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家庭教育与幼儿个性的发展的选题理由怎么写 怎么怎样写论文文,

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有效策略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荐稿网络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1.00
&&¥3.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有效策略论文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影响及其改进举措
摘要:近些年来,许多人认识到培养性格健全的孩子非常的重要,然而要培养一个性格健全的孩子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小,思想行为都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以后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针对民主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忽视冷漠型这四种家长教养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 教养方式、幼儿成长、个性、社会性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带孩子学画画、学舞蹈、参加兴趣班,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在一些家长看来,这或许是理想的教育方式了。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且看一位母亲的后悔——逼子读书,适得其反,孩子退学至今一年。(《新民晚报》)也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在幼小时期,只要吃饱穿暖、注意营养就行了,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和培养,导致孩子在集体中显得内向孤僻。(《新民晚报o教育热线》)
随着中国的独生子女化,家长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倾向也更加突出,但是,父母对子女又总是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对子女的要求就越发严格和苛刻,对子女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也往往加以否认和拒绝。这过高要求和过度保护的矛盾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为专制型和权威型之间,也是现代激烈的升学竞争使然。有一种有趣的说法:世界上有三种笨鸟,第一种笨鸟等死、第二种笨鸟先飞、第三种笨鸟一心孵蛋,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我想不少家长就像第三种鸟儿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强,补习、兴趣班、超前教育,也导致教养方式专制和权威。另一方面,因为是独生子女,孩子往往被捧为掌上明珠,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又是娇惯溺爱型的。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采用合理的教养方式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就认为:“抚养孩子就像我们社会里大多数的工作一样,需要一套复杂的技术和正确的观念。”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第一个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动作姿势,对于孩子的思想作风、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母亲爱打扮,虚荣心较强,女儿也往往喜欢打扮,虚荣心也较强;父亲不拘小节,淡吐粗鲁,儿子也往往油嘴滑舌,口出脏言。有的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吵架,那么孩子的性格就变得急躁,易怒。家长在困难面前常常显得胆小懦怯,那么孩子就不易形成坚强的性格。有的心理工作者经过调查,还发现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和教育方法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质,例如:父母对孩子过分地照顾和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独立活动。孩子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缺乏独立性和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遇事胆小,优柔寡断。父母对孩子缺乏抚爱,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冷淡,缺乏热情,甚至形成压抑,怪僻的性格。父母对孩子过于迁就,过于溺爱,孩子的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骄傲、放肆、任性、懒惰、有时表现为自私,不关心别人。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一般缺乏自尊心,性格容易变态,甚至还会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性格。父母对孩子采取教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孩子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即不屈服权威、又尊重别人。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基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往往会使儿童学业失败、品德错误和行为异常,并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作用。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和家庭资源.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同时,父母对孩子学习行为的管理、教育子女的方式以及教育方式的一致性等因素也会显著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习进步。
让家长了解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隐患,要多为孩子考虑,在幼儿阶段,幼儿的学习成绩不是最总要的,家长努力赚钱也不是最重要的。不要总是想着我这样做是为了幼儿以后能更好的生活。这是个错误的观念,以后是把握不住的,只有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这对他的一生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针对民主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忽视冷漠型这四种家长教养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 建议身为父母的要以自身作则为榜样,共同担起教养孩子的义务,为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分类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自交往的实质。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民主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忽视冷漠型。
(1)、民主权威型——控制+爱(接受)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明确,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时,会严格按规则说服教育;而对其良好行为,则表现出真心的支持和肯定。这种高控制、情感上便于接受的温暖式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易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
(2)、专制型——控制+不爱(拒绝)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十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棍棒打没了孩子的欢乐、棍棒打没了孩子的个性、棍棒打没了孩子的创造性、棍棒打造了一个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害怕闯荡死守父母身边没有真正快乐与笑容的“孝子”,培养的是“奴才”。另一种专制是父母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什么事情全由父母包办、代替,孩子的自主权受到限制,使孩子养成过分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则易产生分离焦虑,拒绝入园,拒绝上小学,形成儿童退缩行为。过度保护还会养成孩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很难适应集体生活,易造成挫折感,产生对立、自卑、仇视、嫉恨乃至采取攻击报复行为,人际关系紧张造成情绪问题等。
(3)、娇宠型——不控制+不完全爱 &
有的父母过分地爱孩子,娇生惯养是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干涉过多,这也不允许去那也不允许做,束缚了孩子的思想,限制了孩子的活动。所以孩子表现的常常怯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好,对事物缺乏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过份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对小孩百依百顺,任凭其呼风唤雨,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行为也不加以制止,孩子长年累月处于这样一种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有错误也不能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常常在无原则的纵容下得到满足,因而使得孩子养成了任性、不讲道理的个性,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得到强化。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当时的满足,缺乏自信、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4)、忽视冷漠型——不控制+不爱
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的家长最少肯定孩子,也最少打孩子,最少与孩子一起外出游玩,认为孩子最需要改进的是娇气。冷漠型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性阻碍影响,使儿童在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独立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水平仅略高于溺爱型教养方式。
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富有攻击性,对人冷酷,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在忽视冷漠型的教养方式下,儿童个性表现为冷酷、情绪不定、社会性和创造性强。相对于娇惯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忽视冷漠型的教养方式又是另一种极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形成了孩子情绪不稳,冷漠以及反抗社会的倾向。这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
从以上四种教养方式中可以看出,最理想的教养方式是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我们也发现:学前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其教养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又影响幼儿的发展。
老卡尔o威特就认为:斥责孩子、用打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极为错误的观点。耐心地讲道理,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亦不可娇生惯养,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孩子,才能培养出孩子的善行以及以后做人的能力。小卡尔o威特出生后被认为是有些痴呆的孩子,但他八九岁时就精通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等六种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十岁时他进入哥廷根大学;年仅十四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小卡尔能取得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他父亲的合理的教养方式。一个出生时身体瘦弱、反应迟钝的孩子,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开启了智慧的大门,一步一步走向人类知识的殿堂。老卡尔从不逼迫小卡尔读书或者其他一些孩子不喜欢做的事,也不会因为小卡尔的吵闹而屈从孩子,答应他的无理要求;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理解孩子,同孩子一起玩耍,并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伙伴。显然,老卡尔采用的是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才和身心各方面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1)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1、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易使幼儿形成外向、开朗的个性
人的交往需要沟通和交流,沟通是联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他们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多辛苦,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陪他们玩游戏,听他们讲各种有趣地事情,给他们说故事,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幼儿与家长之间不再有隔阂,彼此的心灵靠得更近。幼儿与父母有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就会变得开朗、外向,愿意自我表现并会对自我进行肯定。
2、会给幼儿制定适当的发展目标,使幼儿形成自信、向上的个性
目标是做一件事预期达到的标准。家长对孩子目标定的过高,孩子做不到,目标定的过低,又缺乏挑战性。因此,民主权威型家长在给孩子制定发展目标时,都会从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出发,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一个刚刚会握笔的小朋友,就给他制定一个随意涂鸦的目标,当他学会在纸上图图画画时,就可以要求他画出清晰的线条,当他学会画线条时,又可以提出更近一步地要求,画出简单的图形,依次类推,直到他能画出一幅完整地图画。幼儿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个经过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大增,变得积极向上。
(2)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1、高要求、高控制,易使幼儿形成盲从、欺软怕硬的个性
在专制型家庭中充满着严肃的命令、规范和要求,父母对幼儿的行为有着绝对的控制,他们不能随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性地、盲目地按父母的指令做事,逐渐失去自我和丧失自信,遇事后只能习惯性地等待着父母替自己解决,而不会主动去处理问题,最后只能成为父母个人意愿的“执行者”和思想的“代言人”。
专制型的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很少或根本不会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让幼儿学这学那,在孩子身上投注了极大地期待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人中龙凤”,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于是当孩子没有能达成父母的这些希望时,他们就会恨铁不成钢,对孩子大声责骂,甚至是奉行棍棒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面前会越来越“乖”,而在外面则会变得越来越霸道,欺软怕硬,他们相信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2、缺少对幼儿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易使幼儿形成消极、低沉的个性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2岁以后就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因此,父母要给予幼儿充分地尊重和信任,给他们自主权,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去不断地尝试和探索。馨馨是一个很爱画画的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她常常会有一些突发奇想。有一次她在画画,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当她兴高采烈地拿着画去给妈妈看时,妈妈一看太阳是绿色的,就批评馨馨在乱画,要求她要重新画过,太阳一定要画成红色的,馨馨一边哭一边委屈地说:“我画绿色的太阳,因为现在是夏天,红红得太阳太热了,绿色的太阳就不热了,那大家多凉快啊!” 馨馨的出发点并没有错,但妈妈在没有问明原由的情况下就批评了馨馨,使馨馨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以后还会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吗?尊重和信任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幼儿同样需要。而幼儿最初得到的尊重和信任便是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才会变得更加自信,也才会懂得去尊重和信任他人,反之,当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时,他们会变得沉默、消极,甚至不愿与外界交流。
(3)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1、事事包办,处处代劳,易使幼儿形成过分依赖、创造性不强的个性
如今的幼儿都是家里的宝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受着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这本都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但当这种宠爱转变成了溺爱,将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事情由父母代劳,这就会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当今的幼儿,不可否认他们是聪明的、机智的,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接受力和适应力,但在看智力的同时再来看他们的生活能力,却是如此的不堪。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5、6岁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在后面追着喂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不会自己系鞋带,曾经有一个幼儿点心吃橘子的时候他竟然连皮一起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会剥,不知道怎么剥,在家都是妈妈剥好喂我吃的。”想一想,这就是我们社会未来的主人,这样的主人如何能肩负起社会的重责?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事都有兴趣,都想弄个究竟,而当孩子想去尝试和探索的时候,往往就会遭到娇惯溺爱型家长的阻拦。父母的一句不允许,阻挡了幼儿尝试与探索的道路,湮灭了幼儿的无尽得想象,也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迁就顺从,百依百顺,易使幼儿形成自我中心,推卸责任的不良个性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如今家里都只有一个宝贝,所有的大人都围着他转,对孩子的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要什么就给什么,这就使幼儿容易形成自我中心,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任何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与满足他,这样的孩子从来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他的世界只有他自己。同时,这样的幼儿,耐挫力也很低,他不能承受失败,一旦失败造成,他就会寻找各种借口和外在因素来推卸自己的责任,怨天由人,从不做自我反省和检讨,这样的幼儿也就毫无责任感可言了。
(4)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对幼儿个性的影响
1、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易使幼儿形成缺乏坚持性、责任心的个性
有很多的父母都希望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一点也不约束,认为这样才能让幼儿最自由的发展,其实这样的出发点是无可厚非的,但凡事都有个度,如果超出了这个度,就会让自由变成了放任自流,让不约束变成了孩子的随心所欲,特别是在幼儿兴趣爱好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尤其明显。幼儿年龄小,随意性大,坚持性低,很容易喜欢上某一样事物,但同样也很容易厌倦。
2、无视幼儿的精神需求,易使幼儿形成不和群、内向孤僻的个性
现在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加,这就迫使许多年轻父母要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自己的工作上,于是对于幼儿的关心就少了,有的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幼儿的物质要求就可以了,其他的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可是他们是否知道,幼小的孩子并没有很强的名牌意识,他们觉得有的吃有的穿就可以了,在物质方面并不会刻意去追求什么,而在情感方面他们却要求的很多,他们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说话,需要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这是任何物质所无法取代的。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家长的教养观念是指家长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发展和教育等方面所持有的观念和看法。家长的教养观念受其文化素质、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经济地位的影响,通常包括家长的人生观、亲子观、儿童观、教子观等。家长的教养观念通常体现在教养态度对子女的期望,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中。
家长的教养观念制约着家长的教养方式方法,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幼儿的社会化所起的作用截然不同。幼儿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性发展状况 ,将影响其一生,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父母教养方式比较集中的反应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其教育观念的反映。
父母教养方式: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幼儿社会性: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教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社会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四、转变家长不良教养方式的基本对策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实现家庭教育目标的手段的途径。目前我国最普遍的父母教养方式还是专制的、溺爱的教养方式。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约翰o洛克曾经说过:“奴隶制式的管教,其所养成的也是奴隶式的胀气”。这就是比较专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造成的结果。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1、提高家长素质,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形成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必要素质相对较低。父母的素质低,不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发展需要,不懂得如何更科学的教育孩子,从而出现了很多误区。要转变家长的不良教养方式,首先就要提高家长的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2、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养方式
正常的教养方式应该是在温暖、理解的家庭氛围中推行的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编审日前提出,当代青少年的父母应该从淡化 “家长”称谓入手,树立民主的现代化民主观。 “家长”这个称谓强调的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绝对权威,意味父母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不少家长也习惯于按照自己孩子的设计来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随着孩子自主意识的增强,孩子的意愿和父母的设想常常不一致,两代的代沟逐渐形成,矛盾甚至悲剧也就会产生,因此,孙云晓建议用“父母”这一个称谓来代替“家长”的称谓,并从此入手树立民主的现代父母观,推广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在人格上平等,善于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可以申辩自己的观点,从小培养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使孩子的心灵空间科学有广阔发展的天地。民主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善于思考,有主见,富有想像力,创造力,能心平气和地吸取他人意见。
3、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积极参与孩子的业余爱好活动,给孩子买些他们喜爱的书,尽量使孩子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父母应当科学地、理智地爱孩子,关心和理解他们,成为孩子的朋友和顾问。
4、向孩子学习、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今天的孩子了解的越来越多,他们已有能力影响成人世界。家长向孩子学习能够使他们为长为师,俯视孩子的位置走下来,平等名主的对待孩子。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能够使家长下功夫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认识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把握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在亲子间建立起伙伴式的沟通交流关系,有效避免相互应认识方法,价值观念不同而引起的对立、冲突,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终身的观念,赋予孩子自信和力量,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5、发挥学校优势,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具《中国新青年报》报道: “90%的家长没有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 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学方面的书。”因此,他们不了解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教养方式教育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场所,学校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充分利用家长会和班主任家访的优势,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家长的教养方式才可能得到更有力的转变,家庭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
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会成功,他们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
(3)、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
中国有一句老话:身教重于言教。用在孩子身上是十分贴切的,家长本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学习的范例,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孩子们最易从模仿的角度来把握事物,这是家长们一定要记住的。在和谐的家庭气氛中,父母的关爱、鼓励,以积极的、民主的方式教养子女,可以让子女感到安全,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并有较大的抱负和成就动机,而有助于适应生活,人格发展及学业表现。相信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转变自己不良的教养方式,选择正确的教养方式,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那么,明天的家庭教育将会更加出色。
五、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首先,迄今进行的有关研究一致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是教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予以情感温暖一般指父母尊重子女的意见和思想,保护子女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经常与子女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能从子女的角度看待子女的言行,双方处于一种情感洋溢的氛围中。父母作为家庭生活的主导,子女健康成长的监护者,应仔细观察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绪、行为的微妙变化,给孩子的行为更多理解、信任、鼓励、肯定和表扬,少一些埋怨、惩罚和责骂,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态度和方法,给孩子以理智的爱,促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要警惕教育过度。父母这不准,那不准的戒律越多,孩子的活动范围就越小,生活中的直觉经验就越少,将来就越缺乏灵活性。孩子是在经验中成长的,为了使孩子掌握知识,并以此去进行正常的生活,经验比什么都重要,这是现代儿童心理学为我们送来的最为珍贵的财富。此外,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和执行倾向要一致。当父母对孩子表示一种期望后,对孩子规矩的标准就要严格按照期望去执行。如果说得严,而做得不严,孩子就会见风使舵,不诚实。
同时,有关研究也表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影响他们选择不同教育方式的诸多因素中,是最关键性的因素。这就提醒我们应提高母亲的文化修养,加强对父母、尤其是母亲教育方式的研究和干预工作,以便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身心发展环境。应当指出的是没有一种教养方式是对所有父母和子女都适合的。父母要常注意子女对管教方式的反应,并加以适当调整。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是如此重要。有人做出这样的概括:孩子在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信;孩子在忍耐中生活,他将学会容忍;孩子在偏袒中生活,他将学会自负;孩子在争吵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孩子在公正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孩子在埋怨中生活,他将学会责怪;孩子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孩子在偏爱中生活,他将学会嫉妒;孩子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孩子在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冷淡。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吸取传统和现代意识中的科学合理的教养精华,有意识地接触新时代的教育理论,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融洽的家庭氛围,担负起培养和发展儿童良好个性的重任,在儿童个性发展尚不稳定的时期,施加适度的影响,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六、参考文献
[1]李洪曾.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3]李浩然(译).卡尔o威特的教育[Z].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4]罗慧.第一家庭与女儿的成长——读《建造孩子快乐的家园》和《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J].学前教育研究,)
[5]刘剑玲.《幼儿家庭教育新观念》[J].杭州幼儿教育编辑部, 2003年版
[6]李洪曾.《学前幼儿家庭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7]程华山、王耀明、李洪曾:“上海市区幼儿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对子女发展影响的研究”,《家庭教育心理研究论文集》1991年版,第229-232页
[8]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2, (6): 23.
[9]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赵忠心.中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 1991.
[11]俞群、林玲:好父母不是天生的[J](家庭教育2005.9)
[12]魏书生.《好父母好家教》.漓江出版社,2005.5
[13]教育部关工委家教中心.《失误家教警示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14]王路.《无意的伤害》.气象出版社,2005.1
[15]一鸣.《中国式家教》.华龄出版社,2005.5
[16]白廷贤.刘淑琴.《中国家长的误区》.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论文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