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ll教徒就是伪二吗

这两天我在论坛上发表了两篇帖子,来跟网友讨论人生的意义。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奉劝各位多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好好活着,而且要活得更好。   ------------------------------------------------------------  帖子一:《万能的天涯,你能告诉我活着的意义吗?》  网址:/publicforum/content/free/1/1947198.shtml  帖子二:《大侠,别冲动。我来告诉你活着的意义》  网址:/publicforum/content/free/1/1947579.shtml  ------------------------------------------------------------  
但是,我发现论坛中有很多伪佛教徒,他们根本没有参透佛教的宗旨。佛语有云:“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众所周知,佛只会劝人向善。而这些伪佛教徒却整天宣扬什么虚无,其心可诛!!!虽然我不信仰佛教,但我尊重佛教。因此,我在这里向那些伪佛教徒宣战。    佛教之所以能得到广大善男信女的信仰,是因为佛爱民如子、普渡众生。举两个例子:    1、我们喜欢观世音菩萨,是因为祂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2、我们喜欢弥勒佛,是因为祂笑口常开,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释迦摩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下面有一则关于祂的故事——《无财七施》  ------------------------------------------------------------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  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  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秃驴,放开那师太!
  作者:z88g
回复日期: 19:53:25     秃驴,放开那师太!  -----------------------------  大侠,别冲动
  宣扬虚无,并不是伪佛教呀,真佛教就是讲虚无的。  真正的伪佛教,是实用主义者,有所求的人。  救苦救难的观音,就是伪佛教的产物,真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海,所受的苦难,都是前世的结果。根本不可救,命中注定。只能觉悟,脱离轮回。
  作者:冬蛇
回复日期: 20:03:47     宣扬虚无,并不是伪佛教呀,真佛教就是讲虚无的。    真正的伪佛教,是实用主义者,有所求的人。    救苦救难的观音,就是伪佛教的产物,真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海,所受的苦难,都是前世的结果。根本不可救,命中注定。只能觉悟,脱离轮回。  ----------------------------------------------------------  照你说脱离苦海就是告别人生吗?
  作者:冬蛇
回复日期: 20:03:47     宣扬虚无,并不是伪佛教呀,真佛教就是讲虚无的。    真正的伪佛教,是实用主义者,有所求的人。    救苦救难的观音,就是伪佛教的产物,真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海,所受的苦难,都是前世的结果。根本不可救,命中注定。只能觉悟,脱离轮回。  ---------------------------------------------------  请问一个只懂得念经,不懂得布施行善、教化世人的人能也脱离轮回,修炼成佛吗?
  看一看中国大地上,哪一座寺庙不收门票钱、香火钱、灯油钱,就知道信佛之人是多么虚伪了!
  作者:寒光凛凛
回复日期: 20:11:30     看一看中国大地上,哪一座寺庙不收门票钱、香火钱、灯油钱,就知道信佛之人是多么虚伪了!  -----------------------------------------------------  这些人都是伪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信佛之人
  楼主说的很好,顶了,先从做个好人开始。。。
  作者:9号监
回复日期: 20:13:47     楼主说的很好,顶了,先从做个好人开始。。。  --------------------------------------------  谢谢。祝你好运
  “小弟弟,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老衲这儿有本如来神掌,我看与你有缘,就10块钱卖给你吧”    “…………”    “等等,别走。这本不适合,还有……降龙十八章,九阳神功,一阳指,独孤九剑,千手神掌……”    “喂,别走。师太的照片看不看。……”
  作者:投胎到地球
回复日期: 20:18:14     “小弟弟,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老衲这儿有本如来神掌,我看与你有缘,就10块钱卖给你吧”        “…………”        “等等,别走。这本不适合,还有……降龙十八章,九阳神功,一阳指,独孤九剑,千手神掌……”        “喂,别走。师太的照片看不看。……”  ------------------------------------------  呵呵,行骗江湖的假和尚应被逐出师门
  那次去了灵隐寺。那个香油钱啊~~不敢恭维。  进去拜拜比登天还难啊  有钱人进去拜拜还差不多
  作者:投胎到地球
回复日期: 20:22:43     那次去了灵隐寺。那个香油钱啊~~不敢恭维。    进去拜拜比登天还难啊    有钱人进去拜拜还差不多  ------------------------------  正是被歪魔邪道、歪风邪气所控制了,这个社会才如此污浊不堪
  容我细想
  作者:Fiend___mj
回复日期: 20:37:24     容我细想  ------------------  没问题
   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    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    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仔细想想其实要做到以上七施并不难,但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七施的人,恐怕只有佛了。
  作者:kangshou2009
回复日期: 20:49:45      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      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      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仔细想想其实要做到以上七施并不难,但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这七施的人,恐怕只有佛了。  ---------------------------------------------------  每个人的悟性都不尽相同。所以做人有很多境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作者:寒光凛凛 回复日期: 20:11:30       看一看中国大地上,哪一座寺庙不收门票钱、香火钱、灯油钱,就知道信佛之人是多么虚伪了!    -----------------------------------------------------    这些人都是伪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信佛之人  ========================================================  佛门内尽是伪佛教徒,我们这些外人还信他作甚?
  作者:cyg516
回复日期: 21:11:46     作者:寒光凛凛 回复日期: 20:11:30         看一看中国大地上,哪一座寺庙不收门票钱、香火钱、灯油钱,就知道信佛之人是多么虚伪了!      -----------------------------------------------------      这些人都是伪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信佛之人    ========================================================    佛门内尽是伪佛教徒,我们这些外人还信他作甚?  ----------------------------------------------------  我也不信仰佛教,但我反对伪佛教徒祸害人间
  同意楼主的看法,但也不用为此困恼着急。做好自己的就好。
  真佛教徒也祸害人,自然伪装的佛教徒就更祸害人啦!
  不信还有什么好尊重的,楼主就一个异教徒。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尊重。典型的想出风头,又怕板砖。虚伪的人!!!!
  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就有问题,  加上佛教一些思想被滥用,  导致佛教在中国根本就是一坨屎!  宗教本来应该是一种信仰和处世哲学,  结果中国人现在干了坏事去神佛保佑,  缺什么东西去找神佛求,其实就是贿赂。  加上佛教所谓前世今生的解释,  你这辈子倒霉,认命吧,因为你上辈子缺德了。  你这辈子缺德了,下辈子报应。  你要真信,这辈子不顺就认了?  你要不信,反到能玩命缺德。  这是中国现在对佛教的理解方式。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基督教好点,  因为那是忏悔和感恩,做错了,去忏悔。  虽然忏悔也可能沦为一种缓解负罪感的手段。  但是至少保持了人的耻感和一定的道德观。  得到什么了,去感谢赐予,是一种感恩心态,  而不是没有去上香求,  所以基督教比佛教在浅层面上更积极。    本人无神论者,不过身边信两种宗教的人都有,  明显感觉信基督教的心态更健康一些。  
  请楼主立刻去西方极乐世界拍一段DV回来上传到网上给大家看,大家看了,自然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    别说你不敢去,你家佛会保佑你平安去平安回来的。    你去了完成这一伟业,你就至少能成菩萨  
  作者:carey1011
回复日期: 05:04:44     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就有问题,    加上佛教一些思想被滥用,    导致佛教在中国根本就是一坨屎!    宗教本来应该是一种信仰和处世哲学,    结果中国人现在干了坏事去神佛保佑,    缺什么东西去找神佛求,其实就是贿赂。    加上佛教所谓前世今生的解释,    你这辈子倒霉,认命吧,因为你上辈子缺德了。    你这辈子缺德了,下辈子报应。    你要真信,这辈子不顺就认了?    你要不信,反到能玩命缺德。    这是中国现在对佛教的理解方式。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基督教好点,    因为那是忏悔和感恩,做错了,去忏悔。    虽然忏悔也可能沦为一种缓解负罪感的手段。    但是至少保持了人的耻感和一定的道德观。    得到什么了,去感谢赐予,是一种感恩心态,    而不是没有去上香求,    所以基督教比佛教在浅层面上更积极。        本人无神论者,不过身边信两种宗教的人都有,    明显感觉信基督教的心态更健康一些。      -----------------------------------------------------------------------------  我觉得可能是基督教比较浅显简单一点,相比较老百姓比较好理解  佛教太深奥了,很多人都有误解  
  楼主连佛法的皮毛也没摸着.
  支持楼主。现在那些伪佛徒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执念,只是每天沉溺在自己那片小天地里意淫。
    一切万法都是佛法!    佛法是一切!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佛法的体现!    伪佛教——佛法也是佛法!    万物唯心!    心造!  
  作者:纳米级小强
回复日期: 03:39:25     同意楼主的看法,但也不用为此困恼着急。做好自己的就好。  --------------------------------------------------------------  谢谢支持
  作者:中国杨神经
回复日期: 03:43:27     真佛教徒也祸害人,自然伪装的佛教徒就更祸害人啦!  --------------------------------------------------------  如果是真佛教徒,他/她应该懂得慈悲为怀。祝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暮日吟
回复日期: 04:15:00     不信还有什么好尊重的,楼主就一个异教徒。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尊重。典型的想出风头,又怕板砖。虚伪的人!!!!  ---------------------------------------------------  我不认同你的看法,但我必须尊重你,因为你我都是人。我不信仰任何宗教,所以我称不上教徒,更不用说是异教徒了。既然我已经向你这样的人宣战,非常欢迎你拍砖
  作者:carey1011
回复日期: 05:04:44     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就有问题,    加上佛教一些思想被滥用,    导致佛教在中国根本就是一坨屎!    宗教本来应该是一种信仰和处世哲学,    结果中国人现在干了坏事去神佛保佑,    缺什么东西去找神佛求,其实就是贿赂。    加上佛教所谓前世今生的解释,    你这辈子倒霉,认命吧,因为你上辈子缺德了。    你这辈子缺德了,下辈子报应。    你要真信,这辈子不顺就认了?    你要不信,反到能玩命缺德。    这是中国现在对佛教的理解方式。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基督教好点,    因为那是忏悔和感恩,做错了,去忏悔。    虽然忏悔也可能沦为一种缓解负罪感的手段。    但是至少保持了人的耻感和一定的道德观。    得到什么了,去感谢赐予,是一种感恩心态,    而不是没有去上香求,    所以基督教比佛教在浅层面上更积极。        本人无神论者,不过身边信两种宗教的人都有,    明显感觉信基督教的心态更健康一些。  ----------------------------------------------------  你分析得很好。佛教在我国变成了对神的贿赂,而基督教相对纯洁,因为上帝是用来“忏悔”的
  作者:大鱼小鱼第二条
回复日期: 06:04:12     请楼主立刻去西方极乐世界拍一段DV回来上传到网上给大家看,大家看了,自然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        别说你不敢去,你家佛会保佑你平安去平安回来的。        你去了完成这一伟业,你就至少能成菩萨  --------------------------------------------------  你连题目都没看清楚。麻烦你下次看帖细心点,再来评论。
  作者:满国尽是咩咩咩
回复日期: 06:22:35     作者:carey1011 回复日期: 05:04:44       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就有问题,      加上佛教一些思想被滥用,      导致佛教在中国根本就是一坨屎!      宗教本来应该是一种信仰和处世哲学,      结果中国人现在干了坏事去神佛保佑,      缺什么东西去找神佛求,其实就是贿赂。      加上佛教所谓前世今生的解释,      你这辈子倒霉,认命吧,因为你上辈子缺德了。      你这辈子缺德了,下辈子报应。      你要真信,这辈子不顺就认了?      你要不信,反到能玩命缺德。      这是中国现在对佛教的理解方式。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基督教好点,      因为那是忏悔和感恩,做错了,去忏悔。      虽然忏悔也可能沦为一种缓解负罪感的手段。      但是至少保持了人的耻感和一定的道德观。      得到什么了,去感谢赐予,是一种感恩心态,      而不是没有去上香求,      所以基督教比佛教在浅层面上更积极。            本人无神论者,不过身边信两种宗教的人都有,      明显感觉信基督教的心态更健康一些。          -----------------------------------------------------------------------------    我觉得可能是基督教比较浅显简单一点,相比较老百姓比较好理解    佛教太深奥了,很多人都有误解  --------------------------------------------------------------  同意你的观点
  作者:woshinideyeye
回复日期: 06:48:02     楼主连佛法的皮毛也没摸着.   --------------------------------  请赐教
  作者:愤怒的葡萄p
回复日期: 07:27:50     支持楼主。现在那些伪佛徒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执念,只是每天沉溺在自己那片小天地里意淫。  ------------------------------------------------  谢谢支持
  作者:耿直万人嫌
回复日期: 09:37:07         一切万法都是佛法!        佛法是一切!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接受,不接受!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佛法的体现!        伪佛教——佛法也是佛法!        万物唯心!        心造!  --------------------------------------------------  希望你能好好地修身养性,但是别忘了,人是不能用“心”吃饭的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夏丹2009
回复日期: 11:52:58     南无阿弥陀佛  ----------------------------------------------  大师飘过,只留下六个字。。。
  现实中我们啥都不信,见庙烧香,见佛下跪。    有人说中国的信教就是孔子,佛祖,道教家里挂一排,谁都不得罪。。。太经典了。    事实上中国的信仰是个伪信仰,拿佛教衍生出一些为政治服务的东西,拿传说造就道教骗人的东西,拿孔子来做统治奴役的东西。这是个很可悲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没信仰。    真正的信仰佛教的人,瞧我们的西藏同胞吧。看看中原这些孔、佛、道一起来的主,真感觉可怕。。。
  作者:real_men
回复日期: 11:59:48     现实中我们啥都不信,见庙烧香,见佛下跪。        有人说中国的信教就是孔子,佛祖,道教家里挂一排,谁都不得罪。。。太经典了。        事实上中国的信仰是个伪信仰,拿佛教衍生出一些为政治服务的东西,拿传说造就道教骗人的东西,拿孔子来做统治奴役的东西。这是个很可悲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没信仰。        真正的信仰佛教的人,瞧我们的西藏同胞吧。看看中原这些孔、佛、道一起来的主,真感觉可怕。。。  -------------------------------------------  一针见血的评论。我喜欢。支持一下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一)—佛教是什么  (第一集)  1997/6  台湾纬来电视台  文件名:24-01-01  各位观众:常常有人感叹,现在文明社会人们的生活越进步,心灵反而越空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所以很多人想借助种种的宗教,以求得心灵的寄托。也有很多人想学佛,但是因为对佛教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所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所误导。今天我们很高兴为您请到了当代佛教高僧,净空法师,在节目中为我们详细开示佛教的真正意义,使我们对佛教的本来面目,有一个正确的观念。  净空法师早年追随方东美先生学习哲学,后来又受教于章嘉大师,以及李炳南大德学习佛法。法师二十六岁学佛,三十二岁出家,讲经说法至今已经四十年,足迹遍及海内外。尤其是以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法缘更是殊胜。法师通宗、通教,说法深入浅出,契机、契理,深得说法三昧。而近年则是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于世界各地提倡成立净宗学会,做为弘扬和修行净土的道场。  访问者:法师,您好。  师父:你好。  访问者:我想首先请教法师,这个佛教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宗教?而且它跟其他的宗教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父: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话长了。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的行仪,跟我们中国孔老夫子非常接近。而所差别的是孔子在当时确实是想求得一官半职,发挥他的学术。而释迦牟尼佛他本身是王子,他能够摆脱王位,而专心来从事于教育工作。由此可知,教学确确实实是国家社会的一桩大事。在中国古典像《礼记》「学记」里面就讲得很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国家,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工作。所以孔子一生从事于教育,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他是一个大教育家。佛法是教学而不是宗教,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事实。  在我们现前佛门里面,称呼也能够看得出来,譬如我们称佛为本师,本师就是创始的老师、根本的老师。习惯上我们称出家人为和尚,和尚是印度话,他的意思是亲教师,就是亲自指导我的这个老师我们才称和尚,所以和尚与我们学习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指导我们,那他也就是我们的和尚。譬如我过去求学,大家都知道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十年,他老人家是在家居士,对我来讲他是我的和尚,所以我称他为和尚,因为他亲自教导我。由此可知,和尚是个通称,不论是男女老少,也不论出家、在家;法师也是个通称。如果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决定是称出家人,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  访问者:听法师这么说,和尚不一定是出家人才称和尚。  师父:对。  访问者:带发修行在家人也是可以称为和尚,为亲教师。  师父:对,和尚是他学生对他的称呼。  访问者:学生对他,算是尊称吗?  师父:是尊称,就像现在学校里面的指导教授,他亲自指导我的;他不直接指导我的,我跟没有这个关系,通常我们称法师,不称和尚。  访问者:称和尚是非常亲近的。  师父:非常亲近,非常亲近。  访问者:法师,刚才您说佛教不是宗教,它是个教育。佛教既然是一种教育的话,它的内容都有那些?而且佛教它的教学目标又是什么?  师父:佛教的内容非常广泛。儒家教学我们已经觉得它非常广大,它始从胎教,一直到慎终追远,可以说它是圆圆满满一世的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比它还要广大,佛法知道一切众生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从时间上来讲是无际。从空间上来讲,佛法知道这个宇宙非常之广大,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个地球,这一个星系;佛在经论上常讲,像这样的星球、星系,在太空当中是无量无边的。因此,他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他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识、智能,对于整个虚空法界,都应当彻底的明了。不但对现前事情要了解,对于过去、未来也都要明白。  
  活着就是在天涯发帖
  作者:conartist
回复日期: 12:12:45     活着就是在天涯发帖  ------------------------------  也许你边发帖,边喝可乐或打酱油……所以在天涯发帖只能证明你还活着,它只是活着的一小部分而已
  作者:richard_ang
回复日期: 12:03:53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一)—佛教是什么  (第一集)  1997/6  台湾纬来电视台  文件名:24-01-01    各位观众:常常有人感叹,现在文明社会人们的生活越进步,心灵反而越空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所以很多人想借助种种的宗教,以求得心灵的寄托。也有很多人想学佛,但是因为对佛教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所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所误导。今天我们很高兴为您请到了当代佛教高僧,净空法师,在节目中为我们详细开示佛教的真正意义,使我们对佛教的本来面目,有一个正确的观念。    净空法师早年追随方东美先生学习哲学,后来又受教于章嘉大师,以及李炳南大德学习佛法。法师二十六岁学佛,三十二岁出家,讲经说法至今已经四十年,足迹遍及海内外。尤其是以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法缘更是殊胜。法师通宗、通教,说法深入浅出,契机、契理,深得说法三昧。而近年则是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于世界各地提倡成立净宗学会,做为弘扬和修行净土的道场。    访问者:法师,您好。    师父:你好。    访问者:我想首先请教法师,这个佛教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宗教?而且它跟其他的宗教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父: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话长了。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的行仪,跟我们中国孔老夫子非常接近。而所差别的是孔子在当时确实是想求得一官半职,发挥他的学术。而释迦牟尼佛他本身是王子,他能够摆脱王位,而专心来从事于教育工作。由此可知,教学确确实实是国家社会的一桩大事。在中国古典像《礼记》「学记」里面就讲得很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国家,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工作。所以孔子一生从事于教育,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他是一个大教育家。佛法是教学而不是宗教,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事实。    在我们现前佛门里面,称呼也能够看得出来,譬如我们称佛为本师,本师就是创始的老师、根本的老师。习惯上我们称出家人为和尚,和尚是印度话,他的意思是亲教师,就是亲自指导我的这个老师我们才称和尚,所以和尚与我们学习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和尚也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指导我们,那他也就是我们的和尚。譬如我过去求学,大家都知道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十年,他老人家是在家居士,对我来讲他是我的和尚,所以我称他为和尚,因为他亲自教导我。由此可知,和尚是个通称,不论是男女老少,也不论出家、在家;法师也是个通称。如果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决定是称出家人,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    访问者:听法师这么说,和尚不一定是出家人才称和尚。    师父:对。    访问者:带发修行在家人也是可以称为和尚,为亲教师。    师父:对,和尚是他学生对他的称呼。    访问者:学生对他,算是尊称吗?    师父:是尊称,就像现在学校里面的指导教授,他亲自指导我的;他不直接指导我的,我跟没有这个关系,通常我们称法师,不称和尚。    访问者:称和尚是非常亲近的。    师父:非常亲近,非常亲近。    访问者:法师,刚才您说佛教不是宗教,它是个教育。佛教既然是一种教育的话,它的内容都有那些?而且佛教它的教学目标又是什么?    师父:佛教的内容非常广泛。儒家教学我们已经觉得它非常广大,它始从胎教,一直到慎终追远,可以说它是圆圆满满一世的教育。而佛法的教育比它还要广大,佛法知道一切众生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从时间上来讲是无际。从空间上来讲,佛法知道这个宇宙非常之广大,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个地球,这一个星系;佛在经论上常讲,像这样的星球、星系,在太空当中是无量无边的。因此,他的教学内容,可以说是尽虚空、遍法界。他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识、智能,对于整个虚空法界,都应当彻底的明了。不但对现前事情要了解,对于过去、未来也都要明白。  --------------------------------------------------------------------  “佛法是教学而不是宗教”——这句话说得好
  佛家有些很有用,一切都不要执着。
  作者:读烟狼
回复日期: 12:34:54     佛家有些很有用,一切都不要执着。  ----------------------------------------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是很有用的。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执着的精神,科学会进步吗?
  这些事情能做得到吗?尤其是过去、未来,我们怎么能明了?佛法说能。为什么能?因为这个能是我们的本能,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那就要说明探讨宇宙生物的起源。佛告诉我们这全是自性变现的,所以他教学的中心,实在讲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只要你达到这个境界,这一切事理你当然就明了。因此,明心见性是佛法修学的中心。不论是禅宗或者是教下,显教、密教,只要是大乘佛法都是以这个为中心;但是各宗派他们的名词术语不一样,而事实完全是相同的。譬如在宗门里面叫明心见性,在教下叫大开圆解,在密宗叫三密相应,在净土叫理一心不乱,这名相不一样,其实是一桩事情,这个是他教学的中心。  访问者:是!还有法师请教:在佛教方面是不是还分些传统的佛教、宗教的佛教、学术的佛教,以及比较不入流的邪门外道的佛教,是不是有这些分类呢?  师父:这是晚近产生的现象,讲传统那是教学,那是师道。佛教从释迦牟尼佛兴起,大概一千年之后传到中国。在东汉的时代,历史上记载是汉明帝永平十年,也是公元六十七年,这是正式接受中国朝廷聘请过来的。到中国来之后,他们带来了佛像,带来了经典,跟中国朝野接触,这一谈之下,就非常契机,中国人非常欢迎,因为这个教育跟儒家教育,在基础上来说完全是相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而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有许许多多基本的观念完全相同。而儒家只讲到原则,佛家则讲到非常透彻、非常详细,确实跟中国儒、道能够相辅相成,所以被中国朝野热烈的欢迎,这样就把它留住了。而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远远超过了印度,这个是我们今天讲传统的教育。  佛教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就形成了正规教育,丛林制度;丛林制度实在讲,就是现在大学的教学,把它有组织的这种方法。所以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也就是在中国正式创办了佛教大学。丛林里面,它里面工作的分配,跟现代的大学完全相同。丛林的主席就是大学校长;它里面有首座和尚,首座相当于教务长;它有维那,维那相当于训导长;它有监院,监院相当于总务长。所以跟现在学校里面,工作分配完全相同,只是称呼不一样而已,工作的性质都相同,所以它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机构,而与宗教实在讲完全不相干。  我们在经典里面、在著述里面看到有宗教,佛教里面有宗教这个称呼,这个宗教称呼,跟现在社会上讲的宗教完全不一样。佛教讲宗完全指禅宗,我们称宗门;禅宗以外,各各宗派就像一个学校的院系一样,它分十个宗派,就好像分十个学院。除了禅宗称宗,其他的这些学院都称为教,所以叫宗门、教下。用宗教两个字,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是这个意思,与现在一般人讲宗教观念不相同。  访问者:现在好像一般人总是把佛教跟迷信划上等号,在这一方面,是不是也请法师给我们大家做个导正好吗?  师父:佛教的宗旨是破迷开悟,这才能够达到离苦得乐。佛告诉我们众生苦难,许许多多的苦难,苦难从那里来的?从迷!迷什么?迷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本人;换一句话说,你迷失了你自己,迷失了你生活的环境真相,于是你的想法、看法就有错误。想错、看错,那你就做错。做错了一定有错误的果报现前,那你一定要承受,这个不是别人给你的,是所谓自作自受。所以佛教要想达到离苦得乐,一定要做到破迷开悟,真正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生活环境的真相,问题才能够彻底解决。  访问者:是!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刚才法师您说佛教其实是一种教育,它跟学校的体制内容,其实完全一样,有训导、有教务、有总务。一个想学佛的人,他到底应该从何处着手?  师父:这个问题,佛跟我们中国古老的教学,可以说是完全相同,一定要从亲近一个好老师着手,佛法讲亲近善知识。佛在经典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你要想修学佛法,接受佛教育,一定要亲近明师。这个「明」,不是知名度高的「名」,是光明的「明」,明白的「明」,就是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这样一个老师,你亲近他,你才能够真正学到佛陀的教导。  访问者:您说亲近一个好的老师,是不是也就是我们一般俗称的皈依,跟这个是不是相关?  
  这些事情能做得到吗?尤其是过去、未来,我们怎么能明了?佛法说能。为什么能?因为这个能是我们的本能,不是从外面学得来的。那就要说明探讨宇宙生物的起源。佛告诉我们这全是自性变现的,所以他教学的中心,实在讲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只要你达到这个境界,这一切事理你当然就明了。因此,明心见性是佛法修学的中心。不论是禅宗或者是教下,显教、密教,只要是大乘佛法都是以这个为中心;但是各宗派他们的名词术语不一样,而事实完全是相同的。譬如在宗门里面叫明心见性,在教下叫大开圆解,在密宗叫三密相应,在净土叫理一心不乱,这名相不一样,其实是一桩事情,这个是他教学的中心。  访问者:是!还有法师请教:在佛教方面是不是还分些传统的佛教、宗教的佛教、学术的佛教,以及比较不入流的邪门外道的佛教,是不是有这些分类呢?  师父:这是晚近产生的现象,讲传统那是教学,那是师道。佛教从释迦牟尼佛兴起,大概一千年之后传到中国。在东汉的时代,历史上记载是汉明帝永平十年,也是公元六十七年,这是正式接受中国朝廷聘请过来的。到中国来之后,他们带来了佛像,带来了经典,跟中国朝野接触,这一谈之下,就非常契机,中国人非常欢迎,因为这个教育跟儒家教育,在基础上来说完全是相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而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有许许多多基本的观念完全相同。而儒家只讲到原则,佛家则讲到非常透彻、非常详细,确实跟中国儒、道能够相辅相成,所以被中国朝野热烈的欢迎,这样就把它留住了。而在中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远远超过了印度,这个是我们今天讲传统的教育。  佛教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就形成了正规教育,丛林制度;丛林制度实在讲,就是现在大学的教学,把它有组织的这种方法。所以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也就是在中国正式创办了佛教大学。丛林里面,它里面工作的分配,跟现代的大学完全相同。丛林的主席就是大学校长;它里面有首座和尚,首座相当于教务长;它有维那,维那相当于训导长;它有监院,监院相当于总务长。所以跟现在学校里面,工作分配完全相同,只是称呼不一样而已,工作的性质都相同,所以它是一个完整的学术机构,而与宗教实在讲完全不相干。  我们在经典里面、在著述里面看到有宗教,佛教里面有宗教这个称呼,这个宗教称呼,跟现在社会上讲的宗教完全不一样。佛教讲宗完全指禅宗,我们称宗门;禅宗以外,各各宗派就像一个学校的院系一样,它分十个宗派,就好像分十个学院。除了禅宗称宗,其他的这些学院都称为教,所以叫宗门、教下。用宗教两个字,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是这个意思,与现在一般人讲宗教观念不相同。  访问者:现在好像一般人总是把佛教跟迷信划上等号,在这一方面,是不是也请法师给我们大家做个导正好吗?  师父:佛教的宗旨是破迷开悟,这才能够达到离苦得乐。佛告诉我们众生苦难,许许多多的苦难,苦难从那里来的?从迷!迷什么?迷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本人;换一句话说,你迷失了你自己,迷失了你生活的环境真相,于是你的想法、看法就有错误。想错、看错,那你就做错。做错了一定有错误的果报现前,那你一定要承受,这个不是别人给你的,是所谓自作自受。所以佛教要想达到离苦得乐,一定要做到破迷开悟,真正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生活环境的真相,问题才能够彻底解决。  访问者:是!当然要达到这个境界,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刚才法师您说佛教其实是一种教育,它跟学校的体制内容,其实完全一样,有训导、有教务、有总务。一个想学佛的人,他到底应该从何处着手?  师父:这个问题,佛跟我们中国古老的教学,可以说是完全相同,一定要从亲近一个好老师着手,佛法讲亲近善知识。佛在经典里面明白的告诉我们,你要想修学佛法,接受佛教育,一定要亲近明师。这个「明」,不是知名度高的「名」,是光明的「明」,明白的「明」,就是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这样一个老师,你亲近他,你才能够真正学到佛陀的教导。  访问者:您说亲近一个好的老师,是不是也就是我们一般俗称的皈依,跟这个是不是相关?  
  很多人拜佛都是有目的的,其实拜佛是一种纯粹的感激  佛普度众生,一视同仁,难道你去拜佛他才会保佑你吗,你不拜就不保佑你?
  师父:这个也不能完全相关。皈依是学佛必须要的一个阶段。皈依的意思,是好老师(我们一定要亲近一个好的老师)把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我们,这个叫做皈依。皈是叫我们回头,依是依靠,从那里回头?我们过去迷惑颠倒,邪知邪见,身心一切污染,严重的污染。所以皈依就是教我们从迷回头,要依觉悟;从错误的知见回头,要依正知正见;从一切污染回头,依清净心。这是学佛基本的条件。你一定要从迷、邪、染回头,要依觉、正、净;迷、邪、染是自己,觉、正、净还是自己。所以真正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这个觉、正、净就是三宝。  访问者:还有一般人也有所误会,就是皈依到底是皈依一位,亲近一位法师好?还是皈依越多越好?  师父:这是错误观念,这完全错误。皈依这个里面没有一个法师,也没有很多的法师。皈依只是把佛教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传授给你、教给你,这个叫皈依。所以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不是皈依外面的人,甚至于连释迦牟尼佛都不相干。因为你说我皈依释迦牟尼佛了,都是一个大错误,那有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没有说你要皈依我,没有这个话!所以佛教给你,你要皈依你自性觉,觉就是佛宝,所以佛这个意思是觉悟的意思,皈依佛就是要依觉悟,用现代普通大家好懂的话,就是你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理性就是觉,感情就是迷。叫你皈依佛,就是教你处世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这就叫真皈依。你说这个理性与感情,与佛与法师有什么关系?这没有关系!如果说我们是皈依某一个人,这是错误,决定是错误。所以人,这个老师是代表僧团,来把三皈传授给你,你是皈依整个僧团。那一个善知识都是我的老师,不能认定一个,你的心量才广大,你的分别、执着才能够突破,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但是学法一定要跟一个老师学,这是我们初学一定要跟一个老师。一个老师他教你是一条路,两个老师就变成两条路,你就困难了;三个老师就是三叉路口,你就无所适从。所以最初的修学,儒跟佛的教导都是一个老师,学一家之言。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够广学多闻?你的智慧开了,就是你有能力辨别真妄,有能力辨别是非,有能力辨别邪正,这个老师就开心了,你的智慧开了,他一定放你出去参学,广学多闻。但是你还没有这个能力,那你一接触,你的麻烦就来了,你不晓得往那里走,这个时候老师一定保护你,不让你出去,他要培养你这个能力,这是老师他有责任,他有义务。  访问者:我们知道在佛法修学方面也是非常广大浩瀚,是不是请法师为我们再开示一下,佛法修学的科目方面有那些,好吗?  师父:佛法的内容刚才说过了。佛法的教学在本身上,它分为五个阶段,就像世间办学由浅而深,循序渐进。经典里面记载的,佛最早所讲的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是佛在定中所说的,参与这个法会的都是大菩萨,不是普通人。佛在这一次,可以说是将宇宙人生的真相,全部都说出来,当然内容是非常非常的广博。这部经一直到佛灭度六百年之后,有一位龙树菩萨他从龙宫里面,看到完整的《华严经》,数量之大是很难想象的。龙树菩萨看到之后,这绝对不是我们世间人所能够接受,就是它太大,分量太大。  
  他看到全本,再看到中本,又看到下本;这个意思就是说,全经太大了,有节录的本子。节录还是很广,再有比这个更简单的本子。他看了之后,看到最简单的就是下本《华严》,认为这个本子我们世间人可以读诵、可以接受,所以就把它传到世间来。一直到以后传到中国,中国人把它翻成中文,就是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而这个经实在讲是《华严经》的提要。正如同中国的《四库全书》,大家晓得《四库全书》浩如烟海,可是《四库》有目录提要,那个份量就少得太多。现在我们读的《华严经》,就像《四库》目录提要一样,它不是完整的经本,它是目录提要。即使是目录提要也不完整,几乎我们只有原本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非常可惜,失传、散失了,连原文现在也找不到。可以说《华严》最完整的本子,现在是中文的译本,非常之可贵。  佛从定中出来之后,这就是说完他自己全部所证得这个境界之后,要契这个世间人众生的根性,这才是在办小学,讲《阿含经》。由阿含再提升到方等,就好比是中学;由方等再进入般若,般若好比是大学,般若讲的时间最长,讲了二十二年。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在世,总共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当中用二十二年时间来讲般若,我们就了解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是他主要的课程。在现在中文经典里面,《般若经》份量也最大,总共有六百卷。最后八年讲《法华》、《涅盘》,好比是研究所,回归到《华严》的境界。由此可知,他讲经说法是有次第的,他有他的善巧方便。  访问者:还有法师,我们知道在佛法修学方面的五大科目当中,好像有三福、有六和敬、有三学、有六度、有十愿,这些我们都不太明白,是不是请法师一一为我们做个开示好吗?  师父:这是讲到个人的修学,刚才我们是讲佛的教学,教学分这五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里面,所讲的经论都非常丰富。至于个人修学,佛给我们讲得很明白,从那里学起?从三福学起。三福是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讲的,这个实在讲是太重要,跟儒家教学的思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佛讲第一福是人天福报。换句话说,你要想作佛、作菩萨,在这个地方,诸位必须要清楚,作佛、作菩萨就是作一个明白的人。佛菩萨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所以作佛、作菩萨,不是去作神仙,这个要搞清楚,作神仙就变成宗教;是作一个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人,这种人就叫作佛,就叫作菩萨。佛是圆满彻底明了,菩萨是明了但是没有达到究竟圆满,比佛智慧明白还差一等,他都是一个明白人。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佛教的教义,不至于产生误会。所以作佛、作菩萨是我们应当希求的,我们应当有这个愿望,就是作一个明白人,不要作一个胡涂人。凡夫是胡涂人,佛菩萨是明白人,这样说大家就容易懂了。佛教导我们,从那里做起?从孝顺父母做起,这个跟儒家的教导完全相同。所以第一福就是人天福报,我们先要把人做好,你才能够学佛。  
  视频链接:/search_video/q_%E4%BD%9B%E6%95%99%E6%98%AF%E4%BB%80%E4%B9%88      
  人天福里面佛说了四条。第一孝养父母,第二是奉事师长,第三是慈心不杀,第四条修十善业,这个是做人学佛大根大本。「孝」这一个字,范围是无限的深广,特别在中国文字里面,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里面所没有的,这是我们应当要尊重,也是我们值得自豪的。我们古代这一些祖先们,对于后世可以说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如何传给后世的子孙,用什么样的工具,他想得太周到,这个文字就是传递智能经验给后代的一种工具。而这个工具充满了智慧,这是在其他国家民族文字里头所找不到。  「孝」这一个字是会意,在中国文字制作,它有六个原则,我们称之为六书。六个原则其中的一个叫会意,你看了这个符号,体会它的意思。这个符号它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你去体会。这个意思是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这个「孝」的精神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现在外国人讲有代沟,代沟就是不孝,上一代跟下一代脱节。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才是一个整体。你看这个意思多深,这个意思多广!所以中国人纪念祖宗,几千年的祖宗我们还在怀念、还在祭祀,这是外国人怎么想都想不通的,他不懂这个道理,他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儒家跟佛法教学,都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换一句话说,所谓成佛没有别的,就是把这个孝道做到圆满就成佛,整个佛法的教学没有别的,就是教孝道。  访问者:是的!听了刚才法师的开示之后,让我们了解到,其实整个佛学就是孝道,孝道在整个佛法当中,所占的地位是相当相当重要的。法师,我们知道在佛法当中,六和敬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是不是也请法师对于六和敬也为我们做一个开示好吗?  师父:六和敬是佛教给我们,怎么样在团体当中,应该要做到的态度,也就是教我们如何跟大众相处的原则,这叫六和。第一条讲见和同解,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彼此要建立共识,我想诸位都能了解这一条太重要了。谚语常讲:「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如果有共同的认识、共同的想法、共同的见解、共同努力的方向,这个家庭当然会兴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所以建立共识是现在每一个团体普遍都在讲求的。  第二条就是戒和同修,这一条的意思就是要守法,戒就是法律、就是规矩。每一个人都能够守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行号也有章程,人人都能守法,人人都能尽份,这个事业才会兴旺。后面这三条,所谓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实在是讲彼此在一块和睦相处,就是这个意思。末后一条也很重要,叫利和同均,也就是说在物质生活方面,如何能够达到均平,而没有差距,这一条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共产制度实在讲是一个理想,是很难达到的。如果讲到制度,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谈到利和同均,那就是共产制度,所以佛法真正是民主、自由、开放、共产,这是人类高度的一个理想。  访问者:在佛法修学方面的三学,所谓戒、定、慧,戒刚才法师说就是所谓的法,定跟慧又是怎么解释?    /search_video/q_%E4%BD%9B%E6%95%99%E6%98%AF%E4%BB%80%E4%B9%88  
  师父:三学是佛法教学的中心,也就是佛教的课程虽然多(经典就是教科书),它有个中心的理念,决定不会违背这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戒、定、慧,称之为三学。可以说是任何一部经典,无论大部、小部,你展开来的时候,这三个理念一定都具足。可是它偏重在那一方面,那个不一样,有的偏重在戒,有的偏重在定,有的偏重在慧,它的确是有偏重,但是一定都说到。所以戒学广义的讲,就是要有方法,无论做什么事情,它一定都有方法、有程序,你一定要遵守;你不遵守方法,你就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持戒用现代的话来说,守法的概念、守法的精神。唯有守法,你的心才能得到定。所谓定就是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摇,不会人云亦云,你心有主张,心有主宰,这个就是定。从定就开智慧,你有主宰、你有主张,你一定就把事实真相看的很清楚,看的很圆满。所以戒、定、慧这三个理念,是佛教化一切众生,讲经说法的总原则、总纲领,称之为三学。  访问者:它们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  师父:密不可分,对!没错!  访问者:法师,六度又是说什么?  师父:六度是佛教给我们处世待人生活的守则,现在我们讲守则,要遵守的原则,这个大家好懂,这是六个原则,必须要遵守。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分,无论你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你从事于某一种工作(我们现在讲,从事于某一种行业),无论是在家、出家,都一定要遵守,所以这个叫菩萨道。你要是作菩萨,一定要遵守这六个原则,守住这六个原则,你就是名符其实的菩萨。这里面第一个是布施,布施的意思就是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把工作放下,事放下,是叫你把心里面那些忧虑、牵挂、烦恼放下,这才叫真正的布施。  所以现在大家很多发生错误,认为一看到布施,到寺庙去捐一点钱,做一点好事,认为这就是布施,这把意思错会了。当然这个也是布施,不是布施真正的意义。布施是叫你把烦恼、忧虑、妄想、分别、执着舍掉,把它放下,这才是真义。第二个持戒,刚才讲持戒就是守法,一定无论办什么事情要循规蹈矩,要按部就班。第三个忍辱,忍辱就是耐心,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耐心不能成就,越是大的事情,越要有很大的耐心,你才能够有成就。第四个是精进,精进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进步,决定不能够保守,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这个不可以的。现在的社会大家晓得,科技日新月异,如果你不进步,你就会被时代淘汰掉。所以佛法讲求精进,无论在德行上、在智慧上、在技术上,乃至于在生活上,都要不断的向上提升。所以佛法它不是落伍的,它不是守旧的,永远在前进。第五个是禅定,这个禅定的意思就是你自己有主宰,不轻易受外面境界动摇。最后一条是智慧,你没有高度的智慧,你无论做那一桩事情,都没有办法达到圆满。所以这六个原则一定要遵守,特别是菩萨。  访问者:法师,你刚才提到布施,让我们大家有个正确的观念,原来布施并不是说让你到那里去捐一点钱,去救助什么贫苦的人,然后就是做到了布施,其实布施是让我们放下我们心中的烦恼,放下心中那些杂念。但是法师,这一点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相当难的,一般人就是因为杂念、烦恼太多,自己控制不了,不晓得法师是不是可以指导我们一下,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点?  /search_video/q_%E4%BD%9B%E6%95%99%E6%98%AF%E4%BB%80%E4%B9%88  
  师父:这一点,的确初学的人是非常困难。他为什么放不下?实在讲,他是没有看破,他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假如彻底明白真相,他自自然然就放下。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一生讲经说法,为什么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般若》是讲智慧,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把他二十二年所讲的总归纳起来,就是一部《心经》,二百六十个字。或者再详细一点,中国人喜欢念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一部小册子,可以代表释迦牟尼佛二十二年所讲的精华都在其中。这里面最重要的,佛告诉我们,就是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心是能得,我们这个概念;能得的这个概念,是一个不能得到,是虚妄的东西,不是实在的。你所得的无论是物质也好,或者是精神方面也好,佛讲你所得到这一些物,这些物是什么?这些物它都是因缘变现的,是缘生法。「缘」,我们今天讲条件,许许多多条件集合而形成这一个事相,它没有自体,它没有本体,所以说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末后他做了一个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幻泡影是讲宇宙万有一切现象,不是真实的。  现代科学家也发现,他们用分析的方法,把这些物质分成分子、分成原子、分成电子,到最后一分析才晓得,事实真相是这么回事情,这个佛在三千年前,就做详细的说明。这些幻相存在的时间,佛给我们讲很短暂,它不是真的永恒存在,所以如露亦如电。这个露是露水,我们现在看到,它存在有一段时间,这个一段时间是它的相续相,不是它的真相。而它的真相是剎那生灭,剎那生灭是非常短暂的时间,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得出来,而佛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生灭就是不生灭,因为它的时间太短,生就是灭,灭就是生,所以生灭的界限已经不可得,所以佛法讲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实在就是生灭的真相。了解这个真相,我们的身心就放下了,放轻松了,晓得一切法不可得。然后你才能够随缘,随缘就自在,你就不会攀缘了。攀缘就是我要想怎么做、怎么做,那是自找苦吃。一切都能随缘,你就得大自在,这个才过真正幸福美满自在的生活。  访问者:也就是说要看透真相,了解真相,自然心中的杂念、烦恼就放下了。还有在六度当中,刚才法师提到禅定这一项,我想禅定也是一般人非常想学,但是又很不容易学到,也请您指导一下好吗?  
    作者:寒光凛凛
回复日期: 20:11:30     看一看中国大地上,哪一座寺庙不收门票钱、香火钱、灯油钱,就知道信佛之人是多么虚伪了!  --------------------------------  寺庙收门票的原因很复杂,不一定寺庙自己做的了主。  九江很有名气的2座寺庙,就不收门票---东林寺、西林寺。我就去过这2座寺庙。
  师父:禅定这个名词,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讲的很清楚、很明白,在《坛经》里面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禅?什么叫做定?禅的意思就是不着相,用现代话来说,不受外境的诱惑这个叫禅;定是不动心,心里面常常保持清净,不起分别、不起烦恼、不起执着,这就是定。实在惠能大师他是听《金刚经》开悟,所以他解释这个禅定,还是依《金刚经》来的。佛在《金刚经》里头有两句话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由此可知,修禅定不是天天在面壁打坐,面壁打坐那是里面的一种,其实行住坐卧所有一切活动,只要你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就是禅定。  所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些菩萨们,他们禅定在那里修?在市场;经上讲「肆缠」,用我们现在话讲,是最热闹的商场。他去逛商场,逛商场他是修禅定。这个意思诸位懂得,你就明了,他逛商场的时候,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慧;样样清楚、样样了解,但是所有这些琳琅满目的,不能诱惑他,他不受诱惑,这就是禅;他心里如如不动就是定。所以人家逛商场是修什么?修定、修慧!不像凡夫一看到这个就被吸住,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这动了心,禅定就没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禅定那是真正的享受,定慧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访问者: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不受诱惑,然后就是禅定。  师父:不错,外不着相就是不受诱惑,不受诱惑就是禅,里面如如不动那就是定。  访问者:这要好好的修了。  师父:所以禅定就在生活当中。  访问者:说到生活当中,我们知道其实佛就是生活,佛学就是生活。在这五大科目当中还有十愿,法师!这十愿是那十愿?跟我们生活又有什么关系?  师父:这个十愿是高等的修行法,这个不是普通的。我们一般能够做到六度就非常圆满,而六度真正做圆满,才能够进入普贤的十愿。普贤十愿的特色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换一句话说,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平等,那你就没有办法修普贤十愿。普贤十愿里面,譬如讲第一条,他讲的「礼敬诸佛」,这个是修敬。诸佛是指谁?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并不是讲已经成佛的那些佛是佛。因为他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除了这些所谓是有情之外的,还包括了植物跟矿物,这是《华严》的境界,《华严》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我们有情的众生,就是有感情的,我们今天讲动物,动物能成佛,植物、矿物都成佛。所以这个恭敬心,修恭敬心,真诚、恭敬对人、对事、对物,那这就是普贤行。如果你还有一个分别,还有妄想,你这个诚敬就没有了,所以真诚、清净、平等来修六度,那就是普贤十愿。我们还有分别、还有执着、还有高下,那就是六度,就不是十愿。所以十愿跟六度的差别就在此地,一个是真正的清净、平等心,一个是清净、平等那个程度还不够,差别在此地。    /search_video/q_%E4%BD%9B%E6%95%99%E6%98%AF%E4%BB%80%E4%B9%88  
  我朋友去过四祖寺,说也不收门票
  楼主,你滚蛋吧!  真正的佛,是在心中。真正的善良,是在行动上。  而你,斗争欲这么强,好胜心这么强,也配谈佛????
  佛教?别笑死人了!
楼主。人活着为了什么?    
不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是你自己思考的出来的问题。  
人之所以在这世上是因为自己的爹妈生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活着的本质的。至于活着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那是自己思考的问题。    
因为你爹妈生了你,所以你活着,没有什么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或者意义之类的。
  我不信仰佛教  我是路过顺便看秃驴和师太的故事  
  魔鬼也会把圣经说得头头是道。
  佛法对六道众生来说分两种,一种是世间法,一种是出世间法。    有的众生信佛,不是为了成佛出六道,所以先说世间法,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说出世间法,  有的众生信佛,就是为了出六道,所以就说出世间法。  有的众生信佛,就是为了成佛的,所以就教佛法,佛法就是无上的出世间法。    总之,信佛的原因很多,各有所愿各有所求,要因材施教、随缘教化,以方便接引众生。  至于怎么方便怎么随缘怎么因材,这就是法师的事情了,我也不知道鸟。
  回richard_ang  -------------------------  你的毅力让在下佩服
  无求于佛为信,有求于佛为迷!
  作者:一脚踩碎新城区
回复日期: 13:24:14     楼主,你滚蛋吧!    真正的佛,是在心中。真正的善良,是在行动上。    而你,斗争欲这么强,好胜心这么强,也配谈佛????  ---------------------------------------------------------  你的语气已经暴露了你是个伪佛教徒
  作者:太平洋野猪
回复日期: 13:29:17     佛教?别笑死人了!  -------------------------------  您老还健在吧?
  作者:women生活的时代
回复日期: 13:43:16          楼主。人活着为了什么?         不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是你自己思考的出来的问题。     人之所以在这世上是因为自己的爹妈生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活着的本质的。至于活着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那是自己思考的问题。         因为你爹妈生了你,所以你活着,没有什么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或者意义之类的。  -------------------------------------------------------------  既然你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为什么不为什么,那你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再问你为什么要发帖?难道你也是没有为什么,也没有不为什么吗?  那你到底是为什么?还是不为什么?你能讲得清楚吗?
  作者:摇滚冻
回复日期: 13:46:12     我不信仰佛教    我是路过顺便看秃驴和师太的故事  ------------------------------------------  很抱歉地说,这里没有你想看的东西,但你能看到很多打酱油的
  作者:yx8874
回复日期: 13:46:23     魔鬼也会把圣经说得头头是道。  ---------------------------------------  从你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你有多么险恶。能把圣经说得头头是道的人一定是魔鬼吗?如果是魔鬼,他一定有险恶用心。
  作者:yaho1999
回复日期: 14:03:04     佛法对六道众生来说分两种,一种是世间法,一种是出世间法。        有的众生信佛,不是为了成佛出六道,所以先说世间法,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说出世间法,    有的众生信佛,就是为了出六道,所以就说出世间法。    有的众生信佛,就是为了成佛的,所以就教佛法,佛法就是无上的出世间法。        总之,信佛的原因很多,各有所愿各有所求,要因材施教、随缘教化,以方便接引众生。    至于怎么方便怎么随缘怎么因材,这就是法师的事情了,我也不知道鸟。  ---------------------------------------------------------------------  像你这样对佛学有所研究,而且能平心静气说话的人,是值得他人尊重的。
  作者:wolfgung
回复日期: 14:13:25     无求于佛为信,有求于佛为迷!  -----------------------------------  这话颇为有理。不过这“求”有两种,一种是求知,一种是求欲。我想你说的应该是求欲
  这个标题,我喜欢
  作者:chalm
回复日期: 15:25:22     这个标题,我喜欢  ---------------------------------  呵呵
  操,她娘的佛教最虚伪!老子遇佛杀佛,遇神打神!  
  作者:mishuzhanghu
回复日期: 16:40:16     操,她娘的佛教最虚伪!老子遇佛杀佛,遇神打神!  -------------------------------------------------------  这么牛
  作者:活着是为了113吗
回复日期: 14:19:21     作者:women生活的时代 回复日期: 13:43:16              楼主。人活着为了什么?             不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是你自己思考的出来的问题。       人之所以在这世上是因为自己的爹妈生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活着的本质的。至于活着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那是自己思考的问题。             因为你爹妈生了你,所以你活着,没有什么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或者意义之类的。    -------------------------------------------------------------    既然你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为什么不为什么,那你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再问你为什么要发帖?难道你也是没有为什么,也没有不为什么吗?    那你到底是为什么?还是不为什么?你能讲得清楚吗?      ....................................  
我说了,是爹妈生了自己,所以活着。如果不生自己自然不活着了。  
生了才有你来思考这个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为什么呢?本来就是不为什么!你如果觉得要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话,那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不为了什么要活着。      
基因为了自我的延续,让人有交配的渴望,交配后剩下后代,自然延续了自己的基因。你所谓的为什么活着,意义之类的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我只能说佛法~博大精深微妙
  作者:women生活的时代
回复日期: 19:31:29     作者:活着是为了113吗 回复日期: 14:19:21       作者:women生活的时代 回复日期: 13:43:16                  楼主。人活着为了什么?                 不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是你自己思考的出来的问题。         人之所以在这世上是因为自己的爹妈生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活着的本质的。至于活着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那是自己思考的问题。                 因为你爹妈生了你,所以你活着,没有什么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或者意义之类的。      -------------------------------------------------------------      既然你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为什么不为什么,那你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再问你为什么要发帖?难道你也是没有为什么,也没有不为什么吗?      那你到底是为什么?还是不为什么?你能讲得清楚吗?            ....................................     我说了,是爹妈生了自己,所以活着。如果不生自己自然不活着了。     生了才有你来思考这个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为什么呢?本来就是不为什么!你如果觉得要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话,那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不为了什么要活着。             基因为了自我的延续,让人有交配的渴望,交配后剩下后代,自然延续了自己的基因。你所谓的为什么活着,意义之类的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  请你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发帖?
  作者:活着是为了113吗
回复日期: 20:00:01     作者:women生活的时代 回复日期: 19:31:29       作者:活着是为了113吗 回复日期: 14:19:21         作者:women生活的时代 回复日期: 13:43:16                      楼主。人活着为了什么?                     不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是你自己思考的出来的问题。           人之所以在这世上是因为自己的爹妈生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活着的本质的。至于活着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那是自己思考的问题。                     因为你爹妈生了你,所以你活着,没有什么为了什么不为了什么,或者意义之类的。        -------------------------------------------------------------        既然你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为什么不为什么,那你为什么还要活着?        我再问你为什么要发帖?难道你也是没有为什么,也没有不为什么吗?        那你到底是为什么?还是不为什么?你能讲得清楚吗?                  ....................................       我说了,是爹妈生了自己,所以活着。如果不生自己自然不活着了。       生了才有你来思考这个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为什么呢?本来就是不为什么!你如果觉得要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话,那实际上也可以理解成不为了什么要活着。                   基因为了自我的延续,让人有交配的渴望,交配后剩下后代,自然延续了自己的基因。你所谓的为什么活着,意义之类的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    请你再回答第二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发帖?也是因为你妈把你剩下来,所以你要发帖吗?你为什么要吃饭?还是因为你妈把你生下来,所以你要吃饭吗?
  作者:FnToLi
回复日期: 19:49:55     我只能说佛法~博大精深微妙  -----------------------------------  确实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中国所有的问题是心智问题    很多国人没有逻辑思辨能力,也没有反省能力,所以极易上当受骗,别有作用心者就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东西来做道具,利用这些人的愚与贪,或善与怯,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佛教只是其中之一。
  阿门。立地成佛。
  嗡吗呢叭咪吽!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九江永修云居山 真如禅寺
  楼主你没有学佛就别说了,小心谤法啊
佛教现存的问题是很多,已经偏离了佛陀当初的教导。  
借用郭兆明师傅网站内的回复:  
一般人都攪錯了, 佛學本身沒有思想體系特色, 只有揭開宇宙如何運作的真相, 當妳知道多些真相時妳便可以在人生路上掌控著進、退和應變有度. 可多看南傳大藏經內對宇宙感性和理性的詮釋便會領會. 據知釋迦牟尼不是因唸得經多而成佛, 他在世時亦無佛經、佛廟、佛具存在,但很多弟子都可以成就, 慎思緣何如此?  
郭兆明师傅是首位获得佛祖舍利的在家人,楼主感兴趣,可以搜索一下:郭兆明,心灯慧语。
  相对来说,佛教是最具哲学的一种宗教了。  释迦穆尼本人就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佛教没有像其他宗教一样,有一个大神。  然后,你所有不知道不明白的事情都可以交给大神处理。  而佛教,是教人自己思考,教人自己修行。  所以,真正的佛教徒是要会思考的,更要会独立思考的。  而不是什么东西都是神决定的。  佛教也没有其他宗教的攻击性。 比如其他宗教都有类似,信我则得救 不信则不救  还有就是极其鄙视异教徒。  而佛教就不会说不信就不救之类,而只是鼓励人们去修行思考。
  付贴郭兆明师傅网站内的一些问答:  
請教一個佛教中有關吃素的問題:    一朋友見我學佛,就問:&動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佛教宣揚眾生平等.而修行吃素是為了不殺害生靈,但為何不吃動物要吃植物呢?難道植物的生命就可以隨便殺害嗎&?我回答,說動物有感情,植物沒有.  友人问那為何古詩曾用:&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來表達深厚感情呢?我覺得自己無法給他更好的回答,請博士釋教.    答: 全部弄錯了, 佛陀沒有指示修行者一定要吃素, 只是告知三類不淨之肉不可吃, 妳叫朋友最好不要飲水和呼吸, 因為水中和空氣中都有微小生命. 此等舉例不倫不類的愚頑之輩最好不要交往,跟智者為伍方不浪費生命時間.      《釋迦哲理是甚麼》正在抽空細細閱讀中,此書讓我學習到很多溯本清源的佛教知識,非常不易,很歡喜謝謝了,但是書中一些內容還不甚明白,比如第9节29页菩薩那節裏面闡述:    “按照佛陀說:眾生無邊的,因為宇宙無邊,等待一切眾生皆入涅槃這是無盡工作,這種工作很清楚的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眾生被愚癡和自私的欲念所困惑,眾生生死輪回不休,永久沒有結束。”  讀到此處,心中淒涼,突然油生兩種結論:  1。如果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眾生皆佛的說法,豈不是無法證實?  2。如果都明知是不可能完成的,那麼為何還要去做?佛的神力是否也是有限的?真是一個傷感的問題,希望您能帮到我。    答:佛陀告知所有生命皆有佛性, 故可以透過修持去昇華自已的人格和達到不受後有的目標, 但從無叫弟子爭取成佛. 等於有人生病被醫生醫好後, 並不代表他可以做醫生. 眾生度之不盡是宇宙業力運行現象, 亦是使修行者有借假修真的機緣, 不可以感性去看世情表象, 否則會損壞心靈本具慧觀緣起之正見潛能.       如何用唯物的馬克思理論來批判吸收佛學?    信中,您說:&歷代三百七十六位皇帝多是因信仰佛道鬼神和專政而亡國,而且佛學佛學本身沒有思想體系特色, 只有揭開宇宙如何運作的真相, &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佛學對於人和社會,是有利的?只是世人不懂學習的真諦.我在您隨信給我的那些信函之中拜讀到您是用馬克思的理論來批判的看待佛學,可否指點一下,您作為佛學博士,如何將馬克思的理論運用到佛學的學習上面呢?馬克思的理論,在我們從小學習的接觸中,是唯物的無神論,和佛學似乎很有不同呢?    答:巴利語經內的一切有部全是唯物論, 佛的無我論便是無神論,馬克思引用的無神論是引用達爾文進化論為據, 兩者立論的根據點是不同.
  金刚经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炮影,如露亦如电,应用如是观!    
  作者:元点心理工作室
回复日期: 20:07:17     中国所有的问题是心智问题        很多国人没有逻辑思辨能力,也没有反省能力,所以极易上当受骗,别有作用心者就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东西来做道具,利用这些人的愚与贪,或善与怯,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佛教只是其中之一。  ==============================================================  没必要专挑中国来说,其实任何宗教,一旦牵扯到政治,或一旦被人利用产生的后果都是一样的。比如所谓圣战,十字军之类。  相对来说,佛教是最平和的了,不然也不会被伊斯兰打出新疆
  作者:释愿明
回复日期: 20:20:51     九江永修云居山 真如禅寺  ---------------------------------------  虚云老和尚圆寂的地方?一直想去,不知道从九江开车去方便不?
  公开宣扬或攻击宗教可是违法的哦!
    末法时代赖佛吃饭,赖佛吃衣的事多得去了  佛学是佛学,佛教是佛教,不要混为一谈。  佛学是科学,从外在的空间来讲,三千个地球为一小千,三千个小千为中千,三千中千为一大千,佛学认为宇宙比三千大千还要大,如果你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么注意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在佛祖出世的年代,这就是佛学,世人常说的大千世界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另外对时空维度也有明确的认识和概括。  佛学是积极的,佛学是无神论,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所有的佛经,戒律都只是为了让人开悟,修行,等等,告诫学佛的人一定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不是为取悦别人或是神佛,而做了件好事,心生喜悦,这就是佛心,  佛学很宽容,温和:从来不会贬低对别的宗教,甚至承认其存在,也不会说不信佛的人动不动就叫人下地狱,如果人下了地狱,那也只是他自己造了业,承受因果自作自受而已。      小人非专业人士,但有心向佛,上面的话也绝不是写给楼主等人看的,有心者自去证悟。
浙江的很多寺庙我去过,不卖门票的,散香免费,一般每人拿三枝,当然也可以多拿,没有人限制你。香火钱自愿,可捐功德箱。还免费提供有关佛学方面图书和图片,有的印刷很精美,我总忍不住要多拿几种,我先生总竭力劝阻,说一次不能多,最多两本,佛是最反对人的贪欲。我总嘟囔着,我拿回去送人么!我现在家里看的佛方面的普及书,基本都是寺庙里白拿来的,呵呵,对佛大不敬了,只能心存虔诚了。    还有吃素斋也不交钱的,当然可以捐功德箱。有次看见人吃后扔进去了两个硬币,够抠门的,呵呵,心诚则可。
  佛学是积极的,佛学是无神论,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所有的佛经,戒律都只是为了让人开悟,修行,等等,告诫学佛的人一定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不是为取悦别人或是神佛,而做了件好事,心生喜悦,这就是佛心,    ------------------------  
说得太好,牢记这段话。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l邪教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