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式排球比赛中,只允许采用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球吗

软式排球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实施软式排球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实施[文化教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软式排球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实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乐安实验小学陈志刚体育工作室
当前位置:&&&
排球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
上传: 陈龙 &&&&更新时间: 12:19:42
排球教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
2.学习和掌握排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战术,安全地进行排球运动。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
4.在排球活动中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具有进取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
1.排球基本知识。
2.正面下手发球。
3.正面双手垫球。
4.正面双手传球。
5.原地正面屈体扣球。
6.低网正面屈体扣球。
7.&中一二&进攻战术。
8.教学比赛。
(三) 教学要求
1.排球的教学形式以游戏为主,培养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兴趣。
2.对排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不要要求过高,要注重所学的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
3.在提高技术动作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练习时来回球的次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区别对待。
5.要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6.在教学比赛中要允许学生失误,要大胆鼓励学生使用技术和创造性的运用技术。
7.要注重在排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合作、交往能力。
以上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都是建议性,供各校教学时参考。
三、初中排球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
(一) 基本知识教学
1.基本知识
(1) 排球比赛场地 (图9-1)
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的无障碍区。
场区所有的界线宽均为5厘米,其颜色应是与地面和其他项目画线不同的浅色。
中线在网下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中线的中心线将比赛场区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每个场区各画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进攻线与端线之间为后场区。
发球区宽9米,位置在端线后。
(2) 队员场上位置
发球队员击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
靠近球网的三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 (左)、3号位 (中) 和2号位 (右)。另外三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 (左)、6号位 (中) 和1号位 (右)。
(3) 发球轮转
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发球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一个位置,即2号位队员转到1号位发球,1号位队员转到6号位,以此类推。
(4) 规则简介:持球和连击
队员在击球时没有清晰地将球击出,或接触球时有较长时间的停留。
判断持球的主要依据是看球的停留时间和击球动作。
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球连续触及队员身体的不同部位。但球队第一次击球时,在一个击球动作的情况下,球可以连续接触身体的不同部位,而不视队员为连击。
第一次击球包括以下4种情况:
① 接对方发球;
② 接对方扣球;
③ 接对方拦回的球;
④ 接本方拦网触手的球。
(5) 排球比赛的用球
正式排球比赛用球的颜色为黄、白、蓝三色相间或同一的浅色。
排球的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
(6) 排球比赛的网高
排球比赛的网高,成年男子为2.43米,女子为2.24米;少年男子网高一般为2.24~2.35米,少年女子网高为2.00~2.15米;有些比赛还可以根据比赛的性质,或参加者的水平自定网高。
发球应在发球区内完成。
发球应按次序进行。
用一只手或手臂的任何部分将抛起的球击出。
裁判员鸣哨后方可发球,否则无效,重新发球。
发球人不能踏及发球区以外地面。
(8) 球队的击球
每队最多击球三次,但拦网除外,将球从球网上击回对方。无论是主动击球或被动触及,都作为该队击球一次。
(9) 沙滩排球的用球
球是圆形的,由柔软皮革不吸水的材料制成外壳。
颜色是浅黄色或其他浅色,如粉红色、橙色等。
圆周为65~67厘米;重量为260~280克;内压为0.175~0.225千克/平方厘米。
(10)软式排球的发球方式
软式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发球队员必须将球在自己肩以下部位击出,也就是通常采用的下手发球方式。
2.基本知识教学建议
(1) 基本知识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2) 应让学生亲自站在排球场地之上,便于学生明白场地规格和队员在场上的位置。
(3) 基本知识教学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在风雨天作为理论教材在室内专门上课讲解。
(4) 应该让学生明白,竞赛规则是正式比赛时采用的,平时练习和比赛时放宽规则,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触球次数,便于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二) 基本技术
1.准备姿势和移动
(1) 准备姿势动作要点
① 两脚位置比肩稍宽;
② 膝关节适当弯曲,身体重心向前;
③ 双手放在腹前;
④ 双眼注视来球。
(2) 移动动作要点
① 预先判断球的落点;
② 采用适当准备姿势;
③ 根据球的落点,身体重心快速倾向来球;
④ 移动时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要小,以免影响移动的速度。
(3) 准备姿势和移动的教学方法
① 按正确动作要点,反复做准备姿势的徒手练习。在练习时,教师可以鸣哨、击掌,学生听到响声后快速做出正确的准备姿势。
② 二人,或多人一组,相互观察,反复做准备姿势的徒手练习。
③ 原地移动。学生按正确准备姿势站立,双脚在原地快速移动。
④ 二人一组,相距3米左右面对面站立,一人向另一人前后左右方向抛球,另一人通过快速移动将球尽量接住并抛回,然后二人交换练习。
(4) 准备姿势和移动易犯的错误
① 准备姿势易犯的错误主要有:
准备姿势过高或过低;
做准备姿势时只弯腰,不屈腿;
做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向后。
② 移动易犯的错误主要有:
移动时身体重心上下起伏过大,移动速度慢;
做准备姿势时身体重心向后,影响起动速度;
做移动练习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影响移动速度。
(5) 准备姿势和移动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
① 对照正确动作要点,反复做徒手练习;
② 做准备姿势时膝关节适当弯曲,并超过脚尖;
③ 做移动练习时要集中注意力;
④ 做移动练习时身体要尽可能水平移动,重心要尽可能保持平稳。
2.正面下手发球
(1) 动作要点
① 身体面对球网,两脚前后站立;
② 单手或双手将球平稳抛至身体右侧;
③ 右臂由后向前直臂摆动;
④ 用全手掌,或掌根,或拳击球的后中下部;
⑤ 击球后身体重心前移,身体进入比赛场地。
(2) 教学方法
① 反复做正面下手发球的徒手动作,体会正确动作要点,要求动作逼真,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② 击球比高。用正面下手发球动作,击球的下部,看谁的球被击得高。要求在击球时击球手臂尽可能伸直,击球点相对固定。
③ 发球比远。几名同学站在同一条线后,看谁发球发得远。要求直臂击球,固定击球点。
④ 无网发球。二人一组,相距9米左右,采用正面下手发球。要求有意识调节、控制力量和落点。
⑤ 隔网发球。多人站在场地内进攻线后隔网对发。要求注意击球位置,将球击过球网。
⑥ 隔网发球。多人站在场地发球区内隔网对发。要求首先将球击过球网,然后尽可能让球落在场内。
⑦ 画区域发球。在场地内画几个不同区域,要求发球者有意识将球发到想要发到的区域内,提高控制能力。应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进行。
(3)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 易犯错误
击球手臂弯曲,影响击球力量,球发不过网;
击球点不正确,或不固定,影响发球成功率;
击球时身体重心过于靠后,影响发球效果。
② 纠正方法
反复进行徒手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概念;
多做抛球练习,使球抛得既稳又直,从而降低发球难度;
身体重心置于前脚,或两脚之间,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
(4) 教学建议
① 多进行近距离发球,体会动作要点,建立正确动作概念。
② 开始练习发球时,要让学生协调用力,避免使蛮力,改变动作结构,并造成外伤。
③ 女同学力量较小,采用正面下手发球时可适当考虑让她们在场内进行,例如在1号位发球,这样能提高发球的成功率,在心理上能减小她们的压力,便于学习,掌握动作,更好地培养她们的学习兴趣。
3.正面双手垫球
(1) 动作要点
① 身体正面对准来球;
② 当来球在胸腹前一臂左右距离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
③ 抬双臂前伸到球下,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击球;
④ 手臂击球时,下肢伸腿蹬地,上下肢配合,协调用力;
⑤ 击球后身体重心前移。
(2) 教学方法
① 徒手做准备姿势和移动练习。要求身体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过大,可以结合来球落点,移动后正面对球。
② 原地做正面双手垫球的徒手练习,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
③ 自垫。练习者自己连续向上将球垫起。要求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垫球次数。
④ 一抛一垫。二人一组,相距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要求球抛向垫球人不同的方向,垫球人在移动中完成垫球,然后二人交换练习内容。
⑤ 二人对垫。二人一组,相距3~4米面对面站立,连续垫球。要求练习者注意力集中,移动快速,二人互相合作,互相鼓励。
⑥ 二人一组,自垫与对垫结合。二人相距3~4米面对面站立,一人接到来球后先自垫一次,再将球抛给对方,另一人也如此。要求练习者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在练习时注意击球点的变化。
⑦ 四人一组,二人与二人前后站立,相距3~4米左右,一人将球垫到对方后,到自己一侧的同伴后面,另一侧二人也如此练习。要求尽可能增加来回球次数,提高控制球能力。
⑧ 四人一组跑动垫球。二人与二人前后站立,相距3~4米左右,一人将球垫给对方后,快速跑到对方一侧同伴的后面,另一侧垫球人垫完球后也快速跑到对方同伴后面,反复进行。要求四人之间发扬团结合作精神,相互鼓励,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增加练习次数。
(3)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 易犯错误
两手臂击球时夹不紧,易造成持球,或连击;
击球时手臂易弯曲,球易向上飞行;
击球位置不固定,影响垫球效果;
垫球时上下肢用力配合不好。
② 纠正方法
反复做正面双手垫球的徒手练习,体会正确动作;
多垫固定球,固定击球位置,体会上下肢用力的协调配合;
多观察别人动作,对照自己动作,在练习中调节自己动作。
(4) 教学建议
① 首先向学生讲明动作要点。
② 给学生做完整、正确的动作示范。
③ 多让学生做徒手练习,建立正确动作概念。
④ 让学生多练、多想,想练结合。
⑤ 在练习中要爱护、尊重学生,共性问题全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处理。
⑥ 学生在做垫球练习时,教师要反复强调要让身体面对来球,处理好人和球的位置关系,而球是不可能每一次都正好到学生面前的,这样就需要学生在练习时脚下移动速度要快,面对来球能降低练习的难度,提高垫球的质量。
4.正面屈体扣球(低网)
(1)动作要点 (以右手扣球为例)
① 双眼注视球的落点;
② 右脚放在左脚后面;
③ 身体重心稍前倾;
④ 待判断出球的落点后,右脚快速向前跨出一大步;
⑤ 两膝弯曲,两脚尖稍内收;
⑥ 两臂由后经体侧向前上方用力快速摆动,带动身体向前上方跳起。
① 挺胸展腹,上体右转,身体成反弓形;
② 肘关节略高于肩关节;
③ 挥臂时转体收腹,依次带动肩、肘、腕各关节成鞭甩式挥动;
④ 手臂挥至前上方最高点时,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中上部,并主动推压,使球前旋;
⑤ 手触球后,手臂应继续向前挥动,收腹,含胸,身体重心前移。
正面屈体扣球是由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等部分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
(2) 教学方法
① 在排球网前反复进行助跑起跳练习,体会正确动作。要求适当有意识地控制身体,避免触网。
② 徒手做原地扣球练习,体会正确动作。要求动作熟练,轻松自如。
③ 扣固定球。一人扣适当高度的吊球,或扣同伴举起的球。要求挥臂路线正确,能在最高点击球。
④ 自抛自扣。先练习抛球,待球抛得又稳又直时再进行扣球。要求在最高点击球,全手掌包住球。
⑤ 二人原地对扣。二人相距7米左右面对面站立,一人将自己向上抛起的球进行对地扣球,另一人接反弹球后重复前一人的扣球动作。要求扣球动作较放松,协调,能主动控制球的落点。
⑥ 在排球网前做完整的正面屈体扣球的徒手练习。要求动作连贯,正确。
⑦ 降低网高进行正面屈体扣球。
一人抛球,一人扣球。
一人传球,一人扣球。
(3)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 易犯错误
助跑起跳节奏不好,助跑过早,或过晚;
助跑起跳后身体过于前冲,身体和手臂易触网;
助跑起跳不够充分,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弹跳力;
扣球时上体转体过大,或过小,影响扣球质量;
扣球时手臂弯曲,击球点过低;
不能全手掌扣球,对球的落点控制不好;
扣球后手臂停在半空,影响扣球力量。
② 纠正方法
多做徒手练习,体会正确的正面屈体扣球动作;
助跑起跳时双膝适当弯曲,稍内扣,控制身体不要过于前冲,避免触网。
多扣固定球,体会挥臂路线和击球点,力争全手掌包住球;
做扣球练习时,用力要协调,不要在扣球时突然加力,或用全力。
(4) 教学建议
① 要重视扣球教学中的徒手练习。
② 开始扣球时,动作要放松,身体要协调,用力要适当。
③ 全手掌在最高点击球是教学难点,要反复对学生强调提高击球点对提高扣球质量和今后学习的意义。
④ 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尤其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练习。
⑤ 加强安全教育,保证教学秩序。
⑥ 正面屈体扣球动作作为初中教材中较难掌握的一个技术动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时而采用分解教学,时而采用完整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效果会更好。
⑦ 正面屈体扣球受初中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条件的限制,应以原地扣球教学为主。
5.正面双手传球
(1)动作要点
① 身体正面对准来球,采用稍蹲准备姿势;
② 两手自然张开成半球形,让手指与球尽可能吻合;
③ 蹬地伸臂,两手在额前上方一球远处主动迎击来球;
④ 传球时上下肢要协调配合用力;
⑤ 击球后身体重心随球前移。
(2) 教学方法
① 做正面双手传球的徒手练习。要求练习者体会正确的传球击球点和传球动作。
② 自抛自传。自己将球上抛,高度适中,待球下降后,自传1~2次,体会传球动作和正确击球点。待练习较熟练后,再进行连续自传。
③ 自抛自传,进行传远练习。自己将球上抛,待球下落到额前上方时,用正确的手型将球传出,反复进行练习,使用不同的力量,传出不同距离的球。要求体会正确动作,全身协调用力。
④ 不断变换高度进行自传球练习。连续向上进行自传球,传球的高度根据传球人的技术水平不断变化。要求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⑤ 限制脚下移动范围进行的自传球练习。在画定的区域内进行自传球,脚下移动的范围越小越好。要求不断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⑥ 向固定目标进行的传球练习。将球传到事先在场地上画定的目标之内,看谁传得准,动作好。要求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⑦ 一抛一传。二人相距3米左右,一人抛球,一人传球,然后二人交换练习内容。要求传球动作轻松、自如、协调。
⑧ 二人对传。二人相距3米左右,连续对传。要求二人积极配合,提高控制球能力,不断提高传球的次数与质量。
⑨ 四人一组,二人与二人前后站立,相距3~4米左右,一人将球传到对方后,到自己一侧的同伴后面,另一侧二人也照此练习。要求尽可能增加来回球次数,提高控制球能力和传球质量。
⑩ 四人一组跑动传球。二人与二人前后站立,相距3~4米左右,一人将球传给对方后,快速跑到对方一侧同伴的后面,另一侧传球人传完球后也快速跑到对方同伴后面,反复进行练习。要求尽可能多地增加传球次数。如果在练习时来球过低,也可以采用垫球,或用手抓住球后再将球抛回等方法。
(3)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 易犯错误
传球时击球点过低,比较费力;
传球手型不好,影响传球质量,而且容易挫伤手指;
传球传不远,身体用不上力。
② 纠正方法
反复做传球的徒手练习;
多做自抛自传练习,体会动作;
多观察、学习别人动作,并请别人观看自己练习,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改进自己动作。
(4) 教学建议
① 讲清动作要点,让学生按正确动作反复做徒手练习。
②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力量较差,练习应以个人练习为主。
③ 练习时要根据学生身体条件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练习距离。
④ 练习前要让学生充分活动指关节和肩关节;练习后应适当做一些上肢力量练习。
(三) 基本战术
本学段以&中一二&进攻战术为主要学习内容。
由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号位和2号位两个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
2.教学方法
(1) 在场地上进一步明确场上位置,及在不同位置上的不同职责。
(2) 进行简单的组合技术练习。
① 垫传练习。二人一组,相距3~4米面对面站立,一人传球,另一人垫球,然后二人交换练习内容。要求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技术。
② 一发一垫一传。三人一组,一人下手发球,一人垫球,一人将垫起的球传到发球人处。反复进行练习,练习一定次数后交换练习内容。要求三人各自提高控制球能力。
(3) 4、5、6号位队员接手抛球,组织4号位进攻。要求垫球人尽可能将球垫到3号位处,再由3号位队员将球传到4号位,由4号位队员进行扣球。
(4) 1、2、6号位队员接手抛球,组织2号位进攻。要求垫球人尽可能将球垫到3号位处,再由3号位队员将球传到2号位,由2号位队员进行扣球。
(5) 在6号位接手抛球组织&中一二&进攻。一人在一半场手抛球到另一半场6号位,6号位队员将球垫或传到3号位,3号位队员将球传到4号位或2号位,4号位或2号位队员进行助跑起跳扣球,完成&中一二&进攻战术。
(6) 接对方场内下手发球组织&中一二&进攻。一人在一半场采用下手发球,另一半场的6名运动员中的一人将球垫到,或传到3号位,3号位队员将球传到4号位,4号位队员进行助跑起跳扣球,完成&中一二&进攻战术。
3.教学建议
(1) 加强基本技术和简单的组合技术教学。
(2) 培养学生在练习时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3) 战术教学要适当降低难度。
(4) 可以通过观看其他人比赛来加深对战术教学意义的理解。
(四) 教学比赛 (低网)
1.教学比赛的方法
(1) 在6米&4.5米场地内,隔网进行二对二教学比赛。要求提高控制球能力,脚下移动灵活,能自觉应用所学技术。
(2) 在9米&4.5米场地内,隔网进行四对四教学比赛。要求提高本队队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场上职责分工明确,大胆运用技术。
(3) 在9米&9米的比赛场地内,隔网进行八对八教学比赛。
(4) 在正式比赛场地进行九对九教学比赛。每队分三排站立,每排3人,队员场上发球顺序和位置轮换可以自己确定。要求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使用学过的技术。
(5) 在正式比赛场地进行每队可以四次击球的六对六教学比赛。要求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能较合理地使用技术,并有意识地偶尔运用所学战术,培养运动员的竞争意识。
(6) 在9米&9米的正式比赛场地内,隔网进行六对六教学比赛。要求明确自己场上位置,有意识使用所学技术,并能创造性使用、发挥技术。培养队员间的合作意识和公平竞赛等良好品质。
2.教学建议
(1) 通过比赛,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
(2) 教学比赛应适当降低网高,增加参加比赛人数,增加球过网前的击球次数,以使比赛进行下去。
(3) 在比赛中对学生的技术动作不应要求过高,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技术,在比赛初期不要受持球、连击等规则的限制。
(4) 教学比赛应与技术教学,简单的组合技术教学,战术教学和基本知识教学结合起来进行。以熟练的技术参加比赛,通过在比赛中技术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5) 教师对比赛中学生有意识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主动使用技术,创造性使用技术等情况要进行积极的肯定,强化正确的导向。
(6) 针对比赛中出现的不同情况,教师要适时中断比赛,让队员进行小结。
(7)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在比赛现场,或在电视里观看比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8) 在比赛中加强安全教育。
四、初中排球教与学的评价
(一) 初中排球技术动作评价标准
正面下手发球
正面双手垫球
正面屈体扣球
正面双手传球
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动作协调。击球点固定且正确。有较好的击球效果。&
技术动作基本正确,动作比较协调,击球点比较固定。&
技术动作不稳定,击球点不固定,击球效果一般。&
技术动作不稳定,动作不够协调,击球点时好时坏。&
主动、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课外拿一定时间练习。&
主动学习,比较经常锻炼。&
学习不主动,不会,不练。&
熟练掌握技术,在教学比赛中能主动应用技术。&
能把学到的技术在教学比赛中应用。&
技术动作掌握不好,在比赛中失误较多。&
(二) 学生自我评价表
完成动作情况&
请分析原因&
正面下手发球
正面双手垫球
正面屈体扣球
正面双手传球
简单组合技术
(三) 教师评价的注意事项
1.教师要把对学生进行的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
2.考核时全班既要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又要根据个别同学身体的个别情况进行考核,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核。
3.教师平时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考核要以鼓励学生为主。
4.考核要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别身体条件和体育基础均差学生的学习进步幅度。
5.要适当给学生解释考核标准。
6.要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进行考核。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排球单元计划与教案范例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排球单元计划与教案范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0|
上传日期: 14:43:3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排球单元计划与教案范例.PDF
官方公共微信软式排球运动的全民健身价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1.00
&&¥0.50
&&¥1.00
&&¥2.00
&&¥0.5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软式排球运动的全民健身价值
好​文​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软式排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球正面下手发球图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