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世博会大规模骚乱展馆都是意大利语吗?不懂怎么办

& 独家揭秘米兰世博会细节
专访2015 年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斯丹法诺·博埃里独家揭秘米兰世博会细节
两年前,米兰著名建筑设计师斯丹法诺·博埃里受米兰市长之邀,担任2015 年世博会总规划师。他提出一个世博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革:“我们将看到的不再是个别独立的展馆,而是一个整体化的植物花园。”5 月31 日,来到上海的博埃里向《外滩画报》独家披露了米兰世博会设计方案规划细节。
超豪华设计阵容  2008 年4 月的一天,意大利建筑师斯丹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突然接到了米兰市长蒂茨雅&莫拉蒂的电话。&我正式邀请你担任2015 年米兰世博会建筑总顾问兼总规划师。&莫拉蒂市长在电话里说,&请再提供一些世界各地优秀建筑师的名单,毕竟世博会的建筑规划也需要集思广益。&  现年54 岁的斯丹法诺&博埃里是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以可持续建筑、海滨建筑和旧城改造闻名。他的代表作是位于意大利撒丁岛的2009 年欧洲G8峰会公共场所,以及位于法国马赛的地中海区域文化中心。两者都是镶嵌在海洋上的建筑,一半在海面上,一半则在水下。与此同时,博埃里还是米兰理工大学城市设计学教授,此前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任教。  接到市长的指示后,博埃里开始&招兵买马&。他的选择标准是,必须设计过国际级的重大项目。  首先在他脑海中跳出的是三个人的名字:2008 年伦敦奥运会总设计师里基&伯德特(Ricky Burdett),北京奥运会&鸟巢&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Herzog),和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总设计师马克赫尔佐格瑞兰达(MarkRylander)。  &伯德特具有先锋派的建筑思想,瑞兰达则具有大项目整体筹划的经验,而选择赫尔佐格,更多是看中他的名气和影响力。&  博埃里向市长报上了这三人的名字,很快就得到通过,而这三人也欣然同意,分别出任2015 年世博会第二、三、四位设计师。  正当四人团队准备开工时,博埃里接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电话。戈尔问他:&既然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何不添加一位致力于环保的设计师?&  戈尔给博埃里提供了第五名人选&美国建筑师威廉&麦克多诺(WilliamMcDonough)。麦克多诺曾出现在由好莱坞男星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监制的环保纪录片《第11 个小时》里,该环保片精选了50 位全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思想家和领导者,一共探讨地球面对的生死攸关议题。  至此,米兰世博会这支堪称超豪华的顶级建筑设计师阵容组建完毕。世博会上种植物  2015 年米兰世博会总规划设计时间从2009 年2 月持续到10 月。5 位工作繁忙的建筑大师选择每个月碰面两次,2009 年2 月至6 月在斯丹法诺&博埃里位于米兰的事务所,而7月至10 月则选在雅克&赫尔佐格位于瑞士巴塞尔的事务所内。当然其间还有无数次的电话会议。  2009 年12 月,米兰市长召开新闻发布会,揭开米兰世博会的神秘面纱:一个由人工运河包围的小岛上,各国展馆以平等的原则坐落在展区一条主要道路左右。  米兰世博会的展区面积将达到110公顷,其中有6 个主展区,一个8000座的圆形露天剧场、12 个餐饮服务区。此外,还有一个大型植物园,以及一个面积相当于米兰圣西罗球场的人工湖泊。这就是未来的米兰世博会,一个被水围绕、蔓延绿色的世博会。这个总体规划图十分契合米兰世博会的主题&哺育地球,为生活添活力&。  &与过去所有的世博会有着极大的不同,米兰世博会呼吁所有参与世博会的国家追求一个共同的主题,因此我们将不看个别独立的展馆,而是一个整体化的展区&。博埃里向《外滩画报》透露说,每一个参展国,无论大小、贫穷还是富有,都将分得一块2000 平米至3000 平米的土地,他们可以在上面种植自己国家特有的蔬果、水果、花卉以及其他各类植物。&  今年4 月,博埃里等人的方案已正式通过国际展览局的审查。这标志着取消独立展馆的创举终将实现。  &世博会历来都是以展示先进科技和传统文化为主,能不能通过米兰世博会改头换面一下,成为以展示新的生活方式,让游客感受自然为主的全新生态展览呢?&博埃里这样游说国际展览局的官员。  &中国的展区会安排在哪里?&记者问。  &今年10 月份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参展国就可以第一时间在世博园内选择自己中意的地块。这次我们主办方不会插手安排地块。&博埃里骄傲地说。世博园里的& 模拟气候&带  &意大利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时尚之都&,这些都是贴在米兰这座城市身上的标签。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米兰还是欧洲大陆上最肥沃土地的中心。  土生土长的米兰人博埃里给记者举了两个数据:35% 的意大利粮食供应来源于米兰周边的波河峡谷;欧盟60%的稻谷来源于米兰大区的波河峡谷。&由米兰来诠释&粮食危机&的主题,再恰当不过。& 博埃里说。  &米兰世博会是第一个在全球大萧条、气候恶化和粮食危机三重压力下举行的世博会。& 博埃里在米兰世博会设计方案的第一句这样写道。  在博埃里的眼中,米兰世博会将是一个向米兰人民和世界人民开放的新型植物花园,农田和城市在这里交汇。世博园主道路又称作&中央大道&,全长1400 米,是一条供参观者漫步的宽阔大道。它的宽度可以与巴塞罗那的Rambla 或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相媲美。这条道路将成为2015 年世博会的象征,有点类似于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  这条道路的两旁是一个个小方格。根据古罗马的城市规划中提及的形态逻辑,博埃里将基地分割成130 个区块。每个参展国都能分得一块区块,在其中设计和建造一个和他们国家气候带相同的&模拟气候&的空间。每个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里面自行种植具有国家特色的植物。  130 个区块的大小按照自建地、租赁地和免费出租地三类,大小略微有些不同。其中自建地33 块,类似于中国的自建馆,分为4000 平米至6000 平米的XL 号地10 块,2000 至4000 平米的L 号地20 块,1000 至2000 平米的M 号地3 块;租赁地37 块,其中包括L 号4 块,M 号23 块,400 至1000 平米的S 号10 块;其余60 块是主办方免费出租给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土地,均为S 号。&这个概念将能在同一个世博园中展现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独特的耕作方式。&博埃里说,所有的区块都面向着中央大道,人们顺着大道参观时将能体验到整个食物生产链的运作。大道的桌子上将摆放各种食品,来自全世界2900 万参与者将能看到、摸到、尝到来自全世界的农产品和食物,同时挑战人类对于食品生产与消费的理解。  在米兰世博园的东北部,有三个巨大的玻璃罩子,里面将模拟不同气候带和生态环境的温室,其中甚至包括极端的热带雨林、热带稀疏草原和热带干旱沙漠,同时其中将展现食物种植、生产和消费的全部过程。  在热带干旱沙漠气候区里,游客可以看到沙漠、沙地以及岩石等生物群落,大片的椰枣和棕榈树,由太阳提供能量,少量依靠绿洲保留的水和农田。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自动手,在受保护的环境下,种植低水消耗的谷物、蔬菜作物和香蕉。  在世博园南北部,还各有两个生物气候模拟区,模拟暖温带地中海气候以及冷寒带高泽地域波河平原气候。由于纬度适当,这两处区域无需玻璃罩保护。  & 2015 年米兰世博园的景观,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会展示出不同的美。&博埃里回忆说,在设计世博园之前,他前往米兰附近的农田考察,尽管当地农产品生产效率很高,但是他看到的是可怕的产品单一性,大块大块农田为了提高产量,种植的都是同一类植物,这让他心情沮丧。  &世博会则完全不同了。它将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海洋。&博埃里举例说,作为主办国的意大利将有一个广场,位于中央大道和另一条主干道交汇的中心位置。意大利广场上有一栋高325 米的建筑,里面将展出意大利20 多个省的代表性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的西西里岛柠檬、鲜橙以及橄榄等都将被游客享用。  另外,在世博园区的南面,将建造一个面积为8800 平方米、可用于音乐演出和官方仪式的圆形露天剧场。在世博园区的西面将建立一个综合性室内场馆,其中将有一座2000 个座位的礼堂,一座歌剧院,一个多媒体大厅以及多个工作室。重塑米兰城市&水网&  自古以来,植物与水相依相偎。既然有绿树环绕,自然少不了水的陪伴。而水,正是博埃里强调的世博元素。在世博园区西南面,有一个面积相当于米兰圣西罗球场的人工湖泊,直径达97 米。劳累的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休闲垂钓,必要时,还可以用湖泊的水进行植物灌溉。  整个世博园位于一个人工岛屿上,四周均被湖水环抱。湖中安装了水过滤系统,以保证湖水的洁净。世博参观者如果觉得徒步或汽车穿梭世博园太过劳累,可以选择乘坐小船环绕世博园一周,欣赏世博园全貌。  在世博园的背后,埋藏着博埃里一个更大的&水网&梦想。他希望世博会的生活能源能够延续到整个米兰城市区域中。因此,他考虑重新设计米兰的水交通系统,将利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将米兰城市周边分散的运河整合成一个系统的&水网&,在水网的附近建立公共农庄。  原先未成体系的运河附近,生活着大量米兰穷人,他们在低效率的农庄工作生活。新的计划不仅将重新给予他们给养城市的身份,而且还能为米兰世博会参观者提供更多的住宿设施。  &米兰的历史是由人工运河构成的。我的想法,是通过世博会,让这座运河城市重现光辉。&博埃里告诉记者。&米兰不像上海,有天然的河流苏州河。早在14 世纪,米兰人为了方便农田灌溉,在整座城市上布满河道。&博埃里举例说,位于米兰市中心的知名景点Duomo 大教堂是继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之外的世界排名第二的大教堂,其建造用的白色大理石以及3000 多尊人物雕像都是通过运河,从罗马等其他城市运送到米兰来的,前后花了近600 年才竣工。15 世纪意大利人达?芬奇提出&人工运河控制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人工运河发表科学理论的人。  博埃里本人也是个爱极了水的人。他酷爱远洋钓鱼,经常出海独自寻找深海怪兽。他不喜欢垂钓那些在海洋淡水层游动的鱼,那些常见的鱼类太过普通。他热衷把鱼钩放入深达500 米以下的水域,经常会钓上一些形状奇特的怪鱼。&曾经有一次钓上几条有足球那么大、几乎只有一根面条这么细的怪鱼。我担心它们万一是什么千年怪物,赶紧把它们放生了。&  这些经历也造就了他对于海滨城市与海洋建筑深刻的感情与兴趣。2004年,博埃里事务所赢得了马赛港地中海区域文化中心的竞赛。博埃里希望通过建筑向人们展示马赛城融会贯通的地中海文化气质。  这个概念的出发点来自于大海:将大海引入港口,让建筑的内外都与海比邻。因此,海水被引入了建筑内,海水之上是悬挑36 米的功能空间,海水之下是会议区。在这个剖面为C 形的建筑中,大海成为了聚焦点。该建筑预计在2013 年完工。B=《外滩画报》S=Stefano Boeri&米兰世博会强调的是&农村&&  B:预计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会来多少游客?  S:我们期待能达到2900 万参观者,每天约15 万人次到访。  B:上海世博会预期参观者是7500万。相比之下,米兰世博会少很多。  S:是啊。我很羡慕上海世博会有这么多参观者。但是你要知道,每一届世博会参观者中,60% 都是本国的参观者。意大利虽然是欧洲的人口大国,有近6000 万人口,但跟中国还是不能比。我很期待更多的中国人能来米兰看世博会。  B:从规划师的角度来看,上海世博会与米兰世博会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S: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思考5 秒钟)。我想还是因为主题不同,上海世博会强调&城市&,而我们强调&农村&。另外,在交通方面,米兰世博会的游客不仅可以步行,还可以骑自行车自由穿梭其中。或者是乘坐游船环岛游览世博会。  B:你如何评价中国馆?上海世博会最吸引你的馆是什么?  S:目前,我还没有进馆参观,两天后会去那里。但是即便参观了,我也不能发表言论。因为我已经接受国际展览局委托,担任此次上海世博会最佳建筑评审委员会委员,我必须对我的看法保密。  B:上海世博会最佳建筑评审委员会还有哪些成员?你们如何评选最佳建筑?  S:我记得有中国建筑师马清运,还有很多,现在一下子我还说不上名字。我们彼此之前还没有碰面过,上海世博会最佳建筑评审委员会将展开两次评选活动,一次是今年7月,一次是今年10月,届时我都会来到上海世博园与他们一同商议评选结果。  B:你曾和库哈斯合著过一本建筑著作《变异》(Mutation)。你如何评价他给中国人设计的CCTV 大楼?  S: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他的CCTV大楼与北京这座城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不是一栋现代的摩天大楼,而是未来的摩天大楼,是北京天际线上一道新风景。库哈斯玩的是一种&空&的概念,在静止的建筑中纳入张力,给人低调且有张力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中国本土设计师可以从中学习很多,尤其是学习如何创造一个新概念。  B:如果有业主邀请,你想给中国设计一栋怎么样的建筑?  S:我想建一栋与海洋连接成一片的建筑,或者说,建筑中一定要有水的元素。中国似乎还没有这种类型的建筑。  B:保罗&安德鲁为北京建造的国家大剧院前面也有波光粼粼的湖水。是这样的建筑吗?  S:完全不是。安德鲁只是把水当作建筑的一种装饰。但我希望的是真正建在海边的建筑。海水不是脱离了建筑的装饰,而是将建筑与环境融汇在一起的粘合剂。  B:2007 年7月至今,你担任国际杂志《住》(Abitare)主编。如今纸质媒体如何应对数字媒体的压力?  S :《住》是一本已经有50 多年历史的英语意大利语双语杂志。2008年推出中文版。目前,我们不仅办纸媒,还会举办各类社会活动,比如和同济大学合办《氧气》小报;我们设有杂志电子版;前不久我们和IPAD 达成合作,只要花9 欧元,就能读到《住》的电子书。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兼容:iOS 4.3或以上版本
兼容:Android 2.0.1或以上版本
上海外滩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2015年米兰世博会意大利展馆--《世界建筑导报》2013年04期
2015年米兰世博会意大利展馆
【摘要】:正意大利风景和穹顶画"生命之树"我们多次设计了"生命之树",然后才选择了可以成为沿着科尔多和意大利展馆下面的"意大利"人行道。我们研究了几个想法,将树木与意大利的食物、意大利电影和意大利城市的主题结合起来。最后,我们采用了从意大利各地的乡村和风景航空照的剪切图样设计了我们"意大利生命之树"的最后版本。在表达意大利产品和食物的展览馆空间里,它作为
【关键词】:
【分类号】:TU242【正文快照】:
项目主管:Makoto Fukuda 2012年12月,设计竞赛二等奖意大利风景和穹顶画“生命之树”我们多次设计了“生命之树”,然后才选择了可以成为沿着科尔多和意大利展馆下面的“意大利”人行道。我们研究了几个想法,将树木与意大利的食物、意大利电影和意大利城市的主题结合起来。最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纯;;[J];住宅科技;2007年08期
吴春花;;[J];建筑技艺;2011年Z4期
Simone MSamuele M许科;;[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0年10期
;[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4期
;[J];缤纷;2010年12期
方振宁;;[J];东方艺术;2011年07期
陶增琦;[J];施工技术;1981年04期
罗卡;窦武;;[J];世界建筑;1988年03期
沈福熙;;[J];园林;1996年03期
;[J];中国建材;199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满良;刘琼祥;刘臣;张建军;;[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黄金枝;邹春芽;何广民;李春祥;;[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楼昕;刘振华;李鹤;;[A];山东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山东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设计及电算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贾尚宏;邓元;;[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辛志娟;王红旗;;[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高静萍;石彦卿;刘善维;李海旺;;[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张文廷;冉申德;肖广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袁青峰;时均勇;贾宏涛;;[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蒋树楠;刘俊松;刘炳南;;[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郭彦林;刘涛;张婀娜;王高宁;马智刚;张晓燕;刘炯;;[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安领弟;[N];中华建筑报;2006年
赵志国;[N];中华建筑报;2006年
;[N];建筑时报;2007年
周舒;[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张华中 特约记者
侯建华;[N];中国建材报;2008年
许文;[N];消费日报;2008年
北京dcb国际设计营 范思;[N];中华建筑报;2004年
;[N];中华建筑报;2007年
殷贝;[N];珠海特区报;2008年
陶信山;[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闽;[D];同济大学;2006年
刘宏伟;[D];同济大学;2008年
蔡良瑞;[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张凯莉;[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辛慧琴;[D];天津大学;2005年
宋智勇;[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侯永利;[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郭雷;[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吴春海;[D];天津大学;2005年
徐娟燕;[D];江南大学;2005年
袁野;[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任斐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王家涛;[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钟龙辉;[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页面: >
2015米兰世博会 各国家展馆设计先睹为快
& &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展期长、规模大,国际影响深远。米兰&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在米兰这个充满时尚与潮流气息的城市,各国的展馆设计,将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的创意比拼。
& & 中国馆
& & 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以4590平方米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精彩亮相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如希望田野上的&麦浪&,设计靓丽清新,大气稳重。
& & 意大利馆
& & &欢乐的颂歌、生命的常青树、人类文明的象征&。这是意大利总统艺术遗产保护顾问路易斯&高塔特(Louis Godart)对意大利馆设计发出的赞叹。由Nemesi及其伙伴设计公司、佩斯卡拉的Proger Spa公司以及米兰的Bms设计公司联合提交的方案是在2013年4月举行的国际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标方案的。
& & 英国馆
& &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近日发布了600万英镑、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的2015米兰世博会英国国家馆的竞赛公示。英国政府力图向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其独特的创造质量以及英国企业的风貌。
& & 德国馆
& & Fields of Ideas:&概念场&是2015米兰世博会德国馆所代表的隐喻。德国和瑞士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个公开推介了他们世博会展馆的国家。水、土壤、气候、生物多样性:食品对于地球未来的重要性集中表现为如何明智地使用这些主要的自然资源。以这些资源为主题的展览将带给参观者一个神秘但却充满能量的环境。
& & 法国馆
& & 2015米兰世博会法国馆将扩展至3600平方米以上,其中的2000平方米会被由建筑师Anouk Legendre和NicolasDesmazieres设计的世博大楼占据。整个工程总共将花费两千万欧元。
& & 奥地利馆
& & 阿联酋馆
& & 继迪拜赢得2020年世博会主办权后,阿联酋宣布与福斯特及其伙伴公司再续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缘,委托后者为其设计名为&Food for Thought&(精神食粮)的2015米兰世博会国家馆。阿联酋馆占地4,386平方米,将成为2015世博会占地最大的展馆之一。
& & 俄罗斯馆
& & 伦敦-莫斯科-第比利斯基于实践的Architects of Invention已经完成了在2015米兰世博会俄罗斯馆设计规划方案。旨在唤起的内涵,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该俄罗斯馆:&增长的领域&将有助于世博会的主题&给养地球&,同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功能强大的现代俄罗斯形象,源于伟大的国家过去。
& & 卡塔尔馆
& & 坐拥4170平方米地表面积的日本馆将成为2015米兰世博会上最大的展馆之一。该馆的主题是&共存的多样性&,展馆正中央的的木头不仅仅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更象征了如植被、森林等自然元素,而&自然的睿智&又正是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主题。
& & 罗马尼亚馆
& & 奥地利馆
& & 伊朗馆(&转自 米兰设计之旅)
上一篇: 下一篇:
24小时客服热线:
400-811-0708 您所在的位置: &
&新闻会员商机商务活动政策法规&
24小时阅读排行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展示内容介绍
& &&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将于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共184天,预计吸引游客2000万人次。截至日,已有1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本届世博会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可持续&与&创新&理念贯穿主题。
&&&&&&& 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作为新一届注册类世博会,规模大、展期长、国际影响深远。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大国,高质量参展本届世博会,以世博会为平台介绍中国关于农业和食品的主张,展示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国家馆位于世博园区中心位置N21号地块,占地面积4590平米,是园区内除德国馆外第二大外国自建馆。中国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旨在展现中国有效利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充足、健康、优质食品所做的不懈努力。
&&&&&&&& 一、&中国馆设计的核心思想和展示手法
&&&&&&& 世博会是以综合实力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寓教于乐为表现形式,各国围绕世博会主题诠释本国核心发展理念和主张的世界最高的展览殿堂和公共外交大平台。世博会的展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主题鲜明,紧扣世博会大主题;2.核心理念清晰,贯穿始终;3.表现形式新颖,重点突出,寓教于乐。世博会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传统的农业科技成就展、食品教育展、历史文化展,是让不同的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有限的参观空间内得到最深刻的感官体验,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而感悟展馆的主题和核心展示理念。在世博会的展览展示中,要求展示框架紧扣主题、主线清晰,展项重点亮点突出,展示手法新颖,展示创意独特,科技含量高。
&&&&&&& 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农作物起源的中心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农业和饮食文化。&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传统价值观,暗合了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天、地、人、和&作为中国馆的核心概念贯穿建筑设计、展陈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及影片之中。根据本届世博会聚焦农业和饮食的主题要求,中国馆在展示设计中将注重农业和饮食比重的平衡。在展示形式上,中国馆将以建筑和园林景观直观传达中国馆的理念;以&天、地、人、和&为主题展示区,通过实物和多媒体虚实结合,理念清晰,重点突出;以建筑外观以及&和&影厅为核心亮点,清晰传达中国馆的核心价值观;以中国馆餐厅为饮食文化的直观展示品尝区,让观众有所观,有所闻,有所听,有所悟,有所品。
&&&&&&& 二、中国馆建筑外形设计
& & & & 中国馆建筑外形设计与中国馆主题紧密相关,提取中国传统歇山式造型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前瞻性的展馆造型,如同希望田野上的一片&麦浪&。建筑从正面看是自然的天际线,从背面看是城市的天际线。建筑方案通过建筑的屋顶、地面和空间,将&天、地、人&的概念和水稻、小麦的元素融入其中,在&希望的田野&中直喻中国广袤的土地,隐喻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国国家馆吸收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和形态,结合现代技术,形成具有强烈中国传统建筑意向的中国馆形象。屋顶采用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覆盖,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在意大利灿烂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金色的光彩。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屋顶选择不同透光率的竹编面材,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满足功能照明要求,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符合世博会可持续发展理念。
&&&&&&& 中国馆外观设计在评审阶段就得到评审专家的好评。他们认为设计方案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国际视野,建筑恢宏大气,创意和前瞻性非常符合世博会发展潮流。方案很好地代表了中国建筑风格,也具有丰富的建筑内涵。意大利组委会与相关媒体对中国馆外形设计方案也予以积极肯定,意方认为这是各参展国提交的最好的设计方案之一。
&&&&&&& 中国馆前区为约1000平米的室外园林景观,与中国馆建筑相得益彰。景观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一片具有中国典型农业文明特征的田野。由作物与植物组成的田野上,镶嵌着具有舞台功能的先农坛、具有舞台背景功能的故宫红墙、具有疏散功能的北京胡同、具有主通道功能的意象江河等,这些景观元素与山型的建筑正立面相呼应,呈现出一片壮阔的中国大地景观。中国馆的园林景观由北京市承建,将结合有关元素宣传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内舞台背景上将设置大屏幕,宣传介绍中国各省区市风光、农业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等。
&&&&&&& 三、中国馆展示区域和展项设计
&&&&&&& 中国馆馆内布局分为&序&和&天、地、人、和&五个展区,通过声光电、互动等技术表现,使观众按照时间的脉络充分了解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国农业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 &序&展区:既是序厅,又是观众进入中国馆参观展项的等候区,以视频引导为主,让观众热身,提高对中国馆的探知欲。
&&&&&&& &天&展区:24节气汇集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的尊重以及顺应自然求发展的智慧,具有典型意义。该展区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描绘24节气的变化和人们的农事行为、互动装置对应季节的变化、时令美食,重点选取具有典型农业意义的八个节气,使观众通过视觉和听觉领悟节气对中国农业文明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意义。
&&&&&&& &人&展区:是中国馆具体展项的集中展区,将围绕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和面向未来的智慧三大板块进行展示。
&&&&&&&& 其中,农业文明板块侧重展示我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多样性的农业生态资源,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典型案例;民以食为天板块以食物的保存、主食的烹制、美食的制作等为切入点,展现中国人饮食的智慧与理念。面向未来的智慧板块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对解决农业、粮食等问题的积极作用和科学营养均衡的膳食理念。
&&&&&& &地&展区:观众参观完&人&展区后,将沿田野中的路径漫步至二层平台,空间豁然开阔,田野一望无际。该展区通过组合LED光纤装置呈现,以视频方式滚动播放,根据季节、时间的变化,播放不同内容的画面。
&&&&&& &和&展区:是本次中国馆展示的核心和亮点,将以一部时长约8分钟完整的影片,描述中国人在发展农业、获取粮食和食品的同时,寻找与自然和谐平衡、反哺自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思索。
&&&&&&& 其他功能区:餐饮区、办公区和贵宾区、北京世园会宣传区和纪念品销售区、 馆内库房及设备间。
&&&&&&& 四、中国馆标识和吉祥物
&&&&&&& 中国馆标识(L0GO),用线与面勾勒出大自然的轮廓和曲线,蓝色代表天空,绿色代表田野,金色代表粮食,红色代表人和生命,水墨纹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图形寓意世间万物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 中国馆吉祥物由&和和&、&梦梦&组成,源自惠山泥人形象。&和和&名字由&禾&和&口&的象形文字组合而成,代表了汉字文化中粮食与人类的关系;&梦梦&则面向未来,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憧憬,是期许、期待和期盼,更是希望和收获的象征。
(世博会事务处供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米兰世博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