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论文的表需要在论文中表明出处吗

企业并购对财务绩效影响实证研究(2)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以2008年~2009年发生海内外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上市公司并购前后财务绩效的变化来判断并购的有效性,并对国内并购和海外并购进行了比较。数据来源包括《中国证券报》、《中国并购报告》、《上海证券报》、网易财经和巨潮资讯网等。同时,剔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被ST公司、并购企业注册地为&避税天堂&的公司、并购最终未成功的公司等。最终确定了52起国内并购事件、16起海外并购事件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由于并购事件作用于企业内部,直到体现在财务绩效上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因此本文以收购首次公告日所在的年份为基点,记为T0期,将考察期定为4年,分别为考察并购前一年F-1、并购当年T0、并购后一年T1及并购后两年T2。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变量定义基于财务绩效主要用于考察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改善的情况,本文在综合考虑了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相关绩效评价的文献、《企业效绩评价规则》等的基础上,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角度,建立了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企业并购前后的经营业绩和财务变动状况进行考核。在各个角度的财务指标选取方面,充分考虑了数据信息的定量性、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3个财务指标比率进行考察,具体如表1所示: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因子分析本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各绩效周期所提取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财务绩效。下面仅以国内并购后第一年为例进行并购绩效分析,其他三个年份的国内并购和全部海外并购的分析过程此处省略,仅列出计算结果。
  (1)因子分析模型效果的检验。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将总体的原有变量所包含的信息,压缩成几个共同因子来表示,实现减少变量的目的。因此,因子分析的前提是原有变量之间应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检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现在以国内并购后第一年为例进行检验。本文中52个样本和13个财务指标的Bartlett球形检验值Sig.=0.000,变量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同时KMO值为0.673,小于0.7,但大于0.5,效果差一些,但可供参考。因此,本文样本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表2因子分析的可信性检验
  (2)提取因子及因子载荷矩阵。综合考虑了特征值和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本文提取了特征值大于1大的4个因子并获得相对应的因子载荷矩阵。因子分析的初始解如表1所示,表1显示了变量的共同度数据。第一列是因子分析初始解的变量共同度,全部为1,表明原变量的所有方差都可以被解释;第二列是按照一定提取条件提取特征值时的共同度,因子提取的效果比较理想。因子方差贡献率如表4所示,其中,提取的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是80.687%,能够较好的反映原始数据信息。
  表3因子分析的初始解
  利用方差最大法对正交旋转矩阵进行旋转,得到标准化处理后的前4个因子的载荷矩阵,如5表所示。表5中的各因子载荷都在0.5以上,说明各个因子的归类效果比较好,丢失信息有限,因子提取较为成功。其中,综合因子1在营业利润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上的载荷值较大,尤其是对代表偿债能力的指标解释程度特别高,因此综合因子1可以解释为代表企业偿债能力的因子;综合因子2在每股收益、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上的载荷值比较大,说明综合因子2主要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综合因子3在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上的载荷值比较大,说明综合因子3主要代表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力和成长能力;综合因子4在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上的载荷值比较大,说明综合因子4主要代表企业的营运能力。
  (3)因子得分及综合财务绩效得分计算。成功提取因子并旋转处理之后,需要根据因子得分矩阵(表6)计算出4个因子的得分f1、f2、f3、f4,计算公式如下:
  f1=-0.035*X1+0.026*X2-0.052*X3+0.193*X4+0.049*X5+0.065*X6+0.28*X7-0.15*X8+0.24*X9+0.275*X10+0.031*X11+0.012*X12+0.022*X13
  f2=0.347*X1+0.356*X2+0.376*X3+0.071*X4+0.033*X5-0.061*X6-0.071*X7-0.029*X8-0.044*X9-0.048*X10+0.035*X11+0.011*X12+0.021*X13
  f3=-0.002*X1-0.016*X2-0.022*X3+0.006*X4+0.098*X5+0.064*X6+0.034*X7+0.107*X8+0.019*X9+0.063*X10-0.274*X11+0.444*X12+0.441*X13
  f4=0.036*X1-0.011*X2-0.057*X3-0.092*X4+0.486*X5+0.495*X6+0.148*X7+0.002*X8-0.009*X9-0.101*X10+0.202*X11+0.128*X12+0.097*X13
  将各公司经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1~X13带入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各个样本公司在国内并购后1年的4个因子得分f1、f2、f3和f4。然后以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进行乘积求和,计算出综合得分F1。
  F1=(29.918/80.687)*f1+(19.276/80.687)*f2+(16.556/80.687)*f3+(14.938/80.687)*f4=0....1851f4
  经计算,样本公司国内并购的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的第二年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分别是:
  F-1=0....1726f4
  F0=0....1633f4
  F2=0....13f4
  样本公司海外并购的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的第一年、并购后的第二年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分别是:
  G-1=0....125f4
  G0=0..274f2+0..1874f4
  G1=0....1855f4
  G2=0....1792f4
  其中F-1,F0,F1,F2分别表示国内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及第二年各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G-1,G0,G1,G2分别表示海外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后第一年及第二年各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综合得分。
  (二)相关性分析具体如下:
  (1)整体样本的并购财务绩效分析。本文通过取各样本公司在各个时间窗中的均值,作为国内并购和海外并购的整体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四个时间窗内,国内并购和海外并购的整体样本公司的财务绩效变化状况如图1所示。
  图1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国内并购后的财务绩效相比于并购前并未出现改善,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在国内并购的当年,财务绩效较前期有所提升,并购后的一年绩效略微提升,但之后一期又出现明显下滑。因此,如果以并购后第二年绩效值低于并购前一年的绩效值作为失败的判断标准,则我国上市公司的国内并购交易大多数是失败的。另一方面图1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海外并购前后的财务绩效呈现出一个波动的过程,并购当年财务绩效出现下滑,并购后一年绩效大幅提升,且幅度远大于前一年下滑的幅度,之后财务绩效又下滑到并购前一年的水平,海外并购带来的绩效改善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海外并购只带来上市公司短期的财务绩效变化,并未在长期内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没有为收购公司创造价值。
  (2)财务指标与综合绩效相关性检验。下面进行财务指标与绩效综合得分相关性检验以及均值检验,来分析并购前后的变化。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分析结果:
  (1)盈利能力与整体绩效有较强的相关性。较之国内并购,海外并购中的相关性更强,因此盈利能力在考察周期内的变化趋势与整体绩效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海外并购后的盈利能力下降,降低了股东利益;而国内并购中二者的变动趋势则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国内并购后的整体财务绩效有所下滑,但股东利益得到了提升。
  (2)营运能力和整体财务绩效的相关性一般,且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的相关程度相似。在考察周期内,运营能力基本呈下滑趋势,表明并购活动使得企业的整体运营在短期内不太顺畅,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体财务绩效。
  (3)偿债能力与整体绩效也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与海外并购相比,国内并购中二者的相关性更强烈。在考察周期内,偿债能力指标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代表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逐渐提高,表明并购的发生使得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得到提升;但代表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并购后逐渐下降,表明通过借贷资金来并购使得企业的偿债风险在加大。偿债能力指标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体财务绩效。
  (4)现金流量能力与整体绩效的相关性较弱。国内并购中,现金流量能力指标呈上升趋势,但并未扭转总体绩效水平的下滑。
  (5)成长能力与总体财务绩效的相关性也不显著。这表明,并购对企业的成长能力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效果欠佳,最终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结论
  本文以2008年~2009年间发生的52起国内并购事件、16起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财务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国内外并购对财务绩效的不同影响。最终的研究结果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对财务绩效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至少短期内未带来绩效的提升;国内外并购行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海外并购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波动性更大,国内并购的影响更为平缓;另外,并购行为中盈利能力的变化状况对整体绩效的影响最大,其他四个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且这种相关性在海外并购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样本选取的时间范围较窄、并购影响的考察期较短等。因此,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完善,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RavenscraftDavid,JScherer,F.M.LifeafterTakeover[J].JournalofIndustrialEconomics,7-156.
  [2]李善民、朱滔、陈玉罡等:《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配对组合绩效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3]董继扬、田波、王要武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第8期。
  [4]纪建悦、李姣:《财务关系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投资研究》2011年第10期。
  [5]徐静:《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绩效分析》,《特区经济》2012年第4期。
  [6]何先应、吕勇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长期绩效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24期。
  [7]张彦、张艳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中国商界》2010年第2期。
  发表吧 论文发表 发表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发表论文,寻求论文发表代理,快速发表论文,发表论文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发表/国家级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
 投稿邮箱: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论文发表编辑QQ:
论文发表编辑QQ:
论文发表编辑QQ:
论文发表编辑QQ:
论文发表联系电话:
论文投稿邮箱:
龙源期刊网
万方期刊网
维普期刊网
新闻出版总署
期刊简介: 《河南医学研究》Henan Medical Research(月刊)1992年创刊,主要刊载河...
期刊介绍: 《新闻知识》是由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
主管:广西日报社; 主办:广西日报社;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国际标准刊...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长春教育学院;长春市教育学会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国际标准刊号:IS...
主管单位:江苏新闻出版局主办单位:南京出版社出版地:江苏南京市 国际标准刊号:ISS...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期刊分类:
800家正规期刊分类一览表
本期刊为正规期刊,已通过真伪查询!本期刊可免费赠送一本当期样刊!本期刊可用于职称评审!单位、国家均认可!
当前位置: >
表外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风险与收益的实证研究――基
本文作者:薛永明;成功正常投稿发表论文到《》2014年01期,引用请注明来源400网!【摘要】:本文在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下,运用我国15家商业银行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①的风险与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交易类表外业务的风险较高,收益却较低。在传统表外业务中,金融中介服务类表外业务风险较低,收益较高,且不占用资本,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金融中介服务类表外业务收入;担保类、承诺类表外业务总体上收益较低,缺乏资本精细化管理,其中部分担保类表外业务可能风险较高,应纳入损失准备的计提范围。【论文正文预览】: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实体经济增长也陷入衰退之中。杠杆率过高而导致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被认为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而资本充足率监管没有能够有效地控制银行的杠杆化水平,导致资本充足【文章分类号】:F832.2【稿件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表外业务经营绩效风险【参考文献】:周开国;李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5期宋琴;郑振龙;;巴塞尔协议Ⅲ、风险厌恶与银行绩效――基于中国商业银行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7期邢天才;孙进;鄢莉莉;;经济周期战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5期李黎;张羽;;金融衍生品交易与商业银行绩效――基于美国的经验[J];管理科学;2009年04期黄隽;章艳红;;商业银行的风险:规模和非利息收入――以美国为例[J];金融研究;2010年06期张金清;张健;吴有红;;中长期贷款占比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张羽;李黎;;非利息收入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吗?――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4期张庆君;张荔;;资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基于银行收入结构视角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1年05期戈建国;周继忠;;银行衍生品交易的决定因素[J];金融论坛;2011年10期万佳;朱彦秋;;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风险对比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0期王飞;;国际银行控股集团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宋清华;曲良波;;高管薪酬、风险承担与银行绩效:中国的经验证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2期徐向攀;;中外商业银行杠杆效应比较研究[J];甘肃金融;2012年05期刘孟飞;张晓岚;张超;;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绩效与风险相关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8期王倩;李颖华;;政府干预下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行为[J];金融论坛;2012年05期顾晓安;周虹;;单个银行财务稳定性评估方法探讨[J];金融论坛;2012年10期刘信群;刘江涛;;杠杆率、流动性与经营绩效――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年面板数据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03期王永海;刘慧玲;;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受――基于我国上市银行数据的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4卷第2期总第8期)[C];2013年黄洁莉;汤佩;夏;;表外业务真的给银行带来风险和收益了吗?――基于我国上市银行年均衡面板数据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许一涌;中国商业银行股东价值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吴刘杰;资本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朱明星;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梁维升;衍生品使用对公司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段玉琴;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张健;中长期贷款占比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稳定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寇宏;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对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徐大祝;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张健;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姚路;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影响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李绍芳;金融衍生品对美国银行控股集团收益的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万文雅;异常贷款增长与银行风险[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强熠;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水平评价与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魏鹏;;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发展现状――基于10家上市银行年年报数据[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陈磊;中国转型期的信贷波动与经济波动[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9期邹平;刘引;;我国企业短期融资券定价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4期王菁;周好文;;非利息收入负向收益贡献度的实证解析――基于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模型检验[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11期魏成龙;刘建莉;;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王志军;欧盟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7期薛鸿健;;解析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8期李麟;索彦峰;;经济波动、不良贷款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6期杨雪莱;;流动性过剩、中长期贷款与银行稳定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6期周好文;王菁;;从资产组合理论视角审视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J];经济经纬;2008年04期涂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活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梁云波;试论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问题[J];新金融;1996年04期杨星;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不可忽视的战略选择[J];财经研究;1997年05期舒宛,何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可行性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4期陈世虎;拓展表外业务:银行商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3期周海银;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J];中国城市金融;1997年07期宾建成,邓学衷;西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及其启示[J];浙江金融;1997年08期马欣;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2期肖鹰;从特点看发展――谈表外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中迅速发展的原因[J];中国城市金融;1998年02期李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1999年09期李芳菲;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及其对策[J];金融经济;1999年04期金成晓;纪明辉;;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张晓铃;刘新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板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秦凤鸣;;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协调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赵艳;张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结构的改善研究――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齐晓楠;周舟;董慧妍;;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成道福;;建设银行发展中的中间业务问题[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5年度)[C];1995年吴电云;张晨;;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陈鹏;;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来自贵州的证据[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袁继荣;;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及网点服务问题思考[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田灿明;赵春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及模式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记者
马志军;农行一季度经营绩效再创新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通讯员 周国文;工行安康分行跨入全国工行经营绩效百强[N];安康日报;2010年贺琴琴;工行山西省分行存款首破3000亿大关[N];吕梁日报;2010年雷涛 国奇;资阳市分行抓发展强管理经营绩效稳步提升[N];粮油市场报;2010年屠元亮;浙江省分行2007年度经营绩效创历史新高[N];粮油市场报;2008年王新亮 王娟;今年上半年度股价涨幅前20上市公司绩效分析(下)[N];财会信报;2007年记者
牧心;孝感工行上半年经营绩效再创新高[N];孝感日报;2006年通讯员
曹海峰 郭路阳
王伟杰;经营绩效大幅度提升[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宋焕茂
王良俊;从“末位”到“十强”[N];台州日报;2006年刘波;影响银行产业绩效的因素究竟是什么?[N];金融时报;2006年罗淑蕾;银行业资本结构、机构法人持股比率与经营绩效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刘国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余荣祥;两岸银行业经营绩效比较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李莹星;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与资本流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吴玉宇;村镇银行社会网络资本形成与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周世友;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经营绩效与风险预警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唐康德;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选择及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秦裕英;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之经营绩效[D];苏州大学;2007年谢金贤;台湾上市公司董事会股权结构及持股质押因素与企业风险、经营绩效关联性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许均平;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赵昆;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张颖;银行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相关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石艳;不同行业资产质量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任晓杰;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刘莎莎;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吴川;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吴德满;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胡东;我国银行业经营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曾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非农经营对经营绩效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胡进红;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与经营绩效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稿件标题】:表外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风险与收益的实证研究――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作者单位】: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发表期刊期数】:《》2014年01期【期刊简介】:《金融纵横》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金融纵横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2-1564/F,国际刊号:ISSN。金融纵横杂志社由江苏省金融学会主办,本刊为月刊,开本:大16开语种:中文英文名:......更多杂志社()投稿信息【版权所有人】:薛永明;
更多详细信息: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实力代理杂志社征稿、杂志投稿、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学术论文发表 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任务书】.doc3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二?一一届)
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现代物流有了一定的基础,且得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实践证明,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揭示两者的关系。本文基于浙江省年进出口总额,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与货运量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在短期内,对外贸易对现代物流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在分析得到结论之后,阐明当前浙江省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现代物流和对外贸易共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对外贸易,实证研究,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Zhejiang Province has a certain found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an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develop. Practice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logistics and foreign trade is complementar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volume of cargo transportation,the main port cargo throughput of import and export of relevant data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 using cointegration ,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Error Correction and Impulse respons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logistics and foreign trade of Zhejiang. The result is fou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trade and modern logistics is balanced in long term. In the short term, the foreign trade only has one way to modern logistics in causal relationship. Then clarify the Status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证研究论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