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的妈是什么名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创作获奖历程
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
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创作获奖历程
&&&&&&&&&&&&&&&&&&&&&&&&&&&&&&&&&&&&&
<font COLOR="#2F年10月25日晚,在青岛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颁奖晚会上,由潞城市文化馆编排的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荣获“群星奖”。次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这一获奖盛况。此刻,我作为潞城文化中心的负责人,回想《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全体编创人员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不由得感慨万千。
能打硬仗的“乌合之众”  2012年3月的一天,潞城市文化馆的曹光涛馆长和我商量参加
“群星奖”角逐的事情,他建议从群众中挑选人员组建一个舞蹈队,我们一拍即合。过了几天,队伍初步组建完成。没想到这些来自最基层的舞蹈演员们不仅高低胖瘦各不相同,而且大多数都是奶奶辈的人了,想想看,要把这支老太太组成的队伍组建成一支能和全国各地的专业舞蹈演员同台演出的队伍谈何容易,但我们却信心十足。这样一群老妈妈,跳什么舞好呢?最后,我们商定就以潞城孝老模范赵海英为原型创编一个舞蹈,名字叫《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赵海英自从27岁辞去民办教师创办家庭敬老院起,已照顾过54位智障、残疾和孤独老人,曾为16位老人养老送终,至今已近30年了。我们觉得让群众演员演群众身边的事,老百姓肯定喜欢看,于是我们就这样定了。
  等到排练开始,我才知道这帮老太太那可真不是一般的老太太。按说这些老太太在各个业余舞蹈队、秧歌队里那可都是响当当的“腕儿”,谁知一接触专业舞蹈动作,大家才知道,这老胳膊老腿根本无法按指导老师的要求来完成。这可把负责编导的司志强老师急得一头汗,累得一身汗。司志强见演员们无法完成自己教的动作,就拿着擀面杖为演员们开腿开腰,十多岁的女孩子开腿开腰都是件很痛苦的事,何况是一帮老太太?每一擀面杖下去,都疼得龇牙咧嘴、冷汗淋漓。可敬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退却。
名家指点拿大奖  经过两个多月的锤炼,《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终于初具雏形,曹光涛听说省里要举办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预选赛,就和我说想让演员们去登登舞台、见见世面,为“群星奖”做个准备。从太原回来,我问曹光涛效果如何,他当着大家的面说,效果很好。背下里才和我说,他拿着录好的光盘去找一位老专家请教,那位老专家毫不客气地说“一堆狗屎”。曹光涛说他当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听了“一堆狗屎”的话心里也很难受,演员们受了这么多的苦,最后就弄出“一堆狗屎”来,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可是曹光涛满腔热情要把事情做好,演员们再苦再累也从未退缩,我也不忍心放弃,就说,找找那位老专家,让她给咱出出主意,也许“狗屎”上还真能开出花来。曹光涛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的演员这么可爱,题材选的也不错,又花了一堆钱,放弃了太可惜。
  曹光涛每隔三两天就拿着光盘到那位老专家那里去请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专家真的被感动了。她说凭你们现在的水平想参加群星奖的角逐肯定没门,我建议全部推倒重来,重新编舞,重新作曲,重新做服装,演员阵容也需要扩大,特别是编舞的老师,必须请全省最高水平的。得知我们想请王秀芳老师,那位老专家不仅帮我们请到了她,并且一直关注和支持我们的舞蹈走到今天。听说舞蹈得了“群星奖”,她比我们还高兴。
  名家出手果然不凡。王秀芳老师当年靠着
《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一家人》的黄河三部曲奠定了在中国舞蹈界的地位,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是国内舞蹈界很有名望的老专家。王秀芳带着她的学生赵吉在潞城一住就是一个多星期,七十多岁的人了,每天和演员们一起吃盒饭,一起排练,演员们遇上这样的老师也觉得很不容易,学得更努力,王老师评价说:“这帮老太太真是太可爱了。”
  《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经过王秀芳老师的整理和编排,立见不凡。遗憾的是“群星奖”长治地区初赛来得太快,舞蹈重新制作的音乐还未出炉,演员们只得用旧版的音乐和编排,我在台下为她们直捏一把汗。庆幸的是初赛竟然过了。后来听说是省里的一位老专家力挺这个节目,并说这个节目是近年来少见的最接地气的节目之一。
  在清华大学礼堂举办的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上,《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受到了异乎寻常的欢迎。一位清华大学的老教授专门找到我们,为舞蹈提建议,并当场示范讲解,临走还跷着大拇指说,我太喜欢你们这帮老太太了。在这次大赛上,《海英和她的妈妈们》以中老年组得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表演、创作两个金奖和组织奖。大赛组委会当场决定邀请
《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参加大赛闭幕式演出,山西省的领队和评委老师,纷纷打电话给曹光涛,向潞城表示祝贺。
谁能想到“一步登天”  “你们可真是交上‘狗屎运’了。”一位一直默默关注和支持这个舞蹈的朋友对我说。也许是借那位老专家“一堆狗屎”的吉言吧,我也觉得2012年和2013年是《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的幸运年。
  刚刚参加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归来,就接到了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舞蹈世界》栏目组的邀请。这些连潞城电视台演播厅都没进去过的演员们,一下子就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梅地亚影视中心,和她们心目中的偶像老毕、王小丫在同一个地方拍摄节目,简直可以说是一步登天。日晚,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第二天很多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都给我打电话,大概都是同一句话,咱潞城的舞蹈能上中央三台,还能夺得“舞蹈全民星”,不容易,不容易!
  尽管已是2012年的年底,好消息仍然不断涌来。中国舞蹈家协会和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邀请
《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赴新加坡等地参加新年演出;央视三套邀请潞城文化馆舞蹈队准备一个小花扇节目作央视2013年舞蹈世界开栏节目……可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舞蹈队,尽管我们招则能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我们当中当奶奶的已经近一年没为孙子尽过心了;当母亲的已近一年没辅导过孩子作业了;学校抽调的老师已收到校长发出的最后通牒,再不来就扣绩效工资;我和曹光涛商量,还是让大家好好过个年吧!尽管机会放弃了有些遗憾!
好节目就要演给群众看  《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经过近一年的磨砺,不仅日臻成熟,而且在当地的知名度也大起来。我和曹光涛商量,咱们不能干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事情,好节目还要演给咱当地群众看。有人担心下乡演出灯光、音响都跟不上,效果会差,我们觉得,就算效果差点,只要我们服务群众的心不差就行。
  曹光涛带着他的舞蹈队,先后三次深入到赵海英的敬老院为老人们演出,先后十多次下乡为各个村演出。2013年夏季,潞城多雨,许多窑洞坍塌,几乎每个村都设立了群众集中安置点,曹光涛又带着他的队伍在各个安置点巡回演出,虽然设备简陋,虽然没有剧场,这些登过大码头的演员们仍然一丝不苟地演出,她们对艺术、对观众的虔诚之心丝毫未减。她们觉得演《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就是演她们自己,她们很多人是上有婆母下有儿媳,对生活、对孝道自有一番深刻的理解,每场演完,演员和群众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人间真情、百姓真情,这也许正是这个舞蹈的感人之处、成功之处。
  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青岛落下帷幕,《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角逐“群星奖”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同时《海英和她的妈妈们》也深深扎根在广大群众心中,受到了百姓的追捧。更重要的是《海英和她的妈妈们》的成功为我们今后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方向,那就是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看。
“草根儿”登上“大雅之堂”
日晚在青岛闭幕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颁奖晚会上,潞城市文化馆编排的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一举拿下了“群星奖”。曾被某专家笑称为“狗屎”的舞剧、曾被同行们不看好的“草根儿”,终于在历经7个月的艰辛后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荣获有着群众文化比赛最高荣誉之称的“群星奖”。
近期,关注本地新闻或爱好文艺的市民,无论通过报纸、电台还是其它渠道,总能听到这些消息:“由潞城市文化馆编排的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荣获‘群星奖’……”、“《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赴新加坡等地参加新年演出……”
海英是谁?《海英和她的妈妈们》这支舞蹈传达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将“海英”演绎到中国歌剧院的演员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带着种种好奇,记者一行人走进潞城市文化馆,聆听了“海英”的故事。
“海英”本身就是创作灵感
舞蹈《海英和她的妈妈们》(后文章中以《海英》代替)取材于获得“中华孝老爱亲”提名奖和潞城市第一届“道德模范”称号的农家妇女赵海英的感人故事。赵海英是潞城市成家川办事处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28年前,为了那些需要照顾的孤寡老人,她毅然辞去民办教师的工作,办起了潞城市第一家“家庭幸福院”。28年里,她与“家庭幸福院”里的老人们同吃同住,先后照顾了54位老人,为16位老人送终。
“选择赵海英的故事作为我们编创的原型,与我们潞城市本土文化创作的土壤有关系。首先,赵海英就是鲜活地、生长在我们身边的榜样,我们比任何人都了解她;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到观众的接纳要求,赵海英的故事质朴易懂,大家一定都愿意看;再次,就是海英的事情是真实的、动人的,只要编、创、演尽力,这支舞蹈就能打动人心……”当记者问及为何潞城文化馆会将海英的故事作为他们创作的原型时,姜惠源这样回答。
“妈妈们”临阵开腿开髋
“这支舞蹈一共15个人表演。这15个人都不是科班出身的‘正规军’,却拿下了‘群星奖’。”提到舞蹈《海英》,潞城市文化馆的曹光涛馆长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2012年3月的一天,曹光涛接到通知参加“群星奖”角逐的通知,遂找到潞城市文化中心主任姜惠源进行商量。经过反复斟酌,运用舞蹈语言表现赵海英对孤寡老人的大爱成为选材的不二选择。然而演员的挑选却成了一个难题。“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姜惠源和曹光涛想到了一起。
广场舞大妈、戏曲演员、个体商户……几天后,一支15人的舞蹈队拉了起来。面对这群年龄最大60岁、最小30多岁,且没有一点舞蹈功底的“妈妈们”,负责编排舞蹈的老师急出一身汗——这群“老胳膊老腿”根本无法完成指导老师要求的动作,更别说到位了。为此,编舞老师还曾偷偷和曹光涛商量,建议将舞蹈演员换成专业演员,却被拒绝。
回到舞蹈队后,编舞老师问“妈妈们”是否受得了苦,“妈妈们”异口同声表示可以。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排练室里经常能看到年轻的老师拿着擀面杖为“妈妈们”开腿开髋。每一擀面杖下去,都有一个老太太疼得龇牙咧嘴,却从未有人退却。
《海英》交了“狗屎运”
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舞蹈《海英》终于初具雏形,曹光涛听说省里要举办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预选赛,就想让演员们去“见见世面”,为“群星奖”做个准备。谁知大赛过后,《海英》却被专家“泼了冷水”。一位专家说,《海英》跳得就是“一堆狗屎”,只是题材还不错。
“既然他觉得我们的选材不错,我们就不能放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曹光涛每隔三两天就拿着光盘到专家那里去请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专家被感动了,他为《海英》请来了当年编排《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一家人》,即“黄河三部曲”,而家喻户晓的王秀芳老师,并拜托她一定要把《海英》编排好。
看过《海英》后,王秀芳老师提议将原有的舞蹈元素和动作全部推倒重来,重新编舞,重新作曲,重新做服装。
经过王秀芳老师的重新编排,在清华大学礼堂举办的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上,《海英》受到了异乎寻常的欢迎,并以中老年组得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表演、创作两个大奖。大赛组委会当场决定邀请《海英》参加大赛闭幕式演出。
“我们经常笑称,我们之所以能得奖是因为交上了‘狗屎运’。”
“草根儿”登上“大雅之堂”
参加华北五省市舞蹈大赛归来后,曹光涛接到了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舞蹈世界》栏目组的邀请。
《海英》的表演时间到了,“妈妈们”理了理衣服,抑制住紧张的心情……舞毕,现场一片安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们定睛一看,一些评委和观众脸上还挂着泪呢……”日晚,《海英》登上了央视三套,并一举夺得“舞蹈全民星”的殊荣。“下场后,我们感觉自己挺‘牛’的。”一位“妈妈”这样说道。
转眼已是2012年的年底,好消息仍然不断涌来。中国舞蹈家协会和马来西亚华人公会邀请《海英》赴新加坡等地参加新年演出;央视三套邀请潞城文化馆舞蹈队准备一个小花扇节目作央视2013年《舞蹈世界》的开栏节目……
《海英》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创作团队和“妈妈们”却一点儿也不敢懈怠,她们还有一个目标——获得有着群众文化比赛最高荣誉之称的“群星奖”。日,经过层层选拔,在青岛落下帷幕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海英》“群星奖”的梦想终于成真。日晚,《海英》再次受邀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参加了“大地情深”部分“群星奖”获奖节目全国巡演闭幕式演出。
《海英》火了,各地市掀起了一场“海英热”。面对《海英》取得的成就,曹光涛和演员们表示,《海英》能够取得成功,优势在于作品表现的都是最质朴的群众。他们将继续遵循“群众演、演群众、演给群众”的“本土”文化传播原则,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感动。张涛
申丽娜 秦宏哪
别把群众不当演员
文化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精神。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如今,文化更是一种需求。为了民众的生活幸福,应该多方面发展文化,尤其是草根文化,通过民众自演等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丰富百姓文化。
有一种力量,春风化雨。在潞城,潞城市文化馆就是一阵春风。这个应群众需求而生的文化馆,为群众演戏,演群众戏,始终紧紧和群众联系在一起。他们,不仅是传统文化阵地的坚守者和百姓文化生活的建设者,更代表着一种文化生态。这种文化生态的标签上印着两个字——群众。
我们要积极探索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整合分散的文化资源,把文化阵地建设到基层群众那里去,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群众文化品牌,探索出一条新的公共文化建设发展道路。套用一句“别把村长不当干部”的俗话,也请各位别再把群众不当演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天极网---E时代频道
----   个人简历
  姓名 谭海音& 籍贯& 上海&   毕业学校 哈佛大学MBA& 所属公司& 易趣网站&   现任职务 “易趣”网执行总裁& &  谭海音小传   有人统计过,在春节期间的电视节目中,曾在不同的频道不同的时间见过谭海音5次。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曝光率很高的“易趣”网执行总裁年仅28岁,如此年轻的“MM”总裁在这个同样年轻的互联网行业中确是不多见。同样让人惊讶也是令人难忘的是,去年底,仿佛一夜之间,“易趣”从天而降,报纸上、地铁里、中关村路边到处都是易趣的广告。自去年8月18日开通以来,易趣网注册用户累计已达20多万人,易趣网宣称是中国乃至大中华地区个人物品竞标网站的“第一”!
  ■超乎寻常的顺利
  谭海音还在五六岁时,外公外婆就第一次让她知道了哈佛这个名字。谭海音并没有从小就立志要读哈佛,但是家学渊源的外公外婆让她知道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更给了她一个自由自在的生长空间。谭海音祖籍天津,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父母是建筑师,从小跟外公外婆长大。外公外婆是教师,从小教她读书,做一个老实孩子。两位老人对她关爱有加,为人做事上立下很多规矩,但又非常开通,让她随心所欲,自由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手风琴、学书法,音乐、体育、文学都有涉猎。
  1990年,谭海音在上海5万名考生中以理科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当时最热门的上海交通大学工业外贸专业,并获亿利达奖学金。1994年,谭海音从几百名应征的本科和硕士生中脱颖而出,被世界最著名的麦肯锡公司聘用,成为该公司在中国直接聘用的最早的两个咨询员之一。其代价是放弃了一家跨国银行的6倍多的高薪,3年海外培训及其他丰厚待遇;由于工作出色,谭海音成为麦肯锡大中华地区最优秀咨询员之一,并使麦肯锡停止从国外招本科毕业生来中国,而开始专招国内的本科毕业生。1997年,谭海音仅申请了哈佛商学院就被录取。今天的谭海音常被人问及:“你怎么会这么成功?”谭海音自己也常常反思,她自认为除运气好之外,外公淡泊明志外婆的积极向上等品格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她外婆是30年代时少有的法律系女生,“我就不信天下有做不到的事”,在外婆的影响下,谭海音说自己从不轻言放弃,要做就做好。对自己从小到大一帆风顺的成长过程,谭海音一点也不“谦虚”地说:“在同龄人中很有代表性,应该是个典型案例吧。”
  ■9万美元贷款读MBA
  在麦肯锡干了3年,谭海音学对到很多东西,从宏观到微观对各行业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跑了很多地方,独立地做了很多事。“后来发觉一直在做,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镙丝钉。”这时谭海音觉得该读书了,考取哈佛的MBA。麦肯锡咨询公司有一个全球资助计划,为优秀员工付攻读MBA的学费,但是必须回来为麦肯锡工作两年。尽管这样,谭海音还缺4万美元的生活费,几十年来都只提供5万美元学费的麦肯锡这次却为她破了例。两年后,谭海音决定不回麦肯锡了。她希望在事业上能有新的东西,她喜欢开拓新的行业,接受新的挑战,这时她决定去美林银行投资银行部。至于9万美元的债,谭海音承认这是个不小的压力。“但我还是要做我想做的事,我相信凭自己的能力肯定能还这个债”。对谭海音来说,压力也是动力。
  ■40万美元回国创业
  已经决定进美林银行的谭海音在回国的最后时刻改变了主意,决定和同学邵亦波共同创业,做网站。谭海音讲起一件对她触动非常大的事,教她互联网经济的教授曾讲:“现在整个互联网工业就像大爆炸后的10亿分之一秒,能量多得不得了,但方向不定,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发挥,你们可以用你们的判断用你们的想法用你们的行动去把握这些能量,把它用到一个很好的方向。”听完之后,谭海音热血沸腾。谭海音说,目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机会非常多,虽然游戏规则尚未建立,风险也很大,“但对我们这些不怕输,不怕挑战,愿意在模糊不清的环境里工作的人,这却是很有吸引力的事情”。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给了谭海音很大的快乐。夜深人静,忙碌一天之后,想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拍卖模式的发展,对谭海音来说,真的很有意思。
  做易趣,做拍卖网站,这在他们回国时就已经想好了。但他们的设想还在纸上时,就已经拿到了4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讲起这一段,谭海音话语里流露出的是绝对的自信,“其实在互联网投资领域,投资人最看重的是人,他愿意投钱表明他愿意把宝押在你这个人身上。一群很聪明、很和谐的人在一起,很垃圾的主意都会做好,但一群不太能干、不团结的人在一起,很优秀的主意也会做成垃圾。”
  ■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谭海音也曾想过,自己那么年轻,没有过什么大起大落的经历,能把握住一个企业吗?互联网毕竟是企业,不是很新潮、时髦的东西,一样要赚钱。但谭也很明白,吃过苦、经历多的老总做企业管理很有经验,但并不是没有过经历的人就不能做管理,“我们这一代很稳定,也没必要去刻意寻找经历。只要是对人对事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判断能力强就一样能做好”。谭海音说她在学校里学的不是生搬硬套的管理模式,而是一种思考方法。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科学性体现在很多条条框框的规则上,艺术性则包括做为管理者的成熟度、对事物的看法、做事的原则和对事情的判断。
  学过MBA的谭海音对人本身的素质非常看重,MBA看来是很商业化的东西,但是很多时候谈到的都是人,尤其在互联网企业,整个企业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人的价值。谭说,招人难,把人留住并保持工作热情也不容易,“招进来的都是各路高手,都不是省油的灯,需要不停地加油”。 如今易趣的品牌打出去了,到现在还没有被其他网站挖走过人,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首选的也是易趣。这一点很让谭海音自豪。
  ■“我喜欢我自己”
  谭海音对工作很挑剔,她希望每天早晨眼睛睁开,可以满心欢喜地去工作。她说她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而且“我还会维持这样一个状态”。谭海音称自己是个性情中人,对网站倾注了很多感情,但她能进得去也能出得来,“工作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谭海音回国时已经做足了吃苦的准备,对于创业的艰辛想了很多,但她还是没有想到会成为被关注的人。她现在的感觉是:我还是我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缺点,不管外界的评论如何,我知道我自己,我相信我自己,我喜欢我自己。
  上海女孩
  在上海易趣的总部采访谭海音时,她拄着拐杖。她说是因为德国电视台要拍她打球时的镜头,不小心弄伤了脚。年轻的女总裁脸上“很朝气”,很开朗,接人待物很有教养,为他人着想。比如,我在接一个电话时,她小心地为我关上录音机。谭海音的表达能力非常强,是个典型的上海女孩子,处处透着一股精明劲。她一直很喜欢理工科,因为她认为有个理工科的头脑非常重要,分析能力强、思路清晰。谭海音这样描述她的梦想:“读遍天下好书,听遍天下好音乐,游遍天下好山好水。”
  谭海音说她是个“贪生怕死”的人,因为太留恋生活。她乐于享受生活和工作中的乐趣,对自己很满意,活得也不错。她很乐观,周围的一些不愉快很难影响她,她也不会怨天尤人。她就是这样欣赏着生活,欣赏着自己,欣赏着自己的生活。但是,谭海音实在是太顺了,顺得让人都无法嫉妒,只有感叹的份了。“顺”是好事,也可以说是一种缺陷,在互联网行业,经验应该是最弥足珍贵的吧。谭海音,你同意吗?■ 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海英微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