式有( )16 A.文化冲突 B.无序状态 C.价值崩溃 D.自然灾害 E.社会变迁 34.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 35.社会网络具有的特征包括( ) A.社会网络的形成是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多方面的因素使然 B.社会网络反映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本质 C.社会网络是经过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 D.社会网络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 E.社会网络是相对稳定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社会互动 37.社会结构 38.社会问题 39.社会安全阀 40.继续社会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社会流动的意义。 42.简单分析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殊性的关系。 43.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44.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45.简述违规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阐述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特性。 47.联系实际,阐述社区的功能。全国 2006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7 1.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 体”的社会学家是( )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韦伯 D.孔德 2.指出“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说些漂亮话,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 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孔德 C.马克思 D.韦伯 3.在社会学的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是( ) A.美国社会学 B.战后欧洲社会学 C.苏俄社会学 D.中国社会学 4.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 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 A.整体性特征 B.综合性特征 C.实证性特征 D.应用性特征 5.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属 于社会学的(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6.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 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7.把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是(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8.“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9.“个别人的偏好不能成为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10.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 )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11.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用和确定的政治观念、思想体系、社 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称为( )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价值观念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2.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13.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的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4.社会结构内部运作不协调和由于矛盾而产生的压力叫做( ) A.社会张力 B.社会危机 C.社会失范 D.社会失调 15.约 45 厘米以内的距离称为(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6.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18 A.0―10 人 B.0―20 人 C.0―30 人 D.0―40 人 17.马克思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利益关系 D.阶级关系 18.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 A.组织精干 B.运作过程简单 C.行政管理效率高 D.机构简单 19.第三部门是指( ) A.私人部门 B.政府部门 C.非营利组织 D.公共部门 20.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A.价值标准 B.规范体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21.经济制度是( ) A.生产制度 B.交换制度 C.生存制度 D.市场规范制度 22.社区参与的程度往往显示出一个社区的( ) A.活力 B.凝聚力 C.控制力 D.民主程度 23.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 ) A.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B.社区管理体制 C.科层制 D.单位制 24.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是( ) A.阶级 B.阶层 C.等级 D.社会分层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所谓“超工业化”导致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 工人的转移,这样的社会流动称之为(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26.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 手段来替代,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 27.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 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A.积极性控制 B.消极性控制 C.内在控制 D.非制度化控制 28.斗殴问题、酗酒问题、自杀问题、走私问题等属于( ) A.结构性社会问题 B.制度性社会问题 C.偏差性社会问题 D.自然性社会问题 29.在恐怖主义具有的四个要素中,除了暴力性、不可预测性和象征性外还有 ( ) A.极端性 B.政治性 C.颠覆性 D.民族性 30.全球化的起飞阶段是在( ) A.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 70 年代 B.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 期 C.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到现在 D.20 世纪后半叶19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涂尔干不仅为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在大学里获得承认做出巨大贡献,其诸多社 会学思想更是深远,如他提出的( ) A.理解社会学 B.社会行动类型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D.个人与社会 E.功能分析 32.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 A.社会以人为主体 B.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为基础 C.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D.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E.社会以文化为内涵 33.影响个人社会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 A.家庭 B.学校 C.伙伴群体 D.社区 E.大众传媒 34.社会互动的构成要素包括( ) A.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B.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 的接触 C.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D.互动主体必须是个人 E.必须是语言的互动 35.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 要素包括( ) A.人口 B.权力 C.环境 D.组织 E.技术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定性方法 37.角色 38.文化冲突 39.交换 40.组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42.简述家庭的功能。 43.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44.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45.简述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联系实际阐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 47.联系我国社会实际阐述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20 全国 2005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称为“社会学综合理论的创始人”和“社会学眼界的开拓者”的社会学家是 ( ) A.马克思 B.孔德 C.斯宾塞 D.韦伯 2.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社会 学家是( ) A.马克思 B.孔德 C.斯宾塞 D.韦伯 3.作为社会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社 会学的社会学家是( ) A.许仕廉 B.吴文藻 C.费孝通 D.孙本文 4.社会学的知识非常贴近生活,关注的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社会学的 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不仅政府可以用,团体可以用,一般人也可以用。这指的 是社会学的( ) A.整体性特征 B.综合性特征 C.实证性特征 D.应用性特征 5.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 科发展的基础。这是社会学的( ) A.整体性特征 B.综合性特征 C.实证性特征 D.应用性特征 6.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 群体中的一员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 A.问卷调查 B.参与观察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7.创立交换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8.“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 能和习惯等”,这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21 9.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 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 ) A.大文化集丛 B.文化模式 C.文化结构 D.文化特质 10.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且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是( ) A.习俗 B.道德 C.法律 D.宗教 11.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是( )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价值观念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12.文化反哺指的是( )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3.在老师指导下的大学生实地研究属于( )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4.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5.相距 45 厘米到 122 厘米之间,是(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6.利益群体的产生源于( ) A.生产力的变革 B.生产方式的变革 C.社会体制的变革 D.经济基础的变革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 A.0―10 人 B.0―20 人 C.0―30 人 D.0―40 人 18.科层制建立的基础是( ) A.魅力型统治 B.传统型统治 C.法理型统治 D.世袭制统治 19.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存在的缺陷一般统称为( ) A.效率低下 B.市场失灵 C.政府失灵 D.社会不公平 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制度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功能扭曲 B.完美的制度可以全面涵盖和制约人们所有的行为并调节所有的关系 C.“制度化逃避”是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的矛盾体现 D.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两者可以完全重合22 21.根据对人类行动的动机与社会后果之间的差异,将社会功能区分为显功能和 潜功能,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韦伯 C.凡勃伦 D.默顿 22.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制度潜功能的是( ) A.社会控制功能 B.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功能 23.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 A.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24.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在各个时期、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 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这是( ) A.进化论社会分层理论 B.冲突论社会分层理论 C.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D.韦伯社会分层理论 25.由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 )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26.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 27.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 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A.积极性控制 B.消极性控制 C.内在控制 D.非制度化控制 28.价值冲突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社会化的失败 B.社会解组 C.社会价值崩溃 D.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29.亚国家组织或秘密团体对非战斗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有政治目的的,通常 故意影响视听的暴力行为,被称为( ) A.暴乱 B.暴动 C.骚乱 D.恐怖主义 30.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在( ) A.1982 年 B.1983 年 C.1981 年 D.1984 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60 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36.定量方法23 37.社会结构 38.标签理论 39.家庭 40.社区睦邻运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特点。 42.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43.简述私人部门的缺陷。 44.简述社区的内涵。 45.简述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联系实际论述社会网络的涵义、特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论述偏差行为的正负功能。全国 2005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后工业社会论认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 ) A.科学技术 B.理论知识 C.信息技术 D.专业与技术人员 2.认为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于是想寻求对个人实行 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的学者是( ) A.涂尔干 B.孔德 C.斯宾塞 D.韦伯 3.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是( ) A.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B.社会发展计划 C.社会现代化 D.全球化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 ) A.1982 年 B.1983 年 C.1981 年 D.1984 年 5.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 符号、 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 法是( )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24 6.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 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 A.整体性特征 B.综合性特征 C.实证性特征 D.应用性特征 7.1891 年,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群学”之名的中国人是( ) A.严复 B.谭嗣同 C.康有为 D.梁启超 8.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它的提出者是 ( ) A.马克思 B.雷克斯 C.霍曼斯 D.帕森斯 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指 ( ) A.文化交流 B.文化混合 C.文化交往 D.文化比较 10.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1.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是( )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2.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3.相距 365 厘米以上的距离,是( )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4.“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15.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 A.0―10 人 B.0―20 人 C.0―30 人 D.0―40 人 16.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 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 B.专业化程度高 C.行政管理效率高 D.量才录用 17.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利润最大化 B.非营利性 C.提供公共物品 D.是一个独立组织25 18.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的机制是( ) A.股份制公司 B.公共部门 C.政府 D.第三部门 19.下列哪种现象是教育制度的负功能的表现?( ) A.社会控制 B.应试教育模式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 20.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A.社会化功能 B.社会保障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经济生活功能 21.解释了全貌研究方法的命题是( ) A.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 B.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 C.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D.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 22.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 A.工业化水平高 B.精神生活丰富 C.集中度高 D.全面的有机组合 23.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这是指( ) A.户籍 B.身份 C.单位 D.契约 24.某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生, 这一社会控制形式属于( ) A.积极性控制 B.消极性控制 C.内在控制 D.非制度化控制 25.李某原是某机械厂厂长,后调到同级的公司当经理,李某完成的社会流动是 ( ) A.自由流动 B.垂直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26.从群体组成形式上,不属于利益群体分类范围的是( ) A.机构性利益群体 B.社团性利益群体 C.社会公众利益群体 D.自组利益群体 27.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 手段来替代,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 )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 28.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而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追求的一 面,是指( ) A.社会过控 B.社会失控 C.适度社会控制 D.合理社会控制26 29.现在的家庭暴力与过去相比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是( A.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农民和工人 B.施行家庭暴力的主体文化层次低 C.丈夫殴打虐待妻子,妻子多以忍让、忍耐居多 D.攻击性增强,后果严重 30.价值冲突理论认为,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社会化的失败 B.社会解组 C.社会价值崩溃 D.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1.简述社会的基本特征。 42.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任务。 43.简述群体的特征。 44.简述我国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 45.简述社会流动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6.联系实际阐述社会学的功能。 47.试述科层制的特征并分析其优点和弊端。))全国 2003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社会学的地位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的论点是( ) A.“中心论” B.“平列论” C.“特殊论” D.“层次论” 2.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 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 ) A.奥古斯特?孔德 B.赫伯特?斯宾塞 C.埃米尔?涂尔干 D.马克思?韦伯 3.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 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称( ) A.社会关系 B.业缘关系 C.结合关系 D.人际关系 4.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互相接触,其中的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 了另一种文化元素, 并且使之与主体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 分。通常将这个文化变迁过程称为( )27 A.文化冲突 B.文化濡化 C.文化传播 D.文化移植 5.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是( )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预测性功能 6.孙本文认为社会的四大要素是:地理要素、生理要素、( )和心理要素。 A.经济要素 B.政治要素 C.文化要素 D.社会要素 7.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特征是(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8.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9.残疾人群体,在社会学中称之为( ) 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大众 D.公众 10.马克思主义群体动力观认为,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是( ) A.组织环境 B.经济关系 C.群体利益 D.群体凝聚力 11.普那路亚家庭又称( ) A.血缘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偶婚制家庭 D.专偶婚制家庭 1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一切婚姻动机中,只有( )才是自始至终 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因素。 A.经济 B.爱情 C.生育 D.道德 13.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通常工人是以( )的身份,参与反抗企业组织的制 度或待遇条件。 A.个人 B.正式群体成员 C.非正式群体成员 D.组织 14.从社会流动的动因来看,我国目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属于 ( )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垂直流动 D.水平流动 15.某学者指出某城市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 不平衡。他主要运用了( ) A.区位探究法 B.社会体系探究法 C.社会冲突探究法 D.社区行动探究法28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 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 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25.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包括( ) A.导进整合 B.价值整合 C.结构整合 D.规范整合 E.人格整合 26.人口的自然构成包括( ) A.出生地构成 B.性别构成 C.年龄构成 D.婚姻状况构成 E.残疾人员状况构成 27.同辈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它的构成条件为( ) A.年龄 B.文化 C.性别 D.职业 E.志趣 28.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有( ) A.家庭 B.学校 C.群体 D.工作单位 E.社区 29.下面哪些群体属于首属群体( ) A.家庭 B.社团 C.学校 D.邻里 E.游戏伙伴 30.家庭纵向关系主要包括( ) A.夫妻关系 B.父母与子女关系 C.兄弟姐妹关系 D.婆媳关系 E.祖孙关系 31.偶婚制家庭的特征是( ) A.同血缘内的同辈和姐妹组成夫妻集体 B.一个男子同时有许多妻子,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妻 C.一个女子同时有许多丈夫,但其中有一个是主要的,称主夫 D.同血缘的一群兄弟和另一血缘的一群姐妹结成夫妻集团 E.排除了同一血缘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 32.最能直观地反映组织的主要结构的因素是( ) A.权力层次 B.职能分工 C.人员编制 D.规章制度 E.机构设置 33.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引起了哪些城镇阶层结构的重大变 化( ) A.专业技术人员及一般知识分子的人数增加很快 B.个体工商业和私营企业获得迅猛发展 C.第三产业的职工队伍扩大 D.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限制着工人之间收入差距的幅度 E.城镇中的工人成份趋向复杂 34.下面命题中哪些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创始人 R?派克的观点?( )29 A.社区的特征是成员对本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意识,他们重传统、重感情、相互 全面了解 B.竞争是社区生活的主导过程,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C.社区体现了人类生物竞争的本性 D.社区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 E.技术、文化和社会组织是当地人口适应环境的关键机制 35.集体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有( ) A.从众 B.骚乱 C.商业恐慌 D.离轨 E.时髦 36.社会控制的非强制性手段包括( ) A.说服劝告 B.调解 C.经济处罚 D.道德反省 E.舆论压力 37.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社会控制,其内容是( ) A.对情感的社会控制 B.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C.对社会文 化的控制 D.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E.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38.当代西方进化论者提出社会进化趋势有( ) A.由于技术发展,社会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增强 B.社会及其单位进一步专门化和分割化 C.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多地相互依赖 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淡漠 E.社会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能力日益增长 39.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的主要措施有( ) A.限制 B.截流 C.疏导 D.调整 E.布局 40.丹尼尔?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个广泛的概括,它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理解( ) A.经济方面 B.技术方面 C.职业分布 D.制定决策 E.中轴原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41.社会学 42.生活方式 43.参照群体 44.社区行动 45.社会现代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46.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30 47.简述非正式结构的正功能。 48.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 49.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50.简述方法论与方法的不同之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51.评述孔德的社会学学说的主要内容。 52.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全国 200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 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A?G?弗兰克提出了( D ) A.增长极限论 B.后工业论 C.依附论 D.世界体系论 2.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最早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在联合国人口司划分的九类地区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C ) A.西欧 B.美国 C.前苏联 D.发展中国家 4.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C ) A.经济危机 B.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C.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D.革命条件的成熟 5.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以下排序中正确的是( C ) A.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 B.法律、宗教、风俗习惯、道德 C.风俗习惯、道德、宗教、法律 D.风俗习惯、宗教、道德、法律 6.“入乡随俗”是一种( D )行为。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顺从 7.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 F?滕尼斯发表的( B )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 志。 A.《经济与社会》 B.《社区与社会》 C.《社区》 D.《中等市镇》 8.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 B ) A.马克思 B.韦伯 C.涂尔干 D.戴维斯与摩尔 9.组织平衡论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 D )之间的平衡关系。 A.组织目标与成员需要 B.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 C.组织与环境 D.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 10.人类的第一种家庭形式是( D ) A.专偶婚制家庭 B.偶婚制家庭 C.伙婚制家庭 D.血婚制家庭 11.群体动力论最早由( D )提出。31 A.霍曼斯 B.克里斯蒂 C.米勒 D.勒温 12.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C ) A.偶发聚集体 B.社会类属 C.群体 D.组织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性。 A.大众传播媒介 B.家庭 C.阶级 D.同辈群体 14.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是( B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 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 长率 15.列维―斯特劳斯对文化的定义是( B ) A.文化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形式 B.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 C.文化就是社会 D.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 16.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关系称( C ) A.社会关系 B.社会制度 C.社会结构 D.社会规范 17.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 孔德称之为( D ) A.社会物理学 B.社会学 C.社会动力学 D.社会静力学 18.( B )是中国较早讲授和研究社会学的先驱者之一,1923 年曾担任上海大 学社会学系主任。 A.陈翰笙 B.瞿秋白 C.许德珩 D.孙本文 19.1979 年( B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学等需要 赶快补课。 A.胡耀邦同志 B.邓小平同志 C.胡乔木同志 D.费孝通先生 20.有人将社会学喻之为“社会医学”,把社会学家称为“社会医生”,这说明 了社会学具有的( C )功能。 A.社会管理 B.社会教育 C.社会批评 D.社会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 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 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政治领域的一 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 ABCD ) A.产业结构的变化 B.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C.闲暇时间的增加 D.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E.生产关系的变化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在 70 年代开始出现了逆转,主要表现在 ( ABD ) A.人口从以工业为主的中心城市向边缘地区流动 B.人口向城市郊区扩散蔓延32 C.城市结构由多核心式、一城多镇式向方格网状、同心圆式发展 D.出现了由交通线连成的长达数百公里的城市群或城市带 E.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大城市经济中作用下降,而代之以服务业与知识产业 3.社会变迁的形式有( ABCE ) A.社会进化 B.社会革命 C.社会改革 D.社会发展 E.社会倒退 4.“众口铄金”说明( BE ) A.社会舆论的压力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控制手段 B.“众口铄金”属于一种社会控制的“过控”现象 C.“众口铄金”说明非制度化控制的力量不如制度化控制的力量容易驾驭 D.“众口铄金”是通过舆论对被控制对象进行内在控制 E.“众口铄金”说明社会控制与个人自由是一对矛盾 5.下列关于道德的论述,正确的是( ACDE ) A.道德由习俗发展而来 B.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弱 C.道德比习俗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力强 D.道德相对于法律,约束力更广泛 E.道德是法律的补充形式 6.下列行为中哪些不属于社会行为( BC ) A.“追星族”对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 B.口渴想喝水 C.过度疲劳时产生幻觉 D.受到伤害时对对手进行 报复 E.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后更加努力学习 7.邓肯提出的“人文区位结丛”模式中,强调了哪些要素之间有相互关 系?( ACDE ) A.人口 B.权力 C.环境 D.组织 E.技术 8.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ABC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超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 工人的转移属于结构性社会流动 B.社会结构开放程度的提高既是社会流动的结果, 也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流动的前 提 C.从重视个人发展的先赋条件到重视个人后天获得的条件的转变, 是社会现代化 的重要标志之一 D.在现代社会中,先赋条件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不存在了 E.从流动的方向看,空间流动属于水平流动 9.帕森斯把社会组织分为( ABCE )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整合组织 D.文化组织 E.文化维系组 织 10.婚姻总是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包括( ABCDE ) A.血缘关系 B.民族 C.宗教信仰 D.阶级 E.身体33 11.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BCDE A.关于社会问题方面的社会学 C.关于自然现象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社会学 学 E.边缘学科性质的社会学) B.生活形式方面的社会学 D.关于意识形式的社会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文化濡化: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相互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 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 并且使之与主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 的一部分。 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 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 3.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一定地域范围, 一定的家庭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4.群体: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 体。 5.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通过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方式和手 段,对社会成员或群体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从而协调社会关系的各个部分,维 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 答:(1)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 产和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这就是家庭中的关系。家庭中的关系是最典型 的初级社会关系。 (2)简单和初步的关系。社会关系是复杂的,但复杂的关系是由简单的关系组成 和发展起来的。 (3)人们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是人们之间通过语言和行为直接发生的关系。 (4)人们之间交往最密切,相互最了解和最有影响的关系。 (5)初级社会关系一般表现为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邻里关 系。 2.现代城市社区的特征有哪些? 答:(1)城市社区相对地由大量、密集、异质的人口聚居而成。 (2)居民基本上都是从事众多行业、职业的非农业人口。 (3)次级关系占主导地位,人际关系比较肤浅,相互交往注重功利,社会控制主 要靠正式的组织和正式的规范。 (4)科层组织遍布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5)居民以其职业为中心来进行纷繁多样的活动,业余时间可以利用现代城市的 有关机构和设施,或从事专业进修,或从事文体娱乐以及各种社交活动。34 (6)人口的异质性促进文化交流,因而居民思想开阔,乐于变革。 3.简述个人社会化的特点。 答:(1)强制性。 一方面, 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 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 另一方面, 个人在受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2)能动性。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什么,接受什么,都有一定的选择性。个人在生活实践 中积极地探索人生,创造新的文化。 4.简述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 答:(1)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日趋加快,这在当今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显著。 (2)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越来越大。 (3)现代社会变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4)现代社会变迁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 (5)现代社会变迁的相关性日趋增强。 5.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答:(1)任何社会需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有一套社会控制体系,没有社会控制, 无法维持个人生存和群体活动。 (2)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一个社会也要求其成员处于 某种协调的社会关系之中,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3)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失控”现象进行制止或 制裁。 (4)社会控制是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运转的一种自行调节机制。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谈谈对冲突的社会功能两面性的理解。 答:(1)所谓冲突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冲突的产生是由于个人或团体 间的利益、意见和态度方面存在根本对立。 (2)冲突的负功能:冲突的破坏性 (3)冲突的正功能:由于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以及冲突的潜在力量,有可 能使社会更好地调节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经常地沟通意见,实行对话, 避免矛盾的根本对立。 (4)对冲突的调适的重要性。 (5)强调发挥冲突的正功能,加强社会调适机制。 2.联系实际评述社会制度的功能和负功能。 答:社会制度的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2)控制功能;(3)社会化功能;(4)文化传播功能;(5)整合功能 社会制度的负功能: (1)制度本身的惰性;(2)制度内部结构可能出现的混乱;(3)人为因素 联系实际35 2000 年上半年高教自考社会学概论试卷一、填空题:(每空 1 分,本大题共 13 分) 1、社会学一词是______________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2、人类最原始的社会制度有____________制度和_____________制度。 3、____________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 4、将利益群体分为经济利益群体、政治与社会权益利益群体等的分类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__。 5、家庭教育首先是对___________的教育。 6、西方社会学分层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_______有本质的区别。 7、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林德夫妇开创了以___________为对象的社区全貌研 究。 8、 社会运动与集体行为不同之处在于,社会运动是由少数_____________控制和 领导的。 9、社会组织体系按照一整套业已形成的条文规定推行的社会控制叫 _____________控制。 10、社会变迁第三方面内容是指社会关系基本面貌的变迁,它包括 ________________的变迁与______________的变迁。 11、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__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 本大题共 15 分) 1、社会学的()功能是指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A、描述性 B、解释性 C、预测性 D、规范性 2、60 年 70 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分析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新理论有() A、依附发展论 B、信息社会论 C、世界体系论 D、现代化理论 3、旧中国城市分布极端不平衡是指() A、大城市发展太快 B、城市高度集中在沿海 C、城乡分离和对立 D、城市多是消费性的 4、社会循环论者()在《历史研究》中认为,社会是在挑战与响应的循环中发 展的。 A、斯宾格勒 B、R-汤因比 C、维柯 D、索罗金 5、社会对其成员在思想意识上完全放任自流,实际上是一种() A、社会解组 B、社会自由 C、社会失控 D、社会分化 6、确定一个社区地域范围的客观标志是() A、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 B、社区经济的交流范围 C、社区文化的影响范围 D、社区行政区划的范围 7、阶级产生的根源是()36 A、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 C、私有制 D、社会不平等 8、组织的()改进了对于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 A、人际关系理论 B、行为理论 C、系统理论 D、权变理论 9、一般地说,家庭建立的基础是() A、生产关系 B、婚姻关系 C、亲子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10、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A、游伴群 B、消费者协会 C、候车群 D、工会 11、群体关系研究的重点是() A、群体之间的关系 B、群体动力关系 C、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D、群体成员的特质 12、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13、有关教育、科研、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机构、行为 规范等方面的规定构成() A、文化制度 B、政治制度 C、法律制度 D、经济制度 14、( )统计是根据抽样资料推断总体参数的方法。 A、定性 B、定量 C、描述 D、推论 15、在孔德之前,( )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 确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 小题 1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环境 B、人口 C、文化 D、劳动 E、生产方式 6、社会体系探究法把社区视为()()()()() A、一个区域性团体 B、一个社会体系 C、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 D、一个政治体系 E、一个互惠体系 7、心理学家马斯洛阐述的人类需要层次包括()()()()()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生产的需要 D、尊敬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8、法律是最权威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它蛭基本的特征 就是()()()()() A、强制性 B、阶级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E、多样性 9、在社会变迁的形式问题上,()()()()()等西方学者都主张历史循 环论。 A、斯宾塞 B、孔德 C、汤恩比 D、帕森斯 E、斯宾格勒37 10、韦伯将权威分为()()()()() A、理性权威 B、传统权威 D、魅力权威 E、普通权威C、现代权威四、判断改正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划√,错误划×,并加以改 正。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 年,是我国社会学的传入时期。( ) 2、人的生理机能不是文化。( ) 3、先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有人与自然关系。( ) 4、家庭生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是各自独立的。( ) 5、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是社会控制的本质。( ) 五、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 分,本大题共 12 分) 1、理想型 2、老年型人口 3、沟通 4、社会进化 六、简答题:(每小题 5 分,本大题共 20 分) 1、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 2、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3、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流动有哪些特点? 4、简述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七、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本大题共 20 分) 1、试论当代中国家庭的发展变化趋势。 2、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38
历年社会学概论自考试题―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肯退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