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论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来源:教育局办公室&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今天,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对市直学校、单位的党组织书记作一次专题辅导。
在市委督导组的指导下,我局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梳理问题和立查立改这些规定动作都扎扎实实地做了,总的来看,效果比较好。按照市委活动办的安排,局党委书记对基层单位党组织书记要进行培训,利用这个机会,我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一下思想,共同提高做党建工作的认识,为我们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奠定基础。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基层党组织,它的作用是什么?二是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处理好与行政一把手之间的关系?三是如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
一、什么是基层党组织,它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
党章规定: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中介组织和其它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就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习近平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
按照党章的要求,各级党的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发挥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社会的第一线,最重要的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也是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我们学校(单位)作为党在教育系统的基层组织,更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实现&人民教育为人民&的伟大梦想,把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造福人民群众,放在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上,完成学校(单位)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和学校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广大教师,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二是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业务知识。三是对党员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四是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和其它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贡献聪明才智。六是对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七是监督党员及教师严格遵守国法政纪,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是党章赋予基层党组织的神圣职责和任务,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所以,作为党组织在社会基层最小的细胞,职责重大,意义重大。
二、基层单位党组织书记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处理好与行政一把手的关系?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单位的负责人,是每个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者,是在党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的决议,负责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举办骨干培训班、树立典型等多种方法途径,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党支部书记要向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传达贯彻上级的决议、指示,提出自己的意见,交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三是负责召集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四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五是检查支部工作计划和决议的执行情况,按时向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六是搞好支委会的自身建设。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开好民主生活会,加强支部委员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七是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工作。
在座的都是单位的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有专职的,有一肩挑的,作为党组织的负责人,如何在工作中履职尽责,当好领头羊和火车头,维护班子的团结,处理好与班子成员之间,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好与校长之间的关系,是增进班子团结,加强协调配合,开展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我想,要力争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摆正位置不越位。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谁为主,摆正位置,履职尽责,不是自己职责内的事,多出主意,多提建议,主动维护校长的威信和形象。加强与校长的密切配合,不擅自作主,不袖手旁观,当工作上遇到了困难和问题,帮助校长排忧解难,共度难关,取得成绩,不争名利,对工作中出现漏洞和疏忽,适时提醒,及时补台,协助把事情考虑周全、稳妥,而不以领导自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班子的团结和谐。二是坚持原则不含糊。坚决维护党性原则不动摇,处理好关系核心所在,要是非分明,功过分清,不能为了求团结而放弃党性原则、组织原则,当老好人。要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严格执行组织程序,规范决策行为,尤其是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资金使用,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校长和其它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小事不计较,胸怀要大,风格要高,方法要活,有荣誉要让,有困难要上,勤沟通多商量,互相体谅,相互配合,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三是坦诚沟通不隐瞒。党政班子两个带头人要经常交流思想,不隐瞒观点,多支持、不拆台是加强与校长密切配合的润滑剂,多发扬民主,坦诚交换意见,本着对工作负责,对对方负责的态度,把话说在面上,讲究方式方法,讲究场合适宜,达成一致。多主动征求对方的意见,遇到意见不统一时,要妥善处理,不激化矛盾,召开集体会议研究决定。四是心态健康不失落。作为党组织书记,没有象校长那么大的压力和困难,因此,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保持同频共振,步调一致,共同面对困难。保持包容心态,有容人之态,容事之量,团结不同意见的人,凝聚集体的智慧,以平常心看待名利,看待地位权利,一起搭班子,没有谁大谁小,谁高谁低之分,多从行政领导工作的角度着想,出于公心,顾全大局。
如果大家在工作中都能做到以上几点,我想,我们的基层班子就会高度团结,班子团结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学校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其它班子成员看到主要领导团结和谐了,也会自觉维护好大局,群众对领导才会满意,领导在教师中的威信自然就会高起来了。
& & 三、如何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这次,我们党以整风的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因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标志着党的根本宗旨在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和体现,也标志着新形势下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把握有了新的提炼和升华。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基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肩负着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基层党组织在这次群众路线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但从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基层单位有畏难情绪。没能把开展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没有找准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点,没有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载体,就活动搞活动,存在两层皮的问题。总认为搞活动会冲击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二是个别单位对教育实践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创新,没有主动意识和深入思考,按部就班地等上面的要求,活动没有起到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没有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三是个别学校的党组织建设软弱涣散。按照市里核定的职数,除7个处级学校设置了专职书记领导职数,其它学校多数没有专职书记,个别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不满意组织的工作安排,近年来不能正常开展党的工作。还有一些学校书记由副校长兼任,很难抽出时间抓党建工作,工作应付、推着干。四是个别学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一部分党员教师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追名逐利,讲究实惠,违规补课收费,利用安排座位、特殊照顾收受家长好处等,影响了教育的形象和声誉。五是个别单位党政班子成员间不够协调,党组织阵地建设不够健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就如何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服务师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讲以下四点意见。
1、在内容和形式上。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党员的教育管理等,我们在工作中要把党建工作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思想建设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弘扬正能量,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和树立党员的宗旨意识,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理论作为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办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应该把握和遵循的。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党委、总支、支部等组织机构,并把优秀的党员干部选拔出来作为支委会成员,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堡垒作用和战斗力。比如,旅游学校的做法就很好,把党组织建在课堂上,建在专业组,建在学生实习的岗位上,建在学校与用人单位成立的联合办学委员会上,使党的组织建设服务学校的发展,服务师生。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作为与党员教师直接接触的基层组织,要严格党员干部的管理,严格执行政治、组织纪律,对党员要高标准、严要求,提倡党员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树立为群众、学生服好务的宗旨意识。要把教书育人事业来看,不能当作市场化的东西,用金钱去衡量,要树立崇高师德。比如旅游学校创建党员先锋岗,实行党员挂牌上岗,增强党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光复小学的党员示范牌,公开师德承诺等,这些做法都很好,值得提倡。在廉政建设上:清政廉洁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地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宝贵的传统逐渐被遗忘了,进而在党内出现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了解决&四风&问题,中央开展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因此,我们要通过建章立制,去规范党员教师的行为,规范师德,不但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还要加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廉政教育。如十九中学开展的&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得比较好,召开了两次省市纪检系统的现场会,成为全省第一批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得到市纪检委李书记的高度评价。在作风建设上:我们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学校单位的班子作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风气,影响到群众对班子的评价。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我们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和示范作用来影响带动广大教职工朝着办人民满意教育这个目标前进。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深入到群众当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2、在方式方法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式方法有很多,主要的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等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次党的教育实践活动采取的方式就是走群众路线,组织党员干部采取入户走访、召开民情恳谈会、建立联系点等方式,多渠道、常态化走进群众,诚心实意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我们局在活动中,每个班子成员都建立了联系点,大家抽出时间深入到联系点去,把时间精力放在基层,掌握基层的各方面情况。十一中学的做法也很好,建立了领导干部三级值班制和包保制,让学校领导&走出来、看一看、管一管&,班子成员分别联系班级,深入班级听课评课,领导包保教研组和承包学困生。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方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每位局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确定了调研题目,深入联系点和群众中,围绕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留守儿童、教育信息化、改善办学条件等专题开展了调研,形成了20多个调研报告和方案。直属单位、学校领导班子也针对单位具体情况,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16篇。第一中学党委开展了&走基层 、心连心 &活动,全体中层以上领导,以听课、调研座谈、走访体验、基层坐班等四种形式广泛深入学年和班级,倾听意见,查找解决问题。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领导共听课300余节。在谈心谈话方面:局七个督导组5次深入到所联系的单位,督导组深入到教职工中开展个别谈话400多人次。十一中学等学校开展了&教育进千家&家访活动,走访学生家庭,为贫困生捐献钱物数万元。局及基层单位组织召开教师、家长座谈会105次,参加座谈人数400余人。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市里要求4月25号进入第二环节,就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4月末要形成班子和个人对照剖析材料初稿,5月份召开班子民主生话会。我在这里强调,一是各单位要利用近10天时间,进行学习再深入、意见再征求、问题再梳理,一定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问题找准找实。听说省督导组检查各单位,问了5部专题片、8部电影里面的情节,就是看你单位组织没组织看,所以一定把规定动作做到位。二是把功夫下在民主生活会之前。征求好意见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前提,深入谈心交心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基础,谈心交心,以诚相待,和风细雨,达成一致。搞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开好民主生活的关键。必须抓住&四风&这个重点,进行对照检查,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地回应群众的意见和存在的问题,确保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解决好问题是开好民主生活会最终目的。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这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最终目的。
3、在活动载体上。我局基层党组织创建了许多好的活动载体,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个是云环小学的&三联动&铸造云环师魂活动。即《联学生
伴孩子成长,联教师 助薪火相传,联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的三联动经验,在市里《服务群众 走进群众》佳木斯在行动一书里交流。在党员中还开展了&十个一&工程(一本好的自学手册、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健康的QQ群、一篇学习反思、一项学习评价、一次读书会、一节微型党课、一个党建专栏、一次业务练兵、一次有意义的党活)和&三个三&活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走进学年,联系一名青年教师;党员干部深入班级,走进学生,联系一名后进生;全体党员深入社会,走进家庭,联系一名贫困生。目前学校领导和教师结对10个,党员干部和学困生结对21个,党员教师和贫困生结帮扶对59个。党员教师共做好事405件,解决了实际问题81个。第二个是第一中学的&微型党课&活动。学年支部利用早会时间,对党员教师开展党课教育,让每个党员大胆走上讲台。在授课方式上,利用电化教学设备、PPT片、手机短信平台和QQ群等,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提高了党员主体参与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个是十一中学开设领导讲坛。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集中培训40多次。
4、在制度建设上。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后环节就是要建章立制,用制度去加强党的建设,用制度去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如一中、十一中学等学校的校务公开、党务公开、教代会制度,都得到市里的认可和好评。云环小学制定了党员成长计划,建立《党员评价手册》、《党员学习手册》、《党员成长档案》,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全市交流经验。希望通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各种规章制度能够更健全,更完善,建立起长效机制,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摘& 要:大学生新党员已成为中共党员增加的主要渠道,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是党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出发,提出“五养成”,即良好品德养成、阳光心理养成、专业技能养成、健康体魄养成和职业素质养成,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创先争优,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
关键词:养成;大学生党员;素质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new party member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ecome the main channel to incre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organization. We from promoting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eet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ve form", namely good morality develop, sunshine psychological form,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 healthy body form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development, system planning, the overall propulsio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the party member quality, let students party members in the practice to excel, to promote them to excel normalization, long-term change.
[Key Words] F The university s quality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高校大学生的先锋队。大学生党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出发,提出“五养成”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引导党员以实际行动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员质量。
1 “五养成”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11],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和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一脉相承。我国的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合理素质结构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就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2]。而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重点在于成人教育;大学教育则属于专业教育,重点是成人成才教育,并且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对大学教育来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不够,人才培养的导向不明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年)》指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说明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成人成才,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学会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坚持全面发展要“加强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且采取的应对手段也日益暴力和极端。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各地共报道约57项大学生自杀事件,死亡43人[3]。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学生学习、生活、感情和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疏导和角色调整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实施适当的心理干预及疏导机制,重视阳光心理养成具有教强的现实意义。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刻不容缓。2012年9月,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高校体育科研人员的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体质调查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4]。一些调查发现,有些学校体育课程过于注重测试结果,没有充分重视体育锻炼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上往往以竞技性项目为主,不重视“群众体育”,体育运动达不到全覆盖。日举行的首届广州马拉松,两万人齐跑的大狂欢让整个城市兴奋,但一名21岁男选手倒在10公里终点猝死的悲剧,也反映出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忽视了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身体健康常识缺乏。身心健康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大学人才培养是否合格、是否符合个体发展要求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然要求。
专业技能养成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大学教育属于专业教育,专业技能是专业素质的外在体现,是在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形成的专业综合素质,也是用人单位容易直接反映的专业素质。在大学生智育方面突出专业技能,是大学专业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教育职业定向化的迫切需要。
职业素养养成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是否被录用的首道门槛。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用人供求关系的变化,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们提出的“五养成”是良好品德养成、阳光心理养成、专业技能养成、健康体魄养成和职业素质养成。“五养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良好品德养成是核心,阳光心理养成是基础,专业技能养成是重点,健康体魄养成是保障,职业素质养成是关键。
大学生新党员已成为中共党员增加的主要渠道,2010年全国发展大学生党员123.6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40.2%[5],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是党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迫切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迫切需要。
2 “五养成”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的实践与探索
近两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了解大学生情况,寻找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方式、切入点和适当的载体,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开展实践与探索。
2.1 良好品德养成。就是要求大学生党员养成“爱国爱党、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立身做人”的良好品德。
一是教育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能力提升为核心,连续多年抓学生干部培训,抓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抓党员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推动党支部建设。
二是典型示范。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身边的人带动周围的人”,与学习杨善洲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向我院2007级水工班党支部书记、“昆明市道德模范”魏志洪学习,掀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气和氛围。
三是制度规范。以“谈话制度”、“警示制度”、“班级目标考核办法”等八项制度为基础,推进学习、宣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是社会实践。通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爱心活动、节水宣传、禁毒防艾宣传与调研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国情民情、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教育,磨练心志和个性养成。
2.2 阳光心理养成。就是要求大学生党员养成“心态积极、身心和谐、适应性强、行为合理、人格完整”的阳光心理。
一是掌握不同年级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
适应期: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适应性心理特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适应性及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过渡期:针对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过渡期心理特点,通过开展野外拓展训练等促进团队意识及抗挫折能力培养。
就业期:针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时开展就业指导和心理帮扶。
二是创建交流服务平台,疏通大学生心理障碍。对于需要“倾诉”和“宣泄”的学生,我们开通了学院官方微博,建立20多个QQ群、飞信等,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
三是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特别关心、关注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3 专业技能养成。就是要求大学生党员养成“博学善行、理论扎实、训练有素、本领过硬、立志成才”的专业技能。
一是推进33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院自2009级本科开始试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教学”改革,对学生分技术应用型、设计研究型和卓越工程师型三个层次,实施基本素质、工程素质和研究素质三种训练,培养工程应用、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三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二是强化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办学体系。进一步扩大从科研或生产项目中选取毕业设计课题的力度,2011年组织学生参与了会泽县9个乡镇1000多个自然村的村庄规划及10余项土地开发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专题研究和工程设计,参与生产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达100余人。
三是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执业资格培训。每年开展工程字竞赛、建筑方案设计竞赛、连续五年开展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等,自2008年至今连续举办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认证考前培训,600余名学生参加培训和考试,平均合格率约50%,在全省造价员培训中一直名列前茅,引导学生培养现代工程意识、夯实专业基础。
2.4 健康体魄养成。就是要求大学生党员养成“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生机活泼、勇于竞争、坚忍不拔”的健康体魄。
一是每年由班级承办常规体育比赛推动体育锻炼。
二是每年开展集体舞比赛推进健康体魄养成。为了体现“大学是大学生的舞台”, 让学生由观众变主角,学院推动群体性、群众性体育活动——集体舞比赛,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调动学院90%以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党员100%参加,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与交流,在活动中提升自信与班级凝聚力。
2.5 职业素质养成。就是要求大学生党员养成“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团结协作、立业为民”的职业素质。
一是抓职业生涯规划。将大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从制作自荐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到举办模拟招聘,不断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抓职业能力训练。积极组织观看礼仪电教片、开展有关讲座和职业能力测评等,推动职业能力建设与培养。
三是抓职业岗位实践。不断加强与有关行业的联系与合作,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开展实习、岗位见习,进行职业岗位实践。
四是抓人才需求调查。连续五年开展人才需求调查,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及人才素质要求,为职业素质培养提供依据。
五是抓就业质量。近两年学院分别与砚山县水务局、镇康县水务局开展水利类特殊专业人才引进计划,为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拓宽渠道。
3 “五养成”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成效
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五养成”,提高了党员素质,增强了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提高了党员素质,促进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五养成”中涌现出“昆明市道德模范”魏志洪、“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张爱莲、校十佳学年度人物杜瑜婷、校优秀学生标兵卢昕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有所提高,我院2011年预征入伍报名共57人,其中党员53人,党员占93%。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凸显,2010年校十佳学年度人物我院有2名、校优秀学生标兵我院有2名,2011年校十佳学年度人物我院有1名,均为党员,年度奖学金获得者90%以上、优秀毕业生90%以上为党员。近两年,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人选、各种专业技能竞赛获奖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中党员均占85%以上。大学生党员对心理教育的认识有所提高,正在积极筹建心理健康协会和搭建心理危机预警网络。
二是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了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校率先开展“在班级建立党支部”,“五养成”突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了学院党委牵头、院团委具体负责、党支部策划竞标承办的集体活动推进机制,增强了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11年6月,由2008级水工班级党支部承办举行了“红歌会”、红色电影周等;2011年11月,2009级第一学生党支部承办了“创先争优在行动”主题演讲比赛,月,2010级学生第二支部承办了“党旗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三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毕业生75%以上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实际,学院开展了“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精神和“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针对性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呆得住、用得上”的水利土木类专业技术人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根本,以“五养成”为途径,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改革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两年,学院本科均为第一志愿录取,录取高出最低控制线31~72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录取最高分一直居全校前列;近两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无灵活就业学生,就业质量高,学院招生、就业呈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2011级全校录取自主选择专业学生83名,35人选择水利土木类专业。年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毕业生分别为77和86名,党员占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在水利系统有一定影响。
[1] 李晓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1~412
[2] 张燕镜.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3] 王茜冉,王小会.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4] 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体质下降.联合日报, 日第3版
[5] 青春与信仰 聚焦中国大学生党员群体.
我们为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党支部会议记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