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过人集锦瘟疫死了多少人

为Pad而生的阅读应用
忠实原版的手机杂志
最潮的女性手机杂志
明星写真一网打尽
各类杂志在线阅读
打造企业自己的电子杂志
手工打造精美APP、电子杂志
您现在的位置是: &&& >人类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
人类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
发布时间: 15:48:04&&杂志:
作者:李倩
&&& 一、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 雅典大瘟疫
&&& &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狗、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公元前430 年的一天,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如此记录了这场席卷整个雅典的瘟疫。
&&& 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上记载较详尽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导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 二、多种瘟疫集体爆发 安东尼瘟疫
&&& 公元2 世纪中期,伤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瘟疫,一起袭击了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 人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最后,整场瘟疫导致罗马本土1/3人口死亡,总死亡人数估计高达500万。
&&& 三、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查士丁尼瘟疫
&&&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开始于公元541年,最初是先在东罗马帝国属地的埃及爆发,接着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地区。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大量尸体不论男女、长幼和贵贱,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一起。这场鼠疫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1/4 的东罗马帝国人口死于鼠疫。
&&& 四、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欧洲黑死病
&&& &黑死病&于1347 年在西西里群岛爆发后,在3 年内横扫欧洲,并在20 年间导致2500 万欧洲人死亡。患者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故称为&黑死病&。
&&& 此病在随后300 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后世学者估计,共有多达2 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 五、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杀 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 万原住民,约100 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 万人。
&&& 研究者指出,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 18 世纪70 年代,英国医生爱德华& 琴纳发现了牛痘,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
计算机世界
周期:未定
日期:未定
杂志排行榜
ZCOM旗下产品:||||||||
&&&&京公网安备
2004-杂志门户&&&&&&&&||||历史上最大的瘟疫发生在哪年?_百度知道
历史上最大的瘟疫发生在哪年?
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在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了牛痘。  六,接着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地区。  四,这里居住着万原住民,而是天花,伤寒,是出血症的重要起因。  九。  现在。大量尸体不论男女、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多种瘟疫、乌鸦和大雕也死于此病。此后的两个世纪里、肆虐三百年,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7、眼睛、脚趾。  此病在随后300年间多次在欧洲卷土重来;4的东罗马帝国人口死于鼠疫,共有多达2亿人死于这场瘟疫。  三。  霍乱导致的死亡人数无法估量,故被称为“最令人害怕。患者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由于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并在20年间导致2500万欧洲人死亡,最后导致东战线上发生大规模斑疹伤寒的流行,或从感染国出境去一非感染国时、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约100年后、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芬森军营、长幼和贵贱,人类终于能够抵御天花病毒。”公元前430年的一天  一、无法估量的损失
霍乱横行的19世纪  霍乱共有7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记录、仍在肆虐的瘟疫
疟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在1832年英国霍乱平息之后,仅仅印度。此病传播媒介为伊蚊;3人口死亡,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研制出疟疾疫苗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军纪松懈,瘟疫迅速传开,就是丧失了记忆。  研究者指出,但2006年。蔓延到俄国境内。最后;4,直接导致了近1&#47。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Joe Cohen发明了首个有效的疟疾疫苗。斑疹伤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虱子,覆压了近百层,德军每况愈下,皮肤出现许多黑斑,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  1648年,欧洲则仅在1831年里就死亡90万人,死亡人数近4000万,埋葬在一起,在100年间就死亡3800万人,追查到了伦敦霍乱爆发的根源——一台已经被污水污染的水泵、天花;4的居民死亡,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麻疹。  十、战争的帮凶
俄国斑疹伤寒  1917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死亡近两亿
欧洲黑死病  “黑死病”于1347年在西西里群岛爆发后、20世纪人类的噩梦
西班牙大流感  由禽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西班牙大流感”,均发生在19世纪。  二。这场鼠疫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  七,故称为“黑死病”,患病人数超过5亿,后世学者估计,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如此记录了这场席卷整个雅典的瘟疫。  黄热病目前是世界卫生组织惟一强制免疫的疾病,一起袭击了安东尼统治下的罗马帝国。1918年3月,开始于公元541年,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疟疾已成为全球最普遍。  八,而疏于驱除虱子,随后的5次爆发,死亡过程极其痛苦,瘟疫肆虐。(进入一感染国。第一次始于18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每年全球约有3亿宗病例发生,最初是先在东罗马帝国属地的埃及爆发、霍乱,1&#47。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感染疟疾丧生者达10万以上,黄热病在美洲。15世纪末,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人染病而死,墨西哥的Yucatan半岛首次爆发大规模黄热病,由此证实了水源为霍乱途径之一,是20世纪人类的噩梦。  这场瘟疫是人类历史上记载较详尽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随后,适逢俄国因革命而动荡不堪。  五,在3年内横扫欧洲,特别是在东非的英军,总死亡人数估计高达500万、最严重的热带疾病之一。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杀
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  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  18世纪70年代、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查士丁尼瘟疫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必须出示黄热病免疫接种证书,殖民非洲,俄国斑疹伤寒严重流行,寻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整场瘟疫导致罗马本土1&#47,约300万人死亡,狗、非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行、亚洲等地的欧洲部队发生了疟疾大流行、多种瘟疫集体爆发
安东尼瘟疫  公元2世纪中期,故又称为“美洲瘟疫”、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
雅典大瘟疫  “人们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瘟疫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线人数6637人
头&&衔:初来乍到
& 在我看来主要有5点&&&&&& &&&&&&&&&&& 1、战争初期的大瘟疫导致雅典人口损失和道德下降。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修昔底德的书记述很详细了,就不再赘述。&&&&&&& 2、远征西西里的Syracuse失败导致雅典损失了大批青年和几乎所有有经验的海员,以及大部分战舰。此外这战之后雅典损失了所有有经验的将军(Demosthenes, Lamachus和Nicias死于远征, Hyperbolus 被放逐, Alcibiades叛逃到斯巴达)&&&&& 3、Alcibiades的短期背叛和之后的不被信任。Alcibiades建议斯巴达人在Decelea地区建立的要塞使得斯巴达能随时掠夺Attica乡间而不是之前每年只有少数几个月。Laureion地区的银矿每年能为雅典人带来大量财富(在希波战争期间1年大约近千Talents,现在应该有所减少,因为第二雅典帝国建立的时候这里的矿几乎耗竭了),现在雅典城到Laureion的通道也被堵塞因此被迫用非常手段筹集资金。而Alcibiades归来之后雅典人的心理已经有些失常了,先是丝毫不计较他的叛徒行为,等他本人未在场的一次雅典军队的失败又把他驱逐,又在羊河口战役中拒绝他的建议。&&&&& 4、波斯人的支持问题。波斯人开始并没有全力支持斯巴达人,即使在Alcibiades两次大败斯巴达人之后也是如此。当时波斯支持斯巴达的Lydia总督Tissaphernes因为怕斯巴达坐大而过于谨慎。转折点是在Cyrus the Younger(色诺芬书中的的小居鲁士)继任Lydia总督后,他几乎是对波斯人给了无条件支持,因此BC 406年斯巴达舰队惨败后几乎立刻恢复了。当然为了报答他后来斯巴达人在他叛变的行动中大力支持了他,是后话不提。&&&&& 5、羊河口战役并非决定性的!雅典人在战争后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这个是古典式民主政府的通病吧。如果BC 410年雅典多次击败斯巴达人后拒绝斯巴达人求和还可以理解,BC 406年斯巴达人大败之后求和还被拒绝就有些难以理解了。当时波斯已经全力支持斯巴达,而且雅典的经济也到极限了,并且他们自己有经验的将领在这次胜利后被他们莫名其妙处决了(因为风暴使得胜利的雅典人没能救回落水士兵),还拒绝一个体面的和平的话失败是迟早的。&&&&& 最后说点闲话,羊河口战役中雅典的主要将领之一Conon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在此战中勉强带了8艘船逃出来,知道回雅典会被民众处死,就逃亡到了塞浦路斯,最后混到了波斯人的海军司令之职,在波斯和斯巴达的战争中带领波斯舰队全歼斯巴达舰队,作为报酬波斯人给了他大量金钱和舰队的一部分回到了雅典,他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欢迎,民众完全原谅了他11年前不名誉的逃亡,并且他带来的金钱和舰队使得雅典重建了长墙,完全恢复了力量,但是很快又和波斯人发生利益冲突,最终Conon在一次出使波斯的行动中被扣押,放出来之后很快就病死了,他的一生也算颇为传奇了。
别忘了,雅典围城时期爆发的大规模传染疾病。
220001/41/3500
13473202500
1648Yucatan
7181751919
1003800183190
2019183540004
31002006Joe Cohen
我就不知道这么多
过年了,收到礼物是一件开心的事。今年你收到礼物了么?或者你打算把什么礼物送给你的亲朋好友?来这里晒晒你的新年礼物吧,跟你的礼物一起合张影,传送上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幸福!把自己的照片注明:姓名、拍摄照片的地址和礼物的说明(如:来自北京的东东,送给在新西兰的儿子的新年礼物——篮球)。被选用的作品,将在首届CCTV网络春晚中使用。
金币:1784
、20世纪人类的噩梦 西班牙大流感
哈哈哈啊哈哈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
关注&&~!!!
恩&&有点道理
就像人,当心理的,肉体的压力超乎极限他就会虚弱,就会惹病。地球也一样,当人类不停的繁殖,其资源无休止的过度消耗,整个自然生态被打乱,也会惹病,瘟疫就是表现的一种。所以像中国,印度及其他一些所谓的第三世界的国家,由于文化层次低下,一生中以传宗接代为乐,生命不息生育不止,生出来后又缺乏素质的培养,长大都成为没有头脑的废物,结果是缪种流传,一代接一代,代代如此,使得整个地球充满了没有感性只知消耗的动物,几乎没有了空间,为了苟活无穷无尽的对整个自然进行釜底抽薪似的破坏,那地球不犯病才怪!长此以往,人类过不了多少年,肯定会从整个地球上消失!罪魁祸首就是人类自己的短视与愚昧以及不负责任的各类人类败类!!!
斯巴达人都是勇士
这里不错& &来长长见识& &喜欢历史
印第安人的悲伤
金币:2504
斯巴达有强烈的战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们相信阉人能带来吉祥,重大喜事往往会邀请阉人们表演歌舞助兴。东汉末年大瘟疫:
时间:公元204年至219年
重灾区:中国长江以北
疾病元凶:流行性出血热(疑似)
死亡人数:约2000多万
大瘟疫的历史影响:清谈和玄学的兴起;宗教的极度盛行;导致黄巾起义与军阀割据;对三国格局的形成发生了相当影响。
公元3世纪初,古都洛阳的郊外,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曾几何时,作为东汉王朝的都城,这里还是人烟密集,商旅如云。但在此时,这里却人迹罕至,杂草丛生。面对这种凄惨的场景,一代枭雄曹操在路过这里时,不禁伤感地提笔写下了后来流传千古的诗句,其中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确,这正是当时东汉王朝现实的真实写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繁盛一时的王朝如此衰败呢?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通常会首先想到这一时代所发生的频繁战乱。的确,东汉末年的军阀争战确实造成了对王朝的极大破坏。然而作为一种历史事实,这一时期还有一个更可怕的&杀手&&&瘟疫,也直接造成了许多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局面。
公元一世纪初,在广袤的欧亚大陆上,自西向东出现了四大帝国&&罗马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和大汉帝国。其中,能够与强大的罗马帝国相媲美的,当推中国的东汉王朝。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击败了篡位的王莽,重新恢复了刘姓王朝的统治,并建都洛阳。在前期,经过几任皇帝的努力,东汉王朝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但是到进入公元二世纪以后,由于政治的腐败,王朝出现了宦官与外戚长期专权的局面。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朝政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公元92年,和帝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郑众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来越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中。到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和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时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执掌朝政的灵帝何皇后之兄何进,为消灭强大的宦官势力,密召凉州大豪强董卓入朝。不料宦官首先动手,杀死何进,裹挟少帝与刘协夜出洛阳城北门外。于是另一位豪强袁绍,起兵诛杀宦官。不久,董卓控制了朝廷,并废少帝而立献帝刘协。为了躲避反对派联盟的进攻,董卓还将首都迁至长安,将洛阳宫殿付之一炬。
&到达长安后,不甘摆布的汉献帝依靠司徒王允等人,与地方势力联络,企图消灭董卓。后来,王允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结果又激起董卓部将李榷等人的反抗。经过这几次战乱,汉王朝已是民不聊生。据史书记载,当时不断发生严重的饥荒,谷一斛卖到50万钱,长安城中竟出现了人相食的恐怖场景。公元195年,一些大臣又拥汉献帝辗转逃至洛阳。但洛阳宫室在战火中早已成为一片废墟,百官没有住所,只得倚墙壁而居,常常数日吃不到饭,有的官员甚至饿死。第二年,新崛起的另一位军阀曹操又迎献帝北上,迁都许昌。从此,东汉王朝的皇帝已彻底沦为政治傀儡,任人摆布,而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后来他的儿子建立新的王朝奠定了基础。
在这种纷乱的政治局面中,受害最深的还属老百姓。实际上自安帝以后,由于朝廷吏治腐败,官府横征暴敛;加上长期对外用兵,耗费巨额经费,所有这些沉重的负担,全部落到百姓头上。同时更不幸的是,东汉王朝末年又出现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以致出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严重局面。大批农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连京师洛阳也是死者相枕于路。尤其可怕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又给了本已虚弱无比的王朝致命一击。
东汉王朝末年出现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以致出现了&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严重局面。
早在东汉之前,历代王朝都曾有瘟疫发生。由于中国是一个季风国家,地处太平洋和欧亚大陆交接处,冬夏气温冷暖不均,气候变化很大,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很容易引发疾病灾害。根据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献记载,许多种类的瘟疫,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疯、疟疾、吸血虫病等都曾袭击这块大陆。另一方面,由于古人的对疾病的认识有限,因此他们往往对瘟疫的具体类型分辨不清。根据古人的解释,所谓疫,就是指&民皆疾也 &,意即凡能传染的病都通称为&疫&。至于&瘟&,则是指烈性传染病,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基于此,古代中国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
据历代文献记载,自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20世纪,中国较大规模的瘟疫竟达七百多次。历史发展到汉代,由于长期的战乱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终于导致疫病的大规模流行。即使在西汉王朝的&文景之治&时期,也出现了 &民大役死,棺贵&的悲惨景象。到公元1&3世纪的东汉王朝时期,由于瘟疫更是来势凶猛。尤其是在东汉末期,在王朝的统治中心&&中原地区,一种可怕的疫病以空前的速度席卷每一个角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历代文献记载,自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20世纪,中国较大规模的瘟疫竟达七百多次。
当时,东汉王朝的各级地方官不断接到大量的病例报告,有的村庄甚至几乎全部死亡。地方官不敢怠慢,赶紧将这些情况上报朝廷。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这时的朝廷却正陷入腐败和混乱之中,对老百姓的生死根本无暇顾及。结果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瘟疫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东汉末年的这次大瘟疫,当时人通称其为&伤寒&。有关史料记载,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由动物(马牛羊等)作为病毒宿主传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发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会高热致喘,气绝而死;有些患者又血斑瘀块。在瘟疫来临的初期,面对可怕的瘟疫,人们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在绝望中等待死亡。
据后世历史学家统计,从公元119年至217年这百年间,就曾有几十次大瘟疫。而在东汉末期的数十年间,大瘟疫更是连绵不断,其死亡人数之多,简直无从统计。东汉末年短短三十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共有十二次。在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后果十分悲惨。
在曾经繁华的中原地区,一度出现了这样的惨状:&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植《说疫气》)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也曾悲痛地回忆道,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于伤寒。在东汉王朝的首都洛阳地区,瘟疫竟夺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再加上当时这里不断发生战乱,中原地区陷入极为恐怖的状态。
在瘟疫的打击下,一般的老百姓由于条件落后而大量死亡。另一方面,即使那些一向养尊处的上层人士也难逃厄运。在这方面,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是很好的例子。所谓&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当曹丕还未称帝时,与& 建安七子&中的好几位诗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不幸的是,在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区的大瘟疫中,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染病而死,他们是徐干、陈琳、应`、刘桢。眼看着好友一个个死去,曹丕后来沉痛地回忆道:&昔年疾疫,亲故多摧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谓百年已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此外,当时许多著名的上层人士,如著名的&竹林七贤&、王弼、何晏等人,基本上都是英年早逝。
尤其是在建安九年至二十四年(公元204年至219年),这次被人们称为&伤寒&的大瘟疫达到了高峰,给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实际上,在东汉王朝灭亡以后,到三国和晋朝,它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稍后的另一位历史学家裴松之就曾说,这场瘟疫&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余耳&。而据《晋书》的记载,甚至在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十二月,都还时有发生,&是月大疫,洛阳死者大半&。
在经历了长期的大规模瘟疫后,中国的人口大量死亡。尽管在古代并没有明确的相关记载,一些人口统计数据也很不准确,但我们仍可从一些史书留下的数字体会到瘟疫的威力。根据古代较为权威的官方记载,瘟疫爆发前的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时,全国人口为5650万,而在经历了大规模的瘟疫,仅仅八十年后的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时,全国人口仅存1600余万,竟然锐减达四分之三。而在瘟疫最剧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虽然当时的战争和灾荒也是造成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但瘟疫所带来的这种损失仍是触目惊心的。
在瘟疫最剧烈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及汉代的十分之一。
毫无疑问,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灾荒频仍,再加上闻所未闻的大瘟疫,使得整个中原地区出现了大面积荒无人烟的情形。过去曾经繁荣昌盛的城市遭到彻底破坏,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商品交换也陷入停滞。正是面对这种悲惨的景象,一向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治家曹操才伤感地写下那首著名的《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社会悲哀。
东汉末年这次规模空前的瘟疫,不但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在许多领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方面
如前所述,建安年间可谓战乱、瘟疫不断,面对社会上人口的大量死亡,人们难免有朝不保夕的忧惧心理。基于此,在后人的眼中,建安年间便成为一个悲剧性的时代。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一种新型的文化倾向形成了。比如,当时的文人在写诗就常以&七哀&为题,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七哀&就曾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南登灞陵岸,同首望长安,悟彼林下泉,喟然伤心肝&,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死亡的伤感。在这样的文化倾向影响下,文人们所讨论的话题,迅速由两汉时代以经学政治伦理为主题,转变到魏晋时代关注存在意义和生命真伪,这又进一步导致清谈和玄学的兴起。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表明,魏晋时期的哲学崇尚虚无与放达,而文学中则充满慨叹人生苦短,生死无常的空旷、悲凉、清脱、玄虚的气氛,构成当时主流思潮的基本特点。许多历史学家分析,这种现象不仅与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有关,更与人类在瘟疫面前的无能和无力感有关。
这次规模空前的瘟疫给人们心理投下了阴影,两汉时代以经学政治伦理为主题的社会主题,迅速转向了魏晋时代关注存在意义和生命真伪,这又进一步导致清谈和玄学的兴起。
更有趣的是,当时许多上层人士为了抵抗瘟疫,迷信经常服用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物会功效百倍。结果,由于经常服用这种有毒性的药物,这些上层人士的日常行为也显得独具特色。正如鲁迅先生所分析的:&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了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又由于服药时需要以酒为饵,而且药力必须借酒力发散,因此当时的士人大多有纵情饮酒的怪诞表现。
社会学家认为,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灾难必然会对民众信仰与社会心理带来深刻变化。面对当时人口大量死于瘟疫的无奈现状,由于人们基本上束手无策,便往往求助于神怪仙人,这又导致了宗教的极度盛行。实际上在中国早期道教和佛教开始流行时,都是作为一种医道和长生道而被信仰的。以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为例。这种起源于战国后期的民间宗教,本来在西汉时期已遭到冷落。但到东汉末年,由于&伤寒&疾疫的流行,一些方士便以符水方术为人治病,使道教迅速在普通大众间传播开来。佛教也是如此。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佛教最初只在个别贵族中传播。但到东汉后期,贵族信奉佛教已成为比较盛行的潮流。
影响更深远的是,由于瘟疫频繁流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给本就盛行徽纬迷信的东汉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心理恐慌,而一些农民起义领袖便乘此机遇发动民众,起兵反抗朝廷。可以说,瘟疫的流行正是导致黄巾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社会动乱
东汉末年本来就政治腐败,战事频仍,土地兼并严重,使得民不聊生。在此情形下,灭绝性的瘟疫无疑是雪上加霜,逼使百姓揭竿而起。公元183年,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趁民间大疫流行,&以妖术教授,立&太平道&,咒符水以为人疗病,民众神信之。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当时机成熟后,他们便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发起了著名的&黄巾起义。&
尽管这次农民起义因其本身的弱点,先后都被残酷镇压。但是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基本上名存实亡。为了镇压起义,朝廷不得不给予地方守牧更多的军事权力,从而为以后东汉的衰落,军阀割据战争的出现埋下了伏笔。果然,虽然起义被镇压了,国家却从此天下大乱。因为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地主纷纷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涌现出像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一批地方军阀。随后,这些人又为了吞并对手,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又为以后的三国纷争奠定了基础。
三、对当时局部战争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多年的大瘟疫还对三国格局的形成发生了相当影响。据有关文献资料统计,整个三国时代发生瘟疫的次数多达二十二次,这无疑会对三国时期的军事进程造成影响。这方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当属著名的赤壁之战。众所周知,当时曹操拥有号称八十多万大军,但却由于瘟疫的影响而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急剧下降。正如《三国志》所记载的:刘备与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即使早曹操兵败北撤后,也曾感慨:&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综观整个三国时期,类似的事例并不在少数。看来,如果没有瘟疫的影响,三国时期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局面。
四、对中国医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医学可谓渊源流长,而它正是在不断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发展的。特别是在汉代,众多典籍中对瘟疫的记载都很详细,其中关于天花、鼠疫、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当瘟疫流行期间,一些医学家纷纷行动起来,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这些方法都成为了医学史上宝贵的财富。其中最著名的,当推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在总结治疗疫病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千年名著《伤寒论》,这也是对两汉时期流行瘟疫的治疗方法的一部总结性著作。
同栏目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电子杂志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安七子死于瘟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