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葫芦教学视频老人李渭芬视频

农民画舞龙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选择字号: 【】【】【】
  一缕故乡的清风掠过,就足以让李秋霞有一种微醺的满足了。那些在迷宫般的庭院和层层递进的门洞里捉迷藏的日子,那些在石子路上跳牛皮筋的光阴,都收藏在童年记忆甜美的匣子里呢。
  “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秋霞实在想不到,从小就看惯了的明清时期的错落古居,那些繁复的雕花廊柱和古旧的青石街巷,在粉刷一新的白墙和新挑的红色宫灯映衬下,竟然有了一种活色生香的惊艳。墙壁上墨迹未干的仿古画,是村里71岁的画家李渭芬大爷的手笔,他可是如假包换的农民画家哩。而从小烂熟于心的雕刻在门庭上的“以德为邻”、“德为福基”、“温慈惠和”、“积善为道”的村训,难道没有在她的心上留下烙印吗?  &&飞檐走壁的李家祠堂,是兄妹俩的幼儿园和小学所在地,而今却改建成了工艺品和收藏品展览馆。那些憨朴的树雕、铁烙画、农民画,都是村民原汁原味的创作,即便是李秋霞都不知道村里竟有如此繁茂的艺术和收藏。
  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相接。古村就像一个含蓄的母亲,抛出了许多意蕴深长的珍宝。
  当李秋霞用一种外来者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家乡,一种含而不露的文化价值在古村改造中被激扬了,从前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深厚的文化积淀,给予了她和每个村民丰富的滋养,如今它有了一种将这种滋养惠及更多人的理想,也是它的亮点所在。
  朱土才的母亲陈香姣今年69岁了,丝毫没有普通农妇的扭捏,红色的绸衣一披,火红的彩绸一系,就扭起了欢快的秧歌舞。她习惯了演员的角色。五个儿女都外出打工了,老两口都参加了村里的“老年会”,保健操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队、舞狮队、气排球队和文艺表演队等群艺队共10支,成员共400多人。
  西溪村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特别丰富是出了名的。比如舞狮,“行头”都是村民们自己买的,他们的热情发自内心。大家都在看烙画老人李渭芬视频
烙画老人李渭芬视频
烙画老人李渭芬视频
------分隔线----------------------------丽水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A12版:人物
第A01版 要闻
第A02版 都市
第A03版 都市
老骥伏枥志在山水
  画烙画20年,李渭芬还创作出许多水准较高的作品,广受各界好评。  代表作《松山云海》、《秀山丽水》系列等烙画作品,荣获过许多国家级奖项。2005年6月,《秀山丽水》系列烙画作品中的一幅,还入选了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获国际银奖,并被送到韩国首尔展出……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创作,李渭芬的艺术造诣不断升华,他对艺术的追求也从未停止。  谈及未来,今年已81岁高龄的李渭芬依然是壮心不已。他告诉记者:“在所有烙画内容中,我最喜欢画的是山水风景。以后我不再局限于烙制仿古山水画,而是要花更多精力创作我自己的烙画作品。”  为创作出更多、更好原创的画作,他曾徒步30多公里山路,远赴莲都区泄川乡雪峰山的百丈碏瀑布实地采风。在创作《秀山丽水》系列画中的《路湾新景》时,他先后三次实地采风写生,只为了达到最理想的画作效果……  李渭芬说:“趁着现在我身子骨还算硬朗,我想多跑跑,跑遍周边的城镇乡村,将丽水美景‘烙’在板上,这样才不会辜负我们处州大地上的秀丽山水啊!”
浙新办(2003)18号
| 浙ICP证 040008
Copyright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日报社 合作伙伴:丽水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A12版:人物
第A01版 要闻
第A02版 都市
第A03版 都市
烙画画出精彩人生
  多年的艺术生涯,让李渭芬擅长国画、书法、根雕等艺术创作,但他最为人所称道的还是自学而成的烙画创作。可他却说,从事烙画的起因最为偶然。  1996年,还在做根雕工艺品的李渭芬已经61岁。而做根雕需要自己上山寻找、挖掘树根,还得把合适的原材料背回来,年纪越来越大的李渭芬渐渐感觉力不从心。  一次,他无意间在电视里看见一段有关烙画的宣传片。“还记得当时在电视上看那些烙画的画师们拿着电烙铁笔,在三合板上勾画线条,一笔一画、仔仔细细,就像在纸上画画一样,不一会儿,一幅风光秀美的景物轮廓就跃然木板之上,真是让我印象太深刻了……”李渭芬说,正是受这部片子的影响,他一股脑扎进了烙画的世界。  “根雕快做不动了,画普通国画又很难有所突破,那这没啥人走的路我可以试着闯一闯嘛!”&就这样,李渭芬和小时候自学美术一样,凭着兴趣和一股坚持的劲儿,开始一边做根艺,一边摸索研究烙画。  但烙画不同于其他,不但要求手巧、心手合一,制作工艺也特别复杂,比学普通绘画难多了。  李渭芬说:“烙画笔触的强弱、烙痕的浓淡,都是随着烙铁笔的温度高低、在板上停留的时间长短而变化。不同的三合板,因为材质、纹理各异,画起来的难度也有所不同,最终呈现的效果更是千差万别。而且烙画的烙痕是无法擦去的,一笔没控制好,整幅画就‘坏’了……”  遇到困难的李渭芬从不轻言放弃,一次失败了,他就继续尝试。他不仅去市场寻找各种材料回家研究,甚至还在火车站旁卖根雕的摊位旁支起了烙画画板,一边卖根艺,一边练烙画。  凭借原有的美术功底,经过一年半时间的不断探索,李渭芬基本掌握了烙画的技巧。之后,他的技法越来越成熟,他还翻出了许多中国画中的传世佳品自行临摹,绘制了许多仿古烙画。他的画作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上门求画的人也络绎不绝。  一位来自东阳的艺术品藏家,曾经为李渭芬提供了整整一年的三合板,出钱请李渭芬给他画了上百幅烙画。2005年,温州一箭艺术公司更是邀请已到古稀之年的李渭芬老人赶赴温州帮忙绘制烙画。历时一个多月,李渭芬帮温州国际饭店绘制了《清明上河图(局部)》的巨型烙画——&烙画由28块画板组成,画面面积达13平方米……
浙新办(2003)18号
| 浙ICP证 040008
Copyright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日报社 合作伙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烙画葫芦教学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