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到县扶贫办修建公路修建最佳路径规划水渠资金的报告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
  (日在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4年全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财税部门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监督指导下,紧密围绕年初既定的目标,进一步增强筹资能力,保证重点项目需要;大力支持“工业强县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水平、管理绩效水平;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支持, 增强保障能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县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是: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730万元(根据黔府发[2013]9号文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后,相应调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383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9522万元。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1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494万元(不含黄果树),为预算的105.73%,比上年决算数(新体制口径)增加9633万元,增长31.21%。其中:税收收入20619万元,增加6122万元,增长42.23%;非税收入19875万元,增加3511万元,增长21.46%。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7409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支21861万元,增长14.36%。财政收支均超额完成县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494万元,加上中央、省、市财政各项转移支付补助142221万元,增长22.32%,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530万元,调入资金1224万元,上年结余结转9479万元,收入总计19394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4099万元,加上上解省、市支出1150万元,调出资金(计提地方水利建设基金)352万元,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530万元,支出总计17613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7817万元,其中:部分项目由于不具备当年实施完毕的条件,按政策规定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形成的结余17512万元,累计净结余305万元(其中:县本级结余50万元,乡镇级结余255万元),全县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全县基金收入3231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5.91%,比年初预算减少1671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11%。基金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5724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15460万元,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对应支出相应减少。收支相抵,基金结余5483万元。
  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32310万元,加上中央、省、市财政各项转移支付补助6383万元,调入资金389万元,上年结余结转2162万元,收入总计41244万元;基金支出35724万元,加上上解支出8万元,调出资金29万元,支出合计3576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5483万元结转2014年安排使用。
  (三)全县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全县财政收入情况: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5876万元,为预算的100.09%,增长25.7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494万元,为预算的105.73%,增长31.21%。政府性基金收入3231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65.91%,比年初预算减少1671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11%,增长64.95%。
  全县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地方税收收入20619万元,增长42.23%;非税收入19875万元,增长21.46%。政府性基金收入32310万元,增长64.95%。
  全县财政支出情况: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7409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支21861万元,增长14.36%。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5724万元,比年初预算减少1546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支5940万元,增长19.94%。
  全县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359万元,为预算的97.29%,增长9.18%;
  国防支出506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517.07%;
  公共安全支出8723万元,为预算的97.77%,增长10.1%;
  教育支出32499万元,为预算的9065%,增长11.018%;
  科学技术支出263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0.7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18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54.43%;
  社会保障和就业17905万元,为预算的96.44%,增长29.93%;
  医疗卫生支出17219万元,为预算的99.55%,增长1.51%;
  节能环保支出4904万元,为预算的80.34%,下降15.59%;
  城乡社区支出4215万元,为预算的98.37%,增长24.78%;
  农林水支出29174万元,为预算的84.04%,增长19.50%;
  交通运输支出1572万元,为预算的80.95%,下降18.63%;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2341万元,为预算的88.64%,增长49.20%;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694万元,为预算的75.43%,下降36.33%;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106万元,为预算的99.26%,下降48.83%;
  住房保障支出17408万元,为预算的78.85%,增长64.80%;
  粮油物资储备事务386万元,为预算的97.47%,增长32.19%;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79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97.50%;
  其他支出3028万元,为预算的98.38%,增长63.59%;
  政府性基金支出35724万元,为预算的86.69%,增长19.94%。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为日快报统计数据,在完成决算审查并与上级财政办理结算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3年主要工作
  一年来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财政收入
  一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自然气候干旱等因素影响,红星发展股份公司、盘江董箐电站税收收入大幅减少,财政增收面临巨大困难。财政部门积极协调征收部门,认真分析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及省对县财政体制调整变化,落实征收目标责任,做好应对准备,确保收入任务的完成;二是强化税收征管,抓好税源分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降低非税收入占比,2013年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上年降低3.92个百分点;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增加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四是统筹兼顾,倡导厉行节约精神,调整收支结构,确保稳定与发展,预算拨付有保有压,保证各项事业有序开展,挤出财力支持发展;五是通过县级融资平台等形式筹集资金23000万元,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建设需要。
  (二)切实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实施。
  财政部门积极配合各项目单位,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支持,2013年我县共计收到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64631万元,比上年增加14775万元,其中:基本建设资金(含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10621万元,扶贫资金10022万元,其他专项资金43988万元。同时,安排县级资金8958万元,主要用于县廉租房县级配套、县级公路建设、南北大街路面破损维修、工业大道建设、乡镇基层组织建设资金等。
  (三)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镇宁农业综合开发县资格被取消了11年后,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于2013年恢复试点资格县。为更好地发挥来之不易的机遇,借调相关专业人员,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在江龙镇改造中低产田工程,工程总投资为486万元,改造面积3500亩。
  二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农业部门、各乡镇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加大宣传,让农民百分之百知晓。拨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核桃项目中央和省级资金 1038万元,县配套 30 万元,新增核桃产业2.2万亩。
  三是推动一事一议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放农资综合补贴,惠及千家万户。2013年财政累计投入中央、省、市、县资金3500万元用于“一事一议”项目,其中,普惠制项目92个,资金完成总量为1469万元;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投入奖补资金1254万元。通过“一折通”发放农资综合补贴2742.07万元,粮食直补资金80.3万元,良种补贴427万元,受益农户63686户。
  四是加大强农惠农资金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国家审计署对我县2010年至2012年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了审计,暴露出了我县在扶贫资金管理上存在着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在积极争取财政扶贫资金的同时,县财政局、扶贫办、发改局等部门加强扶贫项目前期论证、申报、审批工作管理;强化对扶贫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实现监督常态化。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优先保障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按教育优先原则,加大教育投入。2013年,全县教育支出达32499万元,比上年增加3223万元,增幅达11.01%,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9+3”教育投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各项投入得到保障。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13年全县农村居民低保金拨付9441万元,低保人数为66000人;城市居民低保金拨付941万元,城镇低保人数2750人;农村合作医疗拨付7609万元,参合人数276907人。社保资金的投入,确保困难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应保尽保。
  三是为创建和谐镇宁提供财力保障。县级财政筹资,推进天网工程建设,促进全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安排474万元创建“美丽镇宁”,用于环境卫生经费、污水处理、环境监测等;投入中央、省、市、县资金17408万元,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初,规范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确保人均每月增加300元津贴。
  (五)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
  一是推行“三公经费”公开。从2013年开始,将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全县公务接待费2013年实际发生数1286.67万元,比2012年同步下降2.93%;公款出国(境)2013年实际发生数5万元,比2012年同步增长24%,原因是公安部门到美国参加国际学习与交流;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实际发生数1775.52万元,同步增长37.17%,增长原因是由于公务车控购手续停办了两年后解冻,导致2013年公务车辆大幅上升。
  二是深化地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结算工作。2013年12月在全县县直预算单位推开公务卡改革工作,国土局、审计局、财政局等10个单位先行纳入试点运行。实行公务卡后,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接待费及其他零星购买支出等,使用公务卡结算,增加支出透明度。
  三是规范财经秩序,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财政局国库中心绩效评估职能,进行项目绩效评估核查;清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238个,摸清单位资金结余50728万元;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理直接支付资金53700万元,授权资金25093万元;强化政府采购,规范阳光交易,2013年政府采购预算4308.75万元,实际采购资金3956.76万元,节约资金351.99万元,资金节约率8.2%;按不低于全县预算单位50%比例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和执法检查,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六)加强财政系统自身建设,着力增强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能力。
  一是以加快乡镇财政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为核心的乡镇财政“两基”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乡镇财政履职能力。二是提升各级财会干部业务素质。组织72名行政村基层财务人员财务培训;组织450名财会人员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组织51名财会人员参加职称考试。三是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初步建立了财政管理网络体系。四是加强县情教育,组织财政干部对我县引进企业进行参观,激发财政干部坚定发展理念,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五是加强财政廉政文化建设,年初,邀请县法院、检察院、反贪局同志对全县财政干部94人进行廉政教育,积极倡导财政干部守住“法律、政策、道德”底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县委党风廉政建设规定。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财政经济运行中还存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县域经济要求加快发展、加大投入的期望很高,民生投入刚性增长压力非常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非税收入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的比重依然偏高,对土地收入等一次性收入依赖性较大,可用财力增量有限,财政收入质量不高;采取BT、间接筹资等新的融资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负债较重;资金监管亟待加强,部分单位资金结存量大;财政支出绩效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贵州省财政厅关于编制2014年地方预算的通知》(黔财预〔号)要求和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在综合考虑影响财政收支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2014年全县财政收支预算建议如下:
  (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草案
  2014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为51830万元,增长28%;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为124205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 元及上级提前下达专款县级列支部分),按同口径比上年预算增加15802万元,增长19.80%。如果考虑到年度内中央、省、市非固定专项补助的陆续下达,实际支出数还将增大。年度中预算执行情况,我们将按规定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全县公共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830万元,加上中央、省下达相对固定补助收入59217万元,上年结余17817万元, 收入总计128864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4205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17512元),上解支出3826万元, 调出资金(计提地方水利建设基金)500万元,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324万元,支出总计128855万元。收支相抵,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年终净结余预计9万元,收支基本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200万元, 按照收支平衡和对应安排原则,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47183万元。
  全县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 4120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5483万元,调入资金500万元,收入总计47183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7183万元。收支平衡。
  四、完成2014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预算收支管理。
  一是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和过“紧日子”的要求,合理安排当年预算收支规模,与部门履行职能及事业发展计划相适应,与本级财力状况相适应。二是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财政政策,依法依规加强财税收入征管,坚决防止虚增收入。严格控制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质量。三是树立“分配与管理并重、投入与绩效并重”的理念, 按“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促发展”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四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精神,严禁超标准购置公务用车,严禁豪华装修办公室,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会议费、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行政性开支。
  (二)优化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实施。
  继续大力支持工业化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支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加强资金筹集,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促进全县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围绕我县城镇化的推进,逐步改善城区道路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从而促进招商引资软环境逐步提高;加大对交通基础施放投入,实施好三年交通大会战战略;大力支持茶叶、畜牧、精品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争取上级财政扶持政策,打造百里风情长廊;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高效示范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积极推进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实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三) 做好小康社会建设财政保障工作。
  围绕2014年“十大民生工程”建设, 把民生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完善民生工程资金投入和监管机制,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积极落实省级对微型企业的财税奖补政策,大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
  (四)积极推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
  不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发动农民群众自建、自用、自管,对群众参与积极、基层干部工作得力的村寨给予优先扶持和奖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安排给农业示范基地或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乡镇组织实施;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撬动社会投资。
  (五)加强财政监督管理。
  从2014年开始,县级财政进入偿还债务高峰期,融资项目还本付息、各项BT项目回购,将加大财政预算平衡风险,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势在必行,建立偿债金专户,编制本级融资计划,编制偿债还息计划,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快财政预决算及部门预算公开进程,继续实行“三公经费”公开,加强工程领域政府采购管理,在全县范围全面铺开公务卡结算制度。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提高预算编制水平,逐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改革,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预算安排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严控非预算支出,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的统一性、效率性和透明度,有效防范财政支付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六)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全面准确领会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思想、新举措,认真研究财政政策,加大工作对接力度,多渠道争取上级对我县的倾斜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基本业务技能,全面增强财政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工作、攻坚克难,确保完成2014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努力为镇宁与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名 词 解 释
  积极财政政策:即理论上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指财政通过减税税费或增加支出,扩张总需求,避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施的一种财政政策。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指政府为履行职能,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纳入预算内管理的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总和。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三部分。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习惯上称地方财政收入)由地方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分享收入地方分成部分组成,具体又可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类。
  非税收入: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履行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或者国有资产、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取得的除税收以外的财政资金。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指地方政府为履行职能需要,通过预算内资金安排的用于维持政权运转及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补助。
  专项转移支付:指下级政府因承担上级政府委托事务或政府间共同事务等,享受的上级政府补助资金,又称有条件补助或专项拨款,是为了实现上级的特定政策目标,必须专款专用。
  一般性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资金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革命老区及民族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补助、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使用。
  均衡性转移支付: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均衡地区之间的财力差距,不指定资金具体用途,由接受转移支付的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指为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以实现县级政府“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好的地区给予适当奖励的机制。中央财政从2009年起实施,贵州省于2010年起建立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机制。
  县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比照中央、省的做法,为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保持县级预算的稳定性,建立县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专门用于平衡以后年度预算。县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反映,以后年度调入使用该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基金安排使用纳入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指各部门根据其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内容全面、完整,项目确定、明细,定额科学、公平,程序规范、透明的原则要求,统一编制反映本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综合预算,一个部门一本预算。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指对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财政奖补的制度试点。奖补范围主要包括目前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村内水渠(灌溉区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和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政府采购:指各级国家机关和实行预算管理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将过去由财政部门供给经费,再由各个单位分散购买,转变为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按照法定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购买所需货物、工程和服务。
  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和改造,以实际成本价向城镇住房困难户提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住房的建设工程。是政府旨在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水平,逐步实现“住有所居”的一项民生工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指政府为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煤炭市场所依法征集的专项基金。
  政府性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是政府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性基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相关新闻: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 & &&& 江口、麻阳水办事处所辖4个建整扶贫村,分别是江口镇白岩头村、小江口乡大冲口村、均坪镇扬务溪村、木溪乡桐油坡村。8月15日至19日,由建整办刘平同志牵头,对4个建整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一、基本情况 & &1、建整工作稳步推进。4个村都严格按照建整工作规划,加强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村级班子基本做到团结务实,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强。都加强了党员队伍和村级干部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其中白岩头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4人,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大冲口村送培了入党积极分子1人,桐油坡村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扬务溪发展了预备党员1人;另外,大冲口村培养了2名年龄在35岁以下、高中文化的村级干部后备力量,使其分别担任村计生协常务理事和村团支书,加以锻炼提高。 & &2、扶贫工作总体进展缓慢,资金到位不理想。除大冲口村外,其他3个村项目落实和资金到位难度大。具体情况为:大冲口村年初制定了维修3公里的村级公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搞好农网改造、拉通程控电话4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7万元(不含农电网、电话投资),现已完成公路维修,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正在施工之中,程控电话即将开工,预计在9月底全部完成扶贫项目建设;该村已到位扶贫资金3.75万元,其中县委办1.2万元,人行1.35万元,扶贫办0.9万元,烟草局0.2万元,团县委0.1万元。白岩头村年初制定了修建过渡码头和农网改造2大项目,需后盾单位投入资金4万元(不含农网改造资金),现农网改造即将施工,码头修建难以启动;已到位资金2000元,其中县农行2000元、县统战部、县试验区办均为0。扬务溪村年初制定了农网改造和修建公路大桥2个项目,其中修桥需投资30多万元,现两大项目均未实施;已到位资金3000元,其中县法院1000元,县交通局1000元,县电信局1000元。桐油坡村年初制定了水稻制种、水渠维修、公路维修3大项目,预计投入扶贫资金6000元,其中引导村民水稻制种项目已落实,水渠、公路维修项目未落实;后盾单位到位资金2500元,其中粮食局2000元,招商局500元,环卫所为0。 & &3、计生、财税、稳定、抗旱等经常性工作落到实处。4个村到目前止,均无违法生育情况,财税任务的完成都居所在乡镇前列。抗旱工作能做到有人员、有机器、有规划,力求取得实效。其中旱情较严重的有大冲口村和白岩头村,大冲口村579亩耕地受旱410亩,其中全无收入的水田达40亩;白岩头923亩耕地受旱治理发愣功亩,两村都集中力量务求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稳定工作无异常情况。另外,大冲口村今年计生和财税工作在建整扶贫工作的带动促进下很有起色:①计生工作,组建了村计生协会,成立了“三生服务基金”,共募集资金11382元,开展“八上门”服务;投入资金10000多元,建好了地面面积为120m2的“三室一校”高标准计生优质服务阵地,已开展了生殖健康查治活动3次,举办计生保健知识培训班3期;村计生协成功地劝回了2对外躲夫妇回乡参加妇检,并落实了节育措施,该村期内妇检到位率和节育措施到位率均为100%。②财税工作,实现了由上门催交向主动纳税的转变,现全村98%的村民主动送交了财税任务,全村税收完成额位全乡第一。 & &4、工作人员能主动地为村里出谋划策,积极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争取资金,反映良好。 &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1、扶贫内容的片面性影响了扶贫的整体效果。所调查的4个村只有2个村实施了经济开发项目,其中大冲口村引导村民增种西瓜100余亩,增栽烟叶170多亩,桐油坡村发展水稻制种50亩;只有大冲口村举办了烤烟栽种和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扶贫思路和力量只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思想水平和技能水平,发展路子仍模糊不清,如此,搞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只不过是搭好了舞台唱不好戏,群众脱贫致富进程依旧缓慢。 & &2、资金到位难是阻碍建整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资金难以到位原因有四:第一、后盾单位领导对扶贫工作不重视,认为这项工作是强加在头上的负担。第二、工作队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方法欠佳,不能很好的向联系领导和后盾单位汇好报,争取资金,而是坐地等花开。第三、单位经济状况非常差,无法完成出资任务。第四、无过硬的约束机制,后盾单位出资多出少出一个样,出与不出一个样,挫伤了单位的出资积极性。 & &3、群众思想意识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扶贫工作顺利开展。部分建整村和建整村部分村民认为争取到了建整扶贫,有国家扶助,期望值相当大,从而削减了自力更生的思想,滋长了等靠要的意识,使帮扶变成了应扶,造成项目难以落实。如扬务溪村,修两座桥需30多万元,但村民不肯自筹小部分资金,造成后盾单位面对巨大的数额产生畏难松劲情绪,使工程迟迟无法实施。 & &针对如上问题,建议如下: & &一、建立健全对扶贫后盾单位的约束管理机制,对扶贫资金出与不出、出多出少问题纳入制度化管理,改变出资的随意性。 & &二、加强对工作队员责任意识教育,建立严格科学的工作业绩考评制度,杜绝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办不好事的不良气习。 & &三、加大对村民思想意识的建整扶贫。要使村民树立起抢抓扶贫机遇、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停留在等靠要和散懒穷上,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 & &四、完善扶贫内容,五管齐下,增强对贫困村经济发展的推动。 & &nbsp[1]&[2]&下一页
《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出自:YJBYS;江口、麻阳水建整扶贫工作队 & &
上一页&&[1]&[2]& 《建整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第2页)》出自:YJBYS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路修建最佳路径规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