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新编剧情介绍连锁中那个古琴伴奏音乐伴奏

请问老版三国演义诸葛亮在空城计里谈的《卧龙吟》古琴曲的MP3格式的谁有?要纯音乐的古琴伴奏、不要人物唱_百度知道
请问老版三国演义诸葛亮在空城计里谈的《卧龙吟》古琴曲的MP3格式的谁有?要纯音乐的古琴伴奏、不要人物唱
提问者采纳
卧龙吟春回隆中以及卧龙吟伤感(又名五丈悲风、伴奏版、卧龙吟变调古琴,包括原唱、卧龙吟古琴,一共有六个版本,搜这个关键词就有那首是《卧龙吟 变调古琴版》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老版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我有啊 不过你应该留个邮箱嘛 发给你噻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樂之父;聖人之噐
qín, gǔqín, qīxiánqín
ch'in2, ku3-ch'in2, ch'i1-hsien2-ch'in2
kam4, gu2kam4, cat1jin4kam4
kam4, gu2kam4, chat1yin4kam4
[k??m??], [ku?? k??m??], [t????t?? jin?? k??m??]
kin, kokin, shichigenkin
geum (chin), gogeum (guchin), chilhyeon-geum
琴 (?? / hwig?m / hwigeum)
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的,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於1920年代起为了與区别而改称古琴,本文统称琴。初为五弦,起定制为七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個,亦為和乐律。
琴是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汉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和,而、也有琴人組織的。
琴的来源無從稽考,不过中华古代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造琴、造琴、造琴、造琴和造琴等传说,但無支持,应为附会之說。:65甲骨文中迄今没发现有『琴』字,最早的文字記錄爲周朝初期古銅器上刻的古文。不过它可能从像这种中东发展而来,而箜篌最早出土样本是在,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至前200年。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於《》:66,與琴相似的最古实物是中的和。筑长度与现代琴相仿,而十弦琴长度是现代琴的一半,琴体较厚,琴面不平,无徽位。中期和则有比现代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弦琴面板呈曲线,琴头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翘,下有一足,很像单足的夔,有礼器的象征。:66
时的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5据史料记载春秋时诸侯宫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师」为氏,如、、和等。史载他们都有高超的琴艺。而在先琴时期琴被用于伴奏和演唱,称为“弦歌”。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可见当时琴已有较丰富的表现力。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不断进步,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而琴作为主要的乐器,被士人赋予礼制修心养性的功能和审美,所谓“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后人附会作有《孔子读易》和《泣颜回》两琴曲。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等。
时期的陶制抚琴人像,出土於,藏於
琴的型制於晚期确定。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较小,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66至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注,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还作有琴曲5首,合称“蔡氏五弄”:35;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35《胡笳十八拍》相传为蔡邕女儿作,实则《》和《》皆为唐人借题所作。:110 此外还有所著《·》,所著《》。琴曲《》也在此时广为流传。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和等。而已知最古老的成文琴可追溯到。
时代的抚琴石,出土於,藏於。
战乱和纷争的魏晋时期,阶层出现大量不依附于朝廷的文人琴人,如“”和“”等,琴风盛行,他们不仅弹奏,而且创作大量琴曲。嵇康的《》、《短清》、《长侧》和《短侧》4首,合称“嵇氏四弄”:53,现存同名琴谱载于明代琴谱,可能并非原作;还著有《琴赋》、《声无哀乐论》等。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和等。
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期间出现了最早的,隐士有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和等。
,伏羲式,名琴
时期流行歌舞,而琴風稍落。擅弹《》等曲,流传作品有《》;期間新作琴曲有《》、《》、《》、《》和《》等:109,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发展,如雷氏家族為唐朝皇室斫造的“”和“”皆为传世名琴,唐琴在历代都被视为稀世之宝。論及古琴形制,古有“唐圓”之說,“圓”雖確是唐琴的特征之一,但并不準確,並不是所有制形渾圓的琴都是唐琴。唐代逐渐成熟,成为了记录琴音乐主要谱式。初唐时琴也传到朝鲜和日本。期间著名琴人还有、、、、、和等。
(1082年-1135年)名画《听琴图》
由於行使抑武扬文的政策,自起,期间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达到历代好琴的顶峰。 宋朝的琴以“扁”著稱,在清朝初年被與唐琴合稱“唐圓宋扁”。 宋时期,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第一个古琴流派,即出现于晚期,創始人是。南宋作《》,是现存最早的琴歌。期间著名琴人有、、、、、、、、和等。宋季金元时期,琴已在契丹族、女真族、蒙古贵族的文人间广为流传。
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现存第一部减字谱《》保存了众多古曲。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和等。
清末至1950年代,全国能琴者约100余人。1936年代在、一带成立的以及次年编印的《今虞》琴刊是當時惟一的盛事。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带领调查小组在中国琴人聚集的地区进行了普查,造访多位琴人,收集文字及录音资料,整理出版《》、《》等书,为古琴艺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编有《》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古琴逐渐纳入音乐专业教育体系,、查阜西、、、、等在、上海等地研究、传授琴藝。琴家们除了恢复古曲之外,也尝试创作新曲。
民国时琴随文人出洋而流传到东南亚和欧美澳洲,尤其是在後大规模华人在海外的情况下,迄今在、、、、、、和等都有琴师和琴社。
日,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第2批。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第1批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编号Ⅱ—34。
古琴的音色清、微、淡、远,在古代,琴只与或者合奏。琴箫合奏是目前常见的合奏形式,所用的琴箫是一种音域较窄、音量较小的,在日本常用來合奏。当代演奏家和作曲家们进行了许多尝试,现在已经有、、等其他民族乐器与琴合奏的试验性作品出现,也出现了琴和大民族乐队或管弦乐队的协奏曲。
按照目前通用的正调定弦法,古琴的常用音域为一弦散音C到七弦一徽泛音d3,共4个八度加1个。琴在全部音域范围内音色良好,既能保持均匀,又能形成对比。琴有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传统琴学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征“天地人和”。
抱歉,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或没有任何可支持的播放器。
您可以或以在浏览器中播放片段。
抱歉,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或没有任何可支持的播放器。
您可以或以在浏览器中播放片段。
抱歉,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或没有任何可支持的播放器。
您可以或以在浏览器中播放片段。
《佩兰》中的按音
通常置于专用的琴桌上弹奏,无桌时放在盘腿上;琴额向右,琴轸悬垂於桌外,用右手在岳山附近拨弦出声,左手则按弦取音。琴演奏通常用真甲,右手拨弦手指留有适度指甲,以利发音清晰,左手则不留指甲,便于按弦。
古琴的出聲方法主要有三種,即散音、泛音和按音:
散音即空弦音,奏法是右手拨弦,左手无动作,可听到较长时间的余音。
泛音的奏法是用左手一指或多指正对徽位轻点琴弦,一触即起,同时右手拨弦,发出清越的琴音。琴有119个常用泛音。
按音又称案音、實音、走音,奏法是左手将弦按在琴面上,右手拨弦出音;继而左手揉弦以产生吟音,或移向其他音位产生滑音。
右手拨弦有8种基本指法:
内向指法(向身体一侧拨弦)
擘(大指)
抹(食指)
勾(中指)
打(名指)
外向指法(向徽一侧拨弦)
托(大指)
挑(食指)
剔(中指)
摘(名指)
右手的组合及特殊指法:
历:快速连挑2弦
小撮:同时挑、勾2弦
大撮:同時托、勾2弦
轮:快速连续摘、踢、挑
背锁:踢、抹、挑顺次弹奏
短锁:抹、勾、踢、抹、挑顺次弹奏
长锁:抹、勾、踢、抹、挑、抹、勾顺次弹奏
双弹:快速连踢、连挑相邻2弦
拨剌: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时向内拨相邻两弦为“拨”、反向为“剌”
滚拂:从高音到低音连摘数弦称为“滚”,从低音到高音连抹数弦称为“拂”
下列是四种指法的图示:
正確的彈奏姿勢:正在彈奏古琴
左手按音常用和,低音弦用和。左右手指法可以进一步组合形成固定节奏型的“掐撮三聲”等。 按弦走音指法:上、下、绰、注、吟、猱 左手拨弦發声指法:
罨:大指击弦出声
掐起:大指按弦撤离出声
带起:無名指按弦撤离出声
共有大约1070种有名或无名的指法,现代有50多种指法在演奏中常用。关于罕用指法和文字谱的资料散见于古代琴谱和琴书,近代则出版了几种整理性的论著。
抱歉,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或没有任何可支持的播放器。
您可以或以在浏览器中播放片段。
《平沙落雁》中的擦弦音
走手音是古琴音乐的重要特征。走手音所做出的和产生一种韵腔,是中国音乐的重要审美特征。长的走手音产生的擦弦音能创造出“空”、“虚”之感。
一些琴人认为自然的擦弦音是古琴音乐的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质;现代有琴人将长句的走手音中某些音弹出,以避免节奏过于松散。
明代之前的琴曲,右手指法繁复,左手吟猱较少,形成“声多韵少”的特色,代表性曲目有《广陵散》、《酒狂》等。明代之后,右手指法大大简化,左手吟猱则变化多端,形成“韵多声少”的特色,如琴曲《平沙落雁》、《良宵引》等。
抱歉,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或没有任何可支持的播放器。
您可以或以在浏览器中播放片段。
《梅花三弄》起始两个乐句的最后三个音
大量使用亦為古琴音乐的重要特征,而且常使用同一个音在不同弦上的重复。这种演奏法使得同音重复保留了余音共鸣,产生和谐的效果。
这种手法在很多琴曲中以不同的形式运用,为琴音乐增加一种和谐美,以《》为代表。
中文中与本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琴曲通常由几个段落连缀而成,长度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没有严密的格式。除了演奏古代作品外,个别演奏者也会或是即兴演奏。琴曲多以山水寄情(《》、《》、《》等),亦有闺怨(《》)、叙事(《》)等传统诗词题材的作品,有具思想的作品(《文王操》),有改編自民歌小调的《四大景》等。多数琴曲有明确的标题,提示了作品的内容和意境。表現佛家感情的曲目极少,仅有《》等几首。
古代琴书中有对于音乐表现形式的分析,称为聲像,以解释琴曲中表现的情绪或主题的单字。聲像的数目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只有4种,有人认为是13-16种,也有人认为总共超过24种。的“清”、“微”、“淡”、“遠”是用来描述琴音乐的代表性聲像。在某些琴谱中对每种聲像都有详细的描述,如琴学著作《》对24种聲像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其中解释了演奏技法、装饰音和音乐本身,并阐述了演奏者和乐器之间的联系,以及演奏者是怎样达到“琴人合一”的境界。
琴音乐中另外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琴歌,代表作包括《》、《》、《》、《》、《》和《》等,其中现存最早的琴歌曲谱是的《古怨》。琴歌的歌词大多是体,因此吟诵起来琅琅上口。弹唱琴歌时一般不会采用或者唱法,而是常用一种较为沉厚的唱腔低声吟唱。
琴是重要的礼乐乐器之一,在礼仪音乐,特别是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在画作《雍正祭先農壇圖》中記錄有人奏琴。在中國,雅樂的乐谱中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在日本、韩国和,雅乐得以较完整地流传下来。至今,仍在用琴瑟演奏仅存下来时代的兩首,而越南雅乐於2003年被列入。
古琴7根空弦音所組成的音阶,称为弦式。大多数琴曲使用正调弦式;1950年代后古琴界倾向于将正调为F大调:一弦至七弦為C-D-F-G-A-c-d,首调唱名為sol-la-do-re-mi-sol-la。按十二律,以第一弦为黄钟,第3弦为仲吕(作五声音阶的宫音),一弦至七弦音名为“下徵、下羽、宫、商、角、徵、羽”,正调弦式又称“仲吕均”。而在正调弦式上可以“借调”演奏其他宫调的作品。为使散音适应不同调的作品和按音音位演奏方便,可以在正调弦式基础上,通过調高(“紧”)或調低(“慢”)部份弦,改变宫音位置和弦间音階关系,成为另一個音阶弦式。例如,紧五弦使五弦升高半音,得到C-D-F-G-A?(B?)-C-D,称为无射均弦式或紧五调。独奏定弦时,通常只要校准7弦间的相对音高即可;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则将正调的五弦定为A。
美国作家所说,琴在中国人理解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古琴音色产生的原因而作出的研究,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声音的本质是这个事实的理解。”这类对、和的研究最终使发明了。
古琴谱是用来收录琴曲乐谱的书籍,到1960年代为止,已发现超过130部琴谱曾经出版,包含超过3360首琴曲,其中有很多在明朝前失传,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已经有几百年无人演奏了。 琴记谱法有文字谱、减字谱、、和混合记谱。
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文字谱是最早的记谱法,是用文字详细叙述全部演奏指法动作,因此是一种指法谱。现存仅有的文字谱是抄寫於唐代的《》,传自隐士丘明。丘明先生是会稽人,梁朝末年隐居在九嶷山,擅长弹奏楚地曲调,尤其《幽兰》一曲更是精妙绝伦。其唐代抄本百年前藏於,近年移到日本,為日本“國寶”,列品號碼為TB1393。1884年,在日本編錄的《》曾依唐本影抄該譜,現有3冊分藏於3間圖書館。《琴學叢書》中有從文字谱《碣石调·幽兰》翻譯的減字譜。
徐青山《大還閣琴譜》中的《白雪》譜第一頁,此譜即使用減字譜來記譜
减字谱於晚唐出现,简化文字谱以提高效率。减字谱使用减笔字组合来记录琴曲的指法、弦序和徽位。清代《大还阁琴谱》开始采用徽分记谱法,将相临徽间十等分,按音音位记成“几徽几分”,提高了音位准确度。明代以前,琴谱记录的徽位為相對位置,会出现含糊的「七八日()」或「六下」,抑或是写「十一」。明末發展出徽分记谱法以記錄按弦位置:两个徽位间的距离被分为10,如“七徽六分”、“六徽二分”和“十徽八分”。当时有人把1分划分成10,但并不实用。减字谱在传统琴谱中广泛采用,并沿用至今。
於1910年代至1930年代编写的《》中,将减字谱和結合使用。的《翻译琴谱之研究》采用和书写琴谱。 1962年由和主编的《》開始將实际音高和节奏以与提示指法的简化符号结合记录乐曲。最近几年也有极个别纯以五线谱记录的琴谱。
打谱是现代琴家按照减字谱把琴曲弹出的过程。由於减字谱并無节奏等音乐细节,因此打谱者需要反复记录修改,不断弹奏,并在此过程中揣摩原曲的气质和意境,最终使乐曲清晰流畅、结构完整。各个时期的打谱者有意追求琴曲的古风,同时又随自己的艺术趣味对原谱润色增删,因而同一首琴曲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风貌,不同的审美倾向。
《琴學入門》减字谱旁注工尺谱。
從左至右為琴的琴面、琴腹(內部)和琴底。
琴长约3尺6寸5分(约122-125厘米),宽约6寸(约20厘米),琴体厚约2寸(约6厘米),由琴体和构成。琴体由弧形的面板和平直的底板胶合而成。面板琴首嵌有用于穿弦的“承露”、支撑琴弦的“岳山”,琴尾嵌有支撑琴弦的“龙龈”。琴面一侧沿琴弦方向嵌有用于标示泛音音位的十三个圆点,称为“徽”。:8底板上有用于安放“琴軫”的“軫池”,中部以下嵌有用于支撑琴身和缠弦的“雁足”。底板有两个出音孔,通常为长方形或椭圆形;靠近中部的一个较大,称为“龙池”;靠近琴尾的较小,称为“凤沼”。琴面板内部与龙池、凤沼相对有隆起的结构,称为“纳音”,有改善音色的作用。琴腹内有两个音柱(天柱和地柱),连通琴面和琴底,可以使音量增大,同时也作防塌腰装置。琴弦共有七根,从外(近徽侧)向内、从低到高,为一弦至七弦,琴弦一端搭在岳山上,用控制弦音高的线绳“绒剅”拴住,绒剅穿过承露上的弦眼系在琴軫上;琴弦的另一端绕过龙龈,缠在雁足上。:9 此外按照《》,古时琴還有大、中、小之分,小琴五弦、兩倍而為十,即中琴之制,四倍而為二十弦,即大琴之制。而注《·釋樂》的說法是琴大者二十七弦。
琴身材质是影响琴音色的首要因素。面板一般为木或木制,底板为或制。木材必须风干,否则木质会开裂起翘,且音色不好。木料自然风干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斫琴者常搜罗各种陈年古木,如古宅梁柱(俗称“阳木”)或古墓败棺(俗称“阴木”)来斫琴。琴的面板和底板以鱼胶胶合。面板上先要用漆灰作一层灰胎,以保护木质松软的琴面,最常用的是和生漆调和而成的鹿角灰。琴表面涂以,大多数情况下用黑色,少数用朱色、褐色和紫色。待漆干透後,用油石蘸水细磨琴表面。有些古谱建议稍放松琴弦且避免阳光直射,然而当代的钢弦琴则不存在放松弦的事情,一般调好单高后则保持原状。有些古书建议古琴存放时竖放或竖直挂在墙上,可防止古琴“塌腰”,但当代的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而一般都是平放。
传统的琴弦为絃;197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研制成功了钢丝弦(俗称钢弦),21世纪初福建龙人公司成功研制尼龙弦。
古代絲絃是将规定数目的丝线扭成一股,然后绕在框架上浸入装有絃膠的缸内,以使絲絃不会再松散。一段时间后取出晾干,然后截成合适的长度。古代絲絃共有三种规格,“太古”为标准絃,“中清”最细,“加重”最粗且弦外缠丝。按《與古齋琴譜》所述,“中清”琴絃最佳,因为其音色最为细腻清脆。丝弦音色古朴独特,但音准不稳定,易磨损。现在、和日本都有几家丝弦工坊。七十年代“文革”后期,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在吴景略、刘景韶、林友仁和龚一琴师的帮助下,在竖琴弦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尼龙钢丝弦,是在钢丝外包裹尼龙层制成的,具有音量大、强度高、音准稳定的优点,逐渐取代丝线成为主流。有人认为钢丝弦的金属音色过重,絲絃独特的音色是无可取代的。龙人的尼龙弦则用超强纤维丝作内弦材料,外包真丝和尼龙丝,音色介于丝弦和钢弦之间。
琴的传统上弦法中,先将琴弦右端用绕在琴轸上的绒剅拴住,向左拉过岳山、面板直至绕过龍齦缠在琴底的两个雁足上。如果要调节音高,则通过旋转琴轸来调节绒剅长度来控制弦的张力实现。为了上弦便利,现代出现了一种安裝在雁足的上弦器,以調校。
用传统上弦法上好弦的琴
新式上弦器
鹤舞龙翔琴背的篆刻印
岳山、承露、龙龈、雁足、琴轸等则用硬木、玉石等坚硬材料制成。琴徽共13个,多用或石制成。琴常配有多种装饰,最常见的是绒剅上系有轸穗。也有在琴体上雕花、镶嵌玉石等。另一类特别的装饰是文墨篆刻。斫琴家和琴的主人常喜欢在底板上、龙池、凤沼内镌刻别名、诗词、方印等内容,可反映琴的历史。
琴式为琴的形状的特定的名称,其中仲尼式和伏羲式最为常见。:17琴身各部件都以人体和自然事物命名。而对人体美的不同看法也影响琴的外观,如唐宋人以丰满为美,唐宋琴也较为圆润;而唐琴相对宋琴更圆润些,所谓“唐圆宋扁”。:112
断纹:依次为:流水行雲紋、蛇腹斷、冰裂紋。
長時間彈奏导致琴面的漆断裂产生的花纹称之为断纹,通常以形态命名,有“蛇腹斷”、“冰裂紋”、“牛毛斷”、“流水紋”、“行雲紋”、“龜背紋”、“梅花斷”等。琴鉴赏家非常青睐斷紋,因为斷紋可反映其歷史,而且体现出一种苍古美。不影响弹奏的断纹不用修复。斫琴者也可以人为的制造斷紋。
琴长3尺6寸5分,象征一年365天;面版弧形,象征“天圆”,琴底为平,象征“地方”。13徽象征一年12个月及。琴最初有五根弦,象着“”金、木、水、火、土。傳說为悼念他死去的儿子而增加一根弦,时,为了增加士气添一根弦,所以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宋太宗曾增弦至九弦琴,不过只在当时宫廷流传过几年,不受当时琴人的支持。
在古琴三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曾產生了眾多的名琴,給後世留下很多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有些琴歷經時間的洗禮而流傳下來,然而更多的名琴卻消失在時間背後。
中國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說。的「」、的「」、的「」和末年的「」,都在中國琴史上留下不朽的佳話。
現存的唐朝古琴無論從音質、形製還是歷史價值,都是不可多得的至寶。主要有「」、「」、「」、「」、「」、「」等等。
宋朝也是琴文化發展的最重要的時代之一,現存的兩宋古琴佳器較多,其中主要包括「」、「」、「」、「」、「」、「」等。
現存元琴有「」、「」等。
明代琴風興盛,又距今年份較近,所以傳世佳琴頗多。知名者有「」、「」、「」、「」、「」、「」等等。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如听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的《歸去來兮圖卷》局部,
作為中國古代文化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古琴頻繁出現在歷代的藝術作品中。唐代的詩人、、等都曾撰文描寫古琴或琴人,亦有司馬相如以《鳳求凰》琴挑卓文君這樣的故事,作為四藝之一的繪畫中也可以見到古琴的身影。而中國的、等宗教也發展出了用古琴演奏的樂曲,例如道教的《長清》即是古琴曲,佛教亦有琴曲《普庵咒》,一些琴人,如管平湖的師傅悟澄和尚和等便是佛道出身。實際上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了道士琴人。
與在中國發展出了諸多琴派的情況不同,朝鮮和日本雖在公元600至900年間就有古琴傳入,因此發展出了一批琴人,但規模都不是很大。而古琴傳入西方則是在、等後來的漢學家於20世紀前期抵達中國時的事了。同時,因為20世紀中國戰亂頻繁,琴人數量驟減,根據1937年今虞琴社的全國琴人普查,當時全國在世琴人僅有112位,其中多為儒宦世家。 到21世紀初,由於古琴文化仍不夠普及,在普通民眾間造成雖知其名不識其物的情況,古裝劇中的古琴使用漏洞百出。
琴派是古代由于地域限制而形成的具有某种艺术风格的流派,故而多以地区命名。有明确师承关系的琴派始于南宋的“浙派”,而“琴派”之称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近现代由于地域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现当代琴家往往取法多个琴派,师承关系复杂;更由于社会政治等因素,琴人在各地迁移,从而使得地域性琴派变得越来越模糊。
是琴人以琴会友、谈乐的,常会举办雅集以交流琴艺术,有时也会携琴於自然美景之处一起弹琴论乐,有时也参加竞赛和研究会。琴社并不是一个规章制度严格的组织,而是有共同趣味的人们自愿结成的,其主要目的是促进琴音乐的发展。琴社亦是人们接触高水平演奏者、互相学习、答疑解惑的平台。于1920年左右成立了“北京大学古乐社”,其中有古琴的教授,后无疾而终。2002年的成立,為当代第一个大學琴社。现在很多主要高校都有古琴社,如清华大学古琴社、北京师范大学松风琴社、 南京大学古琴社、复旦大学古琴社、中山大学古琴社、四川大学古琴社和台湾大学古琴社等。雅集在古代指的是阶层的小型的聚会,通常是一起赏景、弹琴、吟诗、作画,很多琴社都定期举行雅集,方便琴爱好者的交流及娱乐。
古琴於由遣唐使傳入日本,《》的主人公和《》中的等人都会在重要场合携七弦琴(しちげんきん)演奏,中期以前,在《》、《》、《》、《》、《》等有古琴的少量记载。古琴亦為日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後衰落,成為擺設。起復興,以禪師一脈為主,先生和兩系為輔。《》是東皋心越的弟子编辑的其授琴教材。、、等都向禅师学琴;據教授調查,江戶時代琴士逾600,士人再現左琴右書,之后又衰微,近現代则由岸邊成雄教授等再次弘扬,多个日本琴人多次来中国学琴。近几十年只在东京、京都、镰仓、仙台和千叶有少量的日本本土和华人华侨琴人,如东京琴社、听风琴社、疇祉琴社。
日本現存最早的琴是所藏的「金銀平文琴」,所蔵級献納宝物「」,以及蔵級所用的,尾張·徳川義直的,所蔵的紀伊徳川家伝来的唐琴(別銘「梅花断」,《集古十種》所載)、、(寛政年間)、。最早的文字谱《碣石調幽蘭第五》蔵于,为日本。其他琴谱则很多,如朱權編《神奇秘譜》。彦根井伊家、徳川田安家有所著樂書《幽蘭譜抄》。
琴大约在公元600年琴传入朝鲜, 虽然琴与其他宫廷乐器一起传入,然而却从没有在流行起来,因为它的位置被朝鲜依据琴发明的玄琴所取代。据《》记载,(???)是由朝鲜半岛第24任君主阳原王的根据琴发明。
琴作为中国音乐的代表,早在明清时期就被来华的传教士关注,他们翻译和写作了相关著作。最早的涉及古琴的西方著作是1780年法国传教士钱德明(Jean Joesph Marie)在巴黎出版的《中国古今音乐记》(Memories sur la musique des Chinoistant ancients que modernes),此书是主要依据清华李光地所著《古乐经传》及其他写成,而1884年 比利时人阿理嗣(Aalst, Juels A. Van)出版了《中国音乐》(Chinese Music)。欧美等地琴人中有影响的非华人琴人有荷兰的、瑞典的,美国的等,而近几十年有大量的华人华侨在欧美创立琴社,如美国的北美琴社、北美梅庵琴社、纽约琴社,加拿大的九嶷琴社、多伦多北鹤琴社、多伦多古琴社和多伦多大学古琴社,英国的,澳大利亚的素丝坊。东南亚则主要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华人华侨聚集地。近百年来最有影响的当属高罗佩,他在居住日本和中国时期,学习琴学和弹琴,与中日两国的多位琴师有密切联系,并著有《琴道》等一系列,为琴学在非汉字文化圈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7年,现代著名琴家演奏的《》作为中华音乐文化的代表入选和上载有的中,由(NASA)送入太空。在上,演奏仿制的唐代名琴“”。
在古装或古代情节的、節目中,古琴是較常出現的配樂演奏樂器之一,例如《》(演奏)、《》(演奏)以及《》(演奏)均有古琴名家參與配樂。
然而其中不乏誇張失實,像《》、《》中出現的樂器均非真正古琴。更有甚者如《》,劇中人物在演奏時竟將古琴放反,這樣實際根本沒有辦法彈出聲音來,而劇中的所謂“古琴”之音實際上來自古箏。
林晨(编). 琴学六十年论文集.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5月.   (简体中文). "查阜西《1956年古琴采访工作报告》"
章华英. 古琴.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 第1章.   (简体中文).
《·曲禮下》:“君無故,玉不去身;大夫無故,不徹縣,士無故不徹琴瑟。”
《·楚于陵妻》“妻曰:“夫子织屦以为食,非与物无治也。左琴右书,乐亦在其中矣。”
吴钊. 古乐寻幽:吴钊音乐文集.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年2月: 第308页.   (简体中文). "中国古琴要申报第二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查阜西. 存见古琴曲谱辑览. 北京: 中国音乐家协会. 日: 第3~44页.   (简体中文).
. 科学网. 日
(简体中文).
吴钊、刘东升. 中国音乐史略.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简体中文).
Tong Kin-Woon, "Shang Musical Instruments". Asian Music, Vols. XIV-2, XV-1, and XV-2 (1983-4). The qin is discussed in Chapter Seven, Stringed instruments and other wooden instruments (XV-2, pp. 68 - 82).
金秋雨. . John Thompson on the Guqin Silk String Zither. .
《诗经》:“琴瑟友之;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许健. 琴史新编.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年6月.   (简体中文).
林晨. 古琴.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55页.   (简体中文).
王小盾. 隋唐音乐及其周边.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年1月: 第488页.   (简体中文). "《胡笳十八拍》和琴歌"
山寺美紀子. 國寶「碣石調幽蘭第五」の研究. 北海道: 北海道大学出版会. 2012: 序.   (日本語).
,,《》,1985年03期
章华英. 宋代古琴音乐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年3月: 第1节.   (简体中文).
古琴辨伪琐谈,鄭珉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04期
薄克礼; 张子盛.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年8月: 第1页.   (简体中文).
周仕慧. 琴曲歌辞研究. 北京: 北京大学. 2009年8月: 第183页.   (简体中文).
饶宗颐. 宋季金元琴史考述. 清华学报. 1960, 新二卷 (繁体中文).
吴文光. 神奇秘谱乐诠.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11月.   (简体中文).
今虞琴社. 今虞琴刊.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年.   (繁体中文).
查阜西. 存见古琴曲谱辑览. 北京: 中国音乐家协会. 日.   (简体中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会编; 查阜西、吴钊整理. 琴曲集成. 北京: 中华书局. 日.   (繁体中文).
林晨. 触摸琴史.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年2月.   (简体中文).
唐建垣. 琴府. 台北: 联贯出版社. 1971年 (繁体中文).
淩瑞蘭. 现代琴人传.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年5月.   (简体中文).
范煜梅. 琴与诗书同行. 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 2010年4月.   (简体中文).
国务院. . 国务院.
(简体中文).
顾梅羹. 琴学备要.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3月.   (繁体中文).
. 琴學入門.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6-01: 第1卷,第39、40、43、47张.  . 1864年(清三年)创作
查阜西. 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 北京: 北京古琴研究会. 油印本 (简体中文).
郭平. 古琴丛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02: 第112页.  .
. 梅庵琴譜.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6-10: 第1卷,第18-24张.  .
. 唐代陳拙論古琴指法. 香港: 恕之斋. 2005年.  .
管平湖. 古指法考. 北京: 北京古琴研究会. 油印本 (简体中文).
李祥霆. . 台北. 日.
. 大還閣琴譜.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5-03.  .
Evelyn Rawski (罗友枝). Jessica Rawson, 编. China: The Three Emperors, . London: Royal Academy of Arts. 2006-03: 第117、126、127页.  .
. 古琴实用教程.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07: 第105页.  .
原文“th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ound as vibration was much increased by studying the production of timbre on the strings of the ch'in.”
Robert K. G. Temple. 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London: Prion. 1998-09: 第206-213页.  .
唐世璋(John Thompson).
(繁体中文&英文).
东京国立博物馆. . 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語).
东京大学图书馆. . 东京大学图书馆 (日本語).
. . 成公亮古琴音乐网. 2002年2月 .
成公亮《》,成公亮古琴音乐网
北京古琴研究会《北京琴讯》2001年3月(第71期),第1、2、4页
王光祈. 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 翻译琴谱之研究.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日.   (简体中文).
许健,王迪(编). 古琴曲集 第一集.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   (简体中文).
许健,王迪(编). 古琴曲集 第二集.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年.   (简体中文).
龚一. 古琴新谱.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年.   (简体中文).
成公亮. . 成公亮古琴音乐网.
黄河. 天籁心经:中国古琴鉴赏.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年10月.   (简体中文).
裴金宝. . 华音网.
. 天然生漆网. .
龙人古琴. . 2013年 .
成公亮. 秋籁居琴话.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日.   (简体中文). "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
. 古琴演奏法.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01: 第11、13页.  .
周鲁封 (编). 五知齋琴譜.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6-10: 第1卷,对开本,第1-14张.  .
《琴制尚象论》:“肩曰仙人肩,取其正齐也。腰曰玉女腰,取其纤细也”
徐祺. 周鲁封, 编 (编). 五知斋琴谱·上古琴论. 北京: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6-10.  .
乐声. . 民族出版社. 2002.  .
饒宗頤; 曾憲通.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5: 44–.  .
朱江書. . 中國道教協會. .
. 中國音樂史學網.
崔晓旭、吴晓平. . 東南新聞網. .
北京大学古琴社. 北京大学古琴社十周年纪念刊. 北京: 北京大学古琴社. 2012: 第13页 (简体中文). "北京大学古琴社十周年大事记"
黄大同(编). 尺八古琴考.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8月.   (简体中文). "齋藤佳郎著《東皋心越在茨城縣的活動》"
郑炜明、耿慧玲、刘振维、龚敏(编). 琴学荟萃 第二届古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济南: 齐鲁书社. 2011年10月: 第34页.   (繁体中文). "李美燕著《高罗佩与东皋琴学——以〈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与〈东皋琴谱〉的考察为主》"
黄大同(编). 尺八古琴考.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8月.   (简体中文). "張前著《東皋禪師與江戶時代日本琴樂的復興》"
章华英. 古琴.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 第175页.   (简体中文).
梁德寿. . 1620年 (繁体中文).
. 琴道(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1969年: 第224页 (英文).
章华英. 古琴.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 第184页.   (简体中文).
陶亚兵. 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史. 北京: 东方出版社. 6: 第190页.   (简体中文).
. 日 (简体中文).
赵旭光. “奥运会开幕式的古琴,我做的”. 《丹东日报》. 日 (简体中文).
北京日报. . 日 (简体中文).
中央电视台. 古琴演奏家李祥霆]. 新华网. 日 10:09:35 (简体中文).
国家大剧院. . 新华网. 日 (简体中文).
成都晚报. . 四川新闻网. 日10:57 (简体中文).
(中文)章华英. 《古琴》.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日.
(中文)、刘东升. 《中国音乐史略》.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
(中文)许健. 《琴史新编》.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年6月.
(中文)范煜梅. 《琴与诗书同行》. 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 2010年4月.
(中文). 《琴学备要》.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3月.
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中文)《》,成公亮古琴音乐网
(中文)“”专题,中国网
上的「」视频(普通話)
:隐藏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聊斋新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