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我国现实谈谈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毛概改革开放ppt考试 在线等

2014年毛概期末重点(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4年毛概期末重点(全)
毛​泽​东​思​想​概​论​,2​月​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三、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 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明确界定,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 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 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五、辨析题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答:本命题错误。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包括他青 年时代和晚年思想,而其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是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有区别的。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 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凡是毛王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摘自《人民日报》中的《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 年 2 月 7 日 材料 2:他们认为,毛泽东思想在民主革命时期还能发挥作用,但用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是不适应的,“过时 了”。他们中有的甚至认为,毛泽东思想中根本没有什么科学的内容。 ——摘自张检明《试析“彻底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险恶用心》(《湖湘论坛》1990 年 02 期) 材料 3: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 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 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 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1.根据材料 1 和材料 2,指出“文革”结束后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两种错误态度。2.指出这两种态 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3.根据材料 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根据材料 1 和材料 2,指出“文革”结束后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两种错误态度。 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两个凡是”);另一种是 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两个 凡不是”)。2.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是什么。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 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3. 根据材料 3,指出对待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一要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 二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三,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是开放 的体系。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名词解释 1.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 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 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四、简答题 1.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2.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第二,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就没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五、辨析题 解放思想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错误。第一,邓小平指出: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第二,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 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三、名词解释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 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 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总路线,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规律,正确地回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依靠力量 和领导力量和革命发展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四、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 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 化。2.为什么说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中国共产党对其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 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但另一 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勇气,在革命的关键时期表现出明显的摇摆性,甚至在一定时期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充当反革 命的危险。因此,这个阶级虽然也是动力之一,但既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充当领导力量。 第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在经济上 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是合乎实际的。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 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的区别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所处时代不同。前者处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后者是旧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第二,领导力量不同。前者是无产阶级,后者是资产阶级。 第三,指导思想不同。前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第四,发展前途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后者是资本主义。 五、辨析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反对官僚资本主义,主要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此观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 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 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它背靠帝国主 义,通过国家垄断金融机构,滥发纸币和国债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通过建立国家专卖制度控制大量商品 和物资而大肆牟取暴利,通过超经济的特权垄断一些行业的经营权而压迫和兼并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官僚 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六、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 1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 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 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自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问题》 (1938 年 11 月 6 日) 材料 2 还有一个十几年来争论的问题,就是从乡村到城市,还是从城市到乡村,争得一塌糊涂。正 确路线是要先搞乡村,要研究农村情况。大家说这是正确的路线,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走路,走 到哪个地方走不通就要转弯,因为那个地方走不过去。当然在乡村尽走尽走,走他几百万年,这也不叫马 克思主义,而叫反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当需要在乡村时,就在乡村;当需要转到城市时, 就转到城市。 ——摘自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 (1945 年 4 月 24 日) 材料 3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 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 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 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 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 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摘自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1949 年 3 月 5 日) 1.结合材料 1 谈谈“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的原因。 2.结合中国革命道路转变的基本史实,谈谈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当需要在乡村时,就在乡村;当需 要转到城市时,就转到城市”的理解。3.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从 1927 年到 1949 年我们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 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 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实行土 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有可能把农民充分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 基础。因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人手,组织、发 动和武装农民,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为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奠定 基础。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 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 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 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2.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直至 1949 年全国革命胜利前夕,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抗战胜利后, 党就认识到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在 1949 年毛泽东提出: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 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 3.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制定任何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实事求是、立足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七、论述题 1.简述在中国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第一,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社 会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社会,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社会力量,但是人数很少。无产阶级要战胜 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取得胜利,就必要团结广大的同盟者,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这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第一,近代中国社会,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 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 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周围。 第三,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可以参加革命 第四,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 也可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统一战线。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 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 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 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 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积累了哪些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3.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为何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 首先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 赖。 再加上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 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五、辨析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能够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这一命题是错误的。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为随着大规 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一方面,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潜力有限,难以适应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迅速增长的 需求,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 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而且私营企业与国家、职工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摘自毛泽东: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材料 2:我国社会制度的改革,除了农业合作化和手工业合作化以外,私营工商业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也在 1956 年完成了。这件事所以做得这样迅速和顺利,是跟我们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 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密切相关的。 ——摘自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材料 3: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 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1,当时提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为什么? 2.参照材料 2,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 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 3 中所规定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而资产阶级 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2.即把私营工商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对资本家进行思想改造,依据是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的两面性。 3.八大政治报告对“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已经基本完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七、论述题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请结合建国初期的实际情况,分析这一路线实现的可能性。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无产阶级将用这个巨大的经济力量, 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已经较为普遍地建立起来。党总结这些实践经验, 认为这些互助合作形式不仅是帮助农民克服困难、增加生产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引导农业向社会主义方 向发展的适当形式。 第三,我们已经积累了利用和限制私营工商业的许多经验,这实际上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50 年代,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制度对比 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很不景气,社会主义却正生机勃勃,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 巨大优越性。这是推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促使中国人民在 50 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 重要因素。 六、材料分析 材料: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 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 楚。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 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摘自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结合材料回答: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及确立依据 四、简答题 1.邓小平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1. 第一,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 创造。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成果,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科学论断的集中体现。 第二,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 来的。第三,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 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2.党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 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第一,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二,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 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第三,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五、辨析题 “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都强调了发展问题,两者没有差别。 不完全对。 第一, “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都强调了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具有一致性。 第二,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发展是硬道理”强调的是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强调的是发展的地位,特别是在执政兴国中的地位。 六、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2. 确立依据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邓小平指出,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 轻心” 材料 2: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整个建设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很长的历史过程”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 始阶段” ,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材料 3:党的十六大指出,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 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材料 4: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2.分析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三、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 斗。 2. “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 1990 年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 值再翻一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21 世纪中叶, 到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简答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的过渡时期区别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 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 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 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这 个时期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 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五、辨析题 坚持改革开放就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 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 第二,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 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 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六、材料分析题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建成社会主 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第一,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 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 的生产力的基础。第二,我国的现实国情是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非常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 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第三,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 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工业化是我国现代 化进程中需要继续完成的历史性任务,现在又面临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 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 2.分析我国一再强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 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 踏实地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七、论述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五,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 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 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何重大意义? (1)从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 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 100 年时间。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 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 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 一 层 含 义 阐 明 的 是 初 级 阶 段 的 社 会 性 质 ,后 一 层 含 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 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 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 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 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四、简答题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 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但独立 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 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 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 快本国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 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五、辨析题:改革不应该问“姓社姓资” 。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第一,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 ,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上不能陷入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不要因纠缠于抽象的姓 “社”还是姓“资”的争论而贻误改革的时机,从而在根本上损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第三,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上所以不能陷入姓“社”还是姓“资”的抽象争论,一方面是因为,不 能把一切产生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广泛应用但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经济现象,都认为 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而加以否定;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能无条件地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 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 七、论述题 1.我国为什么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 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 带来灾难。 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 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 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 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 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需要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 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 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 方式、管理方法。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 页。 材料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四个坚持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年谱 》 (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63 页。 材料 3: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 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 。所谓‘点睛’ ,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 ——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9 页。 》 材料 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 1.结合材料 1、材料 2 和材料 3,谈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2.就材料 4 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词解释 1.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四、简答题 1.简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内容。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 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 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 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 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五、辨析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本命题错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 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 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 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六、材料分析题 1.结合材料 1、材料 2 和材料 3,谈谈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第一,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两者性质不 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 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2.就材料 4 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 4 的观点是错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 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出不同 的制度特征。这种观点只看到市场经济具有的共性,没有看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制度的不同个性特 征。 七、论述题 1.结合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 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 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 第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第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 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 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第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 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这些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和富裕程度产生和扩大差距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长期存在着,这就决 定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 与资产阶级国家完全相反,我们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全体人民都有权利选 派自己的代表去管理国家的事务,而人民自己则有权利并有各种机会去经常地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草案的说明》 (1953 年 2 月 11 日)《民政工作手册》 , (第五辑)第 24 页 材料 2: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 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220 页。 材料 3: 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我经常批评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 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对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这种 办法我们不能采用。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95 页。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优点?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有何不同? 3.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 三、名词解释 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四、简答题 1.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 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 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五、辨析题(无) 六、材料分析题 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优点?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有何不同?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机关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3.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 第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依赖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 第二,从根本上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社会大多数人当家作主,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做 到议行合一,体现了民主和效能的统一,大大优于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第三,各国实行什么样的政体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现实国情以及历史文化传统,要从本国实际 出发,不能盲目照搬别国模式。中国不存在实行西方议会制度的经济基础和历史前提。 七、论述题 1.实行依法治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 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实行社会 主义民主,才能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建立起自己的法律制度。同时,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公民的 基本权利,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民主制度、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都 需要有法律加以确认、规范,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市场经营活动的运行,市场秩 序的维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法律的 引导和规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际惯例和国与国之间约定的规则办事。实行依法治国,才能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要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依靠法治来协调社会关系,化 解社会矛盾。同时,还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2.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 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体现了民主和专政的统一。 第二,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 劳动人民享有真正的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和思想自由。 第三,人权不仅包括个人权利,还包括集体人权,不仅包括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 公民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讲人权和讲国格要结合起来。 第四,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社 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充分实现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逐步创造条 件,同时需要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具体实现形式,以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 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当家作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简答题 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有哪些?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七、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二,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 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 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四、简答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 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五,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七、论述题 1.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 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 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 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第二,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第三,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 “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 ”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13 页 材料 2: 香港回归以来连续在“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评选中排名第一;香港最新失业率 4.3%,为 9 年来最 低;67.9%的香港中学生因香港回归祖国感到高兴;香港是全球罪案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新华网香港 2007 年 6 月 29 日电 材料 3: 葡萄牙官方的卢萨通讯社 17 日发表该社记者发自澳门的专稿《澳门繁荣值得羡慕,文化遗产得到 保护》 。文章指出,澳门在政权移交 5 年后, “一国两制”取得成效,经济得到发展,根本性发展计划出台, 地区一体化取得进展,葡萄牙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保护。 ―——新华社里斯本 2004 年 12 月 17 日电,摘自人民网 材料 4: 法国政界著名人士、中国问题专家阿兰?佩雷菲特认为,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做法很明智,对 香港实行这一政策,是做给台湾看的。 ” ——刘洪朝,蔡光荣: 《外国要人名人看中国》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82 页。 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 1.香港、 澳门繁荣、 稳定和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证是什么?2.香港、 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体现在那些方面? 三、名词解释:1. “一国两制”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四、简答题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 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 内环境。第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辩析题 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都是实现祖国统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不完全对。 第一,它们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是 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 、 、 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逐步强占的。澳门是被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葡 北京条约》逐步强占的。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其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第二,它们也有着共同点。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都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 题,解决这些问题共同适用的法则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六、材料分析题 1.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和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证:实行“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实行港人治港、澳 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2.香港、澳门回归的重要意义:第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是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的构想变成生 动的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正确的、可行的。 第二,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六、材料题 材料 1: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 2: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外 资,并且鼓励和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 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 区。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 10 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 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 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 小的贡献。 但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不少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如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现今拉美国 家也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倒退之中。这些都是国际投机资本和英美新自由主义经济造成的。 ——摘自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 3: 据外电报道,在最近 10 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功地按照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 世界经济一体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拉丁美洲地区企业的产权结构。同时, 它还明显地扩大了拉美国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差距。 1.结合材料 1 回答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2.结合材料 3 回答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3.从材料 3 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三、名词解释 1.“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 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 四、简答题 1.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 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的原则。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的时代发展趋势?第一,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 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再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曲折发展过程。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第三,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但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 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 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特征。 五、辩析题(无) 六、材料分析题 1.结合材料 1 回答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2.结合材料 3 回答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 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 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3.从材料 3 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 的经济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七、论述题 1.试论中国要走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走和平发展 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 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 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一,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第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既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3)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第一,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第二,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第三,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六、材料题 材料 1 据权威媒体报道:目前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以及从业人数超过 1.5 亿,约占总人口的 11.5%,掌握或管理着 10 万亿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 1/3 的税收。 材料 2: 2006 年 7 月 7 日,记者从中央统战部获悉:全国各级统战部门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全局工作 中新的着力点,纳入工作视野,开展调查摸底,加大培养力度,拓展工作渠道,做好培养、安排和使用工 作,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团结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有哪些?2.简述我国新社会阶层出现的 社会背景。3.如何认识新的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五、辨析题 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经不是国家主人。 此观点既有正确方面,也有错误之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 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 阶级。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 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六、材料分析题 1.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 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2. 背景: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 求。第一,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 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3.地位和作用: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 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 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出了自己 的贡献。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私营工商业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七、论述题 1. 为什么要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的方针?如何贯彻“四 个尊重”的方针? (1)现实意义:第一,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 求。第二,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 体体现。第三,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第四,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 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2)如何贯彻:第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第二,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贯彻“四个尊重”的社会环境。第三,要严 格执法,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在政治上给予肯定,对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给予保护。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1: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 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结合材料分析“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的原因 三、名词解释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四、简答题 1.在党的建设中为什么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一,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您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2.为什么要从从生死存亡高度认识党群关系?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 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 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六、材料分析题 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 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那么,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则是进一步改革和完 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实现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问题。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 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 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 们党的实际状况同所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所有这些,都需要 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七、论述题 1. 为什么说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第一,中国 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 产生和发展是建党的根本条件。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中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 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2)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呢?这是因为:第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 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3)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 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2. 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 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 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毛概考试资料——为大家提供各种日常写作指导,同时提供范文参考。主要栏目有:范文大全、个人简历、教案下载、课件中心、 优秀作文、考试辅导、试题库、诗词鉴赏。
相关文档:
下载文档:
搜索更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甜梦文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